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稿设计、编写及使用要求201404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学案的编写1.明确教学目标: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水平。
2.分析学情和学生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还需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导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应当简明扼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一系列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设置任务和问题: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应当合理设置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任务和问题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挑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设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问题,并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的使用编写好导学案只是基础,教师还需要合理使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导学案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在介绍完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进一步了解学习任务和问题。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拿出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上的任务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一种教学工具,它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任务和相关资源,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确定学习目标: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育要求和课程标准,从中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2.分析学习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抓住重点和难点,确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
同时,考虑学生的先验知识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的进度和难度。
3.确定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任务,要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选择学习资源: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课外阅读、网络资源等。
要保证资源的质量和合理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资源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5.编写导学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合理组织学习环节,明确学习步骤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试用和修订:试用导学案,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导学案的设计。
二、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是一种教学工具,它的使用需要有设计和指导者的参与,以下是导学案使用的一般步骤:1.导入学习: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进行适当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
2.学习任务展示:向学生展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学习任务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实验、讨论等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4.合作探究: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导,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5.展示与总结: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展示与总结,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师课堂操作的具体要求
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师课堂操作的具体要求(2014年春季期开学校本培训材料)导学案的环节导学案设计的具体要求教师课堂操作的具体要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内容选自课本基础知识,采用填空形式体现,让学生通过看课本能完成。
理科应以公式、定理的推导、了解等为主。
1、认定目标:学生齐声读学习目标。
2、布置学生看课本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的题目。
3、巡视各组,维护纪律,并适时指导(组长、科代表)。
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形式对自主学习内容纠错,并将自主学习成果以小组形式进行读、背、写。
1、纠错。
(以小组合作形式交流自主学习成果)2、让学生读自主学习内容。
(文科应体现读书环节;英语应有指导性的带读至少一遍,再让学生读)共享学习文科以课后习题为主,让学生讨论并展示;理科以课本例题(1-2题)讨论并展示;英语以对话操练或短语、句型展示为主。
1、分配展示任务。
2、分组讨论并做展示的准备。
3、逐组展示。
(展示内容不宜过多;理科如学生不能展示,老师应引导)反馈学习内容选自课本习题或练习册。
(标明页码及题号即可,让学生在课本或练习册中完成)1、让学生先做,然后分组展示。
2、理科应重视解题过程书写及完整性。
拓展学习课本例题或典型习题延伸。
(第一层次可增加变式题,也可以是本节常考类型题)第一层次学生此项可在课外完成,但教师应在第二天上课前对学生完成情况作了解,可能的话应作点评。
作业布置:原则上应在课本或练习册中出题。
(英语科可布置学生抄写单词、短语、重点句子或完成对应练习。
)。
导学案编写及实施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编著者:Lex Li一、编写基本要求:编写导学案,教师必须实现的一个转变,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具有预设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有:1、做好导学案编写前的准备各学科教师在导学案编写前,一定做好编写导学案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即“四知、三思、四设计”。
“四知”即知课标要求、知考标要求、知教材内容、知学生实际;“三思”即思教什么——教学目标(遴选内容)、思怎么教——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思怎么教好——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四设计”即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
做好导学案编写的准备工作,能充分提高导学案的预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度。
2、导学案应注意“五统一”导学案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案,教师编写导学案时要注意五个方面的统一,即:(1)学生的实际基础与发展性的统一;(2)重点、难点的解决与整体内容把握的统一;(3)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统一(4)适当密度与适当难度的统一;(5)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上述五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要在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设计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导学案应层次化导学案除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构建外,预案部分应有形式不同、切合学习内容与要求、且量适当的练习题,还应要求学生对教材不懂的地方标记,并能提出一至两个问题或能写出点滴体会。
学案部分的问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完成,训练发展部分的当堂训练,首先要考虑目标达成训练,其次要适当延伸,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一、导学案编写1、成立组织。
备课组成立导学案编制小组。
备课组长担任编制小组长,成员由本组骨干教师组成。
2、合理分工。
编制小组长开学前召集成员开预备会,把本学期学习内容按章节合理分工,前面的章节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主备课人承担编写任务,后面的章节可以由青年教师编写。
3、编写学案。
(1)编写准备。
编制小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导学案编制小组老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教学流程,主备人做好记录。
(2)编写草案。
主备人根据编制小组的意见编写好一周的导学案草案,包括自学导航、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
(3)学案定稿。
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本组所有教师对导学案进行集体研讨,修改定稿。
二、导学案使用1、课前。
提前1—2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用“导学案”学文本,而不是用文本完成“导学案”。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掌握基础知识。
可以指导学生用双色笔或多色笔在导学案上对理解掌握的和疑点等做出不同标记。
上课前半天,教师将导学案收回,检查“自学导航”部分学习情况,掌握学情,预设课堂应对措施,保证点拨精当简洁。
2、课堂。
第一步,发回导学案。
在课前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遇到的疑难点。
第二步,组织学生探究导学案上“合作探究”板块中的问题。
老师巡察指导。
第三步,组织小组成员展示成果,通过展示解决重点、难点。
教师适时点串。
第四步,组织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板块。
教师总结升华。
3、课后。
教师要对导学案在课前及课堂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意见交给主备人。
主备人第二次修改,把最后定稿交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把每个章节的导学案整理装订成册,一份备课组保管,一份交教科研中心。
以后每一届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要求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要求赣榆外国语学校王善法目前,在我校“和合”课堂建设过程中,老师们在编写和使用导学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理论上模糊不清,或操作上无所适从。
为了帮助老师们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导学案使用的有效性,现就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如下说明,供老师们参考。
一、导学案编写原则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面向全体学生,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使导学案真正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向导。
二是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因此,导学案要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内容合适化,导学方向化”。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识记(A级):学生在课内5—10分钟时间能够解决,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理解(B级):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融会贯通,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应用(C级):学生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探索完成。
导学案的设计,要避免“简单化、剪贴化、习题化(试卷化)”,千万不能滥用“导学案”三个字。
如果是复习或检测,就应写明“复习学案”或“测试题”。
二、导学案内容一份规范的导学案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九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不同学科应有所删减):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习过程(师生活动)、归纳小结、当堂检测、学习反思、课后练习。
(一)学习目标首先要弄清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区别。
1.出发点不同“教学目标”体现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出发点是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服务;“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
2.对象不同“教学目标”是由教材或教学参考编写者或者执教者制定的,面向的是教师和执教者本人;“学习目标”是根据学情制定的,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导学稿设计和使用说明
沣东新城高桥中学导学稿设计和使用规范为了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导学稿设计,提高导学稿使用效率,现将导学稿设计和使用方面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望任课教师严格遵守。
一、导学稿设计1、导学稿设计采用A4纸型,正反面设计,共四页,这样便于排版印刷,也不容易产生空白页造成纸张浪费。
2、在学校设计的“导学稿通用模板”的基础上,各任课老师还可以再修改、补充。
3、导学稿设计要科学有效。
导学稿设计要求“精要”,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上的渐进性,既有学法指导、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同时也有拓展和提高。
4、提倡同课头备课。
同一备课组可以集体共同完成导学稿。
5、导学稿实行负责制。
“设计人”一栏要填写具体设计人,不能填写“教研组”或者“备课组”。
导学稿设计好之后,设计人(如果是备课组共同设计的由备课组长或者第一设计人负责审核)要负责对导学稿进行最后审核检查(内容包括设计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知识性错误、图形标示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
6、新章节的导学稿要尽量提前一周设计。
设计好之后以备课组为单位将电子稿提交教务处,以便于提前安排印刷。
7、每次导学稿印发到年级组后,年级组长负责抽取每个备课组一份导学稿进行存档(在教务处领取专用档案盒),盒子存满后在盒面标记清楚之后送交教务处。
二、导学稿使用8、导学稿是体现我校“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学生预习练习的平台,是教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所以导学稿设计务必做到精要,有的放矢,有效利用。
9、每一新课前,教师要提前一两天将导学稿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据此提前自学预习,教师提前收阅后再确定新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教授完毕之后,再让学生第二次完成各自导学稿先前存在的那些重点和难点(如错题或难题),进行强化训练。
10、导学稿要与作业本配套使用。
导学稿主要为学生预习和教师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所以,教师还必须有教案或者教学设计,不允许无教案上课(但可以写成简案,能看出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指导、学生互动环节、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作业本主要用来弥补导学稿在习题训练方面的不足,二者要有机结合,不可偏废。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导学案是一种用于辅助教学的教学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下面将介绍一下具体的内容。
1.编写导学案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导学案的设计和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2)渐进性原则: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
(4)实践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操作性原则:导学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示例、练习或实践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编写导学案的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3)编写教学导引:编写本节课的教学导引,包括导入活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提供一种组织课堂教学的思路。
(4)设计学习任务:设计一些具体的示例、练习或实践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评估和反馈:设计适当的评估手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导学案的使用:(1)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设计导学案,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和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导学案的内容和步骤,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2)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可以在课前阅读导学案,预习相关知识,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和引导,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的评估部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也可以通过导学案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导学案排版格式要求及范例
导学案排版格式要求及范例各位老师,这次导学案编辑后将直接印刷,请大家严格按照以下统一要求认真编写。
谢谢1、导学案设置为A4纸,上下边距为1.5,左边为2,右为1.5。
2、写一个简单的使用说明和一些励志的文字。
(宋体)3、制作一个目录。
(宋体。
参照练习册上的样本,分一、二、三级标题)4、封面按照范本要求编辑。
5、正文内容全部用宋体。
一级标题用三号字,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其余用5号字,根据学科内容在该加粗的地方加粗。
6、行距统一设为单倍行距,其中一级、二级标题的行距以及涉及到图或符号的地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7、页码置于页面底端居中,数字格式-1-8、答案不进行印刷。
请分别上传有答案和没有答案的导学案。
9、认真核对,尽量避免出现明显错误,例:广告网址、错别字、图标图形丢失、错位等情况。
范例:第6课琵琶行(并序)(一级标题)第一课时(二级标题)【学习目标】(三级内容)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本文文体特色;②掌握古今异义字,提升文言翻译能力;③弄懂字音,搞清字义。
过程与方法:诵读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疏通文字,了解感情,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重点难点】1.掌握“因为、颜色、突出、向前”等词的古今异义。
2.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
目录(楷体居中加粗1号)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宋体加粗3号)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宋体5号) (1)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4)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7)二中兴埃及的改革 (10)专题七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3)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16)(标题:楷体_GB2312 1号加粗居中)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楷体初号)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楷体2号)二〇一四年一月(楷体2号)。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
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一、意义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抓手。
二、原则(一)导学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导学”功能。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教师的讲和教;“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和题目的简单堆积。
(二)问题原则:导学案设计,必须做到课标、教材、学情、考情“四吃透”,必须在“吃透”的前提下把文本呈现的知识细化成一个个有层次、有梯度、有内在联系、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
真正做到“过程让学生参与,规律让学生自己认知,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主体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真正做到“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四)探究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启发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享受顿悟的感觉。
(六)梯度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七)分层设置原则:因材施教,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
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即A、B、C、D四级,以A、B级为主,适当C级,少量D级。
在保证A、B层同学高效学习的同时,也满足C、D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灵活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知识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所以导学案编写必须灵活。
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要求
和庄镇中心学校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要求一、导学案编写流程(四备三研)。
(1)开学初备课组长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2)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分析教材,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料。
(一备)(3)主备教师作为主发言人,重点讲解对教材的分析,备课组成员研讨,发表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
(一研)(4)主备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撰写草稿,将“导学案”草稿交备课组长。
(二备)(5)备课组长初审后,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每课时的导学案必须有同组成员的补充意见(环节、知识点、习题等),并要求后附姓名。
(二研)(6)主讲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导学案”进行修改;交教导处审核后,印制;要求各学科导学案均实行电子打印。
(三备)(7)上课前一天对“导学案”进一步细节的研究,任课教师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导学案”( 核对训练检测题答案、研究授课过程中的过度语言等),然后发至学生手上,即进行课前备课。
(三研)(8)第二天上课时师生共用“导学案”,教师课后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反思”等(即“课后备课”),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学生则在“导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四备)二、导学案编写要求:“导学案”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里应有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应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要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但大体上说,“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导学案”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导学案编写模式:“学、究、练、评、结、延”1、学:课前自学环节、此环节包括:(1)学习目标:明确三维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和关键点。
(2)方法指导:介绍本节主要学习方法。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为了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实行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增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决定从本学期开始,推行集体备课,同年级同科教师共同编写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编制流程1、期初由备课组长制订学科教学计划。
打印分发给组内各教师,并上交教务处、教科室各一份。
2、由备课组长分配备课任务,(一般每两周轮换一个主备教师)打印备课任务安排表,分发给组内各教师,并上交教务处、教科室各一份。
3、“导学案”备课的基本特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资源共享、师生共用,减负提效”。
4、备课程序: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水平的培养。
所以一份导学案的形成必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必须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
具体过程为“六备”①个人主备,形成初稿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教材处理上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
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四段八环”。
同时,主备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
并将初稿打印(备课组教师每人一份)带到集体备课地点。
②集体研讨,修改初稿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
定时间:每周星期日晚(周头会之后)定地点:多媒体教室(每组划定一个固定区域)定人员:该组所有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兼教两科的教师以主科为主,两头兼顾。
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即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实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水准。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求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求一、导学案概念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二、编制导学案的目的1.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3.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分层次和个体化。
三、导学案的编制(一)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性原则。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探究性原则。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4.层次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完整版)导学案编写使用要求
导学案编写、使用及管理要求一、导学案的编写与要求(一)导学案编写的安排1、组织安排:导学案编写应以备课组集体备课为主。
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每一个题目的设置,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原则上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后定稿。
如每位教师轮流分工设计导学案,则将每个成员分工编写的导学案,发至每个成员,备课组教师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个性化导学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既遵循一般,又体现特色。
2、时间安排:各备课组,每周应有不少于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要解决以下问题:评议讨论执教教师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改进意见,下一周导学案的定稿,下周执教教师、执教班级和课节,隔周导学案编写任务分工,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3、对在三中整训时集体编制的导学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情况在难易程度及练习量上做适度改动.(二)导学案编写的要求:1、导学案的形式:(1)、基本要素:每一份导学案都应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当堂检测等。
以上要素可以参照昌乐二中专家导学案编制培训要求,适当增减。
(2)导学案的格式要求:导学案可以参照模板,主要在页眉标明年级、编写人、审核人、班级、姓名、评价等项目。
一份导学案,一律用A4纸一面,绝不可以超过一面,然后打印出来,因为要复印所以打印稿必须清晰。
(3)、编写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和配套练习,尽量能使预习自测、当堂检测及训练内容标注是配套练习的哪个一题目,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配套练习。
不要在网上下载,否则会直接影响其它教师使用,特别是编写数学导学案时一定要把数学符号正确编写,否则影响学生学习。
探究问题不要过多,注意学习重温培训时提到的怎样设置探究问题的相关内容。
2、数量的要求:一课一案,不分课时的导学案决不允许出现。
二、导学案的使用1、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上课时,教师要以上一节课发下的导学案为抓手,组织本节课的教学,经过学生的充分展示、讨论以及教师的点拨,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现代教育中,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文档,旨在引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将介绍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方法。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梳理的教案形式。
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 教学准备:确定所需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并组织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
3. 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
包括导入环节、知识讲授、示范演示、实践练习、巩固与拓展等环节。
4.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明确学生达到何种程度为达成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可以有测验、作业、讨论贡献等不同形式。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 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导学案进行教学准备,并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逐步展开课堂教学。
导学案提供了教学的大纲,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学研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还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参考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评估教学的效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1. 介绍导学案的概念和作用(200字)导学案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工具,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之一。
它通过提供问题引导、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相关学习资源等内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 导学案的设计要素(300字)2.1 学习目标:导学案中应明确列出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2 学习任务: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探究和实践操作。
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学习过程:导学案中应包含学习过程的详细步骤安排,以便学生能够按照指导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2.4 学习资源:导学案应包含所需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资料、课件等,方便学生进行知识查找和扩展阅读。
3.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300字)3.1 明确性原则:导学案中的内容要明确具体,不模糊、不含糊。
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和要求。
3.2 渐进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每一环节都应是前一环节的延伸和拓展。
3.3 启发性原则:导学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开放性原则:导学案应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300字)4.1 课前使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准备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4.2 课堂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思考和讨论。
4.3 课后反馈: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和思考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
导学案编写要求和使用说明
导学案编写要求和使用说明为了切实体现“减负提质十项要求”的精神,打造盘龙中学“卓越课堂”,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改工作规范、深入、持久开展,特结合我校实际,对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提出以下意见和要求。
一、总体要求1、导学案编制是我校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案,既要承载学习目标,展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导学性原则,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反馈巩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注重导学案的递进性;要注意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螺旋式上升,利于学生自学。
导学案编写要注意适合学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化需求,让差生吃得了,好生吃得饱。
2、导学案编写要围绕新课标吃透教材、提炼知识脉络、把握好重难点,研究学法。
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和开发,将教材系统转化为适合学情的教学系统,将教材中深奥、难懂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读懂、易接受、通俗的、具体的导学材料,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导学案设计不要过简或过繁,设计要精炼实用。
3、导学案的编制要注意规范化,学校、科目、编者、班级、学生姓名等内容要反映出来;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具体内容可以灵活变通,学科内体例要统一。
导学案编写必须使用电子稿,编写格式(页面、字号、字体、标点等)均一致。
各学科导学案要限制在每课时一个十六开正反面(A4纸正反面)为宜。
巩固训练题答案由编者提供给同组教师,不编在纸质导学案上。
4、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编写,备课组长为学科主编,各科教师为编委。
各学科同一年级同一章节由一位教师作为主备课人,要做到超前备课。
主备人要将自己的导学案,至少提前一周告知大家,并把相关导学案发在教研组群中,供组内教师讨论、修改、调整、增删。
然后在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主讲,大家集思广益,再次讨论,修改、调整、增删,形成集体备课导学案,(注意考虑到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情况,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在导学案中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是实验中学导学稿设计、编写及使用要求一、导学稿编写的原则和具体要求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为主线,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以导激趣,学生乐学;以导引学,学生会学;以导引思,合作探究;以导引练,创新实践;以导达标,能力提高。
3.问题性原则: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
问题的设计要注重情景性。
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图片、阅读等创设情境,进行设问,调动起学生研读教材内容积极性和主动性。
依据学习内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设计问题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问题的设计还要注重可读性。
可以设计插图、表格、流程图等,简化问题的叙述,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
4.层次性原则:导学稿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
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所设计的问题或练习进行分层标注:基础题“不标注”,中等题在题号前标注“▲”,拓展提高题在题号前标注“★”。
5.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1)“导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2)“导学稿”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3)“导学稿”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4)注意“导学稿”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稿”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5)“导学稿”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学习需要。
二、导学稿的容量和基本格式1.容量要求:16开纸正反两面,分两栏,页边距1.5厘米。
2.页眉设置:求是实验中学╳╳(科目)导学稿七/八年级上/下编号主备审核准印(编号为:章:两位数,节:两位数,课时:两位数;如第四章第5节第1课时为040501)3.页脚设置:章节名称(×章×节)页码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4.标题:三号宋体加粗5.标题下第一行:班级组名姓名6.正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行距1.25倍,段前段后均为0。
三、导学稿的基本环节(一)新授课导学稿基本环节【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1)根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来总体把握,但具体描述时不必三项分立;(2)教学目标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有针对性、适切性和层次性;(3)用一定的行为动词表述,指向明确的学习结果(不能模糊),使表述清晰可测;行为动词举例:了解、理解、分析、认识……(可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性目标)参与、体验、感知、养成……(可用于一般的情感态度性目标)学会、具有、形成、设计……(可用于一定要求的技能性目标)分类、协调、监控、组织……(可用于一定要求的综合性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基础扫描】——扫除障碍,把握基础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1~2个前知识复习的习题,3~4个本课预习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
适当使用稚化的语言,鼓励学生阅读教学材料。
对阅读的内容、遍数或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
【合作探究】——建构主体知识设计情景性的习题促进学生挖掘生活体验,应将知识点问题化,使学生暴露头脑中的原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疑难问题。
导学稿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版块设计时与课堂学习共同体大展示的安排结合起来,分成几个比较均衡的任务。
每个任务内部要兼顾基础和提高,具有一定梯度,任务之间要有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以题号前“不标注”、标注“▲”或“★”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对本部分内容要作出设计意图的说明。
设计意图可逐条、以5号楷体写在每一个问题的下面,也可以在此板块的后面写出对整个部分作出整体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意图的说明。
【拓展迁移】——情景化变式训练针对所学的知识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基础和拓展性的训练。
以题号前“不标注”、标注“▲”或“★”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本部分通常以习题形式呈现,对于重点的典型习题要标注题目来源,或出题意图,文科导学稿上要写明答案。
【课堂小结】——知识技能图式化“存档”尽量在导学稿上留白,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进行总结,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先给予一定的示范和支架,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
(二)复习课导学稿基本环节【课标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自主梳理】——知识网络化、查漏补缺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
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合作探究】——针对疑难问题拓宽加深针对学习中的疑难设计问题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加以辨析,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宽度和纵深度发展。
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以题号前“不标注”、标注“▲”或“★”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拓展迁移】——综合应用,提升能力选择或设计难度适切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以题号前“不标注”、标注“▲”或“★”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归类总结】——方法提炼、图式“存档”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复习的知识、技能在运用途径、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规律性的分类总结。
四、导学稿的编写流程编写流程为:主备→互审→集体研讨→主备人修改→学科专家审核→印发。
互审由备课组安排人员,审核电子稿。
审核由学校科研处聘请学科专家,各自负责本备课组的导学稿审核。
审核纸质稿,并签字,最后由主备人付印(没有学科专家的签名,油印室不予印刷)。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备课组成立备课互助组。
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教师和备课互助组,一学期四次。
备课组长将分工安排表打印、发给组内每位教师,并交科研处备查。
1.主备:主备导学稿的教师以专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精心编写导学稿。
导学稿要符合学习的规律,以问题形式,体现“导学”过程和分层要求。
2.互审:主备人备好所承担任务的课,交备课互助教师互审,互审通过后主备人按学校统一格式打印,并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发给组内教师,每位教师认真研读,做好讨论准备。
3.集体研讨: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
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提供修改意见,所有教师各抒己见,主备人做好记录。
4.主备人修改: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结果修改导学稿,形成规范的导学稿,并打印,交学科专家审批。
5.学科专家审核:学科专家审批导学稿,并签字。
6.印发:主备人交油印室印刷,油印室备份待查。
主备人提早2个工作日分发给任课教师。
7.任课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教师以导学稿为蓝本,根据本班学情及自身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案。
此教案要求有较强的课堂执行性,能一定程度反映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点拨、归纳、板书等行动策略设计。
五、“导学稿”的使用(一)对学生的要求1.先认真看书,解读书本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然后根据“导学稿”内容认真预习。
自行解决“导学稿”中的问题或习题,必做基础题部分,努力做好中等难度和拓展提高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晚自修结束时上交导学稿。
3.课堂上利用导学稿和教材开展组内合作探究学习和课堂展示。
在交流和倾听中,注意及时记录老师和同学的精彩观点,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
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反思体会。
4.定时将“导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稿”发给学生,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稿”,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稿”,以便了解学情。
要求学生努力完成导学稿上的全部问题或习题,鼓励学困生完成基础题,努力尝试中等难度题。
要求学生使用“导学稿”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
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稿”进行自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严禁抄袭他人。
3.课堂教学时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归纳等。
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4.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对导学稿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批注,并简单写出教后反思。
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5.教师必须提高两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6.定期的巩固复习,指导学生对导学稿进行整理归类。
六、导学稿反思修改和汇总1.由备课组长负责安排,落实专人,在每次备课组活动后马上修改好一周导学稿。
2.周周汇总,每周五13:00前,修改者将导学稿和各次周末作业及测试的电子稿汇总在一个文件夹内,交至科研处。
3.每份导学稿电子稿的文件名为该课的课题名;周末作业以“年级、科目、周次、周末作业”命名,如“七年级上科学第6周周末作业”;测试以“年级科目内容”命名,如“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独立作业”。
4.将所有文档放在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年级、科目、周次、修改者”命名,如“七年级上科学第6周朱水炎”。
求是实验中学科研处2014-4-08求是实验中学优秀备课组考评办法求是实验中学科研处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