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课时检测:(三十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 含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________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________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_________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4.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___________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5.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6. 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7. 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1914—1945年)
第11讲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1914—1945年)20世纪上半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时期,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
1.政治上: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3.科技文化上: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政治方面(1)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1914年一战爆发,经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最终同盟国战败,协约国取得了胜利;战争带来了深重灾难,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选修3)(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在《四月提纲》的指导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国际关系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国际关系相对稳定;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选修3)(4)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全面战争,有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等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最终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高三历史 仿真检测配套课时检测(三)(含解析)
仿真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温州十校联考)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
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C.户部D.兵部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六部的职能。
工部负责的是工程建设;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兵部,掌管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
其中地位最低的是工部,因此,“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工部。
2.(2012·儋州四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利克里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
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④创立“陶片放逐法”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③④解析:选B 到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十将军委员会仍不对所有公民开放,排除②;“陶片放逐法”创立于克利斯提尼时期,故排除④。
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篮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孺,小儿来觅袴。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C 棉花原产于印度,汉朝时已经在中国西域(今新疆)地区种植,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在于存在着雇佣关系,由题干的诗歌中无法得出存在雇佣生产关系的结论,B项错误;D项无法由题干信息中得出,可以排除。
4.(2012·北京东城区调研)冯天瑜在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含答案解析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1.(2019江苏卷,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项符合题意。
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
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2.(2019年黑龙江高三模拟考试)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材料“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材料“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
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2.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B.内阁的设立C.三省六郝制的创立D.军机处的设立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入最早提出的持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其作者是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玕D.石达开5.在下列各项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这个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自由传统B.民主政治C.法律建设D.国家统一8.我们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因为英国最早A.颁布成文宪法B.实行多党制C.创立总统制D.确立君主立宪制9.1848年诞生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它诞生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颁布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10.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随堂演练含答案
,板块 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编者选题表知识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现代科学、文艺综合角度俄国二月革命经济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斯大林体制的特点罗斯福新政整顿金融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现代科技对文学的影响题号12 3 4 5 67一、选择题1.(2018·江苏南京一模)1917 年 2 月,彼得格勒爆发了民众骚乱、工人罢工和反战游行,沙皇下令解散国家 杜马(议会),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
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 3 月 15 日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而米哈伊尔又于第二天放弃了王位。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 ) A.沙皇与杜马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B.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C.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D.由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杜马中也有地主阶级,故 A 项反映不出来。
根 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俄国处于二月革命时期 ;题干中彼得格勒爆发动乱 ,沙皇让位等事件,说明当时国家政 局不稳定,最后二月革命建立了新政权,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故 B 项正确。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而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故 C 项错 误。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月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2.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到 1932 年时,大约有 2 万名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 同时期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 3 个大型钢铁厂,在美国援助下建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
这表明苏 联( )A.持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B.对待西方采取了和平共处原则C.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工业D.经济建设依赖于西方国家援助解析: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初(西方经济大危机时期),苏联依靠美德等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故 C 符合题意。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时检测:(三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8洛阳期中)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
这一规定()A .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B •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C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供应制,并未涉及所有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当时苏俄处于战时状态,需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应对前线的战争,因此不是脱离当时的国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措施有利于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社会主义政策的体现,故D项错误。
2. 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市有住房的原则: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
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
这一政策()A •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B •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C •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D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解析:选A “统一分配市有住房”强调政府主导分配,这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故B项错误;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解决住房问题,故D项错误。
3.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
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
”这表明列宁()A •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B •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C .认识到余粮收集制弊端D .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解析:选C 材料中列宁认为余粮收集制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说明他认识到余粮收集制的弊端,但是并不代表列宁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故A项错误,C项正确;列宁并没有全面否定余粮收集制,他认为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是必要的(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故B 项错误;列宁认识到“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后,实施新经济政策,从而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 D 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及答案详解
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芜湖、马鞍山联考)“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判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美国的民主共和制C.法国的议会共和制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2.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
这反映了英国()A.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B.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C.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3.英女王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裁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女王说的“其他一些事情”是指()①作为国家元首接见外宾②任命首相③组织内阁④维系英联邦成员关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里的贵族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
为此,议会在1876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内阁() A.掌握实权不对议会负责B.行使对立法机关的监督C.行政权力受国王的控制D.介入司法程序影响上院5.“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2025届高中历史课时练19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时练19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一关狂刷小题·夯基础题组一刷基础固知识1.1908年,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引起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奥匈帝国不顾俄国反对,兼并了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并在德国的支持下,最终迫使俄、塞两国承认这一事实。
这一事件()A.遏制了巴尔干半岛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B.扩大了同盟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优势地位C.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D.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2.一战爆发后,法国总理和参众两院主席号召法国人民为“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而战。
该号召()A.延缓了战争的进程B.反映了人民的心声C.阐明了参战的目的D.掩盖了战争的性质3.1916年,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参战国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专门委员会等,他们分配政府订单,控制资源配额,协调劳资纠纷,垄断对外贸易,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
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战国()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加剧C.纷纷实施计划经济体制D.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4.1924年,英美筹划成立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国际赔款委员会,制订“道威斯计划”,将原来作为战争罪责的赔款变成一纸商业合同,德国以各种理由仅支付110亿金马克的赔款,却从英美获得了200亿金马克的贷款和投资。
这一计划()A.便于德国摆脱凡尔赛体系束缚B.平复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C.体现了美英对世界霸权的争夺D.加速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5.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以后,《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控制,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报纸。
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没有它,我们就会走向不光彩,必然的灭亡。
”列宁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加强党内思想统一B.探索革命过渡途径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改造社会民主工党6.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党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制的发展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体制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公司制、股份制转变,激烈的竞争,促使了企业的兼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私人垄断组织开始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体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
(2)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专题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自社会主义运动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1.马克思的设想: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推翻资本主义专制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
这种理想化的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践和实现过。
2.列宁的主张: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是不成功的;1921年,列宁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课件第3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 。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实行__余__粮__收__集__制___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__有__化__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_义__务__劳__动__制___
实现的 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2.现代化意义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 政治上
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 经济上 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 文化上 得到了全面发展
知识点二
苏(俄)联的社会主 义建设
开始产生。
科技 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定了20世纪物理学理论的基础;现 文艺 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 层面 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
第3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ຫໍສະໝຸດ 备考学什么——NO.
记牢“客观存在的历史”
1ITEM
高考怎么考——
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着 眼,考历史的“核心素养”
3.内容 农业 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商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_商__品__交__换__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 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通过《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正式宣布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 和平法令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通过《土地法令》:没收 地主的土地 ,分配给劳动 者使用。 (4)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答案.docx
2019 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卷含答案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间: 45 分钟满分:85分)一、 (每小 4 分,共 48 分 )1.歌曲不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代貌的重要体,下列歌:那一年化很大。
上天天真理准,安徽的民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夏。
可能自()A.《 Again 1977 》B.《我生在1978》C.《恋曲 1990》D.《相 1998》解析:B材料中提到的“ 真理准”“ 开了一冬天的会” 可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生在1978 年,故 B 正确, A、 C、 D 三。
2. 1978 年民人均收入只有133 元,到 1990 年达到了630 元,增加了 3.72 倍,平均每年增13.8% 。
到 20 世 80 年代末,我国民基本上已解决了温。
致种象的原因是()A.解放区土地改革运的完成B.展外向型促了品的商品化C.家庭承包任制的推行D.合作化将个体改造成集体解析:C解放区土地改革运的完成是在1952 年,故 A ;材料主要反映了民收入增多,与外向型无关,故 B ;我国1978 年行家庭承包任制,解放了村生力,提高了民的生极性,是民收入增多的原因,故 C 正确;合作化是1956 年行的,与目不符,故 D 。
3.下是社会主建新期中共中央某份文件的内容片段。
据此判断,文件的是 ()——政体制行大包干,划分收支⋯⋯增收部分由省安排用于建。
——大外限。
⋯⋯增收部分上交中央三成,余留地方使用。
——搞活金融体制。
A.村方式革B.首批特区建C.城市体制改革D.外开放体系完善解析:C城市体制改革是改革国有企,大企自主,可以适当利用外,大外限,大地方自主,故 C 正确。
4. 1984 年 10 月,中国国家委(划委会)指出:“企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需要自行安排生和售,努力完成国家划。
”此定() A.开始打破划体制B.有利于活国内市C.足了企展的需要D.促使企生商品化解析:B据材料“ 根据⋯⋯ 市需要自行安排” 明,企不再完全受国家划的管制,而是有了一定的自主,有利于活国内市,故 B 正确。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随堂演练(含答案)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 )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B.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析:C 据漫画文字可知,华君武《欢腾的葬礼》创作于1979年,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左”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在庆祝“左”倾错误的全面整顿,故C 项正确。
A 项在1976年,B 项是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
2.(2018·广东茂名一模)1981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说:“集体经济已难以维持,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人捆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贫困。
”他要求在部分贫困地区试点搞包产到户。
这反映了( )A.农村尚未开始包产到户的实践B.中央内部未就农村改革统一思想C.集体经济的失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包产到户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解析:B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部分贫困地区已经开始包产到户的实践 ,故A 项错误;当时中国在部分地区包产到户,但占主要的还是集体经济,说明主张高度集中的公社经济体制在当时中央还有相当的认同度,故B 项正确;“集体经济已难以维持”是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当时农村的主体经济形式仍然是集体经济,据材料不能得出C 项结论,故C 项错误;据材料包产到户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消灭贫困,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故D 项错误。
3.(2018·山东德州一模)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变化:煤炭由57.9%降至42.7%,钢材由76.9%降至49.2%。
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
这反映出当时(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C.所有制结构趋向多样化 D.国企地位逐渐降低解析:B 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降低,说明这些物资的市场分配比重加大,1990年,国家定价比重再次降低,这都反映了国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故B 项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课时检测(三十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洛阳期中)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
这一规定() A.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B.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供应制,并未涉及所有制的变革,故A 项错误;当时苏俄处于战时状态,需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应对前线的战争,因此不是脱离当时的国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措施有利于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社会主义政策的体现,故D项错误。
2.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市有住房的原则: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
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
这一政策()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C.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D.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解析:选A“统一分配市有住房”强调政府主导分配,这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故B项错误;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解决住房问题,故D项错误。
3.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
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
”这表明列宁()A.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B.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C.认识到余粮收集制弊端D.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解析:选C材料中列宁认为余粮收集制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说明他认识到余粮收集制的弊端,但是并不代表列宁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故A项错误,C项正确;列宁并没有全面否定余粮收集制,他认为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是必要的(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故B项错误;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后,实施新经济政策,从而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D项错误。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随堂演练(含答案)19
板块 10现代化模式的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成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俄国二月革命1社会主义制度确实立及社会经济大危机对苏联的2主义道路的探究影响斯大林系统的特色3从自由听任到国家干涉经济罗斯福新政整改金融4发展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5现代科学、文艺现代科技对文学的影6响综合7一、选择题1、(2018 ·江苏南京一模)1917 年2 月, 彼得格勒迸发了公众动乱、工人停工和反战游行 , 沙皇命令解散国家杜马 ( 议会 ), 但杜马领导人拒绝履行这一命令。
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逼迫杜马听从自己 ,于是 3 月 15 日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 而米哈伊尔又于次日放弃了王位。
资料表示当时俄国()A、沙皇与杜马代表不一样阶级利益B、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C、财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得以确定D、由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分析 :B 联合所学知识可知 , 沙皇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 而杜马中也有地主阶级 , 故 A 项反应不出来。
依据题干时间 , 可知当时俄国处于二月革命期间 ; 题干中彼得格勒迸发混乱 , 沙皇让位等事件 , 说明当时国家政局不稳固 , 最后二月革命成立了新政权 , 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 , 故 B 项正确。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财产阶级暂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场面 , 暂时政府掌握实在质权利 , 而不是财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故 C 项错误。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月革命后, 与题干时间不符 , 故 D项错误。
2、列宁提出“我们真实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 到 1932 年时 , 大概有 2 万名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 , 同期间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 3 个大型钢铁厂 , 在美国救助下成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公司。
这表示苏联 ()A、连续推行新经济政策获得成功B、对待西方采纳了和平共处原则C、擅长掌握有益的机遇发展工业D、经济建设依靠于西方国家救助分析 :C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 ,20 世纪 30 年月初 ( 西方经济大危机期间 ), 苏联依靠美德等国家鼎力发展工业 , 故 C 切合题意。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01通史串联全通关 第13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人教版高三全册历
第13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时空坐标]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上:社会主义某某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X 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文化上: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某某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内政和外交1.某某与法制建设(1)“依法治国”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某某必究”的法制建设原则。
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⑤1999年4月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用法律规X政府行为。
这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某某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2)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某某建设。
(3)基层某某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某某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某某、某某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三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洛阳期中)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
这一规定( )
A.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
B.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
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供应制,并未涉及所有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当时苏俄处于战时状态,需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应对前线的战争,因此不是脱离当时的国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措施有利于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社会主义政策的体现,故D项错误。
2.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市有住房的原则: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
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
这一政策( )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
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C.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
D.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
解析:选A “统一分配市有住房”强调政府主导分配,这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故B项错误;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解决住房问题,故D项错误。
3.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
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
”这表明列宁( ) A.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 B.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
C.认识到余粮收集制弊端D.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解析:选C 材料中列宁认为余粮收集制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说明他认识到余粮收集制的弊端,但是并不代表列宁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故A项错误,C项正确;列宁并没有全面否定余粮收集制,他认为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是必要的(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故B项错误;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后,实施新经济政策,从而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D项错误。
4.以下是苏俄(联)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
C.农业集体化的确立引发农民暴动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使工农受损
解析:选B 余粮收集制是在1922年之前实施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1922年到1928年,苏俄(联)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这一期间产生的问题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故B项正确;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与材料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1922年到1928年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D项错误。
5.下面是1922~1926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变化反映了( )
A.新经济政策最终遭到了废止
B.苏联转向对外来资本的排斥
C.苏联对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
D.西方加强了对苏联经济封锁
解析:选C “1922~1926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是新经济政策时期采取的政策,图表中上升趋势表明A、B两项错误;从图表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