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高中生物竞赛动物学第三章多细胞动物导论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联赛《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联赛《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联赛·普通动物学部分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动物界概况一、主要的门类:现存动物约150万种,分10个门.1、原生动物门:约3万种,分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2、多孔动物门:约1万种,分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

3、腔肠动物门:约1万种,分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4、扁形动物门:约1万种,分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5、线形动物门:分线虫纲,轮虫纲。

6、环节动物门:约17000种,分多毛纲、寡毛纲、蛭纲。

7、软体动物门:现存约10万种,化石种类3.5万种,分单板纲、多板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8、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第一大门,约110万种,分为三个亚门七个纲。

有鳃亚门包括三叶虫纲、甲壳纲;有螯亚门肢口纲、蛛形纲;气管亚门包括原所管纲、多足纲、昆虫纲。

9、棘皮动物门:现存约6000种,分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海百合纲。

10、脊索动物门:约7万多种,分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2)头索动物亚门:只有头索纲。

(3)脊椎动物亚门:分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二、重要的名词概念体制:动物躯体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动物躯体各部分在排列方式上的某些规律性。

其进化趋势为:不对称→球辐对称→辐射对称→两辐对称→两侧对称。

分节:指动物体内或体外的分段现象。

其进化趋势为不分节→假分节→真分节(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分部)。

原体腔:由囊胚腔发育而来,体壁有肌肉层而肠壁没有,无体腔膜。

真体腔:由中胚层分裂而来,体壁肠壁均有肌肉层和体腔膜。

直接发育:发育中幼体与成虫形态大小无异,无须经过变态。

间接发育:幼虫与成虫形态明显不同,须经过变态。

分表变态、不完全变态(分渐变态和半变态)、完全变态。

第二部分无脊椎动物包括脊索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一)门的主要物征:1、生活习性:生活在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中。

高中生物竞赛参考书篇目

高中生物竞赛参考书篇目

高中生物竞赛参考书篇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生物联赛。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学生物学奥赛是分为以下五个赛程的:各省的初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即IBO。

就是通过这层层的严格选拔,在全国范围内发掘出高手中的高手作为国家对选手参加IBO,为国争光。

而当下由于很多高校都把学科竞赛省赛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申请条件之一,所以作为第二阶段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也就获得更多的关注了。

其次,要知道生物联赛的考核内容。

我们都知道该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会扩展至高校普通生物学内容,具体考核点与分值分布是这样的: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25%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最后回归主题吧,到底该准备些什么备考资料呢?吴相钰著《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看过之后对生物有个大致的概念尹长明著《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基础生物教程上、中、下册——军事谊文出版社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生物习题专集——军事谊文出版社刘凌云著《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凌云、郑光美著《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玢、左明雪著《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陆时万著《植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潘瑞炽《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尚玉昌著《动物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尚玉昌著《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余瑞元著《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祖洞著《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苏宏鑫著《高中生物奥赛讲义》——浙江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生物赛题分析——军事谊文出版社方淳、叶建伟著《冲刺——全国高中生物联赛》——浙江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生物试题解析——军事谊文出版社奥狐教育天科学堂研究院主编《2021版高中生物学联赛历年真题及解析红宝书》看过" "的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标记物进行研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作用细胞骨架:微丝、微管等原核细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及所用到的材料2.DNA、RNA(核酸)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3.提取DNA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问题)4.DNA复制过程、转录、翻译过程(中心法则)5.鉴定蛋白质、脂肪、还原性糖(及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方法、颜色变化6.电泳方法7.蛋白质的差异(结构上)和氨基酸(20种)的差异8.血红蛋白的功能、结构(猪、人、牛的某一区段相似:功能相似—携带氧)9.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10.蛋白质类型: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二、遗传学及进化理论1.遗传学三大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连锁与交换、伴性遗传(常、性染色体;性别决定)2.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3.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现代进化理论、人类起源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最可靠:化石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胚胎发育学: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尾和鳃裂考点提示:(一)遗传病及其分析1.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2.计算发病率、预测某家族未来发展趋势3.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的特点(三)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四)袁隆平:3系杂交水稻及杂交育种细胞核不育和细胞质不育问题(五)复等位基因三、动物学1.动物冬眠的生理意义:对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2.昆虫的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3.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点:初二第三册)四、植物学1.植物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种子植物:花的结构:初二第三册)2.胞间连丝、植物导管与筛管及其作用3.组织培养方法、优点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环境里(高温、低温、干旱、盐碱地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蛙的大致发育过程 个体 受精卵 发育 系统 发育 单细胞 囊胚 单细胞群 原肠胚 腔肠动物 三胚层 三胚层动物 蝌蚪 鱼 有腿 有尾 两栖类 成蛙 无尾 两栖类
第五节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一、群体学说 大多数学者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群体鞭毛虫类似的祖 先。对此也有两种假说: 1、原肠虫学说 赫克尔提出和团藻相似的群体单细胞动物一端内陷,形 成了有原肠和两胚层的原始多细胞动物。把此祖先称为原 肠虫。 2、吞噬虫学说 梅契尼可夫提出,具有单层细胞的单细胞群体内,一部 分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内,形成了两胚层的实心的 原始多细胞动物。把此祖先称为吞噬虫。因现存的较低等 的动物,多由细胞移入而形成两胚层。内陷法到后来才有。 因此,吞噬虫学说可能更接近于事实。 二、合胞体学说 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 物的祖先是具合胞体结构的多核细胞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及 早期胚胎发育
第一节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一、关于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二、关于多细胞动物的对称体制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古生物学方面: 在距今愈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愈简单,在太古代 地层中,已发现有单细胞动物有孔虫的化石,而多细胞 动物化石在这里极少,说明单细胞动物的出现早于多细 胞动物。 形态学方面: 从群体鞭毛虫,如:盘藻、团藻等可以推测,群体是 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 胚胎学方面: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卵裂、囊胚、 原肠胚等阶段,均要经过单个细胞。根据“个体发育是 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这一生物发生律,也说明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第三节 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受精与受精卵 卵裂 囊胚的形成 原肠胚的形成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胚层的分化

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为推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适应国际生物奥赛的要求,竞赛考试范围确定如下:一、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分裂。

2、植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特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3、动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呼吸、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4、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化的机制、物种形势。

5、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行为。

二、实验竞赛要求选手能够:1、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及实全镜等常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细胞染色体和制备装片。

3、植物解剖和徒手切片。

4、无脊椎动物解剖。

5、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6、对实验进行设计,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各队选手准备参加这一竞赛时,可参考高校用"普通生物学课本"。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题目比较灵活。

一般以选择题为主。

分为初赛和复赛。

生态学部分(20%)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 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 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 2.适应的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三)种群 1.概念 2.特性 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 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四)群落 1.概念 2.结构 3.群落演替(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 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 6.物质循环(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 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有害物质的富集 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10.生态系统的类型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护)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一)人口增长 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保护(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3.草原的利用、保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 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自然保护区 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 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三、动物的行为(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 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3.繁殖行为 4.社群行为与信息传递 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 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二、植物生理(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 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 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 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 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 5.乙烯(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 2.低温和花诱导3.光周期和花诱导 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 2.绿藻门 3.红藻门 4.褐藻门(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2.粘菌门 3.真菌门(三)地衣植物(四)苔藓植物 1.概述 2.苔纲 3.藓纲(五)蕨类植物 1.概述 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 4.真蕨亚门 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 2.裸子植物分类 3.苏铁纲 4.银杏纲 5.松柏纲 6.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 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 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动物分类、形态、解剖和生理(20%)一、动物分类、形态与解剖(重点是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草履虫 3.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二)多孔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海绵(三)腔肠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水螅 3.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四)扁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五)线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线虫纲、轮虫纲)(六)环节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环毛蚓 3.分类(多毛纲、寡毛纲、蛭纲)(七)软体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无齿蚌 3.分类(双神经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八)节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甲壳纲 3.蛛形纲 4.多足纲 5.昆虫纲(纲的主要特征: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重要目的特征,触角、口器、翅、足的类型)(九)棘皮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十)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概述(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3.起源和演化(十一)圆口纲(十二)鱼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洄游(十三)两栖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休眠(十四)爬行纲 1.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2.主要特征 3.躯体结构概述 4.分类 5.起源和适应辐射(十五)鸟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4.繁殖及迁徙(十六)哺乳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十七)脊椎动物结构的比较(重要器官)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比较(十八)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二、人体及动物(重点是脊椎动物)生理(一)基本组织(二)消化系统 1.食物的成分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食物的消化 4.营养物质的吸收(三)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体液平衡(内稳定)(四)呼吸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 2.呼吸机制 3.气体交换(五)泌尿系统 1.系统组成 2.肾脏的结构 3.尿的产生(六)生殖系统 1.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排卵和经期 3.受精 4.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的形成 5.胚胎的膜(七)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付交感系统) 2.反射 3.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八)感觉器官(眼和耳)(九)内分泌系统 1.脑下垂体 2.甲状腺 3.胰岛 4.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 5.卵巢和睾丸 6.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7.昆虫的激素调节(十)免疫系统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细胞生物学部分(20%)一、细胞的化学成分、亚显微结构及功能(一)化学成分 1.水、无机盐 2.糖类 3.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三字母缩写、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性实质) 4.酶类(概念、特征、分类、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5.脂类 6. 核酸(包括DNA和RNA) 7.其他重要化合物(包括ADP和ATP、NAD[+,]和NADH[+,]、NADP[+,]和NADPH[+,])(二)结构及功能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 3. 细胞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的结构与功能) 4.线粒体结构、功能 5.质体的类型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 6.核糖体 7.过氧化氢体、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功能 8.细胞核(核膜、染色体、核仁、核基质)和核功能 9.细胞壁成分与结构 10.细胞骨架系统(包括:微丝、微管、中等纤维、微梁)的功能 1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二、细胞分裂(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意义(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间期G[,1]、S、G[,2]的变化)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特征(三)减数分裂 1.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2.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五)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癌变三、细胞代谢(一)糖代谢(指异化) 1.糖的无氧呼吸(糖酵解) 2.糖的有氧呼吸(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二)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异化)(三)同化作用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原初反应等) 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转录 2.翻译 3.遗传密码 4.生物合成过程(五)生物代谢类型中重点是原核细胞(微生物)的代谢等 1.光养和化养 2.自养和异养 3.厌氧和需氧(六)细胞的全能性(七)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简介遗传与进化(20%)一、遗传和变异(一)遗传 1.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DNA的结构 3)DNA的复制 4)基因结构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5)染色体的结构 2.遗传基本规律及应用 1)基因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4.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5.基因定位 6.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7.卡方检验8.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9.基因工程简介(二)变异 1.基因突变 1)概念 2)特点 3)机理 4)类型 2.染色体变异 1)结构变异 2)数目变异3)基因组、染色体组 3.基因重组 4.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二、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生命起源(二)生物进化机制 1.进化证据 2.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进化的中性学说) 3.哈特?温伯格定律及应用(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四)物种的形成(途径和方式)三、生物界级的分类(一)病毒和类病毒 1.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2.类病毒(二)原核生物界 1.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2.蓝藻 3.放线菌 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三)原生生物界 1.甲藻门 2.金藻门 3.裸藻门 4.粘菌门5.原生动物门(四)真菌界 1.酵母菌 2.霉菌 3.大型真菌(五)植物界(六)动物界(七)植物界和动物界进化系统(树)生物学竞赛范围和要求中学生物学竞赛,是以普及生命科学为原则,以培养21世纪生命科学的后备人才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认识生命科学、保护物种的科学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较高层次的选拔赛。

高中生物竞赛必备书目

高中生物竞赛必备书目

高中生物竞赛必备书目
高中生物竞赛备考需要具备广泛的生物学知识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以下是一些生物竞赛备考书籍推荐:
1.《普通生物学》(陈阅增)
2.《植物学上册》(陆时万)、《植物学下册》(吴国芳)
3.《植物生物学》(周云龙)
4.《植物生理》(潘瑞炽)
5.《人体及动物生理》(王玢)、《动物生理学》(陈守良)
6.《生化简明教程》(罗纪盛),《生物化学》(沈同、王镜岩)
7.《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王金发)
8.《遗传学》(戴灼华)
9.《经典遗传学》(刘祖洞)
10.《普通动物学》(郑光美)
11.《脊柱动物比较解剖》(杨安峰)
12.《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生态学》(孙儒泳)
13.《动物行为学》(尚玉昌)
14.《微生物学》(周德庆)
15.《人体解剖生理学》(左雪明)
16.《生物统计学》(杜荣骞)
17.《基础分子生物学教程》(赵亚华)
这些书籍涵盖了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可以帮助你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1. 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研究生物化石的科学)
古代动物,植物的遗体,经过地壳的变迁等形成了 化石。在距今愈古老的地层中,化石愈简单;在距今 愈近的地层中,化石也愈高等。在太古代地层中,已 发现有单细胞动物有孔虫的化石,而多细胞动物的化
石在这里极少。说明单细胞动物比多细胞动物出 现早
(三)胚后期: 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 直接发育(无变态发育): 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 基本相同,无明显变化。
间接发育(变态发育):幼体 和成体形态、结构完全不 同,有明显变化。
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关系(生物发生律)
生物发生律(biogenetic law): 也叫重演律. 是E. Haeckel(德国人, 1834-1919) 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总结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 的。他认为: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 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 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意义: 重演律的提出为了解动物各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提 出了线索.
系统发育(phylogeny)
即种族发展史。也可称为系统发生。动物的系统发育 是动物界漫长的演化历史,是指动物由最低等的形式(原 生动物)发展到多细胞结构的后生动物,并逐步完善,复 杂化,进而发展成为最高级形式的动物,直至人类的全部 种族发展史。系统发育也可指一个类群(如某个科属种) 的发生和发展历史。 例如 马的系统发生经历了六千万年的演变: 由始祖马——中新马——上新马——真马——现代马
外胚层:皮肤及其衍生物如指甲,羽毛等,神经组织, 晶体,眼网膜,内耳上皮等.
中胚层:真皮,骨胳,肌肉,循环和排泄系统,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系膜等.

4.第三章 多孔动物

4.第三章 多孔动物
发育中有胚层逆转现象,即胚胎发育到囊胚期时,植物极的 大细胞裂开一口,动物极的小细胞从开口处翻出并反包植物极 细胞而形成两层细胞个体的过程。由于胚层逆转现象,一般认 为它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
附: 扁盘动物门
Trichoplax adhaerens
丝盘虫
领细胞核
变形细胞
钙质骨针
图 4-7 海 绵 骨 针 和 纤 维
硅质骨针
海绵丝
骨针 图 4-8 海 单 轴 骨 针 的 形 成 绵 骨 骨针 加固细胞 针 和 纤 造骨细胞 骨针 维 的 形 成 三 轴 骨 针 的 形 成
海绵质
海绵丝 的形成
海 绵 丝
四、具有水沟系
1、单沟型
出水口
2、双沟型
出水口
第三章 海绵动物门(Spongia) (多孔动物门)
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故称侧生动物
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一 般动物学家认为在动物进化中海绵动 物很早就分离出来,并进化成区别于 其他后生动物的一个侧枝,因此也常 被称为侧生动物(Parazoa)。它和其 他多细胞动物缺少亲缘关系。
进水小孔
三、身体基本结构
1. 中央腔,出水口,入水小孔
2. 体壁 皮层:
(1)扁细胞:细胞质内有肌纤维
(2)孔细胞: 形成入水小孔
中胶层:
(1)胶状物质
(2)骨针(钙盐或硅盐)
(3)海绵质纤维
(4)变形细胞:
A. 成骨针细胞
B. 成纤维细胞
C. 原细胞(具细胞内消化机能;形
成精子和卵子)
(5)芒状细胞(细胞表面具突起,可能具神经传导机能 )
胃层:领细胞
(1)领细胞的超微结构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作者:田言辉发表于2011-05-15 11:31:00 【大中小】浏览:2376次评论:0条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复习参考书:中学生物课本(高二生物上下册、高三选修本、生理卫生及初中生物四册)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指导思想:以高中教材为主,用普通生物学拓展内容)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标记物进行研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作用细胞骨架:微丝、微管等原核细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及所用到的材料2.DNA、RNA(核酸)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3.提取DNA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问题)4.DNA复制过程、转录、翻译过程(中心法则)5.鉴定蛋白质、脂肪、还原性糖(及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方法、颜色变化6.电泳方法7.蛋白质的差异(结构上)和氨基酸(20种)的差异8.血红蛋白的功能、结构(猪、人、牛的某一区段相似:功能相似—携带氧)9.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10.蛋白质类型: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二、遗传学及进化理论1.遗传学三大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连锁与交换、伴性遗传(常、性染色体;性别决定)2.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3.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现代进化理论、人类起源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最可靠:化石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胚胎发育学: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尾和鳃裂考点提示:(一)遗传病及其分析1.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2.计算发病率、预测某家族未来发展趋势3.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的特点(三)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四)袁隆平:3系杂交水稻及杂交育种细胞核不育和细胞质不育问题(五)复等位基因三、动物学1.动物冬眠的生理意义:对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2.昆虫的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3.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点:初二第三册)四、植物学1.植物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种子植物:花的结构:初二第三册)2.胞间连丝、植物导管与筛管及其作用3.组织培养方法、优点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环境里(高温、低温、干旱、盐碱地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动物学分章练习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复习题四、选择填空1 眼虫制造过多食物常形成一些半透明的( )储存于细胞质中,这是眼虫类的特征之一。

A 淀粉粒B 副淀粉粒C 食物泡D 叶绿体2 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

A 纵二分裂B 横二分裂C 外出芽生殖D 内出芽生殖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消化道内B 肝脏内C 血液中D 淋巴液中4 多鞭毛虫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寄生B 共栖C 捕食D 互利共生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 纯净水B 糖类溶液C 氨基酸溶液D 自来水6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调节水分平衡B 排除代谢废物C 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D 进行气体交换7 变形虫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B 配子生殖C 二分裂生殖D 出芽生殖8 刺丝泡为下列动物中( )所特有。

A 眼虫B 草履虫C 变形虫D 孢子虫9 刺丝泡的生理机能主要是( )。

A 生殖B 摄食C 呼吸D 防御10 根据最近研究结果表明A 疟原虫是红血细胞内寄生,行渗透性营养;B 疟原虫是寄生于宿主组织的间质内,行渗透性营养;C 疟原虫营消化道内寄生,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D 疟原虫以胞口摄取营养,不是细胞内寄生,而是细胞间寄生。

11 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

A 渗透型营养B 光合型营养C 吞噬型营养D 混合型营养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 团藻B 夜光虫C 钟形虫D 喇叭虫13 能行光合作用的原生动物是.A 变形虫B 草履虫C 绿眼虫D 疟原虫14 不由昆虫传播的寄生原虫是( )。

A 痢疾内变形虫B 疟原虫C 杜氏利什曼原虫D 锥虫15 疟原虫红血细胞外期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B 裂体生殖C 二分裂生殖D 配子生殖16 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

A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B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D 配子生殖和分裂生殖17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

生物竞赛-动物学

生物竞赛-动物学

间脑 包括视丘、视丘上部、视丘下部和第三 脑室。 a顶器: 现存动物中,顶眼(器)为痕迹器 官而残存于某些蜥蜴和楔齿蜥。楔齿 蜥的顶眼最为明显,仍具有简单的 晶体和视网膜,并有一定的感光能 力。 b松果体:哺乳动物被认为是内分泌腺。 c视丘下部:调节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中枢,也 是重要的神经分泌的部位
大脑 a纹状体 鱼类:主要是纹状体(古纹状体) 两栖类:纹状体仍属于古纹状体 爬行类:古纹状体和新纹状体 鸟类:新纹状体上又附加上纹状体,成为鸟类复 杂的本能活动(例如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和“学习” 的中枢。 哺乳类:纹状体成为大脑的基底节
b脑皮 古脑皮:鱼类,灰质在内部靠近脑室处,白质包 在灰质之外 原脑皮:肺鱼和两栖类。 神经细胞已开始由内向 表面移动。原脑皮和古脑皮主要和嗅觉 相联系 新脑皮:爬行类开始出现,到哺乳类得到高度发 展(出现胼胝体在两半球之间联系), 机能皮层化。古脑皮成为梨状叶,原脑 皮海马。 c胼胝体:为哺乳动物所特有,是连系两大脑半球新 脑皮的带状横行的神经纤维联合。 鸭嘴兽无胼胝 体,针鼹、有袋类等胼胝体不发达。
八、脊椎动物比较解剖 ——骨骼系统
• 骨和软骨的组织学与解剖学 • 中轴骨:头骨、脊柱骨、肋骨、胸骨 • 附肢骨:带骨(肩带和腰带)、偶鳍和 四肢骨
鸟纲 439页 C
爬行纲427、428页
C
九、脊椎动物比较解剖 ——循环系统
• 圆口纲:开始出现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 • 鱼纲:属于简单的类型,其本身只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连接心房的有一个静脉窦,连接心室的有一个动脉圆锥(软 骨鱼类)或动脉球(硬骨鱼类)。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心脏 内的血,完全是缺氧血。 • 两栖纲:心脏由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组成。 血液循环由单循环变为不完全双循环。动脉弓数目减少,保 留三、四、六对。 • 爬行纲:心脏静脉窦退化而成右心房的一部分,动脉圆锥退 化消失,除心房具有分隔外,心室具不完全分隔,动脉弓仍 保持颈动脉、体动脉弓和肺动脉。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全的双 循环。 • 鸟纲和哺乳纲:心脏已分隔为二心房、二心室。静脉窦完全 退化,鸟类左体动脉弓退化,右体动脉弓保留。哺乳类保留 左体动脉弓,是完全的双循环。

普通动物学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普通动物学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第一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在动物界里除了单细胞动物外,其余都是多细胞动物。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代表了生物进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一切高等生物虽然都是多细胞的,但发展是不平衡的。

动物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植物,它们进化发展的速度也远较植物为快。

动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有对称的体型。

两侧对称的体型不仅有利于活动,且促使身体分为前后、左右和背腹。

在进化过程中,神经感官和取食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形成了头部。

对称体型和头部的形成是动物体复杂化的关键。

一切高等动物以至于人都是在这一体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单细胞动物在形态结构上虽然有的也较复杂,但它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

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属于原生动物。

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叫做后生动物(Metazoa),这和原生动物的名称是相对而言的。

在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还有一类中生动物(Mesozoa)(图3-1),中生动物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认为中生动物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

有学者将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并列为3个动物亚界。

现在一般认为中生动物为动物界中的一门。

中生动物是一类小型的内寄主动物。

结构简单,已知约50种,分为菱形虫纲(Rhombozoa)和直泳虫纲(Orthonecta),前者包括双胚虫(dicyemida)和异胚虫(heterocyemida)两类。

菱形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头足类软体动物的肾内,体长约0.5mm~10mm,虫体由20~40个细胞组成,细胞数目在每个种内是恒定的。

这些细胞基本上排列成双层,但又不同于高等动物的胚层。

外层是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包围着中央的一个或几个延长的轴细胞。

虫体前端的8~9个体细胞排成两圈,用以附着寄主。

其余的体细胞多少呈螺旋形排列(图3—1)。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第一模块: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约占联赛试题25%)一、生物化学部分(约占模块30+%)1. 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主编:杨荣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目前更新到第三版。

杨sir的生化极其有个人特色,比起简明生化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知识内容,知识窗介绍的小故事也很好很有趣,就是页码写在前面的目录十分诡异。

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2. 生物化学(第四版)主编:王镜岩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原沈同先生的大部头,上下两册,加起来1400+吧。

目前出到第四版,但电子版为第三版。

应该是国内生化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书籍,内容巨细无遗,解释了很多细节问题(NAD的A是干啥的?为什么原核DNA复制需要Tus-Ter系统),其实读全了也就把分子给拿下了。

一般而言,本书超过了竞赛的要求;问题也存在,如有一些小错,以及部分知识点没有更新,需要有选择的阅读,平时遇到问题多多查阅即可。

如果觉得太厚了还有个二合一脱水版《生物化学教程》,内容就少多了,查很多都查不到。

经验值:超级多掉落宝物:国奖3.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五版)主编:张丽萍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由原来的小白皮小黑皮变成了第五版的小蓝皮。

适合入门,但对付联赛及以上的竞赛是不够的。

另外相对来说书中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最基础的单糖构型与旋光性就写错了,但是在讲氨基酸时构型与旋光性的关系又是对的(迷惑操作大赏)。

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务必保持清醒。

经验值:一般掉落宝物:省一4. 普通生物化学(第五版)主编:郑集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郑集老先生的生化教材,目前是第五版。

初版厚度内容大体相当《生物化学教程》,第五版大幅精简,把更多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在线化了,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学教材追随国外教材的趋势。

如果觉得沈同厚这本是不错的选择。

郑老先生后来写过很多与养生相关的书籍,想必从生化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多灵感~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5. 其它生物化学教材喜欢更换不同版本的教材补充阅读的同学,生化这块还可以读的有清华大学王希成老师的生物化学(稍稍强于生化简明,比其它基本内容都少),以及人卫版的生物化学(相比生理没有大优势,内容多于王希成版少于其它)等。

高中生物竞赛内容包括

高中生物竞赛内容包括

高中生物竞赛内容包括生物竞赛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行为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系统学等等知识,知识的难度或深度达到大学水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竞赛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竞赛复习提纲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标记物进行研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作用细胞骨架:微丝、微管等原核细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及所用到的材料2.DNA、RNA(核酸)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3.提取DNA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问题)4.DNA复制过程、转录、翻译过程(中心法则)5.鉴定蛋白质、脂肪、还原性糖(及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方法、颜色变化6.电泳方法7.蛋白质的差异(结构上)和氨基酸(20种)的差异8.血红蛋白的功能、结构(猪、人、牛的某一区段相似:功能相似—携带氧)9.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10.蛋白质类型: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二、遗传学及进化理论1.遗传学三大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连锁与交换、伴性遗传(常、性染色体;性别决定)2.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3.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现代进化理论、人类起源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最可靠:化石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胚胎发育学: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尾和鳃裂考点提示:(一)遗传病及其分析1.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2.计算发病率、预测某家族未来发展趋势3.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的特点(三)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四)袁隆平:3系杂交水稻及杂交育种细胞核不育和细胞质不育问题(五)复等位基因三、动物学1.动物冬眠的生理意义:对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2.昆虫的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3.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点:初二第三册)四、植物学1.植物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种子植物:花的结构:初二第三册)2.胞间连丝、植物导管与筛管及其作用3.组织培养方法、优点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环境里(高温、低温、干旱、盐碱地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

2021/4/4
13
2、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产生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 体腔囊脱离内胚层在内外胚层之间扩展成中胚层,其内腔即为 体腔。由于体腔囊来源于原肠内胚层故又称肠体腔(enterocoel)。 形成方式称为肠体腔法(enterocoelous method)。见于后口动物 (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高等脊索动 物由裂体腔法形成体腔。但复杂有差别。
2021/4/4
4
第三节 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 要阶段是相同的。
(一)受精与受精卵:
1、雌体产生雌性生殖细胞, 称 为 卵 (egg) 。 依 卵 黄 多 少 , 分为少黄卵、中黄卵、多黄 卵。卵黄多的一端为植物极 (vegetal pole),另一端称为动 物极(animal pole)。
2021/4/4
2
(1)菱形虫纲(Rhombozoa):20-40个细胞,同种数目固定。 寄生在头足类软体动物的肾内,如双胚虫(dicyemida),异胚虫 (heterocyemida)。
(2)直泳虫纲(Orthonecta):雌大,雄小,寄生在无脊椎动物 体内,如直泳虫(orthonectid)。
2、内移(ingression):由囊胚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形成内胚 层。没有胚孔,以后形成胚层。
2021/4/4
10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PCBA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 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 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 间隙建议留0.05~0.1mm,以 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 算累积公差,以防按键手感 不良。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讲PPT课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讲PPT课件

-
34
群体学说与合胞体学说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中生动物的概念;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生物发生率; 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的具体内容; ➢ 群体学说; ➢ 合胞体学说。
-
36
思考题
名词解释:完全卵裂、不完全卵裂、螺旋卵裂、辐 射卵裂。
-
3
❖ 不同地层的化石特点: 早期地层:古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 晚期地层:古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 最明显、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最早的化石:澳州西海岸- 35亿年前的兰细菌化石 4
(二) 形态学证据(Morphological evidence)
➢ 现存的动物种类形成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 到高等的序列。
-
21
-
22
体腔的类型:三胚层无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
-
23
6. 胚层分化
内胚层最为简单,中胚层最为复杂,而外胚层则最 为特异。
➢ 内胚层:变化大部分涉及膜的外凸和内凹,分化为 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器 官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 中胚层:中胚层变化最大,形成的器官也最多;分 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受精卵→ 囊胚→ 原肠胚→ 三胚层的胚→ 无腿蝌蚪 → 有腿蝌蚪→ 青蛙
❖ 青蛙的系统发展: 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 三胚层动物→鱼类动物→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
❖ 蛙的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 ➢ 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类群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
发展线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
囊胚的大小仍然与受精卵时相似,分为囊胚层 和囊胚腔。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3.合胞体学说
多细胞动物来源 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 类群。
4.共生学说
不同种的原生动 物共生在一体,发展 为多细胞动物。
织,晶体,眼网膜,内耳上皮等.
2.中胚层:真皮,骨胳,肌肉,循环和排泄系统,脂肪组
织,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系膜等. 3.内胚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肺,肝等.
第四节 生物发生律



E. Haeckel(德国人,1834-1919) 用生物进化的观点 总结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他认为: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 2 个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 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 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 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 1.进化顺序 原生动物 中生动物 后生动物 2.中生动物 小型内寄生动物。 结构简单,约50种, 细胞数目恒定。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
直泳虫 双胚虫(无性生殖阶段) 双胚虫(有性生殖阶段)
中生动物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3.囊胚

桑椹胚进一步 发育形成中空 的细胞群体为 囊胚.
囊胚有囊胚腔 和囊胚层

卵裂和囊胚形成示意图
4.原肠胚

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 通过不同的形式(内 陷 , 移入 ,分层 , 内卷 , 外 包 ) 迁移到囊胚内部 , 形层两胚层的原肠胚, 留在外面的称为外胚 层,迁到内面的称为内 胚层.
原肠胚形成示意图

5.中胚层的形成
a.端细胞法:在卵裂形成囊胚时,出现两个原始囊胚成细胞,发展 为原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一空腔(体腔). b.肠腔法:由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胚胞向外胚层伸展 ,最后形成 一囊状体,其中的口空腔就是体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外包:由于动物极的细胞分裂快,逐渐将植物 极细胞包入腔内形成内胚层。
⑤内卷或内转:是盘状囊胚形成内胚层的一种方 式。由囊胚层边缘向逐渐卷入而形成内胚层。
2020/9/21
9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5、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有两种形成方式。
①端细胞法:由位于胚孔或原口两侧、内外胚层 交界处的一对端细胞分裂形成。最初形成的是一 对实心的中胚层带,有体腔的动物后来里面裂开 形成一腔 ,即裂体腔。又称裂体腔法。见于原 口动物。
②体腔囊法:原肠底部两侧向外扩展,形成成对 的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体腔囊脱离原肠后, 便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里面的腔即肠体 腔。又称肠体腔法。见于后口动物。
2020/9/21
10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6、胚层分化及组织器官的形成: ①外胚层:皮肤、神经感官和消化系统两端。 ②内胚层:消化道中段上皮等。 ③中胚层:肌肉和结缔组织等。
⑥螺旋式卵裂:是指从第三次卵裂开始,分裂轴 与赤道面呈45°倾斜,卵裂球在两极不排列在一 直线上,上排介于下排之间,彼此交错呈螺旋状, 且动物极分裂球小于植物极的分裂球的卵裂形式。
2020/9/21
7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3、囊胚期:卵裂的结果形成一个空心或实心的球 体,称为囊胚。表面的细胞层称为囊胚层,里面 的腔称为囊胚腔。根据卵裂形式的不同,囊胚有 以下几种形式: ①腔囊胚:有囊胚腔,一般由均等卵裂形成。 ②实囊胚:不具囊腔,一般由不均等卵裂形成。 ③盘状囊胚:一般由盘状卵裂形成。 ④表面囊胚:由表面卵裂形成。
②“吞噬虫”学说:梅契尼可夫1887年提出, 认为多细胞动物祖先是由囊胚虫在演变中个别细 胞摄食后移入群体之中形成的,称为“吞噬虫”。
2020/9/21
3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二、动物的繁殖:
1、无性生殖:无性细胞参与。 ①分裂繁殖:经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为 二分裂和复分裂。
②出芽生殖:以出芽的形式形成芽体,然后脱离 母体或与母体相连形成群体。
2020/9/21
1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一、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与原生动物相对应,把多细胞动物称为后生 动物。后生动物又分为中生动物、侧生动物和真 后生动物。目前一般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原生 动物,是群体中细胞进下分化发展的结果。 ㈠、起源的证据
1、古生物学方面:化石的由简单到复杂顺序。 2、形态学方面:群体单细胞的存在。 3、胚胎学方面:胚胎早期几个阶段的相似性。
动物学讲议之四
三、动物的个体发育
㈠、胚前期:是指生殖细胞的发生或成熟阶段。 ㈡、胚胎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幼体形成后从
母体分出或从卵壳中孵出的阶段。多细胞动物早 期的几个阶段是相同的。 1、受精:包括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 2、卵裂:是指受精卵多次重复分裂形成众多分裂 球的过程。 ①均等卵裂:见于均黄卵,如文昌鱼等。 ②不均等卵裂:见于端黄卵,如蛙。
2020/9/21
2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㈡、起源学说:
1、多核理论:由Hadzi 1953年提出,认为祖先后 生动物来自一个多核纤毛虫。
2、群体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赫克尔1974年提出, 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类似于群体鞭毛虫的祖先。
①“原肠虫”学说:赫克尔1874年提出,认为 多细胞动物祖先由有腔囊胚虫通过一端内陷而来, 称为“原肠虫”。
11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四、系统发育和生物发生律
系统发生律:又称重演律,由德国的赫克尔 1866年提出。他认为生物的发展史包括个体发 育史和系统发育史。系统发育史是指同一起源的 生物群的发育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 单而迅速的重演。个体发育史不断地补充和推动 系统发育史的发展;系统发育又反过来决定个体 发育。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一、多细胞动物的起源---------------------------2 二、动物的繁殖------------------------------------4 三、动物的个体发育------------------------------6 四、系统发育和生物发生律--------------------12 五、作业--------------------------------------------14
③孤雌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而直接发育成新个 体的过程。如轮虫、水蚤、蜜蜂等。
④幼体生殖:是指动物在未成熟前或幼体阶段即 进行生殖,是孤雌生殖的一种形式。如瘿蝇。
3、世代交替:一般是指无性繁殖(或无性世代) 与有性生殖(或有性世代)较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的过程。
2020/9/21
5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2020/9/21
6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来自动物学讲议之四③盘状卵裂:见于端黄卵。卵裂只在无卵黄的部 位发生,其余部分不参与卵裂,如乌贼、鱼等。
④表面卵裂:见于中黄卵,即卵黄,只位于卵的 中央。卵裂发生在卵的表面。如昆虫。
⑤辐射式卵裂:是指纬裂分裂面与赤道面垂直, 卵裂球在两极排在一直线上的卵裂形式。
③孢子生殖:是指由母体经减数分裂形成许多孢 子或子孢子,不经结合就形成新个体,是孢子虫 特有的生殖方式。
④断裂生殖:动物体直接将身体断裂成若干个子 个体,又称裂体生殖。
2020/9/21
4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2、有性生殖:有性细胞参与。 ①配子生殖:分为同配、异配和卵配。
②接合生殖:是纤毛虫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
㈢、胚后发育:胚后发育指从幼体自母体分出或 从卵壳孵出到成体为止的阶段。
1、直接发育:幼体出产后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与成体大致相似,到成体的发育不经明显变化, 直接发育成成体,又称为无变态发育。
2、间接发育: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要发生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又称为变态发育。
2020/9/21
2020/9/21
8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导论
动物学讲议之四
4、原肠胚期:在这个阶段分化出内、外胚层,出 现原肠、原肠腔、原口。有五种形成方式。
①内陷:植物极内陷形成内胚层原肠,留在外面 的细胞形成外胚层。
②内移或移入:部分细胞移入囊胚腔形成内胚层。
③分层:囊胚细胞进行一次切线分裂形成内外两 层细胞,外为外胚层,内为内胚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