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密断裂带吉林段断陷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

合集下载

I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I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I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研究摘要:i盆地是东南亚某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该文从构遣演化、地层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成藏条件富集规律中图分类号:p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50-02i盆地构造位置位于若开褶皱带和掸丹那沙林地块之间的中央低地,为白垩第三系沉积盆地。

盆地近南北走向,总体呈s形,南北长约1600km,东西宽约150-200km,面积约为25.2×104km2。

盆地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初,截止目前已发现油气田49个,可采储量2736.45mmb(油当量4.35×108)。

1.构造演化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个弱伸展挤压的构造演化旋回和六个演化阶段(图1)早白垩世的强烈隆升期、古始新世的弱伸展断陷或拗陷期、渐新世挤压拗陷期、中新世弱伸展断陷或拗陷期、中新世末的强烈变形期和上新世碰撞造山期。

2.地层概况盆地在上侏罗下白垩统基底上,沉积了一套厚达20000-25000m 的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物,岩性以河流三角洲浅海相的砂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

从老到新发育的地层有:上白垩统卡巴组,古新统庞吉组,始新统朗欣组、提林组、塔本组、蓬当组和尧河组,渐新统瑞泽道组、巴当组和鄂霍明当组,中新统标贝组、库奥科克组和奥博贡组,上新统第四系伊洛瓦底群(图1)。

3.油气成藏条件盆地可分为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即西部深坳带、中部隆起带、东部浅坳带,有利油气聚集区带主要位于西部深坳带。

盆地主要烃源岩为始新统朗欣组、塔本组、尧河组以及下中新统标贝组的泥岩和煤,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

盆地南部油气主要产自中新统标贝组,盆地北部和中部产出油气均与始新统烃源岩相关。

盆地南部中新统标贝组碳质页岩和褐煤的有机碳(toc)含量为0.5%-2.5%,属ⅱ和ⅲ型干酪根,被认为是优质烃源岩。

吉林省敦化盆地地质特征及地质发展史

吉林省敦化盆地地质特征及地质发展史

吉林省敦化盆地地质特征及地质发展史金伯禄;魏海泉【摘要】The Dunhua Basin is a collective of Cretaceous-Paleogene Xinkailing Basin,Dashanzuizi-Jingbohu Basin,and Neogene-Quaternary Dunhua Volcanic Basin.Formation of the Dunhua Basin was controlled strictly by the two parallel graben faults in the Dunmi Faults Zone.The Dunmi Faults Zone was a series of graben faults in the volcanic orogeny that formed by the westward subdction and compression of the Yizuonaiqi plate during Jurasy-Cretaceous.During Neogene-Quaternary the mantle thermal plume beneath Changbaishan and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Ocean made the composite but non-integrity graben deep faults zone,composing the Dunhua Basin.It shows,from a geological survey work,that there exists a proper environment for producing coal and oil in Dashanzuizi-Jingbohu Basin.And it did prove up a principium reserve of five hundred eight-two million tons,perspective reserve of one billion tons of coal and one hundred twenty-four million tons of natural gas andoil.The basalts in Dunhua Basin were formed multiply and distributed on a wide area,which brought up the many beautiful scenery and resources such as building material,casting and rock-cotton and diatomite.%敦化盆地是由白垩—古近纪的新开岭盆地、大山嘴子—镜泊湖盆地和新近—第四纪敦化火山盆地的组合总称。

延吉残留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延吉残留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中图分类号:T E l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0 — 3 7 5 4【 2 0 1 3)0 6 — 0 0 0 1 — 0 5
STRUCTURAL CH ARA CTERI STI CS AND PETRoLEUM EXPLO RATI oN
PRoS P ECTS FoR THE F AULTED DEP RES S I ONS I N YANJ I BAS I N
摘 要 :延吉盆地在早期受到 近南 北向伸展断裂 的控制 ,形成 了东 断 、西超 的箕式 断陷组合 ;晚期受近 东西 向的 挤 压褶皱构造控制 ,形成南 、北 2个 背斜 夹 1个宽 平 向斜的结 构。盆地改 造前烃 源岩 已经 成熟 ,但生 烃 门限的
差 距 较 大 。大 砬 子 组 末 期 、龙 井 期 为 主 要 成 藏 期 ,龙 井 组 末 期 为 聚集 成 藏 的 关 键 时 刻 。 盆 地 中 部 地 层 发 育 较 全 ,
2 0 1 3年 l 2月
大庆 石油 地质 与开 发
Pe t r o l e u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ie f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De c ..2 01 3 Vo l _ 3 2 No . 6
Z HANG J i g u a n g
(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i v  ̄ i o n o f D a q i n g O i e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 Da q i n g 1 6 3 4 5 3 。C h i n a )
t he l a t e p e r i o d o f t he l a t e r i s t h e c r i t i c a l mo me n t f o r t h e r e s e vo r i r t o e n ic r h a n d a c c u mu l a t e.Th e c e n t r a l b a s i n i s c h a r a c t e iz r e d b y we l l — d e v e l o p e d,p r e t t y c o mp l e t e a n d l e s s — s t r i p p e d f o r ma t i o n s a n d mo r e o v e r t h e mu c h b e t t e r p r e s e r — v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S O t h e l i g h t o i l r e s e vo r i r s a r e a c c u mu l a t e d. Amo n g t h e m ,t h e s t uc r t u r a l b e l t s f o m e r d i n t h e f o l l of f e r e n t i a 1 .T h e e n d o f D a l a z i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L o n g j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a r e t h e m a i n r e s e r v o i r - a c c u m u l a t i n g s t a g e s ,

东北地区白垩纪断陷盆地群形成模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东北地区白垩纪断陷盆地群形成模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01 、BGa )等 地化 指 标 也 表 明松 辽 盆 地 存 在 海 相 沉 .5 / >5
在湖 海沟 通 。 部 断 陷盆 地群 烃源 岩广 泛 发 育 、 油气 显 示 , 西 有
具备生油条件;火山断陷作用发 育,形成 良好的储盖条件 ;
后 期 改造 作 用 较 弱 , 保 存 条 件 良好 。 东 北 地 区 断 陷 盆 地 群 地 层 沉 积 厚 度 大 、烃 源 岩 发 育 、火
开 发应 用
东 北 地 区 白垩 纪 断 陷 盆地 群 形 成 模 式 及 其 油气 地 质 意 义
李 鑫 王 洋 孙伟 国 王建 强 杨佳佳
(. 1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 吉林 长春 1 0 6 ;2 大庆钻探地质录井二公 司, 01 . 3 黑龙江 松原 1 8 0 ;3吉林大学地球 科学学院 06 . 3 吉林 长春 1 06 ;4 吉林 大学地球 探测科学与技 术学院,吉林 长春 1 02 ) 01 . 3 0 6 3 摘 要 :东北地 区白垩系断陷盆地群是 在古生代褶 皱造 山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 白垩世 宽范 围火 山断陷盆地群 , 经历 了一
( ) 早 白 世 , 东 部 地 区地 势 较 低 ,发 育 海 相 、 海 陆 1 交 互 相 和 滨 海 沼 泽 相 沉 积 。西 部 地 区 地 势 较 高 ,具 有 类 似 千
岛 湖 的古 地 理 面 貌 。 辽 盆 地 相 对 于 东 部 和 西 部 地 区地 势 较 松
高 ,是 一 个 相 对 隆起 区 。① 广 泛 发 育代 表 深 湖 一半 深 湖 沉 积
山 断 陷 活 动 强 烈 ,利 于 油 气 的 生 成 。但 是 东 部 断 陷 盆 地 群 东 部地 区靠 近 大 陆 边 缘 , 由于 遭 受 强 烈 的 板 块 俯 冲 挤 压 作 用 , 不利 _ 气 的 保 存 。 r油

大情字井油田敏感油藏储层专打技术

大情字井油田敏感油藏储层专打技术

大情字井油田敏感油藏储层专打技术常兵(吉林油田公司油气合作开发公司 吉林松原 138000)摘 要:针对松辽盆地大情字井油田黑72断堑地质特点及油藏保护的需求,从井身设计、钻井液、完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调整,所形成的储层专打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试验井稳产半年,对比产量提高124.25%,为改善该地区的开发状况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储层专打技术;敏感油藏保护;提高油井产量1 地质简况1.1 储层特征黑72断堑位于黑46区块东侧,受东西两条近南北向正断层控制形成断堑,断堑内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构造逐渐抬升,断堑北部为一西倾单斜。

该区块的主要目的层为青一段2、4、6、7号小层,潜力层为青一段12号小层、青三段Ⅻ砂组、青二段Ⅳ+Ⅴ砂组,青一段II砂组砂体呈条带状,12号小层砂体连片分布,储层含油性受物性控制。

目的层砂岩厚度一般为20~30m,平均有效孔隙度为13.5%,水平渗透率为3.5×10-3μm 2,属于中低孔、特低渗透储层。

从敏感性化验分析结果来看,大情字井油田高台子油层及扶余油层为中等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等碱敏,酸敏较为复杂。

储层的整体敏感性较为复杂,因此从钻井到注水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做好储层的保护工作。

1.2 地层稳定性青山口地层岩石微裂隙发育,多见鳞片状的伊利石,不含蒙脱石,但伊蒙混层含量较大,达72%~81%,平均值为78.78%,青山口地层从上到下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青山口组地层随着井深增加,水化膨胀性从较弱增大为中等。

地层表现为层理发育,胶结相对较弱。

分散性较强,泥岩胶结性差,以剥落垮塌为主,发育的微裂隙使得井壁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力尖劈作用。

2 储层污染原因分析大情字井主要目的层埋藏深度井深平均2300m,地层压力系数1.10,完钻钻井液密度基本在1.26g/cm 3,与储层压力存在较大的压力差,不可避免地存在钻井液侵入储层现象。

而大情字井油田储层物性较差,一部分油层油水分异不好,含油饱和度一般在45%~60%之间,加之储层段内裂缝发育等因素,使得一大部分油层、同层及水层产生严重的钻井液侵入。

敦化盆地构造特征分析

敦化盆地构造特征分析

第44卷㊀第1-2期2020年6月地质学刊JournalofGeologyVol.44No.1-2Jun.,2020doi:10.3969/j.issn.1674-3636.2020.h1.004敦化盆地构造特征分析程三友1,刘少峰2,苏㊀三3(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3.雪佛龙德士古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北京100083)摘要:采用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选取重磁资料和部分地震地质剖面进行二维构造-地层解释,揭示敦化盆地的总体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㊂结果表明,敦化盆地结构为2个近东西走向的断陷及其之间的隆起,控制性正断层与敦密断裂呈锐角相交,且在敦密主断裂处形成深断陷;北部断陷和南部断陷为典型的右旋走滑伸展盆地,主走滑断裂为敦密断裂㊂敦密深断陷内分布的下白垩统发育大量与敦密断裂斜交的正断层,右旋走滑作用始于早白垩世,古近 新近纪发生了再次断陷;敦化盆地受逆冲改造的时间为白垩 古近纪,逆冲方向主体指向北,该逆冲作用可能与东北地区晚白垩世之后的构造反转有关,导致沿敦密断裂发生左旋转换挤压作用㊂研究结果对敦化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参考价值㊂关键词: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构造-地层解释;敦密断裂;敦化盆地中图分类号:P54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3636(2020)01-0048-06收稿日期:2019-01-03;修回日期:2019-03-19;编辑:侯鹏飞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20),中国石化东北勘探新区项目(DBKT2004-YJ-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0102279105)作者简介:程三友(1977 ㊀),女,副教授,博士,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chengsanyou@126.com0㊀引㊀言敦化盆地位于吉林敦化及黑龙江宁安境内,为松辽盆地的外围盆地之一,其形成受郯庐断裂北段演化的控制(赵英利等,2009),地理位置与大地构造位置皆十分重要㊂敦化盆地位于敦密地堑中段,西望蛟河盆地,东至长白山老爷岭,南邻桦甸盆地,北接宁安盆地,整体呈北东东向展布,与依兰 伊通地堑类似,为一典型的在印支 燕山早中期吉黑东部区域隆升背景之上㊁受滨太平洋体系影响及郯庐断裂活动发育而成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王海峰等,2008;于明德等,2008a;葛荣峰等,2009;孙丽娜等,2009)㊂虽然前人对郯庐断裂北段的发育演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其与敦化盆地的关系研究尚浅㊂目前,该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仍较低,前人的研究表明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王海峰等,2008;于明德等,2008a;赵英利等,2009;陈晓慧等,2011)㊂对该盆地的发育演化和沉积充填进行研究,将会深化对郯庐断裂北段构造演化及该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陈晓慧等,2011)㊂为此,基于新的重磁和地震资料,分析敦化盆地结构特征和构造样式,为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参考㊂1㊀地质概况敦化盆地为一中-新生界沉积盆地,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赵英利等,2009)(图1),北东向和近东西向2组正断裂发育,构成了盆地的基本断裂体系,断裂活动具多期性和继承性㊂由于受敦密断裂控制,平面上,随断裂切割下沉深度的不同,保存的地层也不同:北部凹陷埋藏较深,地层保存完整且厚度较大,凹陷中心区保存有厚度达1.6km的下白垩统地层;南部凹陷勘探程度低,据煤田钻孔资料分析,主要为新生界地层(吴俊华等,2007)㊂根据敦化盆地沉积充填特征㊁基底与盖层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合地震地质剖面发育史研究,认为敦化盆地的形成经历了早白垩世敦密断裂左旋走滑背景下的裂陷㊁晚白垩世隆升剥蚀㊁古近纪再次拉张断陷㊁新近纪拗陷及喜马拉雅晚期强烈的基性火山喷溢等多个演化阶段(胡雯雯等,2008;胡菲等,2012)㊂第44卷㊀第1-2期程三友㊀等:敦化盆地构造特征分析49㊀图1㊀敦化盆地构造分区图Fig.1㊀StructuraldivisionmapoftheDunhuaBasin据重㊁磁㊁电㊁震等资料研究结果,盆地具有 两凹一凸 的构造格局,自南向北划分为南部凹陷㊁中央凸起和北部凹陷,其中北部凹陷自西而东进一步划分为黑石断阶带㊁镜泊湖次凹和大沟斜坡带3个二级构造单元㊂盆地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上太古 古生界㊁下白垩统㊁古近系和新近系4个构造层:盆地基底为上太古界夹皮沟群,古生界寒武 奥陶系青龙村群,二叠系庙岭组㊁柯岛组㊁青沟子组,中生界三叠系托盘沟组;基底之上主要发育下白垩统㊁古近系㊁新近系3套沉积盖层(沙金庚,2005;于明德等,2008b;姚武君等,2009;程丽娟等,2013;林长城等,2013;徐进军等,2015;刘招君等,2016;韩娇艳等,2018)㊂2㊀盆地沉积充填序列根据最新钻孔及区调资料(于明德等,2008a;姚武君等,2009;舒良树等,2011;胡菲等,2012;程丽娟等,2013;林长城等,2013;李健等,2014;苗巧银等,2015;刘招君等,2016;薛纯琦等,2017;韩娇艳等,2018),敦化盆地白垩系自下而上发育帽儿山组(屯田营组)㊁长财 大砬子组,盆地上部缺失上白垩统,但在邻区的延吉盆地发育上白垩统龙井组㊂整个白垩系可划分为下列3个亚构造层序㊂(1)亚构造层序1㊂该层主要由帽儿山组构成,岩性为一套火山岩,可分为3段:下部为灰黑色酸性 中酸性含砾凝灰岩和凝灰熔岩㊁砂页岩,灰色㊁灰绿色粉砂岩夹灰黑色页岩;中部以安山岩为主,夹凝灰岩;上部为灰黑色中酸性含角砾凝灰岩夹安山岩㊂该地层与宁安盆地的宁远组㊁延吉盆地的屯田营组岩性组合相似,区域上与义县组相当㊂(2)亚构造层序2㊂该层由长财 大砬子组构成㊂①长财组:下部为砾岩或凝灰质砾岩㊁砂岩互层夹数层煤层;上部由砾岩㊁砂岩㊁粉砂岩组成,夹少量火山碎屑岩㊁熔岩及煤层㊂当底部缺失帽儿山组时,与下伏基底变质岩为不整合接触㊂②大砬子组:为一套含油页岩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岩系,下部为一套山麓洪积相砾岩㊁砂岩,以黄色含砾砂岩㊁砾岩为主,夹砂岩和粉砂岩;上部为黄色粉砂岩㊁泥岩,黑色纸状页岩㊁油页岩及泥质团块㊂(3)亚构造层序3㊂地震资料表明,敦化盆地缺失上白垩统,邻区上白垩统龙井组主要为一套河流㊁湖泊相红色沉积岩系㊂该层下部为紫色砾岩㊁含砾砂岩,上部以砂岩㊁粉砂岩互层出现,与下伏大砬子组呈不整合接触㊂3㊀盆地构造样式敦密断裂为一向南东陡倾的正断层,兼有走滑性质,该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控制了沿断裂带的众多小型盆地的发育㊂敦化盆地沿敦密断裂分布,受断裂活动严格控制㊂根据重磁解译结果,该盆地可划分为北部凹陷㊁中部凸起和南部凹陷3个构造带,主体分布于敦密断裂南缘,与敦密断裂呈锐角相交,在敦密断裂北侧发育西北部隆起区,盆地南侧发育50㊀地㊀质㊀学㊀刊2020年东南部隆起区(图1)㊂根据重㊁磁和部分地震地质资料分析,盆地结构特征如下㊂3.1㊀盆地结构3.1.1㊀北部凹陷㊀可划分为镜泊湖洼槽和庆丰断阶㊂镜泊湖洼槽挟持于FI⁃1与FⅡ⁃1断裂之间,呈北东向延伸的长条状 双断式 地堑,长约50km㊁宽8 10km,其西南始于林胜,北东因FⅡ⁃3断裂切割而终结,最深处位于镜泊湖镇,基底埋深约为5km㊂其中,上侏罗统厚1.1km㊁白垩系厚2000余m㊁古近系厚800 1000m㊁新近系厚近1km,由凹陷最深部位向西南基底埋深变浅,白垩系厚度变化不大,但侏罗系㊁新近系变薄,古近系缺失,洼槽西南端基底埋深约2000余m,其余仅存1000余m的白垩系(图1㊁图2)㊂3.1.2㊀南部凹陷㊀根据重磁解译结果,将南部凹陷划分为新立林场洼槽与东山镇断陷㊂(1)新立林场洼槽:位于新立林场 秋梨沟镇北东一线,长约30km㊁宽约5km,基底最大埋深为2 7km,呈 双断式 地堑,挟持于FI⁃1与FⅡ⁃1断裂之间,密度界面反演成果及A-Aᶄ重力剖面解释成果(图2)揭示,洼槽下部为上侏罗统,厚约300 500m,其上沉积的白垩系厚2000余m,顶部被古近 新近系不整合覆盖,厚数百米(图1㊁图2)㊂(2)东山镇断陷:呈东西向分布于敦化东西一线,北部发育向南倾的正断层FⅢ⁃3㊁FⅢ⁃4,南部发育向北倾的正断层FⅢ⁃1㊁FⅢ⁃2,呈 双断式 地堑式结构㊂密度界面反演成果及A-Aᶄ(图2)㊁B-Bᶄ(图3)重力剖面解释成果揭示,基底埋深在1.1 2.1km之间,白垩系为主要的沉积盖层,缺失侏罗系㊁古近系,沉积新近系,厚100 300m㊂受南界逆掩断裂作用,三叠纪花岗岩逆掩于凹陷内的白垩系之上(图1 图3)㊂3.1.3㊀中部凸起㊀呈近东西向分布于官地镇一带,花岗岩㊁二叠系出露,密度界面反演成果及B-Bᶄ重力剖面解释(图3)成果揭示中生界缺失,基底之上仅存数十米的新近系㊂由北向南,庆丰断阶凹陷基底埋深变浅,在向北倾的正断层作用下形成断阶,密度界面反演成果及B-Bᶄ(图3)㊁C-Cᶄ(图4)重力剖面解释成果表明,断阶区白垩系厚1.0 2.0km,上覆200 300m厚的新近系,断阶区沉积白垩系㊁新近系及上侏罗统,古近系缺失,受南界逆掩断裂作用,花岗岩逆掩于凹陷内的白垩系之上㊂3.1.4㊀东南部隆起区㊀密度界面反演成果表明该区为大面积基底出露区,A-Aᶄ(图2)㊁B-Bᶄ(图3)㊁C-Cᶄ(图4)重力剖面解释成果揭示花岗岩类携带捕虏体(古生界㊁元古界)逆掩于中生界之上,新生界缺失或残留厚度不大㊂该区侵入岩中生界㊁古生界㊁元古界大面积出露,推测隆起区发生了长期隆升,处于抬升剥蚀状态,白垩纪之后受挤压作用形成弧形逆掩断裂㊂3.1.5㊀西北部隆起区㊀位于敦密断裂北部上升盘,密度界面反演成果表明,该区为基底出露区㊂A-Aᶄ(图2)㊁B-Bᶄ(图3)重力剖面解释成果揭示,晚三叠世花岗岩超覆侵入于元古界基底之上,古生 新生界缺失或残留厚度不大㊂该区地表侵入岩及元古界大片出露,推断处于长期隆升㊁抬升剥蚀状态,为敦化盆地的物源区㊂图2㊀敦化盆地A-Aᶄ重力解释剖面图1⁃新近系;2⁃白垩系;3⁃侏罗系;4⁃晚三叠世花岗岩;5⁃古生界;6⁃上元古界;7⁃断层编号;8⁃断层Fig.2㊀A-AᶄgravityinterpretationsectionoftheDunhuaBasin第44卷㊀第1-2期程三友㊀等:敦化盆地构造特征分析51㊀图3㊀敦化盆地B-Bᶄ重力解释剖面图1⁃第四系;2⁃新近系;3⁃白垩系;4⁃侏罗系;5⁃晚三叠世花岗岩;6⁃古生界;7⁃上元古界;8⁃断层编号;9⁃断层Fig.3㊀B-BᶄgravityinterpretationsectionoftheDunhuaBasin图4㊀敦化盆地C-Cᶄ重力解释剖面图1⁃新近系;2⁃古近系;3⁃白垩系;4⁃侏罗系;5⁃晚三叠世花岗岩;6⁃晚二叠世花岗岩;7⁃古生界;8⁃上元古界;9⁃断层编号;10⁃断层Fig.4㊀C-CᶄgravityinterpretationsectionoftheDunhuaBasin㊀㊀地震勘探揭示的敦化盆地内部结构与重磁反演结果基本一致,均证明了南北2个凹陷与其间中央隆起的存在(图5),隆起和凹陷均位于断裂南侧,并且与敦密断裂斜交㊂地震勘探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北部凹陷内部的精细结构,由一斜坡和次凹陷(分别重新命名为大沟斜坡带㊁镜泊湖次凹)以及敦密断裂北部的黑石断阶带组成(图5)㊂横跨断陷的地震解释剖面显示盆地呈半地堑式形态(图6)㊂钻孔及地震勘探结果与重磁反演结果之间的显著差别源于盆地充填的地层,前者显示盆地充填的地层主要由下白垩统及古近系㊁新近系组成,且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于断槽内,古近系和新近系逐渐向东南侧超覆(图6)㊂3.2㊀盆地性质与演化讨论敦化盆地结构为2个近东西走向的断陷及其之间的隆起,控制性正断层与敦密断裂呈锐角相交,且敦密主断裂形成深断陷㊂显然,北部凹陷和南部凹陷是典型的右旋走滑伸展盆地(或称右旋转换伸展盆地),主走滑断裂为敦密断裂㊂地震勘探资料显示,敦密深断陷内分布的下白垩统发育大量与敦密52㊀地㊀质㊀学㊀刊2020年图5㊀敦化盆地构造纲要图Fig.5㊀StructuraloutlineoftheDunhuaBasin图6㊀敦化盆地DH06⁃SN⁃212.5测线解译(剖面位置见图5)1⁃新近系;2⁃古近系;3⁃白垩系;4⁃断层Fig.6㊀InterpretationoftheDunhuaBasinalongtheExplorationLineDH06⁃SN⁃212.5(sectionlocationshowninfig.5)断裂斜交的正断层,右旋走滑作用始于早白垩世,古近 新近纪发生了再次断陷㊂根据重磁解释剖面,敦化盆地受逆冲改造的时间为白垩 古近纪,逆冲方向主体指向北,该逆冲作用可能与东北地区晚白垩世之后的构造反转有关,导致沿敦密断裂发生左旋转换挤压作用㊂至于重磁解释的敦化断陷内发育的侏罗系的构造背景,有待进一步证实㊂4㊀结㊀论(1)敦化盆地结构为2个近东西走向的断陷及其之间的隆起,控制性正断层与敦密断裂呈锐角相交㊂北部凹陷和南部凹陷为典型的右旋走滑伸展盆地,主走滑断裂为敦密断裂,右旋走滑作用始于早白垩世,古近 新近纪发生了再次断陷㊂(2)敦化盆地受逆冲改造发生在白垩 古近纪,逆冲方向主体指向北,该逆冲作用可能与东北地区晚白垩世之后的构造反转有关,导致沿敦密断裂发生左旋转换挤压作用㊂敦化盆地的结构特征和盆地构造样式分析,对盆地内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㊂致㊀谢此研究得到中国石化东北勘探新区项目管理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陈晓慧,张廷山,谢晓安,等,2011.敦化盆地发育演化及其沉积响应[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2):89-94.程丽娟,刘招君,陈永成,等,2013.敦化盆地北部凹陷新生界地震资料岩性解释及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32(2):344-353.葛荣峰,张庆龙,徐士银,等,2009.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J].地质学刊,33(4):346-358.胡雯雯,张廷山,王海峰,等,2008.浅析敦化盆地成盆机制及盆地性质[J].石油地质与工程,22(1):25-33.第44卷㊀第1-2期程三友㊀等:敦化盆地构造特征分析53㊀胡菲,刘招君,孟庆涛,等,2012.敦化盆地新生界层序与沉积特征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2(增刊2):33-42.韩娇艳,胡菲,2018.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法在陆相层序识别中的应用:以新生代敦化盆地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38(3):513-522.林长城,郝国丽,陈贵标,等,2013.敦-密断裂带吉林段断陷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J].世界地质,32(2):317-324.李健,张霞,侯伟,等,2014.漠河盆地中侏罗统沉积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刊,38(1):1-11.刘招君,孙平昌,柳蓉,等,2016.敦密断裂带盆地群油页岩特征及成矿差异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6(4):1090-1099.苗巧银,刘招君,杜江峰,等,2015.汤原断陷始新统新安村组与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模式[J].地质学刊,39(4):577-583.沙金庚,2005.中国侏罗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现状[J].地层学杂志,29(2):124-129.孙丽娜,黄光明,2009.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西北缘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J].地质学刊,33(4):366-370.舒良树,王艳,沙金庚,2011.中国东南部侏罗纪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研究[J].地质学刊,35(4):337-348.吴俊华,罗家群,严永新,等,2007.敦化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J].石油天然气学报(原‘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9(5):8-13.王海峰,张廷山,戴传瑞,等,2008.敦化盆地上侏罗统 上新统地层划分对比讨论[J].中国地质,35(1):40-53.徐进军,刘招君,孟庆涛,等,2015.敦化盆地土门子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6(3):1006-1015.薛纯琦,胡明毅,蔡全升,等,2017.松辽盆地宋站地区沙河子组层序四沉积相研究[J].地质学刊,41(4):607-613.于明德,王璞珺,蒋永福,等,2008a.敦化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烃潜力[J].石油实验地质,33(3):270-275.于明德,王璞珺,王荣新,等,2008b.敦化盆地烃源岩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J].地质科技情报,27(5):65-70.姚武君,王海峰,张白林,等,2009.关于敦化盆地下白垩统的讨论[J].地层学杂志,33(2):213-216.赵英利,刘永江,韩国卿,等,2009.敦-密断裂左行走滑三维有限元模拟[J].世界地质,28(3):310-317.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analysisoftheDunhuaBasin,ChinaChengSanyou1,LiuShaofeng2,SuSan3(1.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angᶄanUniversity,Xiᶄan710054,Shaanxi,China;2.SchoolofEarthSciencesand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3.ChevronAsiaSouthLtd.,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Withtheresearchmethodofstructuralgeology,thegravityandmagneticdataandsomeseismicgeologicalsectionswereselectedfortwo⁃dimensionalstructure-stratigraphicinterpretation,revealingtheoverall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andformationmecha⁃nismoftheDunhuaBasin.TheresultsshowthatthestructureoftheDunhuaBasiniscomposedoftworoughlyeast⁃westtrendingfaultsandtheupliftbetweenthem.ThecontrollingnormalfaultintersectstheDun(hua)-Mi(shan)faultatanacuteangle,andformsadeepfaultdepressionatitsmainfault.Thenorthernandsouthernfaultdepressionsaretypicalright⁃lateralstrike⁃slipextensionalba⁃sins,withthemainstrike⁃slipfaultbeingtheDun(hua)-Mi(shan)fault.TheLowerCretaceousstratadistributedintheDun(hua)-Mi(shan)deepfaultdepressiondevelopalargenumberofnormalfaultsintersectingwiththefault.Theright⁃lateralstrike⁃slipeffectbeganintheEarlyCretaceous,andoccurredagaininPaleogene-Neogene.TheDunhuaBasinwasthrustedandtransformedfromCreta⁃ceoustoPaleogene.Themaindirectionofthethrustingpointedtothenorth.ThisthrustmayberelatedtothetectonicreversalaftertheLateCretaceousinthenortheasternregion,whichleadtotheleftrotationandextrusionalongtheDun(hua)-Mi(shan)fault.There⁃searchresultscanprovidereferenceforoilandgasexplorationintheDunhuaBasin.Keywords: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tructuralstyle;structural-stratigraphicinterpretation;Dun(hua)-Mi(shan)fault;DunhuaBasin。

中国地质大学 构造实习作业 断陷盆地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 构造实习作业 断陷盆地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文献调研报告断陷盆地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班级: 021103学号: 20101003393姓名:陈雨石日期: 2013.1.1摘要断陷盆地的构造形式十分复杂,对断陷盆地典型构造的特征和成因的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部分。

从近年来的研究结论中可以得出,断陷盆地在发生伸展作用的同时,伴生走滑作用,因此,断陷盆地既非一个典型的伸展盆地,亦非一个典型的走滑盆地,而是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的盆地,只是在构造运动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强度是不同的。

断陷盆地时间上的阶段性、幕式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沉降,造成盆地内构造古地貌的极大变化,并由此导致了盆地内不同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及其控制的层序边界类型、构成样式发生显著的变化。

不同的构造样式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有明显区别,在对渤海湾盆地、辽河盆地、柴达木盆地、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大型盆地和一些中小型盆地的构造研究中可以发现,断陷盆地的典型构造主要有断裂构造、背斜构造、潜山构造、断鼻状构造、走滑伸展构造、不整合构造、底辟构造、反转构造、火成岩构造、构造坡折带和箕状断陷构造,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这些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和油气地质意义对于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断陷盆地典型构造油气成藏地质意义目录一、断陷盆地及其典型构造样式概述 (4)二、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7)1、断裂构造 (7)2、背斜构造 (9)3、潜山构造 (12)4、断鼻状构造 (15)5、走滑伸展构造 (18)6、不整合构造 (19)7、底辟构造 (21)8、反转构造 (23)9、火成岩构造 (24)10、构造坡折带 (27)11、箕状断陷构造 (30)三、结论 (30)参考文献 (31)一、断陷盆地及其典型构造样式概述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

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状。

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

吉黑地槽褶皱系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吉黑地槽褶皱系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张广才 岭早古生代 陆缘构 造带和小兴安岭一 松嫩地 块滨东隆 起 带 ,呈 南北 向展 布 。以郯庐 断裂北延 西支 ( 阳一 沈 四平一
德 惠 一 克 ) 、 塔 溪 一 口 断 裂 为 界 与 松 辽 盆 地 成 矿 区 接 逊 林
接 ,以华北 陆块北缘 断裂东 段为界 与辽东 成矿带相 接 。区 域 出露地层较 少 ,华 力西期 侵入岩 发育 。构造主要 为北西
触 ,以牡丹江断裂 为界与佳木斯~ 兴凯成矿带相接 , 以敦密 断裂为 界与太半 岭、吉中一 延边成矿 带相接 ( 图3 见 )。
区 域 出 露 地 层 主 要 为 元 古 界 东 风 山群 、 下 寒 武 统 铅 山
石 英脉型矿 床 、珲春 市杨金 沟 白钨 矿床 。闹枝沟 金矿位 于 成矿 带 中部 ,围岩为华 力西花 岗岩 ,矿 体呈北西 走 向,具 有地表 延长较小 ,深部延 伸较大特 点。 ( )找矿方 向。成 4 矿 带上主 要寻找 斑岩型金 铜矿 、蚀变岩 型金银铜 多金 属矿
图2 太 平岭岩 浆起源及成 矿模 式图
(一 a 花岗斑岩成矿;b 闪长玢岩成矿 ;1花 岗斑岩 ;2 闪长玢岩 ; 一 . . 3 断裂 ;4 花 岗岩 围岩 ;5 隐爆角砾岩 。) . . .
图3 小兴安岭一 张广才岭北段 区域地质 图
(. 四系;2 第三 系;3 白垩系:4 寒武系;5 元古界; 1第 . . . . 6 燕 山早期花 岗岩岩 组;7 华力西 晚期花 岗岩 岩组: . . 8 华 力西 晚期白岗质花 岗岩岩 组 :. . 9 逊克一 力一 铁 尚志断裂: 1. O 牡丹江 断裂 ;l. 1 断裂 。)
以及 9 个I 级成矿 带 。吉黑地槽 褶皱系 共划分 太平 岭、小 4 I I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39卷总目次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39卷总目次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39卷总目次期页㊃石油地质㊃松辽盆地深层断陷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闫百泉㊀孙㊀扬㊀杨贵茹㊀文㊀强㊀于舒杰㊀胡㊀明(1-1)饶阳凹陷中深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薛㊀辉㊀韩春元㊀肖博雅㊀张国伟㊀于仁江㊀窦连彬(1-10)巴彦呼舒凹陷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杨㊀旭(1-18)沉积模式约束下复杂构造带砂体定量表征与沉积微相刻画 以沙南凹陷曹妃甸18⁃1油田围区为例刘艺萌㊀张㊀藜㊀王志萍㊀刘㊀睿㊀马正武(1-26)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梅㊀俭(1-35)基于储层构型表征的辫状河地质知识库构建 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为例余浩杰㊀马志欣㊀张志刚㊀黄文芳(2-1)大港探区港北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李祖兵㊀李㊀剑㊀崔俊峰㊀杨㊀萍㊀邢立平㊀吴雪松(2-9)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张海桥(2-21)库车坳陷泥岩盖层脆韧性破裂特征数值模拟陈美伊㊀陈守田㊀吉庆生㊀卢明旭(2-28)断裂向下输导油气成藏分布的主控因素袁晓飞(2-36)古龙页岩油(代序)孙龙德(3-1)古龙页岩油战略意义及攻关方向王广昀㊀王凤兰㊀蒙启安㊀谷社峰(3-8)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王玉华㊀梁江平㊀张金友㊀赵㊀波㊀赵㊀莹㊀刘㊀鑫㊀夏㊀丹(3-20)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岩相特征与成因金成志㊀董万百㊀白云风㊀吕建才㊀付秀丽㊀李㊀佳㊀马生明(3-35)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甜点特征及分布崔宝文㊀陈春瑞㊀林旭东㊀赵㊀莹㊀程心阳㊀张玉鹏㊀鲁国强(3-45)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富集的控制作用 以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一段为例付晓飞㊀石海东㊀蒙启安㊀柳㊀波㊀梁江平㊀贺君玲㊀冉清昌㊀巩㊀磊㊀贾㊀茹(3-56)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成岩演化与储集性能冯子辉㊀柳㊀波㊀邵红梅㊀王㊀成㊀洪淑新㊀王继平㊀潘会芳㊀王永超㊀张安达㊀田善思㊀迟亚奥(3-72)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有机质特征与页岩油形成演化霍秋立㊀曾花森㊀张晓畅㊀付㊀丽㊀王雨生㊀常立朋㊀乔㊀羽(3-86)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 以松辽盆地古龙地区为例邵红梅㊀高㊀波㊀洪淑新㊀李玲玲㊀王继平㊀王永超㊀白雪晶㊀谭文丽(3-97)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张亚金㊀张湘娟㊀张振伟㊀曹彦清(4-1)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一段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岳绍飞㊀张㊀辉㊀覃利娟㊀杨朝强㊀漆㊀智㊀王勇标(4-9)辽东南洼东部缓坡带砂砾岩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宛良伟㊀杜晓峰㊀王启明㊀李晓辉㊀马正武(4-19)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二段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董贵能㊀杨希冰㊀何小胡㊀赵顺兰㊀李㊀才㊀李彦丽㊀焦立波(4-32)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田㊀钊(4-42)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对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的控制 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为例段志强㊀李进步㊀白玉奇㊀李浮萍㊀薛㊀雯㊀孙艳辉㊀李东营(5-1)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带反转构造圈闭形成机制及控藏作用孙显义㊀许凤鸣㊀王㊀瑞(5-10)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佟远萍(5-17)新肇油田古628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夏㊀青(5-25)源储被泥岩盖层分隔型油源断裂厘定方法及其应用李晓敏(5-34)微断层发育特征及封闭性评价 以塔河Ⅸ区下油组油藏为例方㊀芹(5-40)论烃源岩层系含油气系统魏恒飞㊀李秋媛㊀毕建军㊀陈彦虎㊀李志向㊀赵海山㊀金国钰(6-1)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马铨峥㊀杨胜来㊀杨㊀龙㊀邹㊀成㊀王君如(6-13)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传统地层划分方案的反思 以姬塬油田罗38区㊁罗211区为例王西强㊀舒成龙㊀高㊀雪㊀刘㊀举(6-21)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盐泥底辟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杨㊀帆㊀胡望水㊀蔡文杰㊀陈章文(6-31)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古地貌演化的控制杨润泽㊀王宏语㊀樊太亮㊀侯云超㊀张㊀斌㊀张㊀峰(6-39)㊃油藏工程㊃定边X区长8储层孔隙特征及其对油水流动的影响李晓骁㊀任晓娟㊀田㊀进㊀马焕焕(1-41)高渗储层非稳态实验中计算含油率的一种方法邓㊀森㊀林㊀喆(1-50)试气过程高压气井裸眼井壁失稳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姜海龙㊀姚志奇(1-56)注水条件下近裂缝带的地应力演化规律郑永香㊀刘建军(1-62)基于数字滤波的压裂停泵压降分析方法李培伦㊀田㊀伟㊀卢德唐(1-74)TMBA⁃015井高孔高渗活跃油水层尾管固井田国强㊀唐㊀凯㊀兰小林(1-79)Toson油田井网部署及实施效果评价毛㊀伟㊀霍立锋㊀张㊀君(2-42)东胜气田锦58井区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李凌川㊀刘㊀威㊀张永春㊀姚昌宇(2-48)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裂缝分级评价方法程㊀超㊀何㊀亮㊀张本健㊀曹㊀建㊀张㊀亮㊀朱㊀雷(2-56)一种快速评价底水油藏开发潜力方法常㊀涛㊀陈建波㊀刘建国㊀程大勇㊀曲炳昌(2-65)基于泡沫流体管流模型的速度管柱排采工艺优化 以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为例符东宇㊀李祖友㊀鲁光亮㊀傅春梅㊀王峻峰㊀唐㊀雷(2-72)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压裂液防膨剂防膨效果评价徐润滋㊀齐㊀银㊀余兴国㊀王雅楠㊀王泫懿(2-80)X区块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优化调整技术及其应用金艳鑫(2-86)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外流水量评估方法赵国忠㊀李美芳㊀郑宪宝㊀苗志国㊀王宏伟(4-48)大庆萨南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方法梁文福(4-53)水力压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吴飞鹏㊀孟鹏程㊀丁乾申㊀李㊀德㊀杨㊀维(4-59)空心抽油杆热水循环降黏效果影响因素王小兵㊀刘㊀阳㊀李㊀森㊀李景波㊀吕雷纲㊀龚浩宇㊀王多琦㊀杜明智(4-69)气体辅助重力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冯科文㊀穆朗枫㊀阎逸群㊀吴忠宝㊀李㊀齐㊀张㊀原(4-77)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模型识别图版及其应用李成刚㊀李英强(4-87)基于格子 玻尔兹曼方法的裂缝导流能力流固耦合徐加祥㊀丁云宏㊀杨立峰㊀刘㊀哲㊀高㊀睿㊀王㊀臻(4-94)耐高温有机锆线性胶压裂液性能评价王㊀健㊀刘玮玮(4-101)受压状态下水力压裂支撑剂性能评价方法徐㊀启㊀周晓峰(5-51)非规则支撑剂团簇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评价曹㊀冰㊀任㊀岚㊀郭仕生㊀姚锋盛(5-58)低伤害高效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制与应用赵玉东(5-65) 动态法 产能方程在高压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为例蔡珺君㊀占天慧㊀邓㊀庄㊀甘笑非(5-72)水平井段套损可膨胀修复技术 以大牛地气田PG34井为例丁少军(5-80)油田开发规划多目标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及其应用王志新(5-86)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合理高效注气开发方式冯强汉㊀邓宝康㊀杨映洲㊀张佳超㊀彭雪花㊀袁嘉赓(6-52)冲击荷载下岩石动态强度主控因素与计算模型吴飞鹏㊀丁乾申㊀杨㊀维㊀李晓军㊀王㊀凯㊀康少飞(6-60)基于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相对渗透率确定方法邓㊀森(6-70)火山岩体积压裂的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评价谢㊀斌㊀任㊀岚㊀贾久波㊀黄㊀波(6-77)胡154井区长4+5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郑㊀奎㊀卜广平㊀张换果㊀杨晋玉㊀李海菲㊀路向伟㊀李㊀钰㊀于景维(6-85)气举井效率定量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齐㊀丹㊀邹洪岚㊀陈㊀挺㊀丁云宏㊀崔明月(6-97)一种适用于水力裂缝扩展的混合位移不连续单元法赵㊀博㊀胡铭寰㊀武天海㊀丛㊀巍㊀徐㊀立㊀冯㊀奕(6-104)㊃三次采油㊃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动态成胶性能评价刘向斌㊀尚宏志(1-86)基于霍尔曲线的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新方法孙㊀亮㊀李保柱㊀李㊀勇(1-91)强碱三元驱油剂及结垢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高清河㊀李㊀琦㊀吴㊀昊㊀黄㊀金㊀陈思安㊀王子玉㊀李丽敏(1-99)三元复合驱工业应用跟踪评价及措施调整方法王云超(1-107)三元复合驱耐碱树脂砂研究及现场应用刘向斌(2-94)生物三元复配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朱慧峰㊀王云超㊀侯兆伟㊀王海峰㊀王㊀颖㊀陈星宏(2-100)微生物驱矿场采出液中生物代谢产物徐㊀婷㊀佘跃惠㊀何延龙㊀张㊀凡㊀梁云微㊀张㊀敏㊀董㊀浩(2-107)CO2混相驱提高石油采收率实践与认识张海龙(2-114)聚合物凝胶在多孔介质中封堵效果实验刘向斌(4-106)不同产甲烷培养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任国领㊀金㊀锐㊀李㊀蔚㊀胡㊀敏㊀曲丽娜㊀侯兆伟㊀卞立红(4-113)一种新型纳米高效固体消泡剂曹光强㊀田㊀伟㊀李㊀楠㊀贾友亮㊀武俊文㊀王浩宇㊀贾㊀敏(4-121)超微CO2泡沫制备与表征邹高峰㊀舒志国㊀郑爱维㊀方栋梁㊀卢文涛㊀张㊀谦㊀魏㊀来㊀曹晨光(4-128)脂肽复配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及试验效果陈金凤(5-91)聚/表复合驱不同驱替阶段孔隙结构及微观剩余油变化规律张舒琴(5-98)聚表剂溶液分离及性能评价董㊀龙㊀时㊀光㊀刘海燕(5-105)聚驱后压堵结合工艺现场试验陈文将(5-111)砾岩油藏SP二元体系乳化性能及驱油实验张莉伟㊀王㊀健㊀栾和鑫㊀路宇豪㊀魏㊀凯㊀赵云海㊀刘凯东(6-112)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邓宝康㊀李军建㊀高银山㊀王新星㊀郭愿刚(6-119)本源无机凝胶传输运移能力和封堵效果实验宋立志㊀郑华安㊀王㊀闯㊀李彦闯㊀曹伟佳㊀卢祥国㊀吕㊀鑫㊀梁守成㊀杨㊀寨㊀张春生㊀高建崇(6-126)㊃地球物理㊃大庆油田 两宽一高 地震资料稳相Q偏移 以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DS20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包㊀燚㊀陈树民㊀王㊀成(1-114)频率衰减斜率属性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李培培㊀刘志国㊀徐善辉(1-122)反射系数反演方法的改进及其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薄储层预测中应用王月蕾㊀于会臻㊀王树华㊀乔玉雷㊀白斌杰(1-128)松辽盆地北部胡吉吐莫北地区萨尔图油层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方法姜传金㊀扈玖战(2-120)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基底浅变质岩岩性测井解释及其应用王春燕㊀史鹏宇㊀李㊀晶㊀覃㊀豪㊀金雪英㊀杨黎明(2-125)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李希元㊀胡望水㊀张㊀楠㊀朱㊀恒㊀李㊀旋(2-133)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及甜点预测技术陈树民㊀韩德华㊀赵海波㊀陈㊀丰㊀王㊀团㊀唐晓花㊀赵峦啸㊀秦㊀玄(3-107)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现状㊁问题及对策李㊀宁㊀闫伟林㊀武宏亮㊀郑建东㊀冯㊀周㊀张兆谦㊀王克文㊀王敬岩(3-117)基于电成像与核磁共振测井的古龙页岩油储层有效性评价汤天知㊀李庆峰㊀赵小青㊀由立志㊀王㊀艳㊀闫学洪㊀徐㊀洁(3-129)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的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李宏为㊀李凡异㊀齐秋红㊀杨㊀童(4-135)JZ气田湖底扇岩性砂体叠置模式与连通关系文佳涛㊀严㊀皓㊀韩雪芳㊀吕坐彬㊀孟智强(4-143)塔里木盆地鹰山组致密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特征王向荣㊀李潮流㊀邓继新㊀潘建国㊀李㊀闯㊀张尔华㊀鞠林波(5-117)北部湾盆地低渗 特低渗含砾砂岩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袁㊀伟㊀何胜林㊀焦祥燕㊀谭㊀伟㊀杨㊀冬(5-127)基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的窄薄储层预测岳丽君㊀钱艳苓(5-135)大杨树盆地火山岩重力场影响消除和基底结构特征高春文(5-141)开发前期少井条件下低渗储层 甜点 建模表征技术及其应用丁㊀芳(6-135)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试验区井位设计及实时跟踪导向技术刘云燕(6-143)㊃非常规油气㊃渝东北寒武系鲁家坪组泥页岩裂缝特征及其页岩气意义胡㊀明㊀张渝苹㊀陆廷清㊀胡㊀峰㊀汪㊀星㊀冯桂莲㊀王秉合(1-136)考虑吸附膨胀和滤失附加应力的井壁应力模型唐巨鹏㊀齐㊀桐㊀路江伟(1-144)多压力系统致密气藏合采特征及开发方式优化实验徐小虎㊀王㊀亚㊀蔺景德㊀刘新伟㊀甘㊀宇(1-153)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徐加祥㊀杨立峰㊀丁云宏㊀高㊀睿㊀刘㊀哲㊀王㊀臻(1-162)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多功能表面活性剂驱油压裂液体系张志升(1-169)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及解除方法冯强汉㊀邓宝康㊀杨映洲㊀贾金娥㊀彭雪花㊀袁嘉赓(2-139)致密砂岩储层油充注下限综合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为例王浩男㊀肖㊀晖㊀苗晨阳㊀马慧磊㊀李胜欣(2-147)薄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对策刘成川㊀曹廷宽㊀卜㊀淘(2-157)页岩地层井壁稳定多模型对比王书婷㊀张景富㊀刘鹏飞(2-166)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冉逸轩㊀周㊀翔(4-150)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邢雅文㊀冯赫青㊀尹㊀峥㊀梁文君㊀王宏霞㊀张㊀浩(4-159)页岩孔径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张㊀宇(4-169)修正流通面积的页岩有机纳米孔真实气体运移模型张艺钟㊀张茂林㊀鞠㊀斌㊀郭㊀平㊀唐彤彤㊀梅海燕㊀沈金才㊀廖如刚(5-148)页岩油层水力压裂注入水返排量计算的数学模型于㊀友㊀李江涛(5-156)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高温高压动态渗吸实验刘俊杰(5-161)大庆油田T30井区扶余油层致密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建模郭思强(5-169)页岩气藏水平井多级水力压裂方法优选薛明宇㊀程远方㊀闫传梁㊀李㊀阳㊀李庆超㊀韩松财(6-152)涪陵页岩气藏水平井初始产能预测方法唐㊀军㊀彭㊀超(6-160)随机森林算法在页岩气田多段压裂改造中的应用纪㊀磊㊀李菊花㊀肖佳林(6-168)㊃工程技术㊃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水平井试采分析及产能预测庞彦明㊀王永卓㊀王㊀瑞㊀张元庆㊀陆慧敏㊀黄㊀亮(3-137)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大规模压裂后闷井控排方法刘㊀刚㊀杨㊀东㊀梅显旺㊀于书新㊀马威奇㊀范学君(3-147)页岩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及对策杨智光㊀李吉军㊀杨秀天㊀姜㊀涛㊀和传健㊀肖海东(3-155)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技术梁久红㊀张丽艳㊀韩冰冰㊀杨世亮㊀李㊀博㊀刘文精㊀张艳茹㊀陈晓晓㊀郭㊀晶㊀董黛莉(3-163)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压裂裂缝扩展机理与压裂工程技术张永平㊀魏㊀旭㊀唐鹏飞㊀张㊀浩㊀刘㊀宇㊀邓大伟㊀王海涛(3-170)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压裂施工诊断及工艺控制技术闫鸿林㊀段彦清㊀范立华㊀张海龙㊀林庆祥(3-176)。

古气候条件对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的控矿作用

古气候条件对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的控矿作用

古气候条件对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的控矿作用1柳蓉,刘招君,孟庆涛,史冀忠,刘沣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E-mail:jpuliurong@摘要:本文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石矿物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了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的古气候成矿条件。

以蒙脱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特征、Sr/Ba元素比值为0.61,TiO2/K2O元素比值为0.38以及古植物和动物化石等特征显示了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条件。

该气候条件对有机质保存及油页岩层数、厚度起着重要的控矿作用。

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常规能源替代资源,而我国油页岩的成矿理论很薄弱,通过此次研究将对于今后油页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桦甸盆地;油页岩;古气候条件;成矿条件1 地质背景桦甸盆地位于敦-密断裂带中段,基底为白垩系小孤山组,之上沉积了一套新生代古近系始新世桦甸组地层。

桦甸组自下而上分别为黄铁矿段(E2h1),油页岩段(E2h2),含碳质页岩段(E2h3)(图1)[1]。

油页岩段主要沉积岩性为一套灰色、深灰色泥岩、油页岩夹薄层灰白色细砂岩,油页岩层数发育,约8-26层。

其中,可采6-13层 [2]。

2 油页岩形成古气候特征2.1 油页岩岩石矿物特征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粘土矿物组合及含量是研究气候的一种良好的指示计[3-7]。

大量的粘土矿物是在地表风化作用中形成的,在沉积作用和埋藏过程中可发生转变。

其形成和转化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控制粘土矿物形成和转化的因素可能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气候条件。

一般认为,高岭石是在潮湿气候、酸性介质中由长石、云母和辉石经强烈淋滤形成[8],因此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高岭石的形成和保存[4,9-11]。

而在沉积地层中,高含量的蒙脱石是与寒冷的气候联系在一起的,且其质量分数随气候变暖而减少;蒙脱石的减少,高岭石的增多,表明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

Singer还在研究中发现,蒙脱石的质量分数与降雨量之间呈线性负相关。

蛟河盆地白垩系石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蛟河盆地白垩系石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蛟河盆地白垩系石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预测孙哲;郝国丽;陈贵标;刘蕾蕾;林长城【摘要】蛟河盆地是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一个中生代断陷型盆地,由3个Ⅰ级构造单元(蛟北坳陷、蛟南坳陷、蛟东断坡)组成.盆地内广泛发育下白垩统奶子山组、乌林组及保家屯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从盆地构造特征、烃源岩以及储盖条件等方面对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综合研究表明,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主要有利区块位于蛟北坳陷,其次为蛟南坳陷.%Jiaohe Basin was a Mesozoic rift basin in Jiaohe area of Jilin Province, which contained three first-order tectonic units; Jiaobei depression, Jiaonan depression and Jiaodong ramp. The Cretaceous strata in this basin are the Lower Cretaceous Naizishan Formation, Wulin Formation and Baojiatun Formation, in ascending order.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onfirmed that it had good material basis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y was made consider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nd source-reservoir-seal associations of Jiaohe Basin, and these comprehensi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iaobei depression was the favorable target of next exploration and secondly was Jiaonan depression.【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3(032)001【总页数】8页(P84-91)【关键词】蛟河盆地;白垩系;石油地质特征;有利勘探区块预测【作者】孙哲;郝国丽;陈贵标;刘蕾蕾;林长城【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53;P618.130 引言蛟河盆地是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一个中生代断陷型盆地,盆地北起拉法砬子,南至平安堡,东起乌林沟村,西至河西大断裂,长约40 km,宽约15 km,面积约550 km2,是吉林省含煤盆地之一[1--3]。

黑龙江省东部敦化_密山断裂带中的第三纪盆地

黑龙江省东部敦化_密山断裂带中的第三纪盆地

5
盆地中的沉积矿产
4
盆地中沉积相的空间配置
根据鸡东盆地第三纪沉积环境的研究 , 在盆 地中靠近 盆 缘断裂一侧 一 般都 发 育有 冲积 扇 带 , 宽度 一 般 为 400 ~ 700 m, 在与盆缘断裂相对的另一侧也会 发育着一些冲积相沉积 , 但规模远比有盆缘断裂的一侧小得多 , 整个盆地 内的沉积 相 分布明确的受控于盆缘断裂 , 在与敦 密断裂斜交 的纬向构 造 控制的部位 , 其沉积表现与敦密断裂 控制的盆地 沉积特点 是 基本相同的。由于陆相断陷盆地内等时 层的对比十 分困难 , 因此 , 把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盆地中 主要沉积相 的分布称 为 盆地的主导沉积相空间配置 , 概略的 表示盆地内 一段地质 历 史时期中的沉积环境的空间配置 情况。图 8 表明 , 在两大 断 裂接合、 交汇部位 , 盆地 主导 古地理 环境 不再 只受敦 密断 裂 的控制 , 甚至敦密断裂几乎不再影响 坐落在其上 的盆地中 的 沉积环境。 盆地分析结果还表 明 , 在鸡 东盆地 中 , 除去 盆缘 断裂 附 近发育的条带状冲积扇带而外 , 还会 在某些主要 的河流进 入 盆地的扇三角洲部位同时持续发育着较大 的主冲积 扇体 , 向 盆地内部持续推进。并在主冲积扇的南北两侧分别形成两
[ 1] [ 2] [ 3] [ 4] [ 5]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 黑龙江省地质志 [ M]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3. 陈忠惠 . 煤和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 [ M] . 武汉 : 中国 地质大学 出 版社 , 1988. 李思田 , 等 . 断陷盆地分析与聚煤规律 [ M ] . 北京 : 地质出版 社 , 1988. 刘宝君 , 曾允孚 .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 [ M] . 北京 : 地质出 版社 , 1985. 池际尚 .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 幔研究 [ M ] . 北京 : 中 国 地质大学出版社 , 1988.

广东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广东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广东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黄宗万【摘要】为探讨广东中新生代盆地隐伏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前景,在充分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形成的原理,结合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对东莞盆地地热的热源、储层、盖层、热水通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莞盆地具备较好的成热条件,具有形成热传导型中低温地热系统的地热地质条件,在断裂破碎带尤其是断裂交汇地段是沉积盆地最有利的成热部位,勘探开发前景良好.【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地热地质条件;地热资源前景;广东东莞盆地【作者】黄宗万【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广州,5104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52东莞盆地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下游,主体部分在东莞市西北部,仅西、北边缘部分属番禺区、广州市、增城市和博罗县。

区域构造上,位于近EW - NEE向广州 - 福田大断裂(又称罗浮山断裂或瘦狗岭断裂)南面,NE向紫金 -博罗大断裂北西面,NW 向黄埔 - 莲花山断裂东面,是一个自西而东,由NE转NEE走向的狭长形白垩 - 早第三纪断陷盆地,面积约 1 800 km2(图 1)。

盆地北缘残丘地带见上白垩统砂岩、砾岩、泥岩与下古生界变质岩或燕山期花岗岩呈断层接触,心组泥岩与上白垩统岩层呈断层接触。

盆地南缘残丘地带见上白垩统岩层超覆不整合在下古生界变质岩或燕山期花岗岩上。

下古生界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盆地的复合型基底,其上沉积了厚达2 505 m的白垩 - 第三系地层。

盆地内火成岩活动相当频繁。

1东莞盆地广泛被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覆盖。

据零星露头和各类钻工井揭露[1~2],覆盖之下发育有下白垩统百足山群、上白垩统及下第三系古新统莘庄组、始新统心组(图2)。

下白垩统百足山群(K1b):沉积一套以河流洪积相为主的紫红色、浅灰色粉砂岩、砂砾岩、砂岩夹凝灰岩,厚度不详,不整合在基底之上;上白垩统(K2):沉积一套河流洪积相和浅湖沉积交替的棕红色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粉砂岩、砾岩互层,厚度大于1 000 m;下第三系古新统莘庄组(E1x):下部棕红色不等粒砂岩与含砾不等粒砂岩,厚度可达246.32 m,中上部沉积一套深灰色、绿灰色,间夹棕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砂岩、砂砾岩,厚度可达288.41 m;下第三系始新统心组(E2b):一至三段为一套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含灰泥岩夹灰岩、含硬石膏泥岩、灰岩及盐岩旋回沉积,厚度>700 m,四段自上而下沉积物中硬石膏逐渐减少,出现较多粉砂岩和细砂岩,泥岩含灰质增加,常见较多薄层灰岩和有机质页岩,残留厚度可达287.93 m。

裂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裂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裂陷(裂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裂陷盆地是岩石圈拉张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其演化阶段一般分为裂陷期和坳陷期,裂陷期发育大量正断层,并伴随火山活动,主要生长正断层将盆地分割成多个坳陷和隆起,发生差异沉降;坳陷期盆内断裂活动停止,盆地整体热沉降。

我国主要裂陷盆地位于东部地区,包括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等,均为陆相沉积盆地。

1.烃源岩裂陷期和坳陷期都可发育烃源岩,发育的烃源岩具有厚度大、丰度高的特点,由于裂陷盆地具有较高的热流值,有助于烃源岩快速成熟。

渤海湾盆地主要烃源岩位于古近系,以1、2型为主。

松辽盆地上侏罗统河流-沼泽相烃源岩为重要的气源岩,白垩系嫩江组为主力烃源岩。

2.生储盖组合断陷型盆地分割性强,以坳陷为单元,发育多种类型沉积体系。

箕状断陷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冲击扇,其中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集性能较好,陡坡带临近深挖区油源,再加上断裂的沟通,易形成岩性-断层油气藏和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深洼区发育深湖相和浊积扇相,浊积扇被深湖相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包裹,易形成岩性油气藏;深洼区与缓坡带之间的断垒带/基岩断块凸起带上,易形成轴向水流形成的远源河流三角洲、重力流以及滩坝沉积,均发育较好的储层;缓坡带以近源河流三角州、滨浅湖和滩坝相为主,距离油源较远,在断裂沟通下可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坳陷型裂谷盆地储集层规模大,横向稳定,成熟度高,如松辽盆地早白垩世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储层以河流相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为主。

坳陷阶段发育的河流泛滥平原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构成区域性盖层。

3.运移特征裂陷型盆地断裂发育,砂体侧向连续性差,油气难以发生远距离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断裂带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

坳陷型盆地储集层分布较为稳定,但仍以短距离运移为主。

总体上,陆相裂陷盆地的侧向运移距离较短,油气田主要围绕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

4.油气藏分布规律坳陷型盆地常发育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吉林探区小城子区块钻井液及防漏堵漏技术研究

吉林探区小城子区块钻井液及防漏堵漏技术研究

吉林探区小城子区块钻井液及防漏堵漏技术研究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下开采活动涉及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钻井工程设计和防漏堵漏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吉林探区小城子区块石油开采为例,探讨该区块在钻井液和防漏堵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钻井液选择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选择对于井眼稳定、环保以及钻头寿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吉林探区小城子区块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分布着大量的构造断层、断裂带和软弱地层。

因此,在钻井液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环保因素:由于地下水环境的敏感性,必须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材料。

目前,常用的环保型钻井液主要有水溶性聚合物钻井液、酚醛树脂钻井液等。

2. 井眼稳定性:因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井眼稳定性的要求也不同。

在小城子区块,由于断层发育,井眼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选择一种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保持井壁稳定的钻井液。

3. 钻头磨损和钻速:为了提高钻井效率,需要选择一种不仅能够保持井眼稳定,还能够减少钻头的磨损、提高钻速的钻井液。

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本区块最终选择了一种基于亚麻籽油、环保型溶剂和水的无污染型钻井液。

经过试验表明,该钻井液稳定性好、井壁稳固、环保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作业。

二、防漏堵漏技术防漏堵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开采效益和环境保护。

吉林探区小城子区块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下水位高,因此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尤为关键。

以下是在该区块进行的防漏堵漏技术研究:1. 高质量水泥浆注入堵漏:在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水泥浆注入是一种阻止油井周围地下水进入井眼的有效方法。

在小城子区块,研究人员使用了具有高流动性和适应性较强的优质水泥浆,确保了注入后的耐水性和强度。

2. 封堵套管防漏:在小城子区块,由于有些地层中岩石裂隙较大,采用水泥浆注入难以达到有效效果,因此采用封堵套管防漏技术。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封堵套管的质量,其中包括套管的密封性和抗压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i l f i n g p e i r o d.t h e Du n h u a— Mi s h a n f a u h i r f t e d f r o m t h e s o u t h w e s t t o t h e n o r t h e a s t .W i t h t h i c k e r P a l e o g e n e f o m a r . t i o n a n d h i g h q u a l i t y s o u r c e r o c k s .t h e Hu i h u a B a s i n ma y f o m r a l i t t l e e a r l i e r t h a n t h e D u n h u a B a s i n .Ac c o r d i n g t o
t i a l s u b s i d e n c e p e r i o d.u n b a l a n c e d e x t e n d i n g o f t h e Du n h u a— Mi s h a n f a u l t ,t h e L o we r C r e t a c e o u s f o r ma t i o n i n t h e L i u h e B a s i n i S l a e u s t r i n e s o u r c e r o c k s .wh i l e i n Hu i h u a a n d Du n h u a b a s i n s t h e f l u v i a 1 . v o l c a n i c e r u p t i o n d e p o s i t s
P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r i e n t a t i o n i n f a u l t e d b a s i n s
a l o n g t h e Du a h u a - Mi s h a n f a u l t i n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L I N Cha n g — c h e n g,HA0 Gu o — l i ,CHEN Gu i — bi a o,S UN Zh e,LI U Le i — l e i
C o l l e g e o f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s , J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6 1 ,C h i n a
a r e t h e ma j o r p a r t .O n e x t ud r i n g a n d u p l i f t p e r i o d .t h e C r e t a c e o u s f o r m a t i o n w a s l i l f e d u p a n d d e n u d e d .O n l a t e
林 长城 ,郝 国丽,陈贵标 ,孙哲 ,刘 蕾蕾
吉林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 3 0 0 6 1
摘要 :本文从 敦一 密断裂演化的 角度分析 吉林 东部 柳 河、辉桦 和敦化 盆地 的形 成、演化及 其石油地质
条件 。根据其 对盆地发 育的影响 ,断裂活动可分为 3个主要 时期 。初始断 陷期 :敦 密断裂的不均衡拉
张使得柳 河盆地 下白垩统发 育较好 的湖相 烃源岩 ,而辉桦 、敦化 盆地则 以河流相一 火山喷 发为主 。挤
压 隆起期 :区域 白垩 系全 面抬升遭 受剥蚀 。晚期 裂陷期 :断裂 自南西向北 东裂 陷,辉桦 盆地形成 时间
可能稍早 于敦化 盆地 ,盆地 内古近 系厚度较 大 ,烃源岩条件也相对较好 。综合对 比分析认 为 ,辉桦及
敦化盆地具较好 的石 油地质 条件 ,各盆地 内大规模 的常规 油气富集可能性较 小,但 油砂和油 页岩等 非
常规油 气资源具有较 大的潜 力 ,下一 步区域上应将 非常规 油气资源作 为重点勘探 方 向。
关键词:石 油地质条件 ;断陷盆地 ;断裂活动 ;敦一 密断裂 吉林段
中图分类号 :P 5 4 2 . 3 ; P 6 1 8 . 1 3 0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5 5 8 9 . 2 0 1 3 . 0 2 . 0 1 5
Ab s t r a c t :We d i s c u s s t h e f o r ma t i o n, e v o l u t i o n a n d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L i u h e , Hu i h u a a n d
D u n h u a b a s i n s i n e a s t e r n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 b a s e d o n t h e t h r e e m a j o r a c t i v e i n t e r v a l s o f D u n h u a — M i s h a n f a u l t .O n i n i —
第3 2卷
第 2期 世界地质 V0 1 . 3 2 No . 2 J u n .2 0 1 3
2 0 1 3年 6月
GL0BAL GEOL OGY
文章编号 :1 0 0 4— 5 5 8 9( 2 0 1 3 )0 2 —0 3 1 7— 0 8
敦一 密断 裂带吉林段断 陷盆地石油地质 条件及勘探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