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背后的利益链

合集下载

平行进口汽车的发展与趋势

平行进口汽车的发展与趋势

平行进口汽车的发展与趋势平行进口汽车概念及产业链分析“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

平行进口汽车品牌类型大多是国内进口高端汽车品牌畅销车型,是由汽车生产商按照非中国地区(美规,中东国家,德国)标准生产的汽车。

该类汽车与按中国规格生产的汽车主要区别在于转向灯颜色不同,配置不同,安全系数不同,操作系统语言不同,以及不符合中国4S店保修标准等等。

此类汽车由汽车经销商通过自由贸易方式从国外平行进口到国内然后进行自有销售(不由4S店统一进行销售)。

因此平行进口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国外经销商和国际汽运行业;下游行业主要为国内经销商和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行业的营销渠道对行业销售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图表1:中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产业链简图我国平行进口汽车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015年1月,上海发布《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通知》明确允许“注册在上海自贸区内的汽车经销商,经商务部进口许可,从事进口国外汽车的经营活动”。

拉开了我国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工作的序幕。

此外,为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简化平行进口车准入政策,2015年12月,国家认监委于2015年12月发布了《关于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CCC认证改革试点措施的公告》,商务部等8部委于2016年3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政策明确简化汽车自动进口许可证申领管理制度,提出深化平行进口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对已建立了完善的家用汽车“三包”和召回体系的试点企业,可放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申请需提供原厂授权文件的相关要求。

自此,一直以来阻碍自贸试验区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发展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2017年4月,商务部颁布《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办法》提出,取消品牌授权的单一销售模式,旨在打破供应商可能存在的“纵向垄断”,推动供应商和经销商在更加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开展合作。

进口车价高在何处

进口车价高在何处
进 口车价高在何 处
二本 刊 综 合
近期 , 媒体 纷 纷 质疑 , 进 口车存 在暴利涉嫌垄断。路 虎在 中国内地报 价为 1 1 8万多元,而海外仅合人民 币
3 0多万 元 ;宝 马 X5 在 中 国 内地 报 价
价 格 翻 了 好 几 倍 。 又比 如, 汽车 补漆在普通 修车
鉴于 有 关进 口汽 车的政 策需 要 改进 , 臧新兴 等业 内人士呼吁 , 尽快调 整 现行《 汽车产业政 策 》 和《 汽车 品牌 销售实施管理办 法》 , 营造公平竞争的 贸易环境 。 近 日,中国汽车流通 协会 证实 , 协会受国家发改委委托 ,正在 调查汽
有市场垄断 , 哪来的如此暴利 ? 不仅 在销 售 环 节 ,而 且 售后 维 修 、 保养环 节 , 进 口汽 车 也是 高度 垄
司在 中国汽车市 场上 , 通 过滥 用市场
销售到零配件服务 , 只有单一的 4 s 店
渠道 , 因而从 产品定价 、 零配件 分拨 、 商 务政策全是国外厂商说 了算 ,很容 易形成纵向垄断。
“ 国外 厂家 为 了控 制市 场 价 格 ,
《 办 法》 规定 , 经销 企业 从事 汽车 品 牌销售 活动 , 应 当先取得 汽车生 产 企业 或 经其 授权 的 汽车 总 经销 商 授 权。从此 以后 , 便有 了 4 s店授 权销售 的单一经 销网络 , 而厂‘ 家 也拥有 了价
厂 只 几 百 元 ,到 了 4 s店
就要两三 干元 , 其 中 的 暴 利 不 言 而喻 。 ” 饶达 说 。
为8 8万 多元 ,而海 外仅合人 民 币 3 ( ) 多万元,差价 几乎 3 倍 。同一款式 汽 车, 差价 为何如此 巨大 ? 我 国 经济 这十 多年 间都 保 持 着

进口车为什么这么贵

进口车为什么这么贵

进口车为什么这么贵作者:刘晓璐来源:《财经天下周刊》2013年第14期别再说中国车税高了,高也高不出三倍差价中国市场进口车价格与欧美市场存在巨大的差价,不是什么新话题。

例如,法拉利599GTB Fioranno,国内售价为492.8万元,美国市场售价为31.24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213万元,中、美市场有一倍差价;顶级配置的奥迪A8国内售价约为200万元人民币,而美国市场仅为10.5万美元,折合为人民币还不到70万,居然有近三倍的差价。

类似的例证可以说数不胜数。

当然,中国的高税费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劳斯莱斯亚太区总裁克林称:“在美国,劳斯莱斯轿车只会在原价的基础上加15%的税,而在中东地区,消费者在购买劳斯莱斯时,甚至可以不需要承担任何额外费用。

”谈到这个话题,许多厂商和经销在过去10年,一直在强调税收因素。

没错,正如克林所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关税大多在10%以下。

而一辆汽车要进入中国国门,需要交四重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购置税。

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不认同这一说法,在他看来,进口豪车价格如此之高的主要因素不是关税,而是经销商的定价策略。

但事实上,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汽车关税总水平在2006年由之前的80%至100%降低到了25%,汽车零件的平均关税也降至10%。

以排量为3.5升的奔驰SL63为例来算一下账。

国内售价为256万元人民币,美国售价为13万美元(约83万元人民币),差为173万元,而其中应征收的关税和消费税共计约为41万元。

那么,173万元的差价中,除了一些相关的费用,大都为经销商留取的利润。

考虑到汽车在欧美等国的市场定价中也是包含了部分经销商利润,如果再扣除这部分,中间的差价将更为惊人。

就在上个月,上海地区的宝马760轿车几乎打了7折,最高狂降105万元人民币。

从这些降价,你可以看到经销商的利润空间。

没办法,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特点一向都是“人傻钱多”,越贵的车卖得越好。

政策存漏洞放纵了进口车价

政策存漏洞放纵了进口车价

我国反垄断部门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个问题。据社会科学 院反垄断专家介绍,国外对大型公司垄断行为的调查往 往要经历数年。同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反垄断部门成 立不过数年,面临人手不足,经费紧张等
问题,选择的调查,一定是相对重大或紧迫的问题。揭 秘进口车贵:税高还是人傻钱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 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建军说,国内进口车市场垄断最突 牌汽车厂商、境外总经销商对国内销售商的最高控制 权。由于政策的保护,国外车厂在华可以全垄断、全控 制,国内经销商如要做某个品牌,甚至必须先缴纳“咨 询费”。其次,独家经营的国外厂商控制
定价权牟取暴利。第三,进口汽车销售普遍实施4S店为 基础的单一模式,不但投资高昂,还要占用大量土地。 第四,相关产业链风险正在积聚。近年来,一些国外汽 车厂商大量发展经销商,并不断向经销
额为车价的1.4375倍,国内销售很多进口车价格是国外同 款产品的3倍,显然存在暴利。大量热销车型,如宝马X5、 奥迪Q7等,排量3.0升左右,税额为车价的0.95倍。也就 是说,价格不
应该超过国外市场的2倍。但市场上很多产品3倍都不止。 比如奥迪Q7的3.0T顶配车型,美国售价6万美元,完税后 正常价格应该不到75万人民币,但国内售价超百万元。 上海外高桥汽车市场总裁
著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依靠垄断把 巨额利润留在国外多年来,对于进口车的殊高价格,业 内人士要么说因为税高;要么说中国“钱多人傻”,号 称是纯市场行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
海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整车进口事业部总监高济华介绍, 我国进口汽车关税为25%,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分7档, 最高为40%,即使以排量4.0升以上、税额最高的情况测 算,一辆进口车应缴税
区域销售等行为,都涉嫌垄断。分析 垄断行为隐蔽难取 证反垄断研究专家、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廪表示: “厂商确实有权设置指导价、建议价,但不能限定、制 定转售价格,厂商如果规定经销店最低

大众的国际并购案例解析

大众的国际并购案例解析

大众的国际并购案例解析案例解析: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引言: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际并购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全球知名汽车品牌,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并购案例,成功地拓展了自己的全球市场份额。

其中,收购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的案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的背景、动机以及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一、背景介绍1.1 德国大众汽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其业务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和摩托车,并以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等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1.2 斯柯达汽车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是捷克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895年,总部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

斯柯达主要生产中型和大型轿车,以高性价比和稳定性能而闻名。

二、并购动机2.1 开拓新市场德国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较高,但在东欧市场的份额相对较低。

斯柯达作为东欧知名汽车品牌,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收购斯柯达有助于德国大众汽车进一步开拓东欧市场。

2.2 优化产品结构德国大众汽车与斯柯达在车型定位上存在差异。

德国大众汽车主打中高端市场,而斯柯达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收购斯柯达有助于德国大众汽车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3 共享技术和资源德国大众汽车与斯柯达存在技术和资源互补的优势。

通过收购斯柯达,德国大众汽车可以借鉴斯柯达的制造经验和技术,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并购实施3.1 收购时机选择德国大众汽车于1991年与斯柯达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表现良好。

随后,在1994年,德国大众汽车宣布收购斯柯达汽车的计划。

这一时机的选择符合德国大众汽车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3.2 并购方式在并购斯柯达汽车时,德国大众汽车选择了全额收购的方式。

全额收购可以更好地整合斯柯达的资源和管理,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

3.3 后续整合德国大众汽车在收购斯柯达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合。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以吉利收购戴姆勒Smart为例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以吉利收购戴姆勒Smart为例

217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以吉利收购戴姆勒Smart 为例倪家渭周婷谭敏秋钱怡菲仲书贤作者简介:倪家渭(199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周婷(1998-),女,汉族,江苏常熟人,本科,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时代变迁,随着新一代的技术、材料和能源的拓展,汽车行业开始了颠覆性的改变。

近年来,一些中国汽车企业开始通过并购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本文以吉利公司收购戴姆勒smart 为例分析了国内外两大汽车企业的发展状况,并深入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的原因和动机。

关键词:价值链;洗车产业;海外并购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中国企业开始具有全球化的视角,尤其是技术型高科技企业。

吉利作为老牌汽车企业,它需要拓宽海外市场以及谋求更先进的制造技术。

海外并购便是对外拓展并获得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

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海外并购来获得一定的战略支持,从而弥补自身的劣势所在。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集团,并在7年之后参股沃尔沃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开启双方的全方位领域合作。

2018年2月23日,吉利通过二级市场完成对戴姆勒9.69%的股份收购并成为最大股东。

而随后一年不到,2019年3月27日,戴姆勒便将旗下Smart 50%的股份出售给吉利公司,吉利完成收购。

短时间内,吉利便完成了多项海外并购项目,一举拿下多个海外产业,丰富了自身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减弱了自身的技术缺陷。

二、吉利并购动因分析纵览世界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并购是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环节。

回顾中国市场,为加速大车企的发展,并购成了主旋律,并购历程也可谓是汽车产业崛起的成长史。

对于吉利集团而言,海外并购是其学习知识,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

(一)新能源趋势的影响新兴技术在生活领域的普及,加速了中国企业在新材料环节的研发。

被外企和国企分食的进口车“暴利

被外企和国企分食的进口车“暴利

被外企和国企分食的进口车“暴利”日前有媒体将矛头指向进口车高价,称即便刨除税收,外国厂商在内地销售高档车的利润仍高于国际平均30%。

并认为是“垄断”使得这些厂商获得暴利。

但实际上,能从这种“垄断”中获益的,并不只有外企。

…[详细]成本、税收和利润三者共同造就进口车高价进口车性能高、质量佳且口碑好,打造这些优势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相较于国产车(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车),进口车的性能和质量往往更受一筹,口碑和品牌也更好。

这一点,即便是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徐世利也坦承:“自主品牌汽车起步低,底子薄,一度在市场上留下了品质不佳的口碑,挫伤了部分消费者的热情。

”而合资车的质量和进口车也有差距,近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奔驰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就是明证。

特别是对中高端的进口车来说,优势就更为明显。

但优势并不可能凭空出现,背后的研发、设计和制造都是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

此外,进口车的运输和库存成本也不低。

种类繁多的税费进一步推高进口车价格,且排量越大越豪华的车型税率就越高进口车想要合法的进入中国销售,有几轮税费要交。

首先是25%的关税。

第二笔是根据车型排量计算的消费税,而这一税种的税率可高达40%。

第三笔是17%的增值税。

之后,如果进口的汽车是自用,还需要承担10%的车辆购置税。

综合下来,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车综合税负最高可达144%,是美国消费者的7到10倍,为世界之最。

…[详细]再加之车企和经销商的高额利润最终造就了“高价”的进口车根据中国汽车协会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对一辆进口车的最终卖价来说,生产和运输成本占40%,关税和消费税平均占比20%(税费/成交价;若以税费比照成本价,则综合税负为50%),总代理经销商的利润占去30%,而其它分销商的利润仅为5%。

中国进口汽车的价格构成但由于市场需求强劲,高价进口车“不愁嫁”中国经济多年强势增长,使得市场需求强劲,高价车也不愁销路相比国产车质量差、口碑不好,进口车的性能、安全和质量、以及它所能带来的优越感对于钱包殷实的部分国人来说就是购车的刚需。

国外企业伦理案例

国外企业伦理案例

国外企业伦理案例:Volkswagen排放门事件背景Volkswagen(大众汽车)是德国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然而,在2015年,这家声誉卓越的公司卷入了一场严重的伦理丑闻,被称为“排放门事件”。

过程2015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布了一份报告,指控Volkswagen柴油车在尾气排放测试中存在作弊行为。

根据测试结果,Volkswagen柴油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远远超过法定标准。

经过调查,发现Volkswagen使用了一种被称为“作弊软件”的设备,在尾气排放测试中操纵车辆控制系统以达到合规标准。

当车辆检测到正在进行尾气排放测试时,作弊软件会自动启动,并降低发动机功率和尾气排放量。

这项作弊行为持续了数年之久,并涉及约1100万辆柴油车。

此外,Volkswagen还被指控销售非法修改后的柴油车辆,这些车辆在正常道路行驶时尾气排放量远超法定标准。

结果排放门事件曝光后,Volkswagen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公司股价暴跌,市值蒸发了数百亿美元。

Volkswagen不得不承认作弊行为,并道歉向全球消费者、政府和股东致歉。

随后,Volkswagen面临了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和调查。

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罚款,并要求召回所有涉及的车辆。

其他国家也对Volkswagen展开了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作为应对措施,Volkswagen进行了大规模的内部调整和管理改革。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被迫辞职或被解雇,新的管理团队上任并开始推动公司文化和伦理规范的改变。

此外,Volkswagen还承诺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其环保形象,并逐步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

启示1.企业伦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排放门事件让我们看到,企业伦理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保持诚信和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2.透明度和问责制的重要性:Volkswagen作弊行为的曝光表明,缺乏透明度和问责制可能导致公司内部出现严重的违规行为。

我国高档进口车销量大增的背后

我国高档进口车销量大增的背后


岸进 口车数量开始 出现下滑,其 中广 东 口岸进 口汽车 16 4 5
9Q
维普资讯
辆,比去年 同期下降 5 .名 O3 。 3 进 口高档车供货 出现 问题 了吗
能作为一个参考,但是随后也得到很多业 内人士 的认可 。 在 所有比较的车型中 价差 比较 明显的是大排 量的S V U。 即使 出现 2 0 0 6年开始实施大排量消费税这样 的政策 ,进 口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7 2 (0 74 0 2 — 2 4 9 一 2 0 )— 0 9 0 61
尽 管 20 年 7 06 月份 以后, 口车市场 已经取消各种政策 进 限制,关税也 已经降至最低 的2% 5,但是进 口车价格不仅没 有 出现下滑 , 反而一路飙升 、 高歌猛进 。 今年 以来 ,相当多 的品牌进 口 车价格仍然 十分坚挺 , 个别品牌的进 I车甚至出 J 现了少有 的加价现象 。然而 , I高档车市场销量 大增 的 在进 J
背后 , 是跨国汽车巨头对进 口 车业务的更深的垄断和对经营 利润的更疯狂的掠夺,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1 多种品牌 1 2 — 月份销量翻番 梅 赛德斯近期公布的销售数字显示, 0 7 1 2 20 年 至 月销 量继续保 持增长势头, 全球售 出 190 辆。 赛德斯一 570 梅 奔驰 品牌 1 2 至 月亚太地 区售 出220 j 00  ̄,同比增长 1% 1。中国内 地销售势头依 然强 劲,同比激增 6% 7 。其 中 s 级在 中国市场
回顾20 年以前 的进 口车市场, 05 消费者购买的每一辆进 口 , 车 不仅担负 3名 O 以上的关税 , 而且要承担进 口许可证额 外的成本——最高 时一辆车高达 1万元。 20 年, 0 05 政府取

进口车暴利源于人为

进口车暴利源于人为

进口车暴利源于人为凤凰网财知道1在市场中,商家本身不能构成垄断,因为任何的商家总是会面临着其他商家的竞争2车企的价格控制不构成垄断,车企可以在任何的价格水平上定价,商家也有权利这么做3“垄断”意味着强制,在市场经济中,一家企业不可能强行对另一家企业施加价格强制4政府规定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结果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之名行损害消费者之实不能以暴利判断是不是垄断这种把矛头指向商家的反垄断调查是不成立的,在市场中,商家本身不能构成垄断,因为任何的商家总是会面临着其他商家的竞争,这种竞争有的是已经存在于市场中的,有的是潜在的。

财知道:近日关于进口汽车暴利的言论甚嚣尘上,而且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指向进口汽车,你怎么看?朱海就:近期发改委屡屡发起反垄断调查,前段时间是洋奶粉,这次是洋汽车,认为这些洋货价格太高,商家获得了不正当的暴利,有垄断市场的嫌疑。

这种把矛头指向商家的反垄断调查是不成立的,在市场中,商家本身不能构成垄断,因为任何的商家总是会面临着其他商家的竞争,这种竞争有的是已经存在于市场中的,有的是潜在的。

商品的价格高低或商家的利润高低,都不构成反垄断的依据。

如药品的利润都很高,为什么不对药企进行反垄断呢。

发改委的矛头应该指向事关竞争环境的不合理政策,而不是商家。

一些重商主义的政策,可能使商家拥有了特权,从而获得暴利。

政府要检讨的是它自己,因为很可能正是它自己的那些不合理政策,恶化了市场的竞争环境,使某些商家免于竞争的威胁,获得垄断地位。

商家有权利在任何水平上定价“垄断”意味着强制性,在市场经济中,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施加“价格强制”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任何企业都可以自由退出。

车企有权利在任何的价格水平上定价。

财知道:但是相比国外售价,进口车在国内的价格的确高好几倍。

国外车企对进口车有指导价,对部分畅销车甚至有最低限价的规定,经销商的终端售价基本上是被车企掌控的。

这种车企的价格控制是不是一种垄断?朱海就:车企的价格控制不构成垄断。

专家称因进口车市场垄断消费者年付1000亿冤枉钱

专家称因进口车市场垄断消费者年付1000亿冤枉钱

易先生同时表示,根据市场情况,总经销商也会有让利甚至是赔本发车给经销商的时候。但是,这种情况说明这款汽车的终端销售情况很可能出问题了。
探因 现行管理政策存漏洞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调整《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据悉,现行进口汽车管理政策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时制定的,早已不能适应国内汽车市场的现状。一些进口车企有利用政策弊端攫取暴利的嫌疑。
市场人士认为,国内一些高端进口车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厂商利润显著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垄断部门相关人士此前透露,价格监督和反垄断部门密切关注进口和合资汽车领域的价格问题已经不下两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进口车价格高企,税费是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进口车增值税为17%,关税为25%,再加上25%左右的消费税。一辆进口车应缴税额约为车价的1.83倍。
矛盾 利益链条上外企“独大”
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进口汽车生产公司和国内经销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同意进口汽车品牌通过总代理商制度建立销售渠道,也就是设立全国总经销商。几乎所有的进口车生产商都把总代理权授予自己的独资公司或者绝对控股的销售公司,如宝马中国[微博]、路虎中国等。
“这就导致了这些进口车企从渠道到定价上都是一家独大。”专家表示,总经销商的设立意味着进口车生产商全面掌控市场,并拥有绝对话语权,任何品牌经销商都只能通过总经销商授权才能取得在国内销售该品牌的权利。对生产商过度的授权使身处市场终端的品牌经销商越来越被动,这也成为了部分进口车企涉嫌价格垄断的先决条件。
据了解,即使拿到了授权,建立4S店需要的所有材料,小到灯具瓷砖、大到办公用品,都必须按国外厂商要求统一采购。价格不仅比市场高出许多倍,不少还要求经常更换。另外,一些进口车企还不顾市场承受力无节制发展经销商,导致一个品牌出现很多家经销商竞争。

加价提车背后的利益链

加价提车背后的利益链

加价提车背后的利益链作者:沈洋王晓洁周琳陆文军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3年第12期沈洋王晓洁周琳陆文军一辆指导价为27.58万元的顶配福特翼虎,购车者需要加价3万元才能提到车;而指导价189.8万元的路虎揽胜,“加价提车费”甚至高达20万元。

加价提车,对于国外消费者或许是陌生的词语,而对于中国车主而言,甲.已是行业的“公开秘密”,屡遭诟病但“阴魂不散”。

4S店加价售车,是否涉嫌违法违规?背后又有哪些利益链?记者分赴北京、卜海、南昌等地,展开了深入调查。

想要提车。

要么加价要么加装饰“指导价为23.98万元和21.78万元的福特翼虎中低配置车型,有现车,但需要加装1.5万元的装饰。

指导价为27.58万元的顶配车型,需要加价3万元,还要等3个月。

”在位于太阳宫的北京长福新港4S店,一名销售主管一边介绍福特翼虎的价格,一边熟练地填写着购车结算清单。

“北京11家福特4S店,我们已经算是最仁慈的,像石景山、回龙观、昌平等地的45店,低配车型除了加1.5万元装饰,还要1.5万元现金。

”这名销售主管接着说,“不加价、不加装饰也行,那就等吧,不过要等多久就不好说了。

”上海市民刘先生到上海南京西路的一家陆虎门店选购车辆。

销售员对他说,要买车必须等几个月或半年以上,并暗示他如果急需,只有加价。

记者致电位于王府井的运通嘉捷路虎4S店,一名姓魏的销售人员说,加价30万元可以提现车,并表示路虎揽胜一直都是加价销售的,“不加价,不可能提到车”。

畅销车加价或加装饰销售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除了翼虎和路虎外,包括保时捷、奥迪等豪华品牌,以及本田CRV、丰田suv、上海大众途观等车型都实施过加价或加装饰销售。

尊重市场,还是追逐“潜规则”?对于加价售车,4S店给出的理由是供不应求。

“订单太多、产能不足、车源太少。

”上海乐盛长安福特汽车销售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供不应求,加价销售;供过于求,降价销售。

表面上看来,似乎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汽车行业进口与出口的贸易模式

汽车行业进口与出口的贸易模式

未来趋势预测不 够
本研究主要对汽车行业 历史进出口情况进行分 析,对未来趋势的预测 不够深入,未来可以结 合更多因素进行趋势预 测和分析。
国际化战略研究 不足
本研究主要关注汽车行 业的进出口情况,对企 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不 足,未来可以进一步探 讨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 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路径 。
感谢观看
范围
本报告将涵盖汽车行业的整车、零部件、技术等多个领域的进口与出口情况,涉及全球主要汽车生产 国和消费国。同时,将重点分析贸易政策、市场供需、技术创新等因素对汽车行业进口与出口的影响 。
02
汽车行业进口贸易模式
进口贸易概述
进口贸易定义
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的商品或服 务购买到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商业活 动。
进口贸易的重要性
进口贸易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促 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同时也可以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商品选择。
进口贸易流程
贸易谈判进口商和供应商进行判,达 成进口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 和义务。
运输与保险
进口商需要安排货物的运输和 保险事宜,以确保货物安全抵 达目的地。
进口商选择
进口商需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 ,并确定进口商品的规格、质 量和价格等条款。
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角色与责任
政府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汽车行业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如关税减免、出口 退税等;加强行业监管,确保进出口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企业
积极适应国际贸易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 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行业协会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推动行 业自律和规范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付款方式
根据合同约定,进口商需要选 择合适的付款方式,如信用证 、托收等。

进口豪车渠道优势分析

进口豪车渠道优势分析

进口豪车渠道优势分析购买过手机的消费者大多都清楚同一机型存在着“行货”和“水货”两种选择,区别就在于一种是厂家针对各地区进行官方发售,另一种则是其他不正规渠道引进售卖。

而实际上随着各国之间商品流通日渐频密,哪怕是百万级别的豪华车同样也存在着不少灰色货源。

但作为购车者所必须要考虑的是,汽车是一种远比手机复杂的商品,还要涉及到牌照、燃料、维修保养、使用寿命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那么具体结合到国内市场状况,购买“正牌军”的进口豪车会有怎样的明显优势呢?正规进口车更适应地区使用状况汽车是一种“全球性”的商品,我们都知道同一款车型厂家会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供应不同的版本。

而这种版本的不同并不单只是在配置、材质和价格方面去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对机械性能所作的适应性调整。

从高地到平原、从海岸到大陆、从沙漠到雨林,不同地区的用车条件千差万别,空气状况、环境气候、路面种类等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果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缺乏针对性的调教,就会极大影响到机械性能与正常的使用寿命。

所以循正规官方渠道进入国内的车辆,厂家在生产工艺与性能调教上都会作出适应性的改良,例如不少豪华车的悬挂硬度与离地距离会根据厂家的研究资料作出适当修正,以满足国内多变的路况环境。

而通过不正规渠道进入的灰色进口车,往往是厂家发售往其他国家地区的版本,未必能够使其适应国内的用车条件。

另外,由于灰色进口车一般都不是原厂进口,而是从生产国以外的其它国家进口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国家都会优先满足本国需求后才卖到其它国家,因此有时候灰色进口车并不一定是最新款的,一般要落后半年。

相较之下,国内正规进口车则都是由厂家直接供货,交付到用户手上的都是最新的出厂型号。

例如早前由XXXXX官方引进的超级跑车XXXXXXX,每年都会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且正规进口车的供货时间与日产总部保持同步,与灰色货源相比,一般可提前半年左右供应最新仕样车。

除了外界环境与产品升级问题,燃料品质也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国企通过收取代理费从中赚取差价的案例

国企通过收取代理费从中赚取差价的案例

国企通过收取代理费从中赚取差价的案例国有企业(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着国家利益最高的原则,通常以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国家利益为目标而存在。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国企也可以通过收取代理费从中赚取差价。

本文将从几个案例角度,分析国企通过收取代理费从中赚取差价的情况。

首先,以国企代理汽车进口为例。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进口车市场也一直备受关注。

国企可以作为进口汽车的代理商,通过与国外厂商签订代理合同并收取代理费,为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上分销车辆,提供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国企通过代理合同中的差价部分赚取利润。

例如,国外厂商将汽车销售价格定为X元,国企则以更高或更低的价格将汽车销售给中国消费者,从而赚取差价。

其次,以国企代理海外资源为例。

国内资源供应的不足,导致一些行业急需依赖进口资源。

国企可以作为进口资源的代理商,通过与国外资源供应商签订代理合同并收取代理费,为国内企业提供所需资源。

国企可以通过代理行为来获取资源的供应价格优势,并将资源以较高价格售予国内企业,从而赚取差价。

再次,以国企代理外汇业务为例。

外汇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国企作为代理商可以通过与外汇交易商签订代理合同并收取代理费,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等一系列服务。

国企可以通过代理合同中的差价部分赚取利润。

例如,外汇交易商将外汇买入价定为A元,国企则以更高或更低的价格将外汇买入给客户,从而赚取差价。

最后,以国企代理国内企业海外市场为例。

国内企业希望进军海外市场,但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往往需要代理来协助拓展市场。

国企可以作为海外市场的代理商,通过与国内企业签订代理合同并收取代理费,为国内企业提供市场调研、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服务。

国企可以通过代理行为来获取市场信息和资源,将国内产品以较高价格售卖给海外市场,从而赚取差价。

综上所述,国企通过收取代理费从中赚取差价并不罕见。

这种行为虽然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也需要国企权衡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确保代理行为不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进口车密集降价背后

进口车密集降价背后

进口车密集降价背后作者:于海军来源:《民生周刊》 2019年第8期很多原来可以“躺赢”的车企、车型都会面临降价压力,但降价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不会在短时间快速显现。

近日, 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等多家进口车企, 几乎同步宣布下调在售车型价格,降幅最高超过8万元。

车企降价潮密集来袭,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那么,为何进口车突然密集降价,此举对国内消费者会产生哪些影响?国内车市又会迎来哪些变化?竞争需要从4月1日起,我国生产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这是继去年5 月1 日由1 7 %降至16%后的第二次下调。

3月中旬,奔驰率先宣布,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前下调奔驰及smar t车型在中国内地市场全部在售车型厂商建议零售价,并于3月16日正式生效。

此次厂商建议零售价调整后,梅赛德斯AMG车型最高降幅达6.4万元。

第二天,宝马也宣布下调在华销售汽车价格,最高降幅达6万元。

同一天,捷豹路虎中国及奇瑞捷豹路虎也提前下调在华销售的捷豹和路虎品牌全系车型厂商建议零售价。

其中,路虎品牌车型最高降幅8.5万元。

此外,沃尔沃也宣布旗下车型最高降幅达到6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增值税税率下调是此次进口车密集降价的导火索,但更重要的是出于竞争需要。

减税是直接原因,但综合来看,更像是早有准备。

车好多集团副总裁王晓宇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表示,汽车税率的下调不仅会放大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降低购车门槛,让更多消费者受益,此举有望刺激增换购汽车消费需求,有效刺激汽车消费迅速回暖。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认为,这些车企并不是“赔本赚吆喝”。

目前,豪华车的价格高,原因是有关税和品牌溢价,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不能生产同类豪华车,这是进口车可以高定价的主要原因。

随着进口车密集降价,国内消费者肯定会从中受益。

在王晓宇看来,税率的下调对二手车消费市场同样会带来联动刺激。

新车价格的下调,更有益于带动换购需求的提升,使得二手车车源得到进一步丰富,更好激发本地、异地二手车市场活力,平衡供需关系的同时,二手车跨区域流通也将获得利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车背后的利益链
近日,中国进口车价格“全球最贵”,让进口车成为舆论的焦点。

有专家表示,国外车企今年前六个月就从中国赚取了500多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口车定价过高,由中国消费者付的冤枉钱。

同款汽车的国内售价为何是国外的3倍之多?谁才是推高进口车价的幕后黑手?进口车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利益链…
中国人买进口车被指人傻钱多:不卖高价白不卖
中国进口车全球最贵因中国人“人傻钱多”?
奥迪品牌产品海内外市场售价对比。

数据来源:人民网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外国汽车企业价格垄断,中国人又“人傻钱多”,导致中国进口车价格畸高,部分车的售价甚至为国外售价的3倍。

报道显示,同款车在中外市场差价巨大,一款路虎揽胜2013款SUV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折合人民币是54万元,而北京某4S店同型号的汽车售价却高达209.8
万元。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汽车超过50万辆,假设每辆车在总经销环节的平均利润为10万元,国外车企今年前六个月就从中国赚取了500多亿元。

“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进口车定价过高,由中国消费者付的‘冤枉钱’。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排量3.0T的新款奥迪Q7,在加拿大仅售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

但在国内,号称大幅优惠之后,还比加拿大的售价贵了100万元左右。

跟很多富人热衷于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外国品牌的衣服、皮包一样,企业家、富二代等人是路虎、法拉利、保时捷等高端进口车的主要消费群体,因为价格昂贵且品质较好的进口车更能满足他们的身份和需求。

既然加价多少消费者都愿意买,经销商当然愿意卖高价。

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人“钱多人傻”,国内消费者这种畸形的心态和市场行为造成高端进口车有价有市,从而推高了进口车的价格。

进口车背后多方获利高溢价由消费者买单
全国车购税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财政部、CEIC、兴业证券
不过,中国的进口汽车价格昂贵的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仅部分“钱多”的“傻人”并不能支撑起整个进口车的畸形生态。

那中国进口车的高价如何形成?巨大的利益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进口车从原产地发货到岸,在离岸价之外还需加上运费、保险费,中国的到岸价已经比其他国家高出不少。

数据显示,一辆进口车的官方指导价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仅占25%至40%,而其他附加费用则成为高价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为保护国内车企,对进口汽车征收较高关税,造成进口汽车价格高于国外。

中国进口汽车税费的构成为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和最高40%消费税(按照排量分为7档)。

税收约占最后售价的20%至30%,也并不能造成如此高的溢价率。

按照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车销售需获得厂家授权。

离开港口后的进口汽车进入4S店为是单一的销售模式,由各车企在华设立的贸易公司,也就是该品牌进口车在中国的总经销商定价,并由各个4S加盟店进行汽车的销售。

而整个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流通环节中,总经销商对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也掌握了30%至40%的利润。

业内人士指出,以宝马和奔驰为首的德系高端汽车生产商,可以从每辆出口到中国的汽车上最高盈利3万欧元,是其在本土及欧洲市场所获利润的10倍。

当然,除去近年来越来越高的租用仓库费和人力等经营成本,4S店加盟商也要获取一定利润。

成本,关税,厂商和经销商都需获得利润,这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要算到车价之中,并且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自主品牌汽车崛起可解进口车高价之困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及其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兴业证券
国内进口汽车的售价远远高于国外售价,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显然有失公平。

但是,政府需要收取关税以保护本土企业;总经销商制定统一价格也有利于市场规
范和良性竞争;外国厂商掌握核心技术当然该获得回报;中国市场的高端车购置需求强劲,也只能选择购买进口车。

因此,我们似乎无法将责任归咎于这条利益链上的任何一个参与者,也无法认定进口车存在垄断。

事实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缺乏高端车型,无法与进口车形成竞争,导致外国车企形成绝对的优势地位,进口车价格也居高不下。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销量最大市场国家,而整个市场特别是高端车却几乎被外国车企蚕食殆尽,自主品牌汽车根本不能与进口车和合资车相提并论。

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汽车总销量约为773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的总销量却仅约为253万辆。

另一方面,虽然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但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依旧坚挺。

总体来看,2012年四季度、2013年一、二季度上牌量分别同比增长16%、14%和15%,说明今年以来乘用车需求并未受到经济连续下滑的显著拖累。

而与之相对的是,中低端市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故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在今年初以来就连续下滑,从一季度的高于去年同期逐渐滑落至与去年同期相当,目前仅占约20%。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汽车在低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凸显,带动所有在华销售的经济型轿车价格持续降低,已接近甚至低于国际市场。

而去年奔驰为挤压库存大幅调价,从而带动整个豪车市场大打价格战,也说明进口车的高价神话并不是不能破灭。

倘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高端车型能够与进口车形成有力的竞争,那么外国车企便无法独享中国车市的巨大蛋糕,厂商也不得不压低自己的利润,迫使进口车价降低。

但目前来看,自主品牌汽车的强国之路还“漫漫其修远兮”。

进口车价畸高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无论谁获利都不应让消费者为高溢价买单。

从长期来看,中国对豪华车的消费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自主品牌车企须提高自身实力,提振国内汽车行业,也让进口车的暴利走向终结。

本文资料来源于财经观察第92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