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练习九7-11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九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九教案 苏教版

“练习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字1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2.能够用直观的方法解决小于10的加法题目。

3.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题。

二、教学重点
1.加法的基本概念。

2.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解决小于10的加法问题时的思维方法。

2.运用适当的加法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讲台、黑板及白板笔。

3.数学练习册和练习纸。

4.数字卡片和计算棒等教具。

5.课堂布置及学生桌椅布置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数学故事或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的实际应用场景。

2. 概念讲解
1.介绍加法的概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2.介绍1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重点强调个位数相加时的规则。

3. 案例演练
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让学生逐步熟悉加法的计算过程。

4. 练习考核
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其进行检查和纠正,巩固学生的加法运算能力。

5. 拓展延伸
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灵活运用加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加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加法运算水平。

六、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加法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检查和讲解。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 练习课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   练习课的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五第5、6、7、8、9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3 4 ()5 ()() 2 1()() 3 ()()(学生口答)2.数的组成。

□ 5 □ 52 3 1 □ 2 2 3 □3. 5以内加法练习。

出示 1 2 3 4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1+3,1+4。

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

4. 5以内减法练习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二、指导练习1.P29页的第6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故事,再请人在全班编故事。

(2)评一评:谁编得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9页的第7题。

全班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3 4-2 5-1 4-3 2-1 1+12+1 3-2 3-1 2+2 3+1 4-1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9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第2、3、4、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
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7+5 4+8 10-3 4+7
5+6 9-5 3+9 7+6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2、4、7题。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协助学生初步相识1-10各数,造就学生的视察爱好。

2.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踊跃举手发言,谨慎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展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视察方法,造就视察爱好。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按要求视察。

〔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漂亮的乡村小学,今日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挚友们高开心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知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细致视察这幅图,看看图上究竟有哪些东西。

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晰,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视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依次汇报,师板书1、2、3……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教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 高楼、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 小鸟、个数是8的有…… 小树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相互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

〔要求其余学生谨慎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探讨。

刚刚小挚友们都很能干,此时此刻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

小组派代表汇报探讨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挚友的表现都很棒,此时此刻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事吗?今日我们数了漂亮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九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练习九 教学设计
选做题:完成《一课一练》的5、6及智力冲浪。
【版块一】
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青蛙跳的游戏,好吗?小朋友来比赛,看哪一组的小青蛙跳得又快又远。
板书课题。
【版块二】
1. 出示练习九2
提问学生这些题目都是些什么?先算什么?
选择几道题目请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
2. 基础练习,练习九3
说说可以怎样比较两边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 基础练习,练习九4
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列式计算,交流算式。
4. 基础练习,练习九5
学生独立完成。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9分钟
学生谈谈收获。
必做题:完成《一课一练》的1、2、3、4。
练习九
教学内容
练习九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巩固所学连加、连减的知识。
2.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加减混合的知识。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巩固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知识。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预设3分钟
青蛙跳的游戏。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8分钟
提问学生比较两边的得数谁大谁小,我们可以怎么做?
3. 出示练习九4
读题,使学生明白题意。
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思考的过程。
4. 教师评价学生作业。
【版块三】
读一题做一题,督促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引导学生弄清第4题的要求。
全班交流作业。
指导选做题的解题思路。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7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7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7课《练习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7课《练习九》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中包含了10道练习题,题目难度逐渐加大,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对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练习,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运算,提高学习积极性。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本节课内容的PPT,以便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九》主要是对前七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人民币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这些练习题既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人民币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本数学知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数学学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人民币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本数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人民币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本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如人民币的换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掌握前七个单元的基本数学知识,准备好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九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九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2. 练习九的题目解答。

3.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加减法卡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减法卡片进行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3. 练习九解答: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九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九2. 板书内容:- 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练习九的题目解答-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九的剩余题目。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加减法问题,记录下来并尝试解决。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较好。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后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4. 下一节课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九7-11题》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九7-11题》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P68-69 练习九7-11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减法会较熟练地计算。

2.通过教学,进一步密切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68第7题
先说说题意,再列式解答
2.P68第8题:出示图:学生观察后说说:
①图上画了什么?它们谁说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有没有更快的办法,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来?
启发学生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③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可以怎么想?
④你发现了什么?
3.P68第9题:同学们已经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你会比较一个算式和一个数的大小吗?(出示第9题)
①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②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③小结。

4.P68第10题:
①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图形画成的?
②黄色的三角形有几个?红色的呢?共几个三角形?用算式表示?
5.P69第11题
①看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
②图中哪些可以用 7+3=10来表示?
6.挑战自己:把0-9十个数字填在()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
四、总结全课。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九-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九-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九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九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材的第九章练习题。

这部分主要复习和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0以及数的顺序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比较大小,认识数字0,并理解数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加减法运算的掌握,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并理解数的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纸。

学具: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让学生找出相同的物品,并数一数数量。

2. 讲解例题:出示一些加减法的题目,如3+2=,41=,让学生上台板书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纸上的题目,然后互相检查答案,并讲解错题。

4. 认识数字0:通过一些图片,如苹果篮子里的苹果,让学生认识数字0,并理解数的顺序。

5. 比较大小的练习:出示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如4>3,2<5,让学生上台板书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加减法运算:3+2=,41=2. 比较大小:4>3,2<53. 认识数字0:苹果篮子里的苹果4. 数的顺序:从0开始数,1, 2, 3,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

2. 找出生活中的数字0,并画下来。

答案:1. 练习册上的题目答案。

2. 生活中的数字0的画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比较大小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讲解和练习。

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字0的认可是理解的,对于数的顺序也有所理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运用数字0,如在购物时,找零钱时运用数字0。

还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比较大小的练习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练习十一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练习十一

课题:练习十一(1)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具准备四、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个性备课内容一、课堂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9加几)算9加几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为了能把9加几算得更正确、更熟练,这节课我们重点练习9加几的口算。

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用湊十法口算9加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板书课题:9加几练习)二、新授练习活动一:操作口算。

(1)在左边摆9个红圆片,右边摆5个黄圆片。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引导:怎样移动圆片,能很快知道一共多少个圆片?指名一人移一移,说出是多少。

(2)为什么这样移动就能很快知道是14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往9个里移1个?这样的算法叫什么方法?(板书:湊十法)活动二:1.做练习十一第1题。

(1)如果直接给我们9加几的算式,按怎样的过程算呢?请看第1题,把用湊十法算的过程和得数填一填。

(2)学生填写,完成后与同桌说说每一题的计算过程和得数。

交流、检查学生的练习,让学生说口算过程。

(3)提问:为什么都要先分成1和几?按怎样的过程算得数?(4)你能看着9加几,直接想10加()算出得数吗?自己先试试看。

出示:9+3=9+8=10+()=10+()=让学生看算式直接说10加几得十几。

指出:用凑十法算9加几,可以把分成的1和几、9加1得10记在脑子里,直接算10加几得十几。

2.做练习十一第2题。

(1)让学生明白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填写得数;然后交流得数,教师板书。

(2)第一组由上往下看,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看第二组题,你能发现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说明:9加上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越来越大;9加上的数越来越小,得数也越来越小。

3.做练习十一第3题。

游戏:黑板上板书“9+”,学生拿数字卡片做口算游戏规则:按小组依次组织练习。

小组学生每人抽取教师手里任意1张卡片,当场说得数,全班其余学生裁判并齐说9加几得十几。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优选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优选教案

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清“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9加几的加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3.逐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律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准备教科书、教学光盘、2捆小棒。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出示卡片:9+1 9+10 3+7 10+9 2+8 4+65+5 5+4 10+5 3+10 9+10 8+10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二、基本练习1.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多请一些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比较3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凑十法”。

2.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讨论:比较每组中的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指名交流。

讨论:怎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加快计算的速度。

三、组织游戏,提高效率1.“钻山洞”游戏——练习十一第3题。

讲述游戏规则:两个同学撑起双手,摆处“洞”的姿势,并做裁判,其他同学拿数字卡片钻洞。

并用卡片上的数加9,正确说出得数,说对通过,说错重来。

分组活动。

小结活动情况。

2.计算练习。

(1)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在书上直接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并组织学生交流。

(2)练习十一第5题,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然后核对。

3.解决问题(1)练习十一第6题。

提问: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然后请学生交流。

组织交流:解题时,你是怎么想的?(2)练习十一第7题。

①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搜集信息交流。

学生填写信息,并计算。

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②出示第二幅图。

请学生说图意,填写完整,列式计算。

交流信息和算式。

四、拓展练习1.看图填一填。

(图略:第一行9个苹果;第二行5个苹果;第三行6个苹果)(1)第一行和第二行共()个苹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教学设计教案

《练习十一》教学设计绍兴县孙端镇中心小学赵月萍一、设计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要求,数学学习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

所以,本课的设计,能让学生在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1、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

2、本内容在教科书第73—74页。

在新授课连加和连减课后,紧接着安排了相关的联系,目的在于巩固前面所理解的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材在练习十一中只安排了看图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并填数的习题,没有让学生自己看图写连加、连减算式的要求。

第一题是由一步加法计算向两步加法计算过度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从而更好地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第七题既是连加计算,又要利用填未知加数的思路填出恰当的数,一些学生可能感到困难。

3、通过本课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完了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对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2、在应用数学方面,可能会有一些障碍。

3、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连加、连减计算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把已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除用好这些材料外,还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内容中有关学数学、用数学的资源,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切实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练习九(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练习九(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练习九(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九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九的加法运算:9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2. 九的减法运算:9-1、9-2、9-3、9-4、9-5、9-6、9-7、9-8、9-93. 九的运算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九的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运用九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九的减法运算,以及灵活运用九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表、九的运算应用题示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册、九的运算应用题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表,引导学生回顾九的运算知识。

2. 讲解与示范:讲解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应用题讲解与示范:讲解九的运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5. 应用题练习:让学生进行九的运算应用题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九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九的运算的知识点,并进行自我反思。

六、板书设计1. 九的加法运算表2. 九的减法运算表3. 九的运算应用题示例七、作业设计1. 完成九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 完成九的运算应用题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3. 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九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写一篇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九的减法运算上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九的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7《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7《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7《练习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7《练习九》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基本的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3.准备教学环境,确保教室整洁、舒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讲述小动物们举行加减法比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直观地展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九》(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练习九》(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练习九》(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整数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数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对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3. 100以内数的读写。

4. 描述物体数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计数器。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数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PPT课件,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的理解。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计数器拼出100以内的数,并互相检查读写是否正确。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100以内数的读写和排列规律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九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家里的物品数量,并写出100以内的数。

六、板书设计1. 《练习九》2. 内容:100以内数的读写,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描述物体数量。

七、作业设计1. 用数学语言描述家里的物品数量。

2. 写出100以内的数,并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的辅助,生动形象地展示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和排列规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020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课时《练习九 (3-7题)》教学设计

2020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课时《练习九 (3-7题)》教学设计
2、利用优课资源,出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放大练习九第4题。
要求把横行、竖行上的数分别相加。
3、利用优课资源,出示并放大练习九的5、6、7题,引导学生弄懂题意,再作答。
教师针对学生做题出错的情况,进行分析、点拨。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算式进行抢答。
1、学生交流,动手做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习题的多种简答方法。)
授课时间
第八周10月18日星期三上午第2节(总)第23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九(3-7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正确计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能选择合理的算法进行计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学生看图,动手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理解题意,认真作答。
学生订正错题。
板书设计
练习九
3-7题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6和7的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知识。
参考资料
延边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让学生初步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优课资源、德眼,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二、方法应用。
三、课堂小结
利用德眼资源,出示算式,口算。接题。
1、利用优课资源,出示并放大练习九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组织学生交流做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P68-69 练习九7-11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减法会较熟练地计算。

2.通过教学,进一步密切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68第7题
先说说题意,再列式解答
2.P68第8题:出示图:学生观察后说说:
①图上画了什么?它们谁说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有没有更快的办法,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来?
启发学生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③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可以怎么想?
④你发现了什么?
3.P68第9题:同学们已经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你会比较一个算式和一个数的大小吗?(出示第9题)
①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②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③小结。

4.P68第10题:
①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图形画成的?
②黄色的三角形有几个?红色的呢?共几个三角形?用算式表示?
5.P69第11题
①看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
②图中哪些可以用 7+3=10来表示?
6.挑战自己:把0-9十个数字填在()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
四、总结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