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预防性文物保护技术措施--框架

合集下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越来越丰富多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保护文物的一种重要手段,预防性保护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使用。

本文将从预防性保护措施的定义、作用、具体措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防性保护措施的定义预防性保护是指在文物受到损害之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文物的损伤或丧失。

它包括了对文物环境、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保护措施,主要是为了延长文物的寿命,减少文物的破损和损坏,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展示文物。

1.延长文物寿命:通过预防性保护措施,可以减少文物受到的外部损害,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使文物能够更长时间地保存和展示。

2.减少文物损坏:预防性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因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文物损坏,从而保护文物的完整性。

3. 提升文物价值:通过预防性保护措施,可以使文物的保存状态更好,提升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增加观众的参观体验。

1. 环境控制环境控制是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了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通风除尘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合理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减少紫外线和可见光对文物的照射,以及保持空气清新,可以有效地减少文物受到的环境损害。

2. 搬运保护搬运是文物在馆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必须在搬运过程中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比如包装、规范操作等,以避免文物受到损坏。

3. 防火防盗防火防盗是博物馆保护文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安装火灾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文物受到火灾和盗窃风险。

4.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是预防性保护的关键环节。

通过定期检测文物的保存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保证文物的长期保存状态。

1. 实施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培训,提高保护人员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

2. 建立健全的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文物的保存状况,保证文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文物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产,它们记录着古代文化的辉煌与荣耀,是后人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文物也面临着种种威胁,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

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物,文物管理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本文将从温湿度控制、灰尘防治、安全防护等方面,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一、温湿度控制文物是对温湿度非常敏感的,在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环境中,文物容易发生变形、腐烂、褪色等现象。

对馆藏文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温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要对文物存放的场所进行温湿度监测,了解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文物的材质和特点,采取合适的温湿度控制措施,如安装空调、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保持文物存放环境的恒定。

还要定期对温湿度进行检测,及时调整环境,确保文物处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

二、灰尘防治灰尘是文物的天敌,长期积累的灰尘不仅会影响文物的外观,还会加速文物的老化和腐蚀。

灰尘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之一。

要保持文物存放场所的清洁,定期对文物进行清洁,定期对文物存放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可以在文物附近设置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减少灰尘的沉积。

还可以对文物进行封闭式存放,使用密封包装材料,减少灰尘的进入,保护文物的清洁和完整。

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保护文物的安全和防盗。

要加强对文物存放环境的安全监控,安装监控摄像头、报警器等设备,确保文物存放场所的安全。

需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文物管理制度,加强对文物的保管和监督,确保文物的安全。

还要加强对文物的防盗工作,对文物进行标识和记录,做好文物的防盗标识和监管工作,提高文物的防盗能力。

四、灾害预防自然灾害是文物的另一个重要威胁,如火灾、地震、水灾等都会对文物造成严重损害。

灾害预防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文物存放场所的危险性评估,了解潜在的灾害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文物存放环境的安全。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在当今社会,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保存和展示场所,承担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使命。

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博物馆中的藏品面临着诸多威胁,如温度、湿度的变化、光照、空气污染、生物侵害等。

为了确保藏品的长期保存和展示,预防性保护成为了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套全面的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藏品受损的风险。

一、环境控制1、温度和湿度调节博物馆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对于大多数藏品来说,理想的温度范围在 18 22 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45% 60%之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安装先进的空调系统和湿度调节设备,并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

2、空气质量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灰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藏品造成损害。

因此,应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并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安装空气过滤器等。

3、光照控制过强的光照会导致藏品褪色、老化。

应采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并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避免藏品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对于对光特别敏感的藏品,可以采用特殊的遮光措施。

二、藏品管理1、藏品登记与分类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详细的登记和分类,建立完善的藏品数据库。

记录藏品的名称、年代、材质、来源、保存状况等信息,以便于对藏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2、藏品存放根据藏品的材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存放方式和存放材料。

例如,金属藏品应避免与潮湿的环境接触,书画藏品应存放在恒湿的环境中。

同时,要注意藏品之间的间隔,避免相互挤压和碰撞。

3、藏品搬运在搬运藏品时,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如搬运车、托盘等,并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确保藏品的安全。

三、防虫防霉1、定期清洁定期对博物馆的展厅、库房等区域进行清洁,清除灰尘、杂物和潜在的害虫栖息地。

2、防虫药剂使用可以使用适量的防虫药剂,但要注意选择对藏品无害的药剂,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

3、环境监测定期监测藏品存放环境中的微生物和害虫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指在文物未受到损害之前,通过一系列预防性措施,尽可能的保护文物所处的环境,减少文物的损害和遗失,是文物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一、环境控制文物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环境变化会对文物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环境控制成为了关键。

馆内应维护一个合适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以确保文物始终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中。

同时,对于馆内空气质量也应进行监测和防范,禁止馆内吸烟、化学药品泄漏等行为。

二、防火措施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文物来说。

因此,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防火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馆内需要设置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灭火器等,同时要有专门的消防人员进行巡航和管理。

同时,需要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隔板等设施,以在发生火灾时限制火势的蔓延。

三、防盗防损措施文物的价值很高,也很容易遭到他人盗窃或损坏。

因此,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防盗防损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馆内需要安装监控设备,对文物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要考虑文物本身的安全,馆内的展品也需要进行防盗处理。

四、定期保养维护文物是一种特殊材质,需要经常性的保养维护,以保持其原来的状态。

因此,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定期保养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馆内需要有专业性的维护和保养团队,对文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和问题。

总之,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文物长期保存的关键。

上述措施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措施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施。

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保护我国的文物。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作为保存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完整和可持续展示,实施预防性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预防性保护不仅仅是对文物进行修复和抢救,更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损害和劣化。

一、环境控制1、温度与湿度管理博物馆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温度应控制在 18 25 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 60%之间。

这需要安装高精度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并配备有效的空调和加湿除湿系统,以确保环境条件的稳定。

2、光照控制过强的光照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尤其是对书画、纺织品等对光敏感的文物。

应采用过滤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照明设备,并严格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

对于特别珍贵的文物,可以采用低照度的照明或者在非展示时间进行遮光保护。

3、空气质量控制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灰尘、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文物产生腐蚀和破坏。

安装空气过滤系统,定期清洁通风管道,以及限制参观人数和禁止在展厅内饮食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二、藏品保存设施1、展柜与储藏柜展柜和储藏柜应使用具有良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内部应配备缓冲材料,以防止文物在移动和存放过程中受到碰撞和摩擦。

2、防震设施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应考虑防震措施,如安装减震支座等。

对于特别珍贵和易碎的文物,可以使用专门的防震展柜和储藏设备。

3、防虫防鼠定期对藏品库房和展厅进行防虫防鼠处理,设置防虫网、防鼠板等设施,并使用环保的防虫剂和灭鼠剂。

三、藏品管理1、藏品登记与评估对每一件藏品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文物的名称、年代、材质、尺寸、来源等信息,并对其保存状况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

2、定期检查与监测定期对藏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 X 射线、红外光谱等,对文物的内部结构和材质进行分析,以便提前采取保护措施。

3、藏品包装与搬运在藏品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确保文物的安全。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是我们存放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其中古老的书画、文物、陶瓷、纺织品等都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众所周知,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因此在博物馆的管理中,预防性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何保护这些文物,防止它们受到损坏,是保证博物馆长青不衰的关键。

博物馆是一处开放的场所,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因此保护措施必须得对所有人具有适用性,包括员工、游客和物品。

下面我们就从文化遗产的保存出发,探讨一下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方案。

1.控制温度和湿度环境控制对于文物的长期保存非常重要,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对文物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文物的老化、腐朽甚至破坏。

因此博物馆在进行预防性保护时,需要对展览厅进行恒温恒湿的控制,在封闭空间内,针对压强、风速和化学变化做出适当的干预,保证展品在安全的环境下长期保存。

2.通风换气除了控制温湿度外,通风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因为许多文物物品产生的微量气体,可以引发化学反应,从而加速对文物的损坏。

因此,在制定博物馆的保护方案时,必须将通风设备调整到合适的运作水平。

在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时,必须注意遵守有关规定,防止因不当操作而导致安全隐患。

3.安全保护博物馆内大多数文物都是无法复制的,因此必须要采取各种方式来确保文物的安全。

如安装视频监控、增加保安巡逻等措施,并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禁止将物品拿走或搬动。

此外,在文物放置方面,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重要文物需要单独展示,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人为损坏。

4.科学保存文物在保存文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文物进行归档和分类,统计文物状态并建立档案资料。

一旦发现湿度、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不适,立即采取措施限制其影响。

在文物维护保养中,要根据不同文物的特点制定保养方案,及时处理维修和保养问题。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文物进行保护性扫描,以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总之,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方案应该包括尽可能全面的保护措施,使文物得到最好的保存。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文物珍品的重要场所,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时间和自然因素的作用,文物在保存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威胁,因此博物馆需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方案,以确保文物得到恰当的保存和保护。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方案,包括环境控制、防火安全和物品保护等内容。

一、环境控制为了保护文物免受湿度、温度和光线等环境因素的损害,博物馆需采取一系列环境控制措施。

首先,博物馆应建立恒温恒湿的展厅,确保室内湿度不超过50%至60%,温度控制在18℃至22℃之间。

通过安装空调和加湿设备,可以实现展厅内的环境稳定。

其次,博物馆应在展厅窗户、灯具等地方采用光线控制措施。

通过安装抗紫外线涂膜的玻璃或使用遮光窗帘,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防止文物褪色和老化。

最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震动和振动对文物的破坏,博物馆还应采取防护措施。

可在展厅地板上安装隔音材料,减少行人或设备带来的震动,同时建立规范的参观流程和限制人数,减少游客的数量和运动。

二、防火安全火灾是博物馆保护文物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因此博物馆需建立全面的防火安全措施。

首先,博物馆应配备先进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博物馆内部的关键区域,如展厅、库房等,还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设备,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另外,博物馆应配备自动灭火系统,如气体灭火系统或雾化灭火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迅速释放灭火剂,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

此外,博物馆还应加强火灾防控培训,增强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每年定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疏散。

三、物品保护除了环境控制和防火安全外,博物馆还需制定一套完善的物品保护方案,以确保文物不被盗窃、损坏或丢失。

首先,博物馆应加强安保力量,增加监控设备的安装以监控展厅和库房的活动。

其次,博物馆应建立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重要区域。

对于重要文物的出借,应有严格的审查和登记流程,并采用专业的包装和运输方式,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一、藏品保存环境的监测与控制1、温度和湿度控制安装高精度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库房和修复工作室等关键区域设置监测点,确保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环境数据。

根据不同类型藏品的保存要求,设定适宜的温湿度范围。

例如,对于纸质文物,适宜的温度为 18 22℃,相对湿度为 50 60%;对于金属文物,温度应控制在 20℃左右,相对湿度在 40 50%之间。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加湿器和除湿机等设备,对环境温湿度进行调节和控制,确保其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2、光照控制减少自然光的直接照射,采用遮光窗帘、百叶窗等设施,避免藏品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损害。

合理规划展厅和库房的照明布局,使用低紫外线、低热量的专业灯具,并控制照明强度和光照时间。

对于特别敏感的藏品,可以采用特殊的防光材料进行包装或展示。

3、空气质量控制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微生物。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空气流通顺畅,避免污染物的积聚。

限制博物馆内人员的活动范围和数量,减少人为产生的污染物。

二、藏品的包装与存放1、包装材料的选择使用无酸、无碱、无氧化性的包装材料,如纯棉、聚酯纤维等,避免对藏品造成化学损害。

对于珍贵的藏品,可以采用定制的防震、防潮、防虫的包装盒或箱。

2、存放方式按照藏品的材质、尺寸和价值等因素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类型的藏品相互接触和挤压。

利用货架、抽屉、橱柜等存放设备,确保藏品摆放整齐、稳定,并便于查找和管理。

在存放藏品的容器和货架上标注清晰的标签,记录藏品的名称、编号、来源等信息。

三、藏品的日常维护与检查1、清洁工作制定科学的清洁计划,定期对藏品进行表面清洁,去除灰尘和污垢。

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方法,对于脆弱的藏品,应采用轻柔的擦拭或吸尘方式,避免造成损伤。

2、检查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由专业的保护人员对藏品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检查内容包括藏品的外观、结构、材质变化等,记录检查结果,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博物馆作为保存、研究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责任。

然而,博物馆中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往往面临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风险。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的必要性、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必要性博物馆的文物和艺术品代表着人类文化传承的瑰宝,具有不可复制和替代的独特价值。

这些宝贝面临着诸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环境因素等威胁,如果不能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保护,这些文物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建立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势在必行。

二、原则1.综合考虑:预防性保护方案应综合考虑文物本身的特性、博物馆的环境和可行的具体措施。

2.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文物种类,采取相应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例如对易受潮的文物应采取防潮措施;对易燃的文物应采取防火措施等。

3.科学性:预防性保护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并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调整。

4.可持续性:预防性保护方案应具备可持续性,能够长期保护文物和艺术品。

三、具体措施1.防火措施: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防火系统,包括消防设备的安装和日常巡查。

对易燃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物柜中,严禁在博物馆内使用明火。

2.防水措施: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防水系统,防止雨水、地下水和其他渗漏水进入文物储藏区域。

在储藏区域内应设置防水壁画。

3.防震措施:博物馆应在建筑设计和装修时考虑防震要求。

对于重要文物和易受震动影响的展品,应采取固定和缓冲措施,以减轻震动带来的损害。

4.防盗措施: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安保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安保巡逻等。

对于珍贵文物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如拉网式安保、红外线监测等。

5.环境控制:博物馆应关注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采取空调和除湿设备等措施,维持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止文物受潮和受损。

6.灾害应急预案:博物馆应建立灾害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洪水等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在当今社会,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者,承担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使命。

然而,要确保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长久保存并展示给后人,预防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预防性保护是一种主动的、前瞻性的保护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防或减少文物受到损害的风险,从而延长文物的寿命。

一、博物馆环境控制博物馆的环境对文物的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因素都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

因此,建立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是预防性保护的基础。

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类型文物的保存要求,设定适宜的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博物馆内的温度应保持在 18 25 摄氏度之间,且日温差不宜过大。

对于对温度特别敏感的文物,如书画、丝绸等,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温度控制。

2、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宜的湿度范围通常在 40% 60%之间。

对于木质文物、金属文物等,湿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霉菌滋生、金属腐蚀,而过低的湿度则可能使文物干裂、变形。

3、光照控制强烈的光照会使文物褪色、老化,因此博物馆内应采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并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

避免阳光直射文物,对于特别珍贵或对光敏感的文物,可以采用遮光设施。

4、空气质量控制博物馆内的空气质量应保持良好,减少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含量。

安装空气过滤系统,定期清洁通风设备,防止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文物的损害。

二、文物保存设施1、展柜和储藏柜选择高质量的展柜和储藏柜,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稳定性和防护性能。

展柜内部应采用无酸材料,避免与文物发生化学反应。

2、包装材料对于需要包装的文物,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无酸纸、泡沫塑料等,以提供缓冲和保护。

3、库房设施博物馆的库房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虫等功能,配备合适的货架和存放设备,保证文物存放的安全和有序。

三、监测与评估1、环境监测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仪等,实时监测博物馆内的环境参数。

博物馆预防性文物保护技术措施--框架

博物馆预防性文物保护技术措施--框架

博物馆预防性文物保护技术措施--框架(张晋平起草)为了将博物馆内保藏的文物珍宝保存千秋万代,博物馆必须应用多种技术性预防措施,将文物保存和展示于安全洁净的环境中。

博物馆保藏和展示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文物的技术性措施包括:1、将文物保存于安全适用的保藏条件中(1)针对不同质地的文物,应用不同材料的保藏柜保存文物,例如将金属、陶瓷和石质等无机文物保存于金属保藏柜中,金属材料强度高,易加工,且不会释放有害气体,有利于保存无机类文物;将有机文物(例如书画、木制品、皮革制品、纺织品等)保存于木制保藏柜中,有利于环境缓冲作用,柜体本身具备吸收水分和释放水分的功能,有利于调节柜内相对湿度基本平稳。

(2)将文物保存于安全材料制成的囊匣内,安徽省博物馆的经验执得借鉴。

(3)将纸张文物保存于无酸纸板和无酸纸张制造的纸夹或者纸盒中(根据上海博物馆起草的无酸纸标准)。

(4)将珍贵书画作品保存于多层保护条件中,首先用柔软无酸纸张多层包裹,再用白色纺织品多层包裹,然后保存于囊匣中。

(5)将珍贵文物保藏于无氧环境中,应用除氧剂和密闭多层压合塑料包装将文物保存于无氧环境中,可极大地延长文物寿命。

(6)将极珍贵文物保存于透明惰性气体盒中,例如早年印刷的共产党宣言,唐宋书画等。

博物馆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全面提升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文物保藏条件:A、配置符合保护文物的保藏柜;B、制作适合条件的囊匣、纸夹、纸盒等;C、购置相当数量的包装用无酸纸张和无酸纸板;D、购置除氧剂和密闭多层压合塑料;E、由文物科研部门专门制作透明惰性气体盒中。

2、将文物展示于安全适用的展出条件中文物展柜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文物所处环境质量的好坏,由此决定了所展出文物寿命的长短和劣化速率。

全功能展柜:(1)光纤照明系统;(2)内置恒湿机(可通过柜外无线方式调节设置,或者远程计算机调节设置);(3)电动门开关方式;(4)展柜内材料不挥发任何有害气体;(5)展柜密闭性能好,每天柜内外空气交换量低于1;(6)应用透明度好的夹层玻璃,无颜色(水白玻璃),无弦光,抗冲击能力强;(7)根据要求可安装空气循环净化装置。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承载着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预防性保护方案成为了每个博物馆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提出一些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以确保文物的持久保存和观众的安全体验。

一、环境监测与控制为了防止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文物的损害,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环境异常情况。

同时,博物馆还应制定相应的温湿度控制方案,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止文物腐蚀、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二、紫外线防护紫外线是文物的天然敌人之一,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文物表面的变色和退化。

博物馆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在展示柜窗户上使用紫外线吸收膜、调整灯光照射角度等,以限制紫外线的进入。

此外,不定期检查紫外线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也是必要的。

三、灯光控制良好的照明是观众欣赏文物的重要条件,但过强或过弱的照明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因此,博物馆应制定明确的照明控制标准,根据文物的材质和特性,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

此外,照明设备的定期检修与更换也是保证照明效果的关键。

四、防火安全博物馆防火安全是保护文物和观众安全的关键之一。

博物馆应配备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备,并制定应急预案。

此外,博物馆还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火灾防护意识。

五、安全监控博物馆内有众多的珍贵文物,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是保护文物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

博物馆应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安保人员巡视等方式实现对文物和展览区的全天候监控。

同时,定期检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安全监控的效果。

六、展品储藏与运输展品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是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的重要环节。

博物馆应建立严格的展品储藏规范,如采用酸性纸张、无酸性材料等包装文物,以防止化学反应和物理损害。

在展品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使用防震、防滑等设备,保证文物的安全运输。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作为展示和保存文化遗产的场所,在长期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护馆藏文物的完整性和保存价值,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环境控制、展品保护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控制为了保护馆藏文物免受环境因素的侵害和损害,博物馆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控制措施:1. 温湿度控制:控制博物馆内的温湿度是保护文物免受湿度和干燥的影响的关键。

馆内的温度通常应保持在18-24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左右,具体数值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物而有所调整。

2. 光照控制:过强的光线会造成文物的褪色和劣化,因此博物馆室内的光线照明应该采用柔和而均匀的照明方式,避免使用含有紫外线的灯光,同时设置合适的遮阳措施,减少阳光直射。

3. 空气质量控制:博物馆内的空气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因素。

应该安装和维护好空气过滤系统,定期进行空气检测和通风处理,保持空气新鲜,并避免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侵入。

二、展品保护为了保护博物馆内的展品不受外界的损害和触碰,需要采取以下的保护措施:1. 展柜设计:合理的展柜设计是保护文物的重要一环。

展柜应该具备防护性能,避免外界灰尘、湿气和烟尘等物质侵入。

同时要考虑展柜的抗震性能,以应对突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2. 防护措施:对于易受损的文物,可以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设置保护罩、使用保护膜等。

同时,也应该定期检查文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损伤。

3. 监控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和报警系统,对博物馆内的展区进行24小时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任何异常情况,以确保展品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在保护博物馆内的文物和参观者安全方面,需要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1. 安全巡逻:建立专门的安全巡逻和监管机构,定期对博物馆的各个区域进行巡逻,确保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2. 灭火设施:博物馆内应设置灭火设施,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的展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品,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性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包括环境控制、保安措施和展览管理等方面。

1. 环境控制博物馆内的环境因素对展品的保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环境控制措施:1.1 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应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并定期监测和记录温湿度值。

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可根据展品的特性而定,但通常应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之间。

1.2 光照控制:强光会导致展品的褪色和老化。

因此,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应采用适宜的照明设备,并使用能够过滤紫外线的灯具。

此外,应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的工作情况和灯光强度,确保其正常运行。

1.3 空气质量控制:博物馆应安装过滤器和排风系统,确保展厅内的空气质量良好。

定期检查和清洁过滤器,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对展品造成损害。

2. 保安措施为了防止博物馆的展品被盗或损坏,下面是一些有效的保安措施:2.1 视频监控:在博物馆的关键区域设置闭路电视摄像头,确保对展厅内外的监控。

监控记录应保存一段时间,并定期检查和备份。

2.2 门禁系统:博物馆的入口处应设置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

同时,可以使用电子门禁卡或指纹识别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特定区域。

2.3 保安人员:在博物馆设立巡逻和保安岗位,确保常态化的安保工作。

保安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3. 展览管理博物馆的展览管理是预防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措施:3.1 展品清单:建立完整的展品清单,并包括详细的文物信息和照片。

定期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展品的完整性。

3.2 展品定期检查:定期对展厅内的展品进行检查,注意是否有褪色、损坏或其他问题。

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3 展厅布局:合理的展览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展品之间的碰撞和损坏。

考虑展品的材质、尺寸和安全距离,合理安排展品的陈列位置。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的收藏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文物和展品,预防性保护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的综合方案,包括环境控制、灯光使用、安全措施和定期维护等。

1. 环境控制博物馆内的恒温恒湿环境是保护收藏品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材质的展品确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并且保持这种环境的稳定性。

使用空调系统和加湿器来调节温湿度,以防止展品受到湿热或干燥的损害。

2. 光照控制光照是博物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展品退色或变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限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可以使用遮光窗帘、纱窗或带有紫外线屏蔽的窗户来减少阳光的照射。

此外,照明设备应选择低热、低辐射的LED灯具,以减少对展品的损害。

3. 安全措施博物馆内的安全措施不仅涉及防火和防盗,还包括防震和防灾。

应安装先进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和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演练和维护。

此外,可以采用监控系统、安全警报系统和保安人员巡逻等手段来防止盗窃和破坏。

4. 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对于博物馆收藏品的保护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详细的保护档案,记录每件展品的历史和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定期进行展品的检查、清洁和修复,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和美观。

应定期更换展品的陈列位置,以减少受损风险。

5. 人员培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是保护工作的关键。

他们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展品的特性、保护方法和紧急应对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博物馆保护标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紧急救援和物品处理技巧等。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更好地保护博物馆的珍贵收藏品。

综上所述,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是确保收藏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环境控制、光照控制、安全措施和定期维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展品受损的风险。

同时,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和技能,也是博物馆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只有综合应用这些措施,才能确保博物馆的收藏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延续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宣传者,承载着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为了确保这些宝贵的财富能够得以长久保存,博物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本文将就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展开论述。

一、温湿度控制在博物馆内部,温湿度是决定藏品保存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湿度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因此,博物馆应该配备专业的空调设备和加湿、除湿设备,确保固定的温湿度范围(通常为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以保证藏品安全。

二、照明控制适当的照明对于展示文物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过强或者过弱的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因此,博物馆需要进行光照强度的调控,采用柔和的照明方式,避免直射光线直接照射到文物表面。

同时,还需定期更换灯泡,确保光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防火措施博物馆内聚集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一旦发生火灾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博物馆内部要设置完善的防火设施,包括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

定期进行防火演练和检查,并与当地的消防部门保持联系,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事件。

四、防盗措施文物的财富和珍贵性不仅吸引了广大观众,也吸引了不法分子。

因此,博物馆应配备完善的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红外线感应器等。

另外,博物馆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安装防盗玻璃、强化窗户等,以增加文物的保护程度。

五、保管与运输除了在展览期间的保护,博物馆还需要对藏品进行妥善的保管和运输。

在保管过程中,应根据文物的材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存放环境和保护措施。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包装的牢固性和防震措施,保障文物在运输中的安全。

六、备份与数字化保存博物馆可以采用备份和数字化保存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文物信息进行保留。

这样,即使文物遭受损坏或丢失,仍然能够通过数字信息进行展示和研究。

七、定期检测和修复为了保证博物馆藏品的保存质量,博物馆应定期进行检测和修复工作。

定期检测可以发现文物表面的腐蚀、损坏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保存质量。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宝库,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藏品。

然而,这些珍贵文物面临着各种威胁,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以及时间的消磨。

为了确保这些文物得以保存和永久展示,博物馆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方案。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措施。

一、背景介绍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博物馆的文物常常面临着不可预见的威胁。

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可能会对博物馆的藏品造成巨大破坏,而人为原因如盗窃、破坏或错误的保存措施也会对文物的保存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预防性保护方案成为博物馆必须重视的事务。

二、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保障博物馆的安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中,应设立安全培训机制,包括火灾逃生演练、灭火器使用培训、文物保护知识普及等。

此外,应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培训机构,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例如文物修复和防腐等。

通过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从而减少潜在的风险。

三、建立安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博物馆需要建立安全监测系统。

安全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测、灾害预警等设备和技术手段。

视频监控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实时掌握场内情况和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温湿度监测可以帮助保持文物的稳定环境条件,防止因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的损害。

此外,灾害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和数据分析,提前发现火灾、水灾等灾害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

四、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对于博物馆来说,灾害应急预案是保障文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水灾等常见灾害的应对措施以及应急演练计划。

预案要明确责任分工、逃生路线、应急救援流程等。

同时,还应建立灾情报告和紧急联系人名单,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只有健全的灾害应急预案才能在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艺术也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

而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场所,它所展示的文物、艺术作品和历史资料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但是,由于物品本身的材质特性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加之博物馆多为公共场所,往往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采取适当的预防性保护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一、调整展厅环境博物馆的展品通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等。

为了防止展品的受损或失色,博物馆需要对展厅环境进行调整和控制。

首先,选址的时候要考虑环境因素,比如应尽量避免阳光曝晒过强的地方,有遮阴透气的地方最好。

其次,在展厅内部,可以安装温度计、湿度计等设备,实时检测展厅的环境情况。

当温度、湿度超出限定数值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立即调整展厅环境,以免对展品造成影响。

二、人员管理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有一定的文物修复和保护经验,才能更好地保护馆内的展品。

此外,在展馆内设置专门的负责人,通过制定规范流程和责任制度,保证各项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到展品安全的各种因素。

最后,对馆内的观众进行安全宣传,让大家也能共同为博物馆提供更科学和全面的保护工作。

三、灾害防范博物馆所展示的物品众多,其中许多是文物、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资料,这些物品一旦遭受火灾、水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难免会造成工作人员和游客的人身伤害,同时损失也不可估量。

因此,博物馆在保护方案中应该考虑到此类灾害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比如每隔一定时间对博物馆的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特别是电线电路、防火门和紧急出口等灾难情况下必须要使用的设施。

四、安全监控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也可以借助安全监控系统来实现。

安装监控摄像头及时观察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并在博物馆内部和外部都设置报警系统,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

五、防盗措施博物馆内的展品价值极高,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盗措施。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是为了保护博物馆所收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免受损害而制定的一系列防护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重视保护工作,致力于确保文化遗产能够世代传承下去。

首先,博物馆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环境因素是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博物馆要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建立稳定的环境条件,以降低对文物的损害。

例如,通过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和灯光调节系统,确保展厅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以及利用特殊的过滤材料遮挡有害紫外线,保护文物的色彩和质地。

其次,博物馆还要加强文物的安全保护。

文物是无法估价的,所以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博物馆需要安装安保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报警系统等。

同时,博物馆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接触到文物。

此外,还需要制定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情况。

在博物馆的展示和陈列方面,也需要考虑保护文物的需求。

博物馆应当根据不同的文物特点,设计合适的展柜和展架,提供恰当的支撑和保护,避免因重量或姿态而导致文物损坏。

展览区域应合理安排,确保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避免因意外碰撞而造成损坏。

此外,需要注意降低人流密度,以减少文物暴露在空气和灰尘中的时间,保持文物的保存状态。

博物馆还应建立良好的修复与保养机制。

当文物受到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工作,防止进一步恶化。

修复工作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其对文物原貌和材质的保护。

此外,对于不易保护和修复的文物,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如限制非必要的触摸、使用特殊的防护装置等,以保持文物原始状态。

最后,博物馆还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通过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尊重文物。

同时,应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总而言之,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是博物馆保护文物的基础,其中包括环境保护、文物安全、展示陈列、修复保养和教育宣传等方面。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保护、保存和展示文物方面,博物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确保珍贵文物的安全和长久保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防性保护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环境控制、物理保护和人员管理三个方面来探讨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一、环境控制1. 温度与湿度控制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是博物馆中文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文物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博物馆需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并设置合适的温湿度范围。

为了防止突发情况造成的损害,还应配置监测设备以及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光线控制过强的光线会加速文物的老化和褪色,因此博物馆应采取合适的光线控制措施。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光线对文物的危害,博物馆需调整照明系统,使用合适的照明灯具,并设置光线强度、照明时间和照射角度等参数。

3. 空气质量控制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文物保存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博物馆需要安装和维护一个完善的空气质量控制系统。

系统应包括过滤装置、通风设备、空气循环控制等,以保证陈列和储存区域的空气质量始终保持良好和稳定。

二、物理保护1. 展柜设计与布局博物馆中的展柜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博物馆需根据文物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符合安全保护要求的展柜,同时考虑观众的观展体验。

展柜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够有效防止粉尘、湿度、细菌等有害物质的侵害。

2. 文物储存和搬运对于不在陈列区展出的珍贵文物,储存和搬运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博物馆需建立专门的文物储藏区,保证文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储存。

在搬运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操作,并配备适当的保护工具和设备,以避免文物因不慎损坏。

三、人员管理1. 文物保护培训博物馆工作人员是文物保护的关键,因此培训和教育工作必不可少。

博物馆应定期组织文物保护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文物的保护知识、操作规范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预防性文物保护技术措施--框架
(张晋平起草)
为了将博物馆内保藏的文物珍宝保存千秋万代,博物馆必须应用多种技术性预防措施,将文物保存和展示于安全洁净的环境中。

博物馆保藏和展示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文物的技术性措施包括:
1、将文物保存于安全适用的保藏条件中
(1)针对不同质地的文物,应用不同材料的保藏柜保存文物,例如将金属、陶瓷和石质等无机文物保存于金属保藏柜中,金属材料强度高,易加工,且不会释放有害气体,有利于保存无机类文物;将有机文物(例如书画、木制品、皮革制品、纺织品等)保存于木制保藏柜中,有利于环境缓冲作用,柜体本身具备吸收水分和释放水分的功能,有利于调节柜内相对湿度基本平稳。

(2)将文物保存于安全材料制成的囊匣内,安徽省博物馆的经验执得借鉴。

(3)将纸张文物保存于无酸纸板和无酸纸张制造的纸夹或者纸盒中(根据上海博物馆起草的无酸纸标准)。

(4)将珍贵书画作品保存于多层保护条件中,首先用柔软无酸纸张多层包裹,再用白色纺织品多层包裹,然后保存于囊匣中。

(5)将珍贵文物保藏于无氧环境中,应用除氧剂和密闭多层压合塑料包装将文物保存于无氧环境中,可极大地延长文物寿命。

(6)将极珍贵文物保存于透明惰性气体盒中,例如早年印刷的共产党宣言,唐宋书画等。

博物馆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全面提升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文物保藏条件:A、配置符合保护文物的保藏柜;B、制作适合条件的囊匣、纸夹、纸盒等;C、购置相当数量的包装用无酸纸张和无酸纸板;D、购置除氧剂和密闭多层压合塑料;
E、由文物科研部门专门制作透明惰性气体盒中。

2、将文物展示于安全适用的展出条件中
文物展柜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文物所处环境质量的好坏,由此决定了所展出文物寿命的长短和劣化速率。

全功能展柜:(1)光纤照明系统;(2)内置恒湿机(可通过柜外无线方式调节设置,或者远程计算机调节设置);(3)电动门开关方式;(4)展柜内材
料不挥发任何有害气体;(5)展柜密闭性能好,每天柜内外空气交换量低于1;(6)应用透明度好的夹层玻璃,无颜色(水白玻璃),无弦光,抗冲击能力强;(7)根据要求可安装空气循环净化装置。

对于墙体连排式落地展柜,应用空调系统调节内部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可通过柜外无线方式调节设置控制,或者远程计算机调节设置控制,以及博物馆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控制。

对于不具备展厅空调控制的墙体连排式落地展柜内环境的条件,要安装恒湿机控制内部相对湿度。

将特殊文物展示于密闭惰性气体展柜中,例如出土珍贵有机文物等。

将普通文物展出于密闭性能好,可放置硅胶等湿度缓冲材料的展柜中。

博物馆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全面提升博物馆展厅内展柜的性能,做到将所有珍贵文物保存于全功能展柜中。

书画类文物展出于可控制相对湿度的木制墙体连排式落地展柜中。

将特殊文物展示于密闭惰性气体展柜中。

3、博物馆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博物馆环境监测可根据建筑条件采用无线或者有线通讯方式。

在线监测内容应当包括:温度和相对湿度、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PM10和PM2.5)、光照度和紫外线、二氧化碳等。

定期检测项目包括:甲醛、挥发性有机酸、总有机挥发物等。

基本要求:
(1)温度和相对湿度
温度(精度±0.3℃),相对湿度(精度±2%RH),温湿度记录仪带数字显示,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通讯方式,内置记录数据不少于20000组。

(2)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分析仪(精度±1ppb),在线连续监测。

(3)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分析仪(精度±1ppb),在线连续监测。

(4)臭氧
臭氧分析仪(精度±1ppb),在线连续监测。

(5)颗粒物(PM10和PM2.5)
颗粒物(PM10和PM2.5)测定仪(精度±5%,单位:µg/m3),无线通讯监测。

(6)光照度和紫外线
光照度和紫外线测量仪(一体机),测量精度读数的6%。

光照度单位:勒克司(lux),紫外线单位:微瓦/流明(µw/lumen)。

无线通讯监测。

(7)二氧化碳
(8)甲醛
甲醛检测仪,检测范围为 0~500 ppb,分辨率:1ppb,检测精度为读数的5%。

(9)总有机挥发物(TVOC)检测仪
总有机挥发物(TVOC)检测仪,检测精度:10-2000ppm异丁烯标定点的±3%。

(10)石英晶体微天平腐蚀测量仪
反应性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大气腐蚀测量仪,检测范围0-10ppm,检测精度:读数的±5%。

(11)监测系统计算机总控系统技术要求
博物馆所有监测点要求采用一套监测系统(总控)来管理与控制。

总控计算机采用高性能PC服务器,能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

总体架构:采用Client/Server架构,一个服务器主机,用户可以在办公计算机上查询相应权限的监测点的数据。

总控系统能实时在线监测全馆所有监测点的数据,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并在软件界面上实时显示出来。

总控系统接收到任意一个监测点超限报警信息后,能及时播放报警声音并发送短信息到相关管理员手机。

每一条报警信息最多可以发送到9个管理员手机。

并发处理:如果多个(比如20个)采集点同时上报温湿度数据,总控系统能并发处理,不丢失数据。

数据查询:支持多用户同时查询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年、月、周、日报表等。

用户管理:支持分组管理与权限分级管理。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对整个系统的参数进行修改设置。

其它一般用户可以查询所负责的监测点的数据,领导用户可以查询所有监测点的数据。

用户根据口令登入系统,非授权用户不能查看或修改系统任何数据。

数据分析:用户在客户端软件上面,可以对查询的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各种报表之外,还能够提供图形放大、缩小,数据转存到Excel、txt等格式文件的功能。

客户端并发处理:能支持20个用户同时查询数据。

客户端实时监测功能:用户能够查看实时的监测数据,数据与总控中心同步。

远程接入:用户可以在Internet上,根据授权信息查询所负责的监测点数据。

自动备份:本系统应该定时包含自动备份功能,防止因系统宕机导致的数据丢失。

灾难恢复:本系统应该包含恢复功能,根据备份信息进行恢复。

所有监测点测量结果不能被人为修改。

博物馆规划内容应当包括:温度和相对湿度无线通讯记录仪、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分析仪、氮氧化物分析仪、臭氧分析仪、颗粒物(PM10和PM2.5)检测仪、光照度和紫外线检测仪或者无线通讯记录仪、二氧化碳无线通讯记录仪等无监测仪器、仪器附属柜箱架和总控计算机及软件系统。

以及定期检测项目仪器包括:甲醛检测仪、总有机挥发物检测仪、噪声计、氨检测仪、石英晶体微天平腐蚀测量仪等。

4、全面提升博物馆内文物库房和展厅内环境的监测和控制水平。

博物馆文物库房和展厅室内环境质量控制的好坏,取决于现有博物馆建筑和空调系统,如果已经安装了空调系统,其内部环境质量控制的好坏取决于控制空调系统工作的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和空调控制子系统。

博物馆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全面提升博物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建筑条件、空调系统、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和空调控制子系统。

5、博物馆照明
展厅照明设计、施工及灯具(卤钨灯或者金卤灯)。

6、文物维护费用和相关设备运行费用
日常文物维护也是预防性文物保护的一部分,包括人员费用、检查费用和文物清洁费用等。

也应当考虑每年设备运行费用并做出预算。

7、采购方式
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政策招标采购,根据质量性能优中选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