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第5章 文化

合集下载

文化社会学讲义

文化社会学讲义

文化社会学讲义第一章文化一、文化的定义1、狭义的文化——文化是精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多种形式1、广义的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东西。

参考——人类社会所创造和共享的全部产品。

既包括物质文化〔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有形的制品〕又包括非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3、“文化〞与“社会〞在概念上的不同构成文化是社会所创造和共享的产品..社会是创造和共享某种文化的相互发生作用的人.构成。

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根底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教材P52〕4、“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一切文明都是文化,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文明,文明是文化的高级阶段。

注意,“人类〞、“人类社会〞、“文化〞这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三位一体〞的概念,三者谁也不可能单独脱离其他而孤立存在。

是人类创造了文化、而当人类创造文化的那一刻起,人才之所以为人,而社会正是由创造和共享了文化的无数个人构成的。

二、文化的的演进〔人类的演进〕1、人类演进的历史: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约6亿年前生命在古代海洋中产生〔由单细胞到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约4亿年前爬行类产生约1亿8千万年前哺乳类动物产生→约7千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出现→约3百万年前人类产生→约5万年前现代人形成→约1万年农业开场→约6千年国家出现→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进入现代社会。

2、人类在灵长类根底上进化演进具有了如下特点:⑴、喜欢群居。

⑵、智力兴旺。

⑶、前肢灵活。

⑷、喜用嗓音。

⑸、直立行走。

⑹、四季性交。

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付出了许多代价。

三、文化的重要性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也创造了人类。

文化使人类的知识和经历能够累积和继承,使人类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不断推进人类的进步。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家庭在未成年个体社会化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父 母 有意的 有 意 的 子 女 无 意 的 无意的



仿




• 2.学校
学龄期个体的社会化可 分三个阶段: 一是前期阶段 (6、7岁-11、12岁) 二是中期阶段 (11、12岁-14、15岁) 三是后期阶段 (14、15岁-20左右)
•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 环境条件之一,特点有: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 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 习机构。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 机构。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 水平)
情感(感觉与感情)
(一)人格发展理论
自我(self)
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 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 。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这一概念是 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 霍 顿· 库利(1864—1929)提 出的。

本我(id)

超我 自我(ego) (superego)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 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与“超我”都是 由它逐渐分化而来的。“本我”是同肉体 联系着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不问时机、 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只按“快乐原则” 行事,一味地追求自我满足。在正常人的 心理活动中,“本我”自然地要被压制, 任其泛滥就将不可收拾。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 个过程。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 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是以模仿形式 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强 烈,但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由于矛盾和冲 突,难以为其提供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 准以及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从 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反主流意识形态往往能获得社会下层阶级的支持。其他一些相冲突的意识形态对经济的关注相对要弱一些。
3、生态学的视角
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间关系的生态学观点,文化生态学断言,文化特性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文化的差异和一致
1、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尽管文化共享,但它仍需每一新生代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来学习,文化因此而代代相传,不断累积。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虽然“文化”的概念时常可与“社会”互换,但这两者不应混淆。严格地说,社会指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而文化指这种交流的产物。事实上,人类社会与文化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文化是人们在交流中创造的,但人类互动的形式又来自于对文化的共享。
在构筑文化结构时抽象词汇可能是最重要的。
虽然符号在于每种文化之中,但大多数特殊符号与特定文化相契合。
语言不仅在不同文化间有区别,在同一个社会的内部不同群体间也有差异。
最后,语言能反映价值观。
2、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是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价值观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克拉克洪,1961;威廉斯,1970)
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同时也能限制个人的自由。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
1、身份或地位。身份或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有两种主要的身份类型。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被称为自致地位,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职业都是自致地位。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笔记第一部分导论第二部分社会组织与个体第3章文化第4章社会与社会结构第5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第6章社会化第7章群体与组织第8章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第3章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所有群体和社会的人们共享非物质文化——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是”与“非”的定义、沟通的媒介、有关环境的知识,以及处事的方式。

人们也共享物质文化——物质对象的主体,它折射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

物质文化包括工具、钱、衣服以及艺术品等。

尽管文化共享,但它仍需每一新生代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来学习,文化因此而代代相传,不断累积。

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虽然“文化”的概念时常可与“社会”互换,但这两者不应混淆。

严格地说,社会指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而文化指这种交流的产物。

事实上,人类社会与文化不能相互独立存在。

文化是人们在交流中创造的,但人类互动的形式又来自于对文化的共享。

2、文化的演进人类文化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大约300万年以前,所有早期社会的物质文化的碎片都保存了下来,最早的工具是由卵石打磨成的刀片。

也许早期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适应是向大动物狩猎的转变。

发生在大约100万年到300万年前,家庭也许已经形成。

在文化发展之前,人类只能通过历经上百代才能形成的生理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改造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同时他们也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着的自然条件。

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类生理的变化。

二、文化的构成1、符号。

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

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所有的文字和数字都是符号,此外,紧握的拳头、美国国旗也都是一种符号。

通过符号,能够理解现实,能够交换和保存复杂信息。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第五章:社会互动本章指导:一、本章目的:社会互动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它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怎样运用其中的理论知识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二、课前准备:1、你以前接触过“社会互动”这个词汇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思考。

2、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你所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无组织的、自发的而且人数众多,试举几个例子。

3、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1、这一章总体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难理解的也就是其中的理论,只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就能理解,注意老师的讲解。

2、最好能看看参考书目,尤其是第一本--《乌合之众》,它是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描写生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感染理论的集合行为说明。

3、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社会互动②集合行为③交换④强制四、学习重点: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戈夫曼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3、集合行为的类型。

重要概念:对社会互动的具体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1、社会互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被隔绝的单个人不行;2、社会互动是相互依存的行为,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面的,有去无回不是互动,但互动不一定非要面对面进行;3、社会互动必须借助符号才能进行,这基于人们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经验,能够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

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分。

在我们日常互动中,非语言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之多令人吃惊,通常情况下,在两个人交谈时,语言对情境的社会意义的表达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是由非语言的方式表达的(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是身体语言和个人空间,前者包括动态或静态的体语以及面部表情。

)。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动态体语(gestures)、静态体语(posture)、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社会互动类型在社会学的先驱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研究形式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区分出并且分析了许多种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那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及强制。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 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 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1、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生命早期。

这种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

2、预期社会化——任务是为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化,对象是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即现实社会中的成年人。

4、逆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知识等。

5、再社会化——指个人改变以前是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意义1、从个人角度分析: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首先,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其次,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最后,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个人生物基础▪人有语言的能力▪人有思维的能力▪人有学习的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外界社会环境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播媒介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1、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可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首先,我们察觉到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自己的行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形式:模仿、嬉戏(角色借用)与群体游戏。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第五章社会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涵义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

一方面,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因此人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行为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社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人又具有社会的属性(表现在:人能制造、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以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特点①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

②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社会化的主要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社会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承和转移,包括前人的文化向后人的纵向传递,社区文化的横向渗透,以及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2)社会稳定功能,社会化的最后的结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为他规定好的规范办事。

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既是社会化的成果,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3)个人自我完善功能,社会对个人而言,就是促使个人获得人格和完善自我。

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与习惯等,使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人格是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统一体。

人的自我完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只有通过社会教化,才能使个人有一个完美的自我观念,并把对自我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尽可能地协调一致。

《社会学概论》第5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社会学概论》第5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5.2 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类型
5.2.1 社会结构及其基本单位
• •
1.地位 一个人在体系中所占的结构性位置,即某人在某一群体或社会 中确定的社会位置。

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
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 寡做出的社会排列。(4)(P70)
5.2 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类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结构这一概念能成为分析事物十分有用的工具,因而被广
泛引用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5.2 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类型
5.2.1 社会结构及其基本单位

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 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体系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 联系。 在时光的流逝中,社会结构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性。
5.1 社会概述
5.1.2 关于社会概念的解释
• •
3.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活的的有机体, 每个部分都有其合乎目的性的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各组
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联系,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 能。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帕金森、默顿等。
• 导向可以是有形的,如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或舆论等非强制 手段进行;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进行。
5.1 社会概述
5.1.1 社会的概念与基本功能
• • • •
3.社会功能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的生命短暂,人类一代代更替频繁; 而社会则是长存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 以积累和发展。

社会学概论丨第五章 社会制度

社会学概论丨第五章 社会制度
• 正式制度的构成要素通常明确具体 • 非正式制度的构成要素则比较模糊,一般而言,作为风俗习惯的
非正式制度,通常还包含着文化传承、象征模仿、感知认同、心 理积淀和情感体验等要素;
二、社会制度的多重功能
• (一)社会制度的制约功能 • 最基本的功能 • 表现: • 1、对人们的社会行动作出了限定或明确了界限 • 2、对群体或组织的行动也作出了限定或明确了界限
• 意识形态的核心与本质属性:价值原则
• 判断一种思想是否属于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分析其有无价值评价的功能, 也就是说它是否能够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的原则、评价是非的标准、鉴别公 正与否的尺度。具备这些功能的思想观念就可以看做是意识形态范畴之内的, 反之都不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 意识形态的分类: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 主流意识形态:由执政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利益集团所坚持的意识形态,
• (二)社会学分析社会制度的视角
• 社会学视野里的社会制度概念,主要是从对人们的社会行动的制约关系而言 的,例如,习惯、风俗、惯例、仪式、协议、规章、法规等,这些制度都是 比较具体的社会制度,是狭义上的社会制度概念;
• 社会学主要关注直接制约人们社会行动的具体社会制度;
• 广义上的社会制度: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作出的界定, 概括了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体制的总体性质,属于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制度。
制度是存在于群体之内还是存在于群体之外。
• 内在制度:道德伦理、理想信念、风俗习惯 • 外在制度:法律条文、规章纪律、各种组织章程 • 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四)意识形态的制度功能
• 意识形态: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理想信念和哲学观念等是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成。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互动

五章、社会互动1、个人空间理论:代表:霍尔;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1)亲密距离:指相距18英寸(约4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为关系亲密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2)个人距离:指相距18英寸(约45厘米)到4英尺(约122厘米);是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3)社会距离:指相距4英尺(约122厘米)到12英尺(约365厘米)以内;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4)公众距离:指相距12英尺(约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

2、社会互动的理论主要包括: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论。

(1)符号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主义或象征相互作用论,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早期代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镜中之我”理论)、托马斯、米德;观点:人类行为的社会目的主要看他们赋予这些目的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在社会互动中是不断建立和再建立的。

(2)拟剧论: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代表: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和“自我呈现”。

(3)常人方法学: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代表:加芬克尔;思想来源: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3、社会网络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的六度分隔理论和欧洲农民自发组织的“赫德兄弟会”活动规模的150法则。

4、社会资本的研究:(1)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社会资本》短文中提出。

(2)①同质性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关系网络的构成以熟人为主体,把有共同的邻居、民族、宗教或家庭关系的人整合为紧密的社会关系,将之细分为家族型社会资本、宗教型社会资本、亲族型社会资本、乡土型社会资本、情感型社会资本等,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封闭性和内聚性。

社会学大纲.doc

社会学大纲.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就是有系统的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

主要是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建构和变迁的.一、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wright Mils)的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 imgination)⏹能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的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去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

⏹思考:假定你某个晚上去听一场流行音乐会,第二天早上又去参加了某个宗教活动。

你能不能看出这两个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行为模式有何不同,他们跟领袖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为何会有这些不同?二、社会学的研究方式⏹社会学家尽可能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实证主义方法论⏹很多社会学的工作反映了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观点——人文主义方法论三、社会学:显而易见的科学吗⏹社会学的视角帮助我们去理解影响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的社会因素,帮助我们去理解整个体系是如何运转的,是如何连为一体的。

⏹注意问题的整体关系⏹揭穿真相(peter L.Berger,1963)⏹研究发现,有关如何进行组织经营管理的多数常规认识,并不一定正确。

四、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五、社会学的“为什么”⏹三种非社会学的关于为什么自杀的答案:⏹生物学的答案⏹传记学的答案⏹心理学的答案⏹社会学家用其社会背景与环境来解释自杀个案六、社会学的解释⏹涂尔干认为,这些社会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具凝聚力、整合性、或有更紧密的结合性。

⏹社会学家不作任何道德判断⏹涂尔干的四种自杀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式自杀⏹(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的原则)⏹从其他社会现象中解释另一个社会现象⏹每一种社会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社会力量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网七、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经济学与社会学⏹政治学与社会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管理学与社会学⏹2、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p13⏹郑杭生:哲学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专门社会科学八、社会学的由来⏹孔德在1838年10月,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正式提出社会学⏹中国:⏹谭嗣同的《仁学》⏹康有为:群学⏹严复:系统介绍⏹章太炎:最早直接实现社会学出书九、社会学的研究对象p8⏹1、众多的定义主要分属于三大类:⏹侧重社会整体——孔德等⏹侧重个人及社会行为——韦伯⏹侧重社会关系,不以意识为转移——马克思⏹2、中国社会学界的几种观点:⏹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其他十、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美国英克尔斯的三分法的理论框架:⏹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的基本制度⏹基本的社会过程⏹中国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十一、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主流话语⏹1、结构——过程视角⏹共时态⏹历时态⏹结构研究和功能分析⏹2、整体——个体的视角⏹社会唯实论——迪尔康姆(宏观社会结构和过程研究)⏹社会唯名论——韦伯(微观社会学)⏹3、均衡——冲突的视角⏹功能论⏹冲突论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历史背景⏹1 、工业革命与无产阶级的出现⏹2 、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二)科学条件⏹(三)思想渊源⏹1、知识力⏹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社会契约论⏹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苏格兰的启蒙思想⏹实证主义与圣西门的工业社会观⏹2、历史传统⏹(1)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2)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3)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二、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一)创立时期的社会学⏹1、初创阶段⏹孔德: 社会静力学(秩序)、社会动力学(进步)⏹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社会进化论⏹2、学科化阶段⏹迪尔康姆:社会事实、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韦伯:/’:>⏹帕累托⏹滕尼斯:社区和社会⏹齐美尔:社会交往的形式⏹(二)西方社会学的制度化时期⏹1、美国早期社会学⏹2、欧洲的社会学⏹(三)当代西方社会学⏹1、50、60年代的社会学主流⏹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2、诸种理论观点并存的多元局面⏹默顿⏹冲突论⏹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3、70、80年代的理论综合状况⏹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布迪厄的惯习和场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三、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一)传入和传播时期⏹(二)探索和成长时期⏹(三)中断停滞时期⏹(四)恢复重建时期第四章社会的构成⏹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一、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二、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5、社会是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三、社会的要素⏹1、人口要素⏹2、资源要素⏹3、环境要素⏹4、文化要素⏹四、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第二节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一、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社会学概论考点

社会学概论考点

第5章文化的构造与功能【要点】※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也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可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全括性和整体性。

※文化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之分。

※文化包括象征符号、价值观念、标准体系和物质文明四个根本构成要素。

※文化具有认同功能、标准功能、整合功能和涵化功能。

目录:〔P84-93〕第一节:文化及其特征第二节:文化的分类第三节:文化的构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2.怎么理解文化的根本特征.3.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4.怎么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2-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共享性——文化并非是个人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象征性——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全括性——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各种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都包含了文化因素的参与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了一个统合的整体4-认同功能——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不同社会和民族在内在本质上的区别标准功能——文化使一个社会的标准、观念更为系统化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根底,即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涵化功能——人需要通过文化涵化才能成为社会的人第6章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要点】※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构造得以维持和开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群体概述解析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群体概述解析

• 理解: • 1.家庭以婚姻关系为基本特征,婚姻是 家庭的起点和基础,是连接家庭的第一 纽带。 • 2.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是连接家庭 中的第二纽带。 • 3.家庭以其成员的共同生活活动为存在 条件。 • 4.家庭是正式群体。
• (二)家庭的建立的基础——婚姻 • 1.定义 • 婚姻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 规定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 2.婚姻的属性 • 自然属性:两性差别、性本能。 • 社会属性:克服主观随意性、符合社会 规范
• 3.婚姻的动机 • 自然因素:生理要求、延续后代。 • 社会因素:经济、政治、职业、感情精 神需求等各有侧重。 • 4.择偶标准 • 自然标准:年龄、相貌、身体。 • 社会标准:经济、政治、职业、文化、 宗教等。 • 一般是双重标准
• • • • • •
5.婚姻限制条件 血缘关系限制——近亲 民族限制——异族 宗教信仰限制——异教徒 阶级、阶层限制——门不当户不对 身体限制——某些疾病
二、家庭的类型 • 按照家庭婚姻和血缘关系以及家庭规模等综合 指标分: 1.核心家庭 • 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 特点:只有一对夫妻关系、 • Double income on kids——丁克家庭 • 形成原因: • 追求生活享受、不愿受孩子拖累。 • 为事业 • 女性独立意识增强 • 减轻负担
2. 按照群体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分为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 主要划分标准是看成员之间是否有经常的 面对面直接交往。 (1)初级群体:又称作基本群体、首属群体, 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 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 如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
(2)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人们为 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 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社会学概论》第5章社会与社会结构

《社会学概论》第5章社会与社会结构

《社会学概论》第5章社会与社会结构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学科,第5章主要讲述了社会与社会结构的相关内容。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和地位的有序。

本章介绍了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社会结构的功能和特点,以及社会结构的类型和变迁等内容。

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社会角色和社会组织。

人口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不同的人口特点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家庭角色、工作角色等。

社会组织是指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如政府、企业、学校等。

这些组成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

社会结构具有多种功能和特点。

首先,社会结构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

通过社会结构,人们可以了解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分工和相互依存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作用。

其次,社会结构可以提供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结构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此外,社会结构还具有灵活性和动态性,可以根据社会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在社会结构的类型和变迁方面,本章介绍了传统社会结构、现代社会结构和后现代社会结构。

传统社会结构以农业社会为基础,具有明确的等级和身份制度,社会关系相对稳定。

而现代社会结构以工业社会为基础,具有更加复杂的分工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

后现代社会结构则强调多样性和流动性,弱化了等级的存在,并呈现出个体主义和多元化的特点。

此外,社会结构也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社会变迁包括社会革命、经济变迁、科技变革等多种形式,这些变迁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结构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在我看来,社会与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只有了解和分析社会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个人价值。

社会学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社会学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四)工作单位 (1)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
关系,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 (2)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 而影响人生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3)工作单位代表国家或社会对职工进行 价值教育,但职工对此教育有一定的选择 性。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一)儿童期 (二)青年期 (三)成年期 (四)老年期
三、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1、获得人格和自我 2、培养社会角色 3、实现文化转移 4、完成世代交中的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 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三)代差(双向教育问题) 所谓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
成人世界做准备。 (3)培养组织纪律性,学习与人交往以及如何
克制自己,接受社会控制。 (4)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
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筛选作用。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三)同辈群体 (1)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 (2)在无意中社会化。 (3)多按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4)注意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3、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 )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生存能力要靠学习才能获得。与动物相比,人的生 存本能要差得多,而人的需要又复杂得多,因此,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借助 语言的运用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掌握必要的生活 知识和劳动技能, 学会与他人合作。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笔记第一部分导论第二部分社会组织与个体第3章文化第4章社会与社会结构第5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第6章社会化第7章群体与组织第8章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第3章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所有群体和社会的人们共享非物质文化——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是”与“非”的定义、沟通的媒介、有关环境的知识,以及处事的方式。

人们也共享物质文化——物质对象的主体,它折射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

物质文化包括工具、钱、衣服以及艺术品等。

尽管文化共享,但它仍需每一新生代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来学习,文化因此而代代相传,不断累积。

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虽然“文化”的概念时常可与“社会”互换,但这两者不应混淆。

严格地说,社会指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而文化指这种交流的产物。

事实上,人类社会与文化不能相互独立存在。

文化是人们在交流中创造的,但人类互动的形式又来自于对文化的共享。

2、文化的演进人类文化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大约300万年以前,所有早期社会的物质文化的碎片都保存了下来,最早的工具是由卵石打磨成的刀片。

也许早期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适应是向大动物狩猎的转变。

发生在大约100万年到300万年前,家庭也许已经形成。

在文化发展之前,人类只能通过历经上百代才能形成的生理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改造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同时他们也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着的自然条件。

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类生理的变化。

二、文化的构成1、符号。

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

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所有的文字和数字都是符号,此外,紧握的拳头、美国国旗也都是一种符号。

通过符号,能够理解现实,能够交换和保存复杂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文化
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社会学是从广义上研究文化。

关于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与文化是不可分离地存在着的,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文化,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它们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

二、文化的一般特征
1、创造性
2、习得性
3、共享性
4、累积性
5、阶级性和民族性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必然促进文明的进步。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第一,文化现象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时才出现的。

可以说文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

第二,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代表进步,不代表落后与反动,而文化则不是这样。

文化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进步文化与反动文化之分。

四、两种文化观: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论
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评价衡量其它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它文化优越。

我族中心主义是建立在对文化的误解之上的。

它是比较极端地认同本民族文化而否定其它文化的现象。

文化相对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它民族的文化。

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内部的主要构成因素1、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

2、语言和符号。

3、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1)价值观念、(2)规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方面)。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5、物质要素。

二、文化的层次构成
1、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是指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

或者说,它是组成文化复合体、能独立发挥一定文化功能的最小文化单位。

如筷子、刀叉、握手、鞠躬、标点符号。

2、文化丛(也称文化集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互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

3、文化模式——是比文化丛更复杂、更高层次的文化结构概念,它是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

三、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

2、导向功能。

3、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

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
一是文化滞后现象发生时,精神文化会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

例如精神文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时,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规章制度,对生产力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会起到阻碍作用。

二是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

亚文化从属于主流文化,但又与主流文化有不同的特征。

通常它并不与主流文化相对立,但有时会发生冲突,这时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就会起反向功能。

文化一体化
一、文化一体化问题
我们讲多元文化共存的合理性、必然性,但并不是说文化是一堆不同成分杂乱无章的组合。

风俗习惯、技能、知识信仰、价值观念和规范之间以及其他文化特性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这就是文化的一体化。

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程度的文化一体化。

而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一体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某些文化比其他文化的一体化程度更高。

一般来说,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文化一体化程度相当高。

但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社会规模很大、结构复杂,包含许多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方面差异悬殊的群体和组织,相对而言,它的文化是异质的、非齐次的,社会文化变化也非常迅速而且不平稳,因此文化成分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整个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变化。

而往往是在部分文化成分发生变化而导致其他成分解体或起而对抗这种变化时,文化一体化的倾向才会出现。

二、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三、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四、主体文化与亚文化
主流文化:当几种文化同时并存,一定有一种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占据着主导地位,为当时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往
往是统治集团所推崇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称为主流文化,或称主体文化、显文化。

亚文化:与之相对应的,居于附属地位的其它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可以称之为“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潜文化”。

反文化:如果某种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对立,走上了主体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的反面,这种亚文化就被称为“反文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性质的分析
从发展的角度看,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区分并非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都在变化,也可能相互转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兴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文化,在开始时往往并不是主文化,而仅仅是一种亚文化,但由于它有发展前途,往往最终上升为主文化。

因此,仅仅凭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地位,并不能判断其性质,只能根据它们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而对它们作出判断。

关于高校亚文化
当我们以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主文化通常是指宏观社会的文化,如一个国家的文化;亚文化则是社会中微观层面的文化,如企业文化、学校文化等,这些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而言,又可被称为“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正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中的亚文化。

而当我们以一所大学作为一个系统,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文化即专业文化,便称为“主文化”;而非专业学习及其它校园中涉及的一切活动,则可称为“亚文化”。

无论是校园主文化活动,还是亚文化活动,都是始终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文化变迁及其方式
一、文化传播
(一)文化具有向四周扩散的特性。

文化特质被创造出来后,必然向周围扩散,变成一群人或一个地区的人共享的东西。

文化传播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文化传播的对象是文化特质、和文化集丛。

(二)文化传播必须有载体,即传播媒介。

(三)文化传播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
1、接触与显示阶段。

一种文化特质传入后,在传入地区显示出来,被人们发现。

2、选择阶段。

人们对于显示出来的文化特质进行观察、批评、选择其中合乎自己价值的部分予以采纳。

3、采纳融合阶段。

把决定采纳的文化特质与本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开始并不和谐,经过长时间的撞击与整合,外来文化特质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一体。

(四)文化传播规律:从地理空间上看,文化传播是以信息源为中心,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扩散的,根据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递减的规律,靠近信息源的地方,传入最多,影响最大,接受也可能最多。

距离信息源越远,信息量越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少。

对文化传播的阻力来自文化差异,文化传播不容易向文化差异很大的地方传播。

二、文化传播方式:文化采借和文化濡化
(一)文化采借:是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丛的借用。

文化传播过程中,外来文化中有一部分被采借,其余部分被排斥。

采借是有选择的,选择的标准是:1、有用性。

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是否符合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和心理特征,往往成为选择采借的标准。

2、符合或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的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容易被采借;与本土文化差异很大或有抵触的外来文化,就不容易被采纳。

(二)文化濡化:是指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连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变化的现象。

或者说:由于文化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或集丛,并使它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用“濡化”来表示。

三、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冲突的诱因主要有:1、时代差异。

2、民族差异。

3、地域差异。

4、阶级或党派差异。

5、集团差异。

6、个体差异。

怎样认识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具有普遍性。

但文化冲突并不一定是破坏性的、消极的事物。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冲突对主流文化的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以及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文化冲突对文化本身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冲突意味着竞争,竞争意味着必须变革,变革才能根本发展,这是文化真正应该遵循的发展轨迹,也是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过程。

因此,我们对文化冲突应该根据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和文化冲突本身的性质,认真合理地对待。

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