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生们在备考事业单位的过程中,常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板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先秦——军功爵制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从爵位到军功)二、汉朝——察举制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考察举荐孝、廉各一人,将人才推荐给中央,中央经过考核任命,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采取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征辟制度: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委以要职。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尚书令陈群向曹丕推荐九品中正制,后被采纳,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由中央设立中正官,按家世、才华、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将人才分为九品,上报吏部,按品授官。

后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四、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1.发展历程: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北宋时,考试实行糊名法。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2.考试程序: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会试和殿试属于一级,都是中央考试。

院试: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录取:童生通过岁试,即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秋闱”。

录取: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会试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1.古代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依据血缘和世袭。

在大多数古代朝代中,首先由皇帝或君主指定贵族子弟为官员,他们被视为合适的治理者,拥有统治者家族的有利地位。

这种制度促使了大部分权力得以保持在少数家族之中,而普通民众很难获得官职。

然而,一些朝代对贵族子弟的选任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秦朝,以嬴姓的家族成员获得官职的机会更多,这是因为秦始皇更倾向于信任嬴姓家族。

在西周王朝,周天子采用严格的考试制度,以保证按照贵族特权和养成皇家血统来选拔官员。

2.科举制度的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选官制度逐渐由世袭血统转变为科举制度。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以公平客观地选拔官员,并提供普通民众获得升迁机会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考试来评估个人的才能,选拔合适的人才出任官职。

科举制度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的考试:县试、府试和殿试。

学有所成的人通过这些考试可以晋升为官员。

这种制度在明清两朝尤其盛行,它使社会上的普通人有机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使一些寒门出身的人有机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家和学者。

因此,科举制度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3.推荐制度:除了科举制度,推荐制度也在中国历史上得到广泛应用。

推荐制度主要通过官员相互推荐来选拔合适的人选。

这种制度常常用于选择地方官员,并在宋代被普遍采用。

宋代的推荐制度被称为“荐用之法”。

它允许资深的官员和学者荐举值得提拔的人才。

在宋代,这种制度有助于选拔那些学术才能出众的人,并且一些官员通过推荐而获得了重要的官职。

在一些朝代,推荐制度也与科举制度相结合。

这种情况下,官员们首先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员,然后在官场中通过相互推荐来获得更高的职位。

4.其他选官制度的变化:除了上述主要的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变化。

例如,隋唐时期存在着举荐制度,即允许民众向政府提供官员的候选人选。

这使政府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和选拔社会各界的人才。

都元帅制度是元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通过本地的都指挥使选举得出元帅。

古代选官制度考点

古代选官制度考点

古代选官制度考点1.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四个阶段: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世袭制,自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

3.夏、商、周时代采用世卿世禄制。

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贵族子女可以世袭爵位,成为政府官员。

4.军功爵制,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这个制度是战国末期所有变法中最彻底的,最大限程度废除了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重点不在选官,而在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5.世卿世禄制的基础是分封制和井田制。

6.商鞅变法正式废除世卿世禄制。

7. 魏国李悝“食有劳而禄有功”;秦国商鞅正式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秦国的军功爵制。

8.军功爵制的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9.察举制,汉初官吏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汉是一个在乱世建立的新王朝,吏多军功很合理。

二是选自郎官,郎官是宫廷守卫或皇帝侍从。

10.汉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是察举制度的正式开端。

11.“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描述的就是察举制的内容。

12.察举的科目和方式: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秀才(茂材)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类是特科,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等。

孝廉科是汉代察举中最重要的科目,以孝行廉举为基本条件,主要是察举孝子廉吏。

1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因为魏晋时期采取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录用。

但是由于士族势力强大,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所凭准则仅限于出身门第,而造成这种现象。

14.立嫡以长不以贤”指的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袭制。

15.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推行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派中正官去各地察访士人,中正官依据品德,才能,门第来品评士人,共分九品,被评为上等者可以到各级行政机构任职。

起初九品中正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但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门第逐渐成为品评的首要甚至唯一条件,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世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为后来的门阀铺平道路。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频考点二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讲练测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频考点二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讲练测

高频考点2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高频考点解读K一、演变过程二、趋势1.由以门第、族望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的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公开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3.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的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三、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内来。

四、作用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认识1.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试和选官制度。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德才与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着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各种弊端日益显露。

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

3.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选拔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经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组织程序,从地方到中央;从选拔标准来看,经历了从重孝廉到重门第再到重才学的过程,标准逐步统一;从本质上看,成为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

【典型例题】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理解和历史阐释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二、重点知识突破1、汉代荐举制荐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人才、官吏选拔制度,分察举和征辟。

汉武帝时正式建立。

曹魏九品中正制推行后衰败。

(1)察举与征辟察举:由下而上选官,州郡官员选出“孝廉”“茂才”等,上送中央后经试用考核,合格后授官。

征辟:自上而下选官,即用人单位直接聘用,不经层层推荐;皇帝聘用为“征”,公卿郡守聘用为“辟"。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以“孝廉”为主,特科以“贤良方正”最为重要。

“孝廉”指孝子廉吏;“茂才”原名“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作“茂才”;“贤良”指贤良方正、能直言直谏之才。

察举制的“举主”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高官。

察举授官要经过考核或考试,考试内容有经术(经学)、笺奏(古代文书的一种,属奏章一类)、策论和骑射等。

董仲舒在“贤良方正”对策时提出“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感...)被汉武帝采纳,这奠定了察举制度的基础。

(2)特点:自上而下;荐举为主,考试为辅;以儒学为基础,注重德才(3)评价利: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为国家选拔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是用人制度的一种进步。

弊:到东汉后期,选拔官吏时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

2、科举制(1)整体感知(2)建立原因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隋唐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

(3)特点: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以考试成绩为录取标准。

(4)评价进步性:局限:(1)重才轻品,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底下。

(2)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的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

(3)禁锢思想。

历代选官制度

历代选官制度

历代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有许多不同的选官制度,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选官制度:
1. 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

科举制在唐朝开始,到清朝废除。

根据科举制度,候选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最终由皇帝决定是否录取为官员。

科举制度重视文学才能和道德品质,为后来的中国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

2. 任用制度:此制度在唐朝以前非常常见。

皇帝直接任命官员,官员的选拔主要依赖于皇帝的偏好和信任。

然而,这种制度也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和权力滥用。

3. 推举制度:推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

一种是举荐制度,即由地方官员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担任官职。

另一种是民选制度,即由人民通过选举决定官员。

这些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一种民主化的体现。

4. 功绩选拔制度:某些历史时期,中国政府也实行过以功绩为选官标准的制度,即通过评定官员的战功或政绩来决定他们的晋升。

这种制度强调官员的实际表现,但也容易导致官员过分急功近利或为达成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

这些是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一些例子。

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中国的选官制度也受到了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阶层、家族背景和政治氛围等。

高考历史考前必备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高考历史考前必备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主题5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

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2.征辟制:汉代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3.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中央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

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持续了1 300多年。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5.八股取士:明清时期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6.南北分卷:1427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

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7.台谏合一:宋以前各朝台(御史)、谏(谏官)职责分明,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

谏官并不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

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

8.“考满”: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

9.“考察”: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

1.西周以血统为基础实行世卿世禄制;汉代按才能和德行实行察举制;唐朝按考试成绩实行科举制。

逐渐打破血缘关系的束缚,按才能德行和考试成绩任用官员,体现了公平和社会进步。

2.九品中正制并非一无是处,相对于察举制来说是巨大的进步,因为它把选官用人的权力收归中央,只是在后来实施的过程中弊端越来越大。

3.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卷”,由其推荐后才能划定名次,认定是否考中,所以说唐代科举制还受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举荐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过程中,举荐是重要的环节。

一般由士人推举有政治才华和道德品质的人才,推荐给皇帝或上级官员任用。

举荐者多为知名学者、文人、士人等。

2.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在乡试中,选拔出一部分优秀士人;在会试中,进一步筛选;殿试是最后一道关卡,最终由皇帝亲自审定。

科举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为民主和公平,并且重视文化素养和才能。

3. 推衍制度:推衍制度是对于一些特定职位的选官制度。

例如,医学官、法学官等,都需要通过相关领域的考试和选拔程序来选拔合适的候选人。

4. 评议制度:评议制度是通过对官员执政能力和品德进行评议,来决定是否提升或降职的制度。

一般由上级官员或由同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

5. 任用制度:任用制度是指确定官员职位的方式。

一般由上级官员或皇帝亲自任命,任职后需要宣誓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以确保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同时也注重官员的德才兼备。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

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

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唐:实行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高一古代史选官制度知识点

高一古代史选官制度知识点

高一古代史选官制度知识点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高一的古代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本文将就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

首先,选官制度在古代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

周代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周王朝的建立为选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周代,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但君主并不是仅凭血统继承,而是通过一种称为“封爵”制度的方式来选取。

在封爵制度中,君主将土地和爵位赐予功勋卓著的贵族阶层,这些贵族阶层即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其地位和权力由君主赋予。

这种通过封爵制度来选拔官员的方式,为后来的选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隋唐制度。

隋唐时期,官员的选拔过程经历了科举制度和乡试、会试、殿试的考试方式。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逐渐普及,唐代时达到了顶峰。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

通过这种考试制度,唐代的官员选拔更加公平、透明,也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广泛。

唐代科举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公正性和能力导向性。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选官制度是明代的举人制度。

明代的选官制度以举人为中心,举人是通过举荐的方式选拔的,其选拔程序和标准都非常严格。

举人制度强调士人的德才双全,即需要具备一定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

通过这种制度,明代政府试图选拔出真正有才德的官员,提高政府的素质和效能。

然而,明代的举人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存在贿赂和门第之争的情况,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官员的选拔公正性。

除了以上几个典型的选官制度,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度也值得关注,比如唐代的连中三元制度和明清时期的八股文。

连中三元制度是为了选拔出品学兼优的官员而设立的制度,它要求官员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三项优异的成绩,例如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分、在刑法执法中没有严重失误、在地方辖区中无严重事故等。

高考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要点

高考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要点
2、目的:为了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 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11
3、科举制演变过程: 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员1;)隋、炀开帝创时于,隋始朝建:进进隋士士文科科帝,时侧科,重举开对制始形时采成务用;能分科力考的试考的查方。法选拔官
(2)、完善于唐朝: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 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 殿试;唐开元年间,由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7、18世纪,来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对科举制称羡 不已,纷纷向本国介绍推荐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 在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下,法国英国先后建立了文官考 试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 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 起的巨大贡献。
1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21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北宋பைடு நூலகம்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4、评价科举制
积极作用:
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 封建社会的发展。 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 治基础。 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D、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16
破题



承题



起讲


八 入手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跟着江湖哥一起了解它们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1.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夏朝启时取消。

2.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

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

3.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察举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5.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它促进了汉魏之际的士族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隋文帝时期废除。

6.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7.“自荐求官”制度: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做法,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21、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2、察举制察举制是汉朝建立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2015年高考历史重点指导: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2015年高考历史重点指导: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键入文字]
2015 年高考历史重点指导: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历史网高考频道收集和整理了2015 年高考历史重点指导: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以便高三学生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

祝大家暑假快乐。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

(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

(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新课标版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
1。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汉朝:察举制——即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

征辟制——包括皇帝征召与和公府与州郡辟除,是由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2、魏晋:九品中正制——曹丕称帝后创立。

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兼任。

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

该制度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

3、隋—清:科举制——(1)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考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评价:科举选官制度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他冲破家族限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相联,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2)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

发展: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②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③科举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④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制,防止考官舞弊。

⑤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控制士人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

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4)科举制的废除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选官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

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部落禅让制,奴隶社会的世袭制,秦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度以及明清对科举制度的发展而形成的八股取士制度。

1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这种世卿世禄制,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5 年),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齐桓公纳鲍叔牙之谏,重用同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委以军国要务,奠定了东方大国的基础。

秦穆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把来自敌国的丕豹、少数民族的由余、五张羊皮换来的奴隶百里奚,统统网罗在自己麾下,成为西方霸主。

还有如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吴王阖闾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几乎灭了楚国;越王勾践重用范蠡和文种,卧薪尝胆,灭吴复仇。

整个春秋时期,选拔优秀人才的故事不绝于书。

但是,这时的选贤任能,属于一种“伯乐相马”式的人治方式,只是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新制度。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和养士制。

军功制就是把功劳大小作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条件。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规定。

高中历史(1)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2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含解析

高中历史(1)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2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含解析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

(1)世官制时代: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由宗法分封制走向专制官僚制度)。

(2)察举制时代:汉朝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

概念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

它也是荐举制的精髓所在标准理论上是德行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

(3)九品中正制时代: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官授官的制度。

含中央选择中正官,对其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义等,成为授官依据推行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

(4)科举制时代:依靠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之后,科举制在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

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两大转变: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就地位而言,古代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就作用而言,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就选拔标准和方式而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财产、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形式趋向公开、公平、客观;就选拔程序而言,汉代主要是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隋唐以后主要是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

历史选官制度总结汇报

历史选官制度总结汇报

历史选官制度总结汇报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是各个国家、朝代所采用的一种管理官员选拔和任命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是对历史上选官制度的总结汇报,主要从官员的选拔方式、标准和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选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选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时代。

当时,统治者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稳固,通过选拔有才干和忠诚的人才来担任重要官职。

这种选官制度强调“才德兼备”,即官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能和品德,才能够胜任公务。

在这个制度下,选拔官员的方式以考试为主,通过各种考试来评判候选人的能力和品德。

这种方式被后来的中国朝代沿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除了中国,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选官制度。

例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中,官员是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的。

这种制度强调公众参与,每个公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古罗马的选官制度也比较先进,官员是由公民集会选举产生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和方式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

例如,唐朝时,科举制度被确立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才智。

这种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给了普通百姓一个晋身官场的机会。

而宋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这个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官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表现来决定是否录取,进而决定官员的职位。

这种方式保证了选拔的公正和公平性,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官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选官制度逐渐和其他的政治制度相结合。

例如,在明朝时,科举制度仍然是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但兼并了其他制度的元素。

明朝的选官制度也强调官场政治的斗争和掌握政治资源的能力。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权贵阶层的壮大提供了机会,也导致了治理和腐败的问题。

在总结选官制度的影响时,我们可以看到,选官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效果。

公共基础知识:选官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选官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选官制度(一) 先秦时期:世官制(又称世卿制)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在大禹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后,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选官制度也由此变成了以家世背景为基础的世卿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子孙世世代代沿袭继承祖辈的官爵、财物。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二) 秦朝和汉初时期1. 军功爵制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打破世袭制,鼓舞士气,大大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2. 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官员于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两个明细需要关注。

中正是指中正官:通常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九品: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定品级。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四) 隋、唐、宋、明、清时期:科举制隋朝:隋文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地位明显提高。

北宋: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为防作弊,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5 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

(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

(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

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

(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

(消极作用为主)
(二)新课标版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