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漫谈教研室廖家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分别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开设的两门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德育概念的认知1、品德——品质道德。
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好坏)道德——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道德高尚是指那些用善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道德低下是指那些用低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
品德——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即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比较: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
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事务、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好坏。
二、课程的基本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效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完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资源
利用学校内部的设施、场地、师资等资源,开发多样化的 课程活动,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培养 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
自然资源
利用自然环境、动植物等资源,开展户外活动和实地考察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
社区资源
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 源,如邀请社区名人、志愿者等参与课程,让学生了解社 区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第三学段(5-6年级)
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初步 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 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保护 意识。
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 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社会 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生 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学段(3-4年级)
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 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 人际关系。
评价方式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 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
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整 体表现,提供全面的评
价和反馈。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 价,如考试成绩、问卷
调查等。
采用非量化的方式进行 评价,如观察、访谈等。
05
CHAPTER
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主体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
注重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生 活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应当通过课程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珍视自然,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自律和坚韧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应当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再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有效应对挫折和压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最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应当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热情,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生活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二、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首先,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其次,尝试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可以安排一些社区清洁、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贡献社会的快乐和成就感。
另外,利用校外实践活动开展品德教育。
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社会机构和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慈善机构、环保组织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意识和相关技能。
可以选取一些道德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道德问题。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最后,提倡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
学校可以与家长和社会组织共同举办一些品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品德教育。
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参与家庭义务劳动、社区活动等,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深入体验品德教育的力量。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小组讨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校外实践、培养道德判断能力、情感与品德教育以及与家庭社会的互动等多方面的措施,使品德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得以有效地实施,让学生在培养道德、价值观方面获得更全面的教育。
品德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全面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计划一、引言: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性品德与生活课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素养和生活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并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将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关注道德教育和生活技能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应既关注道德教育,又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荣誉感和责任感。
2.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介绍社会交往的规范、礼仪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3.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和管理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
4.法律与安全知识:介绍法律法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安全意识。
5.健康与生活方式:传授健康饮食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课堂教学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互动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观念和生活技能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评价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既需要定期的考试和作业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需要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
六、校园与社会的结合: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组织校园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比如,开展义工活动、参观社区服务机构、组织社会实践等,提供学生锻炼品德和生活技能的机会。
七、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需要家校合作,家长在品德教育中的积极参与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
活用教材,凭借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引领学生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教材注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与前两册相比,更加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加了对自然、社会的认知。
教材选择了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着重培养探究习惯、探究方法,使学生品味到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将品德培养、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中,学会关心、学会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措施及教学处理:新课标强调: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一)课前打基础——充分准备,参与活动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所限,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相对较少,对于有些课文内容学生了解不多,甚至很陌生,这就给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障碍。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结构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的环境条件,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丰富感性材料,将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活动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搜集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响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为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文明理,增强感性体验。
2、实践活动。
上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文所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情感,指导行为实践。
(二)课堂抓住关键——精选活动,自主学习。
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和直接体验,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1.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及时地捕捉各种反馈信息,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
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
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纸笔测试:检查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
比如学生的回答不管好不好都全部鼓励;学生的回答明明很有创意却视而不见;不注重学生的闪光点;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过多的注重量化的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关注终结性评价等等。
品德与生活(社会)开放性教学的实施
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 自主 I 笔者及时夸奖和鼓励 , 学生们的学 } 观察一下 ,这时学生们特别兴奋 , 性, 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各 j 习积极性很高 , 此时提 出问题 “ j 眼 互相观察同学们的牙齿。 借助这种
影的序幕 、 一篇文章 的开头 , 如果 f 之后 , 再蒙上眼睛按刚才的路线再 f 要根据教材内容 、 教学条件与学生 能引人 人胜 , 富有情趣 , 让学生怀 J 走一圈, 之后 , 问他们有什么感受 , l 实际 , 灵活 、 交替地运用 , 使新课充 着快乐 的情感进入学习, 就能发挥 J 把感受说 出来 ,学生 积极举 手回 I 活力 , 而达 到 开放 性教 学 预 期 满 从 情感功能的积极作用 , 学生学 习的 I 。通过游戏活动揭示了新课 , l 答 此 的教学 效果 。
功的教学所必须 的不是强制 , 而是 I 动中开始学习。如教学《 我有一双 { 下工 夫 ,就 能激 发 学生 兴 趣 , 上 调 激发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生活( I 社 明亮的眼睛》 一课 , 笔者请 三名 同 f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 ,
会 ) 课导 入 就 如 一 台戏 、 部 电 1 围着教室里 的三个组各走一 圈 I 种导 人 的方 法各 有 其特 点 , 师 新 一 学 各 教
都受了哪些苦, 走过了哪些逆境, 生有 目 4 的地去获取知识, 进而发展 l 应该走向社会, 融人自然。如在教
1
新课 导 入 的方 法 还有 很 多 , 如
游戏是学生 最喜欢的活动之 I 利用 电教媒体 、 讲述故事 、 音乐 渲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副主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杜文艳第一部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产生的背景1999年我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据说国家投资7个亿,一个亿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搞课程改革,6个亿给师范司搞师资培训。
基教司的朱慕菊副司长具体负责课改工作。
教育部汇集各路精英成立了课程改革专家组,有核心组和各科课程标准组。
2000年1月至6月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复审等程序,成立了由数百名专家参加的18个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
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征求意见。
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给予肯定。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之后,国标新教材进入实验区实验。
全国还有8所重点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参与国家的这一轮课改工作。
如北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东北师大等。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三)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 标准的修订背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施十年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儿童学习的变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 实施以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确是喜欢的,学生 通过有意义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学习,他们的学习 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和发 展。学生在课程中也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3、学校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 学校为了改变传统德育的诸多弊端,生活 德育更回归常态生活,关注身边人,关注 寻常事。
重视品德教育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 《第56号教室的秘密》中的雷夫老师
❖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和阻力 1、对品德课程的价值和意义重视不够;
2、应试教育倾向影响品德课程的实施;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2011版)解读
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 订背景、特点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标修订的原则 与思路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评价建议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小学品生新课标
小学品生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以下简称品生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生活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新课标对小学品生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旨在通过更加科学、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一、新课标的核心理念1. 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2. 生活化教学:将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品德。
3. 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和自我反思。
4. 实践导向: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
二、新课标的教学目标1. 道德认知: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2.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4. 社会适应: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新课标的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特点,培养自尊自信。
2. 家庭生活:了解家庭角色,学习家庭礼仪,培养家庭责任感。
3. 学校生活:适应学校生活,遵守学校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
4. 社会生活:认识社会规范,学习社会交往,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新课标的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思辨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培养同理心。
4. 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五、新课标的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结果。
2.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表现。
六、新课标的实施建议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讲授纲要)赵小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需要教育内部和外部都需要参与的改革。
当然,最本质的还是教育内部的改革。
而教育内部的改革,除了管理层面的变革外,最核心的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
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不仅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成功,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精心设置的课程在实施中能否真正达到课程改革所设置的基本标高。
这个标高的具体依据就是课程标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否,对于课程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我们品德课老师,应该在学习、钻研、使用课程标准方面多下功夫,这样,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品位,有突破,我们的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下面讲三大方面的问题。
一、解读课标,掌握理念精髓解读课标,首先是强调一个“读”字,这时,我们是将《课程标准》作为文本去学习、去研读的。
因此,要用“辨别”的观点解读,围绕《课程标准》,我们要弄清楚“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要能回答课程标准总体结构、具体内容;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名称,体系层次及要点的描述等。
还要知道课程标准的性质——1.国家课程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
它是教材编写、教与学、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2.是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求,而不是最高要求3.标准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可理解的。
4.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5.标准的范围应涉及"全人"领域:其中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举例:程标准总体结构、具体内容;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名称,体系层次及要点的描述、程标准的性质(略)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去解读课标,这时,我们是将《课程标准》作为意义去学习、去研读的。
我们要回答一些列“为什么”的问题。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们要能初步回答为什么“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综的合课”,为什么说“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为什么说“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为什么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等等。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学习中,也应该如此。
为什么说“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为什么说“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为什么说“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举例:课标关键性的一些理念。
(略)第三,是要从“运用”的角度去解读课标,这个阶段我们要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对于课标中观念性的描述和操作性的要求,此时要能有初步的操作思路。
举例:要落实的任务归纳。
(略)二、贯彻课标,落实课改精神贯彻课标,落实课改精神,必须有对课标思想的全面把握,不仅要回答“怎么样”,而且要从“运用”的角度回答“怎么做”,有让课标走进课堂的具体策略,而且,应该从下面几个纬度加以具体化:(一)捕捉教材中的课标思想1.主题及次主题中的课标思想2.图片照片情景中暗含的课标思想3.导语、对话中的课标思想4.问题设计、活动设计中的课标思想(二)在备课中充分体现课标要求1.在活动中体现课程目标⑴三维目标、四维目标的把握⑵重点设计好活动【案例】1 你那里下雪了吗《你那里下雪了吗》是《品德与生活》第一册里的一个主题活动。
在教材呈现上,课本上在一张中国地图中间画着一列载着游客的列车,及在东西南北中几个方位各选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同时由城市旁拉出了一个方框。
这些方框中,只有与哈尔滨相对应的里面填上了一天的天气情况,其余均为空白处。
下面就是对这个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
活动准备:1.准备一张中国地图。
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网络资源等设计制作反映各地冬季景观的多媒体课件;2.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如广播、电视等信息渠道知道“天气预报”情况,学习做记录;3.指导学生收集各地冬季景色的图片等相关资料,并在课前将有关图片相应地悬挂在教室四周。
活动过程:1.冬爷爷来到了我们的家乡,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我们这里有什么变化,在小组里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参加班里的小导游评比活动。
2.比一比,看谁是最佳当地小导游:“我们这里的冬爷爷”一分钟介绍。
3.创设情境,呈现活动主题:大家非常关心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想知道他们那的冬天是什么样的,都想问问他们那下雪了吗?就让我们乘上“小问号专列”一起去看看吧!(1)由学生自由组成旅行小分队。
(2)多媒体课件或录音:火车启动的场景或音乐。
(3)出示旅行团出发的场景图。
4.各小组在教室自由选择旅游路线,到教室中寻找想了解的地区的图片或相关资料。
5.说一说:请各旅游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所到地区了解的信息,选出最佳国内小导游。
6.赛一赛:哪个小组是最佳记录组。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天气记录表发给每组学生,让小组合作完成7.在老师指导下,将学生还未贴的图片或记录的天气预报贴到地图相应的地点。
教师课前收集或指导学生收集祖国各地冬景照片,并将其按一定顺序布置到教室里。
课中通过创设旅游列车将学生带入情境。
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展一展等多种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将其课前尝试记录的各地气温、了解到的各地的冬景等信息呈现出来。
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发学生对他人的关注。
在自北向南的旅游游戏中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帮助学生感受祖国的广大。
通过哈尔滨天气预报的提示,指导孩子学习记录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注重信息收集的意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探索问题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生参与了活动的全部过程,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这就是教材空白给予的空间。
2.让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课标思想在开展《认识新朋友》主题下之《请让我来帮助你》活动时,课堂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下雨了,有位同学没带伞,回不了家,你是他的同学,会怎么办?大部分学生说都说应该关心同学,把伞让给同学用,自己可以冒雨回家;有的说我家近,回家再取把伞给同学送来;也有的说共同打一把伞,先把同学送回家,自己再回家……教师便与学生“对话”:大家都认为应该帮助同学,非常好。
可是怎样帮助最好呢?假如这个同学的家和你的家不是一个方向,假如你把伞让给同学而自己被淋感冒影响上学,假如你的做法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假如……大家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或者根据你以前的做法认为怎样做更有利?n通过教师的发问,学生原有的思想束缚被打开了,已有的生活经验也被调动出来了,于是,又有了许多答案:我可以帮助他,但必须告诉他,下次遇到恶劣天气一定要有防备;打电话让家长送伞来;同一方向的同学和打一把伞,匀出一把给那位同学……这场“对话”肯定了关注他人、友爱互助的主流价值观,同时对教学目标有了高层次的追求,引发了教育对象深层次的思考,学生的道德认知在真正的参与中完成了建构。
【案例】2 《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一课的两个不同的教例教例一〃激趣导入:听故事《乱扔香蕉皮的小熊》。
〃学文明理:读读故事、看看插图,讨论小熊做错了什么事,为什么说他这样做是错的?你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道德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道德行为。
一位小朋友表演小品:冬冬一边走一边剥桔子,又随手把橘子皮扔在马路上。
然后,请学生思考并上台表演:如果你看到了这件事,会怎样做?辨析导行:观看人们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录像片段,请学生说说录像里的人做错了什么事,他应该怎样做。
诵读儿歌,总结全课:教师出示预先写好的儿歌,请大家一齐边拍手边朗读这首儿歌,巩固道德知识。
课外延伸: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故事告诉父母。
教例二课前调查:教师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在公共场所观察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人和事,并可以尝试用简单的语句记下来或者用笔画下来。
课堂交流:让同学们一起交流课前所观察到的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展开讨论:教师引出所要讨论问题:他们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做些什么?小组合作表演:遇到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人,及时进行劝阻。
社会实践:课后,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来到公共场所,捡拾废物、垃圾,劝阻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并可对一些乱扔垃圾的人进行现场采访,或者张贴事先写好的标语。
交流实践成果:晨会课上学生交流自己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教师及时予以评点,促使学生内化道德信念。
两则教例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迥然各异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它们分别代表了新旧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例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运用了讲故事、念儿歌、演小品、扮演角色、观看录像等多种手段,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
可是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学生犹如一只空空的美德袋,任由教师往内倾注道德,任由教师牵着鼻子走,自身却缺少选择的权利、实践的自由。
这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的一堂课事实上依旧把学生禁锢在与真实生活相隔绝的课堂世界内。
这种德育是一种封闭的德育,是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德育。
例二则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它完全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它打破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概念,与其说这是一堂课,还不如说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接受德育的地点冲出了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再局限于35分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学生就受到了道德的熏陶和感染。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德育的外延就有多广。
课前,学生自己去公共场所观察、记录,使思品课上所要讨论问题来源于学生。
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想,所扮演角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无不发自内心。
课后,学生又在捡一捡、劝一劝、问一问、写一写等活动中深化了道德认识,美化了社会生活,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这一道德信念已深深地镌刻在他们的心中。
这是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的活动体验型教学。
3、在细节上凸现课标思想教育活动中的活动也必然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要比较传统德育课程“活动”与德育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以下两则教学案例:例3-1:《集体力量大》教学活动片断师:请***同学上来将讲台搬走。
学生明知搬不动,但还是老实地上来试了一下。
师:那就请你们三人上来帮他一把,一起搬到那边去。
(学生轻松地搬到了目的地。
)师:瞧,一张桌子一人搬不动,四人就轻松地搬动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生:团结的力量大。
集体的力量大。
……例3-2:《集体力量大》教学活动片断师:请***同学上来帮我把讲台搬走。
(生搬不动,无奈地站在讲台上)师:这张讲台我暂时不要了,请你想法帮我搬走。
生:(沉默了一会儿,走到同桌身边)“请你帮我一起搬好吗?”(一连请了三位同学)生:(喜脸对我)老师,把讲台搬到哪里去?师:(灵机一动)你们觉得搬到什么地方合适,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