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资料[1]
形势与政策资料
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2013年我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
“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
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
抗日战争70周年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之年。
这是值得人们纪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发人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
70年来,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历史性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对峙不复存在,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70年来,亚洲形势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地区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壮大了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力量。
亚洲国家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同非洲国家一道,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势与政策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对形势与政策的了解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形势与政策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
形势是指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政策则是指国家或组织为了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针和措施。
形势和政策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形势决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而政策又会影响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关系对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当前的形势与政策。
在经济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旨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治方面,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外交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这些都是当前形势与政策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掌握。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途径来获取更多的形势与政策资料。
报纸和杂志是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调整。
此外,书籍也是获取形势与政策资料的重要来源,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政治、经济、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形势与政策的背景和原理。
除了阅读,参加一些相关的学习培训也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水平的有效途径。
政府和各个行业都会组织一些形势与政策的培训班或研讨会,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听取专家的讲解和分享,了解最新的形势与政策动态,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来加深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
形势与政策资料
学好讲话,谋发展一、关于科学发展与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发展成就巨大机遇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中国经济规模的变化前所未有●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数量前所未有●中国城市化率的增速前所未有●综合国力跃升到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里程量居世界第二位;●全球贸易排名居世界第三位●对外投资全球13位中国发展问题严峻挑战前所未有●中国贫富差距拉开的速度前所未有●中国待业工人之多、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中国“三无农民”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中国城乡差距之大前所未有●中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状况前所未有(一)城乡和地区差别●基尼系数: 改革前0.16,现在0.47,国际公认警戒线0.4。
(世界银行2008提供)●城乡差别: 1978年是2.57:1,2006年扩大到了3.3:1。
●地区差别: 2006年全国人均最高(上海20667.9元)和最低(新疆8871.3元),相差2.33倍;农村人均最高9138.7元(上海),最低1984.6元(贵州),相差4.6倍。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矛盾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134块钱,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3块钱,他们之间收入的差距的绝对额是209块,相对的比率是2.57:1。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他们之间收入的差距的绝对额是9646元,相对的比率是3.3:1。
●(二)环境和生态破坏●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水土流失和沙化总面积分别是356万平方公里和100万平方公里;退化、沙化、碱化草原面积达13500万公顷,涉及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
发达国家一两百年中分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就产生了。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年1月,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公布了首份正式《环保表现指标》,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表现进行了排名。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直接后果:全球金融业成为此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直接后果:全球金融业成为此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间接后果: 间接后果:给世界金融发展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几千亿 的巨额损失,甚至导致金融发展道路面临新的选择。 的巨额损失,甚至导致金融发展道路面临新的选择。
金融海啸及蝴蝶效应
——形势报告——
(四) 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经济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亚洲地区将降至3 亚洲地区将降至3%; 非洲地区将放缓至0 非洲地区将放缓至0.9%; 墨西哥和中美洲将下跌超过4个百分点; 墨西哥和中美洲将下跌超过4个百分点; 发展中国家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仅能增长1.2 1.2%; 发展中国家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仅能增长1.2%; 不包括中国和印度, 不包括中国和印度,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 产总值预计将下降1 产总值预计将下降1.6%。
形势与政策
——形势报告——
专题一
金融危机周年后的全球经济
一、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 (一)美国次信贷危机的起源 货币政策由松到紧的转变是泡沫 膨胀与破灭的相关因素 过度借债支撑消费是深层次因素 次贷产品过度证券化
——形势报告——
(二)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
——形势报告——
(三)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金融海啸
——形势报告——
●中国政府采取一揽子反危机措施。中国保八已无悬念。 中国政府采取一揽子反危机措施。中国保八已无悬念。 2009年第二季度 日本经济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复苏, 年第二季度, ●2009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复苏, 按年率计算实际增长2 按年率计算实际增长2.3% 。 金砖四国”中的巴西、 ●“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积极采取应对 措施。2009年第三季度 年第三季度, 措施。2009年第三季度,巴西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出 现回升迹象。 现回升迹象。 月份开始,俄罗斯单月环比持续出现微幅增长。 ●从6月份开始,俄罗斯单月环比持续出现微幅增长。
形势与政策考试复习资料
1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什么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总体安排,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这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要按照“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和“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增活力”的工作目标,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3 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什么?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即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以及当前的政策动态。
深入理解形势与政策的知识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为个人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指导。
一、形势与政策的定义和概念1. 形势:形势是指国家和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形势的变化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的演变、科技进步等。
2. 政策:政策是指国家或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措施和行动。
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以及人民的需要和愿望来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形势与政策的关系:形势和政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形势变化会引起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同时政策的制定也会对形势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政策与形势的良性互动。
二、形势与政策的分析方法1. 深入调研:了解国内外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获取准确的信息基础。
2. 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预测和判断:基于对形势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进行预测和判断,为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三、形势与政策的重要知识点1. 主权和利益:了解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是制定和调整政策的基础,同时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2. 经济发展:把握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动态,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稳定:了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制定社会政策的前提,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是政策的目标之一。
4. 外交关系: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对于国际政策的制定和国际事务的处理至关重要,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形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5.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国家的责任,也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
四、形势与政策的观点和理解在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党和政府的决策为指导,深入了解国家的战略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为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形势与政策资料
形势与政策资料形势与政策资料1文化软实力竞争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1)2中日关系 (2)3钓鱼岛之争 (3)4文化体制改革 (3)5朝鲜半岛问题 (5)6台湾问题 (6)7南海问题 (8)文化软实力竞争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一.内涵解读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竞争软实力:一种与“经济和军事”相对应的“文化、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中国对文化软实力的定义: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它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外在的、刚性的力量而言的。
1、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②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④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化贸易稳步增长。
⑤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我国文化建设的挑战①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结构性失衡。
②我国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文化赤字”。
③西方文化对我国影响构成了强烈冲击,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的危险。
3、路径选择(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①统筹发展两种生产力,实现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⑴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协调发展。
⑵在强调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时也必须避免陷入去硬取软的误区。
②捍卫以“尚中和合”为本原的民族文化个性,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⑴中国的“尚中和合”的文化本质,是历史的积淀、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两个源泉。
⑵坚持文化多元性,反对文化一元性,即文化霸权主义。
③倡导以“和谐世界”为向度的文化外交理念,提升中国文化的亲和力。
④构建以“和而不同”为准则的安全共处模式,培育中国文化的感召力。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从组织实体看,有国家政 策、政党政策、社会组织
斗纲领、总政策、基本方 针政策和具体政策等。
部门政策;
从横向看,政策可分为经
从范围上看,有对外、对 内、特殊政策(如港、澳、 台政策)等。
济、政治、文化、社会、 军事、教育、卫生、科技、 外交、民族等方面的政策。
从制定机关看,有中央、 地方、部门政策等。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
目 录
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的学理基础
正确认识形势和政策的立 场、观点、方法
引言:形势与政策对于人生的作用
人生在世,办各种事情: 一靠科学 二靠才能(未来哪些行业会被智能机器人替代?) 三靠政策(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导向的相关度很高)
天宫二号
嫦娥四号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4、政策的特征: (1)原则性与灵活性 (2)现实性与长远性 (3)稳定性与可变性
5、形势与政策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既区别又相互 联系,它们是一对矛盾的 统一体。
首先,形势是制定政策的 客观依据,又是检验政策 的客观标准。
其次,政策对形势也有推 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
正确认识形势和政 策的立场、观点、
状况和主要趋势。
“形”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 即客观事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 或某一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外在静 态形象。
“势”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 客观事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 呈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动态趋向。
形势是静态形象与动态趋 向的统一。因此,认识形 势不仅要看当前的静态表 现,还要看受到各种因素 影响而出现的发展趋向。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状态与发展走向,以 培养我们形成双向思维方式
形势与政策讲座笔记(一)
形势与政策讲座笔记(一)形势与政策讲座笔记1. 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国内形势:–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增长放缓,外贸出现疲态。
–社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城乡差距拉大。
–政治:全面从严治党,反腐斗争深入推进。
•国际形势:–美中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环保与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东亚地区局势复杂,朝鲜半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2. 政策导向与政策解读•经济政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发展。
•社会政策:–加强医疗保障和教育投入。
–缓解房地产市场压力,促进城乡平等发展。
•政治法律政策:–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反恐、反极端化等多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3. 教育相关的政策解读•新时代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
•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国际化和学科国际化。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4. 教师的工作要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握时代脉搏。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德育教育。
•不断自我提升,保持教育领域的敏感度。
以上是我对形势与政策讲座的笔记总结,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5. 教师的职业发展•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获得更多教育教学经验。
•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分享经验和进行互相学习。
•参加职称评定,提高个人职业水平。
•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和研修,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6. 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发挥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推行多元化教育,面向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学科交叉和创新思维培养。
•推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等教育差距。
7. 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形势与政策考试知识点总结
形势与政策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国际形势1. 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日益频繁。
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可以分享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全球性经济危机、金融风险等。
2. 多极化:国际形势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极化。
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国之间的竞争、合作、摩擦日益增多,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3. 战争与恐怖主义:国际形势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恐怖主义、国际冲突等问题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二、国内形势1. 经济发展:国内形势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压力,需要创新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内形势的重要方面。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社会稳定。
3. 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国内形势需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水资源与能源:水资源和能源问题也是国内形势的重要方面。
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理论知识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等理论。
2. 政策实践:政策实践知识包括国家治理理论、国家治理实践、政策分析与制定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
形势与政策(1)
形势与政策1.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1.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5.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6.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7.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8.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决清除一切腐败分子,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形式与政策1
一、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1、出口短期内大幅波动2、企业去库存去杠杆并存3、产能过剩突出4、地区经济运行分化明显5、房地产市场出现新变化二、稳增长何以更加重要1、稳增长有利于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平衡2、稳增长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3、稳增长有利于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能否实现稳增长1、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1)、外贸增速回落,中国外贸出口带动模式难以持续2)、多种因素内需增长面临制约3)、新一轮产能过剩开始显现2、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条件:1)、我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2)、我国经济增长仍有广阔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需求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4)、就业与收入状况良好四、稳增长如何“稳”1、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各项金融政策2、加快实施积极财政政策3、采取有效措施释放城市化需求4、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五、稳增长会导致物价涨吗1、稳增长不会导致通胀失控:1)价格上涨呈明显的结构性特征2)国内价格上涨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3)价格上涨是在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发生4)适当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5)货币政策应着眼于中期价格稳定2、房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基础不存在六、重庆的战略定位“314”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①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②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③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大任务”:①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②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③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七、重庆市计划重点做好统筹城乡的七项工作1、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2、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
3、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4、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
第二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
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
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
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方面体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它与我国的 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 做主的权利,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 坚持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也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③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关系和国际秩 序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指明了方向。
第二讲 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
一、有先进正确的理论做指导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 命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引言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化、科技发展、民主化等趋势相互交织,给国际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加剧了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中国必须全面认识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外交政策,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二、分析1. 国际格局的演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格局在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另一方面,各国间的矛盾和竞争加剧,形成“新冷战”局面。
加之新冠疫情的爆发,形势更加严峻。
2. 外交政策的调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调整外交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和竞争。
一方面,要密切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加强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要对外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此外,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三、措施建议1.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措施,已经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形成了强大的合作网络。
中国应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沟通和交流,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2.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应积极参加国际机构和活动,倡导和推动国际合作。
对于一些争议和矛盾,要采取谈判、协商等和平解决方式,避免大规模战争爆发。
3. 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需要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到国际社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要通过外交渠道、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外界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化。
四、结论形势与政策分析是外交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制定更好的政策和措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形势与政策》学生自学资料
国际“形势与政策”学生自学要点及资料三、关注世界经济。
低速回暖,把握增长格局分化态势(一)基本内容世界经济弱复苏势头仍在延续,各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和政策取向明显分化。
帮助大学生认清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同时,要让他们看到其中的新动向。
一是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相对较好,已宣布退出持续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
欧洲、日本则徘徊在衰退边缘,面对下行压力加大了量化宽松力度。
新兴经济体增速不同程度放缓,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巴西、俄罗斯经济大幅减速,但总体看新兴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建立防御全球金融风险的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但同时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仍处于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之中。
三是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非常突出。
国际政治安全形势并不平静、埃博拉疫情扩散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多发、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可能导致国际资本大规模异动、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等,这一系列风险挑战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二)基本概念导读经济基本面: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的事情,也是体现国情的重要环节。
它体现在国民的生产力,国民收入等方面。
基本面仅有好与坏之分,比如一个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持续经济救市局面,就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经济面不好。
量化宽松: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下行压力:简单的说就是下降所带来了压力.这是一个新闻常用语。
形势与政策1(1)
关键词二:文化产业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 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 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 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 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 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 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 问题: 什么是价值? 人的价值的基本意义 价值观的含义和实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三)当代国外价值观问题研究及 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问题 1、什么是价值?
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 需要表现出的肯定性或者否定性 意义,就是价值的本质。
西文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字 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 育,可见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 产活动。后来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 心理、智慧、情操、道德、思想的 培育、教育等一切精神活动乃至日 常社会生活内容的价值凝练。英国 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等的复合体,即文化是整个生活 方式的总和”。
(三)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 文化繁荣的时期。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 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 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儒家思想
形势与政策必备资料
形势与政策一问答题1.答:发展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
2.答:具体内容是1.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2.探索“双轨制”住房保障模式。
3.完善农村要素流通服务体系。
4.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5.深化城乡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3.答:基本权益1.保留其在以后整户转移中获得宅基地及农房、承包地的相应补偿或收益的权利;2.保留其林地使用权。
农村集体林权已经确权到户,不要求退出,转户后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流转或自主经营。
3.保留享受计划生育政策权利。
农村户籍学生转户后,在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5年内,继续执行原户籍地生育政策,享受农村计生奖励扶助及特别扶助政策。
4.保留农村各项补贴。
目前农民享受的农村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等与土地相结合的惠农政策,在其自愿退出承包地经营权之前继续保留。
5.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仍可继续享受学费、生活费资助。
6.在校期间办理农转非手续,并随家庭一起退地的,可参照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参加养老保险,建立养老保险关系,工作后接续参保。
4. 答:特点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是积极开展峰会外交,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二是“世博外交”、“亚运外交”成为新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外相互理解与信任,展示我国开放包容、热情友好的形象。
三是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
四是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
五是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
5. 答: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形势政策资料
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骄人成绩,做为中华儿女我们为祖国的飞速发展而感到非常的自豪,祖国是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祖国的发展是世界的前进的强音。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02年以来,我过经济以举世瞩目的增长速度继续雄居榜首。
祖国取得的成绩是前辈们的努力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是中华子女,祖国的兴衰荣辱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个人认为当前我国的国内外形势并不能让我们安心的去夸耀,因为国际形势的变数不定,我们很难预料未来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且就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在我国取得很大成绩的今天,我们也还有好多不足和值得我们去担忧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放眼于未来,从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从国家的整体方面来权衡我国的形势,整体着眼,做好全面工作。
而就我个人认为我国现在面临着好多的问题与麻烦,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所面临的国内问题环境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我国的国土面积以及环境资源十分有限,环境的承担能力非常的重,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用心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上面,无力顾及环境问题,以至现在的环境问题是十分的严峻,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加强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绝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问题,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
我国面临严峻人口形势我国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我们所面对的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重大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实现。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途径。
形势与政策01任务复习资料
形势与政策(本)-0003试卷总分:100判断题(共14题,共28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2分)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
√×2.(2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必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2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5.(2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6.(2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7.(2分)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政治保证。
√×8.(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9.(2分)坚持和发展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10.(2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
√×11.(2分)十八大以来,我国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
√×12.(2分)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13.(2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2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多选题(共8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5.(5分)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
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16.(5分)必须增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形势与政策资料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
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
主要原如下,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
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
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
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
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
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
主要原因: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政策课程考核题目结合大学生学习和今后就业的实际,分析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手写,字数150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章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三章主要目标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
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第四章政策导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明确重大政策导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