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的提升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在当今信息时代,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然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提高,更是思维品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思维品质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途径。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
其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2.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学生具备审慎的思考能力,能够对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合作思维:合作思维是指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自我管理思维:自我管理思维是指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在英语学习中自觉规划、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途径1.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它的发展需要学生不断探索英语学习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英语学习的创新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创作比赛等,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开拓视野。
2.批判思维的发展批判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它的发展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英语辩论赛、英语课堂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3.合作思维的发展合作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它的发展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英语合唱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自我管理思维的发展自我管理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它的发展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应用批判性思维的益处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应用批判性思维的益处批判性思维;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近年来,课程思政越来越深入人心。
•课程思政”是一种渗透到专业课、通识课中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
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是它的主要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包含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和中国文化素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扎根中国社会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用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更要立足于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方而,在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中大学生直接接触英语原材料,直接与外国作家对话,就会不可避免地在意识形态、价值观、思想观念、民族立场和生活背景等方而碰到思想上的冲突与碰撞。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具备思辨能力,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认知活动进行甄别和鉴定。
根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课程思政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思政的概念源于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其目的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脱节现象,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赵继伟:2019) 2021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课程思政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入与渗透,把德育、民族责任感和文化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协同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意识感,以及家国情怀的教育过程。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品质是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评估所学知识和信息,并能够自主地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加以批判。
在英语学科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本,包括文章、故事、诗歌等,通过批判思维的培养,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批判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提出有力的论据和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也是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关键。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学科中,学生经常需要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各种训练,通过培养创新思维,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学习任务和挑战。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创新思维来构思和组织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创新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法、词汇等方面找到更加有效和创新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品质也是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
合作思维是指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来实现个体和团队的共同目标。
在英语学科中,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听说读写等各种练习,通过合作思维的培养,他们可以更好地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分享知识,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英语西方艺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探析
62023年40期总第688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西方艺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探析摘 要:项目式学习提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学习,对外语课堂教学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提出了《大学英语西方艺术》项目式教学原则,归纳了其步骤及关键措施,为大学英语类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西方艺术》;项目式教学作者简介:马英伟(1983-),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口笔译。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核心理念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有意义的项目来学习知识,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家Kilpatrick 提出了The Project Method(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全身心的、有计划的行动”。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对项目式学习的定义是:让学生通过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项目设计包含七个核心要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持续探究、真实性、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反思、评价与修改,成果公众展示。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因能够提供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既可以使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外语课堂的整体设计,也可以灵活地将其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
其主要优势包括:能够创设真实语境,诱发真实的语言使用;学生在项目式外语学习中体现出高度积极性、参与性、愉悦感、创造性;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显著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有所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等。
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语言技能固然重要,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它并非是一味地否定或批判,而是一种理性、客观、全面的思考方式。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这种能力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英语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组合,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的载体。
通过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避免因文化误解而导致的语言运用不当。
例如,在某些英语国家,直接询问他人的收入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但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并非如此。
如果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可能会在跨文化交流中犯下错误。
其次,在阅读和理解英语文献时,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
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来源的英语资料层出不穷。
有些可能存在偏见、错误甚至是虚假内容。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能够对所读内容提出质疑,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来验证其真实性,从而获取更准确、有价值的知识。
再者,批判性思维对于英语写作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思想的呈现。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时,若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复推敲,对论据进行严谨论证,就能写出更有深度、逻辑更严密的文章。
那么,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一方面,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基础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英语精读课上,可以选取有关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论证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论翻译课程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论翻译课程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目前已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翻译是逻辑活动的产物,本文从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阐释了活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并进一步探讨翻译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一、引言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一踏入校门便把考研作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而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也是持续增长。
2011年研究生报考结束后,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2011年全国151万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增幅达7.9%。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客观上要求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英语专业教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翻译教师也不例外。
二、当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内学界一般有着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先入之见,虽然文秋芳等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先入之见,但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思辨能力的提高上不及其他文科的学生,这足以说明本科阶段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各语种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998年出台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
并指出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的任务之一便是“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
维 ’(n elh kn)在我 国还是一个 颇为陌生 的词 语。至 e' a tnig t i i 20 年 ,中国 ( 陆) 的教 育学 和教 育研究 的 主要 刊物 , OO 大
没有一篇直 接论述 现 代批 判性思 维 的文 章 。只是近 三 、 四年 ,才有对 国外批判 性思维 教育的零星 介绍 出现 ,系统 的 “ 批判性思维”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属于空 白。 批判性 思维作 为一个 技能 的概念可追 溯到 杜威 的 “ 反
能从中了解和熟悉不同国别英语的异同 。 4 、要超越语言技能训练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主要英语 国家的政治 、经济 、文化 、艺术等。
[ 收稿 日期】 2(-11 . O 1.9 0
c 作者简介] 王祥兵 (9 1) 17. ,男 ,湖南郴州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 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硕士。
第 3 卷第 4 1 期 2O O8年 l 月 2
高等教 育研 究学报
d un l fHih rE l. t n A s arh o ra g e crai e e c o t. o . .
V0 . 1, No. 13 4
D e2 0 e .0 8
培 养英 语 专业 学生 批判 性 思 维 能力 的探 索
最主要的理念是如何 培养英语 专业学生 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和对问题初步 的研 究能 力。本 文试图利用 我们贯彻 这个理 念的一些具体做 法来 探索如何 提高英语专 业学生 的思维能 力和研究能力。
授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从 而有效 提升英语 专业学生 的人文
素养和思辨能力 。
笔者于 19 94年参加 我系 高级英语 视 听说教材 编写 组 ,
王祥兵等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 索 文精神。 言而深受英语 专业 学生 的喜爱。如何通 过英语视 听说 教学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一、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英语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全面、认真、仔细地分析、评价、推理、判断和比较等方式,对事物进行客观、合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其中的核心就在于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判断。
这种思维方式所能带来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理性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自主判断其正确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首先,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思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由发言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欣赏英文视频等形式增加敏感度,比较自身的看法与外部的对话,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事物。
二、强化分析性思维另一方面,强化分析性思维对于英语学科来说也同样重要。
分析性思维是指将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剖析,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些简单的部分进行分析的思维方式。
在英语学科中,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快速找出问题的核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多样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可以涉及到多样的话题,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激发他们发散型思维。
其次,老师可以采用分组授课的形式让学生练习阅读、分析和讨论。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三、提升创新性思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指通过不断地试错,勇于创新,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推进事物的发展,完成有创意和发明的任务以及问题解决的思考方式。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强化创新性思考能力有很多好处,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创新,还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何提升创新性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题、小组研究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除了注意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以及如何发展这些品质。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1.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能力。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质疑和思辨,避免盲目接受信息。
他们应该学会提出合理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辨别。
2.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助语言的习得必须要回到去构建语言发展的调整。
学生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想法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练习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合作性思维合作性思维是指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学科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分享和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思维品质的发展途径1.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分享有趣的英语材料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中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辩解。
通过训练学生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提供创造性的任务和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创新课堂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任务和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作者:田小兵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02期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行为活动。
学生获取信息,并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历与文章内容相联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下面,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探索并总结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前言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具有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关注语言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思维层面的训练。
因此,笔者从学情出发,以尝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本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实施了教学活动,探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在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基于实践探索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本阅读文本的中心话题是“校服”,该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作者对穿校服持赞成态度,这与大多数学生的观点不同,因此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能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找到作者有关校服的观点。
在读后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以发展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Pre-reading:开放思维,激发兴趣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享对校服的看法:“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school uniforms. First,let’s enjoy a video and share other students’ opinions.”然后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为随机采访的本校学生对校服的看法。
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90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文/王 慧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需要更多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由于外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专业师生长期接触较多的外来文化,尤其在互联网和自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因此,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和双语交际能力,开阔眼界,以形成国际化视野,既坚持民族性,又能拥抱世界性,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出,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育的根本,探索英语类课程思政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举措”。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人生观与世界观,坚持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语言人才。
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最佳途径。
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取材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思政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目前,摆在英语专业笔译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在教学中不重视“思政元素”的融合,一味地片面强调翻译理论和技巧,即使涉及一些思政内容,也仅仅局限在翻译方法上面,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
其次,学生的翻译往往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粗放,翻译质量低,翻译功底不够扎实,学生的中文功底和文化底蕴尤其薄弱,对于两种语言及其深层的文化异同了解比较欠缺。
比如,在孙中山先生的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
浅谈高级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级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沟通与交际,而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综合语言技能的课程,随着社会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引起重视,本文从高级英语教学目标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出发,分析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引言《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技能必修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专业性的英语教材, 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对《高级英语》进行描述:“《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师在教授《高级英语》时要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
《高级英语》的课程目标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语篇分析能力、文体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1.高级英语课程特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做出了如下描述:“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及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的主干课程,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教学包括“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的对比教学。
” 高级英语作为一门高年级的主干课程,旨在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各种题材的语篇类型,培养学生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
该课程不仅强调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更强调学生的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能力;不仅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更强调学生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试论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研究•10【参考文献】[1] 贾知辉.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9,(24):110.[2] 张学军.通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J].校园英语,2018,(39):109-110.[3] 陈金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J].高考,2018,(26):130.[4] 何雯.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考试与评价,2018,(07):122-123.[5] 黄蓓.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02):57-58.[6] 卢莹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校园英语,2018,(07):149.[7] 田小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8,(02):56-57.[作者简介:陈波,贵州省威宁县第六中学。
]试论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内容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逐渐得到了教师的重视,教师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英语学习活动成为学生批判、求证、思考、质疑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能力。
对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中英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法1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1.1 推动素质人才的发展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更深层次的发展。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英语作文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英语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Nurtur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Colleg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is a crucial skill that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in order to succeed academically and in their future careers. It i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interpret information obj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as well as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come up with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problems.There are several ways in which college students can cultivat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ne important aspect is exposure to a diverse range of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engaging with different disciplines, taking part in debates and discussions, and interacting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cultures. By being open-minded and receptive to new ideas, students can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enhance their analytical abilities.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in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 and seek out information.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question assumptions, challenge prevailingbeliefs, and examine the evidence behind arguments. By conducting research, analyzing data, and drawing logical conclusion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more nuanced and informed perspective on complex issues.In addition, college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y engaging in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This may involve tackling real-world issues, working on group projects, or participating in case studies. By applying their analytical skills to practical problems,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think creatively,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communicate their ideas effectively.Furthermore, educato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y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challenge conventional wisdom, and engage in lively debates. B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defend their arguments, and respond to feedback, educators can help students become more confident and articulate critical thinkers.Overall,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s essentia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ucceed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and complex world of today. By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that values diversity, encourages inquiry, supports problem-solving, andempowers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tools they need 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society.篇2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College StudentsIntroductionCritical thinking is a fundamental skill that every college student should possess. It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information, evaluate arguments, and form well-reasoned opinions.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It enables individuals to navigate complex issue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adapt to new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ioritize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mong their students.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Higher EducationCritical thinking is essential for academic success and personal growth. In college,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a wide range of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ey must be able to evaluate the credibility of sources, identify logical fallacies, and constructcoherent arguments. By honing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tudents can engage more effectively with course materials, 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s, and produce high-quality work.Furthermore, critical thinking is a valuable asset in the professional world. Employers seek candidates who can think creatively, solve problems,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dividuals with stro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re more likely to excel in their careers and contribute meaningfully to their respective fields.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There are several strategie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mploy to foster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their students:1. Encourage active learning: Instead of relying solely on lectures and exams, educators should incorporat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group discussions, debates, and case studies. These activiti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the material, think critically about complex issues,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ir peers.2.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reflection: Reflection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College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beliefs, values, and biases. Byexamining their assumptions and challenging their preconception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3. Teach argumentation skills: Colleges should teach students how to construct and evaluate arguments. This includes identifying premises, assessing evidence, and drawing logical conclusions. By honing their argumentation skills, students can formulate persuasive arguments and engage in constructive dialogue.4. Emphasize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is not limited to a specific discipline. College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a diverse range of subjects and perspectives. By studyi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enhanc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5. Incorporate technology: Technology can be a powerful tool for promoting critical thinking. Colleges should leverage digital resources, such as online databases,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and collaborative platforms. These tools can help students gather information, analyze data, and communicate their ideas effectively.ConclusionIn conclusion, 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s essential for college students. By cultivating this skill, students can navigate complex issue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adapt to new challen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promoting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their students. By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such as active learning, reflection, argumentation skills,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olleges can empower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creatively, and ethically. Ultimately,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ill not only benefit students academically but also prepare them for success in their future endeavors.篇3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Colleg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i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skills that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in order to succeed in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ive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information, evaluate arguments,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is crucial for navigating the complex world we live in. However, many college students struggle to think critically, often relying on rote memorization or accepting information at face value.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ctively cultivate and enhance th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f their students.One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college students is through 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such as group discussions, debates, and problem-solving tasks. By engaging in these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forced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various issues, perspectives, and solutions. They must analyze information, weigh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make reasoned arguments in order to reach a consensus or solve a problem.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but also improves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skills.Furthermore, incorporating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projects into the curriculum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problem-solving. By studyi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viewpoints,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a wider range of perspectives and methodologies, which can help them think more creatively and critically. This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and consider alternative solutions to complex problems.In addi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question assumptions, challenge authority, and seek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arguments. B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skepticism,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the habit ofcritically evaluating information and forming their own opinions. This can help them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and discerning learners, as well as responsible citizens who can engage thoughtfully in public discourse.Moreover, incorporating ethical and moral reasoning into the curriculum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strong sense of values and principles that guid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By considering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ir decisions and actions, students are forced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choice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other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moral reasoning skills but also helps them develop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athy towards others.In conclusion,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college students is essential for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success. By actively engaging students in 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ethical reaso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help students become more analytical, independent, and responsible thinkers. This not only benefits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but also society as a whole, as critical thinking is crucial for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and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in an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world. Let us all strive to cultivate th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 so that they may become thoughtful and engaged citizens who can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society.。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教授学生如何 识别和评价不 同观点,提高 分析判断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促 进思想交流和 碰撞,激发批
判性思维。
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单击添加标题
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单击添加标题
思辨能力:在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他人的观点 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训评估: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同时根据 评估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对策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 评互评的结合
对策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的结合
具体实施: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其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单击添加标题
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设计有意义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 考,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和质量。
单击添加标题
课堂氛围的营造: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 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尊重他人的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交流与分享: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活动,让教师在互动中学习、成长,共同提高批判性 思维能力。
自我反思: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并寻求改 进的方法。
实践应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能力。
挑战三: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 维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学期工作计划三篇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学期工作计划三篇《篇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成为学生必备的重要技能。
为此,我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本学期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探讨。
2.学习资源整合:搜集和整理各类学习资源,为学生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培训与发展: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4.学生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其不断提高。
本学期的工作规划分为三个阶段:1.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当前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水平,为后续工作依据。
2.实践与探索:根据调查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3.总结与反思:学期末对工作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参考。
工作的设想: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希望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目标: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分享经验,为学生更多学习机会。
5.第一周: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水平的调查,了解学生需求。
6.第二周至第四周: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7.第五周至第八周: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8.第九周至第十一周: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9.第十二周至第十四周:总结本学期工作,撰写工作总结报告。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第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第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批判性思维》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对第1-2章的翻译过程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总结翻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二、原作简介《批判性思维》是一本关于思维方法和技能培养的书籍,其中第1-2章主要涉及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本书的目标读者为广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因此翻译质量对于目标读者理解和应用书中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使译文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上达到与原文相当的效果。
在《批判性思维》的翻译实践中,我们遵循了这一理论,以确保译文的质量。
1. 词汇层面的应用在词汇层面,我们注重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语义上的对等。
通过查阅词典、背景资料和上下文信息,我们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注意使用自然地道的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易读。
2. 句子层面的应用在句子层面,我们关注原文与译文在语法结构和语序上的对等。
通过调整语序、增删词语等手段,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从而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3. 篇章层面的应用在篇章层面,我们注重保持原文与译文在整体内容和逻辑上的连贯性。
通过分析原文的篇章结构、逻辑关系和语境信息,我们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四、翻译实践过程1. 理解阶段在理解阶段,我们首先对原文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结构。
然后,我们确定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群体,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 翻译阶段在翻译阶段,我们遵循功能对等理论,注重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上的对等。
我们采用逐句翻译的方法,注重细节和语言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注意使用自然地道的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易读。
3. 校对阶段在校对阶段,我们对译文进行反复检查和修改,确保其准确性和流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______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本科笔译课程学期论文课程名称笔译专题论文名称笔译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的提升指导老师姓名学号班级名称学院名称交阅时间湘潭大学教务处制目录一、引言 (2)二、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现状分析 (2)(一)何为思辨缺席 (2)(二)英语专业学生出现“思辨缺席”的原因 (3)三、批判性思维 (4)(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4)(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4)四、整合思维 (6)(一)整合思维的定义 (6)(二)对整合思维的理解 (7)五、批判性整合思维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7)六、笔译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 (9)(一)将笔译课程与批判性整合思维相结合 (9)(二)通过笔译课程提升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 (9)七、结语 (11)笔译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的提升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出现“思辨缺席”症,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要解决“思辨缺席”这一症状,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整合思维。
将笔译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其逻辑思辨能力,改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现状。
本文首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批判性思维和整合思维的涵义,并通过分析批判性整合思维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湘潭大学胡强教授的笔译课程,探讨了如何通过笔译课程设置提升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
关键字:思辨缺席;英语专业;批判性思维;整合思维;笔译课程一、引言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①。
这就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语言功底扎实,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有思想,会创新。
而传统的学习方法更多依赖“记忆,模仿,背诵,复述”,很少从事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1],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极易出现“思辨缺席”,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难以满足市场对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因此对学生批评性整合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对这种创新性思维培养有重大影响。
本文着眼于笔译课堂建设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整合思维提升的影响。
二、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现状分析(一)何为思辨缺席“思辨缺席”一词在我国首先是由黄源深教授(1998)提出,“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 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 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 常常会脑子里一片空白,①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第1-2页觉得无话可说; 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 却一片混沌, 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 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①。
笔者通过平时上课观察发现,患有“思辨缺席”症者在英语专业学生群体中大有人在。
例如,老师上课时提出的思考性的问题时鲜有人站起来主动回答,而被老师无奈之下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能够有逻辑、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一般都存在以下现象:或缺乏见解,张口结舌,无话可说;或照搬他人观点,条理不清,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这就是典型的“思辨缺席”症的表现。
(二)英语专业学生出现“思辨缺席”的原因在文秋芳教授(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专业的思辨能力整体高于其他文科专业,但在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却失去了优势,甚至低于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2]。
这些现象,无不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正在逐渐滑坡,不得不引发笔者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通过考察和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学习的性质决定。
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时主要是以死记硬背,反复记忆为主,长期的记忆性而非思考性学习会造成其思维僵化,逻辑混沌,习惯性的被动接受,导致其逐渐失去自主思考能力;2.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
虽然英语教学课堂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但目前仍未完全走出传统式教学,英语课堂仍以老师为主,学生少有“反客为主”,相互讨论,发表见解的机会;而老师传授英语专业知识时,也只是将一套记忆方法传给学生,而不是独立的逻辑思辨能力。
这无疑只会导致学生知识与思维的失衡,重语言技能的学习,而轻创新思维的培养;3.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造成。
语言和人文知识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唯一课程。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以及英美文学和文化,确极少旁顾国学、哲学、逻辑等多样化课程,课程的单一性使得英语专业学生目光短浅,缺乏综合思维和理性思考。
4.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动性不足影响。
除却上述客观因素,英语专业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渴求也仅限于技能训练方面。
就阅读来说,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提高英语水平的专①黄源深:《思辨缺席》,《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7期,第1-19页。
.业书上很少在课外通过大量的阅读,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网,由于没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基础,因而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无法做到厚积薄发,一鸣惊人,而只能人云亦云,或者根本没有观点。
三、批判性思维(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critical”源于希腊语的两个词根:一个是“kriticos”,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另一个是“kriterion”,意为“标准”,其涵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①(Paul &Elder 2006)。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层出不穷,对其理解也更加深入。
但对于何为批判性思维,学术界的泰斗并没有唯一的定论。
“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于任何信息或信念及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所进行的积极、持久和周密的思考[3]。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也对批判性思维做出了定义,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思性行为”②。
美国的布朗和基利教授认为,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 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 富于机智灵气, 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4]。
可以看出,不论是何种定义,批判性思维都离不开认知,思考和判断。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批判性思维在国外很早就已作为一门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 贯穿整个学生教育。
例如,徐贲先生在《明亮的对话》一文中提到,美国从小学高年级到大学低年级,都有与思维训练类相关课程,每个大学生进校时,都已经有差不多8年思维训练的学习经验[5]。
而近年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也开始出现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一些课程。
这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让学生接受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训练,达到提升批判性思维①Paul R W,Elder R.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New Jersy: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能力的效果。
“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自然包括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①。
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
但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思维能力越强?特殊地,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承载各种不同知识内容的具体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是否存在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与生俱来存在差异?后天可否训练?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否可测试?人的素质,主要由什么决定?知识还是能力?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关键点入手:1.正如美国的布朗和基利教授所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批判性思维存在于人们生活日常,没有哪种思维不是批判性的,即使是用“盲从”、“盲目性”、“僵化”等词负面词汇修饰的思维,“因为所谓盲目或僵化, 一般是因为思考问题时预设了太多或太强的前提。
这样的预设同时也就是对其他许多前提的排斥”①,亦即通过对比,思考和评价做出的判断,因此也是批判性的。
批判性思维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思维,其强弱差别主要在于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
2.掌握的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思维能力越强。
就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每一天知识都在增长,但思维能力却没有随之增长,反而出现“思辨缺席”现象。
正是因为批判性思维是日常思维,所以其提高的过程需通过日常实践中的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强调知识来自于实践经验, 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践, 在实践中自己动手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②”。
知识的叠加不会直接表现为批判性思维变强。
3.“批判性思维和其他任何思维一样,也必须符合逻辑,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需要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③”日常的思维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所说的知识自然也包括逻辑知识。
因此,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人的日常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会越强。
“作为日常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当然会涉及逻辑知识。
但和专业逻辑思维不同,后者涉及的许多知识必须通过专门学习才能把握,而前者所涉及的①陈慕泽:《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非形式转向》,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2006年,第221-222页②王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批判》,《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5-69页③干咏昕:《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6卷,2010年版,第54页④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年,第12卷,第56-59页大多是最基本的常识。
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则把握这些常识的直觉就越准确与敏锐。
”总之,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只有当其被内化为思维的源动力,运用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批判性思维,而“人的思维素质,主要地是由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确定,而不是其由所掌握的知识确定④。
”4.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日常逻辑思维能力是具有一般可比性,并且是可测试的。
例如中国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扩展到MPA(公共管理硕士)和GCT(一般职业硕士,如工程、农林、会计、教师等)的全国联考,其意在测试参与者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训练一批具有高素质思维能力的人才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