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决定的博弈分析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方向探析_基于博弈的角度
作者简介:李红枝,女,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学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方向探析———基于博弈的角度李红枝1 付彦霞2(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局邢台分局人事科,河北邢台054000)摘 要:民间金融在我国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填补了正规金融留下的金融空白。
从1986年开始,我国农村来自民间金融的贷款已超过正规金融。
虽然国家对民间金融也曾采取过打压措施,但是由于广大农村的需求及正规金融的缺位,民间金融的发展却越来越壮大,其对农村经济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存在的就一定有其合理性。
研究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任何制度都不是完善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的缺陷也越来越突出,试图寻求一种路径来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民间金融;正规金融;博弈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98(2010)05201772021 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的资金来源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
其中正规金融指农村中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直接融资。
它包括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性金融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现如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是信用社了。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是相对正规金融机构而言,民间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通常称为民间金融。
其借贷双方一般为民间经济主体,包括农户、私人钱庄、合会、私营企业等,即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之间的资金运动。
民间金融按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依次为,农户借贷、民间合会、企业社会集资、银背或钱中、私人钱庄、私募基金。
民间借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居民与经济组织的积累或临时性富余资金。
民间借贷的资金用途主要包括生产性和消费性两部分。
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是正规农村金融支持“三农”不力,而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民间金融在农村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农村民间金融的供需矛盾分析
【摘要】本文先进行农村民间金融的供需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供需矛盾,最后寻求实现农村民间金融供求均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矛盾一、农村民间金融的供需分析(一)农村民间金融的需求分析农村民间金融的需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村的企业和农家两种。
1.农村民间金融中农家的需求行为分析。
农家在自己一小块土地上耕耘,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从而导致他们只能在很小范围内、以小规模进行借贷,而这种借贷行为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会批准,只能寻求农村民间金融。
农家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这种生产具有分散性,投资决策是多数为个体主义的,因而商业化的借贷在农村是缺乏的。
2.农村民间金融中农村企业的需求行为分析。
一般农村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额都比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从而使其在正规金融组织无法取得借款,只能从农村民间金融获得资金。
农村企业多数实行家族式管理,财务管理一般都不是很规范,加大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其账务数据的审查难度,从而使得其贷款比较难。
再加上有些农村企业的信用差,时常出现逃债、赖账现象,从而影响了农村企业整体形象。
(二)农村民间金融的供给分析农村民间金融的供给主体有以下几类:1.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农家与农家、农家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有息或无息的借贷行为。
一般来说,许都民间金融的双方都比较熟,彼此信任,但是资金流动性比较差。
由于农家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农民大量的金融需求,如一些大事(婚嫁、生病、盖房子)和一些农业生产(购买化肥、生产工具)都需要借款,有亲友借款,也有民间借贷。
2.典当行。
典当行业有诸多优点,如资金额度不受限制、期限比较灵活、手续比较简便和省时省力,已逐渐成为农村资金周转、消费和投资的重要形式。
在商务部和公安部的共同监管下,典当行有很多面向农村企业的经历,已逐渐成为农村快速融资的绿色通道。
3.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是以资金为经营手段,以信用担保为经营内容的特殊企业。
信用担保体系是沟通银行和企业的纽带,是维护金融债权的保证。
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对称问题分析
入水平 的农 民, 其大部分 的资金是 闲置 的以及对 于存 在于家 中的现金或是金器缺乏安全感 , 为此对 各项存款 的需 求业务
就愈来愈大 。为此 , 企业对各项 的存款 需求业务也是 逐渐增 大 的。从贷款 的需求业务来考虑 , 主要有农 户 的贷的支出等生活的各种需求所作 出的决 定 , 它的
扩大其抵押 的担保 的范 围, 不断 的使 土地承包 的经 营权 以及
研 究( J ) , 投资研究 , 2 0 1 5 ( 0 6 ) [ 6 ]邱 勋, 余额宝对商 业银行 的影响 与启 示 ( J ) , 金 融创 新,
2 0 1 3 ( 0 9 )
[ 3 ]姜超峰 .供应链金融服 务创 新( J ) .中国流通经济 , 2 0 1 5
( 0 1 )
农 村的金融 需求 的业 务主要有存 款 的需求 业务 和贷款
的需求业务 。从存款需求的业务考虑 , 随着我 国经 济的快速 和持续 的发展 , 农民 的各 种收入 是不 断的提 升 , 尤其是 中收
1 . 5 . 1不同地区 的金融需求分析。
贫 困地 区的 农 民 的金 融 需 求 : 主 要 体 现 于 对 于 大 项 的 支
需求 。
1 , 1农村金融需求 的主体分析 。 农村金融需求 的主体主要有农户 、 企业 。因为农户与企 业 的相关性质 、 经济 的活动 内容 以及 规模是 不 同的 , 他们 的 金融需求又呈现 出 了层 次性 的特点 。根据 农户 的经 济特性
1 . 4农村金融需求 的服务机构分析 。 中国的农村金 融 的服务机构 主要有 正规金融 组织 以及 非正规金融组织 , 这两者都可以向农 村提供各类 的金融 产品
角。现阶段我 国农村金 融供给 和需求之 间存在 不对称性 , 这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农户融资的博弈分析
织无论是在扩展金 融服务边界 、缓解农 民贫困和发展 农村经济等方面都表现甚为不力 。首先 ,部分农村金 融机构存在 “ 离农脱农 ”的倾 向。其次 ,金融服务资源难 以 向农村地 区延伸 ,农村金融市场 的垄断色彩较 强l。最 后,农 村资金 外流现 象非常突出,农村金 融机 构充当了 “ 】 J 抽水机 ”的作用 。究其原因 ,还是农村
于农户的 “ 软信息 ”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唐颖【 、 】 ”
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机构在搜集农户 “ 软” 信 息必须支付高额 的交易成本 。朱粤伟通过对岳阳 市涉农贷款的交易成本监测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交 易成本明显高于城区金融机构,约为 5 . 。谢玉 0% 4
梅通过对无锡与扬州两地农户入户调查与访谈发现, 信息不对称、高交易费用、抵押资产缺乏流动性也是 约束发达地区农户借贷 的主要因素【 4 J 。
这是其在农村积累大量不 良贷款的重要原 因之一。
由于信息不对称积累了大量不 良贷款 ,正规金融机 构厌恶农村投资环境而加快逃离农村 , 出现 “ 惜贷 ” 或 瞑贷 ”的现象。 在经济学中 ,所有市场交易都被看作是一种契
佘传奇 ( 0 ) 15一 ,男,安徽 六安人 ,安徽 大学经济 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金 融投 资。 9
基 金 项 目: 本丈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 0J 08 1B Y 5 )及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基金项 目 ( 0 9Q S6 )阶段 I研究成果 20 SR 0 8 生
金融交易成本太 高,而这又是 因为农村借贷 双方的信 息不对称造成 的。 如何促进农村金融部 门更好地为农村地区提供金 融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前农村 金融供给研 究的视 角众 多,主要 :有从农村金融抑制 和市场化 改革 的角度分析农村金融排斥 问题的 ,有从
农村金融与农业保险互动关系研究及行为主体间的博弈分析_李汉才
不投保, 保险公司经营与不经营农业保险都不会有损失, 这也 是当前保险公司为何不愿意经营农业保险的根本原因。但从
总之, 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培育信用、提高农民创业能力, 改 善农村经济投资环境, 恢复、增强农村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农村经
社 会 整 体 利 益 来 看 , 最 优 策 略( 投 保 , 经 营) , 此 时 社 会 整 体 利 益为 D- d 。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其主要目标 是 要 实 现 其 自 身
务, 已不能适应对农业扶持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 76 -
(2)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要
【农 村 金 融】
农业经济 2008/ 9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筹资主渠道的作用, 积极为农业保险发展 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现代高效益规模农业发展。走以工带农、以
作贡献。通过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 引导资金形成资金洼 工 改 农 、以 工 建 农 之 路 , 改 造 传 统 农 业 , 提 升 现 代 农 业 的 发 展
D表示农民投保行为的收益, - d 表示保险公司的赔付, 制和制度约束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博弈最优策略应是
D>d 。I 表示农民得到贷款的收益, R 为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在银行的债权有保障的前提下, 选择对农民发放贷款的策略,
未来农民履约后所得到的收益, i 为农民得到贷款不履约时收 农民受高昂的违约成本的威胁, 会理性的选择守信。
农民
投保 不投保
- D, 0
农业保险 经营 D, - d
不经营 - D, 0 - D, 0
履约 不履约
贷款 I, R i, r
农村金融 不贷款 - I, - R - i, 0
为了方便研究, 假定自然灾害一定会发生, 而且政府不参与其 博弈中, 如果银行一旦判断失误, 就可能拒绝将来履约的贷款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路径。
一、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的表现1.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机构设立相对集中于城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较少,不足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2. 信贷政策倾向城市:传统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贷款和信用服务,农村居民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 信息不对称:农村居民对金融市场了解不多,缺乏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财技巧,难以从金融市场获取到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 融资成本高: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较为薄弱,金融机构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融资风险认知较高,因此提高了农村居民融资的成本。
二、解决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路径探讨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和需求,金融机构应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推出以农产品质押为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等,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3. 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同时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到及时准确的金融信息。
4. 加强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用评估: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加强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用评估,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融资风险的认知,以降低融资成本。
5. 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支持,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博弈论与多方均衡视角
顿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促进农村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政府应该积圾采取各种措施增大实行可持续经营的经营收益 , 尽量减 酹 } 理经营的
交易成本和开发费用。 焦兵(0 6 20 由于利用金融合约和金融组织结构来解决由于信息 不完全及有限合约执行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 不能实现最 优的结果, 公共政策可以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具体沦证来看 , 由于角度及研究对象的限制, 现有研究大多缺乏系统陛。 农村金
决农贷难一定要从博弈信号 E人 手改善农村的整体金融生态环境, 使双方的博弈= 为更理性和更有效。 , 亍 国民经济非均衡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和二
元金融结构的形成, 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匕 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 王振富和冯涛(9 9 为在农村地区, 19 金融监管和经营双方问存在着目标差异 和信息不对称, 监管就成为—个艚弈过程。 金融监管的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的风险合规性捡查, 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而金融机构做出此行为的内在 因素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的边际收益。 目 两者 标的不—致 陛使得双方展开博弈, 实现动态均衡。 周扣琴和张庆亮(o 7认为整 20)
其 占优策略是第一阶段就不贷款, 这样双方陷人囚徒困境。 此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为( 不贷款 , 违约) , 农村金融处于抑制状态。 在第三方约束和声
誉影响制约下 , 第三方通过惩罚性监督方式进行, 金融组织付出成本c或者违约声誉造成金融机构不再给其发放贷款。 , 当社会上的信 息 是完全
对称的, 其他组织可以获到农贷者的声誉晴况。 这时惩罚和违约不仅使得其和这—金融朋构 的融资中断 , 而且与其他金融组织的未来融资关系 都不会发生, 这种未来的损失使得农贷者会维护自己的信用度 , 选择履行合约, 双方实现博弈均衡为( 贷款, 守约) 。
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成因的博弈分析
一
、
我国农村正规 金融供给不足 的现 状
( ) 中 国 农 业 银 行 一 K期 以来 ,我 固农 业 金 融 中的 商业忾 金融 主 要 足 由中 固 农业银行来承担。但 1 9 年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市 97 场地 位 和 经 营 策略 者; 行 J一 定程 度 f的改 变 , 政 策 性 业 【 进 其 务逐渐剥 离,商业化经僻理 念f姓突 l 。饿 止到 2 0 1 l j 0 5年 9 门末 ,中 国 农业 银 {只 _ 6 .%的 机 构 点 、5 .%的 岗 亍 何 19 15 员T和 3 . %的贷款分布 具及 县以下 。 49 ( ) 中 国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二 19 年 l 月 l 我 困 成 J政 策性 农 贷 机 构— — 中 94 1 8 困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 其主 :任 务 足 按 照 闲 家 的 法 律 、法 规 和 耍 方 针 、 政 策 , 以 闲 家 信 用 为 皋 础 , 集 农 业 政 策 件 信 贷 资 筹 会 ,承 担 闰 家 规 定 的 农 业 政 策 性 会 融 业 务 , 代 理 财 政 性 史 农资金的拨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然而, 过, L 年 的运作 ,农业发键 银行暴 露 出越 米越 多的制 度性缺 f , 5 f j 经营 环境 、效益越束越 差。职能 荦 一也是农发行 的一 . 人劣 势,截至 2 0 0 5年末 ,农发行 累计发放粮 食收购贷款 2 8 . 06 5 亿元,其中粮棉收购 储 备所占 比晕高达 9 % m真 对 孑 8 ,J 农村 发 展 的 信 贷 资 金投 放 却 非 常 少 。 ( ) 农 信 三 农村信用社 由十 自身的产权小 明晰 以及内部法人治理结 构/合理 ,使 形成火量的/ 良贷款 ,包袱沉 重。2 0 f 1 0 2年 末 ,农信社 良贷款 5 4 亿 冗,占比3 % 17 7 ,资小抵债 1 5 2 9 4 家, 占机构总数的 5 . 8 。2 0 4 9 % 0 3年底令困农信 { 年 0损 1 : l5 3 3亿 元 。 二 、我国农村正规 金融供给不足 的博 弈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
一
构, 如具有 国有商 业银行和 准集 体性质 的农 村信用合作 社。 由于产权制度 和法人治理 结构 的缺 陷使得 内控机制
、
我 国农 村 金 融监 管体 制存 在 的缺 陷
目前 。 国 已经 初 步建 立起 一个 分工 负责 、 我 相对 独 难 以有效建立 , 内部资产结构不 合理 , 资产 负债率高 , 流
张庆 亮 (90 ) 男 , 济 学博 士 , 徽 财 经 大 学 商务 17 - , 经 安
学 院副 院 长 , 授 。 教
策性 的特征 , 商业银 行 的特 性 有很大 的差 异 , 得 三 与 使
维普资讯
i南他 I -
会对商业 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回
v ,0
构 出现流动性风 险或退出市场等 救助方 面 , 由于信息不 对称 。 能造成 由于 中央银行 救助 过度 , 可 导致 金 融机构 和金 融机构负责人 的“ 能力风 险” 道德 风险” 或 为金 和“ , 融机构提供 了监管套利 的可能性 。1 3 1 农村金 融中很大一块 是农村信 用社的监管 , 了更 为
关键词 : 农村金融 ; 管 ; 监 纳什 均衡 中图分类号 :823 F3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9 3 (0 7 0 — 0 3 0 10 — 0 12 0 ) 10 5 — 3
我 国是一个农业 大 国, 融支持对 农业发展 具有重 均存 在 问题 。首先 , 金 外部监管 系统银监会 、 证监会 、 保监 要作用 。现阶段, 国农 村金融体 系变革滞后 , 我 制约着农 会 由于机构 、 人员 、 素质有 限难 以有效监管 。同时由于历 村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 , 深化农村 金融体系改革 , 以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履约机制的博弈解释
宁夏大 学学报 ( 文社会 科 学版 ) 人
Junl f igi U i rt( u aie & Sc l c ne dtn ora o Nn x n esy H m n i a v i t s oi i csE io ) aSe i
间金 融 。据 国际农 业 发展 基 金 的研 究报 告 , 国农 我
些文 献 , 但从 该角 度 系统 分析 我 国农 村 民 间金
融 的履 约机制 的文 献 相 当少 。 因此 , 本文 尝 试 博
弈 的视 角 来 系 统 解 释 我 国农 村 民 间 金 融 的 履 约
机制 。
区, 非正 规信贷 的 回收 率 8 % 以上 的有 2个 地 区 , 0
7 % 一 9 的有 3个 地 区 ,0 ~ 9 的有 1个 地 0 7% 6% 6%
款 和不借 款 , 二者 的 目的也 是 为 了实 现 自身 收益 最 大化 , 行 动集合 可表示 为 { 款 , 还 } 其 还 不 。
2 行动。贷方有两个行动可 以选择 : . 发放贷款 和不发放贷款 。发放贷款的 目的是为 了实现利润 , 不 发放 贷款 的 目的是 为 了防范风 险。两个行 动 的 目
的都是 为了实 现期望 效用最 大化 。其行动集 合可表 示为 { 贷款 , 不贷 } 。借方的行动选择也有两个: 借
与 农 村 正 规金 融的 比较 分 析 , 为 农 村 民 间金 融 正 是 具 备 了 上 述 履 约 机 制 从 而 走 出 了 农村 信 贷 双 方 的 囚徒 困境 , 认 应 发 挥农 村 民 间金 融 的优 势和 特 点 , 实现 农 村 资金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关键 词: 农村民间金融 ; 履约机制 ; 弈分析 博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讨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一方面,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增加,包括农民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农村居民的消费金融需求等;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
本文将从供求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解决路径,以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1.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城市地区较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覆盖率较低,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平衡。
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上级银行,缺乏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互动合作,限制了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
2. 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信贷需求外,农民对于投资、消费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供给侧的不足导致需求失衡。
3. 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递渠道较为单一,农民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选择有限。
另一方面,农村贷款需求的评估和风险控制存在困难,使得金融机构更加谨慎对待农村贷款。
二、解决路径的探讨1.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农村银行、信用联社等专门的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
同时,在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方面,要注意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和市场竞争力,培养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团队。
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金融机构应加强产品创新,推出以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消费需求为导向的金融产品。
同时,应加强金融服务创新,通过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3. 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
(金融保险)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摘要: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应以市场化原则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
本文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入手,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寻求纳什均衡分析这壹问题,最后提出监管制度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纳什均衡我国是壹个农业大国,金融支持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壹步发展。
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以市场化的原则构建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构筑壹个高效、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壹个分工负责、相对独立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
但从审慎性风险监管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见,现行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仍存在许多缺陷,尚不能有效监控农村金融风险。
集中表当下以下几方面。
[1] 1.风险控制主体缺位,使监管难以全面有效。
壹个有效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应由三个系统构成:市场约束条件下的外部银行、证券、保险风险监控系统,被监督金融机构自身内控系统和社会监督体系。
但目前这三个体系均存在问题。
首先,外部监管系统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由于机构、人员、素质有限难以有效监管。
同时由于历史遗留下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且不在三会有效监管范围之内,由于缺少了必要的约束机构,农村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不强。
其次,被监管农村金融机构,如具有国有商业银行和准集体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使得内控机制难以有效建立,内部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高,流动性资产比重低,给农村信用合作社运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第三,社会监督体系发展滞后,外部审计服务机构行为不规范、不诚信,舆论监督、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也是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不足的因素之壹。
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体系博弈分析
( 二) 金 融 机 构 种 类 及 金 融 服 务 单 一
假设 4 : 当f 选 择违约 时 , i通过法律 途径寻求帮助 , f f 受 到的罚款为 X, i的索赔成本为 Y。 f
摘
要: 为 了解决我 国农村金 融市场供给不足 、 市场效率低 下等问题 , 运用博弈论方法 , 构 建不完全信 息状态下的
两方博 弈模型 , 再到引入政府状 态下的三方博弈模型 。 分析农村金 融市场中各参 与主体在该博弈过程 中可能的行为及 其博 弈所 能产 生的结果 。研 究发现 , 在 满足一定 的条件 下, 法律 或政府 参与市场 , 能使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达到均衡 , 这有利 于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 促进农村 经济 的健康发展。
尽 管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近几 十年 的发展 , 取得 了令 人瞩 目的成绩 , 但是 在发展 的同时 , 也 出现 了一些 不足和 问
题,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个 方 面 。
( 一) 供给不足 , 资金外 流 伴 随着银 行的商业化改革 , 各 大商业银行纷纷撤销县域 和县域 以下的分支机构 , 造成 了农村金融市场上 资金供 给主
随着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及产业结构 的升级 , 农 民的
就业 面 变 广 , 收入也 随之增 加 , 农 民 的金 融 服 务 需 求 不 再 仅
仅局 限于存 贷款业 务 。但就实际情况来看 , 农村金融机构 的
业务种类有 限 , 大部分都 主要集 中于存 、 贷、 汇三种业务 。金 融服务单 一 , 交易大 多以现金 形式进行 , 转账 结算 不方便 , 这
基于博弈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
基于博弈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从博弈视角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逻辑依据。
通过对信用贷款条件下、诉诸法律贷款条件下、抵押(担保)条件下的博弈分析得出:加快解决农户融资问题,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必须从农户贷款数额小、缺乏抵押、交易费用高等约束出发,充分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实施问题,设置地方性、社区性的农村金融组织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博弈视角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交易费用问题的提出目前,在我国农村,农户融资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加快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既是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当前改革的热点。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农村金融组织的设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如周脉伏,徐进前(2004)从农户融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组织的设置。
焦兵(2006)从信息不完全与信贷关系博弈视角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问题。
但模型仅考虑了实施监督成本,而对农户贷款合约影响较大的交易费用如信息调查费用、执行费用等没有讨论。
蔡四平(2008)从“功能视角”研究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建问题。
但模型假设农村金融的信贷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户两者之间的博弈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了模型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力。
本研究将充分借鉴上述模型优点,从农户融资难的实际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学理论,考虑交易费用,以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户为参与人构建博弈模型,从博弈视角来分析在贷款实施过程中双方的行为,以便探讨何种金融安排最适宜农户贷款,从而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提供逻辑依据。
博弈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模型构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张维迎,2005)。
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以被视为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而且这个动态博弈过程是一种分阶段的非重复博弈,甚至在不确定性前提下,权力的转移可能发生逆转,从而先行动方能否为后行动方发出一种可信任的许诺成为博弈的关键(易可君等,2006)。
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
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农村金融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领域,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点。
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问题包括需求偏低、服务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首先,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偏低的问题较为明显。
农村地区主要以小农户为主,这些农户制约了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的扩大。
许多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和金融识别能力,大多数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非长期的市场投资,这种需求导致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单一化,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服务能力的不足是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金融资源及人才较为匮乏,金融机构缺乏对农村地区的深入了解和服务能力,导致了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不信任和不认可,同时也限制了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扩张和发展。
除此之外,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也是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
金融市场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监管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的相互配合,但其中农村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因素都对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发展水平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一是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的认知和理解,增强金融主体的市场投资意识和市场规律意识,拓宽金融市场空间和扩大市场需求。
二是加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
一些大型银行应用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网络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将金融服务普及到农村,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增加金融服务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提高农民信任度和客户黏性。
三是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监管。
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从而增加投资和融资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总之,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改善市场机制环境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全面推进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全面便民化和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体系的竞争与合作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体系的竞争与合作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和农业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和制度。
目前,在农村金融领域,银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进行竞争与合作,共同推动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除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外,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逐渐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其中,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于传统农业和农村居民,而银行、农商行则更注重金融创新和服务拓展。
二、合作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展开合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例如,农村信用社与银行、农商行等机构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与电商平台、农业企业等合作,拓展金融服务领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三、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在农村金融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为了吸引客户、提升市场份额,金融机构不断加大营销力度,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和产品。
例如,银行、农商行经常推出农村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产品,吸引农村居民和农业经营者选择其服务。
四、创新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不断进行创新,以提升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服务模式创新,都能够有效地吸引客户、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一些农村金融机构推出了移动支付、线上理财等服务,满足了农村居民和农业经营者的金融需求。
五、金融科技助力农村金融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村金融也逐渐迎来了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可以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六、金融风险防范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环节虽然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
因此,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应加强风险防范,做好资产负债管理,规范金融业务。
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
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对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进行制度性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金融服务的需求。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侧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还不够到位。
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甚至是零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还不够精细化,没有形成覆盖全域、遍及全民、方便快捷、服务精准的服务网络,经常出现农民找不到银行、银行找不到农民的现象。
由此,在投融资、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严重制约,阻碍了农民自主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二、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不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农村金融产品的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此外,缺乏利率市场化、风险补偿、尺度优惠等多元化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产业的需求。
同时,农村金融市场金融风险控制不力,缺乏诸如资产证券化、风险衍生品等现代金融产品的引进和创新,这样就有可能形成风险积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压缩服务成本、忽视服务质量等现象。
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欠缺、理念陈旧都会制约农村金融发展。
同时,难以满足贫困户、小微企业等的金融需求,款项安全难保障。
回归农村金融服务初衷,在服务深入细致上必须下功夫,提高服务水平。
一、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优化机构布局。
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金融机构建设,鼓励地方政府稳妥重组优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同时,应当加强对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管理,优化机构布局,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农民“就近取款,跑哪儿找钱也方便”。
还应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金融服务产生效益的速度和程度。
二、建立农村多层次金融市场,丰富金融产品品种。
应采用市场化的思路,从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市场体系、引入社会资本等方面入手,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培育金融市场活力,增强农村金融风险转移能力。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
借鉴马萨模型原理,并结合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法,从政策外界环境及政策的相关利益群体对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进行分析。
标签:“一事一议”;博弈论;公共产品供给2000年农村实施税费体制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了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为“一事一议”,它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
所谓“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等集体公益事业时,所需要的资金和劳务要通过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研究,实行专事专议的办法筹集部分资金。
当前,“一事一议”制度已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
1 “一事一议”实施情况从议事的程序来看,由村中精英和能人等少数人掌握着政策的流程和人员代表。
所议的事情大都是由两委会商量,确定议题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是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
从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执行情况亦很不理想。
段应碧和宋宏远的课题组2调查的237个村中有65个村子没有开展“一事一议”,占调查村总数的27.4%。
在已开展“一事一议”的村子里,所议事项主要为村级道路和灌溉设施。
在开展“一事一议”的172个村子中,议事总数362件,平均每村议事2.1件。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多种多样,但农民仍是筹资的主体。
在议成的273件事情中,有26件事由村集体出资;有6件事由私人老板全部捐款;全部依靠村民集资的有155件。
另外,2005年杨天赋到枣阳市农村调研,发现“一事一议”大多流于形式,有名无实。
调查的不同类型的16个行政村中,没有一个村利用该制度兴修农村水利的成功案例。
从总体来看,采取“一事一议”制度进行筹资筹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内供给不足,拓宽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渠道,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公共产品特性和目前农村与农民实际情况以及制度自身的缺陷,“一事一议”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与探索
Study&Exploration
No.4.2010
s矗a1.No.189
・管理学研究・
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决定的博弈分析
陈晓君1,庄慧彬2
(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中,利益主体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相应地农村金融每一次改 革都受到各种力量的约束,可以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概括为一个基于多方非平等主体的制度博弈,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利益博弈,最终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形式。要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 必须彻底转变各博弈主体的收益矩阵。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0)04—0174—02
作者简介:陈晓君(198卜),男,黑龙江海伦人,讲
师,博士,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庄慧彬(1979一),男,黑 龙江黑河人,中国保监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 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174.
万方数据
那么中央政府将获得收益为(1础),,其中的月
指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内部人与地方政府合谋而对 中央政府控制效果的削弱程度,0<R<1。 (2)中央政府放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控制, 获得收益为00-地方政府同样与中央政府有相似 的收益函数,其将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决定 权和控制权的争夺,尽可能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 用于当地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又是影 响地方政府官员升迁的关键,因而地方政府也将 控制农村金融资源作为影响其效用水平的关键因 素。但是,地方政府必须面临是否与中央政府争 夺对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控制权,地方政府的收 益水平将受到中央政府的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 地方政府的战略选择有两种:与中央政府争夺控 制权(如颁布地方性的政策法规等明显的控制行 为)和放弃争夺控制权。地方政府在不同战略下 的收益支付如下: (1)地方政府选择争夺控制权,在中央政府 选择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获得收益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陈晓君, 庄慧彬 陈晓君(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庄习与探索 STUDY & EXPLORATION 201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xyts201004047.aspx
E=I—P形 (1)
地方政府选择放弃争夺控制权的预期收益
E’=PRI+I—PI
(2)
比较(1)与(2)的大小
如果(3)>0,即R>犁
』
(2)一(1)=P(RI一,+形)
(3) (4)
1一形,形表示地方政府争夺控制权的成本(W>0),
即由于地方政府违背中央政府意愿,而对地方政 府官员仕途的影响水平;在中央政府放松控制的 前提下,地方政府获得全部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 控制权。因为中央政府如果选择放松控制,地方 政府将更容易取得对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控制 权,并且不需要支付控制成本。 (2)地方政府选择放弃争夺控制权,如果中 央政府选择严格控制,那么地方政府获得收益为 RI,表示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组织内部人合谋的 情况下还是会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在中央政 府放松控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获得收益为j,因 为地方政府与农村金融组织合谋是既定的事实,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不通过强制性制度供给 控制农村金融的时候,地方政府自然就会通过与 农村金融组织内部人合谋而掌握事实上的对农村 金融制度供给的控制权。 2.博弈模型分析矩阵 根据以上博弈参与方不同情况下的收益情
[责任编辑:孙浩进]
・175・
况,可以构建一个标准的博弈表达式,见下图所
示。每个收益支付组合中,左侧代表中央政府收
益水平,右侧代表地方政府的收益水平。
中央政府 严格控制 地方 政府 争夺 不争夺 0.,_形 (1一只),,|R, 放松控制
0,I 0,I
图为双方博弈收益矩阵
万方数据
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决定的博弈分析
当满足(4)式时,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放 弃争夺控制权,即地方政府的战略选择受到了控 制权收益(,)、争夺控制权成本(形)以及与农村 金融组织合谋情况下能够削弱中央政府的控制水 平(R)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W兰o,地方政府认为通过争夺控制权获 得的收益水平不足以弥补给地方政府官员仕途造 成的负面影响时,地方政府一般不会选择违背中 央政府意愿,从而会选择放弃争夺控制权。 从经济现实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一 直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中央政府为了实 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选择严格控制策略。 相对而言,地方政府一般不会与中央政府相抗衡, 地方政府官员的任免完全由中央政府决定。因 此,地方政府不会冒着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的危险 而违背中央政府的意愿。另外,地方政府虽然不 与中央政府争夺控制权,但是其通过与农村金融 组织合谋,仍然可以获得最少为RI的控制权。只 要中央政府选择严格控制策略,地方政府总会选 择放弃争夺控制权策略。因此,该博弈模型仅能 存在唯一纳什均衡解,即中央政府采取严格控制 策略,地方政府采取放弃争夺控制权策略。 通过制度博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解决农 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必须彻底转变各博弈主体的 收益矩阵。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该走出中央政府 与地方政府相互博弈的怪圈,真正从构建为农户 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制度的高度出发, 尽快改进现有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一、博弈主体的设定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来看,各级政府在 不同层面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一直扮演决策者的角 色,一项改革举措或制度创新首先要得到政府的 认可和批准,然后才能获得合法地位。但是,各级 政府之间往往由于利益的不一致而产生矛盾,从 而在相互利益争夺中导致对某一改革或制度创新 的阻碍,或者使最终决策偏离最优化路径,造成制 度供给的效率缺失。 当然,影响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利益主体还 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广大农民。但是对于农村 金融组织而言,由于处于地方政府的直接管辖之 下,农村金融组织人事任免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严 格控制。因此,农村金融组织的利益诉求要得到 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就是说农村金融组织的利益 诉求要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真正决定我国农村 金融制度供给形式的博弈主体呵以归结为两个: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说明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形式决定的内在逻辑。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 1.博弈参与人策略及支付假定 假定前提:(1)所有博弈参与方都是理性最
E’
通过分析博弈收益矩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中央政府而言,存在明显的占优策略(严 格控制),不管地方政府如何选择,中央政府一定 会选择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属于中央政府的 占优策略。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并不存在占优策略。 假设中央政府选择严格控制的概率为P,选择放 松控制战略的概率为(1一P),通过分别考察地 方政府的预期收益水平,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占 优策略。 地方政府选择争夺控制权的预期收益E
收稿日期:2010—02—02
大化者,即参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农 村金融组织内部人与地方政府合谋是既定的事 实,不随中央政府的政策而改变;(3)由于决定农 村金融制度供给的只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因 而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形式控制权只能在两者之间 分配。 中央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由于其关心 更多的是如何控制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优先发展 国有企业以及促进重点行业发展,因此,其往往会 选择对农村金融进行严格控制,现实中表现为强 制性的制度供给和金融管制,并且限制金融组织 形式的自由发展。虽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 中央政府也有影响,但并不显著。我国农村地区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小农经济格局在能够保 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并不需要更多的金融资源投 入。相反,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则需 要大量的金融资源。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影 响中央政府决策的关键在于其能够控制金融资源 的大小,进而实现国有经济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 展。这样,在农村金融制度供给方面,中央政府就 有两种战略选择:严格控制和放松控制。 但是中央政府能否实现控制目标,要受到地 方政府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具体来说,中央政 府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支付如下: (1)中央政府选择严格控制农村金融市场, 如果地方政府选择与中央政府争夺控制权(假设 中央政府的控制成本为0),则中央政府将丧失x,-J 农村金融的控制权,获得收益为0。因为地方政 府通过控制农村金融组织内部人就可以取得对农 村金融的控制权,从而使得中央政府的控制政策 失效;如果地方政府放弃与中央政府争夺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