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合集下载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

常见公⽂写作格式⾏政机关的公⽂种类主要有13类,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求、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中国共产党机关现⾏公⽂⽂种14种,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求、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与⾏政机关通⽤公⽂名称相同,使⽤范围也基本相同。

决议、公报、指⽰、条例、规定仅党的机关使⽤,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仅⾏政机关使⽤,党的机关不使⽤。

1. 决定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动做出安排时使⽤的⼀种公⽂。

决定可由机关作出,也可由会议作出。

如《七届全国⼈⼤⼀次会议关于设⽴海南省的决定》。

决定对领导机关⽽⾔,发挥着领导作⽤;对公民⽽⾔,有着⾏动凭据的作⽤。

决定的特点是:权威性、约束性、具体性。

决定按其内容可分为:法规性决定、部署性决定、表彰性决定、处罚性决定、任免性决定、宣告性决定等。

决定的结构,⼀般由标题、正⽂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

有两种形式:⼀种是由发⽂机关名称、事由和⽂种组成的单⼀式标题。

⼀种是正副标题形式,这种标题的正题同第⼀种形式⼀样,副题需写明什么时间、什么会议通过的本决定。

在写作时,究竟采⽤何种形式的标题为宜,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正⽂。

⼀般由发布的理由 (包括根据、原因、⽬的等)、决定的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发布的理由,是决定正⽂的开头部分,其内容主要是交待为什么发布决定或根据什么发布决定,以便使⼈们明⽩发布决定的必要性。

决定的事项,是决定的主体部分。

不同的决定在写法上不尽相同:法规性决定,着重写明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法或对解决所决定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

部署性决定,着重写明部署任务的原则或为完成任务⽽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表彰性决定要写出表彰对象的名称、先进事迹和贡献、表彰的形式(授予称号、授勋、奖章、证书、物质奖等)。

批评性决定应写出违纪⼈员的简历、所犯错误的主要事实、对错误的定性以及处理决定。

任免性决定及宣告性决定内容都⽐较简单,前者只需写明对何⼈任免何种职务即可;后者中将告知⼈们的重要事情叙述清楚即可。

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

公文培训——公文的种类公文的种类,就是指公文的文种名称及其特定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的界定。

(一)下行文公文的下行文有命令(令)、决定、通知、通报、意见、批复、会议纪要。

1.命令(令):指令性的下行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人员。

包括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三种。

公布令,主要用于依照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以命令(令)形式公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都是比较重要的,是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带有全局性的。

行政令,主要用于发布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要求有关方面采取重大约束性行动等。

嘉奖令,用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1)命令(令)的文体特点。

命令(令)的文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使用上具有法定性、执行上具有强制性和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性这三个方面。

使用命令(令)行文,有特定的版式,行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配合行政措施,用词明确,坚定、庄重,祈使句多,措辞严峻,简短有力,不作议论,直叙规定做什么、怎么做。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决定的分类,依照《办法》规定,决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六种:第一类,决策性决定。

包含两种:一是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二是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第二类,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决定。

这种决定从内容上分,有奖励决定,惩戒决定。

第三类,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决定的决定,这种决定也有两种:一是修改或废止法规规章的变更性决定。

二是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决定的决定。

(2)决定的文种特点。

决定的文种特点主要表现在文种具有法规性、规范性和指令性三个方面。

3.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1)通知的分类。

根据通知的性质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批转通知、转发通知、传达通知和任免通知四类。

关于文种使用问题

关于文种使用问题

9. 请 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0.批 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 见
适应于对重要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 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认识 “法定文种”应注意的问题:
例五:(向下印发规范做法) ×××(单位)关于印发2010年工作总结及 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例六: (缺少行文文种— 通知) ×××(单位)关于印发2010年工作 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
例七:(缺少引进行为的关系者— “关于”、 行为动词—“印发”、行文文种— “通知”)
×××(单位)2010年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要点
使用报告、请示应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请示、报告的行文对象原则上应是具有
隶属关系的直接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 文不应用报告、请示。 二是不得用报告请示问题,或在报告中夹带 请示事项。
(二)关于函的使用。
函与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函既是一个公文文种,又是一种公文形式,具 有公文文种与公文形式的双重属性。函作为文种使 用时,只能用于平行文;作为公文形式使用时,既 可用于平行文,又可用于下行文。
命令是一个公文文种,令是一种特定的公文 形式。
令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各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 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专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 公文形式。除上述机关外,一般行政机关不可以使 用这种公文形式。
命令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和乡镇以上人民 政府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 及人员所用的一种公文。 除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和乡镇以上人民政府 外,其它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无权发布命令。

公文文种的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的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的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的选用原则如下:
1. 发文目的:首先要明确发文的目的,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文种。

例如,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 行文关系: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正确的文种。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平行文是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发文,如函。

3. 文种特点: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文种特点选择合适的文种。

例如,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4. 公文格式: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选择正确的文种并按照相应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

5. 语言表达:公文的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简洁、庄重,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例如,命令(令)要求语言庄重严肃,具有强制性;决定要求语言准确、简洁,具有权威性;通告要求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广泛性。

总之,选用公文文种需要综合考虑发文目的、行文关系、文种特点、公文格式和语言表达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文种,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公文文种规范

公文文种规范

5、批示与批复 、 用于上级对下级表明意见, 用于上级对下级表明意见,均属于下行文 被批注意见的来文文种不同: 被批注意见的来文文种不同: 批复针对下级的请示,先有请示才有批复。 批复针对下级的请示,先有请示才有批复。 批示针对来文是下级没有肯定性要求答复的文 如报告、总结、计划等。 种,如报告、总结、计划等。 行文方式不同: 行文方式不同: 批复的主送机关必然是上报请示的那个单位, 批复的主送机关必然是上报请示的那个单位, 如对其他单位也有参照价值,可列为抄送单位。 如对其他单位也有参照价值,可列为抄送单位。 批示如有普遍意义, 批示如有普遍意义,可把原行文上报单位与其 他单位一并列为主送行文下发。 他单位一并列为主送行文下发。
2、公告、布告、通告 、公告、布告、 均属于告知性文种,可以公开发布 均属于告知性文种, 不同点: 不同点: 发布者: 发布者: 公告:党和国家高级机关; 公告:党和国家高级机关; 布告:国家各级行政机关; 布告:国家各级行政机关; 通告:上至国家高级机关, 通告:上至国家高级机关,下至基层机关 内容重要性:公告〉布告〉 内容重要性:公告〉布告〉通告 发布范围: 发布范围: 公告:面向国内外,范围最广; 公告:面向国内外,范围最广; 布告:面向国内社会; 布告:面向国内社会; 通告:针对社会某一方面,用于局部范围。 通告:针对社会某一方面,用于局部范围。
(一)文种选用规范
二、近似文种辨析
1、公报与公告 、 都是党和国家用来向国内外公开宣布、 都是党和国家用来向国内外公开宣布、告之某 一重要事项的,是非常严肃、庄重的公文。 一重要事项的,是非常严肃、庄重的公文。 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内容十分简要; 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内容十分简要;P78 公报: 公报:一般比较详细具体报道某一重要会议或事 项内容 P135

公文文种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选用原则公文是一种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的文种,用于传递官方信息、制定政策法规、处理公共事务等。

为了确保公文的效果和准确性,选用公文的文种应遵循以下原则:1. 权威性原则:选用公文文种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体现政府、机构或组织的决策意图和行政指导。

常见的公文文种包括公告、通知、命令、决定、函告等,这些文种能够准确表达发出者的意见和决策,并被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和遵循。

2. 规范性原则:选用公文文种应具备一定的规范性,能够遵循统一的格式、布局和写作风格。

公文通常采用固定的开头、结尾和标题,其中包括标明文种、文件编号、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信息。

此外,公文写作还应遵守相应的法规和规范,确保文件的格式统一、逻辑清晰、内容准确。

3. 明确性原则:选用公文文种应能够明确表达作者的意图和要求,避免模糊和歧义。

公文应以简明、清晰、明确的语言撰写,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达和不确定的词语。

在文中加入必要的解释、解读和定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件的要求和目的。

4. 经济原则:选用公文文种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复的表述。

公文要求在规定的篇幅内准确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并将其核心内容放在文首和文尾,避免让读者进行冗长的阅读。

使用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词汇,以达到经济的表达效果。

5. 实用性原则:选用公文文种应根据文件要传达的信息和接收者的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文种。

不同的公文文种适用于不同的沟通场景和目标读者,例如,通知可以用于内部沟通,公告可以用于向公众传达信息,命令可以用于下达具体指令等。

因此,在选择公文文种时应结合实际需要和传达目的进行权衡。

综上所述,选用公文的文种应遵循权威性、规范性、明确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原则。

只有在选择合适的公文文种并遵守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公文的预期效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提升政府、机构或组织在公共事务中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我们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芃要拟写一篇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文种来行文?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肀对于公文文种的正确选用,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确定。

莇然而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少数拟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会出现选用公文文种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现象。

为此,笔者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一下探讨。

一、所选文种应当在法定文种之列根据《办法》的规定,目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而“计划”、“总结”、“规划”、“方案”等则不在13种法定文种之列。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机关一拟文人员就某一项工作起草了一份总结,并拟行文上报给上级机关,标题为“(省略发文机关)关于2006年×××情况的总结”。

显然,将“总结”直接上报是不正确的。

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一个恰当的“载体”来行文。

在上述例子中,因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故该文可改为《关于报送2006年×××情况总结的报告》(该稿还可直接改为《关于2006年×××情况的报告》)。

而当行文对象为不相隶属机关时,则可选用“函”来做“载体”。

以下如《×××(发文机关)关于报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材料的报告》、《(省略发文机关)关于报送〈×××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发文机关)关于报送×××总结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2007年度×××需求计划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ב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草案)〉及编制说明的函》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类别有:公布令、任免令、授勋令、嘉奖令、指挥令、否决令、通缉令、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通令、手令等。

命令(令)一般由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字号、正文、签发人、日期等几个主要部分。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可以分为:法则性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机构、人事决定、具体工作决定。

决定一般由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受文单位、正文、发文机关、日期等几个主要部分。

如:国务院关于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3、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发文机关级别较高(多为省、部级以上机关)。

发布的方式一般不张贴,而是通过通讯社、电台、报刊等。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5号4、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注意不要把通告写成通知或公告。

通告的范围比公告小,各种机关单位都可以发布通告,内容有时具有专门性(如银行、交通方面的),事项可以一般化。

发布方式多种多样,可张贴,也可以报刊、电台发布。

报纸发布可以省略日期,因报纸有日期。

5、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属发布、知照文告,针对的对象有特定范围,一般是限于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所以叫它“限知性”公文。

它的发布方式,多是内部印发张贴,有的也可以公开张贴或公开发表于电台、报刊。

通知的种类有:1.发布性通知。

用于发布法规规章。

2.批转性通知。

用于批转或转发文件。

3.事项性通知。

用于告知某一事项,如会议通知等。

重要会议的通知属正式公文,标题写明什么单位召开什么会议的通知,要编发文号。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方案不是公文种类)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方案不是公文种类)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要拟写一篇公文,我们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文种来行文?�对于公文文种的正确选用,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确定。

�然而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少数拟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会出现选用公文文种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现象。

为此,笔者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一下探讨。

一、所选文种应当在法定文种之列�根据《办法》的规定,目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而“计划”、“总结”、“规划”、“方案”等则不在13种法定文种之列。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机关一拟文人员就某一项工作起草了一份总结,并拟行文上报给上级机关,标题为“(省略发文机关)关于2006年×××情况的总结”。

显然,将“总结”直接上报是不正确的。

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一个恰当的“载体”来行文。

在上述例子中,因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故该文可改为《关于报送2006年×××情况总结的报告》(该稿还可直接改为《关于2006年×××情况的报告》)。

而当行文对象为不相隶属机关时,则可选用“函”来做“载体”。

以下如《×××(发文机关)关于报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材料的报告》、《(省略发文机关)关于报送〈×××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发文机关)关于报送×××总结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2007年度×××需求计划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ב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草案)〉及编制说明的函》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

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公文是政府机构和各种组织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公文使用广泛,文种繁多,不同的文种适用于不同的目的和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公文文种。

正文内容:一、公文的定义与特点1.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和各种组织机构为了部门协作、决策执行等目的而起草、公布和发送的正式文件。

2.公文的特点:正式性、规范性、权威性、永久性和保密性。

二、常见的公文文种1.公告:用于公布有关政策、法规、规章、通知、公告等重要事项。

2.通知:用于向特定对象传达特定内容或任务的文件,如行政机关通知、会议通知等。

3.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请示解决问题、给予指示等。

4.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工作、提出建议、反馈信息等。

5.文件:用于公开或内部传达某种事宜,如规章制度、合同、说明书等。

三、公文文种的特点与用途1.公告的特点与用途:发布政策法规,通报重要决策等。

2.通知的特点与用途:传达信息、分配任务、指导工作等。

3.请示的特点与用途:征求意见、请示决策、解决问题等。

4.报告的特点与用途:汇报工作、提出建议、反馈信息等。

5.文件的特点与用途:公布规章制度、传达事宜、约定条款等。

四、公文文种的起草与格式要求1.公告的起草与格式要求:简洁明了,格式规范,注意事项准确清楚。

2.通知的起草与格式要求:内容明确,语言简练,格式统一。

3.请示的起草与格式要求:表达清晰,问题明确,格式规范。

4.报告的起草与格式要求: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格式统一。

5.文件的起草与格式要求:合法合规,条款明确,格式规范。

五、公文文种的管理与流转1.公文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

2.公文流转的流程:起草>审批>签发>分发>传阅>归档。

3.公文流转的要点:责任明确,流程规范,杜绝滞留和丢失。

4.公文电子化的发展: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归档和检索,减少纸质文件。

总结:公文是政府机构和各种组织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公文文种包括公告、通知、请示、报告和文件。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要拟写一篇公文,我们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文种来行文?对于公文文种的正确选用,国务院于XX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确定。

然而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少数拟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会出现选用公文文种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现象。

为此,笔者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一下探讨。

一、所选文种应当在法定文种之列根据《办法》的规定,目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而“计划”、“总结”、“规划”、“方案”等则不在13种法定文种之列。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机关一拟文人员就某一项工作起草了一份总结,并拟行文上报给上级机关,标题为“关于XX年×××情况的总结”。

显然,将“总结”直接上报是不正确的。

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一个恰当的“载体”来行文。

在上述例子中,因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故该文可改为《关于报送XX年×××情况总结的报告》。

而当行文对象为不相隶属机关时,则可选用“函”来做“载体”。

以下如《×××关于报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材料的报告》、《关于报送〈×××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关于报送×××总结的函》、《×××关于报送XX年度×××需求计划的函》、《×××关于报送〈××בxxx’重点专项规划〉及编制说明的函》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教你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_写作指导

教你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_写作指导

教你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_写作指导教你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要拟写一篇公文,我们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文种来行文?对于公文文种的正确选用,国务院于xx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确定。

然而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少数拟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会出现选用公文文种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现象。

为此,笔者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一下探讨。

一、所选文种应当在法定文种之列根据《办法》的规定,目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而“计划”、“总结”、“规划”、“方案”等则不在13种法定文种之列。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机关一拟文人员就某一项工作起草了一份总结,并拟行文上报给上级机关,标题为“(省略发文机关)关于xx年×××情况的总结”。

显然,将“总结”直接上报是不正确的。

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一个恰当的“载体”来行文。

在上述例子中,因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故该文可改为《关于报送xx年×××情况总结的报告》(该稿还可直接改为《关于xx年×××情况的报告》)。

而当行文对象为不相隶属机关时,则可选用“函”来做“载体”。

公文文种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选用原则

公文文种选用原则
公文是公共事务的书面记录和沟通工具,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明确性等特点。

在选择公文文种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公文能够生动、全面并有指导意义。

首先,要根据公文的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文种。

不同的公文文种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通知、公告、请示、报告、决定等。

通知适用于发布消息、活动通知等,公告适用于公众宣传、政策发布等,而请示适用于征求别人意见或审批等。

只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种,才能准确表达信息,避免误解。

其次,要注意公文内容的生动性。

公文应该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废话或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对偶等,以增强文档的吸引力和易读性。

例如,在报告中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数据等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展示问题和结论。

再次,要全面并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在撰写公文时,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和信息的完整性。

除了说明问题和解释原因,还应该提供相应的依据和证据,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在表达时要避免模棱两可的措辞,应该明确、具体地表达意思,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最后,要有指导意义,即公文应能对接收者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行动的建议。

在公文中可以使用条理清晰的结构,并提供明确的要求和
建议。

例如,在决定公文中,可以明确规定各方的职责和任务,并提出具体的时间要求和执行措施。

总之,选择公文文种时要根据实际需求,注重文种的生动性、全面性和指导意义,以确保公文能够有效传达信息、指导行动,并得到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常用公文文种

常用公文文种

常用公文文种篇一:企业常用的公文文种企业常用的公文文种?20XX-12-2421:35公司常用公文种类主要有:(一)请示请上级指示和批准,用“请示“。

(二)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

(三)指示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对公众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件,用“通告“。

五)批复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六)通知传达上级的指示,要求下级办理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批转下级的公文或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用“通知“。

(七)通报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所属各单位知道的事项,用“通报“。

(八)决定、决议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九)函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询问和答复问题,用“函“。

(十)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篇二: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种。

..........《办法》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种。

.............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条例》第七条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条例。

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而言,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法规文件的名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国家法律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事明确长期施行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

规定。

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党内规章和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名称。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一)2024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一)2024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一)引言概述:公文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为履行职责和管理工作所使用的文件。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公文文种。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公文文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公文。

正文内容:大点1:文件类- 通知:用于向特定对象传达具体信息或指示。

- 通告:用于向公众或特定对象发布公告或通告。

- 通报:用于向上级或下级单位汇报信息或情况。

- 通函:用于在单位间互相传递文书或函件。

大点2:决议类- 决议:用于会议或集体讨论后达成的决策和决定。

- 建议:用于向上级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决策。

- 批复:用于对下级单位或个人的请求、报告或申请做出批示和回复。

大点3:报告类- 工作报告:用于汇报工作进展、成果和问题。

- 调研报告:用于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的报告。

- 年度报告:用于总结和评估一年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

- 统计报告:用于呈现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的报告。

大点4:函电类- 信函:用于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书信往来。

- 电报:用于远程传递紧急和重要信息。

- 传真:用于传输文件和文件内容的电子传真。

- 电子邮件:用于电子邮件形式的书信往来。

大点5:批复类- 批示:用于对下级单位或个人提出具体要求和指示。

- 批注:用于在文件上做出意见、评论或修改。

- 批示纸:用于具体指示和要求,通常附在文件上。

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常用公文文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公文的特点和用途。

在实际工作中,选择适当的公文文种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传达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熟悉并灵活运用各类公文文种是每个工作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文种,也叫作公文名称,是用来表明公文的性质、适用范围、作者职能权限及制发公文目的要求的。

在公文中正确标明文种,不但为公文撰写、处理提供便利,而且有利于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1.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1)规范性文件。

①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②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③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④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2)领导指导性文件。

①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②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③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④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⑤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①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②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①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定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②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③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④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国家机构、政党的重要会议纪要,在需要对外公开报道时,以“会议公报”公布。

2,公文文种的选择撰写公文时要正确选定文种,不用、错用或生造文种,不仅会给公文的撰写制作带来困难或麻烦,而且会给公文的效用带来损害。

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
2013年06月
共同约定
请关闭您的手机或将其设成静音状态
以空杯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支持你的伙伴
2
主要内容
一、公文的含义、分类 二、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三、公文的格式 四、公文的写作规范 五、行文规则 六、法定公文的写作
3
古代公文


殷商-卜辞 春秋战国-书 文书、公牍、文簿 汉代-公文-“官书”
19
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 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 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 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 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 签发人姓名。
20
下行、上行公文首页格式
21
(2)主体
公文标题:一般用“关于┄的”字词组把标题三要 素连起来,公文标题=制文机关名称+是由+文种 如,南京扬子碧辟公司关于启用新印章的通知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常见的公文 标题一般都加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几点注意:①人名、地名、词组不能分割成两行; ②标题本身不用书名号;③标题内除批转、转发的 法规性文件要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书名号;如, 扬子石化公司关于转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 法》的通知④标题结束不加标点符号。
39
序次号使用层次
次序号使用的层次顺序如下:
第一层:一、二、三、四 第二层:(一)、(二)、(三)、(四 ) 第三层:1、2、3、4 第四层:(1) 、(2)、 (3)、 (4) 使用原则:可跳不可倒
22
主送机关: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 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 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公文正文: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 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正文用3号仿宋字,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数字、 年份不能回行(一个阿拉伯数字、年份不 能分成两行)。

常用的公文文种

常用的公文文种

常用的公文文种篇一:企业常用的公文文种企业常用的公文文种?20XX-12-2421:35公司常用公文种类主要有:(一)请示请上级指示和批准,用“请示“。

(二)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

(三)指示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对公众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件,用“通告“。

五)批复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六)通知传达上级的指示,要求下级办理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批转下级的公文或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用“通知“。

(七)通报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所属各单位知道的事项,用“通报“。

(八)决定、决议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九)函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询问和答复问题,用“函“。

(十)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篇二:常用的公文文种和分类常用的公文文种及其分类依据国务院2000年8月20日发布、20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的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三类:(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常用文种选讲(通知、通告、报告、通报)

常用文种选讲(通知、通告、报告、通报)

【案例三】
关于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 犯罪预备
暨七一表彰和新党员宣誓大会的通知 会议地点
各党总支、党支部: 兹定于6月25日(星期五)下午2:30时在石井校区礼堂、五
山校区礼堂同时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暨七一表彰和新党员宣誓大会。请
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按电话通知要求提前15分 钟到会场。 请各党(总)支部认真做好新党员宣誓组织工作,并将参加宣誓的新党 员人数于6月23日前报党办。新党员衣着要整齐:穿有领白色衬衣、深色裤子, 不得穿拖鞋。
特点和种类
应用范围广 一切机关、单位、团体都可以 用通知来告知、传达某种意向或事项;国家 重要决策、日常行政工作、会议安排、具体 事项的处理都可以用通知来部署或知照。 使用频率高 时效性强 通知事项一般要求立即办理、执 行或知晓的,不容拖延,如会议通知,在指 定时间内有效。
根据受文对象,通知分为四类:
学院党办 二○一○年六月十七 日
【案例三】
犯罪预备关于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 暨七一表彰和新党员宣誓大会的通知
会议内容
各党总支、党支部: 兹定于6月25日(星期五)下午2:30时在石井校区礼堂、五山校区礼堂同
时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暨七一表彰和新党员宣誓大
会。请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按电话通知要求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几点说明
地方政府或机关团体皆可发布
在有限的一定的范围内知晓 除了知晓外,还要求强制性执行
通告的特点
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作出 指示; 颁转性通知,包括发布、转发、批转三个类型。转 发上级或同级机关公文,批转下级机关文件; 知照性通知,活动的安排、会议的召开、机构的设 立、印章的启用等; 任免通知,任命与免职,可合并通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条例》第七条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通报..、公报、报...、通知..、指示、意见告.、请示....等14种。

..、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办法》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通报..、..、公告、通告、通知议案、报告..、函.、会议纪要..、意见....等13种。

..、批复..、请示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条例。

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而言,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法规文件的名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国家法律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事明确长期施行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

规定。

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党内规章和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名称。

命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指示。

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议。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

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实践中常用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褒扬先进模范事迹;总结并要求借鉴吸取具有较普遍借鉴意义的各种教训;批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错误思想、错误观念、错误做法、错误行为;告知性质重要、涉及面较宽的事物的动态、动向。

通知..。

适用于批转有关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范性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公告。

用于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机关向国内处公开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公报。

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其具体适用范围与公告基本相同。

通告。

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议案。

用于各级人民政府(须以政府而非政府部门名义)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函.。

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与议定事项。

简析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经常有同志文种混用,在这里,结合新颁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要谈谈常见且易混淆的几种文种如何区别,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同时也希望文秘工作者来共同探讨,以便提高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报告与请示的区别1、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对某事宜给予批准或明确答复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向领导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不需要批准答复。

2、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报告则不受行文时限,事前、事中、事后皆可行文。

3、请示内容单一,要求一文一事,以便上级及时处理;报告则一文一事,一文数事皆可。

4、请示中可以反映有关情况,要有请示事项;报告中决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5、本机关难以解决或难以回答的问题用请示;本机关职权范围内可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用报告。

二、请示与申请的区别1、申请是因业务或事务需要,按规定完成法律程序向上级或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组织、社团说明理由,提出请求,希望得到批准的一种事务文书,也叫申请书或申请表。

请示和申请都有请求原由、请求事项,但请示是法定公文,申请为专用书信,属于不同文种。

2、请示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提出请求,下级只能在上级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报请需要批准的事项。

申请不仅用于下级向上级请求,不属于请求范围之内的事项,而且可用于不相录属的但按规定、法律程序必须向其请求的机关、单位、部门等。

如专门办理有关业务的机构部门(银行、保险、公安、海关、土地管理、工商管理等)。

3、请示的行文对象固定,而申请的行文对象不定,请示的内容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行政公务或政策问题,写法规范。

申请的内容不以系统、部门为限,写法不强求一律,且常以填写有关部门印制的各种表格代替。

4、请示的作者是法定的机关、团体,而申请的作者可以是机关、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机关、团体或个人向有关方面递交申请,有时必须按有关规定出具或提交有关证明、证件、文件等,而请示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5、请示可以带附件,附件是请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

三、批复与批示的区别批复和批示都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来文所作出的指导性意见,若分不清“请示”与“报告”,必造成批复与批示的混用。

1、批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请示作出的同意与否、批准与否的答复;批示是上级机关或领导者有选择地、主动地就下级来文中的较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出的指示。

2、批复是法定公文,而批示不属此列;批示多以批转、转发下级来文的通知的形式下发。

3、批复对应的文种只能是请示;批示的对象则有报告、总结、调查报告等。

4、批复的结尾往往用“此复”、“特此批复”等词语;批示则用“望参照执行”、“望依此办理”等。

四、报告与汇报的区别汇报又称“综合反映”,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或在本部门、本系统内交流情况的一种事务文书,报告与汇报都是陈述性文件,都可以用作向上级反映情况,但它们有如下区别:1、报告是公文,由法定的作者制成,以机关,团体的名义发出;而汇报一般不作正式文件,汇报的作者可以是机关、团体,也可以是个人,不具有法定公文的权威和效力。

2、报告按公文处理程序制作,签发、上报,具有汇报性;而汇报一般作为内部文件刊登在“简报”等内部刊物上,用以推动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除具有汇报性外,还具有交流性。

3、报告的标题有固定写法;汇报的标题写法灵活,可以是文件标题,也可以是文章标题,无其他固定格式。

4、报告的内容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而汇报的内容则必须是综合性的,以综述经验、动态、情况为主。

5、报告用第一人称;汇报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

常用公文文种的特点辨析编辑:凌月仙仙作者:佚名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日期:2005-8-12文种是内容性质、具体功用相同的同类公文的规范化名称,在公文上标注文种可以为撰写者和阅读者双双带来便利:有了文种,撰写者会有所遵循,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原则、方法和手段去创制能最有效解决特定问题的公文,并将其迅速准确地投入生效过程;有了文种,可以帮助阅读处理公文的人们一目了然地了解和把握具体公文的性质、公文对自己行为的影响,从而迅速确定办理这一公文的基本方法、程序与需采取的有关措施。

但是,要真正获得这样的效果,其前提就是文种的标注本身必须准确,不能出现错用、误用。

实事求是地说,要在目前我国常用公文文种的数量较多、文种之间的差别比较精细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需要我们努力研读《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若干在性质、用途相近相似的文种的适用范围及其他一系列特点认真进行辨析,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如下几组文种尤其有此需要。

一、“条例”“规定”“办法”间的区别“条例”与“规定”和“办法”相比,主要特点是所涉及事物和问题的性质更重要,范围比较宽;内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广阔,稳定性强;对制定与发布机关的地位有较严格限制,如行政系统只有国务院有权使用,“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见1987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党的系统也只限“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见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一般属于“自主的”规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创造新的规则。

“规定”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泛,对制定和发布机关的地位无严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问题不如条例重大,范围相对窄一些;内容详尽具体,针对性强;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规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补充的”规范性公文(内容为依法或根据授权补充其他规范性公文的内容,对其加以细化和完善),也可以是“执行的”规范性公文(直接为有效执行其他规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创造新的规则,只是对这些公文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做出具体规定,对有关概念和问题做出精细的解释说明)。

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规定更适合作为“自主的”和“补充的”规范性公文。

“办法”比“规定”所涉及的事物和问题的规模要更小一些,性质也相对轻一些;针对性更强,内容也更加详尽、具体而精细,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为“执行的”规范性公文,如各种“实施办法”即均具备这种性质。

二、“决定”与“命令”的区别“决定”与“命令”的不同点主要在:在使用权限方面“命令”非常严格,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机关可以使用,“决定”则可较普遍地使用;在适用的事务方面,“命令”涉及的是特定的具体事务,“决定”则既涉及这类事务也涉及一部分非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反复发生的事务,公文本身也反复适用,即具有规范性公文的一些特点;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决定”则既表达意志、要求,又阐发一定的道理,交代执行方面的要求,指明界定有关事物的标准等。

三、“指示”与“命令”的区别“指示”与“命令”的不同主要在:“指示”的使用权限规定没有“命令”严格,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均可下达“指示”;在效用方面,“命令”对受文者来说必须无条件坚决执行,“指示”有时则在必须无条件执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受文者根据实际情况相对灵活地处置具体事务;在表达方面“命令”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指示”则既表达作者意志,又注意阐发道理,指出具体任务、具体规则,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还注意说明有关事物间的界限等。

四、“指示”与“决定”的区别与“决定”相比,“指示”涉及的事物和问题更加具体和特定;其作用的范围也是特定的,不如“决定”那样更具普遍性,有效期限也比“决定”相对短一些;“指示”的内容比“决定”精细具体,更强调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决定”对受文者来说是必须无条件坚决执行的,“指示”则在必须无条件坚决执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具体问题,甚至变通执行某些具体要求。

五、“通知”与“命令”“决定”“指示”的区别与“命令”“决定”“指示”相比,“通知”的用途更加广泛,但权威性明显要弱一些,自身一般不创设新的规则,只是依法或根据上级要求向受文者转达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并予以具体化(这也正是代替“指示”用于布置工作,交代政策的通知所以必须不厌其烦地指明“根据------的指示精神------”的原因),告知应知或应办的事项,使一部分公文完成升格(批转)、生效(发布)扩展有效范围(转发)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