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 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知识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知识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2

(2)与上海相比,石家庄作为玉米环保洗衣液生产基地的优 势是 ( )
A.为玉米重要产区,原料充足 B.交通便捷,便于产品推广销售 C.工业基础雄厚,便于协作 D.距山西煤炭基地近,能源充裕
解析:(1)由材料可知,玉米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玉米本身 可以完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由玉米加工生产的 洗衣液是可以被降解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达到保护 环境的目的。(2)比较上海和石家庄可知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工 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交通运输条件比石家庄更发达,更有利于 产品的推广和推销,工业基础也比石家庄雄厚,更便于协作。 石家庄比上海优越的是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周边有大面积的 玉米种植,是玉米的重要产区,原料充足,有利于玉米环保洗 衣液的发展,有利于大型生产基地的形成。
4.荒漠化 (1)成因人自为然::滥气伐候、变滥干垦、滥牧,水资源利用不当 (2)分布:我国西北、中亚、西亚、北非、澳大利亚中西部 等。 (3)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4)对策:控制人口增长,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 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
5.水土流失 (1)成因自 人然 为: :暴 滥雨 垦、 、土 滥质 牧疏松 (2)分布:(我国)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3)危害: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塞湖泊、 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4)对策:保护好现有森林和植被,大力开展植树种草,严 禁开垦陡坡地。
3.酸雨 (1)成因自 人然 为: :地 燃形 烧、 煤大 和气 石运 油动 ,
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 (2)分布: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3)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 农作物;危害人体,加强对含 SO2、NO2 废气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 中图版必修2

如下图:
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采取恰当的发展方式和保护措施,促使人类的经 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同时,可持续发展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提 高人类健康水平,维护人类平等、自由,免受各类危害侵袭,提高社会教 育水平及文明意识,最终达到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 的目的。 ②在整个系统中,人处于核心地位,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是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实 现。经济的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的保护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 供必需的资源和技术。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发展。
流上游污染
破坏海洋生态与海洋 工业、生活废水污染海
水产业;影响河流下 废水处理后排放,对 洋;国际河流上游污染;
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 石油泄漏要及时பைடு நூலகம்理 石油运输泄漏
生活,危及健康
例1 一个国家可因经济发展而致富,但生活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 题。下图显示的是富裕国家带来的各种问题,据此完成(1)~(2)题。
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 一个地球,一个家
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

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 园
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例2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
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
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 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完成(1)~(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 了可持续发展的( A )
(1)图中A~D所显示的问题分别是( D ) A.全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环境污染、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2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 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 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 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1);二是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2);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 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3)。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 求学生填空或选择填空。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方法技巧做循环经济关联图类试题的思路 (1)首先要把握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2)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确、 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3)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 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 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 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答案:①生态破坏 ②控制人口规模 ③转变发展模式 ④公平的观念 ⑤环境的观念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一、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 问题
森林 破坏
草原 退化
湿地 萎缩
主要分 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东北、西南、 中温带、亚热 华南林区 带边远山区
学科素养
【典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 盐渍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 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 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2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P87活动 环境问题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具体如下。
教材P88活动 1.①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形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当的灌 溉、建筑用地等;②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形式:毁林开荒、乱 砍滥伐等。 2.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①人口增长 导致居住空间减小;②人口增长致使人均资源减少;③人口 增长加剧环境污染。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 受害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 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 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②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③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生产链可以判断出a是农作物秸 秆等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料;b是牲畜粪便;c表示农业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为沼气池提供原料,而沼渣、沼 液可以为农田提供肥料;d表示沼气的发电、照明。第(2)题, 该地农业生态系统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善农田施肥结构, 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解决了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 的矛盾。
2.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 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 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 境问题的解决。 自然原因分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 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 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 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进展章末总结提升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进展章末总结提升中图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进展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①变暖②臭氧层③酸雨④荒漠化⑤工业⑥持续性⑦环境⑧公众⑨国际[触摸高考]主题一主要的环境问题1.(山东卷)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域景观剖面示用意,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别离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要紧生态功能。

(2)最近几年来,该地域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要紧环境问题。

解析:(1)甲处为山地,此处植被遭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的作用是修养水源,维持水土;乙处为沿海,海岸为沙质海岸,防护林有减弱风速、阻挡风沙的作用;丙处灌木能够固沙阻浪。

(2)荒草地被开垦为农田,不合理的浇灌会致使土壤盐碱化;草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农田施肥、喷洒农药等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答案:(1)甲:修养水源、维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

主题升华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1)环境问题主若是由人为缘故引发的,而自然缘故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缘故。

分析自然缘故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封锁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周围,加重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锁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发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计谋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全然方法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置后排放、利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增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关于全世界性问题还需增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活态,因此第一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第二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稳调剂功能。

③资源欠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增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工制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

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 )A.大气污染B.湿地丧失C.物种灭绝D.全球变暖2.依据整体性原理,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理由不可能是( ) A.会影响生物多样性B.会增强太阳辐射强度C.会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D.会增强自然灾害风险解析第1题,“地球工程”以地球降温为目的,针对的是全球变暖问题。

第2题,一定的手段会暂时降低太阳辐射强度,但可能会对生态系统、气候等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

答案 1.D 2.B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4 000元/千克,渔民说,刀鱼2011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2012年能打到6、7条,今后或许能打到的条数越来越少。

据此回答3~4题。

3.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④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③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养殖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影响长江鱼类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排污入江以及不合理的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第4题,减少洪涝灾害和减少水土流失对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无直接影响,科技养殖和合理捕捞是刀鱼可持续生存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

答案 3.A 4.C为了过滤大气中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中又细又粘的物质,有大学生发明了PM2.5捕集装置(如下图)。

读图完成5~6题。

5.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危害人体健康B.加剧自然灾害C.改变水资源分布D.制约城市化进程6.该捕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 )①工业炉窑②家庭厨房③大型船舶④蔬菜农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5题,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备选答案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大气污染与酸雨③适应自然④人地矛盾日益尖锐⑤公平性原则⑥共同性原则⑦加强国际合作⑧伦理道德观⑨市场行为1.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主要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短缺。

具体分析如下:续表(3)资源短缺2.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关键要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有何表现、如何分布等。

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

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于我们联系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进行答题。

(2)明确环境问题的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

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

明确环境问题的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分析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与危害。

对于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对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013·宜春高一检测)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

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防治的建议。

【解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问题。

其次,认真阅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图,弄清其含义和各个部分的因果关系。

再次,根据图示线索,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其成因。

最后,根据环境恶化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现象有河流干涸、草场沙化。

透过现象看本质,河流干涸归根到底是由全球变暖、河流补给每况愈下造成的。

草场沙化归根到底是由人口压力、滥捕野生动物、过度放牧等因素造成的。

【答案】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

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2)

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2)

却水、农田 属病,石
化肥和农药 油污染造 污水、石油 成海洋动
放废弃
物的数 量超过 了环境 的自净
导致环
境质量 下降
泄漏
道路、 辐射 污染
植物死亡
影响人们
城市和 现代交通、 的听觉、
能力
工厂附 电信业的发 神经、心
近几乎 展 都有 血管、消 化系统
任意 排放 废弃 环 物和 境 有害 染 导致 人类向 环境排 放废弃 物的数 了环境
解析
依据材料及图示,各种污水的排放是造成太湖水污染的主
要原因。蓝藻的生长有季节性规律,这种规律与水位高低、水温、 水体流动性有关。评价污水处理方案需从成本投入,净化效果等 方面分析。
答案
(1)工业污染
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


富营

(2)2013年5月初,无锡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蓝藻上浮时间提
本 章 归 纳 整 合
知识构建
专题整合
全球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含义 产生 表现
分布 区或 形成原因 案例 造成的危害
任意排 环 境 放废弃 物和有
人类向
城市工业 废水、生 水污 几乎 活污水、 染 全球 农田化肥
使河湖水等水
环境排
放废弃
质变坏,危害
人体健康和动 植物的生长繁 殖
物的数 害物质, 污 量超过 导致环 染 了环境 境质量 的自净 下降 能力
取资源
的速度 资源本 身及其 替代品 的再生 速度
基因库存
大减,生 态环境恶 化,人类 生存空间 和选择余 地缩小
态 环境退化, 超过了
少和
生态 平衡
华南
虎等 珍稀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课件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课件 中图版必修2

弃 生活地
工业生
物 区周围
产垃圾
污 几乎都
和城市


建筑垃

道路、城 交通运输、
噪声污 染
市和工 厂附近 几乎都
工业生 产和社 会活动


占据空间, 危害人体 健康和环 境
影响人们休 息,引发 心血管疾 病,危及 人和动物 的神经系 统
任意排
放废
弃物

和有
境 害物
污 质,
染 导致
环境
质量
下降
人类向环 境排放 废弃物 的数量 超过了 环境的 自净能 力
洛杉矶等地
生光化学反
们的眼、喉、
的光化学 应,在逆温
鼻,使人头痛、
烟雾
和盆地等条
呕吐,并使植
件下生成的
物受损伤
混合气体
人类破坏环
境导致
生态
环境退
破 化,影
坏 响人类
生产和
生活
人类从环境 索取资 源的速 度超过 了资源 本身及 其替代 品的再 生速度
森林减 少
土壤盐 碱化
热带雨林 区
干旱、半 干旱 地区
都有

任意排
放废
弃物

和有
境 害物
污 质,
染 导致
环境
质量
下降
人类向环 境排 放废 弃物 的数 量超 过了 环境 的自 净能 力
放射 性 污 染
光化 学 烟 雾
苏联切尔诺 贝利核电 放射性物质泄漏 站的泄漏
部分地区出现长期 毁灭性灾害并 波及全球
汽车尾气在紫外
明显降低大气的能
线作用下产
见度;刺激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配套课件 中图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配套课件 中图版必修2
①人类大量 燃烧矿物燃料 ,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 ②毁林。
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基础梳理
3.影响
(1)直接后果: 冰川消融 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
平面上升。
海水倒灌 ,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


加剧风暴潮和 洪涝灾害 ,造成城镇


(2)间接后果 排污系统失效

造成 厄尔尼诺 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
地荒漠化 自然植被遭破坏 陵区水土流失
生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臭 过 量 排 放 二 氧 化

气候恶化、沙漠扩大、
氧层破坏 碳、氟氯烃化合物

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生存环境
减少
遭破坏,过度捕猎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深化探究
(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
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
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
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加快表土
流失速度。
(×)
解析
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可危害作物根系发
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基础梳理
三、大气污染与酸雨 1.大气污染
(1)污染源:我国城市污染源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废气和 汽车 尾气 。 (2)危害:危害 人体健康,还会带来其他环境问题,如酸雨。 2.酸雨 (1)定义: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 (2)成因:酸性氧化物气体与水汽结合。 (3)危害破 腐坏蚀生建态筑环物境、:塑毁料坏和森金林属,设湖施水 酸化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中图版必修2

章末整合提高1.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2.全世界天气变暖的主要原由及其影响是什么?3.臭氧层损坏的危害是什么?4.大气污染的根源有哪些?5.酸雨的危害有哪些?6.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

7.可连续发展的观点是什么?内涵是什么?8.可连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9.需要转变的观点包含哪些?10.社会行为分哪几种?每种行为调整的目标是什么?11.工业循环经济模式是什么?12.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什么?( 时间: 90 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50 分)以下图为不一样历史期间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表示图。

读图达成1~2 题。

1.①期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假如()A.崇敬B.依靠C.征服D.友善2.以下切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分析:第 1 题,①期间人类对环境进行开发,忽视环境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假如征服。

第 2 题,②期间人类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崇敬、依靠自然,属于最先的阶段;跟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征服自然,进入①期间;跟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③期间人地关系获取充分认识,人类与环境友善相处。

答案: 1.C 2.B读图,回答3~4 题。

3.相关我国资源问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资源散布平衡但与经济布局不般配B.从现实和长久看,资源相对欠缺,对我国经济的可连续发展拥有很大的限制作用C.解决我国资源欠缺问题,主假如立足于自然资源基本自给和国内市场D.开发与节俭资源并重,把开发资源放在首位4.图中反应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能源耗费量小B.我国人均能源耗费量居世界前列C.我国能源利用率高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分析:第 3 题,我国自然资源散布不平衡且与经济布局不般配,故 A 项错误;我国人均资源据有量小,且单位产值能耗高,资源相对欠缺,故B项正确;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应把节俭放到首要地点;解决资源欠缺问题,要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故C、D项错误。

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 中图版必修2

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大气污染与酸雨③适应自然④人地矛盾日益尖锐⑤公平性原则⑥共同性原则⑦加强国际合作⑧伦理道德观⑨市场行为趋势。

据材料回答1~2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第1题,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黄河沿岸地区取水量增加,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

第2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导致其携带的泥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河流的流量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故黄河水量减少会使其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河流入海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基本没有影响。

【答案】 1.D 2.B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图2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解析】分析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主要从流域内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入手,如降水量、降水强度、地形坡度、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等。

【答案】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

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 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 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湘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横线上,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①公平的观念②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③控制人口规模④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⑤权利的观念⑥转变发展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回答下题。

1.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整合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P80探索
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人类极大的忧虑和不安,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遭到破坏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卡斯特罗说:“有一个重要的物种正在灭亡,那就是人类!”
教材P85思考(上)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水环境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等。

教材P85思考(下)
毛乌素沙地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本身已很脆弱,加上大规模地垦荒和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大片草场退化成沙地。

教材P86复习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等,因为它们影
响广、规模大、危害深。

这三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可归纳如下表:
3.首先要明确本地区面临哪些环境问题,选择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加以分析,其次要区分这些问题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再确定要分析的方面,即生态破坏主要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主要从过量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不足的矛盾分析。

治理措施要对症下药,从原因入手推出具体措施。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教材P87探索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到2007年三十四个世界日主题中,几乎全部涉及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6个,与生态破坏有关的有9个。

所有世界环境日主题都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那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教材P88阅读
(1)基本内涵:中国古代道家就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天(自然)与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自然与人类的“相类、相通、相应和相统一”。

具体表现如下:
(2)意义:“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其“天人相应”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P89思考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社会活动趋向利益和效益最大化,人类不但开发当前的自然资源,还想“预支”未来的自然资源,这种行为过度消耗资源,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使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教材P91思考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以节俭为荣……以上生活方式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教材P92思考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侧重以下几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强调的是发展;发展要有限度,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有持续性,不要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强调代际公平;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平,即代内公平。

教材P93案例研究
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全球环境前景报告》,对未来30年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行了预测。

由于人类采取不同政策,从而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教材P93复习题
1.各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度和净化能力的角度谈。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含义:
人类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强调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材P 94 探索
漫画中的人物在用木筏上的木材作燃料,其结果必然导致木筏越来越小,最终会使大家都沉入水中,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漫画从深层次说明人类目前过度索取资源,损害环境,将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因此,人类必须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新的损害,这样才能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

教材P 95 思考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教材P 100~P 101 案例研究
1.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颁布实施。

为了落实该议程,我国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就如下图所示: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困难有: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

解决办法: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要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而言,中国今后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而不考虑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教材P101复习题
1.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严峻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为实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节能节水,选购环保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食野生动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等。

3.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查找案例即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公众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