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警情处置
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在日常的警务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精神病患者的警情。
由于这些患者疾
病的特殊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案。
本文将介绍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豁免捕获
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对于一些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案件,可以采取豁免捕
获的方式。
警方可以和患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精神病医院联系,由医生出具书面证明,警方可以根据该证明采取豁免捕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处置。
劝说
对于一些情况比较轻微的精神病患者,可以采用劝说的方式解决问题。
警方可
以采用讲解、规劝、劝诱等方法,和患者进行沟通,以缓解患者的情绪。
在劝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尺度,不过分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手铐带走
在一些情况比较紧急、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极端危险时,可以采用手铐带走的方式。
这种方式需要明确患者的身份,了解患者的病情,避免过度使用武力或制造过多的刺激,同时需要做好记录和拍照等工作。
强制隔离和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可以采用强制隔离和治疗的方式,以保护他人和
患者本人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程序要求,切实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并积极介入治疗和康复工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总结
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理需要遵守各种法律程序和程序要求,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减少患者和他人的伤害。
处理精神病人的警情需要统筹卫生、安全和权益等因素,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人性化。
希望广大警务人员在处理精神病人的警情时,能够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相应的处置措施,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浅谈110接处警工作中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
浅谈110接处警工作中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近年来,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中坚力量被推向精神病患者处置的前沿阵地,而目前公安机关处置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精神病人处置方法稍有不妥当、程序稍有不规范,公安机关就被推向矛盾的风口浪尖。
为更好的促进我们110接处警工作,下面我就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认识和了解。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常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往往有自杀、自残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针对110接处警工作,我们可以将精神病患者分为以下两类: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和无明显滋事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
其次,针对不同的精神病患者要有不同的处置策略。
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患者,民警在接到警情的第一刻起就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
民警要从指挥中心发布的警情中认真仔细的提取有用信息,例如该精神病患者的体貌特征、是否携带凶器、是否有人受伤等情况。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呼叫增援以及通知急救人员;第二,及时检查警用装备。
包括催泪喷射器、警绳、取证仪等,做好装备保障。
第三,依法依规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精神病患者在有自杀、自残或攻击、伤害他人等危险行为时,民警应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随后民警应指导和督促监护人及时将患者就近送往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实施紧急医疗处置前,应由监护人签署《精神病紧急医疗处置非自愿医疗意见书》。
监护人不在场时,由现场履行公务人员签字证明。
对无明显滋事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需要住院的,由监护人送医院治疗。
最后,民警在处置精神病患者时应加强自我保护。
由于精神病患者意识混乱,行为异于常人,尤其是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往往做出一些无法预见的危险行为。
精神科暴力行为预防及处置
了解行业标准
遵循精神卫生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暴力行为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合规、有效。
关注政策动态
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暴力行为预防和处 理措施。
尊重患者权益和尊严
保障患者基本权益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隐私权、知情权等基本权益,避免在预防 和处理暴力行为过程中侵犯患者权益。
安全,因此预防及处置暴力行为是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02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预防和有效处置暴力行为,可以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疗工作
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03
促进社会和谐
精神科暴力行为往往涉及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重因素,通过对其进行
预防和处置,有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03
促进了医患关系和 谐
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减少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预防机制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 断更新,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预防机制将进 一步完善。
未来将继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的能力和水 平。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暴力行为的认知和应 对能力。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提高 医护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培训医护人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 应对策略,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优化医院环境和设施
创造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
01
如设置专门的精神科诊室、减少刺激因素等。
完善安全设施
在处理暴力事件时,既要保护患者的权益,也要关注医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和权 益。
医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处置
医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处置一、背景在医院精神科,患者因病情或情绪波动可能会表现出暴力行为。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如何正确处理患者的暴力行为至关重要,不仅关乎患者自身安全,也关乎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二、暴力行为的原因患者在精神科疾病的影响下,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常见的原因包括:1.疾病恶化:某些精神疾病在病情恶化时会导致患者情绪失控,表现为暴力行为。
2.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可能引起患者情绪波动或行为异常,促使患者产生暴力倾向。
3.环境因素:医院环境、患者心理状态和医疗干预等因素也都可能影响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在处理患者暴力行为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暴力倾向和可能的危险性。
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 BVC(行为暴力评估量表)• HCR-20(历史、临床和风险管理-20)• PCL-R(对罪犯的量表修订版)四、暴力行为的预防为了预防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医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
2.规范医院管理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管理有序、合理。
3.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辅导,帮助患者控制情绪、降低暴力倾向。
4.定期进行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医疗干预方案。
五、暴力行为的处置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1.保障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将插管、药品和其他易受伤害的物品暂时移开,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2.保持冷静:医务人员在处理暴力行为时要保持冷静,不要与患者发生争吵或冲突。
3.沟通和协商:尽可能地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让患者放下暴力行为。
4.应用约束:在必要时,可以采取约束措施,如使用安全带、束缚衣服等,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5.立即报警:如果情况严重,医务人员应立即报警并请求增援,确保处理过程中有专业支援。
在处理患者暴力行为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流程,保障患者的人权和安全,同时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应急预案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应急预案
先兆行为是指暴力行为的前兆,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动作等。
语言方面的先兆包括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性言语等。
情感方面的先兆包括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怒、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等,同时还伴随着意识水平和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坏、无力改变自身现状等症状。
为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需要密切关注有暴力行为倾向的患者,一旦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把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具体措施包括交流技巧、服用药物、环境管理和患者教育等。
交流技巧方面,可以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鼓励患者倾诉内心困扰,参与治疗决策,给其提供治疗信息,并鼓励患者自己控制冲动。
同时,护士采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干预的效果,应注意避免威胁性、紧张性或突然性的姿势,调节身体位置,平视患者的眼睛,细心观察患者的行为,避免侵犯患者的个人空间。
药物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护士应及时执行医师的处方,以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
环境管理方面,保持环境的安静与整洁,避免嘈杂、拥挤,提供丰富活动的病房可减少患者不适当的行为,并增加其适应性的社会功能,要管理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被冲动的患者拿作攻击的工具。
患者教育方面,通过沟通性咨询及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是一项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措施,鼓励患者探讨自己被尘封的、忽视或压抑的情感,向其提供处理愤怒情绪的一些实用方法,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发生时,首先要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寻求帮助。
对正在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处置
对正在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处置操作规程:1.判明现场情况,疏散围观群众,设立警戒带,隔离现场。
2.采取适当方法稳定精神病人情绪,尽力化解暴力倾向。
3.对暴力倾向无法化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使用警绳、手铐等约束性警械。
4.对正在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或者暴力抗拒、阻碍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暴力袭击公安民警威胁公安民警生命安全的,可以使用武器。
5.现场有伤员的,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通知120急救中心。
6.对被制伏的精神病人,依法报请所属区县公安机关批准,送指定的康复医院进行收治。
7.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1.尽量采取迎合哄骗、亲情感化等各种方法稳定精神病人情绪。
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理解、同情、称赞甚至哄骗等方式,缓解其紧张心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法找到该精神病人患者的亲朋好友,由他们实施劝导,促使其放下凶器。
2.对现场处置有困难的,及时报告所属区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请求派人支援。
3.在处置过程中,公安民警要注意自身安全。
4.对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告知受害人向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请求赔偿。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依据一: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14条)依据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第1、2、3款)依据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涉精神病人警情现场处置对策
涉精神病人警情现场处置对策作者:胡永威来源:《派出所工作》2016年第07期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周口店派出所发生一起民警、辅警和保安人员在处置一起送精神病人就医求助警情时受伤的事件,造成4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住院治疗。
事件发生后,市局、分局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专门组织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出台针对性举措,有效指导,使派出所民警在处置类似现场时避免再次发生受侵害情况。
一、警情处置经过那天上午,周口店派出所接金巢社区主任吴爱军求助电话“该社区居民陈某精神病复发,请求协助将其送精神病院”后,值班警长李德鸿迅速带领1名辅警、4名保安赶赴现场。
在向社区主任吴爱军和陈某妻子了解情况后,李德鸿带人到陈某家中进行劝解。
在劝导陈某就医过程中,陈某突然情绪亢奋,从小卧室拿出一根50厘米长的铁钎子,扎向现场人员,造成民警李德鸿头部两处受伤,保安唐称心头部外伤(两人被送医院治疗,无生命危险),辅警郄东超右肩部及右前臂划伤伴软组织损伤,保安孔维杰左肩膀挫裂伤。
后支援警力到位,由特警队员率先冲入房中将陈某控制。
二、警情处置中值得肯定的几点1.该所建立了辖区精神病人定期分析评估机制。
该所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协调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建立了辖区精神病人定期分析评估机制。
不久前由该院一名副院长带队对辖区全部100余名精神病人完成了一轮风险评估(其中,11人被确定为中风险,其他为低风险)。
本次肇事伤人的陈某被确定为低风险。
2.对精神病人发病伤人的风险有心理准备。
周口店派出所的交接班时间为8时30分。
那天当班人员接班后,连续接到警情,部分人员出警处置。
8时50分接到协助送陈某到精神病院治疗的求助后,在当班出警警力紧张的情况下,警长李德鸿带了1名辅警、4名保安出警,从出警人员的数量上来说,对精神病人发病伤人的风险还是有防范意识的。
3.在进屋处置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前期调查。
警长李德鸿到达金巢社区后,先是到社区办公室向居委会主任吴某了解情况,并打电话通知陈某的妻子赶到社区,向以上两人进行了充分的了解调查,得到“陈某以前从未出现过伤人的情况,现在情绪较为稳定”的答复。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的思考和建议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的思考和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Consider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Handling Cases of Suspected Mental Patients:"思考和建议: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
派出所对精神病人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精神病人突发情况,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精神病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其伤害他人或自身。
2.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 做好精神病人的救助、安置和后续管理工作。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范围内精神病人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由派出所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所长、社区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等组成,负责处置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指挥。
2. 现场处置组:由社区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勘查、情况报告、应急处置等工作。
3. 医疗救护组:由派出所与辖区医疗机构联系,负责对精神病人进行初步医疗救治。
4. 宣传教育组:负责对周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稳定群众情绪,引导群众配合处置工作。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包括物资、装备、车辆等。
五、处置流程1. 接警: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预案,迅速派出警力赶赴现场。
2. 现场勘查: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组对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精神病人状态。
3. 应急处置:- 若精神病人有攻击性或自伤行为,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控制,防止其伤害他人或自身。
- 若精神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应耐心劝导,安抚其情绪,避免激化矛盾。
4. 医疗救治:将精神病人送往医疗机构进行初步医疗救治。
5. 宣传教育:对周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稳定群众情绪,引导群众配合处置工作。
6. 情况报告:将处置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
7. 后续处理:- 对精神病人进行安置,确保其人身安全。
- 与家属、社区、医疗机构等沟通,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 对处置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和处理。
六、注意事项1. 处置过程中,民警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文明执法,确保自身安全。
2. 避免与精神病人发生肢体冲突,尽量使用非暴力手段进行控制。
处置精神病人警情预案总结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精神疾病患者逐年增多,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有效应对精神病人警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精神病人警情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类精神病人警情。
2. 降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的危害。
3. 加强公安机关与医疗卫生、社区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处置精神病人警情的合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处置精神病人警情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处置精神病人警情工作。
2. 设立处置精神病人警情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
3. 成立处置精神病人警情应急队伍,负责现场处置、救援、保障等工作。
四、预案内容1. 接警与信息报告(1)接到精神病人警情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向处置精神病人警情领导小组报告。
(2)向现场指挥部报告警情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当事人基本情况、警情性质等。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部根据警情情况,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
(2)现场警力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现场进行封控,疏散围观群众,确保现场安全。
(3)现场警力对当事人进行劝导,尽量安抚其情绪,避免当事人伤害自身或他人。
(4)如当事人暴力抗法,现场警力应采取适当的警械控制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5)如当事人持械伤人,现场警力应迅速将其制服,防止其继续伤人。
3. 医疗救治(1)现场指挥部根据当事人伤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援。
(2)现场警力协助医护人员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 后续处理(1)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协助其接受治疗。
(2)对案件进行侦查,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
(3)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5. 总结与评估(1)处置精神病人警情结束后,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警情处置过程进行总结。
(2)对警情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精神病院患者暴力事件处置演练方案
精神病院患者暴力事件处置演练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精神疾病的普遍性,精神病患者暴力事件频发,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加强精神病院患者暴力事件的处置能力,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可行的处置演练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一套完备的精神病院患者暴力事件处置演练方案。
一、背景分析精神病院患者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由于患者病情的加重、治疗失效、药物副作用等原因。
面对暴力事件,精神病院需要具备应对和处置的能力。
在制定处置方案之前,需要对现有情况进行充分的背景分析,包括患者人数、性别比例、病情种类、治疗情况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二、演练目标精神病院患者暴力事件处置演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护士、医生等医护人员的处置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和处理患者暴力事件。
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演练方案,包括团队合作、危机处理、危机干预、安全疏散等方面的演练内容。
三、演练内容1. 暴力事件预防: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 告警机制建立:建立快速有效的告警体系,确保在暴力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应对。
通过技术手段,以及安保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3. 医护人员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紧急事件处置培训,包括急救知识、心理疏导技巧、危机处理方法等。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物理隔离设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物理隔离设施的建设,确保在暴力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控制局面。
同时,加强设施的安全性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处置流程在发生暴力事件时,精神病院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处置流程来应对紧急情况。
该流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快速反应:医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对肇事精神病人的现场处置程序
对正在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处置操作规程:1.判明现场情况,疏散围观群众,设立警戒带,隔离现场。
2.采取适当方法稳定精神病人情绪,尽力化解暴力倾向。
3.对暴力倾向无法化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使用警绳、手铐等约束性警械。
4.对正在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或者暴力抗拒、阻碍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暴力袭击公安民警威胁公安民警生命安全的,可以使用武器。
5.现场有伤员的,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通知120急救中心。
6.对被制伏的精神病人,依法报请所属区县公安机关批准,送指定的康复医院进行收治。
7.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1.尽量采取迎合哄骗、亲情感化等各种方法稳定精神病人情绪。
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理解、同情、称赞甚至哄骗等方式,缓解其紧张心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法找到该精神病人患者的亲朋好友,由他们实施劝导,促使其放下凶器。
2.对现场处置有困难的,及时报告所属区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请求派人支援。
3.在处置过程中,公安民警要注意自身安全。
4.对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告知受害人向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请求赔偿。
(监护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依据一: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14条)依据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第1、2、3款)依据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患者暴力攻击防范处置操作规程
患者暴力攻击防范处置规程1.目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精神症状及各种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给患者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因此平时工作中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及终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2.标准2.1认真做好暴力风险评估工作。
护士长及当班护士要评估患者暴力风险程度,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明显标识。
2.2掌握病情,安置患者。
对有高风险患者安置到一级病室,严格床头交接班,24小时有护士重点看护,限制患者活动范围,保证患者活动在护士视线范围之内。
2.3识别精神症状或躯体疾患,了解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指导。
2.4主动沟通,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接触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惹患者。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提供希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明确告知暴力行为造成的后果。
2.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控制暴力行为。
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将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开,避免相互影响。
当有暴力行为发生时,护士要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评估环境,疏散围观患者,移除危险物品,有效运用精神科暴力管理技能与技巧(缓和激化、脱身法、控制与约束法)处理患者的暴力行为。
2.6每日进行常规安全检查,保证环境安全。
2.7积极与主管医生沟通,尽快控制精神症状,降低患者暴力风险。
2.8加强住院患者的组织管理,安排丰富的工娱活动,充实患者住院生活,使其旺盛的精力达到应有的宣泄,转移分散其冲动意图。
3.定义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指精神障碍患者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破坏某一物体的攻击行为。
暴力攻击行为有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精神暴力三种。
4.指南《精神科暴力管理技能与技巧》5.流程患者暴力行为处理流程。
个人极端暴力类警情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是指因个人心理、情感、经济、家庭等原因,导致个体采取极端暴力手段,对他人或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的行为。
为有效应对此类警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控制个人极端暴力行为,防止事态扩大。
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个人极端暴力类警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安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现场指挥部,由公安局局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局长担任现场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现场副指挥长。
四、预案实施步骤(一)预警阶段1. 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密切关注可能引发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 开展心理疏导,对有潜在暴力倾向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3.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二)应急响应阶段1. 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警力赶赴现场。
2. 对现场进行警戒,设立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对现场进行初步侦查,了解事件原因、过程和危害程度。
4. 对嫌疑人进行控制,防止其继续实施暴力行为。
5. 组织医疗救护力量,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
(三)处置阶段1.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现场谈判:通过心理疏导、法律政策宣传等手段,争取嫌疑人主动放弃暴力行为。
(2)武力制服:在必要时,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制服嫌疑人。
(3)紧急疏散:对周边群众进行疏散,确保其生命安全。
2. 加强现场勘查,收集证据,为后续调查处理提供依据。
3. 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四)善后阶段1. 对事件进行总结,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2. 对受伤人员、家属进行安抚,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3. 对嫌疑人依法进行处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保障措施1. 加强警力配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处置暴力精神病人预案总结
一、预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其中部分患者存在暴力倾向,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暴力精神病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公安机关应对暴力精神病人事件的能力,确保快速、高效、有序处置。
2. 最大程度减少暴力精神病人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
3. 加强对暴力精神病人的关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处置暴力精神病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指导。
2. 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处置、协调各部门和单位。
3. 明确各部门和单位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四、预案内容1. 预警与预防(1)建立精神病人信息数据库,定期更新,对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进行重点关注。
(2)加强社区、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开展精神疾病筛查和早期干预,降低暴力精神病人事件的发生率。
2. 应急处置(1)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赶赴现场。
(2)了解现场情况,评估风险,制定处置方案。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4)对暴力精神病人进行劝导,避免冲突升级。
(5)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隔离、制服等手段,确保现场秩序。
3. 联合处置(1)与医疗机构、消防、救护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处置事件。
(2)必要时,请求上级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支援。
(3)加强对现场周边单位和群众的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 后续处置(1)对暴力精神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消除暴力倾向。
(2)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和暴力精神病人事件的认知。
五、预案实施与保障1. 加强预案培训,提高民警应对暴力精神病人事件的能力。
2. 配备必要的警用装备,确保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处置暴力精神病人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暴力精神病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对暴力精神病人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2. 确保在突发事件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处置暴力精神病人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处置工作;2. 设立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警力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小组。
四、处置原则1. 快速反应,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 依法依规,确保处置合法、合规;3. 科学施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4. 生命至上,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五、处置流程1. 接报:接到暴力精神病人事件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1)警力保障组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封锁现场,维持秩序;(2)医疗救护组立即联系医疗机构,待命现场;(3)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了解暴力精神病人基本情况;(4)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劝说:通过喊话、劝说等方式,稳定暴力精神病人情绪,争取其配合;(2)隔离:对暴力精神病人进行隔离,防止其继续伤害他人;(3)制服: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手段制服暴力精神病人;(4)救治:将暴力精神病人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3. 调查取证:现场处置组对暴力精神病人事件进行调查取证,了解事件原因、经过及后果。
4. 后续处置:(1)依法处理:对暴力精神病人进行法律追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心理干预: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心理创伤;(3)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病人关爱意识。
六、保障措施1. 警力保障:确保警力充足,快速反应;2. 装备物资:配备必要的警用装备、医疗救护物资;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沟通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处置工作顺利进行;3.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酒店康乐部对流氓滋扰醉酒精神病人员闹事的处理方案范文
酒店康乐部对流氓滋扰醉酒精神病人员闹事的处理方案范文一、相关区域服务人员:1.服务人员在所辖区域发现有醉酒、精神病人员有闹事苗头,应密切注意其动态,并及时报告部门领导。
2.部门主管到场后应根据情况进行劝解工作。
3.如已发生打架斗殴,流氓闹事,应立即报宾馆安保部。
在安保部无法控制局面的情况下,迅速报110。
4.报警时要报清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发生地点、部位、简要情况等。
5.在场的服务人员要尽可能地记清流氓闹事人员的明显相貌特征、人数、服装。
6.部门领导应将目击者留下,以便安保部或公安机关了解情况。
7.如有伤者可拨打120急救中心,在120未到之前尽可能地询问伤者姓名、联系电话。
二、安保部:1.安保部值班员接报警时要问清对方所在的地点部位、联系电话、报警人姓名、现场简要情况。
2.立即通知值班经理(白天内保科)及警卫队赶到现场,通知监控室进行监控录像。
3.安保部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控制局面,将双方带离客区,并做相应的劝解工作。
将客人带离客区时注意检查当事人身上有无凶器及危险物品,发现立即收缴。
4.检查现场遗留物,清查宾馆设施财产的数量及有无损失情况。
5.如果事态较为严重,应将简要情况报告安保总监及宾馆办公室。
6.配合公安机关对当事人和目击者进行访问。
酒店康乐部对诈骗行为的防范及处置预案预防诈骗案件发生的主要防范措施是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严格按照安全岗位责任制办事,对现金、支票及有价票证实行严格管理,从制度上堵塞漏洞。
一、防止住馆客人诈骗1.客人住馆前必须到前厅部服务台办理入住登记手续,接待员对住馆客人要严格执行入住登记制度,检查和登记客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做到“三清、三核对”并及时将住宿登记情况输入电子计算机网络,并向公安机关传递,如发现公安机关网上及传真查控的在逃人员或可疑情况立即向放领导和安保部报告。
2.对住馆客人要采取预交住馆押金的办法,如用支票必须采取双押,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安保部并将持支票人予以扣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警情处置
作者:崔成有
来源:《派出所工作》2019年第02期
【实务案例】
2016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两名公安民警在处置一起涉精神病人警情时,被精神病人持刀砍伤。
这名精神病人曾先后接受警方救助7次。
2012年3月,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一名精神病患者持刀砍人、袭警,致1名民警和3名群众受伤。
民警在鸣枪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当场击毙行凶者。
鉴于暴力精神病人警情、舆情的高发性和危险性,我们把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列为高危舆情。
【操作规程】
1.及时处警,充分准备
(1)按以下次序和优先级配备执法装备。
主要是手枪、执法记录仪、对讲机、头盔、防刺服、防割手套、钢叉、盾牌、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手铐、警用强光手电(夜间)、警用急救包等。
(2)民警在处警过程中应尽可能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评估风险。
主要是向报警人了解当事人是否手持凶器、现场环境、围观群众、人员伤亡情况等。
如有条件可请报警人或支援单位提供反映现场情况的照片、视频等,以利于提前筹划处警方案。
(3)确认现场有重大人员伤亡的,应同时拨打120,请其派员前往现场。
2.到达现场,判明情况,果断处置
精神病人正在实施暴力行为的,应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警械、武器等。
警力条件和现场情势允许的,应迅速封控隔离,疏散围观群众。
如果现场环境靠近学校、医院、加油站等地方,应进行外围隔离,扩大警戒范围。
(1)如果现场有人员伤亡,民警应在判明轻重缓急的基础上,强化分工合作。
如果精神病人已暂停伤人,则应优先救助伤员、疏散围观群众,同时对精神病人进行情绪安抚。
如果精神病人正在实施暴力行为且危害较大,则应第一时间集中优势力量将其制伏。
如果现场暂无人员伤亡,民警应采取适当方法稳定精神病人的情绪,尽力化解其暴力倾向。
(2)正面接触的民警要避免刺激当事人,研判精神病人被害妄想等可能存在的情境,对症化解。
在实践中,不乏民警以陪同精神病人跳舞、假装驱魔人等方式成功处置的,可供参考。
隔离当事人和围观群众,避免和阻止现场群众与当事人争执。
(3)通知当事人的亲友,尽量在其信任亲友的帮助下开展对话。
(4)在对精神病人进行情绪化解时,民警要在准确评估自身身体条件(如灵敏程度、奔跑速度等)的基础上,选定合适距离、站位,做好精神病人突然狂躁实施袭警行为时的躲避准备。
(5)持枪戒备的民警,与持有凶器的精神病人至少要保持7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6)在对精神病人进行情绪化解时,如有队友支援,支援队友要做好警械、武器使用准备,在精神病人突然狂躁实施袭警等危险行为时,要果断将其制服。
(7)对暴力倾向无法化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应优先控制其暴力行为,然后再采用保护性约束措施。
(8)在对当事人进行约束时,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当事人接触到警察的配枪。
(9)在对当事人进行约束,使用警械、武器的时候,注意通过执法记录仪保存证据。
(10)对正在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或者暴力抗拒、阻碍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暴力袭击民警威胁民警生命安全的,可以依法使用武器。
(11)对被制服的精神病人,如危害不大,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
对危害较大,涉嫌构成违法犯罪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精神病人的,可先行送至指定单位、场所进行保护性约束,同时申请精神病鉴定。
鉴定结果出具后,决定是强制治疗还是按正常案件办理。
(12)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按规定提取、封存执法记录仪视频;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13)对于精神病人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而被依法击伤、击毙的警情,舆情部门要及时、主动发布有关情况,讲明案件事实、击伤(击毙)的理由和依据,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防止引发负面舆情。
【注意事项】
(1)暴力精神病人现场攻击性、突发性强,攻击对象盲目,精神状态跳跃性强,警察很难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现场处置时必须配备優势防护装备、警力,选好安全距离。
(2)鸣枪示警可能刺激到精神病人,从而引发其更强烈反弹,因此符合条件的应予以直接武力控制。
(3)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如精神病人属于无暴力倾向类,要迅速采取安全措施有效控制,及时进行人身安全检查,采取适度的约束措施。
(4)对于持械精神病人,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处置措施,如所处位置相对偏僻、人员不多、警力不足,可采取战术拖延待援。
(5)对持有凶器的精神病人,决定制服时应优先使用防暴钢叉、抓捕网或手枪等武器制服,不宜使用催泪喷射器制服。
【执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3条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285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伏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第9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二)劫持航空
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三)搶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四)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五)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六)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七)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八)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十一)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十二)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
(4)《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第4条规定:“对于以下现场执法活动,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一)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二)当场盘问、检查;(三)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四)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五)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排除妨害、恢复原状和强制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等行政强制执行;(六)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地方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可以根据本地区、本警种实际情况,确定其他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