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四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初中互相转化关系教案

化学初中互相转化关系教案

化学初中互相转化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能够运用转化关系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2. 转化关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转化关系的原理和条件。

2. 运用转化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化学实验器材。

2. 制作PPT或黑板,展示和总结初中化学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提问学生能够记住哪些化学物质的名称和性质。

2. 学生分享已知的化学物质,教师总结并板书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

二、学习转化关系(15分钟)1. 教师展示PPT或黑板,展示和总结初中化学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教师解释和讲解转化关系的原理和条件。

3.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三、实验观察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与转化关系进行联系。

四、应用转化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转化关系进行解决。

2. 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化学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行一些练习题目的解答。

3. 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自主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小结,总结和归纳初中化学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转化关系、实验观察和分析、应用转化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和复习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 专题复习教案

主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物质的多样性知识网络(一)纯净物和混合物项目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区别①一种物质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③有固定的组成④有固定的性质①②③④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没有固定的性质联系(二)单质和化合物项目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相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点均为纯净物均为纯净物不同由一种元素组成点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联系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②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三)氧化物项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组成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交叉关系)凡能跟酸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从属关系)性质(四)项目概念相同点①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①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②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盐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不同点组成特点联系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一定含氢元素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课题 2物质的构成与组成知识网络探究一、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点:①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只能论种类,不能讲个数。

元素是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这里说的“同一类原子”所指的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存在状态或化合价不 同的同类而不同种的原子,如 N 2、NO 、HNO 3、NH 3 中的氮原子,总称为氮元素。

“同一类原 子”所指也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简单离子,如 F e 、Fe 2+、Fe 3+ 总称为铁元素。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四_物质的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四_物质的化学变化)

AB→A+B
3、置换反应: A+BC→AC+B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 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 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二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量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 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发生变化: 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 可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必须是真 实存在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 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2、书写步骤 写 配 注 等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表示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参 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第一单元 认识几种化学 反应及其基本特征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反应 前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 粒的间隔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反应的实质 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基本反应类型(共四个)
1、化合反应:由多变一 2、分解反应:由一变多 A+B→AB
m=ρv
注:代入的质量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物)纯 净物的质量,单位要求一致,若不是纯净物 的质量则要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 粒个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的质量比(相对质量之比)
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1.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 = 纯 物 质 的 质 量 ×100%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 4.有关气体体积与质量间的换算

初中化学互相转换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互相转换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互相转换关系教案
教案主题:互相转换关系
教学对象:初中生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化学反应中的互相转换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了解化学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 提出问题:当两种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它们之间是如何互相转换的呢?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互相转换关系。

通过示例分解反应、合成反应等,引导学生理解化学
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的转化。

三、示例实验(20分钟)
1. 安排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化学反应现象。

四、案例分析(15分钟)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化学反应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化学物质之间的互相转换关系并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反应中的互相转换关系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反馈,为下节课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改进提供
依据。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案新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案新版

爆炸“一定改变”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教 学 目 标 整理和归纳本章所学内容,并通过习题加以巩固。

教 学 方 法自主 探索 学 学—燃烧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1)爆炸极限 (2)安全防爆措施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学 (2)元素种类 变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不改变” (3)原子种类 (1)物质种类(2)分子种类 “可能改变”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应用(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3)计算题格式规范化:设、写、找、列、求、答【本章检测反馈】1.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式D.提倡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D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C.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教学反思: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如图)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100g水中加入50g食盐2.大理石经过三步反应可以得到纯净的碳酸钙,这三步反应中肯定没有的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用湿布盖灭是为了隔绝氧气B.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C.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4.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由26个原子构成B.尼古丁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4:2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又含有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 B.硫酸铜溶液C.铜锌合金 D.液氨6.将 20℃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A.降温后过滤,溶液恢复到 20℃B.蒸发溶剂,过滤,恢复到 20℃C.溶液中投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D.倒出一小部分溶液7.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水鉴别NaOH、、NaCl固体B.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9.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研磨,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该固体是铵盐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1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C.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干冰做制冷剂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氧气做燃料11.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学案 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学案 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学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学案人教新课标单元四教案《材料成分复习教程》(第1期)一、复习课目标1.知道原子、分子和离子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并能从粒子的角度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2.对原子内部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列和离子形成的初步了解。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了解原子序数、周期和族的含义,可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4、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区分识别氧化物。

二、复习课学案(一)颗粒物和颗粒微观结构1、你还能记得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核电荷数等这些概念吗?你可以给这些概念找个合适的地方吗?例如:甲乙[我的意见]2、原子的构成想想看:(1)根据表中信息完成其余空格心、爱和专注1原子的核电荷数根据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数15和相对原子质量31(2)填充。

确定一个原子中有25个粒子,其中9个粒子不带电,然后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

(3)在分子、原子、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②构成分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③构成原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④带负电荷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⑤显中性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质量最小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

3、学完本课题后,你对“分子、原子、元素、纯净物”四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有哪些认识?请在“□”中填写上述四个概念,并在“→”上表示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练一练:(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一个或一组合理答案即可)一物质;○ 2.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4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人教版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复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质子、中子、电子间的关系和原子结构模型。

2.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与化学式,注意化学用语的使用规X 化。

3.元素与物质分类,考查重点是从组成上来区分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要弄清楚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从宏观组成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构成上看,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掌握化学式的基本计算题型,尤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含杂质的化学式计算。

知识网络图示⎪⎪⎪⎪⎪⎪⎪⎪⎪⎪⎪⎪⎪⎪⎪⎪⎪⎪⎩⎪⎪⎪⎪⎪⎪⎪⎪⎪⎪⎪⎪⎪⎪⎪⎪⎪⎪⎨⎧⎪⎪⎪⎪⎪⎩⎪⎪⎪⎪⎪⎨⎧⎪⎪⎩⎪⎪⎨⎧⎩⎨⎧⎩⎨⎧⎩⎨⎧⎪⎪⎪⎪⎩⎪⎪⎪⎪⎨⎧⎪⎩⎪⎨⎧⎩⎨⎧⎩⎨⎧⎪⎪⎪⎩⎪⎪⎪⎨⎧⎩⎨⎧+=⎪⎩⎪⎨⎧⎩⎨⎧------化学式计算化学式的书写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意义表示物质的组成表示物质宏观意义意义化学式合价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数和为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化合价原则化合价元素周期表简介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一种元素意义书写注意点元素符号铁铝硅氧地壳中元素含量定义元素离子的形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中子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相对原子质量不显电性中子个单位正电荷每个质子带质子原子核个单位负电荷每个电子带核外电子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物质构成的奥秘0:、、、:11 考题典例分析【例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推测下列元素的单质与金属钠的化学2 8 1 +11性质相似的是( )AB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两种元素,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因此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C 选项中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答案:C【例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全民补碘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加碘盐。

加碘盐中的碘元素以KIO 3形式存在,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3C.+5D.+7解析:在KIO 3中,K 、O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即K 元素为+1价,而O 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推出I 的化合价为+5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1+x+(-2)×3=0,x=+5]。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一、实验基础操作1、常用仪器及操作试管(可直接加热,盛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集气瓶(不能加热)、漏斗(一贴二低三靠)、量筒(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蒸发面(可直接加热)、石棉网、胶头滴管、玻璃棒、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绝对不能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托盘天平(左右)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或颗粒,用取用;粉末状固体用或取用。

大量取用细口瓶的液体时,先取下瓶塞,在桌面,标签要向,瓶口要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取用。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倒流一端水柱,证明气密性。

(3)给物质加热: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倾斜45度,管口不能对着人或物。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

(4)仪器的洗涤:用水刷洗或用能溶解残余物或能与残余物反应成可溶物的酸、碱溶液进行洗涤,最后用水冲洗至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也不才为干净。

3、实验操作中的数据(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2/3(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1/3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6)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1/3处(中上部)。

二、实验中的“先”与“后”1、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3、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再加热。

化学:专题4探究物质变化复习课 教案(仁爱版九年级)

化学:专题4探究物质变化复习课 教案(仁爱版九年级)

专题4 探究物质变化复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看课本、查阅读书笔记,学会自己归纳整理本专题有关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

2.学会从化学反应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及其应用。

【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学生参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归纳总结→尝试练习→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抓住重点→把握难点。

专题4 探究物质变化复习小结
一. 化学变化的常用条件
室温、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光照等。

二. 化学变化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

三.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化学信息
四.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一设、二写、三找、四列、五算、六答。

初中化学相互反应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相互反应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相互反应关系教案1. 了解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过程;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要素;3. 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并能够解释其原理;4. 能够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和预测。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要素;2. 化学反应的类型;3.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教学难点】1. 化学反应类型的理解和区分;2. 反应方程式的解析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哪些要素?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反应?二、讲解(15分钟)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要素: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变化、反应条件等;2.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换反应等;3.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化学式、物质的状态标记、系数的添加等。

三、实验(20分钟)在实验室中进行几种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讨论(1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并解释其原理。

五、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些化学反应相关的习题,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通过实验和练习,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010年中考化学能力提升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2010年中考化学能力提升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专题四: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几类物质的知识,既是十分丰富的,又是比较繁杂的。

及时归纳与总结学过的知识,寻找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及其规律,不仅可以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方法制取物质,也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来进行物质的鉴别、鉴定、除杂和提纯。

通过这样的复习,掌握好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归纳整理归纳学过的的知识(重点是化学性质),用你认为适当的方式(可用条目、图或表)描述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

拓展延伸一、关系图下图是一种经典的描述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相互关系的关系图。

它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

请思考下列问题:1、方框内应填入那一类物质?2、你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吗?3、这个关系图有什么用途?二、关系图部分解读现将上图中两纵行“酸性氧化物—酸—盐”、“碱性氧化物—碱—盐”所围绕的区域内,包含的重要化学反应解读如下:(一)、重要反应规律1、部分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CO2 + H2O =====H2CO32、部分碱性氧化物+水→碱溶液CaO + H2O =====Ca(OH)23、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 + 水CO2 +Ca(OH)2====CaCO3↓+ H2O4、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CaO + 2HCl ====CaCl2 + H2O5、碱 + 酸→盐 + 水NaOH + HCl ==== NaCl+ H2O6、盐 + 酸→新盐 + 新酸AgNO3 + HCl === AgCl ↓+ H NO37、盐溶液 + 碱溶液→新盐 + 新碱CuCl2 +2NaOH ===== 2NaCl + Cu(OH)2↓8、盐溶液 + 盐溶液新盐 + 新盐Na2CO3 + CaCl2 =====CaCO3↓ + 2 NaCl注:上述4~8五类反应属复分解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和完成的条件初中化学中所涉及到的复分解反应,主要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离解生成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之间发生了反应。

九年级化学物质间相互关系(PPT)3-2

九年级化学物质间相互关系(PPT)3-2
可以生成具有重大意义的氨基酸。不过,土卫六上也存在制约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一是温度过低,二是尚未发现液态水的存在,三是土卫六没有磁场保护,
所以当它有时运行在土星的磁气层外时,便直接暴露在太阳风之下,辐射可能使生命无法存在。科学家称,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巨大的碳氢化合物“冰山” 湖可形成奇异生命形式。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最新理论或许还能解释来自这颗卫星上的巨大湖泊和海洋的奇怪读数[]。发现液体甲烷巨大湖泊 土卫六表面的这个新湖泊覆盖面积有.万平方英里(.万平方公里),它位于土卫六南极位置,具有部分湖泊特征。自从“卡西尼”探测器年抵达土星体系,科 学家就致力于研究土卫六极地附近甲烷湖泊的特征,该研究证实了大型寒冷的卫星也存在着甲烷雨。科学家指出,这种新湖泊只是浅薄的沼泽地,但是观测
数据显示当暴风雨来到时,湖泊将形成足够深、奔流向前的液体甲烷。前不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行星科学家伊丽莎白-图特尔 说:“土卫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Ca → CaO → Ca(OH)2 → CaCl2
金属 碱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氧化物
2、 C → CO2 → H2CO3 → Na2CO3
非金属 酸性 氧化物


多得多。一直到9年8月秋分时节,太阳的光线才逐渐开始直射到土卫六北半球的湖泊之上,此时也正是北半球春天的开始。由于土卫六上空厚厚的大气层的 干扰,土卫六表面所反射的太阳光大多数都被遮蔽。“卡西尼号”探测器也是在偶然间拍下了这张罕见的照片。照片拍摄于9年7月8日。[]美国宇航局与欧洲 航天局合作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在土卫六泰坦的沼气湖上漂流的景象。国家科学院7月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地外生物可能比专家之前预测的要奇怪得多。 科学家需要考虑扩充有关地外生命特征的名单,包括所谓的“怪异”生命体,它们可以在地球生命无法存活在地方茁壮成长。[]NASA于9年月7日宣布,如果 一切按计划进行的话,“蜻蜓”号(Dragonfly)将于年发射,航行8年后在泰坦上着陆,之后探测器会在这公里宽的卫星上巡航至少.年,期间进行次飞行, 总航程约8公里。这次任务的目标就是详细记录泰坦的化学成分。一些科学家认为,泰坦上的碳氢化合物海洋可能孕育着其独有的奇特生命形式。此外,由于 泰坦的;手游排行榜 / 手游排行榜 ;环境与早期地球的环境非常相似,所以此次任务的观测结果还可能有助于了解地球生命出现的化学 过程。[]科学研究编辑或存在生命土卫六上存在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和氮等元素,与地球早期生命形成时的土卫六上的碳氢化合物“冰山”的艺术概念图土卫 六上的碳氢化合物“冰山”的艺术概念图环境相似。土卫六上的氰和烃在一定情况下可生成腈,再被星球上的水冰水解,生成羧酸和胺类物质,而这两者还

九年级化学物质间相互关系

九年级化学物质间相互关系
66影视
66影视 电脑安装影视客户端观看免费电影和电视剧,不需付任何费用,高清1080p电影和电视剧 66影视 Window可安装客户端Mac也可安装客户端 66影视 1、打开任何浏览器,输入网址访问,选择客户端去,进行下载客户端2、根据你的电脑系统来选择哪个安装包,有Window客户端安装程序和Mac客户端安装程序 66影视 3、首页操作简化,左上角菜单有:热门影片、推荐影片、电影、电视剧和动漫。除了这点,你也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去找你想要的片子~4、观看任何影片时,你可以调整360、720或1080高清。尽量选择1080真的非常高清~ 66影视 如何查看电视剧搜索热榜、排行榜、最近播放最多的前十剧集。了解大众普遍热爱的电视剧。 6角的“电视剧”。 66影视 3、点开后,能看到最近搜索前十的电视剧,如何喜欢偶像剧,也有不同别类的剧集前十排行榜。比如偶像,言情,古装,武侠,家庭伦理等分类。4、点击相应的电视剧,可以查看电视剧的详细介绍和剧集播放渠道。 66影视 有没有想把最新的电影或电视剧下载下来以备在以后想看电影或电视剧时观看,小编教你如何下载电影或电进行安装,把软件安装到D或E、F盘里,点击“浏览”进行更换安装目录4、安装完成后,打开搜狐影音,在库或 66影视 我们有时手机没电或信号不好时,就不能用手机看电视节目了,我们能用其它的方式看到自己想要观看的电视节目吗?今天经影视 电视剧电视节目面中所示。2、这时就会跳转到新的界面了,我们选好想看的点一下就可观看了,如下面中所示。3、上面会出现很多类型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从中选取想要看的电视节目,假如我们找到的是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导学案 2022年化学人教版精品学案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导学案 2022年化学人教版精品学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 -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 2、H 2、C 、S 、P 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 ,以Fe 为代表的金属单质 ,以CO 、CO 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 ,以Fe 2O 3 、CuO 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 ,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响规律可简记为: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2021〕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2021〕~〔17〕17条规律须牢记反响规律例如纵向:〔1〕金属 +−−−→−∆/2点燃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O Na O Na 2224=+ CuO O Cu 222∆+〔2〕碱性氧化物〔可溶〕 +水→碱〔可溶〕NaOH O H O Na 222=+〔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 水∆==2)(OH Cu O H CuO 2+〔4〕酸 +碱→盐 +水 O H PO Na PO H NaOH 2434333+=+O H CuSO SO H OH Cu 244222)(+=+〔5〕非金属 +−−→−点燃2O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2CO O C 点燃+ 522254O P O P 点燃+〔6〕酸性氧化物〔易溶〕 +水→酸〔易溶〕3222CO H O H CO =+ 4325223PO H O H O P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 +水〔易挥发 / 难溶〕↑+=2232CO O H CO H 2232SiO O H SiO H +∆从纵向来看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 ,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8〕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 NaCl Cl Na 222点燃+〔9〕碱氧 +酸氧→〔含氧酸〕盐32CaSiO SiO CaO 高温+2021〕含氧酸盐→碱氧 +酸氧↑+23CO CaO CaCO 高温2021〕盐 +盐→两种新盐↓+=+AgCl NaNO AgNO NaCl 33交叉:2021〕酸 +碱氧→盐 +水O H CuSO CuO SO H 2442+=+2021〕碱 +酸氧→盐 +水O H CO Na CO NaOH 23222+=+2021〕酸 +盐→新酸 +新盐32423242CO H SO Na CO Na SO H +=+↑+=2232CO O H CO H〔15〕碱 +盐→新碱 +新盐↓+=+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16〕金属 +酸→盐 +↑2H↑+=+2442)(H ZnSO SO H Zn 稀〔17〕金属 +盐→新盐 +新金属44ZnSO Cu CuSO Zn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2〕可知某物质的制法 .如:〔4〕、〔8〕、〔9〕、2021〕~〔17〕为盐的十种制法 . 〔3〕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1> 以上各规律为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 ,具体到某些物质有些规律要具体分析 ,未必均适用 .例如:制取2ZnCl 的方法与制取4CuSO 的方法各有几种 ?〔思考〕答:制取2ZnCl :① ↑+=+222H ZnCl HCl Zn② O H ZnCl HCl ZnO 222+=+③ O H ZnCl HCl OH Zn 22222)(+=+④ ↑++=+22232CO O H ZnCl HCl ZnCO⑤ 22ZnCl Cl Zn 点燃+⑥ ↓+=+4224BaSO ZnCl BaCl ZnSO⑦ Cu ZnCl CuCl Zn +=+22因2ZnCl 为无氧酸盐 ,故规律〔9〕、2021〕不适用 .因2)(OH Zn 为难溶碱 ,故规律〔15〕不适用 .∴ 只有如上7种制法 .制取4CuSO :① O H CuSO SO H CuO 2442+=+② O H CuSO SO H OH Cu 244222)(+=+③ ↑++=+224423CO O H CuSO SO H CuCO因Cu 为H 后金属 ,2)(OH Cu 为难溶碱、CuO 不能直接与SO 3反响生成CuSO 4 ,Ag 2SO 4为微溶物 ,不符合与CuCl 2发生复分解反响的条件 ,也不能与Cu 发生置换反响等原因 ,∴ CuSO 4只有上述三种制取方法〔初中范围内 ,方法③也不常见〕<2> 此外 ,在物质的制取中还有一些常见的规律 ,如:对于盐 +酸→新盐 +新酸 ,有如下规律:① 强酸→弱酸如:↑++=+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② 稳定的〔不易分解的〕酸→不稳定的〔另分解的〕酸 .如:↑++=+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③ 高沸点〔不易挥发的〕酸→低沸点〔易挥发的〕酸 . 如:↑+∆+HCl SO Na NaCl SO H 2)(2)(4242固浓 ④ 可溶性酸→难溶性酸 .如:↓+=+323222SiO H NaCl HCl SiO Na<3> 从反响规律与反响类型的关系来看 .属于化合反响的有:规律〔1〕、〔2〕、〔5〕、〔6〕、〔8〕、〔9〕 .属于分解反响的有:规律〔3〕、〔7〕、2021〕 .属于置换反响的有:规律〔16〕、〔17〕 .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有:规律〔4〕、2021〕、2021〕、2021〕、〔15〕 .规律2021〕不属于任何一种根本反响类型 .初中阶段不属于任何一种根本反响类型的反响包括:O H CO O CH 222422++点燃O H CO O OH H C 22252323++点燃2CO Cu CuO CO +∆+ 酸氧 +碱→盐 +水2. 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使用范围:〔1〕金属活动顺序:很活泼Na Ca K 较活泼Fe Zn Al Mg )(H Pb Sn 钝化不活泼AuPt Ag Hg Cu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位于氢以前的较活泼金属 ,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响 ,置换出酸中的氢 ,氢后的金属那么不能 .较活泼的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3〕很活泼的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响时 ,先与水反响生成碱 ,然后碱再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响 ,无金属生成 .2、 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酸:无机化合物中 ,除硅酸〔32SiO H 〕不溶于水 ,大多数常见的酸易溶于水 . 〔2〕碱:一水合氨〔O H NH 23⋅〕、2)(OH Ba KOH NaOH 、、易溶;2)(OH Ca 微溶;其余碱不溶于水 .〔3〕盐: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易溶;盐酸盐中22Cl Hg AgCl 、〔氯化亚汞〕不溶 ,其余溶;硫酸盐中44PbSO BaSO 、不溶 ,4CaSO 、42SO Ag 微溶 ,其余都溶;碳酸盐中 ,+++Na K NH 、、4溶 ,+2Mg 微溶 ,其余不溶;磷酸盐、硫化物中除+++Na K NH 、、4溶外 ,其余不溶 .〔4〕酸中342HNO SO H HCl 、、为强酸 ,43PO H 为中强酸 ,、、3232CO H SiO H COOH CH S H 32、为弱酸 .〔5〕可溶性碱除O H NH 23⋅〔弱碱〕外均为强碱 ,不溶性碱为弱碱 .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的应用之一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响能否发生 .4. 复分解反响的发生条件〔1〕复分解反响需在溶液里才能发生 ,在固态时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时不发生反响 .还要看生成物是否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 产生沉淀 ② 放出气体 ③ 生成难电离的水〔2〕复分解反响常发生在以下几条反响规律中:① 酸 +碱→盐 +水〔有强酸或强碱 ,至|少一种物质可溶 ,假设碱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② 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碱氧可不溶于水 ,但要溶于酸 ,酸为强酸〕③ 酸 +盐→新酸 +新盐〔盐可不溶于水 ,但要溶于酸 ,酸为强酸〕④ 碱 +盐→新碱 +新盐〔反响物的碱和盐均要溶于水〕⑤ 盐 +盐→两种新盐〔反响物均要溶于水〕【典型例题】第|一类:物质推断题解决这一类的题目 ,要从现象入手 ,然后根据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和无机物的性质 ,找到突破口 ,解决问题 .[例题1] 有三种金属M 、N 、R ,其氧化物中只有N 的氧化物溶于水 ,且水溶液pH 值大于7 ,R 能从3AgNO 溶液中置换出Ag ,R 不溶于盐酸 ,M 能在2O 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那么M 、N 、R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正确位置是〔 〕A. M 、N 、H 、RB. R 、M 、H 、NC. R 、H 、M 、ND. N 、M 、H 、R 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实际反响推导金属活动性顺序 ,关键是先确定一个标准 ,其他的与它相比拟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而不管它是在氢前还是在氢后 ,但要注意金属与盐反响时 ,盐应为可溶性盐 .根据题意溶于水且水溶液pH >7的碱性氧化物只有O Na O K 22、和BaO CaO 、 ,这些金属的活动性都很强 .又据题干信息可知 ,Ag R H >> ,M 是铁 ,故M 、N 、R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为N 、M 、H 、R .答案:D[例题2] 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稀溶液 ,它们分别是K 2CO 3、BaCl 2、Ca(NO 3)2、NaCl 、H 2SO 4、AgNO 3中的某一种溶液 .以以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局部实验现象 ,其中 "↓〞表示生成沉淀 , "↑〞表示生成气体 , "-〞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 .请答复以下问题:在以以下图中的空格内用 "↓〞 "↑〞 "-〞表示出对应反响的实验现象 ,问:F 是 .解答:解决这道题目 ,可以先把K2CO3、BaCl2、Ca(NO3)2、NaCl、H2SO4、AgNO3相互之间反映的现象各自列出来 ,例如:K2CO3与BaCl2反响产生沉淀 ,与NaCl反响无现象 ,与H2SO4反响产生气体 ,与AgNO3反映也产生气体 .将其他物质互相反映的现象全部列出来 ,对照上面的表格 ,将A、B、C、D、E、F分别是什么列出来 ,解决此题目 .〔2〕硝酸钙[或Ca(NO3)2][例题3] 现有Cu、CuO、CuSO4、C、CO、CO2 六种物质 ,它们的反响关系如以以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Y、Z、W、N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Y 、Z 、W 、N ;〔2〕写出M →N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X →W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表格型的推理题 ,其实解决方法雷同 ,Cu、CuO、CuSO4、C、CO、CO2这六中物质两两反响的现象列出来 ,再根据表格 ,知道 ,X能得到的物质有三种 ,W能由四中物质分别得到 ,所以Z是二氧化碳 ,由此推导出去 .答案:〔1〕CO CO2 Cu CuSO4〔2〕CuO + H2SO4= CuSO4+ H2O〔3〕2CuO + C 2Cu + CO2↑第二类:实验题[例题4]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 ,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骤如下:〔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 ,参加试剂①的量应 .〔2〕参加试剂①后,能够别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 ,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 ,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根据所给的实验流程 ,由前向后 ,因为海水中含有氯化镁 ,而氯化镁要与碱反响产生沉淀氢氧化镁 ,所以试剂①可以选用氢氧化钠 .第二小题 ,要别离出沉淀 ,当然要用到过滤的方法 ,而氢氧化钠要得到氯化镁 ,需要与盐酸反响 .答:〔1〕 NaOH 过量〔2〕过滤〔3〕稀盐酸〔4〕[例题5]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洁物〕 ,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 .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 ,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 ,各加蒸馏水2 mL ,振荡后静置 .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 ,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参加等量的稀硫酸 ,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 ,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 ,答复以下问题:〔1〕步骤1中 "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 ,与该学生预测的 "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 ,请选择以下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答复: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局部被鉴别出来,分别是〔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 ,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 ,并填写下表 .〔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 ,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2〕B〔或C〕的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C〔或B〕的试管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3〕① A是CuSO4 B〔或C〕是K2SO4 C〔或B〕是KCl D是CaCO3解法2:〔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 ,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2〕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3〕② A是CuSO4 D是CaCO3第四类:实验探究题[例题6]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 ,将苹果切开不久 ,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也好象是生了 "锈〞一样 .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 "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测与假设】猜测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 ,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响而 "生锈〞 .猜测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 "生锈〞;猜测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 "生锈〞;猜测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 "生锈〞;猜测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 "生锈〞 ,并且苹果 "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苹果 "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响 ,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测①至|猜测⑤ ,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 ,进行了实验验证 ,并依次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 ,填写在下表中 .【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1〕在② -⑤四种猜测中 ,你认为猜测〔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2〕在验证猜测①时 ,同学们发现 ,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 ,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应用】根据上述结论 ,要防止果汁变质 ,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答案:,温度越高 ,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1〕③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 ,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响 .〔2〕水中溶解了氧气【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 ,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第五类:综合题[例题7] 某工厂中含有少量氧化铜和锌粉的废渣与废盐酸混合形成污水 ,假设向污水中参加足量的铁粉 ,那么处理后的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 +2Zn 、+2CuB. +2Zn、+2FeC. +2Cu、+2Fe D. 只有+2Fe解析:理解题中各物质参加的先后顺序及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 .含有少量氧化铜和锌粉的废渣在未参加铁粉前先与废盐酸作用:O H CuCl HCl CuO 222+=+ ,↑+=+222H ZnCl HCl Zn ,未反响完的废盐酸与参加的铁粉继续反响直至|废盐酸消耗尽:↑+=+222H FeCl HCl Fe ,另外 ,铁粉还要与溶液中的2CuCl 反响:Cu FeCl CuCl Fe +=+22 ,至|2CuCl 反响完 ,铁粉仍有剩余〔∵ 铁粉足量〕 ,此时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只有+2Fe 与未参与反响的+2Zn.答案:B[例题8] 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 ,以下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2Mg、-Cl 、-OHB. +H 、+2Cu 、-3NO 、-24SOC. +2Mg 、-24SO 、+K 、-3NOD. +Na 、-4MnO 、+2Ca 、-23CO解析:此题为离子共存问题的考察 .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必须相互不起反响 ,另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无色〞 ,说明虽能共存但有色的离子也不符合要求 .A 中+2Mg 与-OH ,反响生成↓2)(OH Mg ;B 中+2Cu 为蓝色;D 中-4MnO 为紫色 ,且+2Ca 与-23CO 反响生成↓3CaCO . 答案:C[例题9] 某溶液中可能有以下阴离子:-24SO 、-23SO 、-23CO 、-Cl . 〔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 时 ,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2Ba时 ,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3〕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和 离子时 ,上述阴离子都不能存在 .解析:此题仍为离子共存问题 ,解题关键是要了解哪些离子不能共存 ,即符合复分解反响的发生条件 ,生成沉淀 ,气体或水 ,334BaCO BaSO AgCl BaSO 、、、为沉淀 ,+H 与-23SO 、-23CO 反响生成32SO H 、32CO H ,二者均易分解为水和气体〔2SO 和2CO 〕 .答案:〔1〕-23SO 、-23CO 〔2〕-24SO 、-23SO 、-23CO〔3〕+Ag 、+2Ba[例题10] 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 ,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 ,共有+K 、+Ag 、+2Cu 、-Cl 、-OH 、-3NO 六种离子 .〔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 ,明显呈碱性 ,那么甲车间废水中不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其中阴离子是 .〔3〕如果加足量的铁粉 ,把甲车间和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 ,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两种沉淀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填化学式〕 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此题联系生产实际考查综合能力 .根据两个车间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 ,可知废水中无沉淀物存在 ,每个车间废水中的离子间不会发生反响〔能共存〕 ,由甲车间的废水含三种离子且呈碱性 ,说明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OH ,那么无+Ag 、+2Cu ,甲车间废水中不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Ag 、+2Cu ,那么只能是-OH 、+K 、-Cl ,乙车间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只能是+Ag 、+2Cu 、-3NO ;如向乙的废水中加足量铁粉 ,可回收其中的Ag 、Cu ;如果将甲车间和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 ,可使废水中的+Ag 、+2Cu 、-Cl 、-OH 转化为AgCl 、2)(OH Cu 两种沉淀 ,经过滤后废水中主要含有3KNO 〔属复合肥〕 ,其溶液可浇灌农田 .答案:〔1〕+Ag 、+2Cu ;〔2〕-3NO ;〔3〕3KNO [例题11]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O 2作用产生 "绿锈〞 ,该 "绿锈〞俗称 "铜绿〞 ,又称 "孔雀石〞[化学式为Cu 2(OH)2CO 3] , "铜绿〞能跟酸反响生成铜盐和CO 2、H 2O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响实现了 "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①铜绿――→②A ――→③Cu(OH)2――→④B ――→⑤H 2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答复 , "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 的化学式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响的是________ ,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________ . 答案: (1)盐 铜盐 碳酸盐(2)Cu 2(OH)2CO 3+4HCl = = =2CuCl 2+3H 2O +CO 2↑ (3)CuO (4)① ②③ 第三类:计算题[例题12] 运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取某种仅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的纯碱样品23.4 g 全部溶解在350.0 g 水中 ,再参加氯化钡溶液166.0 g ,恰好完全反响生成碳酸钡沉淀 .过滤出沉淀并枯燥后 ,称得沉淀的质量为39.4 g .〔1〕求23.4 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 〔2〕求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溶液质量分数的题目 ,不仅要用到质量守恒 ,而且要用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要注意两个细节 ,一是沉淀是纯量 ,可以直接用入化学方程式 ,二是原物质中也含有氯化钠 .答案:〔1〕克 〔2〕 5.12%[例题13] 宇宙飞船内 ,宇航员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 ,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 ,如下式所示:2LiOH 〔固〕+CO 2〔气〕=Li 2CO 3〔固〕+H 2O 〔液〕〔1〕试计算1g 氢氧化锂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假设用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锂 ,试计算1g 氢氧化钾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3〕利用〔1〕和〔2〕所得的结果 ,试解释为什么宇宙飞船选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二氧化碳较用氢氧化钾为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每位宇航员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L ,我国今年发射的 "神州6号〞上有2名宇航员进行一项为期5天的太空任务 ,试计算在宇宙飞船上应携带氢氧化锂的质量〔在宇宙飞船内的温度和气压下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L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计算题 ,第|一小题 ,只要直接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就可以 ,第二小题 ,也雷同 ,第三小题要在前面两题的根底上比拟 ,最|后要注意 ,计算中要用纯量 .答案:0.92g 0.39g因为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锂比氢氧化钾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例题14] 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一定量的金属R 〔反响后生成正二价〕和稀盐酸反响制取氢气 ,所做5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氢气全部被收集 ,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编号R 的质量〔g〕稀盐酸体积〔ml〕生成H2的体积〔L〕1234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 ,并答复以下问题:①上述实验中,金属一定过量〔太多〕的组的编号是,稀盐酸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②在当时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为克/升,求反响所用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这是一题表格型的计算题 ,首|先要对起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稀盐酸的用量相同 ,1、2两处 ,产生的氢气在增多 ,那么R就过量 ,而4、5产生的氢气不变 ,也就是盐酸已经反响完全 .要求出R的原子量 ,就需要利用R完全反响的时候的氢气的质量 ,所以可以用1、2两次的数据 .R+2HCl=RCl2+H2来计算 .注意 ,氢气要转化成质量 .答案:①4和5 ,1和2②氢气的质量为:×=R+2HCl=RCl2+H2↑x 22解得x=【根底练习】1. 以下变化中 ,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的是〔〕A. 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B. 蜡烛被点燃时发生的变化C. 玻璃被金刚石刻划D. 干冰蒸发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2. 以下物质中 ,属于纯洁物的是〔 〕 A. 不锈钢 B. 自来水C. 葡萄酒D. 复合肥料硝酸钾3. 有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 .有关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它们是同一元素的粒子B.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C. 它们都是原子D. 它们都是离子4. 以下同组内的两种物质中 ,〔金属离子除外〕所含相同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的是〔 〕A. 4KMnO 和42MnO KB. 3KClO 和KClC.3SO 和4NaHSOD. 424)(SO NH 和3HNO5. 含有硫的煤 ,在火炉中如果不充分燃烧 ,那么排放出的能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 A. 2SO 和CO B. 2SOC. 2SO 和2COD. CO6. 以下同组内的两种物质中 ,一种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另一种可用来在工业上制取生石灰的是〔 〕A. 胆矾、纯碱B. 胆矾、烧碱C. 熟石灰、石灰石D. 熟石灰、纯碱7. 以下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减小的是〔 〕A. 酒精B. 固体烧碱C. 浓盐酸D. 碳酸钠晶体8. C t ︒时 ,g 100硝酸钾溶液中溶有20g 硝酸钾 ,那么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 20gB. 25gC. 20%D. 无法确定9. 以下同组内的两种物质间 ,能发生化学反响的是〔 〕 A. Cu 和稀硫酸B. Cu 和23)(NO Hg 溶液C. 4ZnSO 溶液和稀硝酸D.32O Fe 和4CuSO 溶液10. 以下溶液中的物质 ,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响 ,并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 2BaCl 溶液 B. NaOH 溶液 C. 2)(OH Ba 溶液D.32CO Na 溶液11. 实现以下物质的转化时 ,只有参加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响实现的是〔 〕 A.34232)(SO Fe O Fe →B. 2ZnCl Zn →C. NaCl NaOH →D. 42BaSO BaCl →12. 实验室用于检验盐酸和其他电离时能产生-Cl 的化合物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和石灰水B. 氢氧化铁C. 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D.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13. 除去2)(OH Mg 粉末中混有的少量4MgSO ,应采用以下方法的是〔 〕 A. 加水、搅拌、过滤、常温下慢慢挥发 B. 加适量稀硫酸、搅拌、加热蒸发C. 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搅拌、过滤、慢慢挥发D. 加适量石灰水 ,搅拌、慢慢挥发14. 以下四种物质中 ,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424)(HPO NH B. 42PO KHC. 242)(PO H CaD. 4CaHPO15. 等质量的OH H C CH CO 524、、分别充分燃烧 ,产生温室气体2CO 最|多的是〔 〕A. COB. 4CHC.OH H C 52D. 无法确定16. 以下物质中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响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B. 蒸馏水 C. 氢氧化钠D. 单质碳17. 以下做法中 ,可能会导致人中毒的是〔 〕 A. 生理盐水用于给病人输液B. 工业酒精用于配制饮料酒C.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于腌渍咸菜D. 胃酸过多的病人内服含3)(OH Al 的药物18. 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选项是〔 〕A. HCl 和42SO H 属于同类化合物 ,但它们在水溶液里电离时生成有不同的阴离子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B. 无氧酸的正盐一定不含氢、氧元素C. 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D. 将2)(OH Cu 参加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显蓝色 19.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24SO 离子 ,合理的方法是〔 〕 A. 只参加23)(NO Ba 溶液B. 参加2BaCl 和HCl 的混合溶液C. 先加2BaCl 溶液 ,再加稀硝酸D. 先加稀盐酸 ,再加2BaCl 溶液 20. 以下说法中 ,错误的选项是〔 〕 A. 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 B. 2CO 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变浑蚀C. 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响可能既没有沉淀析出 ,也没有气体放出D. 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响后 ,溶液仍显红色 21.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它们分别是42322)(SO Na CO Na HCl OH Ba 、、、中的一种 ,假设将丁的溶液滴入到乙的溶液中 ,那么产生白色沉淀 ,向这种白色沉淀中滴加甲的溶液 ,沉淀溶解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 .据此做出的以下推断中 ,正确的选项是〔 〕A. 甲一定是HClB. 乙一定是32CO NaC. 丙一定是42SO NaD. 丁一定是2)(OH Ba22. 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A 和B 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响 ,A 置换产生的氢气比B 多 ,假设A 、B 两金属在其氯化物中均为 +2价 ,那么以下推断中 ,正确的选项是〔 〕A. 相对原子质量A >BB. 相对原子质量A <BC. 金属活动性一定是A >BD. 金属活动性一定是A <B23. 以下每组内的三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均为过量〔充分反响后 ,该物质有剩余〕 ,分别向各组物质中加适量水 ,使它们充分反响后 ,静置、过滤 ,所得滤渣中有两种物质的是〔 〕A.2232)()(OH Ba NO Cu CuCl 、、B. 4CuSO Fe Al 、、C.2234)()(OH Ba NO Mg MgSO 、、D. 4FeSO Cu Al 、、24. 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 ,不另加其他试剂 ,只需利用组内物质 ,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 33KNO KCl AgNO HCl 、、、B.3232NaNO CaCl CO Na HCl 、、、C. HCl SO Na BaCl SO H 、、、42242D.3424KNO SO K NaOH CuSO 、、、25. 如图: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烧杯 ,调节至|平衡 ,向两边烧杯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锌粒和镁条 ,待反响停止后 ,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① 刻度盘上偏向放锌粒的一方;② 刻度盘的中|央;③ 刻度盘上偏向放镁条的一方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①、②、③B. 仅③C. ①、②D. ②、③26. 请用氢、碳、氧、钠、硫、铜等元素中的有关元素组成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写出化学式〕〔1〕难溶于水的黑色碱性氧化物 ; 〔2〕无氧酸 ;〔3〕能使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的物质 ;〔4〕含氧酸的正盐〔它的浓溶液与浓盐酸反响会产生二氧化碳〕 ; 〔5〕加热条件下能被分解的碱式盐 ; 〔6〕蓝色的结晶水合物 ;〔7〕能与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 .27. 将 溶液分别滴入稀硫酸和硝酸银溶液中 ,都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这两种沉淀物分别是 和 .28. 有C t ︒的硝酸钾溶液500g ,将200g 该溶液在C t ︒下蒸发掉50g 水后 ,溶液恰好饱和 ,假设另取两份质量均为100g 的原溶液 ,分别进行以下操作〔溶液温度不变〕:〔1〕对其中一份溶液 ,需蒸发掉 g 水 ,溶液恰好饱和;〔2〕对另一份溶液 ,参加硝酸钾 ,完全溶解后 ,溶液也恰好饱和 ,那么在C t ︒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原500g 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 g 〔精确至|〕29. 通电分解水时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可参加少量氢氧化钠 ,现用31.8g 0.5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通电分解水的实验 ,经过一定时间后 ,得到氢气 ,同时会得到g 氧气 ,此时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成了 % .30. 〔3分〕在化学反响D C B A 323=++中 ,如果将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混合均匀后加热 ,生成30gD ,此时 ,再向残留物中参加10gA ,加热后继续反响 ,那么反响物中只有C 有剩余 ,那么第|一次反响停止时剩余C 的质量是 g ;A 、B 、C 三种物质恰好完全化合时的质量比为 ;假设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那么m 与n 的比 = .31. 将4CuSO 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 ,充分反响后过滤 ,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在22ZnCl FeCl 、和2CuCl 的混合溶液中参加一定量的镁粉 ,充分反响后过滤 ,分别得到滤液和固体 ,假设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那么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32. 按要求各写出一个有硫酸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1〕同时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响〔2〕中和反响〔3〕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响〔4〕盐与酸反响 ,同时有气体生成33. 写出以下化学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中制氧气的反响 .〔要求生成物中含三种纯洁物〕〔2〕有红色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响 .〔该反响不在溶液中进行〕〔3〕用气体氧化物复原氧化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几类物质的知识,既是十分丰富的,又是比较繁杂的。

及时归纳与总结学过的知识,寻找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及其规律,不仅可以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方法制取物质,也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来进行物质的鉴别、鉴定、除杂和提纯。

通过这样的复习,掌握好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归纳整理归纳学过的的知识(重点是化学性质),用你认为适当的方式(可用条目、图或表)描述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

拓展延伸一、关系图下图是一种经典的描述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相互关系的关系图。

它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

请思考下列问题:1、方框内应填入那一类物质?2、你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吗?3、这个关系图有什么用途?二、关系图部分解读现将上图中两纵行“酸性氧化物—酸—盐”、“碱性氧化物—碱—盐”所围绕的区域内,包含的重要化学反应解读如下:(一)、重要反应规律1、部分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CO2 + H2O =====H2CO32、部分碱性氧化物+水→碱溶液CaO + H2O =====Ca(OH)23、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 + 水CO2 +Ca(OH)2====CaCO3↓+ H2O4、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CaO + 2HCl ====CaCl2 + H2O5、碱 + 酸→盐 + 水NaOH + HCl ==== NaCl+ H2O6、盐 + 酸→新盐 + 新酸Ag NO3 + HCl === AgCl ↓+ H NO37、盐溶液 + 碱溶液→新盐 + 新碱CuCl2 +2NaOH ===== 2NaCl + Cu(OH)2↓8、盐溶液 + 盐溶液新盐 + 新盐Na2CO3 + CaCl2 =====CaCO3↓ + 2 NaCl注:上述4~8五类反应属复分解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和完成的条件初中化学中所涉及到的复分解反应,主要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离解生成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之间发生了反应。

当两种物质在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时,阴阳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沉淀、气体、或水等,就会是溶液中的这些离子明显减少,反应就向着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水的方向进行。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将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复分解反应发生和完成的条件归纳为下列两句话:发生条件:无酸参加,碱盐要溶完成条件: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问题探究问题1 复分解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① 单质 ② 氧化物 ③ 酸 ④ 碱 ⑤ 盐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①【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根据关系图解读可知,可以是盐和水、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其中易分解的酸又生成氧化物和水,如H 2CO 3,可分解成CO 2和H 2O 。

【答案】 D问题2下列各级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人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是( )A.Na 2C03,MgS04,NaCI 、K 2S04B.CuS04、 KCI 、NaN03、 CaCl 2【分析】解答本题时应特别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酸性溶液”和“无色、透明溶液”。

A 中Na 2C03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故排除:B 中CuS04为蓝色,故B 错误;C 中Na 2S04和BaCl 2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即不能大量共存,故C 不止确。

【答案】 D问题3如何证明某化肥样品为硫铵?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硫铵即硫酸铵,它的化学式为(NH 4)2S04,由NH 4+和SO 2- 4构成,因而需用化学方法分别或同时证明两种离子的存在。

【答案】有两种方法:①加两种试剂:Ca(OH)2和BaCl 2(NH 4)2SO 4+Ca(OH)2=CaS04+2NH 3 1+2H 20 (NH 4)2S04+BaCl 2=BaS04+2NH 4C1 ②用一种试剂;Ba(OH)2(NH 4)2S04+Ba(OH)2=BaS04↓+2NH 3↑+2H 20问题4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K 2CO 3、BaCl 2、Ca(NO 3)2、NaCl 、H 2SO 4、AgNO 3中的某一种溶液。

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 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

(2)F 是 。

【分析】根据左图中的反应现象尽可能的推断出各物质:由于其中条件最足的是B 物质,根据它与其它物质反应的现象,可推测是H 2SO 4。

由此,与B 反应生成气体的C 是K 2CO 3,与B 反应生成沉淀的A 是BaCl 2。

剩下的物质中与A 反应生成沉淀的D 物质因该是AgNO 3。

再根据剩下的NaCl 和Ca(NO 3)2中与C 物质混合没有现象的是NaCl ,因此E 是NaCl ,那么F是Ca(NO 3)2。

根据推断出的物质和小资料,在空格中标出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现象。

【答案】(1)如右图所示:(2)硝酸钙[或Ca(NO 3)2]学以致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某反应M + N → 盐 + 水,其中M 、N 的类别不可能是 ( ) A. 酸、碱 B.单质、氧化物 C.氧化物、酸 D.氧化物、碱2、在Mg 、MgO 、Mg(OH)2、H 2SO 4和CuSO 4溶液中,能生成MgSO 4的方法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3、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B. 盐中可能含氢元素C.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D. 盐和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4、在AgNO 3、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可能是( )A.Cu 2+B.只有Fe 3+C.只有Fe 2+D.K +、Fe 2+5、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6、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

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

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 )A. 氯化钠 氯化钙B. 氯化钠 氯化镁C. 氯化钠 醋酸钙镁 D 尿素 硝酸钙 硝酸镁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O→CaC03 B.HCl→NaCl C.Fe→FeSO 4 D.Ca(OH)2→NaOH8、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9、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10、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 -的数量有关。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 -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

10%的NaOH 溶液(密度为1.1g/cm 3)与10%的KOH 溶液(密度也为1.1g/cm 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A.NaOHB.KOHC.一样强D.无法比较11、泉州是白蚂蚁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

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A.钢筋B.铜制品 C.大理石 D.铝合金12、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13、为研究化肥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在实验室田地里施用等量有效成分的化肥,对小麦的产量进行对比研究。

下表(“√”表示施用化肥,“×”根据上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肥可增加小麦的产量B.对于增加小麦的收成,氮肥比钾肥效果好C.没有施肥,小麦不能生长D.同时施用含N、P、K的化肥可获得最大的小麦产量二、填空题14、现有Cu、Cu0、Cu(0H)2、CaC03、AgN03溶液、盐酸,各取少量两两混合,则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个;其中有个反应可以生成水;有个属于置换反应。

15、某课外兴趣小组,确立了“酸碱中和生成的正盐溶液的性质”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正盐虽然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但是其溶液却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

为什么呢?盐溶液的酸碱性与什么有关呢?由“组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出发,他们又进一步从组成特征上去找原因, 发现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⑴请你根据上表归纳出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酸、碱的强弱关系:强酸和强碱生成的正盐溶液呈中性;强碱与弱酸生成的正盐溶液呈碱性;强酸与弱碱生成的正盐溶液呈酸性 。

⑵ 根据他们的发现,请你判断硝酸钠、硝酸铁、硫酸铜、氯化钾、磷酸钠、碳酸钾六种溶液的酸碱性,其中溶液呈酸性的是 、呈碱性的是 、呈中性的是 。

16、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⑴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__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 物可缓解病痛。

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 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⑶ 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

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 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⑷ 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 泡 ,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

把少许右表所列的生活常用品________或______(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⑸ 请你再举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利用酸碱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