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2 (共41张PPT)
沈 葆 桢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 器……” ——李鸿章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日甲午战争
• 林则徐、魏源的师夷和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真的能拯救中国吗?
该往何处去?
1、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 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 是他( ) D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核心思想的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华事夷言》 A D《天演论》
去我 留自 肝横 胆刀 两向 昆天 仑笑 。,
戊戌六君子
2、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3)谭嗣同
A、活动:
①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批判;
②号召人们同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B、地位:为维新慷慨赴死第一人
(4)严复
A、主要活动:
①翻译《天演论》,指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
⑵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局限性: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探究活动:地主阶级抵抗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异同
抵抗、洋务派
领 导 人 物
维新派
相 阶级本质 封建地主阶级 同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学习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不 学习内容 西方先进科技 同 失败标志 鸦片、甲午战争
(2)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3)许多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
能及,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56张PPT)
2、孔子的贡献 (1)思想:
①思想核心:“仁” ,就是“爱人” “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③伦理观上:“性相近也”
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
“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思想核心: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 人” 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 仁 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 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 协调人际关系 要的地位。
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 “为政以德” 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 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 根本目的: 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 礼 永恒的价值。
1、孔子的生平: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 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 表”、“至圣”
孔子的身世
•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 前551年)夏历八月二 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 六年(公元前479年) 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 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 对他的尊称。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 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 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句话对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优秀课件(共55张PPT)
学派 代表
主
张
孔子 “仁”与“礼”、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孟子 等 “仁政”、“民贵君轻” 儒家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 法家 韩非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尚贤
四大家代表的阶级属性
• 法家:新兴的地主阶级 • 墨家:小手工业者 • 道家:广大的贫苦百姓 • 儒家:孔子:没落的奴隶贵族 • 孟子、荀子:士大夫
• • • • • •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 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 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 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 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 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 他的学生从四方带 奇木异树来此种植 2000多年来不断增 植,已达3万余株, 为我国最大的人工 园林,园林内栖息 着多种禽鸟,为旅 游观赏胜境。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道家
1.老子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 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庄周梦蝶
你能讲讲“庄 周梦蝶”的故 事吗?这则故 事反映了庄子 的 Nhomakorabea么思想?
你知道有关庄子的成语有哪些
• • • • • • • • • • •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ppt课件
24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ppt》课件
7
(二)孔子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仁”——思想核心
(1)含义: “仁者爱人” (2)方法: “忠恕 ”
《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 语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 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 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 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ppt课件
1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 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世界潮流课件 (共17张PPT)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 系易,以变易为义。” (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改良道路,君主立宪,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坚持中国的 19世纪60至90年代 封建制度和儒家纲常名 【史料补充】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列强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功)的形势下,掀 教作为国家的根本。 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自救改良运动。洋务派主要成员有奕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 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他们“中学为体、西 代科技,挽救清王朝。 学为用”为主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发展近代教育,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兴起。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 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思考: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所起 的作用。 课本P50(爱国的、进步的、启蒙作用等)
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
当时中国最落后的是什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 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 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 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 遣乔治· 马嘎尔尼团访华庆贺乾隆 八十寿辰万里来朝,并协商中英通商事宜。后因英国使者跪拜之礼 (焦点是双腿儿跪地呢还是单腿儿跪!),大清重臣和珅同志和英 国使者争论长达一月之久,我们敬爱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怒,给乔治 三世的回信中如此大放厥词….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 系易,以变易为义。” (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改良道路,君主立宪,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坚持中国的 19世纪60至90年代 封建制度和儒家纲常名 【史料补充】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列强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功)的形势下,掀 教作为国家的根本。 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自救改良运动。洋务派主要成员有奕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 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他们“中学为体、西 代科技,挽救清王朝。 学为用”为主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发展近代教育,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兴起。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 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思考: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所起 的作用。 课本P50(爱国的、进步的、启蒙作用等)
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
当时中国最落后的是什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 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 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 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 遣乔治· 马嘎尔尼团访华庆贺乾隆 八十寿辰万里来朝,并协商中英通商事宜。后因英国使者跪拜之礼 (焦点是双腿儿跪地呢还是单腿儿跪!),大清重臣和珅同志和英 国使者争论长达一月之久,我们敬爱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怒,给乔治 三世的回信中如此大放厥词….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三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共26张PPT)
老子 道家
庄子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哲学上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继承老子的学说,相对论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 远流长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
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
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
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十九大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史记·孔子世家》
2、孔子的思想 思想核心: “仁”
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主张“克己复礼”,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伦理观:“性相近”
礼: 社会行为规范,是外在的。
“中庸”之道
理想: 和谐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基本精神。
古为今用
1、发挥孔子“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思想, 培养“和谐社会观”。 2、发挥孟子行“仁政”和“民贵君轻”民本思 想,培养“仁政民本观”。 3、发挥老子辩证法思想,培养“智慧人生观”。 4、发挥法家“以法治国”和“法不阿贵”思想, 培养“法律至上观”。 5、发挥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培养“博 爱和平观”。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 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课件
酒”。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
的入室弟子。
12
荀子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 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 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
伦理想观:人性本恶
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观 政治观 伦理观
仁,礼
仁义
仁义
仁,德治
仁政民贵 君轻
王道 君舟民水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后世主要 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方技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高级中学教科书3 )
材料三:“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
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
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
学生送给他““束士俯””(一阶串腊层肉)的作为兴学费起,就可以了。这
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
“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人才的流动也空前的频
繁。
——中国通史 4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 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 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 ,学术思想自由活跃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课精选 课件
第 1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 现 1. “百家争鸣”的含义: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 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 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 “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 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到“学在民间”。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3.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 儒、道、 法、墨、 名、阴阳、 纵横、杂、 农、小说 (除去小 说家,则 称“九 流”)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主要学派: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老子、庄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韩非子
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
仁
人”
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 “为政以德” 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 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 根本目的: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 礼 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代表奴隶主利益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 永恒的价值。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 ppt课件
社 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会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大 变 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革 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思维拓展 :分析这一原因的过程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思想观念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
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
2020/12/2
6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020/12/2
7
合作探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阅读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教育等 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A、“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2020/12/2
17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12/2
18
三、道家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
实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谦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态度。
学而不厌,诲(毁)人不倦。
坚持。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 孟 子、荀子
思维拓展 :分析这一原因的过程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思想观念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
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
2020/12/2
6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020/12/2
7
合作探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阅读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教育等 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A、“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2020/12/2
17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12/2
18
三、道家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
实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谦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态度。
学而不厌,诲(毁)人不倦。
坚持。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 孟 子、荀子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20张PPT)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 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 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 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
遵循客观 规律办事
老 子
庄 子
材 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材 料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 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 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 敛,……百姓饥寒冻馁而 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诸子百家
学派 道家 代表 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道—唯心论事物具有 相反的两面---朴素的辩证 法“弱者道之用”--方法论
老子 “无为”、“小 庄子 国寡民”社会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家 尚贤 政治变革; 商鞅 法家 法治; 韩非子 加强中央集权
认识论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我校的水电浪费现象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
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 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分别 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儒家:谁浪费水电就要找他谈话,给他讲道 理,让他意识到浪费水电是一件很不道德的 事情,只要内心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清 楚浪费行为是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这样就能 解决这个问题。 道家:采用无为的办法,再维持一段时间, 等水电部们停水停电后自然就会让浪费者 体会到浪费的后果,这样就会让其内心树 立起节约的意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ppt课件
《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书中不仅 涉及到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广 阔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 学和几何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多种知识,其中有些问 题阐述严密,说理透彻,立论准确,具有十分重要的 科学价值。《墨经》在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是 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 程碑。
“仁义礼智根于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正因为人性本善,故要采用“仁政”,要用怜爱 之心,宽容之心对待别人。
慎独:
“人虽不知而 性善论的最高目标——“慎独” 己独知之” ,
“尤加谨焉”。
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重义轻利: 孟子提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重义轻利。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
• 孔、孟、荀、对“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性, 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 人性从客观上来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 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 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墨子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 工业者的利益。战国后该思想遭到冷遇不受重视了。
3)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浩然 正气,要求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 “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起码的生 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 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 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同“仁政”学说 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 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 “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 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 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虽然有 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 建制度的。
“仁义礼智根于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正因为人性本善,故要采用“仁政”,要用怜爱 之心,宽容之心对待别人。
慎独:
“人虽不知而 性善论的最高目标——“慎独” 己独知之” ,
“尤加谨焉”。
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重义轻利: 孟子提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重义轻利。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
• 孔、孟、荀、对“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性, 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 人性从客观上来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 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 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墨子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 工业者的利益。战国后该思想遭到冷遇不受重视了。
3)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浩然 正气,要求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 “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起码的生 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 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 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同“仁政”学说 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 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 “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 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 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虽然有 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 建制度的。
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
材料一 “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地方方百里而可以为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 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 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贯且 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 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之争……大道废,存仁义……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 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 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 国安而暴乱不起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 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孔庙——杏坛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鸣局面 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 等思想 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 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 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时期:孔子 A、孔子的生平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思想家、政治家 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万世师表”、“至圣”、“六经”、 “七十二贤”
1.孔子
(1)核心思想:仁,爱人(体贴和关心)
“泛爱众 而亲仁” “克己复礼为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法不阿贵” ; 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 须遵法; “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 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 ——辩证法的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课课件
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人,曾做过漆园吏,不久 隐归,著《庄子》。庄子文章汪洋恣肆,
道家学派代表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
文学上都有较高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
子的观点,把世间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
为好坏、正误、大小、高低没有绝对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 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史料:有关孟子的思想
❖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曰: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
贵贱有序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孟子——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亚圣”)
生平 思想主张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中期邹国 人,曾受业于 子思,以孔子 继承人自居。 著《孟子》。
①发展孔子“仁”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③主张“性本善”。 ④价值观:先义后利,舍 生取义。
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
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
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
庄子
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 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 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 己 欲 立 … , 己 欲 达 … ”的主流奠定基
②礼
础,在世界文
③主张以德治民。
化史上具有重
创办私学
④主张“有教无类”。 要影响。
著书立说
⑤主张性相近。
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人,曾做过漆园吏,不久 隐归,著《庄子》。庄子文章汪洋恣肆,
道家学派代表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
文学上都有较高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
子的观点,把世间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
为好坏、正误、大小、高低没有绝对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 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史料:有关孟子的思想
❖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曰: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
贵贱有序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孟子——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亚圣”)
生平 思想主张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中期邹国 人,曾受业于 子思,以孔子 继承人自居。 著《孟子》。
①发展孔子“仁”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③主张“性本善”。 ④价值观:先义后利,舍 生取义。
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
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
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
庄子
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 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 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 己 欲 立 … , 己 欲 达 … ”的主流奠定基
②礼
础,在世界文
③主张以德治民。
化史上具有重
创办私学
④主张“有教无类”。 要影响。
著书立说
⑤主张性相近。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30张PPT)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千 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战国后期韩国贵族,秦王 嬴政为了他不惜发动战争, 到秦国后还未被重用就被 同学李斯害死与狱中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韩法 非 家 观点主张 子
集权观:加强中央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与时俱进 改革强国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周
春秋 时期
战国 秦统一 时期 六国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5世纪 中后期
公元前 221年
• 一、历史背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 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 诸侯,或在夷狄。”(《史记》)
回忆必修一、二的内容,春秋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 六、百家争鸣的意义
你认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具有什么意义?
对当时:促成各家学说蓬勃发展,引发第一 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后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恩泽后人
学习这一节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性相近也。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也,孰不可忍也。
51岁从政; 55岁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 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贤者72人
——《论语》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现实意义
——《韩非子》
战国后期韩国贵族,秦王 嬴政为了他不惜发动战争, 到秦国后还未被重用就被 同学李斯害死与狱中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韩法 非 家 观点主张 子
集权观:加强中央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与时俱进 改革强国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周
春秋 时期
战国 秦统一 时期 六国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5世纪 中后期
公元前 221年
• 一、历史背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 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 诸侯,或在夷狄。”(《史记》)
回忆必修一、二的内容,春秋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 六、百家争鸣的意义
你认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具有什么意义?
对当时:促成各家学说蓬勃发展,引发第一 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后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恩泽后人
学习这一节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性相近也。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也,孰不可忍也。
51岁从政; 55岁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 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贤者72人
——《论语》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现实意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 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 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 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法家 儒家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异。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3、代表流派和人物: 4、百家争鸣的影响:
(1)对当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对后世: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杏坛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人性观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点(伦理 观)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 克己复礼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王道 民贵君轻 性本善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其它
有教无类
君舟民水
性本恶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2、早期儒学的影响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 然大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主流思想是什么? 课 第 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单
元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解 第 2 课 读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1 课
第 3、4 课
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排名(剑桥大学历史系)
• 1.穆罕默德 • 2.艾萨克•牛顿 • 3.耶 稣 • 4.释迦牟尼 • 5.孔 子
• 6.圣•保罗 • 7.蔡 伦 „„ • 18.秦始皇 …… • 20.毛 泽 东 • 21.成吉思汗 …… • 75.老 子 …… • 82.隋 文 帝 …… • 92.孟子 ……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
道家的“无为” ——恬淡朴素,宽容谦逊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平等博爱 法家的“法治” ——以法治国 儒家的“仁政” ——以德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认识: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本课小结:
一个现象: “百家争鸣” 四个原因: 政治、经济、阶级 关系、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道家: 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 等学生自我觉悟。
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
儒家
“克己复礼”
没落消极奴隶 主贵族 没落积极奴隶 主贵族 新兴地主阶层 下层贫苦民众
法家
“君主专制、
以法治国”
墨家
“兼爱、非攻” “无为而治”
道家
四家学派:
两个表格:
儒墨道法
孔孟荀、老庄韩墨
课外图片观赏:
名 纵 道 阴 儒 家 兵 墨 法 横 家 阳 家 公 家 家 家 逍 家 张 孙 少 天 李 卫 遥 月 良 玲 羽 明 斯 庄 子 神 珑
Hale Waihona Puke 老 子——《道德经》
道 家
法 家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韩非子》
墨子——墨家创始人
止 主要思想: 楚 攻 宋 兼爱
非攻 尚贤 墨 子
三、其他学派代表人物:
学派 道家 道家 代表者 老子 庄子 所处时代 主要观点 春秋晚期
“无为而治”
“天人合一”、 战国时期 “清静无为”。
法家
墨家
韩非子
墨子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
“法治”
“兼爱、非 攻、尚贤”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荀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见高低!
请回答:
下列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 点和主张? 墨家 道家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儒家: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 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 法家: 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