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涨、软着陆、萧条、高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滞涨
所谓"滞涨",是指经济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扩张的财政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
滞胀其实就是经济发展受阻,通货膨胀,就是资本市场泡沫太高,人们把钱都扔进资本市场了,投资实体经济体的少了,经济不能调整发展了,市场不平衡了!
滞涨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现象。说得稍稍专业一点,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1 o; k( v9 f3 k# o* i( i h
要理解滞涨,就必须先理解凯恩斯的经济观念和各国政府的实践。而要理解凯恩斯,就必须理解经济周期。要理解经济周期,就必须理解西方经济发生银行业的重大变化,理解什么是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这么绕一圈,差不多就可以上一回宏观经济学史了。我们简单一点,直接出结论。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导致信用扩张,也就导致通胀,而扩张的信用由于天生的脆弱,始终有挤兑的潜在压力,任何一个纯粹的突发时间都足以引发挤兑(及时公众信心十足)。由此引发的通货紧缩导致衰退。" f% c- `/ O: {' ^
7 r- m, p1 N/ @, P' i9 F
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作为总借贷人的角色,实现长期的,彻底的,无周期的信用扩张。倒是基本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问题。但很快的,凯恩斯主义就遇到了一个杀手,就是滞涨。滞涨作为一个经济现象,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以后的效果,直接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现象。表现在具体层面上,就是低利率也好,政府工程也好,都不足以刺激经济成长,名义GDP虽然在成长,但扣除通胀以后,时机的GDP成长十分可怜甚至没有,表现在就业市场就是高失业率。
5 s
6 U1 @/ b9 y1 Z5 e1 E; Y/ ` q
高失业,高通涨,这是滞涨的典型表现。
滞涨
“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
【滞涨】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通常认为,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是不可能并存的。因为,通常下,通货膨胀可以使得就业率上升。但是,上个世纪的一次经济危机中(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这个事实,而使得该理论观点被否认。
西方经济学中政府政策有几个目标即:经济高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个观点是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失业减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减少货币供给、需求减少、经济停滞、失业增加、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存在,但在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通货膨胀同时存在,凯恩思主义受到质疑。
造成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原因通常有二:
1.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
2.另一为供给冲击,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导致产出下降。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一般来说,对付"滞涨"货币政策的用武余地不大,因为如果为了控制通胀而提高利率,则其负面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如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则其负面影响是可能引发恶性通胀。对付"滞涨"一般采用财政政策效果较好,比如,通过加大财政开支或减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当然,如辅之以适度升息来控制通胀,则效果更好。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造成停滞胀的原因:
第一、预期心理因素,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紧缩货币政策,但社会大众已事先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因此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公司未来成本上,而造成物价上扬;
第二、供给面引发之震撼,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美国曾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股市中的放量滞胀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放大,但是股价却停步不前!
通胀产生的根本原因:
20世纪70代的滞胀从表面现象上看是石油危机导致的,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凯恩斯主义政策所决定的,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过度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过于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管制对于经济的自行发展约束过多,从而忽略了市场的本身作用,结果违背了经济规律促使经济发展不能正常运行,渐渐的,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爆发,西方经济滞胀现象也开始出现。出现经济滞胀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避免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由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
滞胀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经济危机,从时间上看比周期性危机要长得多;从表现形式上看,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从波及面看,结构性危机期间各国不是同步发展,时而伴生美元危机、能源危机,时而伴生贸易失衡、信用危机;从直接导因看,主要由结构失衡而触发的。
经济滞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作为滞胀现象,兼有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现象。造成滞胀经济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
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合产物。与滞胀经济恶化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正面临大调整: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进行改造需要时间,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取代“夕阳工业”尚需时间;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正面临新的脱皮转折期,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生产力也需时间;劳动力又遇新的调整。以美国为例,1950―1965年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业人数为690万,1970―1980年增加到1860万人,但失业人数和失业比例有增无减。与以往不同,出现了地区性、部门性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从而使失业问题的解决面临新难题。
软着陆
所谓“软着陆”,其原本的物理意义是指航天器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速,最后以极小的垂直速度接触星体表面,实现安全平稳降落。“软着陆”一词的引申意义多指经济软着陆,也就是采用比较平稳的调控方式使过高的经济增长逐渐回归合理的区间,这与“硬着陆”,即“急刹车”的调控方式正好相反。用“软着陆”比喻本轮宏观经济调控的性质特点,不一定十分科学,但比较形象。
一般说来,我们总是希望经济增长越快越好,但凡事有个度,如果经济增长过快,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由于对某些生产资料的需求过大,往往会使对资源有破坏、对环境有污染的生产方式得到启用,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变得困难等等。又比如,经济增长过快的后果,往往容易引发食品价格上涨。这是由于经济增长过快,首先会引起能源等基础产品供应紧张而涨价,对此,许多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的行业是有一定的消化上游涨价因素的潜力的,但对农业来说,一般不具备这种消化能力,因此生产资料成本的提高往往直接导致其生产积极性下降,东西一少,价格就会上涨。而农产品一旦上涨,就可能最终引发全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趋势也就明朗了。
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明显偏快,从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在10%平台上不断加速,由于高速增长的拉动,2004、2005年,部分能源等基础产品陆续涨价,到去年3季度,在价格传导的作用下,出现了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通货膨胀逐渐逼近。因此,必须把偏快的GDP增长拉回到比较合理的区间,相应对物价水平进行调控。对此国家决定今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确定今年的经济政策时,又提出两个“防止”。一个是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另一个是防止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从目前采用的调控方式看,基本属于“软着陆”方式,没有使用全面紧缩、重拳出击的方式,而是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策组合,比较平稳地将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降下来。比如货币政策的操作,是分若干次一点点地提高存款准备金,逐步收紧银根;财政方面,依然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没有像历史上进行调控时强调要过紧日子;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也没有采取让大批项目下马的方式。
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闭幕回答记者提问时,已经对采用“软着陆”的调控方式作了解释。温总理谈道,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但他同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来解决就业的压力,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在新中国历史上,“硬着陆”虽往往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但杀伤力太大,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经济过热中,1958年的经济增长率曾达22%,“硬着陆”后的经济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