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监测方法和意义共68页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现象逐渐显现,对人类的健康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及时掌握和预警细菌耐药情况,制定监测与预警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情况能够从根本上了解不同地区的细菌耐药现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评估抗菌药物疗效:监测细菌耐药情况有助于评估不同抗生素的疗效,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3.指导临床诊治: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4.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通过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的公布,可以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问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监测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细菌,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以及真菌等。
2.监测指标:评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包括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耐药率等指标。
3.监测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如药物敏感试验、双扩散试验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对细菌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
4.监测样本:可从临床患者的感染部位、医院环境中采集样本,并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三、抗菌药物细菌耐药预警的意义和作用1.及时发现新的耐药问题:抗菌药物细菌耐药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细菌耐药情况,并对新发现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及时发现新的耐药问题并做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2.提高公众警戒意识:通过耐药预警结果的发布,可以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问题的关注和警惕,减少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3.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耐药预警结果的分析,可以指导医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
四、建立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的重要性1.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情况,减少细菌耐药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
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blaTEM、blaSHV、blaOXA基因,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有关的vanA、vanB、vanC、vanD基因。
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 测序4.特殊耐药菌检测(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 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或其MIC≥4ц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7㎜,或MIC≥0.5ц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细菌耐药性监测》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耐药性及其监测。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能力, 对公共卫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力,使其在治疗时无法有效消除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帮助制 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预 防细菌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挑战和困境
新的耐药机制
细菌不断进化,产生新的耐药 机制,挑战现有的监测方法和 治疗策略。
数据收集和分析
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一 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跨学科的 合作和高效的数据管理。
多样性和流动性
细菌耐药性具有多样性和流动 性,跨越国界和领域,需要全 球合作应对。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基因测序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快速识别细菌耐药性基因,实现快速监测和定位。
2
大数据分析
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大规模的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监 测效率。
3
新型抗生素研发
加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和推广,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和意义
指导治疗
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临床治疗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指导临 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 疗细菌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开发
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为研发 新的抗生素和药物提供数据 支持,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 耐药性。
常见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1 药敏试验
通过培养细菌和敏感试验 药物,确定细菌对抗生素 的敏感度和耐药性。
检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检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SOP文件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MRS)MRS是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同时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特点是耐受甲氧西林的同时,还对临床广泛应用的多种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因而该菌所致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一)MRS测定方法1、纸片扩散法接种物:直接悬液法从非选择琼脂平皿上挑取少许单个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调至浓度0.5 McFarland,具体操作同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
苯唑西林纸片,1R g/片,检测MRS平板应置于35℃ (而不是37℃)孵育24h (而不是16〜18h)。
结果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S:三13mm;I:11〜12mm;R:W10mm。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S:三18mm;R W17mm。
对于苯唑西林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内有任何小菌落或稀薄“菌膜”生长都应列为MRS。
2、琼脂筛选法:如果纸片试验结果中介时,可做琼脂筛选法,培养基为MH琼脂+6R g/ml苯唑西林+4%NaCl,调整菌液浓度0.5McFarland,于35℃孵育24h,凡有任何生长即使一个菌落均报MRS。
(二)MRS监测意义对于MRS,应报告对所有头抱菌素类和其他B -内酰胺酶类耐药,喹喏酮类药物,除氟哌酸外,环丙氟哌酸,氟嗪酸有较好抗菌活性(耐药率10〜23%之间),利福平敏感率在90%以上,未见耐万古霉素菌株,但已有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一)药敏测定方法1、常规测定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头抱菌素不用做(均为耐药),氨苄,庆大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一定要做。
2、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测定:⑴高含量纸片扩散法:通常测定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高度耐药性,具体操作如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
药敏纸片:庆大霉素:120R g/片;链霉素300p g/片结果判断:R:W6mm;I:7~9mm;S:三10mm⑵含单一高浓度抗生素琼脂平皿法:稀释法:庆大霉素:R:三500R g/ml;链霉素:R:2000p g/ml3、万古霉素耐药性测定:纸片扩散法,具体操作如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万古霉素纸片为:30p g/片,检测平皿置35℃24h (而不是16〜18h),并注意抑菌圈内有无小菌落或薄膜生长。
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紧迫性及意义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意义及紧迫性临床致病菌耐药性的普遍存在,以及耐药水平的越来越高,给健康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在最近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均认为:细菌耐药问题巳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卫生范畴,具有灾难性的难题。
由于滥用抗菌药物,更加速了细菌耐药基因蔓延的速度。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人们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患病和发生流行病的时间延长,死亡的危险性增大,使其它人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因对耐药菌治疗所需费用为敏感菌的100倍,从而使抗感染的治疗费用急剧增加,如美国为对付耐药菌所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每年增加100亿美元,同时为开发新抗菌药要耗费400亿美元,其中仅因耐金葡菌所致感染每年要多耗费1.22亿美元,院内感染每年要多耗费45亿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耐药性细菌所致的感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如在一项关于儿童肿瘤病人的研究中,由产ESBLs细菌所致的感染引起或直接导致了15%(2/13)的病人死亡。
在一次医院内爆发流行,在可提供治疗及愈后资料记录的病人中的初步死亡率达53%(23/43) 。
因此,控制细菌耐药性已是刻不容缓。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的出现和传播,想要通过不断地生产出新的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耐药性是不现实的,多年来经历证明,抗生素新品种从研制到生产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远远不及细菌对一种新投入使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时间。
细菌与抗生素之间就如同国际著名的专家Dr David Livermore所形容一样: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比赛”,即为了克服耐药性抗生素结构连续被修饰,生产出新类型抗生素,但接着细菌反复适应,通过靶位修饰,产生β-内酰胺酶,不渗透性和溢出机制而发生耐药,要想通过不断地生产出新的抗生素来抑制细菌是不现实的。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的出现和传播,最重要的方法是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不断监测流行的菌株和他们的耐药方式。
这不仅是判断临床耐药感染严重性和决定医院抗生素使用政策的一个基本手段,也是国家数据资料的需要。
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细菌耐药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应建立健全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一、细菌耐药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细菌耐药监测是指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了解细菌耐药现状、趋势及变迁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细菌耐药监测具有重要意义:1. 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2.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3. 预防感染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4. 为国家细菌耐药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二、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的主要内容1. 组织架构成立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组织,由医院领导、临床科室、微生物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监测范围与对象监测范围包括全院各临床科室,监测对象为临床分离的各类细菌。
3. 监测方法与流程(1)临床微生物室负责收集各科室送检的细菌标本,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2)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包括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
(3)将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发布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4. 预警机制(1)设立细菌耐药预警指标,如耐药率、多重耐药率等。
(2)当细菌耐药率超过预警指标时,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预警通知。
(3)临床科室根据预警信息,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5. 培训与宣传(1)组织细菌耐药监测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的认识。
(2)开展细菌耐药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及公众的抗菌意识。
6. 质量控制(1)建立细菌耐药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定期对微生物室进行质控检查,确保实验方法、设备、试剂等符合要求。
三、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的实施与评价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监测周期、报告时间等。
细菌耐药的监测方法
细菌耐药的监测方法一、细菌耐药监测的方法定义 AST 是一个检测细菌耐药性的是一个检测细菌耐药性的体外抑菌试验(ART)AST目的:检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预测临床治疗结果。
AST:(1)手工试验 1.纸片扩散法(S,I,R)2.稀释法(MIC)3. E test(MIC)(2)自动仪器 Vitek,Microscan,Phoenix(3)分子试验 PCR直接检测mecA基因(4)酶试验 Nitrocefin、ESBL检测(一)常规药敏试验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
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推荐)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
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blaTEM、blaSHV、blaOXA基因,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有关的vanA、vanB、vanC、vanD基因。
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 测序4.特殊耐药菌检测(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 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或其MIC≥4ц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7㎜,或MIC≥0.5ц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细菌耐药性监测》课件
通过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加速抗菌药物的研发进程;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
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多种渠道,普 及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开展专题讲座和 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 使用的意识和技能。
预警与应对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出 预警,采取应对措施,控 制耐药性的传播。
04
细菌耐药性的防控策略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限制抗生素的滥用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
医生应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抗生素,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
医疗机构应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及 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使用。
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
医疗机构应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指 导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
提供科普资料
制作和发放科普资料,帮助公众了 解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知识。
05
案例分析
某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案例
监测目的
了解医院内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 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
,控制耐药菌传播。
监测方法
收集医院内分离的病原菌,进行 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不同病原
菌的耐药特点。
结果与结论
该医院主要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常见抗菌 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 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
用和耐药性监测。
某地区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调查案例
01
调查目的
了解该地区不同人群中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布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
用的风险。
02
调查方法
采集该地区不同人群的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
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blaTEM、blaSHV、blaOXA基因,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有关的vanA、vanB、vanC、vanD基因。
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测序4.特殊耐药菌检测(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或其MIC≥4ц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7㎜,或MIC≥0.5ц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监测细菌耐药》课件
03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及时发现新的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
多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细菌耐药性的意义
保障公众健康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通 过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菌感染,有 效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促进抗菌药物的研发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抗菌药物 靶点,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抗菌 药物的研发进程。
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细菌耐药性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误差。
加强耐药性监测标准化的建设
制定统一的耐药性监测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开展耐药性监测的培训和交流
举办培训班和交流会,提高细菌耐药性监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促进监测水平的提升。
THANKS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 大的困难。
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细菌感 染的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无效;二是使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 用受到限制;三是增加患者治疗成本和时间;四是增加患者 死亡率。
针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措施, 以减缓其传播和扩散。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监测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性
监测细菌耐药性的目的
01
了解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了解当前细菌耐药性的状况,以及耐药性发
展的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02
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病种的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制度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卫医政疗便函(2011)75号)及《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修订。
一、细菌耐药的监测1.临床医生要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性使用前的微生物学送检率。
微生物实验室要开展对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为我院病原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2.微生物实验室要定期统计、分析(每季度一次)微生物室分离的细菌和药物敏感结果。
3.微生物实验室要将统计、分析结果,每季度一次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公布,并有记录。
二、细菌耐药的监测内容及方法1.监测对象: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2.监测内容:细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结果。
3.监测重点:监测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包括临床上一些重要的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细菌等。
4.监测方法:统计、分析微生物室分离的细菌和药物敏感结果。
5.资料分析(1)不同病原体的构成比;(2)主要革兰阳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主要革兰阴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构成比及绝对分离数;(6)VRE占肠球菌属细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三、细菌耐药预警机制1.微生物实验室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向全院医务人员通报,并有记录。
2.微生物实验室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向全院医务人员通报,并有记录。
细菌耐药的监测方法
细菌耐药的监测方法一、细菌耐药监测的方法定义 AST 是一个检测细菌耐药性的是一个检测细菌耐药性的体外抑菌试验(ART)AST目的:检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预测临床治疗结果。
AST:(1)手工试验 1.纸片扩散法(S,I,R)2.稀释法(MIC)3. E test(MIC)(2)自动仪器 Vitek,Microscan,Phoenix(3)分子试验 PCR直接检测mecA基因(4)酶试验 Nitrocefin、ESBL检测(一)常规药敏试验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
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耐药菌监测实施方案
耐药菌监测实施方案一、监测对象。
耐药菌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医院内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其中,对于细菌的监测尤为重要,包括但不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二、监测内容。
1. 对于细菌的监测,应包括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包括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更新监测结果。
2. 对于真菌和病毒的监测,应包括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包括对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更新监测结果。
三、监测方法。
1. 采集样本,从临床患者、医院环境中采集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物等。
2. 实验室检测,将采集的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行不同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以确定其耐药性。
3. 数据分析,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更新监测数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四、监测周期。
耐药菌监测应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对于发现的耐药菌情况,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监测结果应用。
1. 临床用药指导,监测结果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避免因耐药菌感染而导致的治疗失败。
2.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结果可以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
3. 公共卫生干预,监测结果可以为公共卫生部门提供干预依据,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六、监测质量控制。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采样、实验室检测等环节的质量。
2.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监测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
3. 定期开展监测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七、监测人员培训。
对从事耐药菌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监测水平,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耐药菌监测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细菌耐药监测的临床意义与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讲课文档
③葡萄球菌也可产生β-内酰胺酶。
④金葡菌存在多种外排泵系统,已有很 多报告。MRSA存在qacB qacJ Smr 等多种主动外排系统其在多重耐药中 起重要作用。
现在十九页,总共八十五页。
⑤金葡菌可产生细菌生物膜,可形成被膜 病
生物膜使很多药物不能进入细菌内,而 不能发挥抗菌作用,因其代谢等变态反 应成被膜病
细菌耐药监测的临床意义与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现在一页,总共八十五页。
(优选)细菌耐药监测的临床 意义与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现在二页,总共八十五页。
2、根据各国各地各单位监测细菌耐药状况 了解分析耐药趋势,该处细菌耐药机理 研究,制定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 药
如何避免产生耐药, 如何克服耐药, 如何选用相对敏感的药物治疗, 开发新药。
PRSP中1b、 2a、 2b、 2x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 和力下降,不能与之结合,即不能阻碍细菌细胞 壁的合成而耐药。高分子量蛋白有PBP1a、 1b 2a、 2b 、2x。其中2b和2x是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的决定因子、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八十五页。
对β-内酰胺类不同程度的耐药,2x变异 可致头孢塞肟耐药。2b不与广谱头孢类 作用,无耐药作用,低分子量蛋白PBP3, 亲和力下降可致高水平耐药。
监测内容 统一操作 规范操作
真实准确全面(苛氧菌) 多点有代表性 能说明目前耐药状况
现在五页,总共八十五页。
监测的基本工作
1、痰的收集从病人开始:教会留痰的方法 新鲜标本送检(立即) 合格标本的判断: 收集在灭菌容器(漱口、10%盐水气溶胶吸入)肉
眼:脓性,不是口水,脓性用无菌盐水洗痰表面3次 再用等量pH:7.2、2%N-乙酰半胱氨酸与一起研碎, 以消化粘稠痰液 涂片革兰染色
细菌耐药监测的方法和意义
Lawn culture: E. coli ATCC 25922
Test isolate on disk
AmpC Disk Test
3、碳青霉烯类酶
金属酶:
几乎能水解所有-内酰胺抗生素 对氨曲南水解能力弱 能被EDTA、巯基丙酸抑制
/给药间隔时间(h) time>MIC=40~50% good
60~70% very good 浓度依赖性:氨基糖苷类,日剂量1次应用
时间与浓度依赖抗生素的区分
特点与分类
代表药物
建议投药方法
时间依赖性
(杀菌作用与血药浓度 度
关系不大,无PAE或很短)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第1、2、3代
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
缩短投药间隔, 尽量延长血药浓
超过MIC的时间
浓度依赖性
(杀菌作用与血药峰浓度 间
有关系,有较好PAE)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提高血药浓度, 延长投药间隔时
介于二者之间 (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 有一定PAE)
碳青霉烯类,第4代头孢 菌素,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万古霉素
介于二者之间
AST 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续)
pae -
211 (15) 190 (19) OUT (19%) SUR (13%) EME (10%)
pae M
173 (12) 161 (16) OUT (21%) SUR (13%) RES (12%)
pae AG-PCFZI 123 (9) 91 (9) ICU (40%) BUR (38%) SUR (12%)
Oxacillin MIC (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