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价值借鉴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
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第一、学校德育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
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
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会做判断。
苏联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 中 国 成 立 初 期 , 随 着 各 条 战 线 向苏 联 伴
“ 大 哥 ” 面学 习 的风 潮 , 育 领域 开 始 了 中国 老 全 教
一
次从 教育 方 针 、 学制 度 到教 学 方 法 的 全 面 系 教 了从 教 育理 念 到教育 体制 、 内容 、 法都 深受 苏联 方
统 的改 革 。正 是在 这 一 热 潮 的浸 染 中 , 国建立 我 影 响 的高校 思想 政治 教 育体 系 。
( )源 于 苏联 的教 育理 念 一
2 0年 , 它对 中 国影 响 之 深远 显 然 不 可否 认 。曾 但
都 特别 强调 学生 的思 想政 治教 育工作 。曾任 苏联
教 育部 部长 职务 的教 育 家凯 洛夫 , 十分 强 调 教 育
经“ 以俄 为 师 ” 建 国方 略 使 中 国在 经 济 、 治 、 的 政 文化 教 育 等 各 方 面 都 融 入 了苏 联 的 “ 因 ” 回 基 。 首 审视 我 国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的 苏联 身影 , 追 溯 历 史 、 思得 失 , 理清 发展 脉络 的基 础 上探索 反 在
张 玉婷
( 宁 师 范 大 学 政 治 与 行 政 学 院 , 宁 大 连 16 2 ) 辽 辽 0 9 1
摘
要 :我 国高等 院校 的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在 教 育理念 、 程体 制、 学 内容和 教 育方法 上都深 受 苏联 的影 课 教
响 。通过对 曾经“ 以俄为师”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体 系建 立阶段 的追 溯与反 思 , 的 我们 更应该 在 坚持 中与时俱 进, 在规 范下开拓创新 , 在政党保持活 力的同时加 大宣传教 育工作。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第四, 我们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比如在新加坡,学校把灌输爱国主义与带领学生参观大
型建设工程相结合;把法制教育与带领学生参观监狱、 禁毒展 等活动相结合。 小学生每天参加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并举行升 旗宣誓: “ 我们是新加坡公民, 我们宣誓:不分种族、 语言、 宗
教, 团结一致, 建设一个公正、 平等的民主社会, 为了实现国家 的幸福、 繁荣与进步, 共同努力” 对于青年, 。 其法律规定:每一 个男性公民都要服兵役, 高中毕业必须先服2年兵役才能上大 学或就业。 这些活动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中也有, 但力度和次数
目 前我国在校学生有几午万, 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他 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
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 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 标 的实现。青年学生的成长, 牵动亿万家长的心, 涉及千家万户 的幸福, 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 切实加强和改 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 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 希望工程”是实践“ ,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 民心工程”是 , 提高全民族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基础工程” 。
要层次理论,我们很难想象德国所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会 同样高, 尤其是那些教龄长或快退休的老师会永葆“ 青春” 吗?
— 校长办学 自主权少与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否有矛盾? 德国校长的自主权非常有限,它的主要任务是教好书和
的是同类性质学校的办学计划与目 标,我们根本没有听到有 什么特色学校建设的介绍, 但德国的教学又非常注重个性化, 我们想不提倡特色学校建设, 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发展何以能 得到切实的保障, 两者不协调一致, 这不是可以说有矛盾吗? 最后几句话。 此次德国成行, 首先要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与 有关同志对我本人和我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同时, 还要衷心 感谢学校各位同仁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作出的艰苦努 力。 我很幸运, 也很感动, 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加任重而道远。 我 将与广大教师一起继续努力、 积极探索, 并坚信我们一定会像 德国校长帕普勤先生所讲的那句话一样— “ 即使是很多小
苏联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一 直以来是 由共产党一党专政 ,一言堂的局 面导致了共产 党难 以看到 自身不足 ,经历 了肃反扩大 化运动 ,更是 没有 了任何反对之声 ,使得共产党忽略 自身建设 ,安 于现状 ,享受着他们作为领导阶层的优 越感 。思想和理论上 的不足 ,让共产党 内部更多 的党 员 日益脱离指导理论 ,甚至是对指导思想和理论不信 任 ,是他 们本身在工作 中形成 “ 两 张皮 ” ,在工 作需 要时 ,大肆鼓吹指导 思想 ,大谈其好处 ,私底下却又
一
笔财富。不仅要 重视 文化领 导权 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 , 注重党 的 自身建设 , 还要 警惕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内容的缺
关键词 : 苏联 ; 思想政治教育 ; 隐性教 育; 逆反 心理
失 引起 的逆 反 心 理 。
1 9 9 1 年苏 联瓦解 ,对 社会 主义 阵营 带来前 所未 有 的冲击 ,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它使 正在 熊熊燃烧 的 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 了 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 的巨大挫折 和质疑 。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 的历 史 ,反思其失误 ,比照我 国在社会主义实践 的方方 面 面 ,意在加 强和改进我 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使 其 更好 地服务 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搽 察
> 3卜 Z山。 。 山{ 三 } Q一 ∞
苏联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对我们 的启示
季萍萍
( 鲁东大学 政 治与行政学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2 5 )
摘要 : 苏联作为社 会主义阵营曾经的带头国, 其兴衰留给世人 的思索是凝重 的。给我们 带来的思考和警醒无疑是我们的
团体要兴起 时 ,都要有一定 的阶段 的精神引导 ,形成 独立 的意识 形态和言论倾 向。
苏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苏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李渊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6(000)014
【摘要】前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教育的开创者,在思想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混乱时期,后来开始重视思想教育。
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的思想教育给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李渊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俄思想政治教育的变迁及困境分析
2.列宁对苏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尝试
3.苏俄时期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4.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发展\r——\"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高端论坛\"综述
5.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高端论坛”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最显著的特征是注重公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政府的主导,学校实施和社会配合的三位一体模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定目标。
他们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国外启示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69-021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1.1 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如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相继成立了“品德教育联合会”、“重视品德同盟会”,要求在每所学校都实行品德教育。
“9·11”事件后,更增加了政府拨款。
英国政府颁发《道德教育大纲》,一些大学也相继成立了官方资助的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
日本教育白皮书则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明确,方法灵活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其理论基础为“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
目标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
内容包括:资本主义法制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等。
实施方法强调多样化和综合性。
如英国、法国、日本等国都专设了德育课,教法灵活。
有演剧、唱歌、讨论、辨论等。
通过建立“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进一步深入教育工作。
美国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自然领域、技术领域、人文社科等领域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很多学校规定必须拿到政治学分才能获得学位。
1.3 坚持意识形态,突出政治功能前苏联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西方价值观泛滥,最终造成解体的悲剧西方不提“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在“公民教育”的旗号下大搞意识形态宣传。
例如美国教育中硬性规定政治科目,对校长等人严格筛选。
舆论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完美无缺,强化国家意识。
日本1950年就明确提出开展政治教育,培养反共防共国民。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对我国的借鉴-2019年精选文档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对我国的借鉴前苏联,曾经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泱泱大国,忽然在二十世纪末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炸响的一声惊雷,它使正在熊熊燃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了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和质疑。
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的历史,反思其失误,比照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方面面,意在加强和改进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也正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能无视的财富。
一、“欲木之长,先固其本”――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并应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务实和强化核心理论,紧跟时代脉搏。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最坚实的理论基石,它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及航标。
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不是不顾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也不是唯马首是瞻,禁锢于教条之中,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石结合本国的实际特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贯,不断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理论新战线.否则,就会像前苏联一样长期陷于左倾教条主义的图圈之中。
前苏联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盛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弥漫着空洞、萎靡颓废之风,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荡然无存,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变成了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严重危害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开展。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除了进一步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仅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体系,而且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重现生机与希望。
现在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习领会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并以此为思政教育提供的极为丰富的理论素材的真谛,同时及时把党在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吸收过来,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彻底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党的理论前进步伐滞后、不相协调的局面,增强时代气息,体现当代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引言: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
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
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
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
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
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
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一、加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现阶段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发展新型的入际关系。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顺利进行。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全球眼光,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地域、民族文化。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性和与世界性问题利益的关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要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首先要加强国家主权观的教育。
主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
坚决抵制西方霸权主义者的“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
其次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纽带,为此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与时俱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21世纪这个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其结果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变化,日趋多样化。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经济建设。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重视文化建设。
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尊重多元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坚持和平发展。
要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重视民生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忽视了民生问题,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中国应该吸取这一教训,重视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加强党的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党内的腐败和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中国应该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推进可持续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中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农村发展滞后。
中国应该加强农村改革和发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紧张,甚至爆发了军事冲突。
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 展特 点 ,发 展规 律 ,制定 适 合 不 同年 龄 阶段 的教 育计 划 和 教 育 3 实现与 世界 的时代 化接轨 纲 要 。这 种教育 内容 和方 法 的层 次 分 明 ,促使 了新 加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良性发 展 。
思 想政 治 教 育 时 代 化是 思 想 政 治 教育 基 本 原理 与时 代 本 质 , 是 把握 时代脉 搏 、体现 时 代 特性 、应 对 时代 风 险 、解决 时代 问 题 现 代科学 技术 迅猛 发 展 ,很 多政 府 的T 作 报 告 ,一 些最 新 的
政 治教 育的 r { 1 心 内容 是 美 国社 会 中一 直 流 行 的价 值 理 念 ,美 的理论 与实践 相结合 的产 物。 国高校 思想 政治教 育 的 课程 教学 形 式 主要 是 通 过 通识 教 育 课程 实 施 ,主要涉及 思想 政 治 教育 范 畴 的公 民教 育和 道 德 教育 。通 识 教 经济 、政治 、文化新 闻 都 是最 快 m 现在 网 络上 ,网络 逐 步成 为最 育的核 心问题 是 自由传统 和 人 文 传统 的传 递 ,是 美 国 教 育 系统 中 快 捷 ,应用最 广 的新 闻媒 体 。新 加 坡 在 大力 推 广 互 联 网 的 同 时 ,
尽管 马来西 亚 的文 化 多元 化 、价值 多 元 化 ,但 是 为 了马 来 西
思 想政 治教育 学科建 设 的四个 要点 :“ 第一 ,知行 统 一 ,坚 持 亚 未来更 好地发 展 ,为了把 马来 西 亚 的公 民培 养 成 知识 和能 力 以
6个 核心 价 值 在马 来 两亚 全 国 范 围倡 导 。 理论 与实践 结合 。第二 ,教研结 合 ,教 学 和科 研密 不 可分 。第 , 及 道德修 养高 的人 ,把 1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当代启示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当代启示作者:梅萍胡红生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建立在科技革命和现代生产的宏大背景基础之上,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信仰教育提供了典范。
但后来苏联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阵地,丢掉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基础、理性基础、青年基础和制度基础,又最终导致了苏联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坍塌、国家解体。
总结前苏联的经验教训,直面西方各种思潮的渗透干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加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治理,抓好执政党的制度建设,从而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深刻的理论觉悟、扎实的实践根基、广阔的传播空间以及坚实的政治认同基础。
[关键词]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反思;启示[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7)01-0025-08[收稿日期]2016-08-16[作者简介]梅萍(1969—),女,湖南常德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胡红生(1971—),男,湖北蕲春人,博士,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心态问题和党的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大学生心态变化特点与心理疏导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BKS10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苏联才一跃成为第一个能与资本主义世界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典范。
但遗憾的是,由于苏联后来的主要领导人思想政治路线的变异,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怀疑与放弃,信仰的坍塌、信念的动摇等等,加速了苏联的社会混乱及最终解体。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对我国的借鉴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对我国的借鉴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前苏联的解体使苏联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因此付出沉痛代价,无不令我们惋惜感慨,但更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的是苏联的失误和纰漏何在。
本文试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向入手,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现实意义。
标签:意识;作风;管理;青少年前苏联,曾经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泱泱大国,忽然在二十世纪末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炸响的一声惊雷,它使正在熊熊燃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了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和质疑。
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的历史,反思其失误,比照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方面面,意在加强和改进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也正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能无视的财富。
一、“欲木之长,先固其本”——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并应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务实和强化核心理论,紧跟时代脉搏。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最坚实的理论基石,它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及航标。
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不是不顾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也不是唯马首是瞻,禁锢于教条之中,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石结合本国的实际特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贯,不断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理论新战线.否则,就会像前苏联一样长期陷于左倾教条主义的图圈之中。
前苏联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盛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弥漫着空洞、萎靡颓废之风,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荡然无存,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变成了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严重危害了黨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开展。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除了进一步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仅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体系,而且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重现生机与希望。
苏联经验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苏联经验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前苏联的解体,苏联的社会主义经历了70多年的实践历程。
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得失,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作用。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的诞生,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在全世界人民的视野里。
但是,1991年12月25日,随着克里姆林宫红旗的坠地,苏联解体,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纵观苏联社会主义70多年的历史实践,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得失,对历史负责,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丰绩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俄国的实践过程,为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1 政体高度集权有利于宏观调控苏联在政体上高度集权,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把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发布命令、决议的办法,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组织。
高度集权的方式有利于统一思想,及时决策,能够充分发动、组织、调动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依据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政策、策略,全面进行有效、可控的宏观调控,团结一致,实现发展目标。
政体的高度集权对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以及迅速组织卫国战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实现由农业大到工业的成功转型,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经验。
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当时的苏联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内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经济状况很糟,百废待兴,国际上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
就在此种状况下,在当时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情况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其强大的活力,依靠党的领导,依靠计划管理,把有限的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新建和改建一大批工矿企业,调动了全国的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深入剖析其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苏联教育理论,作为20世纪重要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一,曾对全球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的教育政策、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育体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苏联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历史背景,然后分析这些理论是如何被引入中国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的。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后果。
本文将总结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二、苏联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苏联教育理论,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世界教育,特别是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苏联教育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认为教育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
这一观点强调教育应当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无产阶级培养接班人。
在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强调教育的阶级性,将教育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教育理论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认为理论知识应当与实践活动相互印证、相互促进。
这一观点在中国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苏联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全面性,认为教育应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这一观点在中国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中国的教育政策也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苏联教育理论中,教师被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领导者,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这一观点在中国教育中也有所体现,中国教师被赋予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责,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苏联教育理论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方面。
关于前苏联思想理论教育的反思
关于前苏联思想理论教育的反思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经历了一次转型,从一个全国性思想理论体系提出的社会主义到现在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苏联的思想理论教育在转型前后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当初苏联的思想理论教育模式也影响了当下的欧洲其他国家的思想理论教育。
反思前苏联思想理论教育,可以增强当前欧洲其他国家的教育力量,从而积极调整思想形式,不断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一方面,前苏联的思想理论教育以数量为主,忽视了质量。
在苏联,文化教育统一由政府控制,“统一的”思想理论被宣传和贯彻。
在苏联,政府在宣传各种思想理论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思想理论在青少年成长中竟然如此深入人心。
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虽然人们有统一标准的思想理论,但它们还是存在一定的空洞和虚假,而且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是形成了某种“流行”但不切实际的思想。
另一方面,苏联的思想理论教育太强调宣传,而忽视了研究。
在苏联,思想理论的传播被看作是传达准确无误的要求,政府始终强调宣传思想理论,但并没有把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义务和学术任务,没有深入研究各种复杂的思想理论的内涵,对思想理论的理解也没有做到事实准确。
结果是学生们仅仅是知道思想理论,但不懂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从根本上不能满足今天欧洲高水平思想理论教育的要求。
综上所述,前苏联的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种种问题,最重要的是,缺乏质量上的改进,这就要求当下欧洲其他国家调整思想理论教育模式。
首先,教育应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多重视研究思想理论的内涵,而不是宣传思想理论的表面,尊重和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活跃性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培养出有能力和自信的未来精英。
其次,增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借鉴各国文化教育的优点,改善当前欧洲其他国家的思想理论教育,实现教育的最终力量,提高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水平。
总之,前苏联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丰富,也得到了不少欧洲其他国家的回顾和借鉴,当下欧洲其他国家也应该正视思想理论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借鉴前苏联的成功和失败,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最终实现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价值借鉴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价值借鉴[内容摘要] 前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行者,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执政70多年的道路上,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失误及教训为我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警醒,我国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积极因素,以史为鉴,不断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借鉴价值一、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及教训(一)前苏联在意识形态建设上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苏联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实条件的预见,牢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将本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确立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这时,俄国无产阶级面临着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从党内扩展到党外,从无产阶级扩展到全体人民,从局部范围扩展到全国范围这一迫切任务。
这一任务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关键就要看苏共领导否能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理论贯穿革命的始终。
在今后长达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改变,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显得尤为的突出。
所谓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用以进行阶级统治并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工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会失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斯大林执政期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落后的动荡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成就,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他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也是相当严重的。
由于个人私欲的不断膨胀,对权力的过分集中,党内出现了诸多歪风邪气,比如盲目的个人崇拜,思想的极度僵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广泛盛行。
论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失误和启迪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题目论前苏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失误与启迪科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姓名刘萌萌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入学年月2011年09月论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失误与启迪摘要:前苏联发生历史性演变的原因极为复杂,但在思想理论教育方面的教训极为深刻。
在社会主义国家增强和改善执政党的建设不断改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尤其是增强对青少年的思想理论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关键词:前苏联、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失误、启迪前苏联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行者,他不仅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且形成了健全的操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伴随了它的兴衰荣辱的始终。
但是,如此传统悠长、攻势壮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苏联解体的危机时刻,不但未能挽留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赖和依恋,反而成了促使其加速解体的催化剂,其中的教训发人深醒。
中国作为一个与前苏联同源于社会主义传统、继之而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在革命和建设的诸多方面,遵循苏联的足迹前行即可抵达共产主义的彼岸,似乎成了不必求证的公理,在凸显意识形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其如是。
因此,只有以苏为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领导核心、学科发展、方式方式等方面,摆脱苏联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短处的消极影响,方能适应。
世纪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切实增强、改良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以建构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前苏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失误前苏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的地方显而易见,如强调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是共产主义。
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的地方为社会主义苏联的稳固发展做出庞大贡献,但随着前苏联一晚上之间的土崩瓦解,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的地方更发人深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价值借鉴[内容摘要] 前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行者,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执政70多年的道路上,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失误及教训为我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警醒,我国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积极因素,以史为鉴,不断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借鉴价值一、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及教训(一)前苏联在意识形态建设上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苏联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实条件的预见,牢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将本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确立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这时,俄国无产阶级面临着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从党内扩展到党外,从无产阶级扩展到全体人民,从局部范围扩展到全国范围这一迫切任务。
这一任务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关键就要看苏共领导否能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理论贯穿革命的始终。
在今后长达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改变,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显得尤为的突出。
所谓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用以进行阶级统治并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工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会失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斯大林执政期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落后的动荡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成就,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他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也是相当严重的。
由于个人私欲的不断膨胀,对权力的过分集中,党内出现了诸多歪风邪气,比如盲目的个人崇拜,思想的极度僵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广泛盛行。
这些意识形态的非正常化直接危害了国家的建设和全面发展,成为苏联社会主义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高墙壁垒。
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情况并未向好的事态发展,反而愈演愈烈。
他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功绩,并丑化无产阶级专政和和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使很多人思想上陷入混乱,动摇了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心以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
确切的说,苏联的演变就是从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开始的,到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苏共领导人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戈尔巴乔夫以改革家自居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民主化、人道化”、推行“政治新思维”,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标志着苏联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彻底背叛。
这种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错误行为无疑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苏联肆意进行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和传播铺平了道路,以“民主、平等、自由”为资本主义口号的西方价值观念迅速在苏联这一社会主义国家泛滥,严重冲击了民众的思想价值观,使得共产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苏联名存实亡。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就警告过:“尽管我们与苏联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竞争,但意识形态是我们争夺的根源。
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打了败仗,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关系都将毫无意义。
”①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极左”和“极右”的虚无主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背叛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本原因。
(二)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权威性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由于苏联在体制构建上长期奉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领导体制上实行过分的集权和僵化管理机制以及官僚既得利益者集团的形成,使得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神圣的权威性。
苏联政治体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力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人治高于法治,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与制约机制,理论与行动脱离实际,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与现实意愿,致使整个国家深陷混乱的泥潭之中。
在这一体制下,公民的基本权利遭到严重侵犯,人民的民主权利被剥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大大小小的权势集团和官僚特权阶层逐渐产生,贪污腐化现象也不断泛滥。
特权阶层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通过各种手段设法维持现状,全然不顾人民之反对,削弱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苏共领导的信任。
正因为这样,当国家发生剧变时,大多数民众则表现出冷漠和麻木的消极态度。
可以说,苏联之所以会从一个超级大国沦为人民唾骂的伪政府直至突发剧变,其实并非偶然,而是偶然中隐藏着绝对的必然性因素。
苏共领导人主观决策的失误在思想上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的观念无法深入人心,最终导致了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也丧失了它应有的权威效应。
(三)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创新性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苏共领导决策的失误和主观价值取向的偏斜,导致长时期内忽视了对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面对诸多复杂思想潮流的来袭,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对其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会很轻易迷失方向,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
前苏联苏共党在某种意义上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宣传者和“领头羊”,在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领路人”的责任和使命。
但苏共党恰恰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任由西方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源源不断流入,模糊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扭曲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正确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思想秩序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实践活动。
然而,苏共党在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对苏联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难视而不见,只知道一味地批判资本主义的腐朽和没落,而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导致教条主义盛行、腐朽思想泛滥,理论缺乏创新,思想观念陈旧,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缺少灵活性,教学方式单一、形式主义严重,说教内容空洞、枯燥乏味,缺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种种弊端使得苏共的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其实效性和创新性。
二、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价值借鉴(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是否能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行,关键要看它否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其有利的保证和支撑。
从苏联7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僵化的教条主义和缺乏民主氛围的“人治”集权政治体制,是阻碍社会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段时期内,苏联共产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了一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政策,提出了“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由此,引起了苏联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受前苏联领导人主观决策失误的影响,我党在理论建设上也蒙上了一层非马克思主义色彩,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是,我党很快以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冲破了苏联错误思潮的桎梏,以寻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纠正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倾向和理论建设上的偏斜,从思想上拨乱反正,,重新走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道路,全面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苏联给我们的警醒就是: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必须批判的继承和吸收理论学说中的合理因素,摈弃消极的、教条主义的腐朽观念,使理论时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永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意识形态,唯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了根本的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才会得以尽快实现。
(二)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完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中国中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如何以及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直接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在全党范围内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开展其他任何工作的重要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前苏联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完全背离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思想上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与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组织建设上,不能切实的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内拉帮结派、任人为亲,走个人专断、独裁统治的集权道路;制度建设上,缺乏合理的民主和监督机制,导致党内腐败现象泛滥,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理论品质日益低下,党的执政能力每况愈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苏共党逐渐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作用。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党必须切实吸取苏共党背离人民导致最终解体的历史教训,加强党自身的全面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今后的党政工作中,我们始终以此为鉴,继续开创历史新局面,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领导。
(三)必须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使人民切实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实际行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说服力。
但苏联由于长期奉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受到限制,经济日趋处于瓶颈状态,严重抑制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盲目的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改革措施,改革内容空洞,形式简单,不但没有使苏联经济复苏,反而导致经济的近一步衰退和恶化,这种经济上的落后,生活上的困苦,使广大群众的社会心理出现了很大的落差,逐渐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