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模板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模板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
1. 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
- 课程学段:
- 课程年级:
- 课程学科:
2.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技能目标:
- 情感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4. 教学资源准备:
- 教材:
- 教具:
- 多媒体设备:
5. 教学过程设计:
- 课前准备:
- 课堂导入:
- 教学展开:
- 教学巩固:
- 课堂总结:
6. 教学方式:
- 小组合作:
- 个别指导:
- 教师讲授:
- 学生自主学习:
- 多媒体辅助:
7. 教学评价:
- 评价方式:
- 评价标准:
8. 教学延伸:
- 拓展学习:
- 实践活动:
9. 个性化教学:
- 适应特殊学生的教学方法: - 差异化教学策略:
10. 反思与改进:
- 教学反思:
- 教学改进措施: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教学设计模板,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其中的内容。
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2: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模板《××××》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一、课程定位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可以用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例如:【本课程是××××专业的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专业综合实践课。
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仅供参考)二、课程设计思路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
例如:【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仅供参考)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经验及知识。
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展示的。
要体现能力导向、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素质训练、理实一体化等,需列举出显性的目标。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课程标准【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 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方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
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做××”。
这里所说的“做”,是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
所以,“能理解××概念,能掌握××定义,能回答××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模板示例1--2020
《视频编辑》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视频剪辑二、课程性质、课时《视频剪辑》是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适应当前“粉丝经济”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营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也是产品广告宣传、影视作品制作的主要技术和手段。
近年来,直播电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和平台快速崛起,电商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大浪潮,紧抓住新一轮创新增长的机遇。
《视频剪辑》本课程包容性强,兼容了美术基础、图片处理、动画制作等前期课程制作的多种格式素材文件,可以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电子商务高级技工专业学生。
本课程理论教学30学时,实操90学时,共12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授课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讲授部分与课内实践部分。
理论讲授部分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随堂练习为辅。
课内实践部分以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将课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专题指导、示范、修改作业,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
四、课程目标《视频剪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使学生掌握视频作品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综合技能。
具体的能力目标如下:(1)熟练进行素材的采集工作,并对素材进行初步处理;(2)掌握为影片添加转场、特技、字幕和音乐的操作技巧;(3)领会产品宣传的需求和客户的意图,撰写文稿和分镜头稿本;(4)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学生实现从模拟老师制作效果到自行构思和创作的转变;(5)综合应用Pr 、After Effects、 C4D、绘声绘影等软件或者插件独立完成产品宣传片的制作和编辑工作。
本课程可培养的目标岗位如下:(1)广告设计;(2)编辑师;(3)视频剪辑师;五、课程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本课程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具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技能化等特点,课程实施上也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来展开课堂教学和实施,具体实施的项目内容和考核学生的标准如下: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课程标准模板
2.能力目标
3.素质目标
学习内容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周次
1
2
3
4
5
67Biblioteka 8教学实施建议1.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2.教学条件:
3.教学场地:
教学考核
XXXX专业
课程标准
成都市技师学院
《XXXXX》课程标准(常规版本)
一、课程简介
二、本课程与专业内其它课程的关系
三、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素质目标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
章节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机动
总计
五、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
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1、教学方法
2、媒介资源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三)对教学资源的要求
(四)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
《XXXXX》课程标准(一体化)
课程名称
建议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对象: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工作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语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程名称】:语文【年级】:XX年级【课题】:XX【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XX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XX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XX情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XX2. 难点:XX【教学方法】:XX法、XX法、XX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话题导入:围绕XX话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解1. 讲解XX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针对XX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拓展1. 阅读推荐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标准语文教案范文【课程名称】:语文【年级】:六年级【课题】:春夜喜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诗歌的韵律、意境、表现手法等知识;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2.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感悟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春夜喜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诗人杜甫及其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诗歌背景。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诗歌的韵律、意境、表现手法等知识。
2.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性质1. 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课2. 课程级别:必修课/选修课3. 课程性质:理论课/实践课4. 学分:____ 学分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
(3)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1. 课程内容结构:(1)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2)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课程内容安排:(1)第一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四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五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六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七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八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课程标准模板大全
课程标准模板大全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为做好编制专业课程标准工作,特制订本要求。
一、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要着眼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切合高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2.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3.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对接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确定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1.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4、任务目标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表3 项目教学设计(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五、教学建议(包括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方式实施建议。
)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师基本要求(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课程标准进度安排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知识点】。
-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概念】。
- 学生能够了解【课程发展历史】。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课程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进行【课程相关】的实验或操作。
- 学生能够进行【课程内容】的探究和研究。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课程相关】的正确价值观。
- 学生能够培养【课程相关】的兴趣爱好。
- 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第一阶段(第1-4周)- 主题:【第一阶段主题】- 主要内容:【第一阶段具体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2. 第二阶段(第5-8周)- 主题:【第二阶段主题】- 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具体内容】-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项目实践、小组竞赛等3. 第三阶段(第9-12周)- 主题:【第三阶段主题】- 主要内容:【第三阶段具体内容】- 教学方法:论文写作、研究报告、课堂展示等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 教学内容:课程概述、学习目标、教学计划 -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问答2. 第2-4周-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3. 第5-8周- 教学内容:【第二阶段主题】-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项目实践、小组竞赛4. 第9-12周- 教学内容:【第三阶段主题】- 教学方法:论文写作、研究报告、课堂展示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 课堂参与:20%- 作业完成:10%2.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50%- 开卷考试:20%- 实践操作:10%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课程教材名称】》2. 辅助资料: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专家讲座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室设备、教学软件等七、教学反馈与评价1. 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的评估等。
2.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程标准模板
统一格式:段前段后为0,除标题为黑体外,其余全部宋体,行间距统一25磅附件一理论为主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课程标准(三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为零)课程编码:课程类型:适用专业:课程属性:学时:授课单位:学分:授课学期: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以上为小四,宋体)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程性质与作用(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1.1课程性质(三级标题及正文内容均为五号,宋体)本课程是×××(类)专业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干课程),是整合的学科课程,…1.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例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全面发展等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有本专业特点课程实施蓝图和路径的描述在目前条件下理论为主课程可基本保持学科体系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需解决问题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教学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表述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即参照项目课程的要求;对知识的基本要求也可按“了解、基本了解”、“理解、基本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写明附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内“单元内容”尽可能细化附实践教学课时分配表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本课程各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模板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模板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XX课程
授课人:XXX
课程时长:XX分钟
课程目标:
1.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会运用XX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XX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4.提高学生的XX能力和XX素质。
授课内容:
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材料:准备PPT、讲义、案例分析等相关材料;
3.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活动。
评估方法:
1.考试:设置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2.测试:进行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贡献。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2.互动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教学设计:
1.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知识点;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3.互动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课程评价:
1.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学效果测试:通过考试、测试、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和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作者: ————————————————————————————————日期:《XXXXXXXXXXXX》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型:ﻩ课程性质:课程学分:课程学时:适用专业:开课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二)先修后续课程二、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二)方法能力(三)社会能力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二)课程设计思路四、教学内容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六、实践条件七、评价方法八、课程资源九、其它说明《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核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ﻩﻩﻩ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课学期:第3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能够依据生产工艺文件选择工艺装备,在数控机床上独立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正确对零件进行检测,达到数控机床操作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并能够使用数控仿真软件验证数控加工程序,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和精度检测的方法,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数控操作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要求。
(一)专业能力(1)能够识读数控加工典型零件图样。
(2)能够正确选择加工所需的数控设备。
(3)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控车削、铣削所用的刀具。
(4)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控机床夹具。
(5)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零件检测所用的各种量具。
(6)能够正确制定零件的数控加工艺。
(7)能够正确选择切削用量及根据切削条件查表确定切削用量。
(8)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9)能使用数控仿真软件验证数控加工程序。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所属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
2、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3、教学方法设计
4、考核评价的设计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学时,其中理论部分**学时,实践部分**学时。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一、知识目标
二、技能目标
三、素质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及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建议选用
2、教材编写建议:
建议课程团队与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等合作编写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教材。
3、推荐教材:
二、教学方法建议
三、教学评价
四、资源利用。
课程标准模板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会计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系统阐述会计的含义、会计要素、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等式基本理论;详细讲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设置、借贷记账和财产清查等基本方法。
同时也介绍填制会计凭证、等级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学习会计电算化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起始、入门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支撑与奠基作用。
二、参考学时本课程建议学时为126学时,其中实训课时为60学时。
三、课程学分建议18学时计为1个学分,本课程为7个学分。
四、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基于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特色,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能力、知识、素质目标。
根据会计岗位工作流程,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九个学习情境。
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考核方案。
教学内容按最新会计法规、会计准则进行更新和调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照“原理先行、实务跟进、案例同步、实训到位”的原则,以会计“三基”培训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
五、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三基”,较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技能,具备阅读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2)理解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3)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等级会计账簿及编制简要会计报表的方法。
(4)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
(5)掌握财产清查方法。
(6)熟悉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借贷记账法分析基本的基本经济业务并编制会计分录。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及更正方法。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红字部分是解释或说明,该课程标准制订完成后删除)
学分:
学时:
适用专业:
一、课程简介
主要说明该课程的类别,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与前后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作用。
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及学生情况,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各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描述教学目标。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阐述课程设计改革的基本理念,说明课程的特点,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简要的说明。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教学方式,要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五、课程实施条件(根据本课程情况确定)
六、考核形式
七、课程资源(如参考书、网站……)
八、其他说明(前面各项不能涵盖,而有些内容需要交代的在此项中说明,不需要就去掉此项内容)
制定人:制定日期:
审定人:审定日期:。
大学课程标准(模板)
XX学校XX专业《xx》课程标准
xx印制
制订人员:执笔人:审核部门:实施部门:批准部门:
《xx》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三)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
2.专业能力目标
3. 素质目标
三、教学安排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二)实验(实训、实践)内容安排表
四、教学实施
(一)师资要求
(二)教学条件
(三)教学资源(含教材)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
五、课程管理
(一)教学团队
1.教研室主任:
教学责任人:
六、其它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0 课程说明 (1)
1 总论 (1)
1.1 课程定位 (1)
1.1.1 课程性质 (1)
1.1.2 课程价值与功能 (1)
1.1.3 前后续课程衔接图 (1)
1.2 改革理念 (1)
1.2.1 基本理念 (2)
1.2.2 改革重点 (2)
1.2.3 突破方向 (2)
1.2.4 预期目标 (2)
1.3 设计思想 (2)
1.4 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
2 课程目标 (2)
2.1 总目标 (2)
2.2 分目标 (2)
4 实施建议 (4)
4.1 教与学 (4)
4.1.1 教学方法 (4)
4.1.2 学习方法 (4)
4.1.3 教学手段 (4)
4.1.4 校内生产性实训 (4)
4.2 教学资源 (4)
4.2.1 教材编写 (4)
4.2.2 教材选用原则 (4)
4.2.3 参考网站 (5)
4.2.4 教材编写原则及要求 (5)
4.2.5 网络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 (5)
4.3 学习评价 (5)
4.3.1 考核原则 (5)
4.3.2 考核形式 (5)
4.3.3 考核评价细则 (5)
5 其他说明 (5)
5.1 任课教师要求 (5)
5.1.1 职业能力要求 (5)
5.1.2 教学质量要求 (5)
5.2 课程教学环境及条件要求 (5)
5.2.1 校内实训条件 (5)
5.2.2 校外实习基地 (5)
5.3 课程建设等级说明 (6)
5.4 其他 (6)
6 备注 (6)
****课程标准
(此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红字部分供参考,黑字不作改动。
子项目可以增加。
成稿应将红字删去)
0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分:学时:
1 总论
1.1 课程定位
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并要从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中得以体现。
注意区别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同整个专业的定位与目标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
1.1.1 课程性质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课时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学分、考核评价方法等。
如:课程的性质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1.1.2 课程价值与功能
此处应阐明课程价值、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1.1.3 前后续课程衔接图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所培养的职业能力支撑等,可以图表的形式来体现。
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1.2 改革理念
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强调工学结合,采用以实
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
不再严格区分理论与实践教学,要融入原实验教学大纲内容。
1.2.1 基本理念
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1.2.2 改革重点
1.2.3 突破方向
1.2.4 预期目标
1.3 设计思想
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说明制定本课程标准的依据,包括国家、学院有关教学文件、职业教育的理念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
2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留有一定的空间。
2.1 总目标
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2.2 分目标
具体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可从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与社会能力目标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参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用具体、可校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得到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职业能力目标的表述尽量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
见表3-5
表3 项目(或学习情境)设计
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或避免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表4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
表5 理论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3 内容标准
3.1 选择方案
3.2 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及建议学时
(原则上分为二个层级,可采用表格表述方式,也可采用文字叙述方式。
)
(一)XXXXXX(第一层级)
教学目标:
活动安排:
考核评价:
1、XXXXXX(第二层级)
知识要点:
技能要点:
┉┉
主要包括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教师的资格要求等。
4 实施建议
主要阐述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方法、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等建议。
4.1 教与学
4.1.1 教学方法
4.1.2 学习方法
4.1.3 教学手段
4.1.4 校内生产性实训
4.2 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4.2.1 教材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
要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任务或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教材内容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
4.2.2 教材选用原则
4.2.3 参考网站
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教学文件和资料、实训指导书、学习参考书、专业期刊等。
4.2.4 教材编写原则及要求
4.2.5 网络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课件、实训基地、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4.3 学习评价
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要体现各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
融入原考试、考核大纲中的内容。
4.3.1 考核原则
4.3.2 考核形式
4.3.3 考核评价细则
5 其他说明
5.1 任课教师要求
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5.1.1 职业能力要求
5.1.2 教学质量要求
5.2 课程教学环境及条件要求
从专业教师、实训装备等方面描述。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提出对实训(实验)室及功能、设备配置等要求。
5.2.1 校内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物理仿真(实物模拟仿真)、半物理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仿真(数字仿真)实训基地条件的要求,主要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要求。
5.2.2 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课程对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会资源等。
5.3 课程建设等级说明
5.4 其他
6 备注
制定人: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批准人:时间:
永城职业学院文化艺术系
二0一三年三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