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的乡村旅游+田园社区模式
国内首个成功田园综合体案例剖析--无锡田园东方
国内首个成功田园综合体案例剖析--无锡田园东方无锡阳山的田园东方作为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以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生活方式为园区的发展模式,其强调新型产业的综合价值,包括农业生产交易、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田园娱乐体验、田园生态享乐居住等复合功能。
田园东方项目旨在打造活化乡村、感知田园城乡生活,将生活与休闲相互融合。
为原汁原味地呈现江南农村田园风光,选址于拾房村旧址。
在原有村落格局较好保留的基础上,设计又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
该项目投资50亿元,是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项目概况田园综合体选址于阳山镇北部,东南部与西南部分别与阳山镇老镇区和新镇区相接,新长铁路穿过其南部,总面积约416公顷(6246亩),约占镇区总面积的1/10。
整体构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是奠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中逐步形成了以高效科技的农业生产优化为基础,积极植入三产、提升二产的产业发展模式。
发展中以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田园小镇为核心,进一步引领农业转型增效。
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已持续了两年的时间,项目一期建设已初步成形,二期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仍在完善,将在不断探求“田园进化”的实践方案中前行。
项目背景国家政策形势:“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国家政策下,借助“田园综合体”模式探索“田园”经济,无疑符合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大势。
业务实力:东方园林占得先机,除了敏锐的战略决策,也因其在景观建筑、生态环境、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和全产业链的搭建。
项目区位:无锡市阳山镇拥有桃园、古刹、大小阳山、地质公园等生态自然景观。
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阳山镇近郊区域,交通便捷且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田园风光。
核心竞争力:依托自身在生态、苗木、景观、田园、文旅、置地及婚尚等业务板块上实现产业链高度整合和长期的行业积累,迎合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与产业趋势。
规划理念项目整体规划设计以“美丽乡村”的大环境营造为背景,总面积6500亩,其中3500亩种植水蜜桃。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7大模式 29种类型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7大模式,29种类型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➀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➁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➂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➃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如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➀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➁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➂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➃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➀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中国田园综合体5大成功案例汇总
中国田园综合体5大成功案例汇总田园综合体是什么?其实就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
“田园综合体”横跨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中国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两个领域,将成为今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早在2012年底的时候,我国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版中国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咨询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有5个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详细信息如下:1、无锡田园东方田园东方是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落地案例,是田园综合体的先行者。
由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国内首个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于2016年3月份启动,项目规划总面积6246亩,于4月初启动建设,力争通过3至4年全面完成。
位于江苏无锡阳山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特色专业的旅游服务和会员制度假体验服务,提供全面的生活和度假服务,是长三角最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
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包括婚庆公园、露天剧场、桃花源商业街、汤泉花语客栈等丰富的文旅产业,提供包括采摘、垂钓、庭院中的小型游憩设施、生物动力有机农场等服务,提供特色的个性化旅游服务。
加强慢行系统建设,包括步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和水上观光系统三部分。
沿景区内道路、主要河道驳岸均设置人行通道,形成宜人的步行网络系统。
自行车通道沿景区道路设置,景区内还将设置公共自行车系统。
建设亲子活动基地,绿乐园包括白鹭牧场、蚂蚁餐厅、蚂蚁农场、蚂蚁王国、蚂蚁广场,以及窑烤区和DIY教室等。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摘要:
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及意义
2.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
3.案例分析及启示
正文:
一、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及意义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业为主导,融合了农业、旅游、文化、科技等多个产业。
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体验乡村生活、回归自然的平台。
二、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
1.案例一:成都锦绣田园
成都锦绣田园田园综合体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主导,打造了一个集农业生产、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该项目的成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案例二: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
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以“农业+ 旅游+ 文化”的模式,打造了一个融合农业生产、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田园综合体。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农业产值,还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及启示
1.案例分析:成都锦绣田园和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的成功,都离不开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为核心,保障了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旅游业为主导,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注重文化传承,将乡村文化融入到田园综合体中,提升了田园综合体的文化内涵。
2.启示:从成都锦绣田园和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值得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1. 引言田园综合体是一种融合了农业、休闲、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社区。
它以自然环境和农田为背景,通过规划和设计,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介绍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方案。
2. 规划原则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可持续发展田园综合体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农业和循环经济。
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性,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2.2 综合性和多功能性田园综合体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农业生产、休闲娱乐、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等。
规划方案应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体验。
2.3 人性化和社区化田园综合体应注重人性化设计和社区化管理。
规划中应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公园、健身房、商业中心等,并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互动。
2.4 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田园综合体规划应尊重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和传承地方的传统产业和工艺品。
规划中可以考虑建设展示馆、博物馆等设施,向游客和居民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3.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规划原则,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3.1 农业生产区农业生产区是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规划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设计专业农场和农田。
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3.2 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田园综合体吸引游客和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中应设计公园、运动场、游泳池等设施,供人们进行休闲活动。
同时,还可以建设咖啡馆、餐厅等商业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和娱乐选择。
3.3 文化艺术区文化艺术区是体现田园综合体独特魅力的重要区域。
规划中可以建设画廊、剧院、音乐厅等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艺术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
3.4 教育培训区教育培训区是田园综合体培养人才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
-规划建设生态宜居的住宅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四)生态保护区
-严格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推行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五、实施策略
1.政策引导: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为项目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生态效益: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
七、规划实施
-明确项目开发时序,分阶段、分步骤推进。
-建立项目监测评估机制,确保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定期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实际需求。
本规划方案为田园综合体项目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规划框架和实施路径,旨在指导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确保项目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配套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引导农民参与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4.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保护水源地、湿地、林地等生态敏感区;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五、实施策略
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为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二、项目目标
1.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产值。
2.打造高品质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提升区域知名度。
3.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要求。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突出区域特色。
田园综合体小百科
田园综合体小百科一、什么是田园综合体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可以满足三个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动向,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背景•1、经济新常态,地方经济增长乏力,农业发展须承担更多的功能需求。
•2、传统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固化,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
•3、农业供给侧改革,社会资本高度关注农业,综合发展的期望较强。
•4、土地政策日趋严格、管理强度加大,有限空间内的升值区间变窄。
田园综合体典型特征•1、农民广泛参与受益:农民不仅充分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还能享受田园综合体带来的各种潜在效益。
•2、强化融合突出体验:将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助推综合体发展。
•3、强调农业创意理念:按照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理念,将生产要素融入田园综合体的产品设计和产品服务中。
•4、集约配置乡村资源:对当地农村资源禀赋和乡村传统文化等系统梳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产要素最大利用化组合分配。
•参与结构二、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传统乡村要实现四大转变•1、功能转变:要从简单的农作物生产功能到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为一体的复合功能。
•2、模式转变:要从农业模式转成农业+农业文旅+地产的模式产业转变。
•3、产业转变:要从农业产业链转变为综合的产业链,产业链从生产端向体验端转移。
•4、价值转变:要从田园产出不高到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生活价值传统乡村•1、资源利用率低•2、农村空置•3、农村经济发展缓慢•4、乡村特色及文化消失田园综合体•1、整合乡村的各种分散资源•2、建立乡村旅游基地•3、综合规划区带动地方经济•4、乡村文化聚集平台田园综合体构建要素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包含“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社区支持农业”三重含义。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指将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农村风味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服务。
该模式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对于农民来说可以通过提供农家餐、农家乐住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亲近农村生活,感受农民文化。
2.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或者农产品展示销售点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3.观光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景区、园区,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提供观光、体验、娱乐等服务。
观光农业可以包括果园、蔬菜园的观光采摘,农田体验,农产品加工等,旨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4.休闲度假模式:乡村地区通常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建设度假村、旅游度假农庄等方式,提供休闲度假服务。
这种模式适合追求休闲健康的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在乡村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
5.农民合作社模式: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在该组织内部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并共享利润。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民的增收。
比如可以与农民合作生产农产品,或者向农民合作社购买农产品,再进行销售等。
6.农业观光模式:农业观光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风光作为景点进行观赏。
可以通过在农田、农庄、农产品加工厂等地提供参观、观赏的服务,让游客了解农村生产的细节,感受农村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7.乡村文化挖掘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建立乡村文化景区或者农耕文化村等,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和地方经济的收入。
田园综合体概念
田园综合体概念1 田园综合体是什么?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模式。
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2 .田园综合体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田园综合体融合生态环境、高效农业、休闲旅游、休养居住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就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
是统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城乡文化、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按城乡统筹与城市综合体形成强烈反差3.田园综合体发展前景早在2012年底的时候,我国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4.怎么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
农业要做三件事——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要打造符合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的组合,组合中需要考虑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此外还要加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地产及社区建设,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需要按照村落肌理打造,也就是说,即使是开发,那也是开发一个“本来”的村子,并且更重要的是要附着管理和服务,营造新社区。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旅游度假区,而是打造一个小镇本身,只是这个小镇有很多旅游度假设施,小镇本身也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价值。
在城市综合体营建理论中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原则,在田园综合体中同样适用。
田园综合体项目简介课件
资源整合与风险管理
土地资源整合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
资金整合
通过融资、投资等方式整合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市场风险、政策 风险、技术风险等,降低项目风险。
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田园综合体项目,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 水平。
农业产业经营
以农业产业经营为主导 ,通过种植、养殖、加 工、销售等环节获取收
益。
休闲旅游
结合休闲旅游产业,提 供农家乐、民宿、景区 门票等服务,吸引游客
并获取收益。
地产开发
通过地产开发销售或租 赁获取收益,包括住宅 、商业和工业地产等。
金融服务
提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 务,如农业保险、农业 贷款等,获取服务费用
01
田园综合体将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科技人才培养
02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人才保障。
技术研发与创新
03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田园综合体的技术进
步和产业升级。
社会效益与生态价值
促进农民增收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绿色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 染。
文化传承与地方特色
文化资源挖掘
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地方特色展示
展Hale Waihona Puke 地方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1.规划导向型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开发乡村旅游,以满足市场需求。
它通常包括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这种模式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社区参与。
2.经济导向型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推动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
它通常集中于提供旅游经济基础设施,如酒店、民宿、餐饮等,以吸引游客并创造就业机会。
这种模式注重市场需求和经济收益,但同时需要平衡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
3.文化导向型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乡村旅游的文化价值和体验。
它包括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如传统建筑、民俗文化、手工艺等,以吸引游客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
这种模式注重文化传承和传统艺术,可以帮助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4.农业导向型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它包括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使游客有机会了解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过程。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
5.休闲度假型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为游客提供休闲和度假的机会。
它包括开发度假村、温泉、养生中心等,以满足游客对休闲和放松的需求。
这种模式注重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和舒适的环境,但需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规划控制。
6.康养养老型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的康养和养老需求。
它包括开发养老社区、医疗保健、康体活动等,以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服务。
这种模式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社会关怀,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康养养老项目。
7.主题体验型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为游客创造特殊的主题体验。
它可以是乡村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农业体验等。
这种模式强调游客参与和互动,通过提供独特的体验来吸引游客。
它通常需要与当地居民合作,共同营造特殊的旅游氛围。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开发可以采用以上七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田园综合体运营方案
田园综合体运营方案一、综合体概述田园综合体是指将田园风光、农业生产、休闲度假、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度假区,是当前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载体。
其运营方式既可以通过自营,也可以通过合作和联营的方式来实现,但不变的是,都需要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以达到最大化的效益。
二、运营理念1. 客户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真诚、热情、高效的服务,让客户满意度成为我们工作的标准。
2. 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旅游服务理念,开展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可持续经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将综合体运营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三、运营流程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流程主要包括策划规划、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等环节。
在整个运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经营效益和客户满意度。
1. 策划规划:运营团队需针对综合体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客户需求等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制定符合当地特色和潜在市场需求的经营策略和规划方案。
2. 产品开发:根据策划规划确定的方向,设计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田园观光、农业体验、文化艺术展示、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等。
3. 市场推广: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提升综合体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客户群体,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客户。
4. 客户服务:注重客户服务体验,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收集和关注客户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5. 经营管理: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协调与沟通,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综合体经营的顺利进行。
四、运营原则1. 开发特色产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
田园综合体的十大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十大模式
1.农业体验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农业体验活动,例如种植果树蔬菜、采摘果实等,使人们更加亲近自然,感受到农业的乐趣。
2.休闲度假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度假村、度假别墅等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悠闲的假期。
3.养生保健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养生保健项目,例如SPA、瑜伽、按摩等,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调节身体健康。
4.儿童教育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农业教育、生态教育等项目,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农田种植、动物饲养等活动中,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5.文化创意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艺术村、手工艺品展览等场所,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人们提供艺术的享受和创作的机会。
6.体育运动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例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让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尽情运动,释放身心压力。
7.农产品销售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农产品销售、农贸市场等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农产品,同时也支持农民的农业生产。
8.艺术演出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举办各种艺术演出,如音乐会、舞蹈表演等,让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艺术的魅力。
9.健身养生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健身房、漫步道、自行车道等设施,让人们可以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提升身体健康。
10.农业科技模式:田园综合体可以引入农业科技,例如智能化温室、光伏发电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以上是田园综合体的十大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使人们可以在农田间享受自然的美丽,感受农业的乐趣,促进城乡发展的
融合。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向往,乡村旅游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
以下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1.乡村家庭民宿模式:农村居民将闲置的房屋改建为旅游住宿设施,提供给城市游客入住,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
2.农业观光模式:开展农耕体验、农产品采摘等活动,使城市游客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种植养殖业。
3.扶贫带动模式:将乡村旅游与扶贫政策相结合,通过培训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4.乡村文化体验模式: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情。
5.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推广农业循环利用等环保农业模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6.特色农产品模式:利用乡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吸引游客前来品尝。
7.休闲度假模式:建设乡村度假村、农庄等休闲度假设施,提供住宿、餐饮、康体娱乐等多种服务,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8.乡村运动休闲模式:开设农村健身活动、徒步旅行等运动项目,吸引对健康生活方式有需求的游客。
9.乡村教育模式:建立农村学校,提供教学、培训等服务,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参与教育活动。
10.乡村医疗保健模式:建设农村医疗口腔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以上十大发展模式在中国的乡村旅游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将继续改变和完善,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
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铁厂沟天山村、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大兴村等。
二、依托景区发展型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农村发展的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临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较大;三是周围农民具备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发展这种模式应注意: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从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等。
三、旅游城镇建设型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尹家峪:掘金未来田园
尹家峪:掘金未来田园作者:李金芮来源:《商界评论》2020年第11期近年来,田园经济开始崛起。
李子柒走红,《向往的生活》的热播,将田园生活搬向网络、荧屏,在乡野山涧之间,这种本真的生活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羡慕。
它们爆火的背后,藏着千万都市人群向往的生活。
2019年,中国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73万亿元,其中田园旅游实现营业收入8 500亿元;整个旅游业接待人数60.06亿人次,其中田园旅游接待人数达30.9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比重超过一半。
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田园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预计将突破40亿人次,营收将超过1.2万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下,田园经济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
田园综合体的崛起,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抓手和平台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方,让老百姓充分参与和受益,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农业产业更好发展。
未来的田园发展究竟是什么样子?尹家峪田园综合体给出了答案。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概念。
同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大大加速了田园经济的发展。
田园综合体,融合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
各地田园综合体的推进如火如荼,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不断深入,预示着分布在全国2 85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广袤田园上的中国农业,将是下一片蓝海。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的诞生,可谓顺势应时。
2017年,由临沂城市发展集团投资建设的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
在之后的短短3年时间,作为临沂市首批唯一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尹家峪在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中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差异化创新的商业模式正逐步成长为标杆样板。
究其成功的发展路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尹家峪田园综合体赢在了第一步。
坐落于沂蒙山腹地,沂水县西北向,距离市区30千米外的泉庄镇,便是尹家峪田园综合体的所在地。
田园东方策划规划、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分析【经典干货】
田园东方策划规划、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分析【经典干货】田园东方项目是由东方园林公司在无锡阳山打造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国内首个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
田园东方位于“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惠山区阳山镇,打造一个以生态高效农业、农林乐园、园艺中心为主体的农林、旅游、度假、文化、居住综合性园区。
◆◆◆项目概况◆◆◆项目背景国家政策形势:业务实力:项目区位:无锡市阳山镇拥有桃园、古刹、大小阳山、地质公园等生态自然景观。
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阳山镇近郊区域,交通便捷且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田园风光。
核心竞争力:依托自身在生态、苗木、景观、田园、文旅、置地及婚尚等业务板块上实现产业链高度整合和长期的行业积累,迎合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与产业趋势。
◆◆◆企业业务框架规划理念项目整体规划设计以“美丽乡村”的大环境营造为背景,总面积6500亩,其中3500亩种植水蜜桃。
以“田园生活”为目标核心,将田园东方与阳山的发展融为一体,贯穿生态环保的理念。
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三生”、“三产”的结合与共生。
◆◆◆服务特色特色专业的旅游服务和会员制度假体验服务,提供全面的生活和度假服务,是长三角最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
总体规划项目整体占地6246亩,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主要规划有乡村旅游主力项目集群、田园主题乐园、健康养生建筑群等。
规划为典型的互融开发模式。
◆◆◆产品组成无锡东方园林的产品以主题游乐产品为引擎,高尔夫球会、四大酒店产品、住宅为核心,以文化、生态主题公园为配套,是典型的旅游超市模式。
◆◆◆开发模式及规划田园东方文旅板块中与清境农场合作的文化集市先建造开园,为项目的引擎产品导入客群,营造生态空间后别墅产品入市回现,也是旅游先行地产回现的开发模式。
项目一期选址于拾房村旧址,规划包括联排别墅住宅和主题多样的拾房文化市集,无锡田园东方为广大田园人构建一幅“有花有业锄作田”的美好人居图景。
[农业规划]景区社区园区“三区合一新模式
[农业规划]景区社区园区“三区合一新模式从国内旅游发展的休闲化趋势看,城乡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度假休闲旅游意愿强烈,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在新型城镇化以及新农村规划中,集乡村旅游、田园休闲、度假地产、居住社区、商贸服务、城镇配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景区、社区、园区”统一规划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开发商和政府的青睐。
在三区合一的综合型社区规划中,应构建“一个核心、一个构想、发展两种生活方式、提升三种转变、最终实现四大效益突破”。
一、一个核心坚持园区综合发展与产业带动为核心:项目地的乡村环境与生态底蕴是该类型项目的最大亮点。
依托这样的资源,打造一个以生态产业为本底、以乡村风情为环境,以旅游观光为带动,以养生休闲度假产业为核心,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项目。
二、一个构想通过对项目市场及区域环境的分析,项目的总体应重点以服务于城区人们休闲、度假、居住为功能,进而辐射至全市地区或全省地区乃至全国,打造一个以展示、体验乡村田园生活与居住为一体的新产业综合体。
坚持园区综合发展与产业带动的核心理念不动摇,将国际化和休闲化融入其中,打造多产互动和景区、社区、园区相融合的复合型发展区域。
整体思路体现为:农业服务社区、旅游带动产业、休闲拉动市场。
通过景区与农业园区,农业园区与社区,社区与景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权益共享等理念,同时要用景区的理念去管理项目,用园区的规范去引导项目,用社区的人性化去提升项目,总体形成“三区合一”,发展区域综合产业。
三、两种生活方式1、居住人群新乡村主义——成功人士返朴归真的乡村生活。
打造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烦恼,到灵山、秀水、田园之间去享受自然的同时更享受着最简单、细微的舒适。
这种生活方式提倡“5S”+“文化”,“5S”即溪流(Stream)、森林(Silva)、阳光(Sun)、景观(Scenery)、运动(Sport)。
在本项目当中文化指的是成功人士之间在此形成的一种生活社交文化。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白四座2006年05月29日14:45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近些年,乡村旅游增长强劲,发展迅猛,成为夺目亮点。
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转型,提质升级,其经营管理模式愈来愈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模式是根据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来确定的,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地域客源市场,经营管理的模式也不一样。
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对接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综观四川“农家乐”、贵州“村寨游”、北京“民俗游”等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通常有以下8种,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
1、“农户+农户”模式。
这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
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普遍有一定的顾虑,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多数农户不愿把有限的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生怕有什么闪失使其“陷”进去,他们更相信那些“示范户”。
在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中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下,形成“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得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到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在当前乡村旅游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优势。
他们善于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别人教训,因其势单力薄,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迎合游客心理,极具个性化服务。
北京平谷金海湖镇红石门村,只有6家农户搞民俗旅游,接待条件一般,但其真诚的个性化服务,让游客动容。
2、“公司+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旅游活动。
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产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不良竞争而损害游客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方咨询——旅游地产开发的“乡村旅游+田园社区”模式乡村旅游指在农民自由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上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及菜畦等田园景观、乡村人文资源,以家庭为经营主体,为游客提供以农业体验为特色的观光、餐饮、住宿及娱乐等服务。
它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农业、农村及农事为主要载体,以利用环境资源、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
可以分为以下产品类型:农家——一般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具备接待功能即是“农家乐”;庄园——一般为企业或个人开发的度假性质产品,综合了餐饮、采摘、住宿、游乐等多项休憩内容,通常以某项农作物或手工副业为卖点,综合各类配套产品,有较大的接待容量,如农庄、酒庄、水庄、山庄等等。
有的产品档次极高,能满足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
一般区位靠近休闲消费市场;乡村别墅——一般处在近郊,通常配有花卉、果园等,此类别墅有产权和时权的产品选择;古村——这种类型的产品是旅游房地产中资源条件最好的产品,它在山水、建筑、文化、风光、人物等方面,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可进入性和接待设施的配套,整个产品可以相对较少的投资带来较好的现金流。
此类地产的开发,需充分考虑文物保护问题,除了地块选址的问题,还须考虑新建和改造房地产的风格协调问题。
从发展方式来说,有几个路径:模式多样——从区位上来看,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有依托城市型和依托自然型两种。
根据其旅游资源的不同,目前已有红色旅游、自然观光、生态养生、田园风貌、农业观光采摘、原生态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特色餐饮等模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而高档餐饮、高档酒店、旅游地产、高档运动娱乐项目已经开始进入乡村旅游市场,这无疑将为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模式;涉及面更广——传统的乡村旅游可以说只是农民业主和游客之间的互动,而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涵盖的更多――市县到乡村政府都要站在各自的角度,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当地的企业和农民,需要明晰自己在这种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的模式中的地位,并借此契机获得实在的收益;外来的投资商,则明确的需要投资的回报。
如何将各方面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是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认识更加科学、运作方式日趋合理——在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策划、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越来越被看重;整个建设工作越来越像一个整体,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并以统一思路进行开发、运营和营销推广;单一乡村的独立发展,也越来越被村际间的合作与分工、片区内资源的整合、城乡一体化推进等所替代。
田园生活是田园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吸引力。
在乡村休闲产品中,田园生活是较为普及的一类产品。
除了与自然亲近,游客更着重田园中“人家”生活的感觉,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过程。
吸引力内容包括:田园风光——包括田园生活重要的意象,如耕田、梯田、水塘、牧童、耕牛、油菜花、大树、庭院植物等等。
不同时节田园不同的景象;田园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渔、樵、耕、读等等,各种农耕器具的展示与使用;田园生活节奏的体验——田园的手工副业。
包括自然经济下的行行业业,酿酒、制茶、养蚕、造纸、烧瓷、风筝、年画等等;田园四季节庆——围绕农耕文明形成的各种节庆活动;田园的建筑和小品——村舍、祠堂、庵庙、书院、水车、水井、晒场、草垛等等。
各个地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让游客乐此不疲;田园的文化——包括中国士大夫文化、隐逸文化、民俗掌故等等,无数的艺术作品都在描绘诗意的田园生活。
田园旅游房地产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依托于具备了田园生活核心吸引力的高品质旅游资源,解决可进人性问题,开发旅游房地产。
以观光休闲游客的商业消费和住宿接待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房地产,可称为景区式房地产模式。
先期可对原有村落进行内部住宿接待设施提升和改造。
后期可新建结合当地风格的档次较高的宾馆酒店;在高品位的-古村保护区外,具备合适条件的地方进行旅游房地产开发,为高端客户投资购买,可称为旅游目的地房地产模式;在休闲消费市场需求较大的城市近郊,租入或购入适合开发田园旅游房地产的地块或村落,打造出典型田园生活的吸引力产品,吸引休闲度假游客消费,较受自驾市场、企业单位会议活动市场及其他市场的青睐,可称为度假村房地产模式;最为普遍的农家乐房地产模式,体量规模较小,但却支撑了一大部分市场;在城市近郊,以田园生活产品为卖点的房地产产品,以田园生活的浪漫诗意为诉求点,如郁金香花园、熏衣草庄园等,是正式的房地产产品,可称为题材房地产模式。
成都田园旅游地产模式——早在1993年,成都近郊各区县的农户就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成片的林木花卉,发展了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无论在发展水平、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成都市三圣乡地处成都市东南部,气候温和,花卉产业繁盛。
2003年,随着首届四川花卉博览会在三圣乡红砂村的成功举办,三圣乡开始发展以花卉、果木和传统农业为载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陆续在邻近的几个村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个景区,简称“五朵金花”,并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三圣乡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此投资。
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与旅游房地产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近年来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实例,以成都市三圣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三圣乡乡村旅游对其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的影响,提出开发建设思路,寻求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安吉“农家乐”旅游地产模式——全县“农家乐”已经逐步建成三种类型:农家旅社型、农家餐馆型和休闲农庄型。
如天荒坪镇农家乐,以景点密集著称,可为周边景区的游客提供住宿;开发区农家乐,以百笋宴、铁板全鱼及三色茅草根等众多山珍美味为拳头产品;鄣吴镇的无蚊村可以过没有蚊子的清凉夏季。
其土地利用特点:(1)多效益性。
旅游用地可以获得多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些效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增加经营户的经济效益,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促进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可能给旅游地带来不可逆转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负面效果;(2)高收益性。
“农家乐”用地不仅能维持原有的土地功能收入,而且还能通过发展旅游得到额外的收入,明显的增加了土地的经济产出;河流水面、滩涂等未利用地,通过承包、租赁发挥其未利用地的经济潜力;经营户利用疏林下的空隙种植蔬菜、布置娱乐设施,也使土地经济收益显著增加;(3)复杂性。
“农家乐”用地类型众多,包括水田、果园、茶园、林地、坑塘水面及农村宅基地等。
考虑不同类型用地本身的特点,发挥其优势,也是“农家乐”发展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一切土地都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农家乐”用地仍然涉及种种复杂的土地管理体制,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不同的土地用途管制。
“农家乐”用地的空间形态分布——安吉县“农家乐”经营个体用地的空间形态有点状和块状两种。
采取何种布局形态与地理条件、投资规模及土地管理制度等有关。
点状的空间形态是指除了主体接待设施以外,基本上没有附属的户外休闲娱乐设施,目前安吉“农家乐”经营户的75%左右以这种形态分布。
它们坐落在景区旁边,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本身除了餐饮、住宿和休闲(局限于麻将、卡拉OK等),没有其他户外娱乐设施或项目。
例如大汉七十二峰旅游区(石岭)旁边的小家农家,竹博园旁边的竹博园新亚农家乐,灵峰胜景区旁边的青青果园山庄等。
块状的空间形态是指除主体接待设施以外,周围还有小范围的景观休闲用地和户外休闲娱乐设施。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雅的环境,经营户本身自有或租赁来的水库、菜地及农地等可供游客进行垂钓、乘竹排和摸鱼虾等户外娱乐休闲活动。
如报福景溪野趣农庄、狮子山庄和七十二峰山景园农家等。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避开审批,违法占地。
“农家乐”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业主在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承包和村民合作联营的方式取得土地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硬化地面,建设永久性的建筑物,虚报、瞒报实际的经营内容,借开发“农家乐”之名,行房地产项目之实。
例如“安吉鹤鹿生态观光园”拟建30幢联体河景小别墅,并配备600平方米的竹园,价格为7.5万元起,使用期也为30年,但没有产权证,是为变异的农庄。
除了私家农庄,缩小版的农家乐公寓也渐露头角。
这些行为既破坏了耕地,又扰乱了土地市场;(2)用地需求扩张与耕地保护相矛盾。
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已成为制约各地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安吉生态旅游开发加快,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这一朝阳产业已成为安吉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但是风景旅游开发、会展业开发及“农家乐”的发展都对用地指标需求较大。
土地要素的稀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家乐经营规模的扩大;(3)发展区域单向集中,资源依赖程度高。
安吉县域丘陵山地占60%以上,地势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西苕溪河谷平原)的“畚箕形”盆地特征,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
安吉县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各类用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园地>水域>工矿居民>交通>未利用地。
“农家乐”的开发位置主要依附于旅游景点或依山旁水,如大汉七十二峰周边的农家乐就不下十家。
发展区域单向集聚,西南山区呈持续扩张态势,中部丘陵和北部土斗区几乎还是空白。
由于青山绿水的支撑,缺乏开发新产品的动力,“农家乐”产品大多局限于餐饮和住宿。
参与性、体验性项目不多,反应农村乡土文化的节事、风俗展现的较少;基本对策——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各规划之间关系。
避免盲目、无序的发展“农家乐”,坚持与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林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
对“农家乐”的发展还要进行堵疏结合,特色引导;集约土地利用,完善土地管理政策。
土地集约利用体现在土地投入的强度,土地利用的深度、精细程度、效益以及合理的布局和产品体系上。
在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条件下,满足“农家乐”用地的完整功能,适度的发展规模,在取得最大规模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存量土地的利用,优化结构,不断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在不破坏农用地耕作层和种植条件等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农家乐”用地的规定;升级旅游产品,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高级“农家乐”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提供不同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体验,展现人文资源,对乡村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加强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性。
保护“农家乐”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容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