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1在本节授课过程中,教学环节展开是顺畅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说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并通过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按照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通过观察所画出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得出该图象的“特征”和函数的“性质”。
但因为学生刚接触反比例函数图象,图象外在形式(双曲线)与一次函数图象(直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还缺乏对反比例函数图象“整体形象”的把握。
一方面,当反比例系数的绝对值较大时,部分学生画出的图形,不能完整地反映其图象“渐近”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应用反比例函数(增或减)的性质,比较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大小时,学生不能有意识地从“自变量的正负”来考虑问题,这导致学生课后“目标检测”时,对部分问题的解决出现偏差。
此外,展开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类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极力引导学生“类比一次函数学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合情推理”因素,以确保学习知识的“正迁移”效应,实际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学生往往对属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共性”的结论印象比较深刻,而对于反比例函数“个性”的结论,理解上反而会受到一些干扰。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
为此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对比。
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两种函数的关系式有何不同?两种函数的图像的特征有何区别?(2)在常数相同的情况下,当自变量变化时,两种函数的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区别?(3)两种函数的取值范围有什么不同,常数的符号的改变对两种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从这些方面去比较理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此外,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k大于0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k小于0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二、四象限)时,学生由画法观察图象可知;而增减性由解析式y等于k比_(k不等于0),学生也容易理解,但从图象观察增减性较难,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就容易多了。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反思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教学反思
本发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从直观感受到分析归纳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形成.在教学手段上,本节课大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体现知识的背景材料,又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直观性好,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归纳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始终体现在课堂中。
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收获以及学习形式上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收获。
在学生初识双曲线时,由于多数人是在书上进行的列表,所以有些问题未能充分暴露,有的小组没有带路人而不能动手操作,此时时间浪费不少,致使在后面的性质探究中显得比较匆忙。
总的来讲,效果还是不错。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反思
1 2 3
与一次函数的比较
通过比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帮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与后续知识的衔接
通过介绍后续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反比 例函数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后续 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突破与解决
针对理解困难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反比例 函数的本质。
针对计算问题
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确保学生能 够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计算方法。
针对思维障碍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帮助学生 突破思维障碍。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教学软件应用
运用数学教学软件,动态 演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变 化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 观印象。
实物模型辅助教学
通过实物模型展示反比例 关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 识,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 理解。
师生互动与课堂氛围营造
问题引导与启发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 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 欲望。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成功经验总结与分享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 围绕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和性质展开,使学生能 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
教学方法得当
通过讲解、示范、讨论 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 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互动环节充分
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 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 等,使学生能够在互动 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
0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自从2009 年9 月我县实施“高效课堂”教改模式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已走过将近5 个年头。
我自始至终参与至今,从开始的“一案三单”设计到现在的“导学案”设计。
这节课是我在2014 年4 月千阳县初中“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展示会中,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以我校数学学科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基础,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上的一节研究课。
该课的教学设计,是我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概念的理解,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考虑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次集体研讨、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修正来完成的一节导学案。
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教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第26.1.2。
课本的第41~43 页。
二.设计思路:1. 指导思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首先,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
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本身的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其次,从本节课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由“解析式(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到“作图(列表、描点、连线)”,再到“性质(观察图象探究性质)”,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这是转化思想的具体应用。
2.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研究与学习,尽管还处于函数学习的初级阶段,但它所体现的函数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是继一次函数后,知识与方法上的一次拓展,理解与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图象由“一条”到“两支”,形态由“直”到“曲”,由“连续”到“间断”,由与坐标轴“相交”到“渐近”,无不反映出对函数概念本质属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列表.描点.连线能很容易的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活动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回顾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引入课题。 活动 2 类比联想,探究交流 师生互动,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1
活动 3 探索比较,发现规律 归纳比较,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活动 4 运用新知,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并能灵 活运用。 活动 5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回顾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活动 1】 问题: 师生行为 教师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 情境,引导学生复 习画一次函数图象 的知识,激发学生
一次函数 y=6x 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的图象是什么形 状?反比例函数
y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描点”的 参与课堂学习的热 情,为学习画反比
6 的图象会是什 方法画函数图象; x
k x
观察函数 y=
1. 你能发现它
2.当 k>0 时, 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 质的可靠性;通过
们的共同特征以及 于第一、 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y 值随 对函数图象的位置 不同点吗? 2. 每个函数的 x 值的增大而减小; 与 k 值符号关系的
3. 当 k<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 探讨,以及反比例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7.1.2 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武陟县阳城一中
王先锋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17.1.2 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科 目 数学 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年级 八年级 授课人 王先锋
教学时间
一课时(40 分钟) 学生在第 14 章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描点法画一次 (正比例) 函数的图象,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小节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猜测、证明、归纳,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2.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模式,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你能观察到图片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四边形?观察思考后回答:图片中的四边形有(如图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问题2:图片中表现出最多的是哪种四边形?问题3: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些其它例子吗?问题4: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之间有怎能样的关系?多媒体演示(如图三):并提示:正方形、长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属于四边形。
强调:平行四边形属于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性质,但它是具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
本节课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特殊性,由此导出课题。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二)活动体验、新知探究:活动1:平行四边形定义探究: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将这两个三角形相等的一组边重合,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分小组活动:用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进行对折、剪三角形、拼出图形。
问题1:你能利用手中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ABC和△A′B′C′)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留意观察,并请同学将拼出的形状不同的图形形展示在黑板上(展示图形略)。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2.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解决简单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描点法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三教材分析函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代数与几何沟通的桥梁。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要求学习的三种函数的第三种。
是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反比例函数概念,并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后,来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它在研究方法上更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延续又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函数打下了基础,在初中函数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利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是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
因此,我们应让学生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在理解性质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能观察、分析事物,初步具有创新意识,但创造潜能还有待挖掘。
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探索,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五课型及教学时间分配新授课一课时六教学准备几何画板、坐标纸七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播放歌曲《悲伤双曲线》. (二)课前检测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4yx=经过点(1,__).3.若函数25(2)my m x-=-是反比例函数,则m=_____ .4.一次函数y=-x+3经过第___________象限.(三)演示,动手操作1.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学生再动手画函数图象.2.观察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学生动手画图,会画反比例函数图象.3.针对所花图象大家来找茬.(四)总结发现规律(教师引导抛出问题,学生可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分析、观察、归纳,并思考回答问题)1.这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点?其形状是什么?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是由什么决定的?y随x的变化有怎样的变化?3.你能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吗?(五)练习1.小试牛刀(5个练习题)2.挑战自我(3个练习题)3.超越自我(2个练习题)(六)课堂小结1.本节知识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对同学说自己的收获,对老师说自己的困惑并给予及时的解答;2.重播《悲伤双曲线》.(七)课堂作业必做:《天府数学》课堂检测;选作:《天府数学》课外训练册ABC组.九板书设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一)一、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二、性质三、例题1.列表 1.2.描点 2.3.连线 3.十教后反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善于总结新知识的获取方法,例如在接触到反比例函数后,以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对初中学段函数的学习套路(定义—图象—性质—应用)加以概括。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画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体会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3.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反比例函数主要性质的发现过程。
2.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多和同伴交流看法。
2.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画图。
难点:反比例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直尺、圆规。
2.学生准备:复习已学过函数有关的图象、性质,预习本节课文内容。
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本节课是在已经学习了函数、一次函数,对函数的图象、性质等有关概念有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2.知识线索:回顾旧知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学习方式:采用教师引导下,师生互动、动手画图、动脑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图像是什么形状,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图像的位置和增减性是由谁决定的?我们是如何探究得到的?(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是什么样子呢?反比例函数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二、问题探究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就举个特殊的反比例函数y=6/x画它的图象。
分析:(1)我们第一次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取几个点?在上一题中我们取几个点?为什么?师生一起完成,后播放多媒体。
2.现在请小组合作画出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
师生一起完成,后播放多媒体。
3.小组展示画图情况,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中不足之处。
强调画图是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取点要均衡。
初中数学_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具备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技能,了解了研究函数的一般过程。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线性的,并且是无间断连续的,学生在本节课将遇到作非线性函数的图象,而且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断开的两支曲线组成,需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旨在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需要注意的问题。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逐步明确研究函数的一般要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具体展现了反比例函数的整体直观形象,为学生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思维活动的直观工具,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全面观察和比较,发现函数自身的规律,在相互交流中锻炼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由他们自己发现的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一)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互相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3.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二)能力训练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列表、描点、连线,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观察图象,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探索并研究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及性质的探究.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设疑激思 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发现问题;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 夯实基础;第四环节:观察思考 再探新知;第五环节 活学活用 巩固提高;第六环节 挑战自我 能力提升;第七环节 分层达标 课后延伸;第八环节 归纳总结 纳入系统.第一环节:类比激思 复习引入教师幻灯片展示下列问题:1.当初我们从哪些方面研究了一次函数?2.画一次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3.借助图象我们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哪些性质?目的: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回顾研究一次函数的过程,类比研究一次函数的思路,来研究反比例函数.效果: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激起学生对函数研究的兴趣.第二环节:作图反思 完美图象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着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来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教学策略:小组内交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完成时,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互查、互批,让小组长汇总各小组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谈一下各小组内在画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对各组情况和问题进行汇总。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导学案及教学评价和反思.doc
案例名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提供者姚雅丽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中数学的第17章.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乂应用于生活的学科。
实际生活中,有不少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数学中的函数。
新课标人教版新教材将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安排在了八年级下册第17章中。
首先从复习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呈现方式上更突出了实践性与研究性,突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同时还有利于数形结合,即把图形语言、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目的。
而且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
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1.知识与技能二、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知道反比例图象的特征.(2)能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分析出简单的性质.(3)能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图象,进一步培养“描点法”画图的能力和方法.(2)提高对函数图象的分析能力.(3)同时尝试用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方法,归纳反比例函数一些性质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图象的画法和分析,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美, 并通过图象的直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运用. 难点: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平滑双曲线的理解及对图象特征的分析.木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数学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 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可以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改进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辅导方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强调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明确 $k$ 为常数且 $k neq 0$,并给出相应的例子进行说明。
应对措施
引导学生理解已知条件在求解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多个例子进行练习和巩固。
易错点3
在求解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问题时,未能正确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不清,将形如 $y = kx^{-1}$ 的函数误认为反比例函数。
例题1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frac{k}{x}$ 的图象经过点 $(2, -3)$,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例题2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frac{6}{x}$ 与一次函数 $y = kx + 3$ 的图象都经过点 $(m, 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及 $m$ 的值。
例题3
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
03
CHAPTER
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的绘制方法、基本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内容结构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象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函数的性质。
特点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的绘制方法和基本性质。这些是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易错点1
易错点2
在求解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时,未能正确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k$ 的值。
加强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都镇湾镇中心学校胡胜华(五)、效果检测,教师引导。
1、展示部分学生所画y=-4/x 图像。
同时教师出示两种典型错误(多媒体展示)。
讲述:阅读下列两副图,你认为有不妥的地方吗?结合学生的体会进行议论。
追问1、作反比例函数图像时,一般有三个步骤,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明确:1)、在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时的一对一对的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描点;2)、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3)、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理解我们所研究的函数是可微的,其图像应该是光滑的。
【绘图过程】 /question/149970005.html追问2、: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能否与坐标轴相交?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反比例函数图像是无限靠近坐标轴的。
2、教师以y=4/x 进行画图指导。
(投影演示)1)、列表:x-8 -4 -3 -2 -1 -21 21 1 2 3 4 8 y=x 4 -21 -1 -34 -2 -4 -8 84 2 34 1 21 2)、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4的图象(如下图). 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即可得到函数y=x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图的注意事项。
2、函数y=-4/x和y=4/x的图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多媒体出具两个图)然后教师利用“Z+Z”智能平台演示(超链接打开),观察在同一坐标系中两个图像。
A:相同点:学生可能的答案: 1、由两支曲线组成,2、都不与坐标轴相交3、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合理就行。
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反比例函数图像均为双曲线呢?教师演示当k不断变化时函数图像的变化。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反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由两支曲线组成,通常称为双曲线。
B:不同点:函数 y=4/x 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函数 y=-4/x 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人教九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与教学反思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会用描点的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点)2.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已知某面粉厂加工出了4000吨面粉,厂方决定把这些面粉全部运往B市.则所需要的时间t(天)和每天运出的面粉总重量m(吨)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图形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类型一】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作函数y=4x的图象.解析:根据函数图象的画法,进行列表、描点、连线即可.解:列表:x -4-2-112 4y -1-2-442 1描点、连线:方法总结:作图的一般步骤为: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④注明函数解析式.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二】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位置的确定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轴),函数y=kx和y=kx+3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A.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中k>0且过点(0,3)一致,故A选项正确;B.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中k>0且过点(0,3)矛盾,故B选项错误;C.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中k<0且过点(0,3)矛盾,故C选项错误;D.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中k<0且过点(0,3)矛盾,故D选项错误.故选A.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先根据双曲线图象所在的象限确定k的符号,再确定一次函数的系数及经过的点是否也符合图案,如果符合,可能正确;如果不符合,一定误.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2题【类型三】实际问题中函数图象的确定若按x L/min的速度向容积为20L的水池中注水,注满水池需y min.则所需时间y min与注水速度x L/min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表示为( )解析:∵水池的容积为20L,∴xy=20,∴y=20x(x>0),故选B.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先据题意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然后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函数图象.【类型四】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若正比例函数y =-2x 与反比例函数y =k x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A .(2,-1)B .(1,-2)C .(-2,-1)D .(-2,1)解析:∵正例函数y =-2x 与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均关于原点对称,∴两函数的交点也关于原点对称.∵一个点的坐标是(-1,2),∴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2).故选B.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一、三(或二、四)象限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练习“课后巩固提升”6题 探究点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类型一】 根据解析式判定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已知反比例函数y =-2x,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D .若x >1,则-2<y <0解析:A.(-1,2)满足函数解析式,图象必经过点(-1,2),命题正确;B.在第二、四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忽略了x 的取值范围,命题错误;C.命题正确;D.根据y =-2x的图象可知,在第四象限内命题正确.故选B.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熟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1题【类型二】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在反比例函数y=1-kx的每一条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值可以是( )A.-1 B.3 C.1 D.2解析:∵反比例函数y=1-kx的图象在每一条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1-k>0,解得k<1.故选A.方法总结:对于函数y=kx,当k>0时,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熟记这些性质在解题时能事半功倍.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4题三、板书设计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地观察与讨论,实现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每个象限内”这句话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严谨性.【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doc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教学反思(一)刚刚讲完《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这节课,感受很深,本节课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画反比例函数图象,二是由图像得出比例函数性质。
而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
首先,本节课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画法这一难点处理上,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根据自学指导完成练习,再由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列表、描点、连线过程,特别注意自变量X取值范围,然后,学生在给出坐标纸中描点画图,我运用多媒体及时矫正,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画图中错误,最后概括总结水到渠成。
本节课在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这一难点处理上,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图像画法,观察、比较归纳出反比例函数性质。
我感到课前确定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其次,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性质,全班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去观察、感受、讨论、发现、探究、总结,表现了他们学习兴趣和信心。
实现了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目。
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每个象限内”这句话必要性,学生再一次体会数学严谨性。
根据新课标精神,“人人学有用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最后在练习时给出有梯度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
如应用性质“题组训练、巩固练习”都能很好体现分层教学要求。
然而,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反比例函数图像,图像外在形式(双曲线)与一次函数图像(直线)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还缺乏对反比例函数图像“整体形象”把握。
一方面,当反比例系数绝对值较大时,部分学生画出图形,不能完整地反映其图像“渐近”特征;另一方面,在应用反比例函数(增或减)性质,比较反比例函数两个函数值大小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从“自变量正负”来考虑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时,对部分问题解决可能出现偏差。
这些在接下来教学中要加强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对函数图象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抓特征图形能力,让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对图形可以进行更好分析,同时提高应用图形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问题解决:
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探究反比例函
数的图象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及概括能力。 (4)情感态度: 由图象பைடு நூலகம்画法和分析,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 性,感受数学美,并通过图象的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具备 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技能,了解了研究函数的一般过程。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线性的,并且是无间断的,学生在本 学生学习能 节课将遇到作非线性函数的图象,而且反比例函数的图 力分析 象是由断开的两支曲线组成,需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 是引导学生听课,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教学内容上紧紧 依靠教材,不再进行知识的拓展。
重视反比例函数图象画法的教学,把教学要求落到 实处;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 象特征的理解达到要求;运用多媒体演示功能让学生体 会反比例函数的特征;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体现 教学策略选 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打好各项知 择与设计 识的基础;教师做好疑难问题的点拨和引导,有组织、 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 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和能力,使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教学 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称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结
合实例,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等手段经历画图、观察、
猜想、思考、归纳等数学活动,初步认识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的特征,逐步明确反比例函数的直观形象,为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刘金英天津市新华中学李庆摘要:基于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概念的理解、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内容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行教学设计,从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顺次展开,力求“还原”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
课后反思,主要就“数形结合”的处理、本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对教学设计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六次课题研讨会,于2010年4月8~9日,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召开。
天津市新华中学的李庆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课题上了一节研究课。
该课题的教学设计,是天津市课题研究小组基于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概念的理解、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内容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考虑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人教社课题组提供的教学设计框架,在多次集体研讨、试教交流、修正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的研究和分析,来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之一,是后续学习各类函数的基础。
反比例函数的核心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核心,是图象“特征”、函数“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也正是反比例函数的本质属性所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首先,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
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本身的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这在学习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学生已经接触过,结合本课内容,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发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
其次,从本节课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由“解析式(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到“作图(列表、描点、连线)”,再到“性质(观察图象探究性质)”,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这种函数解析式及性质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突出体现了两者间的转化对分析解决问题的特殊作用,是转化思想的具体应用。
再次,将函数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图象的形状、变化趋势,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直观地予以呈现,这又充分体现了变化与对应的数学思想。
对于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研究与学习,尽管还处于函数学习的初级阶段,但它所体现的函数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的再一次强化。
教材中呈现的“函数概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实际应用”的结构,是学习初等函数的有效方法。
再次,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先由函数解析式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的对应变化关系,然后构思函数图象的大致位置、轮廓、趋势,进而列表、描点、连线作出函数图象,反映了作函数图象的一般规律。
另外,利用图象“特征”确定函数“特性”,也是初中阶段研究函数性质的常用方法。
此外,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是继一次函数后,知识与方法上的一次拓展,理解与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图象由“一条”到“两支”,形态由“直”到“曲”,由“连续”到“间断”,由与坐标轴“相交”到“渐近”,无不反映出对函数概念本质属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今后的函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本课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会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感悟“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究其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及概括能力。
目标解析(1)本节教学内容的脉络是:先使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然后依据图象分析、探究、归纳得到函数的性质。
因此,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前提。
此时,虽然学生已经学过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但是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殊性,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仍是学习中的目标之一。
通过列表、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而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函数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理解。
(2)数学思想的教学一般要经过渗透孕育期、领悟形成期、应用发展期、巩固深化期四个阶段,而不能复制与灌输。
在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时,让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变化与对应思想的存在,并能运用这些数学思想观察、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究、归纳、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在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学生已经学过,但因当时处于函数学习的初始阶段,重点只是让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三步曲(列表、描点、连线)”,所以,学生对每步要求的理解并不深刻。
因此,在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常遇到如下的问题:(1)“列表”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缺乏代表性及忽略等现象;(2)“连线”时,由于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容易使学生产生知识上的负迁移,把双曲线画成折线;(3)对双曲线与轴、轴“越来越靠近”但不相交的趋势不易理解。
教学时,应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注意从解析式的分析入手,让学生先进行“数”(,,)、“式”(解析式中、的反比例关系)的分析,进而过渡到对“形”(图象)的认识。
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学生已经历过观察、分析图象的特征,抽象、概括函数性质的过程,对研究函数性质所用的探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通过类比,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究性质,从使用的方法上不会存在障碍,但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相对于一次函数图象,其形态丰富、结构复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故对性质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性质探究中的数学思想的体会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应注重强调说明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转化关系,以“数”与“形”的转化为途径,展开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几何画板》为平台,绘制反比例函数图象,同时辅之以“点跟踪”等手段,通过动态的演示,观察相关数值的变化,研究图象的变化趋势,抽象概括当自变量变化时,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进而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哪些内容?是如何研究的?以正比例函数为例。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加以补充,并将答案填写在黑板的表格中,强调是从形状、位置、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去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好铺垫。
(二)观察探究,形成新知问题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
(1)列表(如表1):列表时,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到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即),同时,所取的点既要使自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不至于使自变量或对应的函数值太大或是太小,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图象的特征;(2)描点:一般情况下,所选的点越多图象越精确;(3)连线:引导学生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各点,注意图象末端的延伸和延伸的趋势,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描点、作图;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板书示范,并通过课件演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生成过程,给出双曲线的名称,并渗透它的形态特征.【设计意图】图象是直观地描述和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通过经历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可以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问题3请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哪些特征?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类比正比例函数,归纳说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及其函数的增减性。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感受“形”的特征,感受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变化与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形成初步的印象。
问题4是不是所有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呢?以讨论反比例函数为例。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借鉴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经验,自主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师巡视指导。
作图完成后,学生展示作品,并说出该函数图象的特征,教师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巩固前面已获得的作图经验,提高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的能力。
同时,在总结说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对图象的观察、感知、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经历通过画出函数图象,并利用图形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
问题5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不同点?是由什么决定的?师生活动:教师启发学生对比、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反比例系数“”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这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问题6当取不同的值,上述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反比例函数?教师演示课件,赋予不同的值,观察所得到的不同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变化中的规律性”。
然后,从解析式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猜想,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加强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特征”和函数“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
问题7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填写表2:表2【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提高,应用新知课堂练习1。
下列图象中,可以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是( )。
2。
如图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0,且在图象的每一支上,值随的增大而 。
3.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1),则它的图象在象限,且 0。
4.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且,则的值是()。
(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