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2试题(20210211193700)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2)李仕才一、选择题1、1688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

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这反映了“光荣革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使国王“统而不治”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D.建立了责任内阁制解析:选C 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奠定基础,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还保留某些权力,国王“统而不治”的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据材料“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可得光荣革命限制了王权,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国王→议会),故C项正确;1721年,沃尔波尔担任内阁首相时期,责任内阁制才形成,故D项错误。

2、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

这体现出( )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解析:选D 材料无法体现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治决定婚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故C项错误;据材料“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可知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故D 项正确。

3、“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诗中所咏工具(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解析:选C 播种与材料中“救汝旱岁苦……甘泽高下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增加粮食产量,材料“看翠浪舞”表明远远未到收获季节,故B项错误;材料“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表明是筒车,筒车能引水上山,对解决岸高水低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瞬息了千亩”说明效率高,故C项正确;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与材料“甘泽高下普”不符,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练:选择题(6)及答案-精选文档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练:选择题(6)及答案-精选文档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练:选择题(6)及答案1.(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28)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说明中国( )A.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业的命脉答案 C解析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能反映进口量及对小农经济的冲击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口税率,故B项错误;进口税率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进口税率不能反映进口量及所占市场比重,故D项错误。

2.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

这种观念推动了()A.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B.大一统观念的形成C.宗法等级观念的形成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解析:选B。

据题干中“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的观点体现出了大一统的思想,故选B项。

3.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解析:选C。

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手工业中的行会的产生的作用对外是协调行业之间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故选C项。

4.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解析:选A。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六及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六及答案

综合模拟试卷六(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夏礼吾能言之,杞(杞国是夏朝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说明孔子( )A.熟悉夏商礼制B.感叹杞宋衰落C.重视文献记载D.重建礼法规范2.汉武帝统治时期颁布了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

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形成了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B.宗法观念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缩小C.注重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D.为西汉强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影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治宋必始于唐。

”这说明( )A.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B.理学未能传承佛教思想C.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D.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4.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近代中国工业兴起于南方C.近代新兴力量南方多于北方D.人们对西方事物的认识差异5.1902年,盛宣怀上奏清政府称:外国商人在上海争相开设工厂,导致棉花价格日益上涨,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之间相互倾轧,而中国商人财力单薄,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必定失败。

这一“上奏”可用以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A.受清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B.受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C.在与洋商竞争中无利可图D.在国际市场中举步维艰6.“官有三畏:畏洋人、畏革命党、畏姨太太;民有三畏:畏民贼、畏蠹国虫、畏卖国奴;顽固党有三畏:畏拆城、畏剪发、畏易服;学生有三畏:畏作文、畏考试、畏读国文。

”——1911年宁调元作。

这段材料说明( )A.中国进行政治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必要B.北洋政府官员统治腐败,教育落后C.民国剪辫易服法令遭到顽固派的抵制D.清朝政府统治腐败,科举考试扼杀人才7.1939年,清华大学某学者考察了苏联的莫斯科、伏尔加河流域、顿河区、南北高加索、黑海、乌克兰等地,他回国后写的《苏联纪行》在大后方引起巨大反响。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6)李仕才一、选择题1、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

”这反映出当时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Z必然”,显然没有看到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商品输出是不断增加的,排除AC,选B;材料的主旨不是揭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排除D。

2、据《中国古代职官》统计,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为平民,明清时期4396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

这能够佐证A.科举制保证了高素养士人从政B.两宋以后选官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科举制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答案】C【解析】“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为平民,明清时期4396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说明社会底层通过科举考试流入社会上层,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闱墙。

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

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主要介绍的是唐朝的坊市格局。

可以看出,唐朝的坊和市有明显的分区,布局清晰,体现出便于控制的理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的内容。

4、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3单元 高考讲座1 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3单元 高考讲座1 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高考讲座(一)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对应学生用书第60页)环节一高考第40 题规范答题讲评1.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即材料的第一句,或材料的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高考示例](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

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2)李仕才一、选择题1、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答案】B【解析】材料屮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另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压制“侣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屮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

2、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

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D. 士庶之分严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家谱是士族证明其身份的证据,材料中出卖家谱的现象说明士族的身份已经不再受到珍惜,这与隋唐以来科举制在选官上打破士族的特殊地位有关,故C项正确;家谱不是一般的商品,与商品经济无关,故A项不正确;宗法制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的家谱只能是宗法观念的产物,故B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变卖家谱的原因,与士庶之别无关。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Z以为非”,百姓认为“Z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Z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5讲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对应学生用书第37页)考点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为核心的正统思想。

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特别提醒]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动摇。

(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实现重生。

(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

二、科学技术1.造纸术外传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2.雕版印刷术发明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教材补遗]李约瑟李约瑟,英文名字约瑟夫·尼德汉,1900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早年在生物化学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望。

1941年,早已对中国科技历史感兴趣的李约瑟被英国文化委员会派往中国,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

虽然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打响,李约瑟仍然不畏危险,几年时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考察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并收集相关科技典籍。

据古兰教授介绍,沉醉于中国科技与文化的李约瑟在回到剑桥后,把大半生的学术生涯都献给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与著述,最终庞大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鸿篇巨制得以问世。

三、文学艺术1.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1)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2 试题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2 试题

6-2一、选择题1.[2017·福建莆田八中期中]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中期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所以“钱贵银贱”,道光时期,虽然在正当贸易中中国仍是顺差,但鸦片走私使白银大量外流,中国由顺差变为逆差,所以“银贵钱贱”,故D项正确。

2.[2018·贵州遵义四中月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答案 D解析材料中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在于重视工商业,说明其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所以选D项。

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明确指出“受人凌辱”指什么,故B 项错误;C项中的“中体”材料没有体现。

3.[2018·辽宁六校联考]一般认为:洋务运动从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开始,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

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 )A.洋务人才依然受重用 B.中国工业化的进程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答案 B解析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指的是人才,故A项排除;“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反映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没有停止过,其着眼点在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故C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核心是“中体西用”,与中国外交近代化无关,故D项排除。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2)李仕才一、选择题1、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

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

这表明军机处()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突出军机处是否避免大臣专权,故A项错误孑根据材料皱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和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

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很卩咲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呵臥看岀苴地位逐渐上升,逐步成为中枢机构,故E项正确i材料没有将其与内阁地位比较,故C 项错误'军机处仍然具有绝密特性,故D项错误。

2、下面是何怀宏《选举社会》中的“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扩大了统治基础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素养D. 放宽了录取标准【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讲求门第,造成世家大族世代垄断政权的局面,寒门子弟无缘入仕;而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制的实行,使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社会矛盾,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材料中强调的是社会政治,因此排除C D选项。

B选项我们无法从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得出。

3.(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的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谋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古代农民制缺之商业致富意识C.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古代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家和社会不重视商业,“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疔生有推动的商品化打说明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受制于传统主流体制的影响』C正确夕山中小农经济不符合材料主旨9 古代农民并不缺乏商业意识,B错误!D中工商食官是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错误。

2019-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 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2 页,满分24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 I 卷(必做)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此后,再涂写其余答案标号。

2.第 I 卷共 2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0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9.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志》中记录了一副春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副春联应出自A.鸦片战争时期的封建官吏B.维新变法时期的财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运动时期的封建固执派D.辛亥革命时期的财产阶级革命派10.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以下议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敬帝国主义文化”。

你以为这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议论是A.非理性的B.完整错误的C.片面的D.中肯的11.以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应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添率的变化状况B.人口增添率的变化状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目的变化状况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状况1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以为,欧洲近代初期的文艺中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发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度。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保证了代议制的逐渐成立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宽泛接受D.促进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13.19 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光阴,结果欠债累累;一个年薪 100 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行贿 5000 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达,有了钱就在自卑驱遣下拼死讲排面” 。

这最能表现出A.工业革命引起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致使英国政治更为杂乱C.工业革命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动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4.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讲堂笔录,此中遗漏的知识点应当是A.挣脱苏联的经济制裁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15.某学者把苏联(俄 )二三十年月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此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定16.历史老师把地区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色归纳成右边的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
、选择题
1. [2017 •福建莆田八中期中]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 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 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 道光年间表现为银
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

A.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 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D. 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乾隆中期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海外白银大量流 入中国,所以“钱贵银贱”,道光时期, 虽然在正当贸易中中国仍是顺差, 但鸦片走私使白 银大量外流,中国由顺差变为逆差,所以“银贵钱贱”,故
D 项正确。

2. [2018 •贵州遵义四中月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
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 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 “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C. 体现了 “中体西用”的思想
D. 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在于重视工商业,
说明其认识到发展工商
业的重要性,所以选 D 项。

A 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明确指出“受人凌辱”指什么,故 B
项错误;C 项中的“中体”材料没有体现。

3. [2018 •辽宁六校联考]一般认为:洋务运动从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开 始,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
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

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
( )
答案 B
解析 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指的是人才, 故A 项排除;“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
展着”反映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 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没 有停止过,其着眼点在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故B 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与民用 工业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 故C 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核心是“中体西用”, 与中国外交近代化无关,故 D 项排除。

4. [2017 •武汉外国语学校期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
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

”材料中“道咸以降 一变”,主要
A. 洋务人才依然受重用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D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变”在()
A. 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
B. 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
C. 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
D. 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
答案C
解析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故A 项错误;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是“乾嘉”时期学术变化的特点,故B项错
误;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有利于介绍
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故C项正确;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在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针砭
社会时弊,注重实学,故D项错误。

5. [2017 •南昌模拟]1863年3月7日,在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
森泰照相馆的广告:“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
如有贵商欲印小照者,请至本馆可也。

”这反映了()
A. 西方生活方式影响中国
B.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 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变革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报纸、广告、照相馆都是西方舶来品,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题干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是经济结构的变动,故D项错误。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但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

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 上述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 清政府大力扶植沿海企业
C.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 上述地方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答案D
解析近代东南沿海地区较早受到外国的侵略,外来商品的冲击加速了当地自然经济的
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选D项。

7. [2017 •黑龙江哈三中模拟]1882年,美商魏特摩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
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华商入股,不准他人再设,业已奏明在案……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
的近代民用企业()
A. 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
B. 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D. 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排斥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设厂,因而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厂,因而B项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
误;材料未体现洋务企业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抵制作用,故C项错误;洋务企业开启了中国经
济近代化历程,但这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
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下列对两人观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
B. 前者没有进步意义,后者进步意义显著
C. 两者都与洋务运动有关
D. 后者突破前者局限,探索近代化的新路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A项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前者属“中体
西用”思想,后者质疑洋务运动,都与洋务运动相关,C项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郑观应
主张不仅学技术,还应学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两人都主张学习
西方,探索救国之路,都有进步意义,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二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
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那么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此后,中国于19世纪
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

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
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

“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
要指煤矿,“路”指铁路。

为了制造“机” “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

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

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一一从封建统治
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如何逐渐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
点。

答案(1)情况:生丝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丝由广州出口转向上海出口。

原因:五口通商(上海开埠);上海具有区位优势。

(2) 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丧权辱国,经济上被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埠通商)。

(3) 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

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

解析第⑴问,第一小问,从图表“总计”的纵向一栏可以总结出生丝出口数量逐年增多的特点,从
表格的出口地点的数据对比可以总结广州生丝出口数量减少,上海生丝出口
数量增多的特点;第二小问,可从导致这两个特点的原因出发,结合鸦片战争后的史实加以
归纳。

第(2)问,以近代化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从鸦片战争对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影响来论述。

第(3)问,第一小问,可结合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时代背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