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非”专项知识培训
两非集中治理行动方案
两非集中治理行动方案两非指的是非法经营和非法居住,两非行为严重扰乱了城市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
为了有效治理两非问题,恢复城市的正常秩序,需要制定一套行动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1. 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公众普及政府对两非问题的重视,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2. 教育居民:开展整治两非的专题教育活动,向居民宣传两非行为的危害,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整治行动。
3. 建立宣传平台:建立各种宣传平台,包括宣传栏、宣传车、社区宣传点等,向公众传播相关政策和法规。
二、加强执法力度1.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两非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培养。
2. 增加执法力量: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增强治理两非问题的执法力度和效果。
3. 创新执法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红外摄像头等,加强对两非问题的监控和巡查,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社会合作1.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举报两非行为,建立高效的举报机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 加强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形成有效的社会共治机制。
3.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政府、执法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两非问题的综合治理。
四、加大惩治力度1. 建立重点区域管控制度:对两非问题多发区域进行重点管控,加大执法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
2. 强化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包括罚款、拘留、依法收缴非法所得等,以惩罚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力。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效果。
五、加强综合管理1. 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对两非问题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汇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协调联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治理两非问题的合力,确保治理工作的统一规范。
打击两非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两非”是指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这些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计划生育秩序,破坏了人口性别结构平衡,对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有效打击“两非”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全社会对“两非”违法行为的认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2. 加大对“两非”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3. 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口性别结构平衡。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教育(1)开展“两非”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两非”的危害及法律责任。
(2)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两非”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3)在公共场所、社区、学校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标语,提高群众对“两非”违法行为的认识。
2. 联合执法(1)成立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
(2)加强对医疗、药品、卫生等行业的监管,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对涉嫌“两非”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等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3. 群众举报(1)设立“两非”违法行为举报热线,鼓励群众积极举报。
(2)对举报线索进行核查,对举报有功的群众给予奖励。
4. 社会监督(1)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对“两非”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2)开展“两非”违法行为整治专项行动,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计划于2023年开展,持续至2024年。
五、活动保障1. 人员保障: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资金保障:根据活动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物资保障:准备宣传材料、宣传设备等,为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
六、活动评估1. 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活动按计划推进。
2.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群众对“两非”违法行为的认识程度、举报数量、查处力度等。
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计划
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计划一、背景描述在当今社会中,犯罪、欺诈、侵权等行为屡见不鲜,给社会秩序和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群众预防犯罪、防范欺诈的能力和犯罪侵害后的自救能力,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特制定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计划。
二、目标1. 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加强群众预防犯罪、防范欺诈的能力。
3. 增强社会公众在犯罪侵害后的自救能力。
4. 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内容及步骤1. 教育培训形式教育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宣传教育、讲座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以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和参与,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 教育培训内容(1)法律常识教育通过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知法懂法,不犯法、不受法。
(2)自我保护教育介绍自我保护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自我防卫、逃生自救、避免危险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加面对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3)犯罪预防教育介绍犯罪预防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包括防范治安、防范欺诈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预防犯罪能力,减少被害可能性。
(4)自救能力培训介绍面对犯罪侵害时的自救方法,包括报警求助、控制现场、保护自身安全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能力,减少损失和伤害。
3. 教育培训步骤(1)宣传备课在教育培训前,组织相关部门和组织开展宣传备课,制定宣传方案和活动策划,推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预防教育培训。
(2)讲座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和警务人员等开展讲座培训,以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技巧、犯罪预防方法和自救能力培训。
(3)实践演练组织社会公众开展实践演练活动,包括模拟案例、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形式,让社会公众亲身体验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4)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和组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教育培训成果,提高社会公众的警惕性和预防意识。
《关于“两非”知识》
• •
•
•
• • • •
卫生部门:一 、 负责医疗卫生系统“两非”案件的查处;同时广泛宣传禁止非 法鉴定胎儿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的法律、法规,并教育和监督检查从事B超 操作、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务人员。 二、建立健全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审查、审批制度,并将批准取得实 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通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 三、卫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 务的监督管理。按照卫生部《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规定期限,对持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考核 合格证书》的机构和人员及时审核校验,清理整顿。对个体医疗机构开展计划 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进行清理,注销其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资格。加强医疗 保健机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四、卫生行政部门应向同级人口计生部门按季度书面提供本地区常住人口和流 动人口住院分娩活产分性别婴儿总数、人工引产总数、人工流产总数。加强对 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管理。并为同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必要的其它数据及实名 资料,按上级要求做好控制人口性别比各项工作。 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打击“两非”行动规划,落实打击“两非”行动 工作责任。 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相关证照颁发和执业(助 理)医师、执业护士等资格的考试和注册工作。 七、按照部门职责,做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监测干预、生殖道感染 防治等工作。 八、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职责范围内,配合人口计生、财政部门开展免费孕前 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
• 1994年 《母婴保健法》 • 2001年 《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 2002年以来 《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 《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 工终止妊娠的规定》 • 《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综合治理工作基本要 求(试行)》
打击“两非”工作培训记录
打击“两非”工作培训记录
时间:2011年9月3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培训人员:妇产科及B超室全体人员
内容:打击“两非“专项工作培训
9月3日下午,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两非“专项工作培训,传达并认真学习了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全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专项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及《临沂市打击两非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针对此次培训,我院做了如下部署:
1、妇产科(门诊、病房)及B超室张贴禁止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中期以上人工终止妊娠需要查验两证(身份证、医学诊断结果)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的醒目标识,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
2、严格落实B超检查专人管理和“双人双签”制度,中期(妊娠14周)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前查验“两证”制度并做好登记。
3、严格执行出生证明实名制管理,加强B超室规范管理,健全超声波仪器检查登记制度。
通过以上学习,各科人员深刻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在以后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制度,并签订了打击两非工作承诺书。
计划生育两非专项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以下简称“两非”)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全社会对“两非”违法行为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两非”的良好氛围。
2. 加大对“两非”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 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教育(1)开展“两非”违法行为危害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两非”违法行为的危害。
(2)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平台,加大对“两非”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舆论压力。
2. 打击整治(1)组织公安、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两非”违法行为。
(2)对涉嫌“两非”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坚决依法严惩。
3. 服务保障(1)加强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爱,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服务。
(2)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四、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1个月)(1)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
(2)召开动员大会,部署活动任务。
2. 实施阶段(3个月)(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两非”违法行为的认识。
(2)开展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两非”违法行为。
(3)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服务。
3. 总结阶段(1个月)(1)总结活动开展情况,评估活动效果。
(2)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 加强宣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六、预期效果通过开展“两非”专项活动,提高全社会对“两非”违法行为的认识,严厉打击“两非”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两非”专项知识培训PPT
立法情况及处罚力度
探究“两非”行为的立法趋向和处罚力度,了解最新的法规变化和打击手段。
“两非”行为类型
介绍各种典型的“两非”行为类型,以及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举报“两非”行为
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教授如何有效地举报“两非”行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利 益。
媒体曝光“两非”案例
呈现真实的“两非”案例,通过媒体曝光的方式引发社会关注和警觉。
“两非”专项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两非”危害防控意识,本培训将介绍“两非”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并 分享如何举报和防范“两非”行为,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了解“两非”及其危害
深入了解“两非”行为的定义,认识其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巨大危害。
政策法规介绍
解析相关政策法规,包括“两非”行为的法律规定和监管机构的职责。
如防范“两非”现象
分享实用的防范措施和方法,帮助人们预防和避免成为“两非”行为的受害者。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计划内容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的双重预防体系培训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对危险和风险的警觉性,同时加强对应急预防体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将主要面向企业员工,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工作中面对危险和风险的人员。
三、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组织专业的培训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2. 线上培训:利用现代化的培训平台,以网络直播、视频课程等形式进行培训。
四、培训内容1. 安全防范意识培训(1)危险和风险的识别:通过实例分析、案例学习等方式,帮助员工了解常见的事故隐患和风险点。
(2)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通过讲解安全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等方式,增强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和警惕性。
(3)危机自救能力训练: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自救逃生等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能力。
2. 应急预防体系培训(1)应急预案的学习:介绍企业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流程,让员工了解在应急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
(2)危害防范技能的培养:对员工进行逃生、灭火、急救等应急技能的实操培训,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了解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五、培训计划1. 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工作风险等,以制定适合的培训计划。
2. 制定培训时间表,确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
3. 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层级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力求把培训内容贯穿于员工的日常工作中。
4. 定期组织培训,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参与到培训中,并定期进行培训成效的评估。
5. 对新员工进行新员工培训,并在员工入职后对其进行岗位适应培训。
六、培训评估1. 培训后需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培训活动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 对培训之后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跟踪评估,了解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能够运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
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本篇文章将从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的概述、目标、内容安排、培训方法、培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提高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的实效性。
一、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的概述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包括未婚生育和超生两个方面。
未婚生育指的是未婚未育的女性或男女双方未婚的情况下生育子女。
超生指的是已有一个子女(含一个)以上的夫妇再次生育子女。
这两种情况都是不符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的,需要通过培训加以规范。
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是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对未婚生育和超生情况的人员进行相关规章和政策的讲解、普及,以达到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
二、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的目标1、提高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意识,使其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政策法规,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2、增强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的计划生育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明确家庭规划和生育安排,理性对待生育问题。
3、使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了解相关的优生优育、母婴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生育健康水平,降低孩子的出生缺陷率和儿童死亡率。
三、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的内容安排1、法律法规:讲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未婚生育和超生的定义,以及政策对这两类人员的限制和处罚措施。
2、道德观念: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未婚生育和超生行为对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育道德观念。
3、优生优育:普及相关的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和婴幼儿护理知识,提高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的生育健康水平。
4、心理辅导:为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并未来规划好家庭生育计划。
四、计划生育两非制度培训的方法1、专家授课: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讲解法律法规、道德观念、优生优育等相关知识,提高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的认知水平。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未婚生育和超生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对未来生育规划的合理理解。
两非培训计划
两非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让学员了解两非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两非工作的认识和理解;2、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两非工作;3、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4、培养学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绩效。
二、培训内容:1、两非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1)两非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2)两非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3)两非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其对工作的影响2、两非工作的实际操作(1)两非登记审核和受理流程(2)两非申请材料的审核和审核标准(3)两非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两非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3、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养(1)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提升(2)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3)与申请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4)尊重申请人权益,维护行政纪律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1)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根源(2)解决问题时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3)提高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4)积极主动地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三、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由相关专家授课,讲解两非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操作技巧,学员通过听讲和笔记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3、实际操作:组织学员到相关部门进行实际操作,让其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4、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培训实施方案:1、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2天时间进行培训,每天8小时。
2、培训地点:在公司内部设立培训教室进行集中培训,实际操作部分在相关部门进行。
3、培训人员:公司全体两非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每班30人左右。
4、培训材料:由公司统一提供培训资料和教材。
5、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培训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培训资料、培训场地等费用。
五、培训后的考核和总结:1、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成果考核,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两非工作岗位。
举办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知识竞赛
我县举办整治“两非”专项行动
知识竞赛
为全面贯彻落实8月16日全国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活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10月28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组织举办了全县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知识竞赛。
市人口计生委领导、陈荣梅副县长及人口计生局全体工作人员,观看了此次竞赛活动。
各乡镇服务站站长、1名B超操作人员、1名村级专职主任共33人,组成11支代表队参加了竞赛。
此次知识竞赛在内容设计上,巧妙地将计生政策和技术服务知识融合在一起,既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又考察其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
比赛过程分个人必答题、小组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四个环节。
比赛过程中,各位参赛选手回答流利,表述准确,积极抢答,其饱满的精神状态、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充分展现了我县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的良好风貌,得到了市计生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经过两场预赛和一场决赛的激烈角逐,**镇代表队获得一等奖,**镇代表队、**镇代表队获得二等奖,**街道代表队、**工业园区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竞赛结束后,在场领导
为获奖队员亲自颁发奖品,对竞赛活动进行点评,要求全县计生工作人员再接再厉,学习业务知识,强化宣传氛围,深化“两非”整治行动,为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进一步回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计划生育两非培训
2024年计划生育两非培训一、引言2024年,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加强“两非”(非法生育和非婚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计划生育和“两非”管理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育观念,我国将开展一系列“两非”培训活动,以期达到全面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
二、背景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长期以来一项重要的国策,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成功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保障了国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两非"现象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两非”现象比较突出。
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稳定和人口资源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2024年,我国将全面加强对“两非”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国普及开展“两非”培训活动,旨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育观念,有效地管理和减少“两非”现象的发生。
三、目标(一)大力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稳定人口增长速度,维护人口资源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全面普及“两非”培训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育观念,有效遏制“两非”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两非”管理和服务工作体系,形成“计划生育+两非”工作新格局。
四、策略与措施(一)全面推行“两非”培训活动1.建立健全“两非”培训工作机制。
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开展“两非”培训工作。
2.制定“两非”培训大纲和教材。
结合实际需求和社会特点,编写“两非”培训大纲和教材,内容涵盖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生育保健知识等方面。
3.开展“两非”培训课程。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两非”培训课程,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育观念。
(二)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1.开展“两非”宣传活动。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制作宣传片和海报等形式,开展“两非”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两非”问题的关注度。
计划生育两非知识培训计划
计划生育两非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提高全民的计划生育意识,认识到计划生育政策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加强对计划生育两非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减少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
3、鼓励全民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服务,促进生育行为的健康规范。
二、培训内容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的生育政策和政策的宗旨、内容、标准等。
2、计划生育两非知识的介绍:包括非法生育和非婚生育的概念、影响和法律后果等。
3、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4、计划生育技术和服务的介绍:包括计划生育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生育检测等技术和服务的介绍。
5、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指导:提高全民的计划生育意识,促进全民合理生育。
三、培训方式1、宣传教育结合:通过宣传栏、宣传画、宣传单、宣传片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
2、培训课程:开设相关的计划生育两非知识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讲解相关知识,帮助群众全面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3、大型宣传活动:组织各类大型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健康义诊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听诊意识和服务意识。
四、培训对象1、妇女儿童:特别是育龄妇女和未成年少女,提高她们对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两非知识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和规范生育的意识。
2、男性群体: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课程,提高男性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增强父亲责任意识,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服务。
3、社区干部和乡村医生:提高他们对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
五、培训效果1、提高全民的计划生育意识,增强人口问题宏观管理的意识。
2、减少因计划生育两非知识不足造成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
3、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加强社会基层服务能力。
4、促进全民健康生育,切实保障人民的生育权益。
六、培训方案1、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常规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广播、宣传画、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全民的计划生育意识。
打击两非宣传实施方案
打击两非宣传实施方案一、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两非宣传现象,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宣传素质和辨别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开展针对两非宣传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醒大家警惕两非宣传的危害性。
其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方,开展宣传教育讲座和培训,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两非宣传,增强对其的抵制意识和辨别能力。
二、建立举报渠道。
为了有效打击两非宣传,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举报。
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举报通道,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受理并调查处理举报信息,对查实的两非宣传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
三、加大执法力度。
对于发现的两非宣传行为,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加强执法检查、开展专项行动等方式,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违法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形成对两非宣传的有效打击态势。
四、加强监管和管理。
除了加大打击力度,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两非宣传的监管和管理。
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范,加强对两非宣传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宣传媒体和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宣传行为,杜绝两非宣传的滋生和传播。
五、加强国际合作。
两非宣传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解决两非宣传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打击两非宣传的合力。
六、加强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是打击两非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两非宣传,提高对其的警惕和抵制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报道、发表评论文章等方式,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两非宣传的危害性,提高社会对两非宣传的警惕性和抵制力度。
计划生育“两非”培训记录
计划生育“两非”培训记录计划生育“两非”培训记录计划生育“两非”培训记录:2011-12-10 17:12:28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培训记录为进一步规范超声诊断和终止妊娠等医疗保健服务行为,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根据《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条例》、《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现对嵖岈山卫生院所有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记录如下:一、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规范管理1、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母婴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对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和计划生育专项技术服务的诊疗行为管理,对开展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和计划生育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实行准入管理。
并以适当形式将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向社会公示,要加强对这些机构和执业人员的监督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专项督查。
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经常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防范“两非”的教育和培训。
要在医疗机构及其相关科室(在超声诊断、染色体检测和妇产科工作场所)显著位置张贴严禁“两非”的警示标识、管理制度及举报电话,要层层签订责任状。
凡从事超声诊断、染色体检测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均应接受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到省卫生厅审批的具有胎儿性别鉴定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性别鉴定。
三、全面实行中期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报批制度,严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1、开展14周以上(含14周)人工终止妊娠的机构及人员由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审批程序按《母婴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执行。
机构必须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引产技术服务项目,具有必备的急救设备和措施;手术人员须具有注册执业医师资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该证书有效期3年,期满应重新考核批准后才能继续执业。
打击“两非”经验交流
打击“两非”经验交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与此同时,某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两非”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难题。
为了有效打击“两非”问题,各地政府、警察、社区和居民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有效沟通、加强宣传、加强巡查等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对“两非”问题的打击。
以下是一些打击“两非”问题的经验交流,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构建社区防范“两非”问题的体系。
社区是一种基础社会单位,其安全状况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全。
因此,在社区中加强“两非”问题的防范工作和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的治理能力和防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监测、快速反应、紧急处置和应急调度的机制,组建专业的社区安全防范小组,通过宣传、普及社区安全知识,提升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达到预防“两非”问题发生的效果。
其次,严格执法,有效打击“两非”问题。
针对一些违法行为,如假证、黑中介、卖淫嫖娼、网络诈骗等“两非”问题,必须依法加强打击。
政府和警察机关要加强力度,严格监管,严格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并执行对“两非”问题的相关规定。
同时,在打击过程中加强宣传,警示社会,引导公众对违法行为产生强烈的群众反响,从而达到阻止“两非”问题进一步恶化、遏止“两非”问题的发生的目的。
第三,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打击“两非”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因此,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是必要的。
政府部门之间和警察机关之间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部门互相配合、收集线索、快速反应,从而提高打击“两非”问题的效率。
最后,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政府和各社区建立广泛的动员机制,通过社区会议、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户外宣传等方式,面向全社会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宣传“两非”问题的危害性、防范方法和处置遇到的问题。
同时,组织志愿者团队、社区巡逻队、社区文化队伍等特殊工作人员,对居民开展集中教育和讲座,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五)违反“两非”,举报奖励制度
2、举报范围和奖励标准: (4)符合法定条件妊娠1 4周以上的妇女,擅自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或者自报新生 儿死亡但不能提供合法证明的,1000元/例; (5)违法使用B超的,500元/例; (6)伪造、变造、买卖有关计划生育证明材料的1000元/例; (7)违法销售或者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的,200元/例; (8)违法制作、出版、印制、复制、进口、发行和销售有关非医学需要选择胎 儿性别出版物和资料的,500元/例; (9)违法制作、发布有关非医学需要选择胎儿性别广告的,500元/例。
1000 5000
92.74 99.34
118.92 110.99
10000
100.96
109.20
50000
103.18
106.86
100000
103.71
106.31
1000000
104.59
105.41
教育部统计小学在校生 (6-12岁)
性别比不断升高
115
114
113
性别比
112
111
110
原因:社会对女生学习专业的预设限制
2007中国十大男女光棍高校榜单
男
• 第一名:中国科技大学 • 第二名:西安交通大学 • 第三名:中国矿业大学 • 第四名:中国地质大学 • 第五名:西北工业大学 • 第六名:大连理工大学 • 第七名:中国石油大学 • 第八名:中国农业大学 • 第九名:北方交通大学 • 第十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中小学教育:进一步深化社会性别角
色规范教育
教 科 书:
• 继续深化男主女从的社会性别定位 • 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形象定位
教 师:
对男女学生同样行为的不同价值判断 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别价值观念的形成。
3)大学教育:体现社会性别角色规范
高等教育专业选择:
• 女生:师范、文科、语言和幼教 • 男生:理科、工科、计算机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五)违反“两非”,举报奖励制度
1、举报受理部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2、举报范围和奖励标准: (1)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 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2000元/例(调查属实后奖励,下同); (2)违法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2000元/例; (3)组织、介绍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 娠的,1000元/例;
孕产妇全程服务情况的汇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6)镇街计生办主任及时向县级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科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孕妇全程服务责
任制执行情况。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一)孕产期全程服务制度 2、村(居)委会、社(组)职责: (1)组(社)计生专干要及时发现孕情,并在2日内向村(居)计生专干报告。 (2)村居计生专干要每月与联系村(居)干部一起,对孕产妇怀孕14周内填写《孕产妇情况报告单》
对入院(站)分娩的对象必须实行住院实名登记;如实完整填 写《荣昌县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册》。
2、如实填写《出生医学证明》。 3、每季度向同级卫生计生部门报送一次《荣昌县住院分 娩实名登记册》复印件。县级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机构向县卫生计生委报送,其余医疗机构向所属镇街计生办 报送。 4、卫生计生部门根据《荣昌县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册》的 信息分析掌握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跟踪女婴成长情况,杜 绝弃婴、溺婴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 常。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三)妊娠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
2、查验和登记相关证明材料按如下规定进行: (1) 20周岁以下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施术; (2) 20周岁以上的;查验和登记镇(街道)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免费施行 终止妊娠手术介绍信》; (3) 属医学需要作性别选择终止妊娠的,查验和登记受术者本人身份证和经荣 昌县卫生计生委根据医学需要出具的《医学需要终止妊娠证明》。 (4) 孕妇患有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将危及孕妇生命安全,需要施行妊娠l 4周以 上终止妊娠手术的,查验和登记受术者本人身份证和县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 《疾病诊断证明》; 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证明材料复印件(原件退还手术对象)、计生行政 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原件留存,整齐地粘贴在《妊娠l4周岁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登 记表》的背面备查。
“两非”治理专项 知识培训
荣昌县人民医院
一、出生性别比
即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在某一时期内(通常 为一年),每出生100名女婴所对应出生的男婴数。
出生性别比遵从大数定律。出生数量越多,随机 波动越小,出生性别比越接近理论值。 出生性别比理论值一般认为在103—107之间(105)
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状况
就业人员(万人)
女
男
5755
9546
5883
9338
5825
9211
4613
7517
4411
7201
4226
6940
4156
6829
4156
6781
性别构成(%)
女
男
37.6
62.4
38.7
61.3
38.7
61.3
38.0
62.0
38.0
62.0
37.8
62.2
37.8
62.2
38.0
62.0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需
求 • 消费率不断下降
生活质素降低 GDP动力不足
1、家庭 对社会性别形成的影响
期望—
名字—
玩具—
服饰—
故事—
行为—
被拯救者
• 对男孩女孩期待要求不同 女孩
• 儿童教育的性别形象不同对社会性别形成的影响
1)幼儿园教育:
• 初步接受性别角色教育: 男主外、女主内
• 初步接受性别的职业定型 : 警察、工人是 “叔叔” 农民 是“伯伯” 护士是“姐姐”或“阿姨”
上签名备查。 5、凡对妊娠14周以上孕妇进行B超检查,除孕妇、B超医生和陪同医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
入B超室。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三)妊娠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
1、获准开展妊娠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计划 生育技术服务和医疗保健机构严格实行凭证手术制 度;手术室必须张贴“严禁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 妊娠”的标识。凡接诊要求施行妊娠l4周以上终止 妊娠手术对象,必须查验并在《妊娠l4周以上终止 妊娠手术登记表》上登记相关证明材料。
11个省份超过120 5个省份超过130
女性的生命权被侵犯
80年代起,出生性 别比开始失调,当时的 表现方式是遗弃女婴,后 来通过仪器和技术对性 别进行选择性生育,将女 婴溺杀(人流)。
直接导致男性婚姻挤压
剩女剩男:不是交易胜似交易
“甲女丁男”,即目前最优秀的女性(剩女,一般在城市), 和条件稍微差的男性(剩男,一般在农村)。
村(居)人员。 (3)每位联系村(居)人员要建立孕妇全程服务记录,直接掌握所联系村(居)的孕妇名单,每月记
录一次每位孕妇的孕情以及对孕妇的全程服务情况。 (4)每位联系村(居)人员每月要对所联系村(居), 领取了《生育证服务证》或《再生育服务证》
的妇女随访服务一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 (5)计生办主任每月召集全体联系村(居)的人员开一次碰头会,听取每个人对所联系村(居)开展
获准施行妊娠l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应严格遵循其工作流 程。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三)妊娠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
4、凡施行妊娠l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施术医生 必须在《妊娠l4周岁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登记表》上 如实填写胎儿性别。
重庆市出台相关制度
(四)住院分娩实名登记与信息共享制度 1、获有开展接生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109
108
107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小普查(2005年) 分年龄组性别比情况 • 0 - 4岁:122.66 • 5 - 9岁:119.30 • 10-14岁:114.20
告急!告急!!中国缺口3700万 ______新娘!!!
丈 • 结婚成本飚升
母
娘 的
• 储蓄率不断上升
妇女问题会转化为社会问题
遗弃
挤压
拐卖
女婴
婚姻
妇女
妇女问题
男性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危害性
1、限制自由选择,影响社会进步 2、女性就业困难,影响经济发展 3、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稳定(略) 4、侵犯女性权利,影响社会和谐
出生性别比的统计正常值范围
(以105为标准)
出生人数
正常值上限
正常值下限
女
• 第一名:北京电影学院 • 第二名:中央戏剧学院 • 第三名:北京舞蹈学院 • 第四名:四川师范大学 • 第五名:北京外国语学院 • 第六名:北京大学 • 第七名:香港中文大学 • 第八名:上海音乐学院 • 第九名:苏州大学 • 第十名:厦门大学
1995—2003年就业人员和性别构成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未工作人口中料理家务的男女比较
3、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稳定
4、侵犯女性权利,影响社会和谐
妇女参政比例低 中国妇女自杀率高 女性不满
原因???
刻意筛选—— 部分育龄群众夫妇实施了“两非”行为
何为“两非”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
国家层面控制办法和措施
国家层面控制办法和措施
(3)为举报者保密1。发生失泄密事件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因失泄密 给举报人及其亲属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赔偿后向有关 责任人员追究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