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威权楼)设计实践和探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节能楼详细介绍LOW-energy-building
A Low Energy Demo Building
Yingxin ZHU Department of Building Scienc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building
9
Shape stabiliz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used in rising floor
floor
PCM
Tfloor
Tin without PCM
Tin with PCM Temp Tout Qsolar
1
BACKGROUND: Green Olympic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GOBAS)
Sponsor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MST) for Olympic 2008
Tsinghua Univ. and other 8 institutes were involved Collaborated with CASBEE (Japan) and LEED(USA) A prototype of Chinese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Followed-up by another project sponsored by MST Research on the pivotal technologies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for Green
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室内设计实践
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室内设计实践摘要:以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打造安静、亲切、低碳的现代化图书馆环境为目的,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的室内设计结合九江传统文化内涵,从功能布局、色彩、照明、绿化、节材等方面入手,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又具有校园图书馆建筑的特性,直至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室内环境;图书馆;设计一建筑概况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位于主校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附近的宽阔地带,建筑面积为15469.72m2,框架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学术会议区、校史陈列室、阅览室、学习室、专业阅览办公室等。
该图书馆是九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设计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发掘、利用并有机组织自然、人工和人文要素,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智能。
同时,充分利用地方,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以创造出一个安静、亲切、低碳的现代化图书馆环境。
二设计实践(1)文化内涵面对九江绵绵千年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面对其自身文化历史的传承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吸收,形成了九江特有的传统文化气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特征进行融合,便是设计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图书馆的设计去除对形的表征,剖析其内部的精神含意。
门厅的背景墙以学生作品为主,灰色的墙面配以画作,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阅览室内的受众为学生,设计中本着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采用较为简洁的设计手法,如阅室天花满足照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处理,地面则摒弃了花纹变化,而书架的陈列方式则很好地将阅读区与书库进行了划分,有效地阻隔了视觉干扰。
(2)色彩构成要素色彩带有强烈的物理效应,不同的色彩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因而,设计过程中,为兼顾不同功能需求,其色彩上的处理不尽相同。
入口门厅使用颜色较浅的米黄色作为地面,白色的墙顶面,墙面局部配以红色引导标志,以醒目温暖的色彩吸引他们到馆内学习。
阅览室以白色为主,桌椅使用较为安静的棕黄色,以显示色彩的纯净淡雅,使室内环境明亮、清爽,让人思维敏捷,精力集中。
绿色建筑案例---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绿色建筑案例---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仿佛是清华建筑馆向东的延展体,超低能耗示范楼紧临建筑馆,地下1层,地上4层。
南面看去,透明的玻璃幕墙,感觉很像普通的现代式建筑。
但幕墙外“支棱”着巨大的可调节遮阳板,由此提醒参观者——它与众不同。
别看示范楼的体量不大,可它是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作为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这座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示范楼集中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
同时,该楼还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实验和推广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
最值得称道的是,示范楼在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和温湿调节设备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冬季可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把照明、办公设备、空调通风系统通通考虑上,示范楼单位面积全年总电耗约为每平方米40千瓦,而北京市高档办公建筑则为每平方米100千瓦至300千瓦。
平均起来,建筑物全年电耗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节能楼”。
集中世界上80%节能技术超低能耗示范楼项目中,包括了对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说起来很兴奋,“我们把世界上能找得着的、能放到楼里去的最新节能产品、设备以及相关技术都搁进去了。
示范楼囊括了世界上80%的节能技术、产品,其实就是一个以真实建筑物搭建的节能技术集成平台。
”示范楼集成了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的近百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的最新技术,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丹麦等国家的近50家企业捐赠了产品。
其中还有近十项产品和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
走进示范楼,节能化、生态化、人性化的设计细节随处可见。
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8-30T10:36:54.90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9期作者:李威威[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李威威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自然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在此条件下,建筑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建筑设计之中,应当遵循生态建筑观的理念,通过合理的设计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破坏,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建筑设计;应用策略前言:生态建筑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各个领域发展前进的一个重要指向标。
生态建筑观是每一个建筑团队都应该遵循的条件,通过生态建筑观的应用,调节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观的特征(一)以自然为本生态建筑观是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产生的。
生态建筑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模式,但是他却脱离不了传统建筑模式的根本,他是对传统建筑模式的选择性继承以及创新性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将生态建筑观融合在建筑设计之中,其首要核心还是要强调人的需求和发展,多多关注人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之中,强调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其主要就是利用自然,同时适当的改造自然,在满足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建,发展生态性的建筑建设,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
所以生态建筑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为根本。
(二)明显地域特色任何地方的建筑都存在着一定的地域特色,而生态建筑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地域。
彰显地域性的特色生态,在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之中,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相适应,同时也要充分展现区域性的文化特征。
一座绿色办公楼_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_伍舜德楼_
6建筑创作 2002/10 2000年9月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而对于建筑界来说,更大的触动是悉尼人将这盛大的运动会赋予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这次悉尼奥运场馆是由一家专门从事环保设计的公司负责奥运会一切设施的环保设计,因此有了把碎木屑、稻草压成再生板用作隔墙板、把太阳能蓄电池用在奥林匹克大道路灯的夜间照明、收集雨水用来浇灌花园、甚至把几座垃圾山变成鲜花盛开的公园的种种奇思妙想,悉尼人对“绿色奥运”的理解的确给人很多的启发。
当人类终于意识到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的地位是同等重要时,一个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浪潮正在兴起。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生态型的绿色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型建筑”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建筑。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生态建筑就已经在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近一、二十年来一批大、中型生态建筑在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建成使用,而在我国一些中小型住宅建筑中,设计师们也一直在尝试着各种各样墙体的改革、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各种环保材料的应用等等,但由于设计理念、资金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还是缓慢的,尤其是将“生态型建筑”的设计理念用于大中型建筑中,几乎是空白。
1999年12月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一座绿色办公楼——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舜德楼)“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舜德楼)”是国内第一个将“生态型建筑”的理念用于办公楼设计的尝试。
此项工程首开了“绿色办公楼”的先河,尽管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毕竟是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为我国“生态型建筑”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该项设计在1999年首都规划设计汇报展展出时,获得北京市“十佳”建筑设计方案奖及北京市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方案二等奖。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舜德楼)”(以下简称设计楼)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
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室内设计实践
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室内设计实践作者:王玲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1期摘要:以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打造安静、亲切、低碳的现代化图书馆环境为目的,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的室内设计结合九江传统文化内涵,从功能布局、色彩、照明、绿化、节材等方面入手,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又具有校园图书馆建筑的特性,直至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室内环境;图书馆;设计一建筑概况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位于主校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附近的宽阔地带,建筑面积为15469.72m2,框架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学术会议区、校史陈列室、阅览室、学习室、专业阅览办公室等。
该图书馆是九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设计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发掘、利用并有机组织自然、人工和人文要素,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智能。
同时,充分利用地方,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以创造出一个安静、亲切、低碳的现代化图书馆环境。
二设计实践(1)文化内涵面对九江绵绵千年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面对其自身文化历史的传承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吸收,形成了九江特有的传统文化气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特征进行融合,便是设计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图书馆的设计去除对形的表征,剖析其内部的精神含意。
门厅的背景墙以学生作品为主,灰色的墙面配以画作,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阅览室内的受众为学生,设计中本着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采用较为简洁的设计手法,如阅室天花满足照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处理,地面则摒弃了花纹变化,而书架的陈列方式则很好地将阅读区与书库进行了划分,有效地阻隔了视觉干扰。
(2)色彩构成要素色彩带有强烈的物理效应,不同的色彩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因而,设计过程中,为兼顾不同功能需求,其色彩上的处理不尽相同。
入口门厅使用颜色较浅的米黄色作为地面,白色的墙顶面,墙面局部配以红色引导标志,以醒目温暖的色彩吸引他们到馆内学习。
阅览室以白色为主,桌椅使用较为安静的棕黄色,以显示色彩的纯净淡雅,使室内环境明亮、清爽,让人思维敏捷,精力集中。
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设计理念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生态友好的办公建筑不仅能够满足日常办公需求,还能够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其核心要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生态友好的定义与意义生态友好型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将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作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和提升建筑的功能性与美学性。
在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的背景下,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并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时尚的设计趋势,它更是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回应。
1. 资源节约首先,生态友好的办公建筑致力于资源的节约。
在设计阶段,建筑师需要充分分析所用材料、能源及水源的消耗情况,尤其是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再生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以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对于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的整合,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然资源循环利用。
2. 健康与舒适其次,在追求节能减排的同时,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也重视人居健康与舒适性。
这主要体现在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采光以及隔音性能等方面。
通过选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材料、合理配置窗户和通风系统,使员工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自然生物多样性最后,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设计还注重对周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建筑布局中,应充分考虑绿化和景观元素,如设置花园、植物墙、水体等,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
这不仅能改善微气候,还能为鸟类、小动物提供栖息空间,从而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
生态友好型办公建筑设计的关键原则为了实践这一理念,设计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关键原则:1. 被动式设计被动式设计是指通过合理布局和形状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来降低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例如,通过合理朝向、设立遮阳设施利用阳光,自然采光和热量以提升室内舒适度。
同时,应采用高效窗玻璃及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热工性能。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像一个巨大的热缓冲空间,可以起到很好的热缓冲作用, 冬暖夏凉, 过渡季又可开窗, 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其次, 室 内空间处理上尽量创造开敞性、 流通性, 使整个建筑内部 可以自由沟通, 而不是用一堵堵墙将它完全割裂开。空间
计理念, 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 如热缓冲中庭策略、 的 流 通 既 有 利 于 空 气 的 流 动 , 同 时 又 使 建 筑 内 部 显 得 高 利用自然能源策略、 整体绿色化策略、 健康无害化策略以 及防晒墙、 架空屋顶、 加强自然通风等措施, 以获得舒适高 效的办公环境和较低的能耗。建成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使 大、 敞亮。第三, 室内设计服从生态化策略考虑, 将绿化引 入室内, 作为对建筑空气品质、 清洁度及湿度的调节, 并尽 可能少用石材, 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在某些平时不
项目名称: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坐落地点: 清华大学校园内主楼前新区 设计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 影: 谢 坚 胡 真
建筑面积: 约 $"""! 建筑方案设计: 胡绍学、 宋海林、 胡真、 谢坚、 姚红梅 室内设计: 胡真 % 辛迪森装饰公司 设计时间: &’’$(")*+"""(", 竣工时间: +""&("! 施工单# " 外观局部。
全部开启, 通风面积达围合结构的 !"# , 保证了足够的通风 量, 同时也不阻断整幢大楼的气流组织。 选材方面还注意了环保的要求, 例如一层多功能厅、 二 层绿色报告厅的部分地面、 墙面、 吊顶等均选用一些进口的 环保型材料及无污染材料(如玻璃百叶)等, 以保证室内空 气清新。最近我们运用空气品质分析仪器对大设计室等处 进行实测,结果证明这些地方的室内空气品质均达到国家 合格标准, 甲醛、 苯、 氡、 氨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均没有超标, 这在目前办公建筑中是很难得的,说明设计楼的室内环境 目前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总的来说,设计中心楼的室内设计风格是基于现代建 筑的处 理 手 法 形 成 的 , 它讲究的是清新自然、 朴实大方, 决 不矫揉 造 作 、 哗众取宠, 看似没什么新鲜奇特, 实则设计精 心, 色彩、 选材等无不与建筑的空间、 功能、 生态要求、 建筑 性格等息息相关, 既精致又朴素, 呈 现 出 一 种“ 清 水 出 芙 蓉, 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品位。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杨婉玉201114040221 王清英201114040222 李亚迪201114040223 洪慕云201114040224
目录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公寓
▐
▐
单身母亲公寓
明纳尔特大楼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设计楼从1997年开始进行策划,按照设计意图 可归纳成缓冲层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健 康无害策略和整体设计策略。 针对绿色化目标,设计小组在建筑设计和设备 采用了多层次的设计策略,在遮阳、防晒、隔 热、通风、节电、节水、利用太阳能、楼宇自 动化、绿化引入室内采取大量具体措施。
单身母亲公寓
建筑位于汉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展览中心附 近,,建筑师为M·布林克曼和康哈迪,委托者为 拉岭镇的圣托马斯教区,是为单身母亲提供的 公益住宅。建筑师提出了每人每天耗电不大于 1.5度的目标。 主要通过太阳能的利用,雨水 和废水的收集利用,屋顶和外墙的隔热来体现 生态建筑的理念。
建筑师的设计出发点是把该公寓建成一座生态 的低能耗的建筑并避免所谓的标准化平面。建 筑为3层,共有10套1~ 4居室、面积从27~ 84 ㎡ 的住宅,便于单身妇女和有不同数目孩子 的单身母亲居住, 其中部分户型为跃层式。 总建筑面积为750㎡为了利于节能和促进社交, 底层部分设计为公共空间,有宽敞的门厅、洗 衣房、会议室和茶水间,贮藏室独筑于主体建 筑之外,为屋顶覆草的单层建筑。汽车实行共 享,故只提供三个停车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缓冲层策略:热缓冲中庭(边庭) 在的设计中比较明显的算是在南向的 一个体积较大的绿化中庭。虽然那只是一 个位于建筑南部的边庭,但是其物理功能 内涵较之传统的位于建筑内心的中庭要丰 富。其基本概念如图所示:在冬季,该中 庭是一个全封闭的大暖房。在“温室作用” 下,成为大开间办公环境的热缓冲层,有 效地改善了办公室热环境并节省供暖的能 耗。在过渡季节,它是一个开敞空间,室 内和室外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效的改 善了工作室的小气候。在夏天,中庭南窗 的百页遮阳板系统能有效的遮蔽直射阳光, 使中庭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凉棚。中庭南侧 为全玻璃外墙,上部开设了天窗,从而利 用中庭顶部的反射装饰板,保证开敞办公 室的天然光利用。设计小组还认为中间的 “光廊”采用了一部分天空光线,帮助提 高设计室的天光照度。
生态建筑案例
生态建筑案例1.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 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的生态建筑案例。
图书馆的外观由玻璃和木材构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绿色空间来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此外,图书馆还采用了节能、节水和废物再利用的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它使用天然通风系统来降低能源消耗,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来提供电力。
2. 塞米利奥诺夫州立大学能源研究所 (Semiliconov State University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 俄罗斯这个生态建筑案例是一个具有自足能源系统的研究建筑。
该建筑由多个层次的玻璃和金属构成,外部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收集太阳能发电。
除了利用自然资源,建筑还实施了节能措施,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
此外,建筑还收集并利用雨水用于冷却和农田灌溉。
3. 广州环境保护科技中心 (Guangzhou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 中国广州环境保护科技中心是一个具有生态环保特点的办公建筑。
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和外部绿色植被,以减少热量和光线的传导。
此外,建筑用于收集并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冷却,以节约水资源。
室内以可再生材料和废弃物再利用材料建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坦桑尼亚塞莎塔工业城 (Sesata Industrial City) - 坦桑尼亚塞莎塔工业城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项目。
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采用了环保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灯和雨水收集系统。
此外,城市还设置了大量的绿色空间和公园,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出行,以减少碳排放。
5. 温哥華生态村 (Vancouver Ecovillage) - 加拿大温哥华生态村是一个由多个生态建筑组成的住宅社区。
建筑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高效的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和地热系统。
浅谈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an in~ depth,and proposes a f0llow— up stud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reating the propos— a1. K eyw ords:ecological office building concept
The Situation Analysis of Eco - O ffice building Yang sisheng Guan ruim i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Huaqiao University 36202 1) Abstract:The paper determines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ffice building design,.It also analysis China's ecological building
之上 :恒温恒湿 的中央空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 自然 界有限的资源 ;上班族们似乎早 已习惯 了荧光灯 、镇流器 、风机 盘管与一年四季 的衬衫 、领带 ,习惯 于这 种毫 无生气 的“舒 适 感”。办公建筑在大量耗能的同时 ,作 为“经济权 力”建筑也 做 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负面表率 ,产 生了超过 自身 范围 的影 响。 当“生态觉醒”的浪潮逐渐地席 卷全球 ,尊重 自然 、关注 环境可 持续 、创造健康 的生活与消 费方式 正在成 为这个 时代 的强 音 。 面对全球范围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 ,我们有必要改变 以往陈 旧 的观念 ,去创造一种崭新的 、健康 的、富于生气 的生态办公建筑 模 式 。
建筑物理生态建筑分析
建筑物理生态建筑实例分析——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一、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二、案例分析——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设计楼从1997年开始进行策划,按照设计意图可归纳成缓冲层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健康无害策略和整体设计策略。
针对绿色化目标,设计小组在建筑设计和设备采用了多层次的设计策略,在遮阳、防晒、隔热、通风、节电、节水、利用太阳能、楼宇自动化、绿化引入室内采取大量具体措施。
总体设计介绍:设计楼建筑平面基本呈长方形,设计紧凑、完整减少了冬季建筑的热损失。
长轴为东西方向,楼、电梯间与门庭、会议室等非主要工作室,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两侧,缓解了东西日照对主要工作区域的影响。
工作空间划分为大开间开敞式设计工作室区域与小开间办公室,其可以根据不同功能需要加以安排,使工作室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建筑南向是一个3层高的绿化中庭,不但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生机勃勃的良好景观与休息活动空间,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外部环境对办公空间的影响。
三、绿色设计策略办公建筑作为为工作者提供工作空间的“容器。
而它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消费者,其绿色精神”的体现意睐着办公建筑的存在,本身应该真实的反映出环境特征 (场地乃至地域的地理、气候)与使用者的需求由内而外的体现出一种健康、和谐、充满生机的存在状况。
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该楼的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策略:1.缓冲层策略2.利用自然能源策略3.无害化、健康化策略4.整体绿色化策略1.缓冲层策略:热缓冲中庭(边庭)在的设计中比较明显的算是在南向的一个体积较大的绿化中庭。
虽然那只是一个位于建筑南部的边庭,但是其物理功能内涵较之传统的位于建筑内心的中庭要丰富。
_生态建筑_研究绿色办公建筑_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_伍威权楼_设计实践和探索
了通过架设太阳能板 , 可以充分利用 太阳的辐射能量并遮蔽直射阳光外 (图 10所示 ) ,通过架空层的空气流动 , 也能迅速带走热量 , 降低屋顶表面的 温度 。同时屋顶的棚架结构为办公楼 今后的发展也预留了一定的余地 。
如图 2~ 7所示 , 设计楼建筑平面 基本呈长方形 , 平面尽可能紧凑 、完整 以减少冬季建筑的热损失 。长轴为东 西方向 , 楼 、电梯间与门庭 、会议室等 非主要工作室 , 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两 侧 , 以缓解东西日照对主要工作区域 的影响 。工作空间划分为大开间开敞 式设计工作室区域与小开间办公室 , 可以根据不同功能需要加以安排 , 使 工作室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建 筑南向是一个 3层高的绿化中庭 ,一方 面为员工提供一个生机勃勃的良好景 观与休息活动空间 , 一方面可以有效 地缓解外部环境对办公空间的影响 。
的角色 。 今天 ,高层办公建筑在世界的各个
角落成为城市社会 、科技 、财政 、经济活 力的显著索引 。然而与此同时 ,大量的 现代办公环境却建立在一种奢糜的消 费方式的基础之上 :恒温恒湿的中央空 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自然 界有限的资源 ;上班族们似乎早已习惯 了荧光灯 、镇流器 、风机盘管与一年四 季的衬衫 、领带 ,习惯于这种毫无生气
2 设计楼总平面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
建筑学报 2000—5
10
幸运的是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的 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尝试的 机会 。在此 ,我们也向热心支持与捐款 赞助该项工程的香港爱国人士伍舜德 先生和伍威权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以下简称 :设计楼 )的策划是从 1997 年就开始进行的 ,其间经过了多轮方案 的演变 ,最终基本定案 ,如图 1彩色封 面所示 。设计楼的目的是为清华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一个健康 、高效的 工作场所 ,同时从关注环境健康的角度 创 造一个“绿色化 ”的办公建筑 。清华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小组 (包括 建筑 、结构 、暖通 、经济预算 、给排水等 专业人员 )为此进行了 2年的设计与研 究工作 ,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初步成 果 。该项设计在 1999年首都规划设计 汇报展展出时 ,获得当年北京市“十佳 ” 建筑设计方案奖及北京市建筑艺术创 作优秀设计方案二等奖 。
低碳建筑的案例范文
低碳建筑的案例范文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能耗和排放。
以下是几个低碳建筑的案例。
1. 美国的戴尔总部(Round Rock, Texas)戴尔总部是一个低碳建筑的案例,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可持续性而闻名。
它采用了多种节能措施,如太阳能面板、高效隔热材料和自然通风系统等。
此外,建筑内部还通过使用水回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来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排放。
2. 英国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办公楼(Swiss Re Headquarters, London)瑞士再保险公司的办公楼是伦敦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在设计上融入了多个低碳技术。
建筑外部覆盖了一个玻璃屋顶,利用太阳能来供电并提供自然采光。
此外,建筑内部还使用了地源热泵和灰水回收系统等节能设备。
3.中国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是中国清华大学的一座低碳建筑,拥有多种独特的节能设计。
建筑外立面使用了太阳能吸热板和透明绝热材料,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并降低了能耗。
建筑内部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和能源的浪费。
4.瑞典的亚斯普林达广场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亚斯普林达广场是一个零碳建筑项目,通过在建筑内部使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板等节能设备,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绝缘材料和高效隔热窗户等措施,以减少能耗和排放。
5.新加坡的激光研究院新加坡的激光研究院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建筑项目。
建筑外观用绿色植物覆盖,提供了自然的隔热和降温效果。
此外,建筑内部还使用了地热能、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节能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如何通过采用节能设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优化建筑设计来实现低碳目标。
这些低碳建筑不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舒适和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清华大学生住宅设计理念
清华大学生住宅设计理念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之一,其学生住宅设计理念也是值得称道的。
清
华大学注重学生的舒适和安全,因此在设计学生宿舍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首先,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注重空间利用和功能性。
每个宿舍都经过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空间,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宿舍内配备了必要的家具和设施,让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同时,宿舍楼内还设有公共休闲区和学习区,为学生提供了额外的空间和设施,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其次,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设计注重安全和便利。
宿舍楼配备了先进的安保设
施和监控系统,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宿舍楼周边设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如超市、餐厅和洗衣房,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设计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宿舍楼采用了
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和智能节能灯具,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同时,宿舍楼周边绿化环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氛围。
总的来说,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设计理念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和重视。
通过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生活方式,设计出了舒适、安全、便利和环保的宿舍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这也体现了清华大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示范绿色生态办公建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示范绿色生态办公建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佚名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 进入21世纪,高层办公建筑在世界各地日益成为城市社会与经济活力的显著标志,与此同时,现代办公建筑在大量耗能的同时也将人们隔绝于自然界之外,形成有害健康的室内环境.
【总页数】1页(P47-4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示范性绿色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初探r——宝时得中国总部办公楼项目为例 [J], 夏熔静;胡旭明
2.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J],
3.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J], 胡真;谢坚;宋海林
4.一座绿色办公楼——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舜德楼) [J], 李金芳
5.维也纳应用科技大学ENERGYbase大楼简析——奥地利首个绿色生态示范办公建筑 [J], 李运江;王小姣;Christoph MUSS;唐小虎;许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绿色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关于绿色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吴永超
【期刊名称】《绿色环保建材》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绿色高层办公建筑是当前城市办公建筑施工的主流趋势.其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耗降到最低,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办公环境,实现施工单位效益的最大化.绿色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契合现代人办公的需求,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吴永超
【作者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绿色被动式设计的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探索——以广州移动指挥中心方案设计为例 [J], 夏大为;包莹
2.绘绿未来之超高层绿色办公建筑:天津于家堡金融区绿色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J], 杨海松;陈珏;
3.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r——以广州南沙利通智汇晶谷项目为例 [J], 刘楚
4.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J], 梁逍
5.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J], 蔡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威权楼)设计实践和探索胡绍学 宋海林 胡真 谢坚 〔提要〕本文通过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的设计实践和研究,提出绿色办公建筑新的设计理念并介绍了实现“绿色办公建筑”的几种设计策略:缓冲层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无害化健康化策略以及整体绿色化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 绿色办公建筑 绿色化策略一、引 言在人类社会刚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种种迹象正预示着一个被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在到来。
知识的获取、信息的交流、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对于人类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信息的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1〕,办公建筑正在扮演着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的角色。
今天,高层办公建筑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社会、科技、财政、经济活力的显著索引。
然而与此同时,大量的现代办公环境却建立在一种奢糜的消费方式的基础之上: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自然界有限的资源;上班族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荧光灯、镇流器、风机盘管与一年四季的衬衫、领带,习惯于这种毫无生气的“舒适感”。
办公建筑在大量耗能的同时,也将人们隔绝于自然界之外。
当“生态觉醒”的浪潮逐渐地席卷全球,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
面对全球范围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我们有必要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去创造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富于生气的办公建筑模式。
2 设计楼总平面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3 设计楼首层平面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4 设计楼二层平面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5 设计楼三层平面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幸运的是,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的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尝试的机会。
在此,我们也向热心支持与捐款赞助该项工程的香港爱国人士伍舜德先生和伍威权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以下简称:设计楼)的策划是从1997年就开始进行的,其间经过了多轮方案的演变,最终基本定案,如图1彩色封面所示。
设计楼的目的是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一个健康、高效的工作场所,同时从关注环境健康的角度创造一个“绿色化”的办公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小组(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经济预算、给排水等专业人员)为此进行了2年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初步成果。
该项设计在1999年首都规划设计汇报展展出时,获得当年北京市“十佳”建筑设计方案奖及北京市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方案二等奖。
如图2~7所示,设计楼建筑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平面尽可能紧凑、完整以减少冬季建筑的热损失。
长轴为东西方向,楼、电梯间与门庭、会议室等非主要工作室,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两侧,以缓解东西日照对主要工作区域的影响。
工作空间划分为大开间开敞式设计工作室区域与小开间办公室,可以根据不同功能需要加以安排,使工作室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建筑南向是一个3层高的绿化中庭,一方面为员工提供一个生机勃勃的良好景观与休息活动空间,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缓解外部环境对办公空间的影响。
二、绿色设计策略办公建筑作为为工作者提供工作空间的“容器”。
而它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消费者,其“绿色精神”的体现意味着办公建筑的存在,本身应该真实的反映出环境特征(场地乃至地域的地理、气候)与使用者的需求,由内而外的体现出一种健康、和谐、充满生机的存在状况。
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我们在设计楼的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策略:11缓冲层策略;21利用自然能源策略;31无害化、健康化策略;41整体绿色化策略。
在这里,我们分别简述如下:6 设计楼剖面图1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7 设计楼剖面图2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8 绿色中庭分析(a 、b 、c )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c 过渡季—过滤器 11内外环境的调节器——缓冲层策略建筑存在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能有效的抵御及缓解外部气候的影响,以使其提供的内部工作或居住环境更适合于使用者。
这种建筑体系对外界环境不利影响(温度过高、过低、噪声、太阳辐射等等)的缓解被我们称之为缓冲作用。
在设计楼的设计中,我们希望通过对缓冲层的设计与利用,有效的减少建筑能耗并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内部工作环境。
热缓冲中庭(边庭)在设计院办公楼的设计中,我们在南向设计了一个体积较大的绿化中庭。
实际上,这是一个位于建筑南部的边庭,其物理功能内涵较之传统的位于建筑内心的中庭要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在和国外建筑师讨论研究本方案时,大家仍习惯称之为“A trium ”,因此这里我们仍称之为“中庭”。
其基本概念如图8所示:在冬季,中庭是一个全封闭的大暖房。
在“温室作用”下,成为大开间办公环境的热缓冲层,有效地改善了办公室热环境并节省供暖的能耗。
在过渡季节,它是一个开敞空间,室内和室外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效的改善了工作室的小气候。
在夏天,中庭南窗的百页遮阳板系统能有效的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凉棚,在尽可能不影响空气流动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过渡空间,对工作空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中庭南侧为全玻璃外墙,上部开设了天窗,并希望利用中庭顶部的反射装饰板,尽可能保证开敞办公室的天然光利用。
中间的“光廊”亦可采用一部分天空光线,帮助提高设计室的天光照度。
防晒墙与架空屋顶本建筑的主入口为西向,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西晒成为热缓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最早的方案中,我们曾经考虑过采用加拿大伟视(V isi on W all )公司的三层夹膜low -e 玻璃产品用作建筑全部外窗和幕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其热阻为普通双层真空玻璃的8倍,同时透明度也极高)。
如果采用这种高性能玻璃用作外窗或幕墙,那么西立面展示的将是不同以往的全通透的立面形象。
但最终根据经济性的比较(其价格是一般国产双层玻璃的近10倍),以及维护方面的考虑(配件与玻璃均需要进口,不易更换、维护),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
对于防止西晒问题,经过反复讨论,确定采用缓冲层的概念,即在西向设计一面大尺度的防晒墙,这面由混凝土制成的防晒墙完全与建筑脱开,在夏季与过渡季节,可以完全遮挡西晒的直射阳光。
同时防晒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空隙(415m宽)还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拔风作用)并可保证主体建筑室内的均匀天光照明(图9所示)。
在冬季,防晒墙能有效的遮挡西北风,在阳光照度大的天气甚至还能积蓄热量而成为一个蓄热体,在建筑西侧形成一个热保护层,从而有效缓解外部气温对建筑内部的影响。
除此之外,从建筑造型角度看,防晒墙的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给人们以一种新颖的感觉,它也将是令人兴奋的。
架空“天棚”的设计是缓冲层概念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在夏季其对于屋顶的热缓冲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除了通过架设太阳能板,可以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能量并遮蔽直射阳光外(图10所示),通过架空层的空气流动,也能迅速带走热量,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
同时屋顶的棚架结构为办公楼今后的发展也预留了一定的余地。
遮阳板系统夏季,太阳辐射往往成为工作环境十分不利的作用因素,尤其是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会造成大量的空调冷负荷。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对墙体(木板)与玻璃的太阳辐射热量通过情况进行的比较,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是墙体的30倍以上。
但如果附加了一定的遮阳措施,这种热通过量则明显减少,大约只占原先的1 3左右〔2〕。
由此可见,适当的遮阳设计对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建筑内部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尽管这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办法。
今天,在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办公建筑中使用了可自动调节的遮阳装置,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不同,调整对太阳能量的获得。
但实践中这类设备往往难于维护,并且造价十分昂贵。
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非机械的固定遮阳板设计(图11所示)。
正如奥格雅所说,“即使是那些最简单的遮阳板,只要精心设计,同样可以成为高效率的太阳辐射的控制器——夏季遮蔽太阳辐射,而冬季却能把热量带进室内。
”〔3〕21环境的赐予——利用自然能源策略目前为止,办公建筑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燃料,而人类日益提高的节能意识,正是源于这些资源将被耗尽的警告。
因此,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绿色措施之一。
幸运的是,大自然恰恰在周而复始的运行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免费”能源——阳光、水、土地、风等等(我们在这里称之为自然能源)。
因此对于利用自然能源的研究正受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应用。
在设计楼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小组对于如何在可能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能源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其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在设计楼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对太阳能利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评估。
最初考虑的是利用常见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以太阳能集热板为空调系统提供初级热源,同时太阳能热水系统还可以用于地下室的除湿(再生干燥剂技术)。
但由于建筑上取消了全部的地下室,并且太阳能利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昂贵、不稳定、季节性强、效率低——缺乏足够的屋顶面积等),这一方案也并不理想。
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我们决心采用更为超前的方案——太阳能光电板发电技术,目的也是为了向前迈出试验性的一步。
目前通过与一家日本公司(Kyocera)的接触,已考虑使用一部分太阳能光电板为设计楼的某些独立部分(如报告厅的照明与电器系统)提供电能(原理图12所示)。
日方提供了两种可选择的主要产品:一是透明的太阳能板(T ran sparen t So lar Cell),这种新技术产品可直接用于南向的窗户;二是普通的太阳能光电板,一般架设在建筑屋顶。
考虑到两者的价格相差了近3倍,因此已决定采用后者。
太阳能光电板系统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也是更高层次和更先进的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当然其造价是十分昂贵的。
就普通的太阳能光电板而言,按照日本厂商的报价,每发电316千瓦就需投资约40~50万人民币(包括光电板本身和蓄电输电系统电路造价)。
我们打算投入100~200万元(人民币),换来的是不到10千瓦的发电量(仅能满足一个学术报告厅的用电量),其代价是昂贵的,但我们是在迈出开创性和试验性的一步。
深井水利用大地所蕴含的热量和温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恒定、安全的可替代能源的选择。
这种热量来自地球深处释放的巨大能量。
有资料显示,每年人们可以从地表层获得不少于413×1025焦耳的能量,而1987年的数字表明人类全年的能耗是013×1025焦耳〔4〕。
虽然以上的数字仅为估算值,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大地所蕴含的能量资源显然是具有极大潜力的。
目前在对大地能量的应用中,深井水回灌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案。
这一技术的基本概念是:在一些地下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深掘水井(80~100m),将水抽到地面,经过热泵的交换后将冷却水再回灌至地下(通过另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