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25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5讲 课时分层训练28 含答案 精品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5讲 课时分层训练28 含答案 精品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八)(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①为胰岛素,注射后能降低血糖,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出现昏迷;②为生长激素,注射后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软骨的生长;③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注射后会引起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 2.临床观察发现,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会引起“呆小症”。

上述现象说明() 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的效应比生长激素的效应强B.生长激素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影响人体的发育过程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是受垂体分泌的激素来调控的C[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从题干中不能得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受垂体分泌的激素调控。

]3.“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如杀虫剂、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在动物体内富集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破坏激素的生成和降解导致激素分泌过多B.“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调控类固醇代谢的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C.“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D.受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的雌鱼,表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C[由题干分析可知“环境激素”不仅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也可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1.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液体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B.甲、乙、丙中可能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由题图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A正确;激素、尿素、葡萄糖、CO2都为内环境的成分,可存在于甲、乙、丙中,B正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血浆)中,C正确;红细胞中O2浓度比血浆中的高,D错误。

]2.(2017·广州市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B.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A正确;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能导致呆小症,智力低下等,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必要条件,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3.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 第3单元 第3讲 课时分层训练10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 第3单元 第3讲 课时分层训练10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十)(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1.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B[无氧呼吸虽然底物分解不彻底,产生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但仍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上,是因为所需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上,B正确;无氧呼吸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贮藏水果,因无氧呼吸旺盛消耗的有机物多,而且产生的酒精会引起水果腐烂,因此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B.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无氧呼吸只在环境中无氧时进行D.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A项错误。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产生还原氢,B项错误。

人体组织细胞在体内氧气供应不足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项错误。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项正确。

]3.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B[本题考查细胞内的糖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由图示可知,①为在细胞质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②为在线粒体中丙酮酸在水和氧气的参与下,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③为无氧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内发生的丙酮酸转化为乳酸,④为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在植物细胞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③、过程①和④或过程①和②;在真核细胞中,②过程只能在线粒体中完成;动物细胞内②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得多;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6讲 课时分层训练29 含解析

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6讲 课时分层训练29 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九)(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并能促进果实成熟B.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促进细胞分裂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效果一定不同D.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乙烯在植物各处均能合成,A错误;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B错误;最适浓度两侧的两个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错误。

] 2.(2017·陕西安康二模)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促进生根的效果即不相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C.可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D.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A[在生长素类似物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找到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B正确;生长素类似物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为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C正确;为了给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D正确。

]3.(2015·重庆高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B[A项,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3)结构基础:反射弧。

2.反射弧(1)上图中反射弧的组成(填数字及名称)[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2)此反射弧含3个神经元,若此反射表示膝跳反射,则图示不应绘出[⑥]中间神经元。

(3)图中由于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a、b为灵敏电流计,若刺激④,则a、b的指针偏转情况是:a不偏转,b发生两次相反偏转。

(4)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5)⑤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1.判断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的正误。

(1)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提示】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2)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提示】酸梅色泽、形状直接刺激视觉感受器,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到神经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

(3)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提示】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由于没有经过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4)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提示】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

(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2.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数字1~5代表反射弧的五部分。

请据图回答:(1)如果用解剖针破坏3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分别用有效刺激(正常情况下足以引起兴奋)刺激1处和4处,能否引起5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为了降低某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A.寄生 B.竞争C.捕食D.共生B[引入的真菌与原真菌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相似,故新真菌与原真菌争夺资源和空间,导致原真菌数量减少,故这两种真菌之间应为竞争关系。

] 2.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C[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A项正确;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湿度等其他因素,B项正确;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有效利用光能,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不是依据植物的分层现象,C项错误;依据植物分层现象可以进行间作套种,获取单位面积的最大产量,D项正确。

] 3.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

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D[两种草履虫都捕食枯草杆菌,所以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A 正确。

a曲线表示被捕食者枯草杆菌的数量变化,b曲线表示随后放入的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B正确。

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内部都存在种内斗争,C正确。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过关材料必修3复习提纲 精品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过关材料必修3复习提纲 精品

苏教版2018年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二、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

2018年高考一轮苏教版生物 必修3 第8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25

2018年高考一轮苏教版生物 必修3 第8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25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C[人体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则尿量增加。

因此,A、B、D选项错误。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主动饮水。

]2.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B.人体在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D.血糖浓度过高时,转化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B[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正确。

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错误。

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正确。

血糖转化成的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所能合成的,所以为非必需氨基酸,D正确。

]3.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B[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的结果,而机体能量的来源是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故个体血糖浓度降低时,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A正确;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与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它们的分泌会增加,C正确;像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故D正确。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8单元 第3讲 免疫调节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8单元 第3讲 免疫调节

第3讲免疫调节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判断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的正误。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提示】免疫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大多数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
【提示】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

(3)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
(4)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
【提示】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分化。

(5)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
【提示】T淋巴细胞不产生抗体,浆细胞产生抗体。

2.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细胞是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

(2)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④(用数表示)。

(3)图中②来源于T细胞或记忆细胞,④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

1.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
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易错热点排查练 Word版含解析

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易错热点排查练 Word版含解析

易错热点排查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报告]一、选择题(1.(2017·银川一模)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稳态有利于参与协调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C.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A[机体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相对稳定,A错误;组成器官的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器官正常执行其功能,B 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因此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只在细胞免疫中由T细胞产生B.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需接受特定抗原的刺激C.B细胞的增殖分化只需抗原的刺激D.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B[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能产生,A错误;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需接受特定抗原的刺激,B正确;抗原的刺激和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刺激均能使B细胞增殖分化,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3.(2017·吉林模拟)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B.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C.兴奋经突触小体,会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而不是零电位;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的;兴奋经过突触小体时,会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4.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下列实验中,将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B[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来判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2018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单元高效整合———————[总揽全局]——————————[精要填充]——[答案提示]①组织液、血浆、淋巴②神经-体液-免疫③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④下丘脑⑤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⑥下丘脑⑦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⑧神经-体液调节⑨下丘脑⑩抗利尿激素⑪免疫器官⑫细胞免疫⑬防卫⑭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⑮两重性⑯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规范答题| 挖掘错因防范支招[典题示例](2017·潍坊市模拟)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若细胞B为胰岛B细胞,则物质A为,物质C的作用是。

若细胞B 为胰岛A细胞,则物质C将被运往。

(2)若细胞B为T细胞,则物质A为,物质C在体液免疫中作用是。

(3)在寒冷环境中,若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则可间接影响其分泌的信息分子有,此时与物质C有协同作用的信息分子是。

[考生样卷]考生甲:考生乙:[错因分析]考生甲:(1)第一、三个空、(2)第二个空、(3)第一个空错误。

(1)第一个空由于忘记了血糖平衡调节的直接途径,即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导致错答。

(1)第二个空由于漏答关键词“利用”导致答案不完整。

(1)第三个空由于审题时,将“运往”二字误认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将此内容错答为“肝脏”。

(2)第二个空由于在正确的表述前面添加了模糊不清的词语,导致失分。

(3)第一个空由于忽略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的神经调节,将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漏掉,造成答案不全面。

考生乙:(1)第一、三个空、(2)第二个空、(3)第一个空错误。

(1)第一个空由于忽略了信息“物质A直接刺激细胞B”,导致错答。

第三个空由于将“运往”当成了激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导致错答。

(2)第二个空由于记不清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导致表述不规范。

(3)第一个空由于只考虑了体温调节中的激素调节,而忽略了神经调节,导致答题时漏掉了神经递质这一信息分子。

[名师支招](1)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血糖含量高时,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苏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苏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苏教版必修3姓名时间一、基础知识梳理1、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它们是的渠道。

二、考点分析: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成分例1、如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变式训练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变式训练2、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例3、生态系统成分中分解者是不可缺少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的两种实验方案。

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3讲 课时分层训练26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3讲 课时分层训练26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7·山东青岛期末)下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中,T细胞主要靠产生淋巴因子“作战”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C.浆细胞中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相接触使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在细胞免疫中,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作战,A错误;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错误;浆细胞中内质网膜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囊泡膜与高尔基体的膜融合,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C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D正确。

] 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并通过溶酶体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B.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C.浆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在抗原刺激下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D.在细胞外液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B[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不能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A错误;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能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C错误;在细胞外液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注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推知物质乙属于抗原。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24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24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肾小管内的液体 B.消化道内的液体C.突触间隙的液体D.线粒体内的液体C[肾小管内的液体是原尿;消化道内的液体是消化液;线粒体内的液体位于细胞内液,三者都不属于内环境,A、B、D均错误;突触间隙内的组织液,属于内环境,C正确。

]2.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D[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

淋巴细胞在骨髓或胸腺中成熟以后,来到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脏等),而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

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

]3.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4.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①中含有激素、呼吸酶、尿素等物质C.①②③④中的液体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洋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 基本稳定D[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A错误;呼吸酶存在细胞中,不在①血浆中,B错误;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C错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D正确。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1.下图为某反射弧示意图,若刺激a处骨骼肌,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并引起骨骼肌收缩反射。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b和d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收缩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b上双向传导D.反射活动进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C[刺激骨骼肌,能发生反射活动,说明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一侧,因此b和d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正确;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单向传导,这是由于突触结构决定的,C错误;c表示突触结构,在突触间隙中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2.(2013·海南高考)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B[K+主要维持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Na+、Cl-主要维持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低,B错误。

]3.(2017·吉林市三模)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后发挥作用D.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也能使某些腺体分泌C[兴奋部位细胞膜的两侧表现为外负内正,A项正确;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B项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但是没有进入突触后膜,C项错误;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也能使某些腺体分泌,如导致胰岛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D项正确。

]4.(2017·吉林长春二模)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在脑干,D错误。

2019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24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24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肾小管内的液体 B.消化道内的液体C.突触间隙的液体D.线粒体内的液体C [肾小管内的液体是原尿;消化道内的液体是消化液;线粒体内的液体位于细胞内液,三者都不属于内环境,A、B、D均错误;突触间隙内的组织液,属于内环境,C正确。

]2.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D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

淋巴细胞在骨髓或胸腺中成熟以后,来到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脏等),而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

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

]3.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 [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4.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 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① 中含有激素、呼吸酶、尿素等物质C.①②③④中的液体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洋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D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A错误;呼吸酶存在细胞中,不在①血浆中,B错误;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C错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D正确。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提升 苏教必修3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提升 苏教必修3

3.以表格数据形式直接或间接呈现 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 D E 0.05 7 0.51 68 0.39
注意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的有机汞浓度,并非能量值。有机汞存在生物 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 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 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表中A有机汞浓度最 低,属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机汞浓度差不多, 表明两者属同一营养级,D有机汞浓度最高,属最高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少,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如右上图。
单元综合提升
一、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比较辨析
1.个体有生长、发育、交配、繁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 2.种群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 3.群落有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富度、空间结构、种间关系、范围和边界及演替
变化情况等特征。 4.生态系统有范围、类型、功能及稳定性等特征。
【案例导析】 【例】 (2008·北京卷,31)水华可因蓝藻暴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 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看,蓝藻属于________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上看,蓝藻处于________。 (2)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 (3)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C[人体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则尿量增加。

因此,A、B、D选项错误。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主动饮水。

]2.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B.人体在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D.血糖浓度过高时,转化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B[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正确。

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错误。

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正确。

血糖转化成的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所能合成的,所以为非必需氨基酸,D正确。

]3.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B[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的结果,而机体能量的来源是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故个体血糖浓度降低时,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A正确;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与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它们的分泌会增加,C正确;像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故D正确。

] 4.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尿糖检测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B.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糖尿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C.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D.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B[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A正确;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B错误;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由少至多依次呈现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C正确;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不一定为糖尿病,如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D正确。

] 5.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表。

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的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B[由表格数据分析,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血浆中Na+浓度降低了,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尿液多了,则抗利尿激素减少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的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该过程无关。

] 6.据报道,两种分别叫做PBA和TUDCA的化合物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

用患Ⅱ型糖尿病的小鼠进行实验已获得成功。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肥胖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血糖平衡的调节C.JNK基因活动受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D.患Ⅱ型糖尿病的小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C[根据题干信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可知A正确;缓解“内质网压力”有助于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说明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血糖平衡的调节,故B正确;PBA和TUDCA能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故C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故D正确。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食物太咸导致激素D分泌并作用于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仅通过A—B—C—D—E调节完成,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手无意触碰针尖而立刻缩手的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甲状腺B[食物太咸,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激素D(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A正确;血糖平衡调节存在A—B—C—D—E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还存在A—C—D—E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手被针扎时,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肌肉收缩过程为A—B—E,C正确;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D正确。

]8.(2016·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A选项错误;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但不影响胰岛素的排出,激素是弥散到体液中的,B选项错误;血糖水平的高低能直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选项正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抗体把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抗原进行攻击,使胰岛B细胞受损,数量减少,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低,血糖浓度高,D选项错误。

]9.(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下图所示为“下丘脑—垂体系统”。

请回答:(1)下丘脑中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结构完成兴奋的传递,兴奋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形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某人因感冒而大量饮水,会导致体内的________下降,感受这一变化的部位是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将信号传送至垂体使ADH的释放量________,尿量增多。

图中ADH的名称是________。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B的分泌量均会增加,以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

其中激素A的名称为________,激素B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__,激素B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

【解析】(1)相邻神经元间通过突触相连接,兴奋经过突触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感冒时大量饮水会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感受这一变化的部位是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信号传到垂体使ADH(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导致尿量增加。

(3)寒冷条件下,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其中前者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后者由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或降解)。

【答案】(1)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细胞外液渗透压(或血浆渗透压)下丘脑减少抗利尿激素(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细胞被灭活(或降解)10.(2017·河北邯郸一中二模)图为人体内的部分生理变化过程(字母表示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中填字母或数字):(1)人体产生冷觉的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体温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填字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_。

(2)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激素________(填数字)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有关。

(3)人在寒冷环境比在炎热环境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人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天________________。

(4)③对C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使C的代谢速率________;另一方面能________C的分泌功能。

(5)图中的E主要是指________。

在血糖调节方面,与④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是下丘脑,B是大脑皮层,C是垂体,D是胰腺,E是肝脏。

人体所有的感觉(包括冷觉)都是在[B]大脑皮层形成的;体温调节的中枢是[A]下丘脑;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而[③]甲状腺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受体有关。

(3)寒冷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人在寒冷环境比在炎热环境精力更集中;人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天汗液分泌较少。

(4)③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使C垂体细胞的代谢速率提高;另一方面能抑制C垂体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

(5)图示为饥饿寒冷时的血糖调节过程,此时④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并发挥主要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所以E主要是指肝脏。

在血糖调节方面,与④(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的激素是胰岛素。

【答案】(1)B A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③受体(或糖蛋白) (3)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了神经的兴奋性汗液分泌较少(4)提高抑制(5)肝脏胰岛素B组能力提升11.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如图是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在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B.甲在cd段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C.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水浴(50~65 ℃温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都是砖红色D.给丙注射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A[由于运动时能量来源于血糖的氧化分解,所以bc段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