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超全的概括

(完整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超全的概括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 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在哪提出的?答:1936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事实就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指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哪几部分?答: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7毛泽东在哪一本著作里对实事求是作出了科学解释?《改造我们的学习》8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有,农民阶级,如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如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如黄花岗起义;而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有国民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就不必细说了。

2,革命纲领的不同,旧民主时期主要是着眼于土地问题,在新民主时期则触及到民主权利的争取;3,时代不同,旧民主革命是在五四运动之前,新民主革命则在其后。

4,指导理论的不同,旧民主时期是以农民意识和地主阶级意识为主要指导;新民主时期主要以资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密切相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二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个发展阶段,产生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

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以及在一个农民和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怎样建立一个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和怎样建设这样的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靠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

它对于全面理解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论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需要加以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却历经时代的磨洗和历史的考验,愈益迸发出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马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2马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3马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2马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打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3马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或辨析)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马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关系(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苏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当中。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1、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3、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法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三.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四.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包涵下两方面:一方面,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哈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和实践指导,经过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

然而,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传统文化、封建制度、经济落后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为了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原则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2. 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发展阶段,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措施。

3. 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对理论进行适应性改造,更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不断推进。

4. 厚植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的自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1.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马克思主义适应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形成了以农民为主要力量、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深化,形成了以乡村人民公社、五年计划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马克主义中国化,就是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运力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历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一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意义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当和人民的未打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①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级革命的新时代。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社会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的总结了当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的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的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联系,进行第一次结合,实现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相联系,进行第二次结合,实现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所组成。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而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其中邓小平理论是基础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是最新表现和境界。

这就是我们党建党以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两次结合”、“两次飞跃”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

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3.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历经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

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注重中国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以及农民阶级的特殊地位。

一、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中国现实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战略指导;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实践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创新,同时也借鉴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活动和经济建设,如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等。

这些实践的结果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追求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的范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等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发展的特点和实践。

这一理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更好地传播和理解,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五、国际影响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发展,成功引领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范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定义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前的关系
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

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大法宝。

第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

最后,“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

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前的辩证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

第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也离不开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研究和回答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同样的,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更无法照抄别人的经验。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

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

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指导中国革命,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所处的世情所决定的。

中国近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是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紧密联系的,什么时候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什么时候就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就会失败。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一系列有作为的人物,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旨在救国救民的斗争和探索,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归于失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其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道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进一步回答了“···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世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事实求是(精髓),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❶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❷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基本原理义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活的思想3个基础方面之一,实事是指客观事实,求是指探索,是是指规律,概括地说是在客观事实中探求实物发展的规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❶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媛干部会议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及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反应中国革命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的指导路线。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名族工商业。

c)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概括为一化三改。

”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的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

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

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中是否涵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是否涵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包括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实际的一部分。

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具有长期性、传统性和现代文明性。

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把握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就不能把握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

他指出,中华文化并不会因为改革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而丧失它的民族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最能表现民族特点,相对经济和政治而言,它更具整体性、传统性和现代文明性。

那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又在哪儿呢?陈先达教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大众化。

离开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至多只能成为少数精英人物的书斋学术,走不进人民大众的实践。

大众化离不开语言。

民族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专门学问,它当然有自己的特有范畴、概念和特有的理论思维方式。

但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在中国发挥作用,就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就必须研究和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

陈先达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结合的走向上,应该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

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以血缘为纽带,以制度为依托的文化,它有它的时代局限性,没有改造的传统文化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指导原则。

民主: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核心“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是一个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

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呢?我们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而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这已经成为共识,这是就物质家园方面而言。

那么,社会主义共有的精神家园应该是什么样子?”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认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核心是民主问题,只有民主高度发展了,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才能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才能使强大的社会主义让人人感到可亲。

他强调,对民主这个东西不要害怕,要欢迎它、发展它、完善它。

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承认现在的民主建设还很不够。

但对民主要做具体分析。

用通俗的话讲,第一,民主不能“大”,即不能搞“文革”式的“大民主”。

第二,民主必须“化”。

民主化与现代化同样是不能分离的,没有民主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结合起来?如何把两者融为一体——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融化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同时又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活力和新的内容?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全兴指出,有的人把“和”与“中庸”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与“中庸”当然很重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不是精华值得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应当是中华文化、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概括。

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应当能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应该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灵魂。

他认为,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警惕消极的东西渗透到里面。

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先人不仅没有为我们准备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基础,也没有为我们准备好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民主传统,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都讲得很清楚,必须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这个成果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含了制度文明成果,更包含了精神文明成果。

他强调,因此我们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前提还有一个时代化的问题,一定要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如果就中国化而中国化,是不够的。

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面向世界,大量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在中国化的同时走向时代化、大众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民主运动指明了方向,也是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指路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针对的是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了起来。

它的历史进程、中国化的方法,还有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作用都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启示马克思主义在阐述改造世界的问题方面是其他的论著都不曾涉及过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毕生的研究和学习,透彻的分析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而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

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送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无数共产党人做出了贡献,张闻天先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然后,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坚持不懈的研究之路。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从革命中、从发展中、从开放中、从外交中、从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中寻找着这一理论的真谛它是一个深刻而具有实践性的命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值顶峰时期,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先生却以独到的慧眼观察到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包括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等问题的深刻论述,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被中国共产党人积极的学习和研究,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马克思的同时也意识到现状的不同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绝不是照搬照抄,所以中国共产党在接受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好的指导中国革命,他们就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探寻之路,就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反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不断进步的,绝对不是僵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到深化和丰富,适应着中国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方法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现状要想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能照抄照搬,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本上针对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社会现状的问题。

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也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够被毫无保留的利用,才能对推动中国的历史进步起到重大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武装对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就是吸收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但是又联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比重和建立新政权的信念都足以使他们成为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

农村包围城市的指导方针终于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运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著名论著是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上的确定和延伸之后写的,这两部著作都紧密联系着中国的实际现状,但是却没有忘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依据,这也标志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邓小平同志在发展中国,是中国走向富裕的道路上,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彻底实践者,他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治理方针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论证。

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是他制定任何策略仿真度饿前提,也只有在这样的实际面前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才能够迎合中国的国情,才会使中国的社会发展一直处在正确的轨道上,才不会走弯路,所以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进步,邓小平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的同时,绝对不会忽视中国的基本国情,在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都在中国社会主义的进化过程中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深入国情,与时俱进,更加丰富了马克思的思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