经络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等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经络学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学理论和实践,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的经络系统,这些经络系统贯穿全身,通过气血的运行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虽然经络学在中国和东亚国家一直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在国外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近年来,国外对经络学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加,下面将就国外对经络学的研究概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许多国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始展开对经络学的研究项目。
例如,美国的亚瑟塞弗尔研究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心等机构积极开展了与经络学相关的研究项目。
这些研究机构主要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来探究经络学的科学机制和疗效。
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生物共振成像、红外热像仪等,对经络进行非侵入性观察,并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来验证经络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其次,国外对经络学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还涉及到临床应用。
许多国外医生和研究人员将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探索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潜力。
例如,一些欧洲国家的医生将经络学应用于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和脉搏诊断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临床反馈。
此外,许多国际医学杂志也开始发表与经络学相关的研究论文,这一浪潮有助于推动经络学在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和应用。
此外,一些国外学者还致力于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经络学的存在和作用。
他们使用动物模型和人体志愿者,采用电生理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等方法,对经络进行观察和测量。
研究结果表明,经络的确存在一系列特定的生理和生化特征,并在身体健康和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实验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经络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国外对经络学的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国际组织的支持和推广。
例如,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Societies)定期举办国际经络学学术研讨会,旨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络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国际组织也在一些国家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向国外学生和医生介绍经络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中医经络学的研究进展
中医经络学的研究进展中医经络学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其理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传导气血与信息的通道,贯穿全身,联系脏腑组织,调节阴阳平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1.经络的形态结构中医经络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多种组织结构的统称,它们在人体内部呈现为一种特殊的形态结构。
经络的形态结构具有特异性,包括经脉的走向、分布、连接方式等。
传统上,中医对经络的形态结构多采用经络图表形式进行描述,如《素问》中的经络图。
2.经络的功能特点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经络除了具有形态结构外,还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
经络具有传导、调节、保护等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通道。
通过研究发现,经络是人体内部信息传递的桥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3.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医经络学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解剖学研究、生理学实验、影像学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经络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等内容,为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支持。
4.现代技术在中医经络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也受益于此。
如磁共振成像技术、电生理技术等在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为直观、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经络的结构与功能。
5.中医经络学的临床应用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就是基于经络学理论来进行的,经络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希望。
6.中医经络学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医经络学的不断深入研究,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发现与突破。
基于中医经络学的理论,研究人员也许能够找到更多的治疗手段,为传统中医学的继续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科学成果。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
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及进展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络理论则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着复杂而密集的经络系统,它们贯穿全身,连接脏腑和组织器官,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经络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一、经络在解剖学与生理学上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所描述的经络系统在解剖和生理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质基础。
通过现代解剖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人体内穴位的存在及其在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中的分布。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某些穴位附近存在着较高的电导率和血流量,这与中医所言的经络传导方式相符。
这些研究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现代科学的解释,也为经络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经络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传统中医理论中强调了人体经络系统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病理状态可通过经络的变化来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在某些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针灸作为中医经络疗法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许多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调节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外,一些研究也探究了经络疗法在痛症、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三、经络在运动和康复中的作用经络系统在体内不仅起到调节病理状态的作用,还对人体的运动和康复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运动对经络系统的影响以及经络对运动效果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加经络的血液灌注,改善运动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相关疾病。
此外,经络运动疗法也逐渐受到重视,该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和力学刺激,调节经络系统,促进身体康复和健康。
总结起来,中医经络的现代研究在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以及运动康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对经络系统的深入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
除了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
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经络学说简介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有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血液、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与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通过经络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二、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1. 经络调理:中医经络学说强调通过调理经络来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
中医师可以通过按摩、推拿、针灸等手法刺激经络,达到调理经络的效果,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对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2. 经络疏通:在癌症康复中,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副作用,往往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通过疏通经络可以改善这些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经络疏通方法,如针灸、拔罐等,以减轻并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3. 经络扶正:癌症患者的身体往往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中医经络学说认为,通过扶正经络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加强身体对抗癌症的能力。
中医师可以通过中药配合针灸等方式调理经络,促进患者体内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的康复能力。
三、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研究进展1. 研究方法的改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电子针刺等,来探讨中医经络学说的应用。
这些研究方法的采用,为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
2. 临床实践的积累:一些临床医生开始在癌症康复中尝试应用中医经络学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与其他医生进行交流,对于推动中医经络学说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络研究1课件
1. 穴位区的形态学特征
Acupuncture needle
interosseous membrane
1. 穴位区的形态学特征:微血管分布
capillaryyyy
(b) Finding by View of acupoint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at acupoint
(c) Finding byView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1. 穴位区的形态学特征:微血管分布
胆经
毛细血管
小动静脉
胃经
非穴位
穴位
胆经和胃经上穴位与非穴位处的微血管分布
1. 穴位区的形态学特征
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在以结缔组织为基 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 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这个体系我们 称之为结缔组织结构 它不仅是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的载体, 并且与细胞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传 输与调节,构成一个能对生物机体内外环 境做出反应的动态平衡系统
Number and modality of Mast cells in acupoint in different groups
10 8 6 4 2 0 C E Befor Treat M
Control: NO
E.A. : M.A.: YES
12
Pain Threshold
10 8 6 4 2 0 C E After Treat M
YES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t cell function and acupuncture effect
剖结构命名为“凤汉管”和“凤汉
经络与现代医学
经络与现代医学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能量传输的系统,通过人体各种经络进行循环。
在中医的治疗中,经络的调理被视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在现代医学的严谨观察下,对经络的存在与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将围绕经络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展开探讨,探究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经络在中医中的地位在中医理论中,经络被认为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它是血脉、经脉、络脉等系统的总称,通过经络的运行,人体各个部分得以相互联系。
中医认为,身体的健康与经络的畅通息息相关,因此经络调理在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现代医学对经络的看法尽管中医强调经络的存在与作用,但现代医学对于经络的观点却并不唯一。
有的医学学派认为,经络只是一种传统观念,没有科学依据支撑。
他们认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神经传导等可以解释中医所说的经络现象,经络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
而另一些医学学派则对于经络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经络的功能与人体整体的生理学状态相关,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三、中医诊疗中的经络调理尽管现代医学对于经络的观点不一,但在中医的诊疗中,经络调理仍然被广泛应用。
中医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段来调理经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许多临床实践表明,中医的经络调理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有效缓解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现代科学对经络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经络的研究逐渐深入。
科学家们通过电生理学、磁共振技术等手段,尝试揭示经络的存在与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经络内存在着微弱电信号的传递,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局部组织的代谢和功能。
这些实验结果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经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经络研究的启示无论经络是否符合现代医学的严谨标准,对于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经络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促使传统的中医文化更好地走向现代社会。
此外,无论科学地验证了经络的存在与作用,还是找到了其他替代的论述,都能对人体的生理学与疾病治疗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中医传统经络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是中医独有的学科,通过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揭示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梳理中医传统经络学的发展历程。
1. 古代经络学古代经络学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当时的医学家进行了对经络的观察和描述,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被视为气血运行的轨道,通过经络,气血可以在全身各部位流动,维持人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丰富的关于经络的理论和实践。
经络在《黄帝内经》中被描述为沟渠、渠道,是运行元气和营养物质的通路,通过经络的调理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2. 经络学的发展经络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伤寒论》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编的一部重要医书,其中系统地论述了经络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他提出了经络是连接脏腑和肢体的路径,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宋代的《千金方》和明代的《本草纲目》也纳入了对经络的描述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络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现代经络学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络学也得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科学家开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如X射线血管造影、电生理记录等。
经络的存在和作用逐渐得到了科学验证。
通过经络的研究,中医学家发现人体经络系统具有一定的解剖结构,其中包括经络、经脉、络脉等。
同时,现代医学还发现了经络与神经、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等的密切联系。
这些研究为经络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经络治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络穴位按摩、经络放血等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结:中医传统经络学经历了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引言: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追溯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多条经络,这些经络贯穿全身,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中医经络理论越来越感兴趣,并开始探索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讨论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挑战。
一、中医经络理论的科学性验证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科学性验证,即通过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中医经络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证明,经络是存在的,而且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调整经络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经络的穴位上存在着比其他部位更多的微血管,并且这些微血管的密度与经络的位置有关。
这一发现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从而对某些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尽管目前的研究还不充分,但这些初步的实验证明了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一定潜力。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临床试验来验证中医经络理论的科学性。
二、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将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方法相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医学模式,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现代医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是依靠现代医学的方法,如影像学、生化检查等。
但有时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本质,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中。
而中医经络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可以通过对经络的观察和调节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中医经络理论也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经络调节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中医经络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中医经络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基础。
经络为中医经典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脏器官相互联系,沟通气血等物质和信息的通道。
经络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神经科学、生物物理学等,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经络学的理论基础1.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中医经典中将经络定义为人体内部的沟通通道,包括经脉、络脉、筋、脉等。
经络系统是一个立体的网络结构,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
2. 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具有输送气血、调节阴阳、协调内外关系等功能。
它能够传递信息和物质,调节机体的平衡状态。
3. 经络与脏腑关系中医认为经络与脏腑器官相互关联,通过经络的运行来调节脏腑功能。
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现代研究方法在经络学中的应用1. 生物物理学方法利用现代生物物理学方法,如红外热成像、脉冲激光照射等技术,可以观察经络系统的热量、光反射等生物物理特性,从而验证经络的存在和生理功能。
2. 细胞生物学方法运用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经络内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揭示经络内细胞与关键生理过程(如细胞信号传导、分泌物运输等)之间的关系。
3. 神经科学方法运用神经科学方法,研究经络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通过神经影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等,可以观察到经络活动与大脑功能的相关性。
三、中医经络学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 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经络学可以为临床提供病因病机的分析和诊断思路。
通过观察经络系统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机制。
2. 治疗方法选择经络学对于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根据经络系统的特点,可以选择经络穴位、经络调理等方法来干预疾病。
3. 个体化治疗通过研究经络系统的变化,可以实现不同个体的个体化治疗。
根据经络系统的状况和病情,量身定制适合的治疗方案。
经络研究近50年回顾与今后研究方向
经络是具有实证科学意义的中医概念, 经脉和 经穴具有相对特定的体表定位, 这使得经络成为中 医理论中比较容易与现代科学结合从而获得突破的 中医科学研究对象。
经络研究的突破不仅可以提高对中医理论的认 识, 还有助于现代经络临床诊疗技术以及中医诊断 标准和疗效标准的建立, 提高临床疗效和保健水平, 对促进中医药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获得人体表象信息, 以 了解其内部状态和疾病, 人体经络系统内联五脏六 腑, 外络四肢百骸, 内部疾病通过经络表现于外; 中 医的治疗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都具有信息调节的特 征 , 需 要 通 过 人 体 自 身 系 统 的 放 大 才 能 发 挥 作 用 。经 络是如何进行生物信息的转导与传输? 如何维持人
经络研究的十大进展(经典)
现代经络研究的十大进展我国现代经络研究从五十年代起就一直着眼于针灸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即古人称之为针灸的“得气”现象,而今称之为“循经感传现象”,指的是针刺时患者常常感到一种从穴位治着经络传导的特殊的“酸、麻、胀”的感觉传导现象,从此我国经络的大规模,系统的研究,从主观到客观,从现象到原理,从原理到本质,工作蓬勃发展,50年来形成一支我国独特的经络研究队伍,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十项重大成果,现依次简述如下:1循经感传现象的系统研究70年代,解放军309医院的协作组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发现,低频脉冲电刺激受实验者的十二经脉“井”穴,在人群中随机采样,1000例中有13例特殊敏感,得气可以贯穿全经,这一现象公布后,立即引起我国针灸界和生物学界高度重视,纷纷组织专题在各地区进行调查,到1977年已经调查了17万人,其结果与309报告相近,说明在人群中,这种显著的经络敏感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按一定比例分布的,以后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发现了另一种经络感传现象,现在国际上称为隐形经络感传现像,其出现率在人群在占98%,从此2500年前《黄帝内经》所描述的十四经被我国学者再度发现,而引起了世界学者的重视。
2十四经的生物物理学定位及其形态学基础80年代,国家科委,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七五”经络研究项目〈十四经客观检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用三种生物物理方,即隐性循经感传,高振动声和低阻抗,对人体十四经脉的全程进行检测,发现三种方法检测的实验经络线互相重合,其宽度在一毫米范围以内,并与古典经脉图谱高度吻合,该协作组还发现经脉线的三种特性与经脉下的四种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从而提出经脉乃是“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的立体调控系统。
”的假说。
总之,这项工作证实古人发现经脉不仅是客观存在而具有严格,精确的科学定位。
3放射核毒循经脉运动的研究“七五”期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和解放军总医院,在1100正常人和300例患者身上进行放射核素穴位注射并在Y照相机下显示其运行路线,发现十四经均有循行运动核素的特征,近来年该院又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协作,应用正电子断层扫描(PET)技术,首先发现核素注入正常人胃经小腿、大腿的实验经脉线后,核素在不同深度运行,从而确定了经脉线的三维定位。
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医经络学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经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经络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将对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经络的概念与分类经络是指贯穿于全身的特殊通道,通过经络可以实现气血的运行和调节。
按照中医经络学的分类方法,经络分为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主要包括手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手少阴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则以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为代表。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系统是连接脏腑、肢节、皮肤等组织器官的桥梁,主要通过气血的循行来实现身体的调节和平衡。
经络的功能主要包括输送、调节、保护、反映等方面。
通过经络的通畅,可以保证气血的流畅运行,维持全身的健康平衡。
三、经络病理与诊断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的病理变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络病理包括经络阻滞、经络湿热、经络瘀血等多种病理变化。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脉搏等,中医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经络病理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经络调理与治疗中医经络学提供了多种经络调理和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
通过刺激经络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康复。
中医经络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被认为是中医的核心技术之一。
五、科学验证与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来验证中医经络理论的科学性。
通过应用CT、MRI等仪器,研究人员成功观察到了经络的存在,并获得了一些与中医经络学相关的科学证据。
这一进展为中医经络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络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使中医药得到了广泛认可,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医经络学研究的新进展
中医经络学研究的新进展中医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中医经络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中医经络学的基本理论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的概念、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内容。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沟通人体各部位的通道,贯穿全身。
通过经络的流动,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而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则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通道,贯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起着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的重要作用。
二、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方法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和现代科技手段等。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总结经络学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研究则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等手段,验证中医经络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而现代科技手段如MRI、CT等影像学技术,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中医经络学的新进展近年来,中医经络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一方面,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中医医生开始注重经络系统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经络推拿、针灸等手法,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开始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中,如利用MRI技术观察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等。
四、中医经络学的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经络学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探讨经络系统的分子水平机制,解析经络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同时,中医经络学也可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新进展将有望为中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医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中医针灸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久负盛名,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针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探讨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情况,并介绍其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中医针灸疗法及其基本原理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刺激穴位,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疗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全身气血运行,恢复脏腑功能平衡,从而治疗疾病。
二、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1. 独特的治疗机制:中医针灸疗法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对某些慢性疾病疗效显著。
2. 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针灸疗法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无副作用: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天然疗法,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治疗。
三、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涉及到多个疾病领域。
例如,在神经内科领域中,针灸疗法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在心血管科中,针灸可以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在妇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领域中,针灸疗法也取得了显著疗效。
四、中医针灸疗法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中医针灸疗法在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如脑功能影像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等的应用,为中医针灸疗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为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疗法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针灸疗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络科学研究60年总结与分析
目, 由此 全面 展 开 了经络 的科 学 研 究 , 2 世 纪 至 1
活 动 , 调人 体 各 部 分之 间 的相 互 联系 及 其 与 外 强 部 自然 环 境 的统 一 平 衡 , 人 体 的 机 能调 节 有 许 对 多精辟 的见解 。 由于它 对 人体 机 能调 节 的许 多重 要 描 述 与 现代 生命 科 学 的概 念 有 较 大 的分 歧 , 涉 及 到 人 体 机 能 调节 这 一 根本 性 的 问题 , 因而 多 年 来 始 终受 到 国 内外 学 者 的深切 关注 。我 国 的经 络 科 学研 究 开始 于 建 国 以后 ,0世 纪 5 代 初 期 , 2 0年
道 掀起 了国 内经 络研 究 的热 潮 。9 6 , 15 年 经络 实质 的研 究 被 列 为全 国 自然 科 学 发 展 规 划 的 重 点 项
] 讨 论 通 过 上述 分 析 可 看 出 , 院祛 瘀 剂类 中 成 药 我 的使用 呈 上升 趋势 , 物 能够 安全 、 效 、 药 有 简便 、 经
日本学 者 中谷 义雄 首先 使 用 电阻测 量 的物 理 学方 法 进 行 经 络 研 究 并 发 现 “良导 络 ”此 项 研 究 报 ,
初 , 络 的研 究 已走 过 6 经 0余 年 , 者 将 其 分 为 3 笔 个阶 段 , 简要 的分 析每 个阶段 取得 的主 要成 绩 。
K盯' 8 me da dc l trl; ce tf td ; u i n n r i a ol eas sini csu y s mmaya da ayi a i r n lss n
经 络 理 论 是 中 医基 础 理 论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 经络 的特 点是 以整 体和 系 统 的观 点看待 人 的生 命
中医经络学研究的新进展
中医经络学研究的新进展近年来,中医经络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理解和应用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更多的科学证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
以下将从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经络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和中医经络学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三个方面介绍中医经络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也得到了新的推动。
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通过使用显微解剖技术、电镜技术、X线成像技术等,研究者们对人体经络系统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描述,揭示了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分布规律。
另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物质传递的荧光标记技术。
研究者们使用荧光标记物质经穴位或经络注入体内,通过观察荧光标记物质的运动轨迹和分布情况,揭示了经络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为中医药的疗效评估、经络穴位定位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此外,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也被应用于中医经络学的研究中。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经络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揭示了经络系统的分子调控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分子机理。
这为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经络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近年来,中医经络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研究者们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经络系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者们发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经络系统的畅通与否密切相关。
经络堵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通过经络通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经络系统与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例如,经络系统的失调可能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发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经络系统的调节失常还可能导致机体内外环境的紊乱,从而诱发代谢性疾病等。
三、中医经络学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得到了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经络学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络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研究人体络脉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经络学的概述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传统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它通过对人体经络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人体内部能量流动和调控的规律。
经络学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的通道,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
在中医学中,经络学被视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二、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1. 疾病诊断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通过观察患者的经络状态,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从而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中医经络学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肝脾肾心肺等脏腑功能状态,并针对相应的经络进行调节治疗。
2. 疾病治疗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治疗价值。
根据经络学的理论,通过刺激和调节相关的经络,可以疏通气血运行,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进而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例如,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都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个体化医疗中医经络学还可以为现代医学的个体化医疗提供重要支持。
根据经络学的理论,每个人的经络系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
通过研究患者的经络系统,可以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状态,从而为个体化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观察经络的状态,可以了解患者阳气亏虚还是阴气旺盛,以及经络的畅通情况,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挑战与发展尽管中医经络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体系相对复杂,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次,中医经络学的疗效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和科学研究进行验证,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难记的知识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难记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经络学说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简单说经络就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就像咱们城市里的交通道路网。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就像主干道,络脉像小胡同,它们连接人体各个部位。
②重要程度:在中医里算是特别重要的基础部分。
就好比盖房子的地基,好多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都靠它呢。
不懂经络,那学中医就跟盲人摸象差不多。
③前置知识:得有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比如阴阳五行这些概念得先明白点。
就像是给经络这个新知识安家落户得先准备块空地,这块空地就是这些基础概念。
④应用价值:在针灸、推拿治疗中那可太实用了。
医生知道经络走向,就像快递员知道地址,能很准确地找到问题点调理疾病。
像头疼,可能就在头上某条经络的穴位扎针或者按摩呢。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中医理论体系里,经络学说算是非常核心的部分了。
它和气血津液理论、脏腑学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大的框架看,它是构建中医人体生理病理模型的关键。
②关联知识:与脏腑关系密切,每一条经络都和特定的脏腑相连,比如手太阴肺经就和肺脏关系紧密。
还和气血运行息息相关,经络就像河道,气血就是河水里的船只。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难点在于经络的走向和分支太多,记不住是很正常的感觉。
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它在后背有那么多分支,像树杈一样。
- 关键点:关键就是要记住每条经络主要的循行路线和连接的脏腑。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超级重要,几乎每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都会涉及。
- 考查方式:可能出选择题问某经络的走向,或者出简答题让阐述经络和脏腑的关系等。
三、详细讲解(这里是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经络里经脉很关键,它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十二正经就是像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这些,奇经八脉就像任脉、督脉这些比较特别的。
打个比方,十二正经是常规的公交线路,奇经八脉就是特殊线路。
②特征分析:经络有表里关系,比如肺经和大肠经就是表里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等
作者:杭诚等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第06期
经络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基础。
经络的发现导致了针刺术的发展。
经脉学说原本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对一种生命现象的记述。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络科学》一书介绍了张人骥和潘其丽教授在实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
1.经络的物质结构是由细胞之间的含液并置细胞膜结构连接成纳米级的“低阻贯通网络”,经络在细胞层次的机能是通过“低阻贯通调节”实现的。
2.细胞间质与细胞内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整合与传送的贯通系统为经络通路的实质。
3.上述贯通系统所表现出有规律的循行现象称为经络现象。
也就是由机械刺激体表引起人脑感知跨体节双向循行的神
4.经络循行贯通能力与生命同生共存,随经络贯通能力丧失生命活动结束。
并且通过经络研究首次用数学表述生命。
5.人体中对称与不对称同时并存,对称中包含着不对称,不对称中包含着对称;平衡与不平衡共存,且可相互转换,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建立在四维空间的经络系统可以对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对称、平衡进行调节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6.上个世纪5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张锡钧双博士(PhD,MD)应用现代实验技术对经络研究提出的“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学说,得到证实。
美科学家有造出人工细胞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各种假设。
基本上可以用两种方案来回答哪些复杂性对生命是绝对必要的:所谓的从上至下和由下而上的方案。
基因组先驱文特尔代表前一种。
他在其“最小基因组项目”中使存在的细胞的遗传装备减少到生存户斤笠尊曹程度。
而其他科学家试图从分
子层面建造能起作用的有机体,这个研究方向的两名代表不久前成功地利用大分子建造了人工细胞,它们至少可以部分地达到生命的标准:能够生产蛋白质。
活细胞的构造通常非常复杂,它的新际代谢由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错综复杂的自控机制所决定。
而人工细胞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试管里生产。
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利布沙贝和诺伊雷奥克斯为此利用了一种大肠杆菌的提取物,它含有细胞的分子生物合成结构,这对转录和平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核糖核酸分子或某些酶。
两位研究人员在这种液体中生产出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滴,并给它们包上了人工细胞膜。
生产人工细胞是分两个步骤进行的。
利布沙贝和诺伊雷奥克斯先使似水的提取物与矿物油结合。
这两种液体不相溶。
但在添加所谓的表面活性剂——由带有疏水末端和亲水末端的延伸的分子组成——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研究人员为达到其目的选择了磷脂,即天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它与生物分子混合物中的小滴形成乳剂,这些小滴均匀地分布在油中。
每个小滴都被磷脂壳包围。
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水的末端指向小滴的内部,而疏水的末端同油交界。
然后科学家们让这种乳剂与一种含有相同表面活性剂的似水溶液相结合。
现在每个小滴周围都积聚了另一层磷脂。
分子能辨认方向,其亲水部分进入培养液,而疏水部分指向液滴方向。
这样就产生了双层壳,它与天然细胞的模式非常相似。
然而人工细胞缺乏属于生命定义的两种重要特性:自我繁殖能力和进化的能力。
现在利布沙贝和诺伊雷奥克斯打算在磷脂细胞膜上再加入能够把细胞压紧并引起细胞分裂的其它分子。
中国科学家发现“内生吗啡”
人们通常认为吗啡对高等哺乳动物而言是剧烈的毒品,仅能从植物中提取。
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神经生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中国学者朱崴博士和GeorgeStefano博士等首次发现,健康的软体动物神经节目身可产生微量吗啡,即内生吗啡。
他们进一步发现,在大白鼠大胸区的杏仁核区内存在内生吗啡,而且内生吗啡可使杏仁核区产生一氧化氮。
现代生化研究已证明,一氧化氮在神经免疫机制中起到霞要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在低等软体动物和高等哺乳动物中,除神经肽、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神经介质传递机制外,还存在以内生吗啡类物质为介质的神经传递机制。
内生吗啡在动物体内的各种功能,对人体的作用,尤其是它和外源吗啡所导致的毒瘾作用的关系,都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特别是对内生吗啡作用机制的把握,将可能为人体毒瘾的戒除提供新途径。
以此为基础,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下,纽约州立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内生吗啡学会,并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内牛吗啡学术会议。
中国发现最原始的鸟类化石
潘峰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小组,在河北丰宁晚中生年代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研究人员已经将其正式命名为华美金凤鸟。
有关这一新发现的初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今年3月出版的《质通报》上,它标志着我国鸟类起源研究再次获得了重大进展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季强介绍说,新发现的这一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呆自我国河北丰宁龙凤山晚中生代桥头组的深灰色——灰黑色薄层凝灰质粉砂质泥岩中,与其共生的生物均是热河生物群的常见分子,如戴氏狼鳍鱼、潘氏北票鲟和一些植物等。
季强等人根据205个特征对华美金风鸟进行了支序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华美金凤鸟处于初鸟类谱系树的基部,比始祖鸟略微原始,与后者为姊妹群关系。
奔龙、窃蛋龙等兽脚类恐龙是金凤鸟和始祖鸟的外类群,它们又是中华神州鸟等原始鸟类的外类群,这说明华美金凤鸟处在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初鸟类。
季强说,尽管金风鸟与始祖鸟的关系很密切,二者为姊妹群关系,但是相对而言,金凤鸟在某些特征上要比始祖鸟原始。
从目前的支序分析结果来看,天下第一鸟应当是中国的金凤鸟,而不是德国的始祖鸟。
英国培育出新型转基因“金稻”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位于英国剑桥的兴根塔育种公司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一种命名为“金稻——2”的新型转基因水稻,其原维生素A的含量比传统水稻提高了20多倍。
原维生素A能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对防止儿童夜盲症十分重要,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儿童患夜盲症。
这一突破是在2000年培育出的“金稻——1”基础上获得的,研究小组受“人道培育水稻委员会”委托,研发这种新的水稻。
他们将黄水仙基因转移到水稻中,获得了这一新品种。
据兴根塔育种公司研究小组负责人迪拉克称:“我们发现,这种新型转基因水稻的原维生素A含量
提高了20多倍,每克新水稻含有高达37毫克的原维生素A。
”据迪拉克估计,这种新水稻至少可提供儿童所需维生素A量的一半。
2005年年底,人体食用金稻的试验就将全部完成,上述问题就能得到解答。
为了增加原维生素的含量,研究人员仔细检查了“金稻——1”,发现这种作物包含两种附加基因:一种是从黄水仙中取得的番茄红素合成酶,另一种是取自土壤细菌的胡萝卜素合成酶。
他们发现,由番茄红素合成酶形成的酶是产生原维生素A的瓶颈,与原维生素A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研究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才成功地培育出这种新型水稻。
目前,兴根塔育种公司拥有金稻——2的产权。
麦尔说:“我们已收到许可证,允许这种水稻在印度和菲律宾种植,这两个国家的水稻种植面积很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
中国旋风分享技术取得突破
如何收集亚微米粉尘已成为国内外气溶胶和除尘界的一个研究难点。
4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开发完成的可以有效捕集到亚微米级粉尘的“环流式旋风分离系列专利技术”,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采用该技术制作的环流式旋风分离设备,已在国内化工等行业推广应用100余台(套),每年为企业节支增收1.5亿元。
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亚微米粉尘较其他粒径粉尘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更大,却难以脱除。
在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除尘方法中,重力沉降法只能分离100μm以上粗颗粒。
常规的旋风除尘器可分离10μm左右的细颗粒,高效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还可将5μm以上的细粉尘捕集下来;湿洗分离法是通过液层、液滴和液膜来捕集粉尘的,可分离1-5μm的粉尘,效率高而可靠,但气体内易夹带液雾,而且只能在较低温度下使用,还具有设备较大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过滤分离可将1-0.1μm的粉尘有效捕集下来,但设备庞大,造价和运行费用高,且不能处理有结露或粉尘吸潮性强的物质;静电除尘器对0.01-1μm的粉尘有较好的分离效率,但设备造价过高,操作和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