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2
籀文汉字的书体名称,也 叫“籀书”,又称大篆。起于 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 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 形的构形多重叠。许慎所著 《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 《说文解字》收录的籀文,可 称为《说文》籀文。
完整版ppt课件
13
相 关 作 品
完整版ppt课件
14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 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 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 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 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 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 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 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完整版ppt课件
28
欧阳询,唐代,潭州临湘 (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 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 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 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 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 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 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 学士,封渤海县男, 也称“欧 阳率更”。
完整版ppt课件
26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 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 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 师,世称“柳少师”。
完整版ppt课件
27
柳体书法
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 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 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 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 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 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 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 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 称。
古今名人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
古今名⼈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我国是⽂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书法作品浩如烟海,本博从中选登古今名⼈的⼀些书法图⽚,请朋友们闲暇时欣赏。
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怀素和尚书法宋徽宗草书千字⽂⼿迹宋代⽶芾⼿迹元代赵孟頫⼿迹明代徐渭的书法徐渭书法明代唐寅书法唐寅书法清代刘墉书法清代郑燮书法蒋中正书法⽑泽东书法周恩来书法徐悲鸿书法齐⽩⽯书法中国历代书法(图)先秦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字差异很⼤,是发展经济⽂化的⼀⼤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相李斯主持统⼀全国⽂字,使之整齐化⼀,这在中国⽂化史上是⼀伟⼤功绩。
秦统⼀后的⽂字称为秦篆,⼜叫⼩篆,是在⾦⽂和⽯⿎⽂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来。
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刻⽯,历代都有极⾼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时期。
《说⽂解字序》说:“秦书有⼋体,⼀⽈⼤篆,⼆⽈⼩篆,三⽈刻符,四⽈⾍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貌。
秦代的六处经功刻⽯,将⽯刻艺术推向新的⾼度。
现存绎⼭、泰⼭、琅琊、会稽四种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的。
商、西周的⽂字已具有⽤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和⾦⽂。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铭⽂很简短,⼀般为⼆三个字,多为族徽。
战国⽂字 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为政,⽂字的地⽅⾊彩更为浓厚,⾃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字异形的现象。
东⽅六国⽂字品式多样,风格不⼀,有很⾼的艺术性。
简册 据⽂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
《尚书.多⼠篇》说周公曾对殷⼈讲过:“惟殷先⼈,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简上记事的⽅式,因⽵⽊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前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简发现很多。
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
篆书从线条转化为⾪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笔,⽽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步发展产⽣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书法欣赏:行书
①大小相兼②收放 结合③疏密得体④ 浓淡相融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
王羲之 字逸少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官至右军参军,世称 王右军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宋 苏轼 黄州寒食帖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 行书,纵24.5cm,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
法
欣 赏
行
书
1 4
2 5
3 6
行书的特点
用笔特点
结构特点
楷书讲究用笔,笔画有提顿、 行书强调笔画和部
楷 藏露、方圆、快慢等起笔和 首均衡分布、重心 书 收笔都要交待明白 ,工整规 平稳、比例适合、
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 字形端正、合乎规
粘连
范。
行书书写比较放纵流动①点
行 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书 ②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
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
横: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
手应变。
竖: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
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
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
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
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
《虞摹兰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 纵 24.8cm,横57.7cm。
《褚摹兰亭序》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 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 行书,纵24.5cm,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 结构多变。《兰亭序》的结构可说极尽变化之能事,它不 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 调对比。结体或修长或浑圆,突破隶书扁平方正的行貌。 特别是文中字有重复者,则转构别体,无一雷同,其中最 为突出的是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放, 或藏锋收敛,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 极妍。
毛泽东—七律· 长征
• 作品从头至尾,大气磅礴、豪迈超绝。用笔圆润 遵劲、稍带涩笔、气魄浩大,自然流美。整幅书 作在用墨的变化上非常自然,毫无半点造作的痕 迹。在通篇墨法中体现出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 浓淡干渴掌握的笔笔分明。显出毛泽东在控笔、 控墨上的能力和超越常人的书法艺术,字的风骨、 情韵、墨色可以独擅古今。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颜真卿—祭侄稿
天下第二行书
• 颜季明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 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 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 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 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苏轼—寒食帖
天下第三行书
• 《寒食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 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 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 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 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 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 千。
柳公权—玄秘塔碑
• 《玄秘塔碑》全称《大 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 公权63岁时书写,公元 841年立碑,碑文共 1200余字,现存西安 碑林,特点是字体端正 俊秀,俊俏英伟,引筋 入骨,圆润于清刚,落 笔,行笔,收笔,集几 十年的功力,笔笔精到, 字字严谨。《玄秘塔》 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 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 密,挺劲;运笔健劲舒 展,干净利落,四面周 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是几个著名的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1. 《兰亭序》
《兰亭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以行草字体书写,笔画流畅,变化多样,给人以灵动飘逸之感。
文字内容讲述了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宴会上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境界。
2. 《千字文》
《千字文》是唐代文学家褚遂良创作的一篇千字文。
这幅作品以楷书字体书写,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工整的排列,每个字都形神兼备,给人以庄重大气之感。
文字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理等方面的知识,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3. 《苏轼行书》
《苏轼行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行书字体书写,字迹潇洒自如,富有变化和艺术感。
苏轼行书的特点是笔画疏密有致,结构稳定,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感。
这幅作品展现了苏轼豪放的个性和才情,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4.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作品,以行书字体书写。
这幅
作品的特点是字迹饱满丰润,线条流畅有力,给人以雄浑磅礴之感。
文字内容讲述了王羲之对于文学创作和人生境界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艺术追求的独特见解。
这些书法作品无论是从字迹的笔画和结构,还是从文字内容的意境和思想,都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欣赏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书法欣赏 (共123张PPT)
以上7种技术的交替使用,营造各种字内和整 体的矛盾,通过大量的练习,形成个人自我 的章法和笔法模式,在矛盾中求的和谐,瞬 间夺取眼球!
七.国展投稿作品
1.用纸和风格要和谐。 2.什么样的作品容易上展。 3.国展是如何评选的。 4.作品的最精彩处要放在哪里? 5.如何分批投稿? 6.如何保证自己上展,而且争取夺奖? 7.国展作品创作的流程。
书法欣赏 (共123张PPT)
大 篆 : 《 散 氏 盘 》
线条圆润 统一细线 讲究对称 上紧下松
一、
一、古代经典书法创作
曹 全 碑 , 圆 润 雅 致 , 收 方 明 显
张 碑
石 门 颂
张猛龙碑:方笔书写,字形变化丰富。端正与倚侧之间。
欧体楷书,端正,明丽
用笔灵活、细腻,造型端正、整体清雅
六.展览创作的技术条件
目的:用笔的出处要来源于经典 1.圆转技术 2.连带技术 3.枯笔技术 4.涨墨技术 5.造型技术 6.长线技术 7.方笔技术
光看书论,肯定不会懂,即使懂也是停留在感知上。
古人讲:知行合一。知有时候很粗糙,多是知道结 果,对过程基本上是忽略的,其实这个结果也不是 自己知道的,也是从前人书里引用过来的,这就是 当代书法的理论实质。我临习书法,知道自己所能 理解的好坏。这次搬家,看到很多东西都想扔掉, 都觉得不是好东西,一些礼品真的没有用,很俗的。 我想,王世襄先生一开始也可能是从一个点或几个 点把眼练独了,所以,他玩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变”,而且变的要“和谐”。对照赵、董 的帖,用米法来演绎,等等这些不光很好玩,更符合上面李小龙大师的 观点,我相信他是得道的人,我们就要吸收这样的理念、法则。书论告 诉的都是结果,过程只能靠实践。我以前说了很多错话,将来看现在, 也会认为,现在很多观点是不对的。武术的身体极限与力量、速度、变 化、反应有关。书法的极限与笔势笔法、结字精准、瞬间合理变化有关。 表达方式有别,但道理是一致的。我在谈笔势的时候,一直强调力量、 方向、速度、变化,这些都是实践的结果。回看书谱中的论断,有稍许 暗合。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
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必先“识形”,次而“赏质”,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渐入佳境。
第一境识形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形”有四要素。
赏得“四要素”则入第一境。
一曰格式。
书法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
二曰书体。
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
三曰色彩。
书法的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最为耐看。
四曰构成。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
第二境赏质书法不同于写字。
书法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
其“法”有四。
赏得“四法”则入第二境。
一曰字法。
字乃书法之根本。
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应当“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二曰笔法。
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锋)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三曰章法。
章法即整幅书法作品的“布白”。
它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
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四曰墨法。
墨有六彩之说,即“浓、淡,枯、湿,燥、润”。
若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可达到“无声而乐的和谐”,“五光十色的神采”,“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地。
第三境寄情“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
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语)。
书法的目的是“畅寄幽情”。
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
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
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
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出法”、“意境”、“气质”之妙理。
范成大十三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范成⼤⼗三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021-11-12 09:10·听⽉⼯作室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房四艺,是⽂⼈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悦⽬,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活⽤品、⼭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们的⽣活⽅式和科技⽔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番趣味。
——题记在中国书法史上,南宋的书艺成就并不算⼗分显著,但在⾼宗赵构的⽰范作⽤下,南宋⼠⼦的书法热情颇为⾼涨,名家辈出,留存于世的书帖亦颇为丰富。
了解南宋书法的整体状况,有助于书法史的贯通,亦有助于了解有元以后书法的发展。
南宋时代从帝王到⽂⼠,均保持着极⾼的书法热情。
这种书法热情是当时社会⽂化热情的集中表征之⼀。
甚⾄可以说,南宋朝野对待书法⽂化的热情,在很多⽅⾯已经超越了北宋。
南宋的书法⽂化,主要表现在以收藏与鉴赏为核⼼的书法活动与学术活动上。
这其中,内府与⼠⼈的法书收藏与鉴赏、⾦⽯学与⽅舆学著作对历代⽯刻的研究与重视、历代法书与法帖的辑摹与翻刻、以《兰亭序》历代刻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兰亭学”的形成,均是值得后世重视的⼏个⽅⾯。
下⾯我们⼀起分享南宋时期书法四⼤家之⼀范成⼤经典书法作品。
范成⼤(1126年6⽉26⽇-1193年10⽉1⽇),字⾄能(《宋史》等误作“致能”),⼀字幼元,早年⾃号此⼭居⼠,晚号⽯湖居⼠。
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南宋名⾂、⽂学家。
范成⼤善书。
其书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润,只可惜他为诗名所掩,书名不彰。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字宗黄庭坚、⽶芾,虽韵胜不逮,⽽遒劲可观”。
范成⼤的书法曾受他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蔡夫⼈,是北宋四⼤书家之⼀蔡襄的孙⼥。
范成⼤传世墨迹,以尺牍简札居多。
他在成都与陆游饮酒赋诗,落纸墨尚未燥,⼠⼥已万⼈传诵,被之乐府弦歌,题写素屏团扇,可惜这些墨迹都未传下来。
书法欣赏的意义
书法欣赏的意义书法欣赏的意义,也就是书法欣赏活动的价值问题,这项活动究竟有没有做的必要,书法欣赏到底有些什么作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的问题。
对此,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从书法学习与书法欣赏的关系、书法欣赏的作用特别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特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书法欣赏的意义。
据此,我认为,书法欣赏的意义主要有四点:第一、书法欣赏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还是我们提高书写水平的前提条件。
我们之所以要从书法学习与书法欣赏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书法欣赏的意义,是因为现在常见的书法教学模式往往把“写”作为书法教育的全部容,即使提到欣赏的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提而已,从其篇幅的比例不难看到这一点,完全忽视了它与书法学习(写)的在联系。
要写好字,要学习书法,我的主是必须先学会欣赏,这是前提条件,不会欣赏,眼睛不会看,如何去指挥手?会看才可能会写,不会看是不可能写好字的。
也就是说,学习书法,炼眼第一,练手第二。
第二、书法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教育形式,是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容之一。
我们之所以要从书法欣赏的作用,特别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特作用这个角度来看书法欣赏的意义,是因为现在常见的书法教学模式很少认识到,或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书法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者)的中华审美能力的现实意义——对于国,作为审美教育的书法欣赏,它是中华民族的审美认同教育,它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是少数族群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认同方式,是中华民族建设的需要,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需要。
对于世界,作为审美教育的书法欣赏,它是传播中华审美、中华价值观念的重要形式。
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当今世界除书法而外,还有比书法与思想价值观念联系更紧密的艺术形式吗?没有啦。
所以我们要说书法、书法欣赏在世界的推广,对于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从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待这件事情。
这一点主要是从社会层面来看的,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的,反过来,也要求艺术的创造者要有责任意识,艺术不是玩弄技巧的事,也不是纯粹表意抒情的事,艺术家是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家必须明白,艺术的目的是助教化,移风易俗,所以诸如西方现代艺术之流那种表现颓废、病态、疯狂、玩世不恭、邪恶的做法,都是与艺术的目的相违背的。
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起拍價﹕ 30,000-40,000 作品成交價﹕-----
林則徐 (1785-1850) 水墨紙本 立軸
行書七言對聯 170×40 cm.×2
釋文﹕寫書竹簡拈鮮碧﹐ 臨帖藤牋搨硬黃。 鈐印﹕林則徐印 款識﹕少穆林則徐。
林則徐 :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閩侯縣人)﹐字元 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 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是中國清朝 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 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 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 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
启 功
( 一 九 一 二 二 〇 〇 五 )
—
胡锦涛
(一九四二 —
)
马 英 九
( 一 九 五 〇
)
—
(二)
高 邕(1850~1921) 行書十二言聯 (1893年作) 紙本 對聯 150.5×20cm×2 釋文﹕問誰續百首新詩比紅兒顏色﹐ 有人記雙聲舊曲放白石風流。 款識﹕瘦碧先生新成紅冰閣﹐自撰楹帖屬引清異﹐可為名士 傾城一勝事也。癸巳中秋前四日李盦高邕為書之。
戴 笠
( 一 八 九 三 一 九 四 六 )
—
溥 儒
( 一 八 九 六 一 九 六 三 )
—
周 恩 来
( 一 八 九 八 一 九 七 六 )
—
陈 立 夫
( 一 九 〇 〇 二 〇 〇 一 )
—
梁 实 秋
( 一 九 〇 三 一 九 八 七 )
—
邓小平
(一九〇四 —一九九七)
赵 朴 初
( 一 九 〇 七 二 〇 〇 〇 )
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碩(1844~1927) 隸書七言聯 紙本 對聯 1903年作 129.5×32cm×2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
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途径
参加书法班和展览
参加专业的书法班和参观书法展览,与同行 交流学习。
多方面艺术修养的提升
提高自己在绘画、诗词等方面的修养,以丰 富书法创作的灵感和内涵。
阅读书法理论书籍
阅读经典的书法理论书籍,深入了解书法艺 术的内涵和历史。
持续创作与实践
不断地进行书法创作和实践,通过反思和总 结,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纸法
总结词
纸法是书法艺术的载体,通过纸 张的质地和纹理,表现出书法的 质感和美感。
详细描述
在选择纸张时,还需要注意纸张 的质地和厚度,这些因素都会影 响到书法的表现力和保存价值。
详细描述
纸法需要根据书法的风格和墨色 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纸张具有 不同的纹理和吸墨性,能够表现 出不同的效果。
总结词
纸法的选择需要与笔法和墨法相 互配合,通过纸张的选择和运用 ,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书法的艺术 魅力。
总结词
详细描述Biblioteka 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通过笔锋的运用 和变化,表现出书法的韵律和节奏。
笔法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阶段,要 求运笔灵活、流畅,力度适中,表现出笔 画的粗细、快慢、轻重等变化。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笔法是书法艺术的基础,通过正确的笔法 ,能够表现出书法的精神和内涵。
笔法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能够表现出书法 的形态和气势,使书法更具艺术感染力。
Part
04
书法作品的鉴赏
书法作品的风格
总结词
风格是书法作品的核心特征,反映了 作者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特点。
详细描述
不同的书法家有着不同的风格,如有 的飘逸秀丽,有的雄浑豪放,有的端 庄典雅。欣赏书法作品时,首先要关 注其风格,理解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创 作意图。
书法赏析-PPT演示文稿
《里耶秦简》
二、西汉隶书
西汉隶书为隶书 的成长期。西汉初期, 书法文字基本继承秦 代传统,无论铭刻文 字,还是简牍帛书, 文字多保留篆书的遗 意。
西汉金文,基本承 袭了秦小篆书体风格, 为秦小篆的的忠实继 承者。但这种继承中 间发生了一个质的飞 跃,即化圆为方的应 用,要知道化圆为方 正是篆书隶化的表征, 这部分应属于早期的 隶书形态,从中不难 窥见西汉时期篆书到 隶书的演变
秦《峄山刻石》
《秦二十六年诏版 》
三 、汉代篆书
西汉《海内皆臣》砖铭
汉《亿年无疆》瓦当
新莽嘉量及其铭文
《袁安碑》
四、魏晋南北朝篆书
吴《天发神谶碑》
五、 唐、宋、元、明时期篆书
李阳冰《三坟记 》 赵孟頫、吾丘衍篆书印
赵宦光篆书《唐诗》
六、 清代及近现代篆书
邓石如,生于乾隆8年(1743年),卒于嘉庆10年 (1805年 )。初名琰,字石如,因避嘉庆帝(颙琰)讳, 遂以字行。后改字顽伯(意做人如顽石般,不象权贵低头)。 安徽怀宁人,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因此,也成 为后来徽派篆刻的代表人物。他终身不仕,以文为生,卖 字鬻印,一生布衣,人称“邓布衣”。邓石如是最善于吸 收、融合和消化古人的。他以秦刻石为本,吸收古篆篆法, 并广泛研习汉代诸碑刻、瓦当、金石铭文,乃至吴《天发 神谶碑》和《禅国碑》等碑刻的笔法,并将汉隶笔法融为 一体。他整合秦小篆的上紧下松和《石鼓文》浑厚开合的 体势结构;以汉碑额、瓦当等增其趣;以《天发神谶碑》 和《禅国碑》等壮其魄。变化古今,融通篆隶。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篆书风貌
《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
《好大王碑》
五、隋唐隶书
唐初时期,书法在隋朝基础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种书体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唐太宗对书法更是情有独 钟,对王羲之书法更是推崇备至,广泛搜求其作品,并身体力行倡导学习。玄宗李隆基也喜欢书法,尤喜隶书,并 竭力规范、推广隶书,亲书《石台孝经》、《纪泰山铭》等隶书作品,掀起了一股学习隶书的新潮,使隶书在唐代 中期一度兴盛,“唐隶”由此而出。但“唐隶”求其规范、严整、追求装饰效果,少了自然变化之态,雍容华丽有 余,而自然质朴不足,难于汉隶比肩。较为著名的“唐隶”有欧阳询《房彦谦碑》、徐浩《嵩阳观记》、韩择木 《叶慧明碑》、《史惟则《大智禅师碑》等。
书法欣赏-(共123张PPT)
唐代书法以楷书为主,出现了许多著名的 楷书家,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被誉为“唐楷”。
书法的分类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 书体,特点是书写流畅、字形 多变。
隶书
隶书是秦代和汉代的主要书体, 特点是字形扁方、左右分背、 讲究波磔。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特点是 字形端正、结构严谨、雄健挺 拔。
颜真卿
总结词
唐代书法巨匠,创立“颜体”,气势雄浑、风格独特。
详细描述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气势磅礴、雄浑有力,给人以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他的作品《颜勤礼碑》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瑰宝。
柳公权
总结词
以楷书著称,笔法严谨、结构规范, 被誉为“柳体”。
详细描述
柳公权是唐代末期至五代的书法家, 他的楷书作品笔法严谨、结构规范, 线条挺拔有力,给人以刚劲之美。他 的作品《玄秘塔碑》等,都是中国书 法史上的重要代表。
笔法变化
通过灵活运用基本笔法,可 以创造出丰富的笔画变化, 如粗细、轻重、快慢等,使 书法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
笔法与风格
不同的书法家在笔法上都有 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也是 形成个人书法风格的重要因 素之一。
结构
结构原则 平衡与对称 变化与统一 结构与章法
结构是指字形的构造和布局,是书法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 面。
草书欣赏
总结词:奔放洒脱
详细描述:草书字体简洁,笔画连绵,变化丰富。欣赏草书作品时,应关注其笔划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以及整体章法的气势和韵律。
05
书法在现代的应用
书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01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培养耐心、专注力和审美能力,提高
知名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
一、 楷书四大家:
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赵体)
二、四大楷书家书法特点: 1、欧阳询 “欧体”: 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
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颜体” :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
四大楷书家及代表作
欧体书法欣赏
特点: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
颜体书法欣赏
特点:丰腴雄浑,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柳体书法欣赏
柳体特点:棱角分明,骨力刚劲, 结体严谨,笔力挺拔
赵体书法欣赏
特点: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 书之飘逸娟秀
毛笔楷书书写原则
长轻短重 撇轻捺重 多轻少重
横轻竖重 左轻右重
曹全碑欣赏
曹全碑字帖
划时代的书法论著《书谱》
明朝文征明草书
文征明纸本行书《赤壁赋》
爱新觉罗.启功书法欣赏
启功书法家欣赏
启功书写的对联
天降时雨
毛泽东书法欣赏
毛泽东草书《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草书书法欣赏
当代书法家杨再春作品
杨再春行书欣赏
当代书法家田英章硬笔书法
大的书家。化瘦硬为丰腴雄浑,其楷书端庄雄伟,气 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勤礼 碑》 3、柳公权“柳体”:与颜体,成为历代书法楷模。其楷 书清健遒劲,棱角分明,骨力刚劲,结体严谨,笔法 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 》和《神策军碑》。 4、 赵孟頫的“赵体”: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 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妙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书法欣赏概述
三、书法欣赏的方法
中国的书法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 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好的书法作品却总是给欣赏者以动感。任何艺术品都是创作过程的物化,仔 细寻绎,都有可能从其最终形式中找到运动过程的痕迹。然而,汉字书写过程的 运动性质却是独特的: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逆性。正因如此, 欣赏者从凝定的作品中读到的往往是书写的运动过程,感受到更多的是存在于纸 上的运动节奏。
此外,作为一幅完整作品组成部分的印章 和装裱艺术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见,在 这最为简单的形式中,却存在着复杂的形式关 系问题!中国书法正是由此出发,以中国文化 为基础,提炼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形式处理问题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形成一套关于形式美的观念体系,并 辐射到其他艺术形式上。
(二)以静寓动
中国书法是一种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它的作品,最终体现为凝定在纸上的 形态,无论是悬挂墙上还是置诸案头,都是一种静态的欣赏。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代替了它,成为
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欣赏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
里”这两句诗,今天已经成为许多年轻
人警醒自我的著名格言。
这两句诗,出自于毛泽东早期
(1917年)所写的一首诗中。
毛泽东于1958年12月21日,在
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
词十九首》的书眉上,这样的批注道:
水击:游泳。
毛主席在这首词的“自注”中已说
得很明白:“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
盛夏水涨,几死者数。
一群人始终坚持,
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
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
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意思是说,
假如我们足够勤奋的话,把夜晚也当成
白天使用,这样就会拥有两倍的人生时
间了,俗称人生百年,两倍人生的时间
即: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出自《庄子》,《庄子。
逍遥游》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这句话意在表明人生定当施展鲲鹏之志。
把这两句诗连在一起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青年时期的抱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