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等多个时期和风格的服装样式、材料、工艺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外服装史的重点笔记:
1. 古代服装:古代服装通常是以丝绸、麻布等材料制成,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制作过程较为繁琐。

古代服装有着丰富的款式和装饰,如古埃及的鳞片状长裙、古希腊的紧身长裙、古罗马的袍服等。

2. 中世纪服装:中世纪服装风格受到宗教和贵族阶级的影响,通常以长袍、披肩、外套、帽子等为主要款式。

同时,中世纪的服装也受到周边国家和文化的影响,如拜占庭帝国的长袍、伊斯兰世界的罩袍等。

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丝绸、麻布、薄纱等为主要材料,款式多样,细节精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身穿的华丽披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连衣裙等。

4.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顶峰时期之一,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华丽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为特点,如金玉饰品、刺绣、缀满宝石的外套等。

5. 洛可可时期服装:洛可可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另一个顶峰时期,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轻盈、简约、优美的特点为特点,如清汤挂面的发型、蓬松的连衣裙等。

6. 浪漫主义时期服装:浪漫主义时期是 19 世纪欧洲文化艺术
的代表时期之一,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自由、大胆、个性化的风格为特点,如长长的裙子、宽松的外套、富有艺术气息的饰品等。

以上是中外服装史的一些重点笔记,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服装史和研究服装文化都非常重要。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一、中国服装史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答: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

(骨针)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

(夏、周、秦)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

(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服装史复习资料

服装史复习资料

服装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上衣下裳制度是中国古代着装的一种基本观念,十九世纪欧洲女服风格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帝政时期、浪漫时期、克里诺林时期、巴瑟尔时期和欢乐的九十年代。

清代官服的官阶标志是顶珠、花翎与补子。

顶珠即帽顶最高处缀有的宝石珍珠。

花翎即冠上向下垂着的一根孔雀的翎羽,也叫孔雀翎。

古希腊服装:无裁剪、无缝合、无性别之分、无等级地位之分、无过多的装饰、无过多的色彩、简洁和谐。

太阳神鸟:三足金乌五方正色:东青、南赤、中黄、西白、北黑。

四大名锦:蜀、宋、云、织金。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面像为柱状纵目,平伸的大耳,蜀王,亦称蚕丛氏斗牛服:龙的纹样,龙角换为牛角,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拉夫领:其形如轮状,周边是8字形的连续褶襞,外口边缘部分又采用花边雕绣装饰,通过上浆处理使面料易于定型然后烫成连续褶襞形状,多采用细金属丝放置领圈中做支撑以保型。

凤冠霞帔: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披:1.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

宋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

补子:官员袍服的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布帛,以布帛上的纹样来区别官阶的大小,通常文官为禽类纹样,武官为兽类纹样。

马蹄袖:凡作为礼服之袍的袖端,都做成马蹄形,因其形似马蹄而得名。

迷你风格:20世纪70年代风格,长筒丝袜、短裙、短袖长上衣。

服装风格(艺术、地域、人名、自然学科):服装设计师在服装创作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服装艺术与文化的特色和创作个性,并体现在其服装形式的各个要素中,如款式、面料、色彩、纹样、服饰配件中。

服装风格在服装领域中亦可以指一个已知时期或文化的服装的主导样式。

代表地域特征的:波斯风格、土耳其--、西班牙--、日本—代表艺术: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超现实主义幻觉艺术人名命名的风格:迪奥新风貌、戴安娜、夏奈尔自然科学:建筑风格、雕塑风格、几何、反向思维、招朴。

巴洛克风格:愿意为“不圆的珍珠”特征奇特、怪诞、扭曲夸张、长短不一,不规则喜用曲线,形成强烈的动感,色彩艳丽、装饰多,有粗旷的艺术风格。

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汇总

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汇总

一、重点章节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汉代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1)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裤,所谓上褶下裤说。

褶即一种短袍。

可在膝部系带,改穿靴。

(2)带钩,初期只限甲服,后袍服也用,汉代成为风尚。

(3)服饰变革的意义:推行“胡服骑射”,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的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

(服饰变革的意义是我自己总结的,书上没有)唐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一、历史背景(1)唐前期,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这种青春、自由和欢乐之美渗透在唐文艺之中。

(2)唐中期,审美趣味中多了富贵闲适,少了雄豪刚健;多了规矩格律,少了自由不羁。

(3)唐后期,此时的艺术精神不再注重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审美趣味沿着中唐一线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纤细和伤感弥漫在整个艺术风格之中,并给以后深刻的影响。

从此以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虽有流变,但整体上从阳性趋向阴性,从雄浑趋向秀眉。

二、灿烂的唐代文化(1)南北文化交流,推陈出新。

(2)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有物质文化交流,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制度文化方面只有输出。

(3)唐朝处在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美术、工艺的高峰期。

唐朝的服饰更是丰富多彩,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

四、唐代服饰(1)唐高祖颁布“武德令”,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

(2)一般公服和平时燕居的常服吸收了异族服装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装新形式。

西方服装史复习资料

西方服装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服装讲稿古代服饰是卷衣时期,中世纪是从宽衣到窄衣发展过程,近世纪窄衣发展阶段。

一、古埃及主要衣用材料:亚麻布。

初期以棕榈纤维为主。

白色亚麻布。

2、古埃及衣服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3、古埃及男装最古老、最基本的衣服形态叫“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

4罗印•克罗斯普及埃及所有阶层。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服装的几种形式3、丘尼克:丘尼克是一种筒形紧身衣,出奴隶外,妇女一般穿丘尼克,是埃及妇女的正式服装,古埃及男女服装区别不大,衣服对于埃及人并非仅仅为了蔽体,强调衣服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才是着装的主要目的,古埃及冠帽、鞋履:鞋对于古埃及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最贵重的服饰品,是身份高贵的人的专用品,但他们还是让侍从为自己拿鞋,习惯于赤脚,旅行时也常提鞋赤脚行走,到目的后在穿鞋。

桑达尔(Sandal凉鞋)用草芦苇棕榈和皮革等做成。

帽:为了防晒,古埃及人常带厚棉帽、亚麻帽、羊毛帽,并有很多装饰物,莲花、宝石等。

二、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最具代表的是希顿和西玛纯。

希顿“麻布的贴身衣”,男女都穿的一种内衣,是与外衣西玛纯相对而论,内衣与现在意义不同,实际是古希腊人的常服。

从穿着方式可分多利安式和爱奥尼亚式。

多与爱区别:1、多利用毛织物,爱奥麻织物,2、多利有折下来的阿波太革玛,爱奥没有3、多利用别针在双肩固定两点,爱奥固定多处4、多利侧缝不缝合,爱奥侧缝必须缝合5、多利没有袖子,爱奥有袖子。

(3)、希玛纯(Himation):是古希腊男女子都穿的一种披风,一般把希顿作为内衣,把希玛纯作为外衣来理解,希玛纯是披在希顿的外面。

三、古罗马托加:古罗马男子服装的代表是托加(Toga),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也是古罗马人的身份证,持有罗马市民权的人可以穿,是区别服用者所属及社会地位的象征物。

产生于B。

C。

6世纪前后,是罗马人引以为荣的,广为人知的特殊衣服。

持有托加的人有三个条件:1、很富有2、有空闲时间3、使用着众多奴隶。

服装史考试复习资料

服装史考试复习资料

服装史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腰衣,其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2. 丘尼克tunic:一般是指紧身合体的连体衣,有短袖,衣身较窄,很合体,还常常系有白色的细腰带,有时在袖口还有滚边装饰,在领口用细带系结。

3. 卡拉西里斯kalasiris:把一块相当于衣长两被的布对折,在正中挖一个钻头的洞,两侧留出袖子部分后缝合而成的一种宽大的贯头衣。

初期用同色的细带或简单的绳系在腰部,形成X形的体形。

到18王朝末期出现各种各样的装饰化的现象。

4. 卡吾那凯斯kaunakes:最大的特征是流苏装饰,是指满地流苏的一种材料(毛织物或毛皮),同时也指西亚地区的裙子状的罗印·克罗斯或卷衣。

5. 多利安式希顿Doric Chiton:是希顿当中最为单纯的一种,造型单纯、粗犷。

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行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

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

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别针固定起来。

多余的布料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

为了强调优美的衣褶和便于行动,希腊人在这希顿上系一条腰带。

在初期也有做成比较窄的圆筒状的,后来布料逐渐扩大,阿波太革玛也变长,上面直接系腰带,形成犹如两件套装的形态。

6. 爱奥尼亚式希顿Ionic Chiton:是希顿的一种,最初是男子的衣服,后来男女共用。

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亚麻绉布,其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口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用量,两短边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余部分缝合成筒状。

从双肩到两臂用安全针一段一段固定起来。

为便于行动,常在宽敞的衣服外系扎腰带。

7. 希玛纯Himation: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

中国服装史复习提纲

中国服装史复习提纲

中国服装史复习提纲一、判断题(1分×40题=40分)例题1服装起源包括本能说。

2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

3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

4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麻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5上衣下裳是上衣下裤。

6屐,出门行路用,是一种布底鞋。

二、名词解释(4分×5题=20分)(主要解释款式和结构)1深衣2披帛3胡服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4裲裆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扎。

5半臂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裲裆(背心)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臂。

6背子直领对襟,中间不施衿纽。

7襕衫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

8比甲比甲,样式如背子无袖,多为对襟,比马甲长,一般齐裙。

9裈有裆裤。

10襦裙短襦长裙是隋唐女服的基本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上衣短不过腰,裙长至脚踝,裙腰系得较高。

11冕服应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

12补子将上绣鸟兽于其上的圆形或方形布块缝在衣服的前胸,以区分皇帝,以及文官和武将和等级。

三、简答题(8分×5题=40分)1汉代男服主要是什么?有何特点?袍(直裾-曲裾-单衣-裤)\冠(5种)\履(4种),讲究配套规范,不同身份不同冠,不同场合不同履。

2裲裆在中国服装史上有何意义?背心-马甲-坎肩,单\夹\棉等,可内可外,可制普通服装,可制军用服装,古代-现在都用。

3唐代女服主要有哪几种配套形式?各有何特色?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短襦长裙是隋唐女服的基本形式。

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袒领衫裙与女着男装虽今日看来,不觉新鲜,但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出现,实属罕见。

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

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

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中外服装史》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测验题型:共计:35分1、选择题1分×8题=8分2、填空题1分×5题=5分3、名词解释3分×4题=12分4、论述题5分×2题=10分二、参考书目:主要参考课堂笔记,另可参考:1、叶立诚:《中西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2、张乃仁、杨蔼琪:《外国服装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1992三、复习范围:1、汉代曲裾的形制特点及直裾的区别(1)曲裾和直裾A曲裾——流行直西汉时期长袍,交领,右衽,续衽钩边,领、襟、袖口处有锦缘B直裾——东汉长袍,交领,右衽,直襟,领、襟、袖口处有锦缘原因:内衣的改进2、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的特点(一)男子服饰——放荡不羁的服饰风格:反映对现实的不满宽衫大袖、广衣博带、敞领袒胸(文士)3、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融合的典型服饰款式服饰融合——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族服饰的影响a 裤褶褶——大袖短上衣、裤——肥管裤(汉襦裤外加袍裳)b 緉裆(背心、坎肩)c 半袖、半臂4、唐代女子服饰的类型(1)小袖襦衣:高腰长裙(石榴裙、间裙)、披帛(2)小袖襦衣、高腰长裙、披帛、半臂(3)大袖衫裙(4)回鹘装:翻领、对襟、窄袖上衣下裳相连腰间系带(蹀躞diéxiè带)5、唐代女子典型妆饰发型、妆饰和鞋履(1)高髻(假发)(2)华丽的妆饰:花钿diàn (花子)、斜红、面靥yè(黄豆——钱币)(3)高头丝履6、唐代女子服饰开放性的体现唐代女装的开放性(1)坦领、轻薄唐诗:“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绮罗纤缕见肌肤”(2)妇女着男装首先流行于宫中,多为宫女所着,后逐渐传到民间,成为普通妇女的日常装束。

(3)妇女着胡装:回鹘装7、从隋至宋配鱼制度的发展过程鱼符(隋)——配鱼袋(唐)——鱼袋(宋)武则天时曾改用龟符8、宋代典型女子服饰褙子的形制特点服饰:背子男子——便服女子——可作礼服形制特点:长袖,长衣身,腋下开气,腋下、背后可缀带子装饰9、元代女子顾姑冠的形制特点女子(蒙古族)服饰1、首服姑姑冠高度和身份成正比2、发式编发梳辫3、服饰袍服左衽袖口窄套裤4、靴子10、描述一典型清代男子形象男子(1)首服:帝王朝冠、百官顶戴、瓜皮帽(2)服饰A 袍龙袍(帝王用,龙纹为主,沿袭十二章)蟒袍(即花衣,皇子、官员、命妇用)箭衣(开衩大袍,箭袖——马蹄袖)B褂补褂(对襟,故补子为织造而成)马褂(即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的短衣)C马甲(坎肩)D披领(和龙袍、补褂配套使用)E长裤(缚脚,天冷穿套裤)(3)鞋朝靴、布鞋11、中山装的形制特点及其含义中山装:袖口三粒扣子——三民主义、四个口袋——立国四维、五个扣子——五权分立、立领——严谨治身12、旗袍的形制特点旗袍:旗装(宽大、长身、平直、滚边)——20年代借鉴西方收省的方法——30年代脱胎换骨——40年代无袖、低领、长度变短13、描述一典型埃及女子形象剪短头发、(富人戴)假发、贵妇头上戴香膏锥、青绿色涂眼影、画眼线、戴宽项圈、戴臂饰女子服饰(1)紧身直筒裙胸下至脚踝用背带吊住,有时加短小披肩,胸前系结或只遮半边(2)绳衣(奴隶、舞女)(3)卡拉西利斯,新王国时期从西亚引进足环赤足、贵族穿凉鞋相关影视《埃及艳后》《木乃伊归来》《尼罗河惨案》《死亡军团》《夺宝奇兵》14、希腊服饰的特点希腊人生活在浓厚的哲学思辩的气氛中,造就了洒脱、浪漫的气质,从而其审美也是高层次的,推崇自然、潇洒之美希腊服饰在技术上制作简单、体现了人类服饰的原始性,但在审美上却有着高度的魅力15、罗马服饰走向华丽的表现文化背景被希腊人打败的特洛亚人的后裔在台伯河边建立了罗马城,后成为地跨三洲的帝国和希腊服饰有继承性,但罗马式贵族专制的国家,更过表现了贵族的趣味,服饰走向华丽和奢侈继承性托嘎(T oga)由希玛申(Himation)发展而来;弧形织物;前胸——左肩——右腋下/右腕上——左肩华丽的表现颜色:白色——白色、紫色和深红色纹样:简单——华丽,还出现了象征标志的装饰纹样CLA VI (克拉维)16、哥特时期“一切指向上帝”神权思想在服饰上的体现哥特时期服饰样式新颖丰富,成为中世纪服饰光辉形象的代表1、文化背景:神权崇拜——尖顶教堂——尖顶帽、尖头鞋、圣母造型(孕妇造型)、圣母发式等2、紧身纳衣葡尔波因特(pourpoint)3、宽松纳衣豪普兰德(houpplelande)脚——软皮尖头鞋、配饰——短刀或宝剑女子服饰头部—帽子形式多样花边织物帽:柯以弗帽高尖薄纱帽:海宁帽平顶无檐帽:库特帽发式:圣母式化妆、拔汗毛、修细眉、首饰相对简单17、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饰的总体特点男服——箱形造型,强调上体宽大魁梧和下体的劲瘦女服——倒扣钟形造型,强调上体的娇小和下体的华丽内衣——上等人用白色,一般人深红色上衣——高立领内衬拉夫领、大翻领、袖子紧瘦细长、腰部收紧呈V形,腰以下有垂布18、拉夫领法国首创,16世纪中叶后流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一款领式。

中外时尚史复习资料

中外时尚史复习资料

中外时尚史复习资料一、中外时尚的定义和发展时尚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被广泛接受并追求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服饰造型等。

它是社会文化与人们审美观念的体现,具有文化区别性和时代特征。

中外时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中国传统时尚注重礼仪和内敛,以华丽的传统服装为代表;而西方时尚在近代以来重视个性和自由,以高级时装为主要表现形式。

二、中外时尚的历史沿革1. 中国古代时尚史中国古代时尚主要表现在宫廷礼仪、婚嫁俗、服饰风格等方面。

汉唐时期的华丽宫廷服饰,宋明时期的庄重礼制,清代的褒衣博带等都是中国古代时尚的代表。

2. 中国近代时尚史近代中国时尚的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西式服装逐渐普及,女性开始追求时尚和自由。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时尚受到国际封锁和闭关政策的限制,时尚发展停滞。

3. 西方时尚史西方时尚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当时以高贵和优雅的服装为主导。

中世纪时期,宗教和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了时尚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当时的时尚中心,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17世纪的法国宫廷成为欧洲时尚的引领者。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对时尚产生了重要影响,繁琐的宫廷服饰被推翻,简约雅致的风格成为主流。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时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大规模生产的服装使得时尚变得更加民主化。

20世纪的时尚变革非常迅速,从浪漫主义风格到艺术装束风格,再到20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和潮流时尚,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和流行元素。

三、著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1. 中国著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中国的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崭露头角。

王陈彩霞、魏小青等设计师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获得了国际认可,品牌如玛沃、秀玛等也在时尚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2. 西方著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西方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历来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

威尼斯的高级时装品牌Gucci、米兰的时尚品牌Prada以及巴黎的时尚名牌Chanel等都是世界上知名的品牌。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一、中国服装史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答: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

(骨针)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

(夏、周、秦)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

(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A、汉朝B、六朝C、隋朝D、唐朝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_________。

(完整word版)中外服装史考试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中外服装史考试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先秦服装◆头冠—是古代人表达身份地位或象征礼仪的装束.◆发型—束发作髻是古代以来华夏服饰的特征,但不同的地区和族别之间又有不同的装扮。

◆服饰纹样—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纺织工艺的出现,,我国出现了织花衣料。

◆新石器时期首饰文化范围:发饰,耳饰,颈饰,佩饰,臂饰,手饰等中华祖先从5至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用兽牙,贝壳,骨管,鸵鸟,蛋壳,石珠等创作串珠,后来用墨石,玛瑙,玉髓等创作诗品。

(作用:1.实用2.渗透着与原始巫术图腾活动相关联的观念性含义)发饰:–固定发髻的工具;--下面有齿,下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为梳,用于梳理头发;密者为,用于除发垢。

耳饰:耳环—圆环形,多以骨,石,玉等材料制成耳玦—有缺口的圆环,材质多为象牙,绿松石,白玉等。

(有人说耳玦1将缺口夹在耳朵2用细绳子系在耳眼处)颈饰:多以海贝,螺介,骨,牙,石,玉等制成串珠及项链。

有的陶珠圆形中空,内装小陶丸,外刺花纹织成串饰,动摇时能发出声音。

也有经过人工蚀花处理的石珠饰物。

佩饰:用绳穿系其上孔,挂于身上的饰品,包括璧,瑗,还,璜等。

一般边宽孔小的是璧,孔大于边的是瑗,边与孔径相当的是环。

臂饰:指套在腕间的事物,主要指瑗,臂环,镯,一类事物。

此外还有手饰,带钩,额箍,玉冠饰等。

◆BC21世纪进入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六冕: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冕(王之吉服),冕(王祭先公与祀射的礼服),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深衣:一般用白布,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袍但儒家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剪裁时仍把上衣下赏分开来裁剪,然后又逢接成衣以表对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赏六幅,每幅分解为二,共12幅—每年12个月。

12幅都是斜角剪裁,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头叫“有杀”。

在赏的右后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绕于腰上,称为“续钩边”。

)据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

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

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

服装史重点一、重点章节1、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明代2、外国服装史部分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二、重点知识点1、中国服装史部分A、代表性服装款式:冕服、深衣、唐代圆领袍衫、宋代背子服、明代水田衣、中山装B、重点考查、发挥点:唐代、宋代整体服饰风格特点及形成得原因.中国古代传统服装中纹饰、图案、色彩得运用举例,并从社会思想意识、哲学思潮、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说明其象征意义、风格取向、审美趋向等。

胡服骑射程朱理学2、外国服装史部分A、代表性服装款式:达尔玛提卡、希顿、希玛纯、巴洛克式服装、洛可可式服装、NewLookB、重点考查、发挥点:东西方文明得历史渊源与发展对中西服装特点形成得影响?试举例若干。

巴洛克服饰风格得特点?洛可可艺术表现在服饰上有何特点?紧身胸衣(科塞特corset)、臀垫(巴斯尔bustle)得出现、发展、极致、消亡、反复得相关探讨。

20世纪战争之下得服装现代化进程。

设计师时代得来临与发展,并举例若干。

高级时装得“尴尬”与高级成衣得“崛起”。

试分析并举例。

三、重点题型选择题论述题(唐、宋时期女装风格就是怎样得,形成原因就是什么?)绘图题(3个:文艺复兴高潮期代表性男装、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代表性女装得款式图或简易效果图)四、重点常识记忆1、中华服饰制度形成时期就是夏朝,奠定服装发展得时期就是商朝,服饰制度得完备时期就是西周.2、十二章纹饰就是什么?各自代表什么?3、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

4、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至东汉时渐少.直裾袍又名襜褕.5、襦就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时下身配裙,这就是与深衣上下连属所不同得另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6、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上得明显变化就是深衣得盛行与胡服得出现.胡服盛行在唐代.7、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8、魏晋时期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

9、大袖衫就是唐代女装得代表样式;背子服就是宋代得代表式样;水田衣就是明代得代表式样。

中外(西洋)服饰史考试要点

中外(西洋)服饰史考试要点

一、填空选择。

A、中国1.关于服装起源的学说:保护说,装饰说,羞耻说。

2.骨针的发明使用,成了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发端,它标志着中国服装史已进入发祥期。

3.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植桑养蚕,蚕丝织绸的国家4.西周时,冕服形制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变化,最终定型并形成具有严格等级差别的冕服制度。

5.冕服是中国古装种类中最重要的礼服,即为古代帝王卿相在举行祭祀活动中所穿的祭服。

6.深衣创始于周代。

流行与战国时期,它是上下衣裳连在一起的服装,即上下连属制。

特点为:方形领,圆形袖,下摆不开叉,续衽沟边。

7.胡服骑射是中国服装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对汉族兵服和民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冠、巾、帻均为秦汉男子收服,在服装中地位特殊。

9.汉代袍服根据袍服襟摆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

10.秦汉时期的女装大体沿袭以前服式以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常服。

11.深衣制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女子服装中较有代表性的服饰杂裾垂髾服。

12.魏晋南北朝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代表性服装裤褶、裲裆。

13.唐朝女子服装在不同时期与不同风格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襦裙服,二是女着胡服或着男装。

14.唐代男子常用服装以团领袖、幞头为主。

15.唐代运用最广泛的是唐卷草纹16.方心曲领在宋代朝服上广为应用17.元代女子最具特色首服为顾姑冠18.丝织物中采用加金的技术,这是元代的特色,又称纳石矢19.明代以网巾、四方平定巾和六和统一帽最为流行20.旗袍是清代妇女(满族)的代表服饰21.辛亥革命后中国男子服装主要以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为主22.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B、外国1.古代埃及主要使用的服装材料:亚麻织物2.古代埃及两种主要典型服装形式:罗印·克罗斯,邱尼卡3.古希腊服装从服装形态上大体可分为:希顿和希玛纯4.古代罗马服饰在服装方面也继承和吸收了希腊的服饰文化,也可以说是希腊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5.古罗马人是最先在服装上表现明确的阶级差别,代表性服饰:巨大的托加6.拜占庭服装史一直与希腊罗马、东方艺术有广泛联系的,有深受宗教影响的独具风格的服饰艺术7.拜占庭帝国时期代表性服饰史:达尔马提克8.罗马式后期女服中出现了收紧腰身,显露体型曲线的款式9.哥特式时期,格陵兰长袍的出现,使东西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和观念上有了更明显的区别10,拉夫领即轮状皱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衣领,有各种样式11.古罗马时期的女装中紧身胸衣和裙撑、填充物与支架的大量使用,使服装轮廓更加夸张和任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章节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汉代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1)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裤,所谓上褶下裤说。

褶即一种短袍。

可在膝部系带,改穿靴。

(2)带钩,初期只限甲服,后袍服也用,汉代成为风尚。

(3)服饰变革的意义:推行“胡服骑射”,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的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

(服饰变革的意义是我自己总结的,书上没有)唐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一、历史背景(1)唐前期,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这种青春、自由和欢乐之美渗透在唐文艺之中。

(2)唐中期,审美趣味中多了富贵闲适,少了雄豪刚健;多了规矩格律,少了自由不羁。

(3)唐后期,此时的艺术精神不再注重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审美趣味沿着中唐一线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纤细和伤感弥漫在整个艺术风格之中,并给以后深刻的影响。

从此以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虽有流变,但整体上从阳性趋向阴性,从雄浑趋向秀眉。

二、灿烂的唐代文化(1)南北文化交流,推陈出新。

(2)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有物质文化交流,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制度文化方面只有输出。

(3)唐朝处在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美术、工艺的高峰期。

唐朝的服饰更是丰富多彩,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

四、唐代服饰(1)唐高祖颁布“武德令”,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

(2)一般公服和平时燕居的常服吸收了异族服装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装新形式。

(3)唐官服用颜色区别等级。

冠和腰带也是官阶的标志。

武则天时织赐不同纹样区别文武官阶,为以后王朝效法。

三品以上紫色、五品以上绯色、六品七品服绿色、八品九品服青色,后因“深青乱紫”改八品九品服碧色。

(4)唐代服装种类和样式更加趋于完美、整体和成熟。

其款式和织物都和当时崇尚丰硕体态的审美融为一体。

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达到一个完美的高度,在服饰上显现出开放、自信的民族自信心。

五、唐代男子服饰(1).圆领袍衫,又叫团领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服饰。

样式为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制,形制为圆领且右衽,领袖及襟出有缘边,前后襟下缘各接横襕以示下裳之意,有单夹之别。

穿圆领袍衫时上戴幞头,下蹬乌皮六合靴,腰系革带。

(2).幞头,源于北齐,隋唐之初逐步定型。

①是用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裹在发髻的后部,稍稍突起并微微前顷;②帽带两条系于铆钉前部,两条垂于颈后,初尚平头小样,而后渐高。

③后垂的两条带子或下垂或上举,或斜耸一旁或交叉在后,带形如梭子,继为腰圆式,中施丝玄为骨。

④幞头脚的形状非常多样。

⑤不仅为男子头衣,宫中女侍也多有用者。

⑥从一块民间包头布逐渐演化为官员身份象征的乌纱帽,幞头与帻相似,也是由低向高不断上升,但其发展时间之久、变化形式之多、适用范围之广,华夏冠帽中可谓无出其右者。

六、唐代女子服饰(1)襦裙1.唐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襦、袄、衫,下身束裙子,裙式及色彩之丰富是前代从未有过的。

2.初唐女转束,接近隋代,平民多小袖长裙,裙束襦外,腰节线提高,收裙束至乳上,甚至腋下。

裙常用两色绫拼合,形成褶裥效果。

中唐以后,唐女装越来越趋长大宽博。

3.盛唐后,女装袒胸为时髦。

裙长多可曳地,以多幅为佳,常用两色绫拼合而成褶裥效果,外束裙腰上压上金银线作装饰,上有双垂绣带,红裙最流行。

(2)半臂1.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的短外衣。

(3)披帛1.披帛是继承六朝“帔紫”而来,轻薄纱罗制成,上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最初为短阔,后变狭长,是利用丝帛轻盈飘逸之态而装饰的。

(4)女着男装1.唐女着男装成为当时世风,上行下效。

(5)胡帽、幂篱、帷帽1.胡帽是西域少数民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包括番帽、搭耳帽、珠帽、毡帽、浑脱帽。

2.胡帽最初为男子头衣,武则天时期兴起穿胡装戴胡帽之风。

3.幂篱、帷帽都是女子外出遮蔽容颜之物,幂篱在先、帷帽在后。

开元时用没有遮挡的胡帽,中唐后索性露髻驰骋。

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服饰的演变,也深刻而有意味地反映了唐时社会的开明、女子的相对自由和唐人对健硕之美的欣赏。

七、胡服的流行(1)唐代开疆拓土,军威四震。

中外贸易文化交流发达,丝绸之路引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和美术等。

(2)唐代国力强大、思想开放,无所畏惧地引进吸收各国文化,表现了唐代的博大胸怀和民族自信心。

(3)其实自战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汉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大融合,服饰上相互影响,上身短褶,下身穿裤成为流行。

(4)唐中期,出现大幅度流行胡服、胡装。

分为两个时期:1.前期,受高昌、回鹘文化影响,女子多戴尖锥形浑脱帽,穿翻领小袖长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织物小口袴,软锦透空靴。

2.中唐以后,“胡服”降温,女子装束受吐蕃影响较大。

重点在于头部发式和面部化妆,有“囚装”、“啼装”、“泪装”等。

衣着方面因尚宽博反而体现不出鲜明的胡服特征。

3.“胡服”在初、盛唐的广泛流行,说明汉族衣文化同样不断吸收他民族的精华。

对异族服饰唐政府兼收并蓄,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服饰文化起到重要影响,是中国服装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服饰改革。

、宋代历史背景(1)宋代经济取得显著进步,农业、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等都有很大发展。

国内外贸易发达。

(2)宋王朝轻视北方契丹、女真、党项等少数民族,实际上他们正由弱变强。

宋朝禁止服用胡人服饰,但不可避免彼此间的仿制和影响,其中以女子的钓墩(是一种没有裤腰、两腿分离的连裤袜)最具代表性。

(3)随着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长江流域逐渐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文化上,理学和儒学真正哲学化;宋词别具一格、堪称一绝;古文、通俗文学及戏剧说唱艺术迅速发展;科技发展引人注目。

四大发明的三项产生于宋代。

二、理学与服饰(1)宋代,儒学得到复兴,“理学”使儒学得到真正的哲学化,并逐渐成为统治两宋的主导思想。

(2)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都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的意境。

(3)倡导服饰要简洁、朴实。

整个宋代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

三、宋代服制(1)宋代服饰制度出现了由帝王钦定的《三礼图》;(2)宋仁宗重新规定了冠冕的尺寸、质料、颜色、和衮服的纹章,同时调整百官的朝服制度;(3)宋徽宗时变成《祭服制度》。

四、男子服饰(1)宋初,衣冠服饰袭晚唐五代遗制,无大变化。

官员公服由袍衫、幞头、革带、革履组成。

革带是官职标志之一。

(2)袍衫,有袍衫、襕衫(襕袍)。

1.袍衫,宋代公服皆圆领袍衫,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式。

以袍衫纹样、质料、颜色分等级。

唐天子服赤黄、浅黄袍衫,折上巾、九环带、六合靴;宋因之,有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大宴服之。

又有赭黄、淡黄袍、红衫袍,常朝服。

一般男装与唐同,有襦、袄、襕衫、背子。

2.襕衫,也属于袍衫的范围,故又称“襕袍”。

襕衫为圆领、大袖,长度过膝,下施横襕以示上衣下裳的旧制。

其式初见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4)革带与佩鱼,①革带在宋代是区分官职高低的附属物,因其上的牌饰不同,有玉带、金带之称。

革带由带头、带銙、带鞓、带尾四部分组成。

鞓是皮带,也是主件。

分前后两节。

带銙在腰部后背,革带两端朝下喻示官员对朝廷的忠顺。

②在宋代只有穿紫服绯的官员才有佩挂鱼袋的资格。

(5)方心曲领,从宋代开始,凡穿朝服,项间必套一个上圆下方,形似缨珞锁片的饰物。

功能上用以防止衣领雍起,并起压贴的作用。

(5)直掇,是宋代男子的常用服式,对襟大袖,后背中缝直通到底。

长衣而无襕者称直掇,亦称直身。

(6)襦、袄,襦、袄即传统的大襟短衣。

宋时工人、商贩所着服饰各有规定。

(7)幞头与巾1.幞头是宋代官员的主要首服,以直角为多,长如直尺,与唐相比宋幞头少了爽利便捷之气多了仪态威严之感。

还有“曲角”、“交脚”,以铁丝、琴弦、竹篾为骨,弯制成不同的形状。

隆重场合可用鲜艳色彩。

2.巾子,多普通百姓戴。

巾在宋代名目繁多,有东坡巾、山谷巾、云巾、葛巾、仙桃巾、错褶样。

巾子并非正式的头衣,是燕居装束。

巾子的流行与士大夫阶层的庞大不可分离,也与士人中盛行的田园理想密切相关。

道家的出世理想更使人向往,遁世绝俗的生活态度不仅影响了审美风神尚,也促成了士人衣冠中崇古而好风雅的趋向。

五、宋代女子服饰(1)宋代女子的服饰,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裙、裤等形制。

(2)背子,又名绰子。

宋代男女皆服,但其使用、形式及时间上都有不同变化。

其形制如衫,但偏窄小,贵妇穿在大袖衫内,士庶妇女以背子为主。

背子两裾离异,前后片不缝合,腋下或后背垂有带子。

其窄长而平顺的外观,使之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饰。

(3)衫、襦、袄、半臂、背心,基本承晚唐五代服饰。

1.袄无定制,有宽袖和窄袖、对襟和大襟、长短不同。

宋妇女喜着大袖衫,但不像唐那样轻薄袒露,一般有衬衣或夹衫。

2.宋妇女仍着半臂或背心,两者样式近似,通作对襟,但半臂有袖而短,背心无袖。

宋代称半臂的缺袖者为背心。

背心实为裲裆演化而来,长及腰部,呈长方形,对襟,下摆开衩。

(4)裙,宋裙多承唐制,唐的裙式和色彩依旧盛行。

隋唐后,裙幅增加,褶裥增多,谓“百叠”、“千褶”,裙料以罗纱为主,装饰有刺绣、罨画、销金、晕染等,还缀珍珠。

裙子、裙带都以长为美,并作上细密的褶裥而使裙身显得更为修长。

当时还有一种前后开胯的“旋裙”,始行于女妓后为士大夫效仿。

(5)裤,宋代女子穿裤已露于裙外,也有单着裤而不着裙的。

当时将有裆的裤子外穿多为身份卑微的女子,贵族女子仍多在裙内着无裆之裤。

(6)帔帛,帔帛发展到宋代为霞帔,通常为狭长形,上绣纹样,悬挂项上,下端缀一坠子,帔帛质地厚实,不似唐飘曳。

(7)花冠,宋女子首饰除传统的簪、钗、步摇、梳篦外,还盛行花冠,一年四季的花朵品种合插于一冠之上叫“一年景”。

(8)缠足,女子缠足启始一般认为五代之时,始自南唐后主宫嫔,至宋时女子缠足成为儒家礼教的一部分,小脚成为衡量女子仪容姿态的标准,小脚中蕴涵着的性意识使其成为男子爱怜赏玩的对象。

六、缂丝与宋朝纺织工艺(1)缂丝是宋代盛行起来的极为精美的一种织物,又名“刻丝”,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这是中国纺织品中的瑰宝。

(2)其实缂丝并非用刀来雕刻,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