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们去哪里了》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它们去哪里了》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它们去哪里了》 教案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一.游戏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级听课,你们紧张吗?(2)那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好不好?谁想玩萝卜蹲的游戏。

(3)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特别棒,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小故事——《驮盐的驴子》。

(4)为什么驴子掉下水后,觉得背上的货物变轻了呢?它们去哪里了呢?学生回答:它们可能化了(5)那么,它们化了,去哪里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它们去哪里了》二、新课1、提出问题驴子驮的盐在水中化掉了,变轻了,那小朋友想一想,那我们平时生活中看没看见过盐在水中化掉了,或者红糖放在水中是什么样子啊?那么小石子放在水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2、先观察①.那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这三种物体(课件出示),食盐、红糖和小石子,那么,我们先来仔细观察一下它们。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师:用眼睛看什么?(大小、形状和颜色)用鼻子闻什么?(气味)用手摸什么?(粗糙程度,颗粒大小)我们绝对不能用嘴尝。

因为对陌生的物体我们不能尝,可能会有危险。

②.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视频播放)师:我们能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那么如果用放大镜看一下,它们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吧。

(视频)小朋友们看明白了吗?会用了吗?谁愿意上台给大家演示一下。

我们只有三种物体,8个小朋友怎么来观察呢,我们可以两人一组轮流观察这三种物体。

③.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师:小组长来领取我们的实验材料吧。

(3盒物体,4个放大镜)。

我们现在开始认真观察这三种物体吧。

④教师巡视、指导。

(是否认真观察,是否按照步骤做实验,是否合作愉快)⑤.观察后汇报。

老师把观察的变化贴在黑板上。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认真,谁来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食盐是一小颗一小颗的,白色的:(贴板书)师:你观察的可真认真。

师:那同学们刚才观察了红糖,那么红糖是什么样的啊?学生回答:红糖也是一小颗一小颗的,红色的:师:哎,回答的真好,红糖是一小颗一小颗红色的。

一年级下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物体的位置变化。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物体的位置变化。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分析物体为什么会变化位置。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和解释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共同完成实验和观察。

教学准备:1.教材《它们去哪里了》2.实验用具:小球、纸箱、座垫等3.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具课时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Step1:导入(1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包括一个空的纸箱和一个有小球的纸箱。

引导学生观察两张图片的区别,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小球去了哪里。

Step2:听故事(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它们去哪里了》,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位置变化。

讲述完故事后,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再次呈现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物体位置变化的认知。

Step3:实验探究(30分钟)教师提前准备好座垫、小球和纸箱,将座垫放在纸箱中间,小球放在座垫上。

让学生围坐在纸箱周围,教师将纸箱以及座垫突然移开,让小球掉到地上。

学生观察小球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来。

Step4: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球为什么会掉下来。

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对物体位置变化的影响,并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论。

第二课时:Step1:复习(10分钟)通过教师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物体位置变化的理解和记忆。

Step2:探究(2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除了重力,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会让物体位置发生变化?”鼓励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可以再次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情况下物体的位置变化,如在斜坡上、在风中等。

Step3:总结(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重力、斜坡、风等因素都会对物体的位置变化产生影响。

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科学,并能够表达对科学的基本认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的作用和科学家的工作。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让他们学会提问和探索。

3.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幻灯片和投影仪:用于展示科学相关的图片和信息。

2.科学实验道具:如显微镜、磁铁等。

3.绘本:介绍科学和科学家的绘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有关科学的知识,你们知道科学是什么吗?谁能告诉我?幼儿回答。

教师:非常好!科学就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对自然有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当我们想知道虫子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探索。

那么,你们想知道虫子在哪里吗?发现活动:(15分钟)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观察活动,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到虫子的踪迹。

请大家四处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小昆虫的踪迹。

幼儿观察并回答。

教师:非常棒!你们发现了哪些踪迹?请举手回答。

幼儿回答。

教师:很好,我们找到了很多虫子的踪迹,比如洞穴、蚂蚁的行列和蜘蛛的蛛网等。

那么,这些踪迹告诉我们虫子在哪里呢?我们如何去找到它们?引导思考:(10分钟)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发现了虫子的踪迹,那我们如何去找到它们呢?我们可以做一些实验来帮助我们寻找虫子。

你们知道实验是什么吗?和我们刚才的观察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

教师:实验就是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得到结论的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找到虫子的具体位置。

比如,我们可以放一些糖水在地上,看看会不会吸引到一些虫子。

你们愿意一起做这个实验吗?实验活动:(20分钟)教师: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发一杯糖水,请你们将糖水放在不同的地方,然后静静地观察看会不会有虫子来吸引。

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教案目标•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物品在使用后会被处理掉或消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介绍课题:“它们到哪里去了”2.讨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或食物会被处理掉或消失的情况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品到底去了哪里,有什么可能的变化活动安排1.引入(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用过的东西,都会去哪里呢?”2.讨论(10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一一列举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和食物,然后讨论这些物品最后都会去哪里。

3.观察实验(15分钟):老师将准备一些日常用品或食物的实验,比如让幼儿观察逐渐融化的冰块、消失的食物等,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品到底去了哪里。

4.小组活动(15分钟):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它们到哪里去了”展开讨论,并画出自己的想法。

5.总结(5分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让幼儿探索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幼儿形成一些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初步认识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收集幼儿的作品和讨论记录•结合幼儿的表现和作品,初步评估幼儿对“它们到哪里去了”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借助真实的实例和观察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探索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

同时,在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时,要注重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意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有趣和具有启发性的实验和活动,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以上就是本次幼儿园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教案的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反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延伸,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它们去哪里了》活动方案

《它们去哪里了》活动方案

《它们去哪里了》活动方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张畅活动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一、活动目标1.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3. 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4.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二、活动重难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三、活动资源每个小组:水、盐、红糖(块状)、小石子、烧杯(3个)、药品勺(3个)、搅拌棒(3个)、放大镜(1个)、白纸。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单。

四、注意事项1. 提醒学生不能“尝”。

2. 小石子只能沿杯壁轻轻放入水中,以免打碎烧杯或溅出大量的水。

五、活动过程1. 活动方式。

观察比较法。

2. 玻璃搅拌棒使用方法。

(1)在使用前,确保玻璃搅拌棒的洁净。

(2)玻璃搅拌棒直立于液体中,不要碰杯壁和杯底。

(3)沿同一方向搅拌,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将液体溅出。

3. 放大镜使用方法。

方法1: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然后沿着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方法2:将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之下(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眼与放大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物体,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4. 小组活动步骤。

(1)观察盐、红糖、小石子,可以借助放大镜。

【提醒学生】不能用“尝”的方法。

(2)在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3)用药品勺取一勺盐放入一杯水中,静静观察现象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4)用药品勺取一块红糖放入另一杯水中,静静观察现象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5)用药品勺取少量小石子放入第三杯水中,静静观察现象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6)2分钟后用3根搅拌棒分别搅拌3杯液体。

【提醒学生】要向同一方向搅拌,不碰杯壁和杯底。

(7)大约搅拌半分钟,取出搅拌棒放于托盘内,分别观察杯中液体的情况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现象。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一、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活动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

三、活动准备1.物质:糖、盐、沙子、面粉、水。

2.实验材料:杯子、搅拌棒、过滤网、烧杯。

3.教具:图片、PPT。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水里面可以放什么吗?”(二)实验一:糖在水中的溶解1.教师出示糖和一杯水,将糖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2.教师提问:“糖放进去后,水有什么变化?糖到哪里去了?”(三)实验二:盐在水中的溶解1.教师出示盐和一杯水,将盐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盐在水中的变化。

2.教师提问:“盐放进去后,水有什么变化?盐到哪里去了?”(四)实验三: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1.教师出示沙子和面粉,分别放入两杯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教师提问:“沙子和面粉放进去后,水有什么变化?它们到哪里去了?”(五)实验四:过滤实验1.教师出示过滤网和烧杯,将沙子和面粉的混合物倒入过滤网中,过滤出清水。

2.教师提问:“过滤后,水变干净了吗?沙子和面粉到哪里去了?”2.教师提问:“哪些物质溶解在水中了?哪些物质没有溶解?”五、活动延伸1.教师出示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水、盐水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PPT中的图片,讨论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科学活动,尝试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溶解现象。

六、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到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设计更多有趣的科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部编一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科学。

《它们去哪里了》教案激发学生兴趣。

1)请学生看看课桌上的物品,你们知道这些物品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吗?让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溶解在水中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吗?让学生想象并讨论。

二、探索活动1.实验操作。

1)教师向学生展示食盐、红糖、小石子,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三个装水的透明杯子,并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

3)教师让学生将食盐、红糖、小石子分别放入三个小玻璃盒中。

4)教师让学生将食盐、红糖、小石子分别加入三个杯子中的水中,并用搅拌棒搅拌。

5)观察每个杯子中的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观察物质溶解后水的变化,用放大镜观察溶解后的物质。

2.讨论交流。

1)让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讨论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不能。

3)让学生探究为什么用搅拌棒可以让物质充分混合。

三、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应用到溶解现象。

3.教师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将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整理并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混合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初步认识了“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操作正确、安全。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2.总结归纳。

1)师:通过实验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指导要点:①让学生先从物质的变化情况入手,描述物质在水中的变化;②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即物质去了哪里;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物质在水中溶解了。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学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验证物质的溶解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质溶解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区分能溶解和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杯清水和一些不同的物质,如盐、糖、沙子、小石子等。

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些物质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呢?引出课题。

2.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将盐、糖、沙子、小石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物质放入水中后的状态,是否消失、是否有沉淀等。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不要把水洒出来,不要品尝实验中的水。

3.观察描述让学生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说出盐和糖在水中逐渐消失,而沙子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消失,有沉淀。

教师总结:像盐和糖这样能在水中消失的现象叫做溶解,盐和糖能溶解在水中;像沙子和小石子这样不能在水中消失的现象叫做不溶解,沙子和小石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4.拓展应用提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如洗衣粉、洗洁精能溶解在水中,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实验,观察更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表扬学生在实验中的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科学。

6.布置作业让学生把今天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讲给家人听。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的溶解现象,并记录下来。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能够理解“丢失”这个概念;•能够想象物品“丢了”之后变成哪里去了;•能够区分自己的物品与别人的物品;•能够表达自己对物品丢失的感受。

教学重点•启发幼儿的想象力;•理解“丢失”概念;•认识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物品,学会物品管理。

教学准备•教具:故事书《妈妈丢了什么》;•教具:画板;•教具:白纸、笔、彩笔;•教具:玩具和不同颜色的盒子。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拿出一个袋子,里面放了一些物品,让幼儿观察后猜猜这些物品被放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物品来自于哪些地方,并引出我们常见的“丢失”这个词。

2. 讲故事读故事书《妈妈丢了什么》,让幼儿想象故事中的物品丢失之后会去哪里。

并结合故事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物品,包括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物品。

3. 听说练采用观察、判断、分类让幼儿认识物品,并让幼儿分组,每组根据老师提示,找出一个物品和一种不同的报告丢失的地点,并描述丢失后的感受。

4. 实践操作每个幼儿分别拿一个盒子,并且盒子可以尝试装不同颜色的玩具,每个颜色代表一个物品。

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并学习个人物品管理与他人物品管理的区别。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在认识物品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丢失”这个概念。

同时,通过幼儿对不同物品的思考和描述,可以发现幼儿的口语表达、思维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能够主动分组,学习个人物品管理,并且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物品和他人的物品。

当然,作为一节教学活动,本教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它们去哪里了》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我深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成长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一课程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旨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核心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关于动物和环境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并描述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理解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观察中产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自然环境图片、故事书《它们去哪里了》。

2. 学具:画笔、画纸、玩具动物模型。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谜语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什么东西有尾巴,跑得快,还喜欢晒太阳?”在孩子们猜出答案后,展示动物图片,进入本次活动。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它们去哪里了》,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动物和环境,让孩子们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 观察与讨论: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动物,引导孩子们思考动物与环境的关联。

4.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这个动物的生活环境,并讨论如何保护这些动物和环境。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观察中产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中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和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它们到哪里去了》简介本教案是为小班儿童设计的科学活动教案,主题为“它们到哪里去了”,旨在帮助孩子们认识一些日常物品的去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日常物品的去向;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4.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1.大量日常物品,如纸张、塑料袋、塑料瓶、易拉罐、食品袋等;2.海报、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3.一些收集、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如记事本、笔、量规、显微镜等;4.环保手册等相关教材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认识日常物品1.老师将大量日常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观察、摸索、聆听、问答,介绍这些物品的名称、种类、材质、用途等,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2.在以上环节结束后,让孩子们自由收集日常物品,拿到自己的桌面上,可以触摸、闻、品尝、摆弄等,让孩子们更深入地认知这些物品。

第二步:走进实验室1.给孩子们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室常用的工具。

2.带领孩子们进行实验室探究活动,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不同材料的原始状态、纤维和组织结构,培养孩子们的实验观察能力。

3.教师讲解日常物品的去向和处理方式,介绍不同种类物品的可回收性、可降解性,引导孩子们形成环保意识。

第三步:提出问题1.让孩子们自由提问,“日常物品到哪里去了?”2.教师会给予引导和答案,并结合图片、实物等教材内容加深认识和理解。

第四步:收集、分类、分析1.让孩子们自由收集日常垃圾;2.给孩子们提供多个收集桶,让孩子们下意识地将垃圾分类;3.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类别垃圾的特征,提高孩子们的分类能力;4.让孩子们通过分类、分析问题,并结合教材,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五步:创意分类1.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创意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环保意识下发挥创造力;2.将在教材中提到过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回收分类系统,包含不同类别和不同形状的容器等;3.最后展示各组宝贝的创意分类系统,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环保意识。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它们去哪里了》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它们去哪里了》教案|教科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原因,如温度、压力等外部条件对状态变化的影响。
-描述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如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区分不同物质状态变化的特点,如水的蒸发和冰的升华。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质状态变化现象。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状态变化的过程,感受温度和压力对状态变化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描述、分析等方法,探究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提高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思维: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的定义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实例:冻冰、融化、蒸发、凝结。
-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例理解物质状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围绕以上核心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例如,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这些变化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幼儿园 它们到哪里去了 优质教案

幼儿园  它们到哪里去了     优质教案

它们到哪里去了(小班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溶解现象,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小杯温水,一把勺子
2.果珍,方糖每桌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东西,你们知道要干什么吗?今天我们要来做个科学实验。

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尝一尝你们杯子里的水,然后告诉我水是什么味道的?(没有味道)。

接着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白色的东西放进你们的杯子里,看看它有什么变化。

幼儿试验,观察,表达,交流。

(它变小了,没有了)请幼儿尝尝水变什么味道了。

(甜)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放进水里的是方糖,它在水里慢慢地变小,最后没有了,我们说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溶解就是化了,没有了。

(幼儿跟着说两遍:溶解)
4.现在请小朋友每人舀一勺黄色的粉末放进你们的杯子里,再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请幼儿观察后讲述发生的变化。

(颜色变了,水变成黄色的了)
5.教师再次讲解溶解的含义。

果珍溶解时会是水变颜色。

6.教师再用“高乐高”做试验,让幼儿观察讲述,“高乐高”溶解也会使水变颜色。

7.小结:今天我们动手做了实验,发现了方糖,果珍。

高了高,放进水里会化掉,这叫做溶解。

那么还有哪些东西放进水里也会溶解呢?请你们回家可以在试试,明天来告诉大家,好吗?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

五:活动评析。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6《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6《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6《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动物具有夜行性;
2.能够理解动物夜间为什么很少看到;
3.能够理解动物夜间出现的可能的危险。

二、教学重点
1.夜行动物;
2.夜间避免危险。

三、教学难点
1.夜行动物的认识;
2.夜间避免危险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
1.1 问题导入
在晚上,你们经常看到哪些动物?
1.2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见过的动物,进行回答。

2. 学习活动
2.1 视频观看
老师播放关于夜行性动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2 课文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它们去哪里了》。

2.3 课文讲解
老师通过读课文和讲解,对内容进行讲解。

3. 课后延伸
3.1 作业完成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并交给老师检查。

3.2 动物研究
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动物,了解其一些行为和习性,分析为什么它们夜间
活跃,并进行小组分享。

5. 教学评价
老师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

五、教学后记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通过视听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夜行动物的学习,全面
观察了夜行性动物的特点和行为,让学生可掌握夜行动物的规律。

通过对课文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更完全理解夜行性动物的生活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一个特定的动物,并进行分享,激发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汪驭敏【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

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

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

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

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们去哪里了》活动方案
活动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3. 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4.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二、活动重难点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三、活动资源
每个小组:水、盐、红糖(块状)、小石子、烧杯(3个)、药品勺(3个)、搅拌棒(3个)、放大镜(1个)、白纸。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单。

四、注意事项
1. 提醒学生不能“尝”。

2. 小石子只能沿杯壁轻轻放入水中,以免打碎烧杯或溅出大量的水。

五、活动过程
1. 活动方式。

观察比较法。

2. 玻璃搅拌棒使用方法。

(1)在使用前,确保玻璃搅拌棒的洁净。

(2)玻璃搅拌棒直立于液体中,不要碰杯壁和杯底。

(3)沿同一方向搅拌,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将液体溅出。

3. 放大镜使用方法。

方法1: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然后沿着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方法2:将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
之下(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眼与放大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物体,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4. 小组活动步骤。

(1)观察盐、红糖、小石子,可以借助放大镜。

【提醒学生】不能用“尝”的方法。

(2)在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3)用药品勺取一勺盐放入一杯水中,静静观察现象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4)用药品勺取一块红糖放入另一杯水中,静静观察现象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5)用药品勺取少量小石子放入第三杯水中,静静观察现象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6)2分钟后用3根搅拌棒分别搅拌3杯液体。

【提醒学生】要向同一方向搅拌,不碰杯壁和杯底。

(7)大约搅拌半分钟,取出搅拌棒放于托盘内,分别观察杯中液体的情况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现象。

【预设】记录现象时,学生可能会用“不见了”“水变红了”“小石子没有变化”“水没有变化”等词语。

【提醒学生】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5. 讨论交流。

(1)小组分组汇报观察的结果,教师填写班级记录单,并强调“溶解”这一概念。

(2)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我的发现”一栏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