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的文化本性及其先验本性——以孟子的礼学观为中心
论孟子的礼学思想
论孟子的礼学思想1、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其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兼并战争,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
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指出善性就是人类所独特的一种本性,也就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显然标志。
2、民本思想(1)经济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赋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明确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人民没有一定的产业,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信念,没有道德信念,那么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会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指出必须“制民之产”,首先必须并使百姓存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违农时地展开耕种。
“五亩之宅,一棵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善处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同时,直面当时艰巨的赋税,孟子主张“省刑罚,厚赋税”,指出统治者只有减低对民众的奴役和奴役,并使民众生活平衡,民众才可以顺从统治者,社会才可以安稳。
(2)政治①君民关系:主张“民贵君轻”,表示人民才就是最显然的。
他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重。
”并对此展开论证:“就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论《孟子》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
论《孟子》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儒学思想和文学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孟子》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
一、《孟子》的儒学思想1.1 伦理的礼仪《孟子》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伦理礼仪。
孟子在《论语》中提出“仁之道,曰尽其责,知其事,言其志,行其节”,他强调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要知道自己的事情,要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自觉地遵守诚实守信的伦理节约。
孟子还提出了“礼乐不可失,仁义不可忘”的思想,他强调要重视礼仪,要坚持仁义,以挽救社会失序的状况。
1.2 政治的君臣《孟子》不仅提倡君臣的责任,而且强调君臣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关系。
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要靠君臣之间的精诚合作。
孟子指出,君王要尊重百姓,赏识臣下,把握好政治,维护和平;而臣下则要忠心耿耿,勤政爱民,为国家做出贡献。
1.3 教育的重要性孟子也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们伦理道德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孟子认为,教育应该以爱心为基础,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二、《孟子》的文学价值2.1 精炼的语言《孟子》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炼的文学形式。
孟子的语言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人们受到感动,受到警醒。
2.2 内容丰富《孟子》不仅涉及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而且还涉及人性、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古典文学著作。
它的内容丰富,涵盖的范围很广,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3 深刻的哲理《孟子》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而且还有深刻的哲理思想。
比如,孟子提出“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哲理,让人们明白,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社会小团体做起。
三、结论从上文可以看出,《孟子》中蕴藏着丰富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儒家的伦理礼仪,而且还充分体现了政治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礼学思想刍议
【 关键词 】人 禽分际 ;非礼 之礼
“ 礼 ”起源很早 ,一般认 为 ,它起源 于原始宗 教的祭祀 仪式 。孟子生 活的 “ 礼 崩乐坏”的时代 ,古代 氏族社会生活 中各种 “ 礼 ”依然影 响着人们的 日常生活 ,并作 为一种意识 形态还在一定层面上规 范着 人们社会 生活中的各种行 为。
一 一
( 一 )重 视 人 本 身 的价 值
贵贵尊贤 ,其 义一 也” 。可 以看 到 出,孟子 在礼学 中所 要求 的敬 ,并不是一个人单 一的义务 ,反过来 ,同时要求上与下 之间应该共 同遵守这一 准则 。在孟子看来 ,一个人是否值得 尊重 ,应该 以权力 、德 性 、年龄等 因素为前提条件 ,但是孟 子 突破 了传统礼学 中尊者 、长者对 “ 敬 ”的垄 断 ,这在 当时 社会 背景下 ,具有很 大的进步意义。
一
、
( 一) 礼 是 人 与 禽 之 区 别
孟 子认 为礼作为社会 生活中的一种文化规范 ,它将人与 禽从 根本上做 了区分 。孟子 日 : “ 人之有道也 ,饱食 、暖衣 、 逸 居而无 教 ,则近于禽兽 。 ”【 1 】 在 这里孟子强调 的教 ,指 的 就是礼乐文化 ,也就是 “ 礼” 。在孟子看来 ,“ 礼”产生于远 古时代圣人 对人 的 自然状 态的忧虑 ,人与动物根本 的区别在 于就是在群 体生活中 ,人能 自然而然地结成五种最基本 的社 会关 系 ,即父子 、君 臣 、夫妇 、长幼 以及朋友 之 间的关 系 。
从 而 ,也 就 有 了 礼 文化 的 出现 。 其实 ,在人禽 之别方 面 ,孟子 从 “ 类 ”的属性人手 ,认
为人作为一个统一 的物类是有共性 的 ,这中共性在于 ,一体 貌相似 ( 例如所谓 “ 天下 之足同” ) ,二感觉相同 ,三心对理 和义 的认 同,这是人性 中最至关 重要的一点 ,能否保持它 的本色是人与 自在人 的差别 ,也是圣人与凡人 的区别 。
《孟子》文论思想分析
《孟子》文论思想分析孟子的主要思想(一)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在儒家学说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之为“孔孟”,儒家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主要体现在“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方面。
一、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
他大大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其中,最突出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尽心下》)孟子认为民众比君主重要,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民众的信任。
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离娄上》)桀和纣丧失了天下,正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
因此他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提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伐,推翻他,并认为这是正义之举。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万章下》)“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尽心下》)对于汤伐桀、武王伐纣之事,孟子明确表示“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他认为不仁不义的上位者是“独夫”,人民就可以“易位”甚至名正言顺地杀了这样的人,而不背上“弑君”的罪名。
孟子强调国君不仅要爱护民众,也要爱护臣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离娄下》)在他看来,国君对臣下不尊重、不爱护,臣下同样可以背弃国君。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万章下》)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战争是否该兴起的重要标准。
当齐宣王在攻取燕国的问题上向孟子请教时,孟子认为取不取燕国要看燕国的人民是否愿意,“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
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礼,是一种礼仪文化,一种极为重要的古老习俗,源自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至今仍能在中华文化中找到根植。
礼学,则是以礼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仪式、文书、习俗及伦理道德等内容的学科。
孔孟荀,是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的代表人物,秦汉时期,其形成了完整深刻的礼学思想,并且仍然被现今的一些科学家当做研究古代礼仪的理论基础。
孔孟荀礼学思想,建立在礼的根植上,他们认为,“礼有五大开始:礼,义,礼,仪,忠”(《论语》)。
礼是开始,义是约定,仪是敬礼,忠是履行。
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乱礼,乱和秩序不存在,因为礼是一种必须要有的习俗,只有它能够将世界秩序化。
因此,孟子曾说:“礼者,所以传道也,受命也,业行也。
”(《孟子》)。
也就是说,礼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礼仪的作用,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使人们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高尚的人。
孔孟礼学思想,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观念:一是强调“义”,即遵守约定,垂慈行义,这种认为做正义是人们应该尽的责任;二是强调“仁”,即礼以仁义为本,以仁慈做人,这就是认为仁慈是最重要的原则;三是强调“节”,即礼以节制为本,以节操行事,这就是认为有礼貌的人懂得如何应对事情。
孔孟荀礼学思想,从实际角度来看,既涵盖了当时仪式、文书、习俗及伦理道德,又强调了时代所推崇的仁义和节操,以及在政治、内外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礼仪。
因此,孔孟荀礼学思想不仅仅在当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在今天也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当下,礼拜、礼仪等文化、传统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孔孟荀礼学思想不仅是极具影响力的一代思想家的思想体系,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习俗,对人类进步拓展了一个新的方向,及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礼乐制度的社会性与客观性——以庄子礼学观为中心(一)
论礼乐制度的社会性与客观性——以庄子礼学观为中心(一)摘要:庄子反“礼”是自司马迁以来学者们的共识。
礼作为一个深度结构概念,是礼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复合。
庄子质疑世俗之礼的合法性,认为礼作为权势者实现自己贪欲的工具,导致了礼乐制度与人性的背离。
在礼的深层结构即“礼质”层面上,庄子肯定了礼的秩序意识,认为礼中的尊卑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一致的,具有客观性。
因而,以“两行”之理,处于因顺与反抗之间,正是庄子对待礼的主要态度。
关键词:先秦;道家;庄子;礼学;秩序;礼乐制度正像任何文明、文化现象是双刃剑一样,礼在真实的情感被逸出,只剩下外在形式的时候,也就是礼走向工具化的时候。
庄子反“礼”是自司马迁以来学者们的共识。
一般学者提到庄子的礼学观,多根据外、杂篇少数篇章的激烈言辞,认定庄子学派反对仁义礼乐的立场。
其实,当我们将庄子放入战国的礼崩乐坏的文化背景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化景观:一方面是多数人直接践踏礼乐制度,使得昔日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乐制度面目全非;另一方面,是部分汲汲于推行“世俗之礼”的儒者,在片面地维护礼中,使得礼的形式化乃至异化的情势更为突出。
这样,践踏礼与维护礼,都不同程度地使礼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这种状况使得儒家阵营里“大醇而小纰”的荀子,也忍不住对当时的“俗儒”、“贱儒”发出强烈的指责,更何况是崇尚“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庄子呢?一、诸侯之门,仁义存焉庄子指斥礼主要是针对礼的种种弊端而发的。
从礼存在的合法性看,世俗的礼往往成了“禽贪者器”(《庄子·徐无鬼》,以下只注篇名)1]。
在仁义礼乐被肆意践踏的现实中,执政的统治者都是“大盗”,无论圣人发明了什么好的规章制度,他们都会巧妙地据为己有,并用来奴役、剥夺他人,使他人失去自然之性。
圣人与“禽贪者”之间,往往展开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智慧较量。
当圣人“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胠箧》)。
孟子的文艺观
孟子的文艺观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对政治、伦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文学艺术有着独特的见解。
孟子的文艺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艺术的价值
孟子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文学艺术中所表现的美好情感和道德观念,能够感染人们的情感,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品德和行为。
因此,他认为文学艺术与政治、伦理等领域同样重要,是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学艺术的功能
孟子认为,文学艺术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
第二,它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品德和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第三,它可以传承历史文化,保留和扩展人类的文化遗产。
3. 文学艺术的标准
孟子认为,文学艺术的标准应该是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情感需要。
他认为,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其中所表现的美好情感
和道德观念。
因此,他强调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情感和生命力,才能够真正触动人们的内心。
4. 文学艺术的创作
孟子认为,好的文学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对人性本质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创作出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美好品德和行为的艺术作品。
同时,他也认为,艺术家应该注重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的研究,使作品更加生动、精彩和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孟子的文艺观强调文学艺术的价值、功能、标准和创作,不仅为当时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也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
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
在中国古代,孔孟荀礼学思想是一种著名的思想学,由孔夫子和孟子一起创立。
这种思想学以礼仪为核心,以礼仪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礼仪思想。
它认为礼仪是衡量行为的标准,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偏离自然和道义的行为,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孔孟礼学思想有以下论要:
一是仁的论要。
它认为仁是人类具有最高精神品质的标准,以及人类与自然和道义的最佳联结。
思想家们认为,只有关注仁,才能让人类不断地保持更加完整、优质、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礼的论要。
孔孟思想认为礼仪是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能够帮助人们克服自私、贪婪和因循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是义的论要。
孔孟思想认为,义是具有最高道德品质的标准,它是通过践行仁礼来体现的,只有以义的道德行为走在前面,才能有效的为人类的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
四是智的论要。
智是孔孟礼学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它处理一切问题的依据。
思想家们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以及处理好事物,就无需任何外力,自然就能走向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孔孟荀礼学思想以礼仪为核心,以仁、礼、义、智为主要论要,对早期中国社会文明和道德素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能够唤起人们尊重他人、崇尚自然,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如今,这种思想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只有掌握了正
确的道德观念,人们才能继续推动中国文明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宽容作出贡献。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孟子》七篇不只是述仲尼之意。
牟宗三先生说:“内圣一面的彰显自孔子立仁教始,曾子、子思、孟子、《中庸》、《易传》之传承,即是本孔子仁教而展开者。
就中以孟子为中心,其器识虽足以笼罩外王,然重点与中点以及其重大贡献,实落在内圣之本之挺立处。
”(《心体与性体上》“综论”第4章)《孟子》的思想包含下列三个方面:一、心性论孟子的心性论是有开创意义的。
他是在“生之谓性”之外,另开了一个新领域。
孟子的新理论也不是凭空来的,是根据一个传统来的。
这个传统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孔子。
从孔子的哪一个概念开出了新传统呢?孔子点出了“仁”。
孔子言“仁”的境界那么高,那是以前没有的。
没有人讲“仁”达到孔子那么高的境界。
孟子讲的“性善”是根据孔子所言“仁”讲的。
孔子并没有把“仁”说成是性,因为孔子那个时候,人性问题还没有孟子时那么显要。
所以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第十三章)但是,孔子认为''仁’’就是人心,如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 孟子就在孔子的基础上证成人性本善,由仁心说人性,心性是一,是良知良能,天生本具,而且进一步证成“尽心知性知天”(见《尽心章句上》第一章)。
这就是孟子的心性论。
孟子的心性论,对孔子的理论作了很好的解说和发展,形成了儒学自己的理论系统,奠定了儒家内圣之学的基础。
一谈到性,人们立即想到“食色性也”。
不错,食色是人之性,但也是其他动物之性呀。
我们稍加思索,就不禁要问:这些维持形躯生存的种种欲求,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吗?人是否只是一个较聪明的动物,永远只受其感性欲求驱使而不能解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孟子举了很多例子来表示义理生命和自然生命之间的冲突,由二者的冲突而彰显出人的生命中,有超越于形躯私欲的道德心在,其核心是“每个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
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论孟子的礼学思想(一)
论孟子的礼学思想(一)摘要]孟子是一位精通礼的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辨礼义,为僵化的等级性礼学注入了新的内容。
在他的两种“敬”的学说中,敬不是单向性的义务,而是上下之间共同遵守的准则,他强调礼的本质高于形式,高扬了人的道德自觉意识与生命意识。
关键词]孟子;礼学;敬;生命意识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他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齐、梁。
因为唐宋以来确定的“亚圣”的地位,他的学说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他的性善论、道德自觉意识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他学说的支柱。
本文拟从礼学的角度,对他的学说作一清理。
一、本质的礼学“敬”是礼的根本精神,这是千百年来治礼、行礼者的共识。
现存的小戴《礼记》开篇即曰“毋不敬”,以致后人在追溯礼学精神时,以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礼记集说·曲礼上》)。
但是,敬在孟子思想中,已由纯粹的虔敬与服从,被赋予了人性尊严的内容,它不仅仅是由外在的“俛仰周旋威仪”程序所构造,相反,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孟子同时代人景丑依据“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孟子正义·公孙丑下》,以下所引本书只列篇名)的理论,认为齐王是敬孟子的,但孟子的行为却对齐王毫无敬意。
孟子则认为自己比所有的齐人都更尊敬齐王。
在他看来,齐人没有人在齐王面前称说仁义,并不是仁义不好,而是齐人认为不足以与齐王言仁义,因而这是对齐王的最大不敬。
相反,孟子则对齐王竭尽所忠,“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公孙丑下》)。
这样事主尽忠,就是敬,相反,事主不忠,以君王鄙陋,不足以与之言仁义,则是不敬。
因而,他认为从形式上看,他似乎没有按照礼书上所言:“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公孙丑下》),是一种不敬,但是如果撇开礼的这种形式,礼义不是含有这三种标准吗?即“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孟子论礼的本质
孟子论礼的本质
孟子论礼的本质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古代氏族社会各种礼的`温情依然残留着,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在一定层面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尽管孟子思想中核心的观念就是"仁",但他依据孔子的以"仁"释"礼"的思路,对"仁"进行了理论抽象,不仅把"仁"看作是礼的内涵,而且他进一步论证了礼乐制度所体现的仁义礼智,是一种先验的道德理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规定.
作者:梅珍生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刊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 2004 ""(3) 分类号: B22.5 关键词:儒家孟子礼学礼的本质。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熊十力和梁漱溟心性论的比较
熊十力和梁漱溟的心性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 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但是,他们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熊十力的心性论中,“体用不二”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心 之本体与宇宙本体、人类行为和思维的不可分割性。相比之下,梁漱溟则更加强 调心的本然、天然状态,认为这是真正的心之本体。
同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礼乐政教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也充分证明了礼乐政教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的隔阂,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共鸣。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的探讨,深刻阐述了礼乐政教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孟子礼乐论强调以仁义礼智为基础,实 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礼乐政教也在 不同时代和文化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 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目录
01 引言
03
一、礼乐政教的思想 背景
02 主体部分
04
二、孟子礼乐论的内 涵
目录
05 三、礼乐政教的历史 效应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礼乐政教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秩序 和人性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孟子礼乐论具有重要地位,为礼乐 政教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本次演示将详细阐述孟子礼乐论的内涵,并探讨其在思 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最后,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其思想精髓仍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展中寻求平衡,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在现 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经典文化《孟子》思想体系整理
经典文化《孟子》思想体系整理经典文化《孟子》思想体系整理一、论性善:1、人类有着有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是人类共同的本性。
2、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人皆有“四心”,即: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3、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稳固的,必须经过后天的自我修养,才能逐渐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4、提高修养,扩充善端,顺性而为。
二、论心性(人格):1、尽心:把人的本性中的“四端”扩充到极致;2、知性: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的认知并且长期付诸实践;3、寡欲:淡泊物欲,清心寡欲;4、内省:反求诸己;5、养气:养心,养浩然之气。
三、论政治: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仁政思想:保民、养民、教民。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制民恒产,安居乐业;轻徭薄赋,减轻负担;重视教育,教化民众。
3、推行王道,反对霸道。
四、论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五、孟子的人格魅力:以天下为己任,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出自《孟子》的成语一、梁惠王(上):1、引领而望2、明察秋毫3、缘木求鱼4、寡不敌众5、始作俑者6、坚甲利兵7、深耕易耨8、秋毫之末9、五十步笑百步 10、挟泰山以超北海二、梁惠王(下):11、与民同乐 12、水深火热 13、箪食壶浆 14、出尔反尔 15、匹夫之勇 16、疾首蹙额 17、寡人之疾 18、顾左右而言他三、公孙丑(上)19、解民倒悬 20、事半功倍 21、具体而微 22、出类拔萃 23、心悦诚服24、反求诸己25、与人为善26、以德服人27、浩然之气28、鸡鸣狗吠 29、揠苗助长 30、阿其所好 31、绸缪牖户 32、尊贤使能 33、恻隐之心 34、是非之心 35、舍己从人 36、无敌于天下四、公孙丑(下)37、绰绰有余 38、怨天尤人 39、舍我其谁 40、此一时,彼一时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2、天时地利人和 43、采薪之忧五、滕文公(上)44、为富不仁 45、守望相助 46、绝长补短 47、洪水横流 48、饱食暖衣 49、长幼有序六、滕文公(下)50、枉尺直寻 51、不忘沟壑 52、乱臣贼子 53、率兽食人 54、贫贱不移 55、威武不屈 56、富贵不淫57、一傅众咻 58、钻穴逾墙七、离娄(上)59、好为人师 60、为渊驱鱼 61、为丛驱雀 62、自暴自弃 63、易子而教64、授受不亲65、不虞之誉66、手舞足蹈6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八、离娄(下)68、不为己甚 69、视如寇仇 70、赤子之心 71、披发缨冠 72、掩鼻而过 73、夜以继日 74、易地而处 75、左右逢源九、万章(上)76、以文害辞 77、以意逆志 78、自怨自艾 79、先知先觉 80、匹夫匹妇十、万章(下)81、岌岌可危 82、翻然改进 83、知人论世 84、却之不恭 85、杀人越货(越:抢劫)十一、告子(上)86、专心致志 87、鸿鹄将至 88、鱼与熊掌 89、乐善不倦 90、舍生取义 91、杯水车薪 92、一曝十寒十二、告子(下)93、言归于好 94、以邻为壑 95、敬老慈幼 96、教亦多术 97、敌国外患 98、拒人千里十三、尽心(上)99、习焉不察100、独善其身101、不言而喻102、引而不发103、仁民爱物 104、当务之急 105、举一废百 106、安富尊荣 107、居仁由义 108、弃如敝屣 109、登泰山而小天下十四、尽心(下)110、茅塞顿开111、同流合污112、大而化之113、来者不拒114、再作冯妇 115、百世之师 116、言不顾行 117、民贵君轻 118、言近旨远 11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
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
中国古代礼学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礼学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
其中,孔孟荀礼学思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古老的礼学思想。
因此,本文以《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为标题,简要分析其主要内容。
首先,关于《论语》,孔孟荀礼学思想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任何人只要肯努力学习,就会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从三方面阐明了“礼”的性质和功能,即“礼”代表“仁”,具有“正义”、“敬”和“美德”;礼则代表“礼节”,是一种传统仪式,帮助人们学习礼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礼也是一种艺术,具有审美功能,能美化环境,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其次,关于《孟子》,孔孟荀礼学思想强调“仁”的重要性,仁者必有义,而义者则必拥有仁。
孔孟荀礼学思想还指出,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应当建立“令”制,即以君主拥有发布法律权力,而忠诚居民有遵守法律的义务。
此外,孟子还认为,社会的发展要依靠人的精神,所以尊重知识和聪明才智,尊敬别人,崇尚自律,尊重伦理和道德等,是必要的。
最后,《荀子》认为,政治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文明”,王者的职责是给予良好的政策和指导,而臣民的职责是相互尊重、爱护神明和保护财富,以及团结一致、行为检视等。
此外,荀子认为,要改善社会状况,就要以“审”为纲,即实行审慎尊敬的政策,以消除不公平,促进社会发展。
总得来说,孔孟荀礼学思想既强调遵循传统,又支持改革,即倡导以“学”、“仁”、“义”、“文”和“审”为核心内容,致力于促进公平的社会秩序。
它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并始终保持着重要的社会地位。
因此,《孔孟荀礼学思想论要》堪称是中国礼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文化的概念
孟子文化的概念孟子文化是指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所提出的思想体系以及其影响力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
孟子文化蕴含了孟子的思想精华,包括“性善论”、“仁政论”、“教育论”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也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孟子文化重视人性的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变坏,所以他提出了“性善论”。
他认为人们天生有善良、慈爱和道德的本能,只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引导,才能展现人性的优越性。
这一思想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追求道德的高尚。
其次,孟子文化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并保障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孟子提出,“为政以仁”,强调君主要具备仁爱的品质,并以仁爱来治国。
他认为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尊重他们的权利,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平。
这一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文化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人之所以可以成为人,是因为有教育”,他认为教育是每个人得以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据孟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使个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一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教育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
孟子的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地的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人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的思想在道家学说和佛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传播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总之,孟子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思想的集合体,它蕴含着关于人性、仁政、教育和天人关系的重要理论和价值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3)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3)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
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墨家三表说墨子提出的认识或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
《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
”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即实际大众经验;“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即政治实践。
道法自然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
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无为而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涤除玄览老子把握道的一种方法。
就是就要把人的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的干扰,象一面清澈幽深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就能把握道了。
这是一种神秘主义认识方法抱法处势出自《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韩非强调"法"在统治中的作用,同时突出"势"的重要性。
提出要"法势合一",统治者必须同时兼备两种权威,即制订法的权威与实施法的权威,才能达到"抱法处势则治"的境界。
论孟、荀对“礼”的认知差异
[摘 要]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作为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和成就不断被传承和完善。
一般认为,孟子和荀子是继孔子后思想倾向有所不同的两位大贤,在肯定“礼”所具备的规范性并对礼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追求外,二者对“礼”适用性和强制性的见解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存在差异的“礼”的定义自然引发了对“礼”作用范围的不同定义。
孟子之“礼”更倾向内在引导性质的道德准则,而荀子之“礼”偏于外在起抑制作用的秩序规范。
[关 键 词] 孟子;荀子;“礼”;先秦诸子思想论孟、荀对“礼”的认知差异胡奕杨“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核、理论体系的关键构造,兼具外在形式与内在人伦范畴。
孔子继承并创新了周礼,而孟、荀二人对孔子的“礼”的认识与继承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受二者不同的人性论说和思想构造的影响产生,使得两位儒者学术语境中的“礼”具备了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度,对“礼”的具体作用与影响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孟、荀二人都肯定了“礼”的规范价值,他们对于“礼”的不同认识与讨论也为儒家思想中的礼学思想体系做出了顺应时代的补全。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儒家思想被作为封建思想的代表进行了锐利的剖析,礼教也被作为典型陷入争论,但学者们对于“礼”本身于中国古代伦理政治的地位多是持肯定态度①。
现代学者结合新的材料和学说思想,对孟、荀礼的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有益补充②。
部分学者如李桂民认为制度派的荀子与道德派的孟子只是在礼与道德存在学说上的偏重,孟、荀二人皆重视仁与礼③。
与孟子之礼多与仁、义、智相关联不同,学者对荀礼与荀法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较多的讨论④。
与此同时,有观点认为荀子之“礼”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利益张本,如岑贤安、何成轩即认为荀子受时代变革与阶级因素影响,形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礼’”⑤。
一、孟子之“礼”《孟子》中提及“礼”的频率是远远少于“仁”的,不加上书籍序说共提及五十八次,而书中孟子自身话语中提及礼有三十八次,其中对于“礼”的讨论较为深入的应是“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即礼的实质是调节和修饰仁、义,以及“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即仁者爱护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国学智慧—2018年—笔记及课
国学智慧—2018年—笔记及课国学智慧—2018年—笔记及课后习题(1)1.论语与君子修为1.1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①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公元前551年②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鲁国③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甲骨文,铜器铭文④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诗经》《周易》《尚书》⑤《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⑥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⑦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1.2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①《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20篇②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君子107小人24③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左传》《国语》《楚辞》④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我关系,天跟人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⑤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⑥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⑦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⑧“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老子1.3君子的内涵①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道德底线是什么?仁②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世说新语》③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妻子的保护之心,对孩子的保护之心。
④“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恰恰是让人开始放弃一些东西。
?保持快乐心境⑤君子在做人、培养自己德行的时候要抓住根本,这种根本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1.4君子之道①君子务本的第三点指的是什么?自重(第一点要孝和顺,第二点自信)②“泛爱众而亲仁”是以下哪个学派提出的?儒家③“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谁说的?孔子④以下哪些君王是通过好的德行政策的推行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爱戴?尧舜禹,商汤,周文王⑤从思想上讲,成为一个君子要清正刚毅。
孟子礼论的内在理路_杨新宾
2013年3月理论学刊Mar.2013第3期总第229期Theory Journal No.3Ser.No.229孟子礼论的内在理路杨新宾,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在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中,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改变了礼在孔子语境中的内外双重向度,而力图予以完全心性化的注解。
孟子对礼的限定,虽然带来了表述上的便利,但实质上却也极大地压缩了礼的内涵,从而带来了自身理论上的困境。
在“四端”之中,礼没有独立、完整的涵义而辐辏于仁、义,其价值的体现要落实在二者之上。
〔关键词〕孟子;礼;性善论;四端说〔中图分类号〕K231;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3)03-0100-05孟子的“性善论”是先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
“性善论”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所谓“四端”说。
《孟子·公孙丑上》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说非常重要,“实为孟子对行善之基本论证”[1](P120)。
孟子之所以立此“四端”,就是“要在就人之主观内在的心性之自动表现,为此诸德之端始本原处言”[2](P99)。
在孟子的观念世界里,“四端”为人人皆有,“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3](《告子上》),将“四端”植根于人的心性之中,这也成为孟子人性论的重要特征。
“四端”之中,礼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礼源于原始宗教中侍神致福的活动,后来逐渐被赋予人文意义,至周代制礼作乐达到一个高峰,内涵也更趋丰富。
但先秦之礼更多显露的是一种外在约束之意,至孟子时明确将其诠释为内在品性。
孟子“引礼入心”的过程,无疑是值得探讨的。
一、孔孟之礼的异同孔子之时,“礼崩乐坏”,如何赋予礼以新的价值,成为当时的重大课题。
中华国学题库总结答案
绪论1.中华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
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妥当的是中华一词主要是种族概念2.当前流行的国学概论著作主要有三种形式。
下面哪一项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以经学为中心的形式3.关于本课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种阐述最为妥当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4.关于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两种表述比较合适:先秦时代以诸子学说为核心;秦汉以后以儒道佛三教为框架5.从导论的内容看,本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思想性强,可以丰富人生智慧6.武王崩三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王若曰···下面哪一条最能概括其中思想:周公诰命诸侯:周人的统治遭遇了危机第一章1.易经这部古老的文献,最初主要用于:蓍筮2.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3.在汉代,以京房为代表的易学家继承了易传的传统,发展出一套繁琐复杂的方法,用以推算祸福吉凶。
这种方法被称为:象数易学4.义理易学是中国易学的学术流派之一。
义是卦象、卦辞的含义,理是道理、真理,义理易学就是着重探讨易经卦义和道理的学说。
义理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王弼5.上古时代的人们用乌龟的腹甲,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放在火上炙烤,然后根据龟甲显示出的兆纹判断吉凶。
这种方法被称为:龟卜6.有了需要占卜的事情,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卜甲取出,放在火上炙烤。
经过炙烤的龟甲,表面呈现出一些细微的裂纹,人们认为这是:龟兆7.按照周代筮法的规则,4和5为少数,为阳;8和9为多数,为阴。
假如三变的结果分别是9、8、4,即两多一少,记为“”,这被称为:少阳8.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这里所说的圣人是指:包牺氏9.在周易筮法中,如果是老阴,就应该变成阳爻,如果是老阳,就应该变成阴爻,从而得出新的一卦,这被称为之卦。
之就是至的意思,表示从原来的卦变为另外的一卦,这被称为:卦变10.在中国上古时代,负责占卜的官员根据兆纹预判事情的祸福吉凶,君主参考卜官的报告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
他生活于战国中期,他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齐、梁。
在他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借助于变法、军事扩张等手段已完成了向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转变,但在社会意识中,古代氏族社会各种礼的温情依然残留着,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在一定层面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虽然它不必直接地以礼的面目出现,如孟子思想中最核心的观念就是“仁”,但他依据孔子的以“仁”释“礼”的思路,对“仁”进行了理论抽象,把“仁”不仅仅看作是礼的内涵,而且也进一步论证“仁”是礼的先验依据。
一礼作为一种文化规范,它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孟子以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1](《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强调的教,不是别的什么内容,而是指礼乐文化,教的内容是教以人伦。
孟子称,礼乐文化是人在渴求与动物相区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但从社会文明的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几希”的差异,才得以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它是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根由。
孟子以为“礼”产生于远古时圣人对人的自在状态的忧虑,“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滕文公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基点就是在群体生活中,人能自觉地不期然地结成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
人作为群居的动物,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已摆脱了动物界的自在性,于是便产生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有了“应当如何”与“不应当如何”的观念,这就是礼文化观念的直接起源。
在孟子看来,社会生活中的这五种关系,除了“父子有亲”带有血缘的自然因素外,(同时,这种自然因素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尽管在其他动物中,它们或许知其母,有舔犊情深的母子依赖关系,但是,知道“父子有亲”的,必然是人类发展到对偶婚阶段的产物。
)其他四种关系,也纯为人类所独有,而且这种关系,不会在百姓中自动地产生,并保持下去,它需要先知先觉们不倦地督促、纠正、帮助众庶,使他们各得其所,然后加以提携和教诲,才会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在孟子的礼学体系中,这种人伦关系居核心地位的是父子、君臣关系。
父子关系体现了家的范围内以“亲亲”为主的原则,君臣关系则体现了国或社会公共空间中的“贵义”原则。
它们分别代表了家、国的两个方面,它们神圣不可侵犯。
对于宣传动摇这两个方面的任何理论的人,孟子都不惜斥之为禽兽。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受,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滕文公下》)杨朱为我,废弃君臣关系,被孟子痛斥为禽兽。
但是,按照孟子自身的理论,所谓“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公孙丑下》),从表面上看,这种“不召之臣”似乎也表现了一种“无君”的踞傲,但,他并不象杨子那样一味地“为我”,他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认为“有为”的君主,必是那种“尊德乐道”之人,他们对待“不召之臣”的态度是礼贤下士,做到“欲有谋焉,则就之。
”(《公孙丑下》)孟子所谓的不召之臣,只不过是以自贵其德而向君主叫价的救世者,而非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自利之徒。
相反,一旦为君主所赏识,他必然汲汲于“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继三圣”(《离娄上》)的宏伟事业。
同样,在被孟子视为“无父”的墨者看来,儒家的差等之爱,若作彻底的推论,也会成一种“无父”的为我说。
《墨子》里有段话就对“差等之爱”作了一个恶意的推论,儒者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
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
”[2]最后一句“爱我身于吾亲”,这本是儒家差等之爱的应有之义,经墨家推到极至,却使它与儒家强调的孝道不合。
从思维方式上看,儒家的差等之爱是一种外推,是以自身与亲的关系作为基点的,是一种爱的逐渐扩张,是在保持“亲亲”之爱基础上的扩张,而不是一种内敛式的爱的递减,否则,就会走向“为我”,由此可见,儒家的差等之爱,是不具备可逆性的。
儒墨的差别是一种普世之爱与差等之爱的区别,它们反映倒不是文明与野蛮的对立,相反,它们倒构成了文明发展史上“先进”与“后进”的两个阶段。
在“人禽之辨”的讨论中,孟子将“仁”内化为一种心理感受,竟而升华为道德的自觉意识。
“无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在于礼乐道德规范背后的心理差别,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公孙丑上》)但是单纯的心理差异,还不足以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现代动物学研究表明,在体现恻隐之心的爱幼方面,不仅猿类,而且其他种类的许多动物都会表现得“义无反顾”,因为爱幼完全是自然界赋予动物的求生本能,这种“爱幼”的恻隐之心,利于个体求生与族类生命的延续,也符合动物界的自然法则。
同样,动物界中还存在一种动物群体在对抗另一种动物群体的进攻中所表现出的“是非之心”、动物界中所存在的对偶婚所表现的羞恶之心,以及道德家们有时为了论证“名教出于自然”,指出“蜂蚁犹有君臣,犹有父子”等等。
这些都证明高等哺乳动物的群体生活、伦常秩序、同类相助、亲子之爱等,并不比人类逊色多少,有些方面甚至还胜过了人类:狼不吃狼。
相反,人类从蒙昧时代起就自相残杀,西方人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中国人说一部二十五史就是一部“相斫史”,[3]这说明单纯的动物式的心理差别,不足以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事实上,在先秦的儒道相难中,《庄子》记载:“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
庄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
’庄子曰:‘至仁无亲。
’”[4]显然,庄子所理解的“仁”及其所体现的恻隐之心,不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品性,而是动物所共有的自然本性、本能。
对这种自然本性返归、实现得越彻底(“至仁”),也就是摆脱人为的、社会道德规范的“仁”越彻底,从而在自然人性复归的目标下,否定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礼乐文化的独特性。
孟子虽然调强“仁”作为礼的内在先验依据,竟而在一定程度上,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看作是人与动物界的区别之一,但他的认识并不就此止步。
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这样,能否将此“恻隐”之类的心理感受,常存于心,并发自内心地去实行,是“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源,也是文化精英与一般众庶的差别,人能自觉地创造礼乐文化规范是人与动物界的差别。
人所具有的这种道德自觉,并不是为了刻意地用一些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相反,构造“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的礼乐文化,正是为了把自己从动物界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是对人性的一种提升,也是人优越于动物的证明。
卡西尔说,“对于统辖一切其它有机体生命的生物学规律来说,人类世界并不构成什么例外。
然而,在人类世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看来是人类生命特殊标志的新特征。
[与动物的功能圈相比],人的功能圈不仅仅在量上有所扩大,而且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
在使自己适应于环境方面,人仿佛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
”“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符宙之中。
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个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
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个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
”[5]孟子将人禽之别定位于对礼乐文化的构造,与卡西尔的观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在人禽之别方面,人除了用礼乐文化文饰人的生活关系之外,人在适应自然界的方式上,也与动物迥然有别,这方面的差异我们在《周礼·大司徒》中可以看到。
在辨析人与禽兽差异的过程中,孟子首先是从人的“类”属性入手的,认为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物类是有共性的:“尧舜与人同耳”(《离娄下》),“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这种共性是圣凡所共一、共有的。
那么,人的共性何在?孟子以为:“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把人的共同点归结为三点,一是体貌相似,所谓“天下之足同”;二是感觉相同,易牙认为是美味的东西,我也会认为是美味;三是心对理、义的认同,这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一点,能否保持它,是自为的人与自在的人差别,也是圣凡的区别;在这种“类”的共性基础之上,孟子从制度、心理、以及道德自觉等方面,进一步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而这些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容,可以内敛地反映在“礼”这一概念上来。
人禽之辨也体现在人的交往态度中,孟子对人与人的交往,强调必须注重礼的实质性内容。
孟子说:“食而弗爱,豕交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尽心下》)强调恭敬之心,是在送礼之前就具备了的。
就是说,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有几种迥异的态度。
一种仅是让别人像猪一样地活着,这就是“豕交”的态度;一种是“兽畜”,这是一种爱而不敬的态度,他可以像宠爱小狗小猫一样地畜养你,但他并不将你看作是人;而真实的合于人的尊严的交往,只能是发自内心的“恭敬”。
存心,才能真正有礼;礼非徒仪节,必以敬人为本。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离娄下》)如果一个人以仁心、以礼、以忠对待别人,依然遭受他人的蛮横无礼,那么,我们只能遗憾地说,这种不能识别仁、礼、忠的人,与禽兽无异。
因为没有仁、礼、忠教养的人,是不可能识别别人的文化教养的。
因此,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敏感的心灵,是否把人当作人来尊重,以及在对待人事方面,是否具有尽心尽力的认真精神。
礼作为文明的表征,是与人的心灵相联系的,它要求对人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而不仅仅是徒有其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