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简要评析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 Word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 Word版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模拟卷)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1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试题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试题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选D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与材料所述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

【答案】D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考点】“重农抑商”政策——西汉政府的抑商政策【解析】根据材料“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西汉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经营,打击了山东东部地区渔业盐业等工商业的优势,故选B项;西汉政府“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无关,排除A项;西汉政府“开通了丝路贸易”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并非“山东东部地区开始步入商业低谷”的原因,排除C项;儒家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涉及主体为义利关系,影响整个宏观的汉代经济,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不符,排除D项。

【答案】B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如表所示为关于商代的资料,据此可以得出商代()A. 具有明显的宗族社会特征B. 政治分裂异常严重C. 开始重视血缘亲情的作用D. 缺乏思想文化统一2.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大城市所收商税约占全国商税总额的20%,其余约80%来自遍布全国的各县、镇场务。

若再加上坊场钱,大城市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了。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 大城市商业受严格限制C. 中小市场得到良好发展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3.据统计,元代共举行乡试17次,会试、殿试各16次,共取状元32人,进士1139人。

会试、殿试中,最多的一次录取了100人,最少的一次只录取了35人。

这一状况()A. 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C. 说明知识分子相对匮乏D. 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4.明朝灭亡、清代继立之后,一些学者对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恶劣学风深恶痛绝,并认真思考“社稷沦亡、天下陆沉”的原因。

这体现出()A. 统治者重视吸取明亡教训B. 社会风气的日益恶化C. 学者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 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5.总理衙门内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同文馆、总税务司以及上海、天津的南北洋大臣,是古所未有的机构,且承担着古所未有的业务。

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A. 清廷外交已向近代化转变B. 清政府的决策权发生了转移C. 清廷被迫选择了资本主义D. 清政府的统治思想完全改变6.近代中国,洋货充斥市场的现象最初主要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

至19世纪末,这种现象已扩展到广大中小城镇,甚至乡村。

这一变化()A. 说明政府主动对外开放B. 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 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D. 受到甲午战争的推动7.《新青年》曾载文:“各家之学,亦无须定尊于一人。

孔子之学只能谓为儒家一家之学,必不可称以中国一国之学。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1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颁布诏令: “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 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 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 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 推广儒家礼仪B. 实现儒学生活化C. 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 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 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 表1 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202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

它反映出当时表1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2.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控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B.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贸易发展C.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D.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3.《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

”这些记述体现出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4.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

这一举措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5.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

……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

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B.国富寓于民富C.保护小农经济D.减免民众赋税6.整个 19 世纪下半期,在华各类外商企业中,华商附股现象极其普遍。

如 1862 年创办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其 100 万两开业资本中有六七十万两是华人投资。

附股现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缺乏商办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B.政府禁止私人投资兴办企业C.外商企业资金匮乏D.洋务企业不注重吸收民间资本7.1895 年之前,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多数由教会或传教士发行,主要服务于商业机构或宗教团体。

1895 年后民间的政论报刊迅速兴起,从 1895 年至 1898 年出版的中文报纸杂志大约有120 种,其中 80%归国人所有。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 (含答案)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 (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1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指出图1的诸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
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
12.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诸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对中国思想演变的影响。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等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但是“一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体现了西方制度的局限性,因此梁启超对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故A正确。
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

它反映出当时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2.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控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B.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贸易发展C.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D.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3.《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

”这些记述体现出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4.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

这一举措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5.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

……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

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B.国富寓于民富C.保护小农经济D.减免民众赋税6.整个19世纪下半期,在华各类外商企业中,华商附股现象极其普遍。

如1862年创办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其100万两开业资本中有六七十万两是华人投资。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学科名校名师试题评析解读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学科名校名师试题评析解读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评析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与要求,落实了考试评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服务选拔的同时,积极导向教学,发挥了考试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试题进一步明确了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一、试题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素质教育发展,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例如,试题第17题突出了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这一主题。

无论是“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认识,还是周恩来等人少年立志报国、留学归国后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的行动,都引导考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将历史学习所得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8题中蕴含的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等价值观念,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端正党风、加强党的领导等信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理解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历史学科在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试题基于历史学科的特征,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立徳树人”为核心,使考试评价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试题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试题着眼于考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突出“素质立意”,不是简单的让考生“按考试要求解答问题”,而是注重让考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了考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1.试题以对核心价值的考查为引领试题将核心价值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强调考生在对历史事物进行事实判断基础上,对各种历史解释进行价值判断,引导考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考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考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考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此引领和保证了考试评价的正确方向。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附详解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附详解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二)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年,一些封国地处边远,极度落后,如齐国封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少五谷而人民寡”;而到春秋初期则出现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繁荣景象。

齐国的变化说明分封A.加强了地方割据倾向B.增强了国家认同感C.冲击了宗法等级观念D.有助于边地的开发2.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

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行广东“一口通商”后,“肩货往来于南风岭者,不下十万人”,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景象。

这客观上反映出A.政府重视外贸发展B.国内外贸需求旺盛C.社会崇商之风盛行D.国内市场接近饱和4.1894年9月,清政府电告台湾巡抚:“遇有他国商船装运米粮接济倭人,经过台湾洋面,即行截留,勿任偷渡。

”由此可知,当时A.清政府拥有强大的制海权B.对外政策服从于战争需要C.清政府急于扭转战争局面D.列强支持日本对中国作战5.光绪年间,北京城中出现了专门裁剪西式服装的“洋裁缝”,而“狭袖蜂腰”式的女性服饰也日益风行。

山东2020年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2

山东2020年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2

山东2020年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袁兆桐郑志伟今年的高考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进行的,在种种期盼、纠结、忧虑中,山东的历史等级考试终于落地。

这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向和变化。

试题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山东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现2017年修订课标和山东省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精神,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做了探索,在命题思想、试卷结构、试卷长度、题型考查功能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调整,试题对山东省今后的等级考试命题和全国高考命题改革有着很大的示范作用。

1、试卷结构的调整实行新高考的六省市的历史试题,在试卷结构方面极不统一,山东的两次适应性测试,在非选择题设计方面也不一致。

这次考试试卷相对于实行多年的文综试卷和其他五省市的试卷,在考查范围、试卷结构、试题覆盖等方面作了很大调整,对有效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等级考试命题做了很好的探索。

2020年全国卷与山东等级考试试卷比较新时代等级考试的实行,标志着实施多年的文综、理综时代的终结和独立学科评价的问世。

试卷仍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组成,但选择题由12题变为15题,分值由4分变为3分,改变了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主观题不再分必做、选做,有4道相对小的题目。

主观题分值较均衡,多是12至15分;考点相对集中,问题切口小。

中国古代史27分、中国近现代史40分、世界史33分,这与两次适应性测试时分值的随意性相比,与全国卷大体三分天下的布局大体相同,符合教学实际。

主观题由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的5道减为4道,也更加合理。

山东新高考另一突出变化是不再分为必做和选做。

按照历史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参照新的统编历史教材的必修、选修安排,在必备知识考查上体现知识的体系性,将分散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相互衔接的内容组成有机的结构体系,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对选修部分改革与战争模块的考查,单独出选择题,如4题是改革模块,14题是战争模块。

勇立潮头 风格鲜明——2020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

勇立潮头 风格鲜明——2020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

勇立潮头风格鲜明——2020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评析作者:刘茂森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第8期刘茂森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中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也在有序推进。

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终于落地,历史试题也重回自主命题。

今年山东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在坚持对标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山东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对考试内容、试卷结构、材料选用、问题设计、历史学科素养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可谓是勇立潮头,风格鲜明,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兼收并蓄,坚持探索创新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命题创新,是深化课程和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坚持创新是鲁派命题的一道风景,今年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试卷结构大幅调整。

试题不在区分必修、选修,选修模块融入必修整体考查。

试卷虽仍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组成,但选择题由12题变为15题,分值由4分变为3分,改变了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

非选择题有4道相对较小的题目,考点相对集中,问题切口小,分值相对均衡,多是12至15分,中国古代史27分、中国近现代史40分、世界史33分,这与全国卷三分天下的布局大体相同,符合教学实际。

其次,试题情境丰富多样。

今年全国Ⅰ卷共计17道试题,采用了1幅图片、2个表格,其它以文字材料为主,而今年山东卷共计19道试题,除常规的文字材料外,还采用了7幅图片、3个表格和“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创设的历史情境类型更加多样,层次更加丰富。

如:用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创设了学习情境;第14题用关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的假想国地图创设了社会情境,第18题用“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创设了生活情景;第19题用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史也是一部经济史的观点创设了学术情境;再如:第1题用两位思想家关于“义”的思想构成的是简单情境;第16、17、18、19题等主观性试题的历史情境则属于复杂情境。

【深度解析】山东省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深度解析

【深度解析】山东省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深度解析

【深度解析】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深度解析【解析】C 题干材料呈现的是唐政府出台的关于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即充当货币媒介的规定,内容主要有,一是货币和布帛在商品交换中都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二是小额交换主要用布帛,大额交换贸易时钱物均可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使用;三是如果违反国家关于交换媒介的规定要受到法律制裁。

简而言之,唐朝政府规定在商品贸易中,钱物都可充当一般等价物。

唐政府关于交换媒介的规定,由于货物主要是布帛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物物交换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时的交换方式,所以唐政府的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商品贸易的发展。

符合题意就是C项。

A项,不符合逻辑,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原来的交易规范,没有对比,怎么会得出“打破原有交易规范”的结论?说不定唐政府的这种规定是对原有交易规范的补充呢。

故错误。

B项,不符合题意,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讲的是唐朝政府关于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使用的规定,与抑制土地兼并没有任何关系。

故错误。

D项最具迷惑性,不符合逻辑和经济常识,根据题干材料所给的时间可知,此时的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交换频繁,商品经济发达,所以货币使用量应该很大,而唐朝政府却规定布帛也可以充当货币,固然是因为金属货币不能满足商品交换需求的无奈之举,但是,但是,无论怎么说,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因为人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私人织成的布帛质量也是千差万别的,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却是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统一性,即能满足或最大限度满足民众千差万别需求的需要,即没有统一标准的、质量千差万别的布帛却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民众的交换需要,因此,唐政府规定布帛充当货币,一定会妨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换句话说,唐政府的这种规定是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趋势,故错误。

【解析】D 题干材料讲的是理学大家朱熹认为冠婚丧祭礼仪规定中隐含着儒家思想“名分之守”“爱敬之实”,然后将繁琐的六婚之礼简化为便于实行操作的三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