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题及答案(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
1、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正迁移
D.一般迁移
2、(),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人们通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可用()道理来解释。
A.强化理论
B.归因理论
C.动机理论
D.迁移理论
4、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通过家谱调查发现,名人家族中出名人的比率要远远大于普通人家族中出名人的比率。据此,他提出了()。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论
D.教育万能论
5、“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的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儿童发展的()。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进化论
6、封建社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
A.个别教育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7、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未成年人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体差异性
8、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课程以()为主。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9、“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抽象材料忘得慢
D.动作技能忘得快
11、一个学生考试失败了,他把原因归结为“考试题目太难”,这是一种()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 内部不稳定归因
D. .外部不稳定归因
12、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误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分析法
D.文献研究法
1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4、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15、“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二、辨析题
1、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修养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需要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4、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果按照社会要求去要求个人,这些社会要求就会阻碍个人本能的健全发展。
5、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构成了教学工作流程的基本环节。
三、简答题
1、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人格的特征
3、网络成瘾
4、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课堂纪律的类型
四、材料分析题
1、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9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同时注意其他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材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