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TI)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多为肠道菌群中的致病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等。
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会对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同时,UTI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给医疗系统增加了负担。
因此,研究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对减少感染发生率,降低理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旨在探索一套全面有效的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包括感染来源的分析、预防策略的制定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建立。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感染来源的分析: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确定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泌尿系统畸形与结构异常、性生活和个人卫生等。
2. 预防策略的制定:根据感染来源的分析结果,提出一系列的预防策略。
其中包括建立科学规范的手卫生制度,明确消毒和清洁操作的要求;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其对感染预防的认知;积极预防感染的扩散,遏制感染传播的链条等。
3. 感染控制措施的建立:根据预防策略的制定结果,建立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定期监测和评估感染风险因素,加强对病员个体感染监测和控制,建立并优化感染控制规程与操作指南,推行定期实施感染预防巡视等。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提高UTI的防控水平,减少感染率,降低医疗系统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数据收集和整理: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分析UTI的感染来源。
2. 问卷调查和访谈:设计问卷,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UTI感染的认知程度和预防意识,进一步分析感染危险因素。
3.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定数量的UTI患者和非UTI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的差异,探索病因学机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是尿路感染高发人群,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导尿管插入尿道,或者手术后需留置导尿管,这些操作容易导致细菌从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引起感染。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提前评估风险: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尿路感染风险进行评估。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女性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尿路感染史、肥胖、糖尿病等。
对高风险患者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预防措施。
2. 卫生教育:在手术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卫生教育,如正确的洗手方法、清洁尿道区域的方法等,以提高其自我卫生意识和行为。
3. 导尿管理:手术过程中如有需要插入导尿管,应尽可能选择封闭系统导尿管,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
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应尽量短,减少感染的风险。
要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冲洗导尿管,避免结石和粘液的形成。
4. 规范手术操作:手术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减少术中污染的机会。
避免将肠道和尿道接触,以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5. 抗生素使用:术前或术中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进行选择,并在术后合理应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6. 尿路感染监测:术后对患者进行尿液常规和尿培养,及时发现感染并进行相应治疗。
定期随访患者,关注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无菌操作要求,提高对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目标管理策略,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引言肝胆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术后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尿路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
方法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分析,根据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目标管理策略。
1. 提前进行尿路感染风险评估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和尿培养,评估患者的尿路感染风险。
对于高风险患者,需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
2. 术前适当使用抗生素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前适当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以减少手术中和术后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3. 术中采取无菌操作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源的引入。
包括维持手术区域的清洁,避免手术器械污染,并减少气体灌注时间。
4. 恰当导尿术后恰当的导尿管理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留置导尿管,并及时拔除导尿管。
5. 术后早期发现和处理感染术后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液检查,及时发现尿路感染的早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 促进患者康复术后充分的液体补充和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7. 患者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患者和其家属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告知患者尿液的注意事项,如及时排空膀胱、保持个人卫生等。
结论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手术前的评估到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预防工作。
上述目标管理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
通过分析患者尿路感染的危害和影响因素,以及目标管理的重要性,深入研究现有管理策略并优化探讨,旨在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风险。
研究结论将总结最有效的管理策略,并展望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强调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
通过该研究,我们希望为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策略研究、危害、影响因素、重要性、现有管理策略、优化、结论、展望、实践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胆外科手术是常见的临床手术,但患者在手术后易发生尿路感染,给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扰。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针对尿路感染的管理策略,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目标管理策略,从而减少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对患者尿路感染危害、影响因素、目标管理的重要性和现有管理策略的分析,本研究将为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指导,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相信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带来更大的益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旨在提高患者手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患者尿路感染的危害、影响因素以及现有管理策略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现有的管理策略,以减少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相关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率,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摘要: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预防和有效管理尿路感染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方面,以便提供给临床工作者更为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帮助,从而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二、目标管理策略(一)术前评估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方面。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有尿路感染的既往史,以及是否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2. 进行尿常规检查术前尿常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尿液的情况,包括细胞、蛋白质、白细胞等指标。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治疗措施。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术前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处理和治疗,以确保在手术时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术中操作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术中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尿路和输尿管,减少术中感染的可能性。
2. 保持患者的膀胱通畅术中需要保持患者的膀胱通畅,避免尿液潴留,减少感染的发生。
3. 规范使用导尿管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规范使用导尿管,避免导尿管的不当使用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三)术后护理1. 观察患者尿液情况术后护理中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包括颜色、气味、量等指标,及时进行记录和上报。
2. 促进患者尿液排出术后需要促进患者尿液排出,避免尿液潴留,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三、典型病例分析患者甲,女性,46岁,因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入院。
术前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
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尿液情况,加强护理措施,避免了尿路感染的发生。
患者乙,男性,55岁,因肝脓肿行开腹手术入院。
术中操作中遵守了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同时术后进行了规范的护理和管理,避免了尿路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肝胆外科患者的特殊防护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肝胆外科患者的特殊防护措施近年来,医院感染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肝胆外科领域,术后感染的风险更高。
因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肝胆外科患者的特殊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感染风险评估、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肝胆外科患者的特殊防护措施。
1. 感染风险评估术前的感染风险评估是保证肝胆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防控措施。
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切口等因素,对感染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以便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评估高感染风险的患者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严格的患者隔离措施,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的准备期间不与其他患者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2. 手卫生在肝胆外科手术中,手卫生是防止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的规定,包括正确的手洗步骤和使用手部消毒剂。
手卫生的正确实施,可以大大减少手部的微生物数量,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还要求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的培训,保持其正确的操作技能,避免因手卫生不当而引发的交叉感染。
3. 器械消毒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各种器械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医院制定严格的器械消毒流程,确保术前准备和术后器械的消毒彻底。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所有使用过的器械必须进行有效的清洗和消毒,避免残留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引发感染。
此外,对于一些高风险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还要求进行器械的预淋浸消毒,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的风险。
4. 环境清洁术中的手术室环境及术后的病房环境的清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定期清洁和消毒手术室及病房,保持其干净整洁。
手术室和病房的地面、墙壁、器械、床单等都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还要求定期对手术室和病房进行空气消毒,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外科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外科手术部位医感染预防与控制
❖ 手术是指患者在手术室接受外科医师至少在 其皮肤或黏膜上做一个切口,包括腹腔镜, 并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缝合切口。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 ❖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 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 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 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 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 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 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员手卫生 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 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3.细菌毒素测定证实。
❖ 说明: 1.急性腹泻次数≥3次/24小时。 2.应排除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胃肠道
感染及非感染性原因所致的腹泻。
❖ 脐炎 临床诊断 新生儿脐部有红肿或有脓性渗出物。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引流物或针吸液培养阳性。 2.血液培养阳性,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 说明: 与脐部插管有关的脐动静脉感染应归于心血管 系统感染。
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 5次以上。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摘要:肝胆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手术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问题。
尿路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以期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一、引言肝胆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囊等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但手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却较高。
尿路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等。
在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因为手术创口、尿道插管等原因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尿路感染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成为了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危害1. 延长住院时间。
尿路感染会使患者体温升高、疼痛加重,必须重新进行全面治疗,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 增加治疗费用。
尿路感染的治疗需要使用大量抗生素,费用较高,增加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3. 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尿路感染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手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如感染性休克、尿毒症等。
4. 危及生命安全。
严重的尿路感染会引发败血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手术创口感染。
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细菌感染等都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2. 尿道插管感染。
手术需要在术中或术后对患者进行尿道插管,但插管过程中易受细菌感染。
3. 免疫功能低下。
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导致尿路感染。
4. 长期卧床。
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导致尿液滞留,诱发尿路感染。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
1. 术前评估。
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尿路状况进行评估,发现患者有尿路感染的风险因素时,可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提前进行抗感染治疗。
医院感染在肝胆外科医疗中的预防与控制
定期对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 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
卫生。
加强医疗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如床头柜、门把手、医疗器械等
。
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 集、运输和处理工作,防止交叉
感染。
规范医疗操作流程
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加强手卫生管理,减少 交叉感染的风险。
案例二
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问题,采取了定期更换导管 、加强导管护理、使用抗菌药物封管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 发生率。
医院感染导致的医疗纠纷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综合性医院肝胆外科发生一起术后感染医疗事故,患者家属认为医院未尽到告知义务,导致患 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认定,医院存在过错,赔偿患者家属一定金额。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 流动,减少手术室门的开启次 数,降低空气污染的风险。
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采 取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 ,减少感染的发生。
04
肝胆外科医疗中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
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源
及时发现
通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等生 理指标以及观察临床症状,及时 发现疑似感染的患者。
02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医疗 纠纷和不良事件。
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02
03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感染导致患者恢复期延长 ,住院时间增加,增加患 者经济负担。
影响手术效果
感染可导致手术失败,影 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可引起病原体在 患者之间的传播,增加其 他患者的感染风险。
隔离措施
一旦发现感染源,应立即采取隔 离措施,如将患者转移至单独病 房,限制人员出入,以防止感染 扩散。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
预防尿路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以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尿路感染预防为研究对象,探讨目标管理的策略。
一、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排除患者存在的尿路感染病因。
要针对高危患者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尿路感染。
对于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直至治愈后方可手术。
二、手术操作手术操作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要强调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降低手术部位受污染的机会。
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尿路的暴露时间,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特点进行合理选用,并在手术结束后适时停用。
三、尿路管理尿路管理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环节。
术后应及时拔除导尿管,避免导尿时间过长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术后应加强尿液排出,保持尿液通畅,减少细菌滞留的机会。
定时排尿、饮水量充足、多次冲洗尿道等都是有效的尿液排出策略。
对于不能正常排尿的患者,可以行间歇导尿,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发感染。
四、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术后应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病原菌侵入尿道。
要加强环境卫生,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要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抗菌治疗的效果。
应避免乱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和超感染的发生。
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中,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尿路管理、护理管理和合理用药是关键环节。
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尿路感染的预防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肝胆外科手术是指针对肝胆系统的疾病或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外科手术。
尿路感染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膀胱、尿路或肾脏的感染。
由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使用尿管插管和导尿袋等设备,使得患者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策略一: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基础,包括患者自身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改正。
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尿路感染的病史,并对患者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尿路感染风险。
如果患者具有较高的尿路感染风险,则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给予抗生素预防等。
策略二:手术操作规范化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对于预防尿路感染非常重要。
应尽量缩短插尿管的时间,并在术后及时拔除尿管。
手术中使用的所有设备应严格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原则,以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
策略三:尿路感染筛查和监测术后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尿路感染。
对于高危患者,可以每天进行尿细菌培养,以确保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相应措施。
策略四: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对于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合理使用的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并定期评估疗效。
策略五:教育与宣传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和卫生教育,包括术后自我护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改正等。
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规范化、尿路感染筛查和监测、合理抗菌药物应用以及教育与宣传。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
首先分析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然后探讨了预防尿路感染的策略。
研究中应用目标管理对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估。
随后讨论了相关研究进展和方法,并对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了预防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并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该研究为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策略、预防、影响因素、应用、效果评估、研究进展、方法探讨、临床实践、可行性分析、总结、局限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胆外科手术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手术之一,患者常常面临着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其中尿路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尿路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策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通过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策略,并重点关注目标管理在预防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目标管理策略,明确影响尿路感染发生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管理,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该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尿路感染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保障。
通过研究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医院感染在肝胆外科中的预防和安全措施
医院感染在肝胆外科中的预防和安全措施肝胆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与手术相关的医院感染是肝胆外科手术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肝胆外科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影响医院感染,也称为卫生保健相关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或接触医疗服务的患者,由于医疗活动而患上的感染。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容易受到医院感染的困扰,因为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肝胆腔道进行了破坏和操作,容易导致感染风险的增加。
医院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还增加了患者不适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手术室环境的重要性手术室环境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手术室环境方面的安全措施:1. 严格的手术室洁净度要求:手术室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无菌技术应该被严格实施,确保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病人术前消毒工作的周密。
2. 空气质量管理: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应得到高度关注。
通过灭菌、负压隔离和过滤等措施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 病室及隔离措施: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患者应该被分配到单人间或隔离病房。
密切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三、手术器械和预防性用药1. 器械消毒和灭菌:在每次手术之前,手术器械应该经过正确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
手术器械应存放在干燥、洁净的环境中,避免二次污染。
2. 预防性用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手段。
抗生素应在手术前适当的时间内使用,并根据手术切口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四、患者术前准备和个人卫生1. 患者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术前洗浴和消毒,以减少体表菌的数量。
同时,患者应接受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没有潜在的感染风险。
2. 个人卫生: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和呼吸防护器等是必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控制胆道外科手术相关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胆道外科手术相关感染背景介绍:胆道外科手术是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手术后可能会引发感染,给患者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医院感染控制在胆道外科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胆道外科手术相关感染的概念、预防与控制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患者安全性。
一、胆道外科手术相关感染概念胆道外科手术相关感染是指胆道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与手术有关的感染。
这些感染可以包括手术切口感染、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相关感染。
感染的发生往往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风险。
二、胆道外科手术相关感染的预防控制方法1. 术前准备:提前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根据风险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
术前口服抗菌药物可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2. 术中感染控制: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佩戴干净的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手术器械消毒要符合规范,手术室要保持清洁。
对于高危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3. 术后护理:术后的伤口护理要规范,定期更换敷料,并且定期观察伤口是否发红、肿胀、渗液等情况。
护理人员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4. 患者教育:患者和家属应该接受有关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预防的意识,如正确洗手方法、伤口保护等。
三、提高患者安全性1. 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相关培训,了解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最新方法。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
2. 资源投入:医院应提供足够的资源用于感染控制,包括消毒设备、手术器械、床位、敷料等。
同时,医院管理者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和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3. 信息共享:医院应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密切与其他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有关感染控制的最新信息和疫情动态。
4. 监测与评估: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并进行分析评估。
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在胆道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
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手术是医疗领域中一项非常关键和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外科手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感染的风险。
因此,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非常重要,它们旨在减少手术中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在手术前,患者的评估和准备是关键步骤之一。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免疫系统功能以及任何潜在感染的风险因素。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在手术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2. 术前洗手和消毒在手术前,团队中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正确执行洗手和消毒程序。
这包括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双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洗手。
此外,在手术区域消毒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清洁消毒。
术前的正确洗手和消毒可以减少手术中的细菌感染风险。
3. 无菌技术和器械管理外科手术要求使用无菌技术和器械。
所有的手术器械都必须在严格的清洁和灭菌程序下准备,并在手术开始前进行确认。
一次性器械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并在手术后立即丢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和无尘的状态,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规范的手术室应配备过滤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
此外,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帮助控制感染的风险。
5. 术后伤口护理和愈合术后伤口护理和愈合是减少感染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术后伤口,确保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如果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和伤口引流。
6. 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感染控制策略之一。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减少手术中和术后的感染风险。
然而,抗生素使用应该合理,并且仅在必要时使用。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时长。
总之,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控制策略对于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肝胆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与临床措施研究
肝胆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与临床措施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473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综合预防护理;并对全部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感染部位、感染例及感染率,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感染例次1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1%,护理疗效较为满意;本组患者医院感染中,手术部位感染例次最多,计7例次,占比36.8%,其次为下呼吸道,共计5例次,再次分别为胃肠道、皮肤、泌尿科等;对19例感染病原菌检测中,共检出病原菌24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其次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
结论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手术部位居多,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病毒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采用综合护理预防措施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预防后,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肝胆外科临床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52-01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感染而院外发病或转院后发病的患者,不包括医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患者。
近几年,由于肝胆外科手术的应用率不断增多,由手术引起的医院感染也呈发病上升趋势。
我院针对473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及综合护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473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58例,女性215例;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4.3±4.9)岁;患者住院天数10-35d,平均住院天数(15.4±5.6)d;其中左半肝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409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56例。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提高,肝胆外科手术已经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创伤的侵袭及术后康复过程中免疫力的下降,使得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尿路感染预防策略,以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研究背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尿路感染风险,主要是由术后导尿管的使用和患者的体弱造成的。
尿路感染除了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外,还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如脓毒症和肾功能损伤等,影响患者的生活和治疗效果。
因此,大力推广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二、尿路感染预防策略1. 密切关注导尿管使用术后导尿管的使用对手术患者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措施。
首先,导尿管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患者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其次,导尿管能够监测患者尿液和尿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尿、尿路出血等并发症。
但是,如果导尿管放置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到位等原因,会导致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因此,建议在导尿管取出后尽可能快地恢复正常排尿过程,减少导尿管的使用时间。
2. 细致的护理管理在预防尿路感染方面,细致的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每天进行清洁、换药与换床,并对患者杂菌的感染源进行严格消毒,特别是在泌尿器官术后康复期,更加需要尤其细致的护理,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以保证病人能够更快地恢复。
3.饮食调理在预防尿路感染方面,同时控制饮食也很有必要。
患者应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调节身体体液的水平。
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不仅有助于尿液的排出,也可以稀释血液浓度,利于体内废物的排泄。
三、结论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以此,我们需要提出更加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密切关注导尿管使用,细致的护理管理和饮食调理应该成为尿路感染预防的重要策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行动,才有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医院感染在肝胆外科的防控策略
医院感染在肝胆外科的防控策略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肝胆外科作为一个高风险的领域,如何有效地防控医院感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肝胆外科感染的常见途径和相关预防措施,以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一、肝胆外科感染的途径肝胆外科感染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 手术操作:手术是肝胆外科患者治疗的常见方式,然而手术过程却容易引入外部致病菌。
手术切口、器械、人员等均可能成为细菌感染的源头。
2. 医疗设备:肝胆外科患者通常需要借助多种医疗设备进行治疗,如导尿管、呼吸机等。
这些设备如果不正确清洁和消毒,就容易积聚细菌,从而导致感染。
3. 患者本身:肝胆外科患者因为长期病痛、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抵抗力较弱,容易成为感染的易感人群。
尤其是肝胆道感染、胆石症等疾病,更易引发感染。
二、肝胆外科感染的预防策略为了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感染,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控策略应得以重视:1. 严格手卫生:肝胆外科手术环节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医务人员在手术前后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手卫生,包括充分洗手和佩戴手套等。
2. 消毒措施:对于手术室环境和医疗设备,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确保每个环节得到充分的消毒处理。
尤其是对于高风险的器械和共用设备,应当做到专人专用、消毒规范。
3.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需要正确佩戴并定期更换防护装备,如口罩、帽子、外科手套等,以防止感染风险的扩散。
4. 抗菌药物使用:在治疗肝胆外科感染时,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进行合理、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5. 定期培训和评估: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防控的培训和评估工作,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
6. 建立监测系统:医院应建立肝胆外科感染的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更好地掌握感染的趋势和规律,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7. 患者教育和参与:医院应加强对肝胆外科患者的感染预防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的认识,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感染防控措施。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疗,这个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导尿,这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与此同时,导尿操作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尿路感染。
因此,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成为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个体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1. 术前和术后降低感染风险肝胆外科手术前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已减少感染风险。
同时专业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足的术前准备,包括泌尿系统的卫生清洁。
术后,患者应该坚持规律排尿,清洗外阴部,避免尿流反弹,避免过度劳累,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并且注意减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出现排尿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 规范导尿操作:术后患者往往需要多次导尿,导尿操作的规范化对于预防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护理工作者需要掌握导尿技能,保证导尿器导入时无菌操作、导尿管安置后保持尿道外括约肌紧张等。
3. 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对于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此时,需要给予足够的抗生素类药物,并按照规定时间和规定方法使用,以免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形成。
4. 病情监测与评估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尿量、尿液颜色、排尿情况、视物丰富程度等情况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应及时采取措施,上报和医学机构配合治疗。
总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需要细致周到的护理,而针对性的目标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通过规范操作、科学用药、病情监测等方式予以有效预防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ALT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卫生经营管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会导致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提高,不利于预后效果的增强,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为进一步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展开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共收治5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
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46.34±4.21)岁。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46.22±4.25)岁。
纳入依据:①接受肝胆外科手术;②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依据:①合并肺部、糖尿病、肝硬化患者;②近1个月服用提高免疫药物;③不同意本次研究。
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对比研究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患者于术后接受营养支持,并遵循导尿具体操作规定要求,采用无菌技术,有效固定留置导尿管[2]。
一旦发生感染问题,需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干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①组间医院感染监测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副组长是护士长,而组员包括2名护士与1名医师。
②安全管理目标的确定。
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登录相关数据库,对有关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导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查阅,经过分类统计以后,即可明确监测的目标以及安全管理的目标。
③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3]。
组织科室内部所有医务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危险因素统计结果,由监测小组以及科室内部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措施加以制定,集中表现在引流系统、高危患者、导尿管与医院消毒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④医院感染的有效监督。
医院科室内部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需要与安全管理目标相互结合后重新进行制定,要求不同岗位都能够详细记录工作过程,特别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检查、消毒与巡查记录等等。
同时,应每周组织开展周会,针对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展开系统化总结,组织存在工作问题的岗位人员,对具体的整改方式加以制定,同时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对整改进度进行监督[4]。
另外,应每个月组织一次肝胆科会议,且要求所有员工参与。
其中,护士长负责报告当月医院感染例数与具体原因等内容。
随后,所有医务工作人员要参与到讨论中,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同时也要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分享,重新修订目标与具体措施[5]。
1.3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
1.4统计方法该文研究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样本采集合格率对比、反复插管发生率对比用率(%)的形式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对比根据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DOI:10.16659/ki.1672-5654.2019.10.094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策略研究龚健重庆市忠县中医医院,重庆404300[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
结果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够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样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样本采集合格率得以提高,避免了反复插管问题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尿路感染;目标管理;预防策略;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4(a)-0094-02[作者简介]龚健(1985-),男,重庆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预防肝胆。
94中国卫生产业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复插管发生率对比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对比[n (%)]2.2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对比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发现,实验组留置尿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对比[(x±s ),d]3讨论为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导尿管尿路感染,可以于术后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不断强化患者自身体质,并在导尿过程中遵循相关操作规定与流程,采取无菌技术,并于尿管留置以后进行固定处理[6]。
与此同时,要求每天评估患者导尿管留置必要性,虽然这种预防措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需回顾性分析结果后才会落实,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具备理想的持续性,所以预防的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根据国内外临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医院感染中,导尿管尿路感染发生率位居第二,而在国外医院感染位居首位。
因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常见感染路径就是逆行感染,在患者尿道周边黏膜等组织中会附着致病菌,并沿着尿管腔外向患者的膀胱内部进入,亦或是在患者引流袋内部尿液被污染以后,致病菌即可逆行入到患者的膀胱,最终诱发导尿管尿路感染问题[7]。
而目标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在目标、具体措施制定的基础上,实施过程检查与监督处理,借助导尿管、集尿袋、尿道口以及患者管理目标、具体管理方法,即可保证导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工作更具前瞻性,而这也切实地彰显出医院感染始终以预防为重点,利用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方式,对终末质量控制目标加以替代,也就是在事前防范的基础上,有效规避事后补救方法的运用,对过程加以控制而并非控制结果。
结合相关研究结论了解到,在导尿管留置时间超过7d 以后,菌尿感染几率与100%逼近,也就是说,伴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增加,导尿管尿路感染风险系数就会明显提高。
另外,反复插管同样是诱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中,应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的时间,适当地减少反复插管几率,充分发挥导尿管的作用,尽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
而在临床实践中,医护工作人员的手也是引发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路径,通过手所传播的致病菌,产生尿路感染的比重为25%[8]。
也就是说,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在导尿管尿路感染控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有很多医护工作人员并没有遵循洗手制度,在与患者接触之前与之后均没有采取手卫生处理措施。
将目标管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预防管理工作中,即可在目标管理工作中融入手卫生内容,以保证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消毒合格几率不断提高。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干预方法,尿路感染发生率、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由此可见,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十分有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目标管理应用于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次数,且导尿管的使用时间也随之减少,临床护理质量与效果显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也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朱俊青,郭芳,孙会凤,等.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6):1372-1374.[2]付娜.长期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8):166-168.[3]牛现红.肝胆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周刊,2017(11):13-14.[4]王淑静,李娜,刘伟红,等.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2):3032-3036.[5]陈虎,张栋,潘飞,等.快速康复外科在肝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Meta 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6):361-366.[6]孙会凤,周小慧,朱俊青,等.开腹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拔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031-3033.[7]徐建,杨刚,权刚,等.合并肝硬化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7,6(4):303-306.[8]茹荷燕,殷文胜,郭淼,等.超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围手术期处理体会(附87例报告)[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3):35,41.(收稿日期:2019-01-09)实验组对照组χ2值P 值组别2525例数1(4)7(28)5.3570.021尿路感染发生率24(96)16(64)8.0000.0050(0)6(24)6.8180.009样本采集合格率反复插管发生率实验组(n =25)对照组(n =25)t 值P 值组别2.03±0.082.76±0.874.1780.000留置尿管时间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