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制约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瓶颈的必要途径——论加强基础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作用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8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多复变函数论突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先后实施“863计划” “攀登计划” “973计划”,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作出战略部署,要切实落实到位。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
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大文科建设的策略与举措摭谈
大文科建设的策略与举措摭谈大文科建设是指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针对文科学科的培养与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举措。
文科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类学科,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
大文科建设旨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研究和学术创新。
本文将对大文科建设的策略与举措进行探讨。
一、拓宽学科设置大文科建设的第一个策略是拓宽学科设置,提供更多样化的学科选择。
传统上,人文社科学科相对较少,学生的学科选择相对有限。
要加强大文科建设,就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增加更多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学科,如法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文科专业,也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文社科人才的需求。
二、完善课程体系大文科建设的第二个策略是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文科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文科建设的第三个策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秀的教师是大文科建设的关键,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既才华出众又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学能力。
学校应该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加入,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增加学科研究投入大文科建设的第四个策略是增加学科研究投入,推动学术创新。
科研是大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学科发展和提高学科竞争力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大对文科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为教师提供开展科研的条件和支持,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带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五、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大文科建设的第五个策略是加强与社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
2023-11-10contents •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及瓶颈•高校科技创新突破策略•高校科技创新案例分析•高校科技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目录01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及瓶颈科研经费投入尽管高校的科研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而言,我国高校的科研人员数量和素质仍有待提高。
科研人员投入科研设施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科研论文数量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分析体制机制束缚创新文化缺失校企合作不足02高校科技创新突破策略制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1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实力23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
深化校企合作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推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加强技术转移高校应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人才引进,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03高校科技创新案例分析案例一:某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功案例04高校科技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科技创新国际化科技与人文融合挑战机遇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挑战与机遇03加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对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展望01加强资源整合0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高校交叉学科发展困境及破解蠡测
高校交叉学科发展困境及破解蠡测作者:郭柏林杨连生来源:《高教探索》2022年第01期摘要:交叉学科是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托尼·比彻的“学术部落”思想因关注学科知识和学科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彰显了其独特性。
基于这一研究视角认为,“学术部落化”是学者群体、学科知识和学科文化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产物。
从学科知识和学科文化特征差异的角度深入分析高校交叉学科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源学科范式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合法性不足,源学科规训迥异带来的学术制度缺失,源学科思维和价值取向分野带来的学术交流隔阂及源学科行为体系偏差带来的学术氛围淡化。
而交叉学科困境的破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规划布局与凝练特色以提高交叉学科的合法性程度;遵循源学科的多重逻辑以构建分学科领域、分阶段层次、从边缘到中心、从试点到全面的交叉学科发展的渐进模式,平衡“制度化”和“去制度化”的内在张力以构建差异化、多样化、完整性和系统性的交叉学科学术制度;整合源学科思维及促进不同学科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同构以推动建设多维立体和互动开放的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建构学者群体的公共理性及培养他们的学术情怀以营造会聚融合、趋同紧密的交叉学科学术氛围。
关键词:交叉学科;学术部落;学科知识;学科文化;困境及对策交叉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原创性和前沿交叉研究”。
随后,教育部、财政部等先后印发《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意见》、《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也明确指出:“要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的壁垒,促进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引领新兴学科发展”。
2020年8月,教育部进一步提出要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我国第十四个学科门类,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于同年11月设立了交叉科学部,负责统筹交叉科学领域整体资助工作和承担交叉科学相关问题的咨询。
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破路径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概述•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困境•突破路径一:明确办学理念•突破路径二:优化组织架构•突破路径三:提升师资力量•突破路径四:丰富教学资源•结论与展望01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概述开放大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成人学习者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
特点开放大学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组织结构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包括学校领导机构、教学管理机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科研管理机构等,各个机构之间应相互协调、分工明确。
学习资源开放大学的学习资源应该包括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等,满足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管理体系开放大学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监控、学生服务、科研管理等方面,确保办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师资队伍开放大学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方法。
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内涵提高办学质量完善的办学组织体系可以提高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服务。
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动教育公平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满足更多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促进终身教育建设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可以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机会,推动社会和学习者的个人发展。
02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困境缺乏明确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开放大学在办学初期往往缺乏明确的办学理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由于缺乏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开放大学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容易被其他教育机构同质化。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是指对人类社会活动、思维和行为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基础条件,本文将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并分析其重要性。
一、知识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广泛的知识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问题和方法。
二、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石,为研究者提供了系统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现象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变革的脉络。
三、数据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从实证的角度验证或者推翻某种假设,提供客观的依据。
数据可以来自于统计局、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多种渠道,但是必须经过科学的验证和解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遵循研究伦理的原则。
四、研究环境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研究经费、图书馆资源、实验设备等。
此外,国家政策和社会氛围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和支持,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学术氛围。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外学者的合作,可以借鉴和吸收他们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六、应用价值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还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是为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应该具备实践价值。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探赜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探赜作者:阙明坤倪涛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5期摘要: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组织颠覆性创新的产物,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发挥新主体、新介质、新对象优势,坚持以顶尖人才为基、以前沿技术为用、以交叉学科为限,在基础科研攻关、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持续发力,助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面向未来,应从政府服务、内涵建设、开放合作等方面推动新型研究型大学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型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催生的全新命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提“新质生产力”,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近年来,世界形势动荡变革,大国博弈的广度和烈度上升,美国及其盟友对我国高科技领域实施“卡脖子”日趋频繁,如何在全球科技创新激荡的现实境遇中促成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新质生产力的缘起、内涵释义、时代特征、现实意义、培育机制以及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与互促路径等方面。
其中,聚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关系的研究不多,基本厘清了教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耦合关系[3],阐述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进路向[4],说明了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贡献[5]。
既有研究主要从“教育”“高等教育”“高校”宏观视角进行分析,打开了教育学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暗箱”,为进一步从微观、具象角度分析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 实现学校内涵高效发展
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实现学校内涵高效发展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主体,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实现学校内涵高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加强本科教育的定位和理念。
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其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科教育应与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是完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与体系。
本科教育应建立符合学科特点和实际需求的课程设置与体系,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还应加强通识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是加强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教师是成功教育的关键,对本科教育来说更显重要。
要加强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加大本科教育的投入力度。
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对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应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学校应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教育教学条件。
五是加强对本科教育的监督与评估。
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体系,对本科教育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估。
对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学校和教师进行改进和辅导,以推动本科教育的不断提高。
公选课能源中国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
[收稿时间]2020-09-20[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重点课题“工业4.0背景下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等职教新课程模式研究”(CDGZ2019002);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途径与达成评估研究”(GJY20200009);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育教学重点课题“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设计与教学实践”(CDSG20200104);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能源中国》通识思政课程建设与实践”(DJSZJY001)。
[作者简介]纪国剑(1980—),男,江苏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流动与传热。
[摘要]课程思政的实质在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从高校公选课能源中国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出发,探讨了在公选课开展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与途径,以发挥专业通识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作用。
实践证明,专业通识课有机融入能源生产保障、著名学者奋斗事迹、典型统计数据、国家重大工程应用等思政案例与元素,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责任意识、奋斗精神、工匠品质等政治素养,并自觉践行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公选课;课程思政;能源中国;隐性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04-0144-032022年4University Education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彼此相对独立,其协同效应未能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难以很好完成。
究其原因有四: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在队伍建设上,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有待增强;在人才培养上,各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管理机制上,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合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1]。
高校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对大学生既开展知识和技能的显性教育,又开展引导大学生做人的隐性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应充分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
高等教育学-多项选择题
多选题1中世纪大学具有的重要特征包括( )。
ABDA.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B.性和国际性;C.科研性和服务性;D.专业性和学术性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 )。
ABCDA.形成职业观;B.更好地理解高校;C.认识高等教育;D.形成专业发展观3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现于( )。
BCDA.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B.开设双语课程;C.学生出国留学;D.吸引国外留学生4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一般是指受制于社会的()。
BCDA.负面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文化因素5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BC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C.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镇;D.经济发展速度影响高等教育发展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有()。
ABCD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E.教学相长7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
ABCDA.专门性与高深性;B.服务性与伦理性;C.教育性与组织性;D.合法性与自主性;E.他律性与发展性8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有()。
ABCA.学习的主体;B.交往的主体;C.自我发展的主体;D.独立的个体9教师如果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可能会造成怎样的结果?()ABCA.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B.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C.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D.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10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AD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11高校培养目标主要有哪些层次?()ABCA.国家层次;B.学校层次;C.专业层次;D.社会层次12高校课程的特点是()。
CDEA.基础性;B.职业性;C.高深性;D.前沿性;E.专业性13钻研教材包括钻研()。
ABCDEA.教学大纲;B.教科书;C.相关的本专业专著;D.相关的学术杂志;E.相关的学术14高校教学组织形式有()。
新形势下优化高校科研队伍资源配置的探索与思考
和 作 用 , 科 研 队伍 作 为 高校 专 业 技 术 队伍 把
从 高 校科 研 队伍 自身情 况 看 , 有 的科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入 国家和 高 校 人才 队伍 现 纳 研 队伍 尚不 能适应 新 形势 下 高校 科技研 发 和 建 设 总体 规 划 , 并在 国家 中长 期 人 才 发展 规 产业 创 新 的 需要 ,主 要 表现 在 :对 科研 队伍 划 、“ 二 五”规 划 及 “ 8 ”建 设 规划 中统 十 95
一
是 推行 团 队负责 人 制 ,打破 院系 、部
区” ,大 胆探 索 国际通 行 的科 技 研 发和 人 才 门壁 垒 ,给 予充 分 的用 人 自主权 , 逐 步 实 管理机 制 ,在 科学研 究 、人员聘 用 、考 核 体 现 由单 一 松 散 型 团 队 向 学科 交叉 紧 密 型 团
《 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 革和 发 展规 划 纲 要 2 1 部委 《 于 鼓励 科 研 项 目单位 吸 纳和 稳 定 高 国 00 关
—
22 0 0年》 的 深 入 实 施 ,均 为 高 校 深 化 人 校 毕业 生 就 业 的若 干 意 见》基 础 上 ,进 一 步
的机 遇 。面 对 新 的 形势 和 挑 战 ,必须 进 一 步 大科 研项 目经 费中 的人 员经 费可用 于 聘用 的
与 对 策
应 明确 科 研 队伍 编 制 的 总量 及 比例 等 , 确保 制 ,并通 过 国家 拨 款 予 以保 障 。加 强对 高校 科研 队伍 建 设 的规 划 与指 导 。教育 部 、科技
二 、 化 高校 科研 队伍 资 源 配置 的 思 路 高 校 根 据 自身 实 际 保 有 一 定 数 量 的科 研 编 优
备考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备考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第10题下列不是法国作家的是()。
2.第21题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3.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A.满庭芳B.雨霖铃C.念奴娇D.水龙吟4.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5.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6.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7.第2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8.民法中下列哪一情形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A.甲乙双方明知买卖走私文物的行为B.精神病人甲将自己的戒指赠与他人C.手机卖家误将价值5500元的手机当成550元的手机出售给顾客D.钱某是资深股民,在仔细研究了某网络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后,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公司的股份5000股,但第二天该公司的股票却跌至每股5元9.病人在医院里做检查常使用的“CT”技术,其术语是指()。
A.脑电图检查B.计算机断层扫描C.放射断层摄影D.磁共振显影10.新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广大农民和各阶层群众B.劳动人民和各族人民C.广大劳动者和全体工商业者D.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二、多选题(10题)11.第45题在民事诉讼中,不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的人包括()。
XXX《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
XXX《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XXX《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一种理论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理论是否反映了( ),以及对其反映的充分程度。
A.真理B.科学C.自然世界D.阶级矛盾.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版图”这一说法比力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范畴D.新兴科学技术范畴4. 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许多哲学派别主动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呈现了若干被统称为“( )”的思潮和派别。
A.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B.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C.西方马克思主义D.社会批判理论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6.中国今世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 )为中心修建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B.价值论C.办法论D.主体论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XXXB.XXXC.格式塔D.XXX8.究竟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范畴和层次不同。
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
A.新闻传播学B.人类学C.历史学D.社会学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
A.夸美XXXC.XXX.XXX10.( )是介于社会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社会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社会学D.比力教育学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1.定性研究12.哲学13.教育学14.人文主义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5.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16.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四、论述题(本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XXX《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
XXX《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XXX《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XXX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
)。
D.XXX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B.XXX,XXX19世纪形成、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C.浪漫主义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其首要倡导者是(。
)。
A.XXX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
)。
B.XXX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
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
)。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天下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
)。
A.英国2、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与人文科学(或称“人文学”)一起,共同组成人文社会科学。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
前者是社会的、首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终身教育:教育如何适应疾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重点、难点提示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重点、难点提示(一)绪言一、重点提示“绪言”的重点为:本课程开设的意义、目的、内容轮廓、学习方法。
这里特别要着重了解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学革命,社会面临空前广泛、深刻而急剧的变革。
“科教兴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战略之一,要求大力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沟通和融合,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兼晓文理,善于综合掌握和创造性运用信息、知识的人才。
为了造就适应科学发展主潮、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于1997年颁发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教学计划(试行)》,将必修课程分为政治理论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综合基础课、理科专业基础课四类。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与计算机技术、基础外语共同构成综合基础课。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法,处理好初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
具体要求是:一、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貌,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系;二、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观念;三、学习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初等教育中文理互补互渗、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难点提示“绪言”强调,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把科学理解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这就是说,人类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阶段性成果,而不是认识的终结;科学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后浪推前浪的长河。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这样一番话:“社会科学研究客观世界的着眼点和角度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社会的内部运动;也研究客观世界对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影响,如环境、生态、能源、资源等。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库-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试卷一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
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
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
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高校学科建设论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短、学科建设起步晚,特别是在极为有限的学科队伍和基础条件双重制约下,学科建设与生存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与挑战。
加之缺乏有效的策与经费扶持,学科建设深陷困境,举步维艰。
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借外援,练内功,学科建设之困,促进特色化办学,实现可持续,已成为教学型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转型期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ﻭ1.困境何在——学科建设困境现状ﻭ(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学科意识淡薄。
一般说来,教学型地方高校普遍重视教学投入,而忽视科研投入,这使得教学资源结构失衡,科研平台建设苍白无力,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与此同时,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学科意识淡薄,加之规模扩张所致办学经费不足、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更难以保障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教师科研精力投入,学科建设始终难以突破低水平循环的怪圈。
(2)学科建设存在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
所谓观念之争,是指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理念不清晰,一谈到学科建设,好像就是为了争取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一谈到学科建设,似乎只是研究生教育的事情,甚至认为会冲击本科教学。
学科定位盲目攀高求全,存在着是向名校看齐还是面向地方之争。
而所谓结构之困,是指办学与学科中存在着“大一统”的趋竞争现象,缺乏个性与特色,尚未多元化格局。
(3)学科队伍不强,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短板。
教学型地方高校最为明显的现象是:教学人员多,学科带头人少;单兵作战多,团队合作少;低水平重复多,高层次成果少;随机选题多,集中研究少.这使得学科资源没有优化配置与利用,学科方向不集中,学科团队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上不能顶天下不能立地,很难高水平学术成果.(4)缺乏策与经费支持,学科建设被边缘化。
自新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的是由府主导的重点建设制度,其结果必然使的各种建设资源向国家有意扶植和支持的部分重点高校大量倾斜.各省因袭国家重点建设制度,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基本上也不会在教学型地方高校安家落户。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D.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答案】 A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
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答案】 C3、1968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体现了()。
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答案】 D4、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层次是()。
A.初级学院B.大学和专门学院C.研究生院D.函授学院【答案】 B5、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
A.创新实践B.教研结合C.终身学习D.反思经验【答案】 D6、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B7、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高校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A.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C.系统性D.历史性【答案】 A8、根据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可以将人才划分为()。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答案】 C9、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纪律,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A.生产劳动B.参观考察C.智力扶贫D.社会调查【答案】 A10、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层次是()。
A.初级学院B.大学和专门学院C.研究生院【答案】 B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答案】 A12、1968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体现了()。
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答案】 D13、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新文科建设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新文科建设的现状、需求与挑战,以及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学科领域:()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其他4. 您所在的学历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其他二、新文科建设现状5. 您认为我国新文科建设在以下方面取得的成果如何?()非常显著()较为显著()一般()不显著()不了解6. 您认为我国新文科建设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学科交叉融合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其他7. 您认为我国新文科建设在以下方面的发展潜力如何?()非常巨大()一般()较小()不了解三、新文科建设需求8. 您认为在以下方面,新文科建设最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其他9. 您认为在以下方面,新文科建设最需要培养哪些类型的人才?()通识型人才()专业型人才()跨学科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其他10. 您认为在以下方面,新文科建设最需要关注哪些领域的科研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跨学科研究四、新文科建设挑战11. 您认为在以下方面,新文科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学科交叉融合难度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困难()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其他12. 您认为在以下方面,新文科建设最需要突破哪些瓶颈?()体制机制改革()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其他五、其他建议13. 您对我国新文科建设还有哪些其他建议?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我们将对您的意见进行认真分析,为我国新文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时期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出现 了综 合性和扩张性 高, 争取最 大 的让 利优惠 , 从而 降低建设 成本 , 促进 资 源 的共建共享 。特 色文献资源是代表 本馆特色 的优 势 馆藏资源 。每种图书都有 自己特定 的读者 , 每个藏书体 系都有 自己的读者群体 , 每个 图书馆都有 自己明确的读 者范 围, 每个读者都有不同的文献需求圜 馆藏特色形成 。 的根本原因来 自于读者的需求 , 特定 的读者对专题文献 资源的需求要 求 图书馆 的资源 建设发展 了本 馆的特色
一
明、 特色学科 优势突 出的特色 型大学 , 对我 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我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大量 工业产 品的产量 占世界份额 的5 %以上 , 0 目前世界上约 3 %的 日 工业 品为中国制造 。 0 用 但我 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够适应行业 和社会 的需 求 ,成为 引领 和推动该行业 发 展 的中坚力量 , 中国当前仍然需要发 展好这类学校 。 2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 的重要组 成部 .
馆藏体 系 , 建设 特色化 的馆 藏资源 , 更能充 分地发挥 图 书馆有限资源的效益 , 对提高图书馆在教学科研 中的地 位 和作用 , 搞好特色服务具有深远 的现实意义。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具有显著行业 办学 特色与突 出 学科群优势 的高水平研究 型大学 ,历史上 曾经隶属 于 行业部委 , 制划转 后归教育部或者地方管 理 , 改 是我 国 高等教育办学体 制的一个重要特色 , 其行业 涉及通信 、 化工、 建筑 、 交通 、 农业 、 林业 、 水利 、 石油 、 电力 等多个 领域 , 大部分 是工程类院校 , 也包括一批 与文 化 、 艺术 、 财经 、 政法等社会事业紧密相关 的高校 。 新一 轮院校调
展 的瓶颈。加强基础科学和人 文社会科学的建设 , 对行 业特 色型大学未来的发展起到 关键的作用。本文试从加强
两者建设的重要 意义入手 , 为行业特 色型大学如何 突破事业发展瓶 颈提供有益的探 索和思考。
关键词 : 行业特 色型大学; 发展瓶颈 ; 基础科 学; 文社会科 学 人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9 2 (0 2 0 — 00 0 17 — 34 2 1 )6 03 — 3
.
整后 ,行业特 色型高 校 目前 的生存 与发展 面临着诸 多 困境 和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 大学百年校庆讲话
中明确 指出 :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 量作为教育改革 发 “ 展最核心最紧迫 的任务 。” 目前 , 育部正在准备启 动 教 实施《 于全面提 高高等 教育质 量 的若 干意见 》 高 关 和《 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 划》 即 “0 1 ( 2 1计划 ” , )这标志 着 我 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 以提高质量 为核心 的内涵式 发 展阶段 ,高校的改革发展正在迎来 新 的重大 战略机 遇 期。行业特色型大学面对 时代发展 的机遇与挑战 , 应该 充分认识 自身 的优势 和不 足 ,打破 制约学校发展 的瓶 颈, 实现新的质的飞跃 。 制约行业特 色型大学发展 的瓶颈
潮流 ,行业性特色大学在 发展方 向与定位 上 出现 了暂 时 的, 或开始受 到来 自综合 大学 的挑 战 , 加之 区域经 济 发展水平 的不平衡 ,行业 性特色大学 开始面临诸多 的 新 问题 : ①学科 和专业 面狭 窄 , 科特色 优势被 削弱 , 学 学科特 色不 明显 , 学科 发展不均衡 , 学科 门类 盲 目求 齐 全; ②师资力量不均衡 , 基层 学科被冷落 ; 服务面窄 , 对 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 贡献率不高 ,难 以融人地方经济 建 设 ; 由于学科 之间缺 乏交叉融合 , 业特色型大学 的 ③ 行 科研往往 出现 单兵作战 、 自为据 的局面 , 各 缺乏协 同创 新能力 ; 面临新的形势 , ④ 行业特色 型大学陷入去 特色 化 的“ 同” 趋 困境 , 多高 校办学定 位 、 众 办学模 式 、 科 学 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 目标的趋同化现象严 重。 二、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未来 1 . 发展行业特 色型大学是时代 的需要 。 产业特色鲜
【 院校发展 】
突破制约行业特色型 大学发展瓶颈 的必要途径
— —
论加 强基础科 学和人 文社会科 学建设 的重要作用
杨 扬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 , 陕西 西安
.
-
707 ) 10 1
摘要 : 行业特 色型大学面临着 时代 潮流的剧 变和改制划转后 出现 了暂 时的困难 , 中许 多高校遇到 了事业发 其
占比不足 、技术创新能力 薄弱 。集成 电路芯 片制造装 备、 汽车制造关键设备等关键 技术与设备仍依 靠进 口。 行业特 色型大 学 以部 分学科 领域 为主要研 究对 象 , 相 对集 中了一大批学术造 诣深厚 的知名 专家学者 ,汇集 了大批优 秀拔尖人才 ,创造 了该学科领域 丰硕 的研究 成果 , 经过长期 的积 累与沉 淀 , 在所涉领域 学科设置齐 全 , 研实力雄 厚 , 培养 的人才 具有鲜 明 的特色 , 科 所 能
1 . 隶属关系的改变 , 导致行业 支持 力度减弱 。改制 划转后 ,行业特色型大学失 去了和原主管部 门的行政
联系, 学校领导也不再 由行业 部委直接任命 , 与原行业 部 门的联 系和沟通渠 道减少 , 校企合作 的广 度 、 深度也
随之 降低 , 导致原行业 部门政 策和经费支撑 力度弱化 ; 部 门资源优势 和机会 优势逐步丧失 。由于行 业特色 型 高校大 多是工 程类 学校 , 人才培养 、 实验 室建立成本相 对较高 , 行业“ 输血” 减少将会 带来一 系列 的问题 。 2时代潮 流的变化 , 行业性特 色大学 弱势凸显 。 .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