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司马光好学》诗词鉴赏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③迨:等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译文: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译文:5.本文中能表现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
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参考答案:语文网3.①担心②已经③曾经④才4.①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②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
5.D6.“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
附译文: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用力多者收功远文言文翻译
用力多者收功远文言文翻译
“用力多者收功远”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
出自宋代朱熹《司马光好学》。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司马光好学》及译文—阅读题答案
《司马光好学》及译文—阅读题答案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假设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立刻,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说明】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③迨〔di〕:等到。
3.说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患记问不假设人〔〕②众兄弟既成诵〔〕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译文:〔〕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立刻,或中夜不寝时。
译文:〔〕5.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
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2分〕参考答案:3.①担忧②已经③曾经④才4.①〔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贯到能够娴熟地背诵为止;②读书不能不会背诵,有时在立刻,有时在半夜未睡时〔或睡不着时〕。
5.D 6.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
附译文: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忧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技能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争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贯到能够娴熟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③迨(dài):等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译文: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译文:5.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
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2分)参考答案:3.①担心②已经③曾经④才4.①(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②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或睡不着时)。
5.D6.“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
附译文: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朱熹诗词诗歌作品赏析
朱熹诗词诗歌作品赏析朱熹诗词诗歌赏析11春日朱熹〔宋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2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宋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3劝学诗/ 偶成朱熹〔宋代〕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本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
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朱熹诗词诗歌赏析21观书有感·其二朱熹〔宋代〕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蒙冲一作:艨艟)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
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
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司马光好学
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勤奋读书。
练习: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患记问不若人2、最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也。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①患:担忧。
②若:如。
③游息:玩耍休息。
④迨:至,到。
⑤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
⑥乃:才。
⑦尝:曾经。
⑧或:有时。
⑨咏:吟咏。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及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司马光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所收获就多了!”【阅读提示】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立学习的准则。
要学习司马光那样勤奋苦学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书不可不成诵。
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昼耕夜诵,”等等。
朱熹《司马光好学》原文及翻译赏析
朱熹《司马光好学》原文及翻译赏析
司马光好学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光好学翻译及注释
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
诗词作品:司马光好学诗词作者:【宋代】朱熹诗词归类:【写人】、【读书】。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意思
《司马光好学》出自《三朝名臣言行录》,讲述了司马光勤奋好学的故事,以下是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
他从小就十分喜欢读书,对于《左氏春秋》尤其沉迷。
他常常担心自己会在读书时睡着,于是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称为“警枕”。
每当司马光读书读到困倦时,他就会枕着“警枕”入睡,只要枕头一滚动,他就会被惊醒,然后立刻起来继续读书。
司马光通过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并写下了《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
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书不可不成诵原文和翻译
书不可不成诵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好学
【作者】朱熹【朝代】宋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译文注释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
先生。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③迨(di):等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译文: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译文:5.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
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2分)参考答案:语文网3.①担心②已经③曾经④才4.①(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②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或睡不着时)。
5.D6.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
附译文: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司马光好学》原文和翻译译文
《司马光好学》原文和翻译译文1、《司马光好学》原文和翻译译文《司马光好学》原文和翻译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2、司马光《独乐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司马光《独乐园记》原文及翻译司马光原文: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
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
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
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
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
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
《司马光好学》原文译文及练习题
《司马光好学》原文译文及练习题司马光好学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光好学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司马光好学》原文宋代:朱熹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好学》译文及注释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司马光好学》练习题1.解释:(1)尝:曾经; (2)为:担任; (3)若:如; (4)既:已经;(5)俟:等到; (6)已:停止; (7)及:等到; (8)或:有时2.翻译:(1)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译文:(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2)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译文:等到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3.司马光学习的特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发奋苦读勤学,咏其文,思其义,于是所得多矣。
司马光好学独下帷绝编的意思
司马光好学独下帷绝编的意思“司马光好学独下帷绝编”的意思是司马光勤奋好学,一直专心刻苦读书,甚至到了用帷帐隔开独自苦读和把书编连起来的程度。
赏析: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司马光对学习的执着和刻苦精神。
他以坚定的毅力和专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其行为体现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运用片段:例子1:哎呀呀,你看看人家司马光,那好学的劲头,独下帷绝编啊!咱也得加把劲呀,别整天就知道玩。
想想司马光为了读书付出了那么多,咱要是不努力,那可太惭愧啦!就像咱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也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钻研,别一有点动静就分心啊!咱能不能也像司马光那样有毅力,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呢?例子2:嘿,你说司马光怎么就能做到独下帷绝编呢?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和司马光比起来,咱简直弱爆了呀!要是咱能有他一半的努力,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咱们是不是得向他学习,对自己狠一点,为了目标全力以赴呀?例子3:哇塞,司马光好学独下帷绝编,这真的太牛啦!这就好比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放弃。
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难道我们就甘愿一直碌碌无为吗?不,我们要奋起直追,像司马光一样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例子4:哎呀,一想到司马光好学独下帷绝编,我就觉得好惭愧啊!我平时学习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的,怎么能学好呢?司马光为了读书都能做到那样,我为啥不行呢?我得好好反思反思,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向司马光看齐,也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例子5:哇,司马光的好学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他独下帷绝编,那是多么专注啊!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各种事情干扰呢?我们得学学司马光,排除万难,一心只读圣贤书。
难道我们就不能像他那样,为了知识而努力拼搏吗?我们一定可以的!。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作品注释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若:如。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
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作品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
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作品启示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勤能补拙,多吟诵,多思考的学习特点。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揭示了一个人是否成才不是先天的聪慧,而是后天的努力。
学习特点勤能补拙,刻苦,多思考,抓紧时间。
文言知识释“俟”上文“俟能讽诵乃已”中的“俟”,指等候,句意为等候能够熟练背诵为止。
又,“有人俟于东城”,意为有人在东城墙下等候我。
又,“俟主人出,盗则入室”,意为等候主人出门,小偷便入室偷窃。
又,《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意为用来等候那观察民风的人得到了这篇文章。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
名人好学是古时候就一直流传下来的佳话,下面是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既:已。
俟能讽诵乃已,俟:等到。
讽诵:背诵。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强志:记得牢。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患:担心。
【参考译文】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
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启示】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事,他从此发奋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
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奋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从睡眠中挤出更多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
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
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及拓展
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及拓展司马光好学是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
下面是店铺想跟大家分享的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司马光好学宋代:朱熹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
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司马光好学的字词解析: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拓展】1、朱熹(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1)简介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用力多者收功远文言文
以下是“用力多者收功远”文言文:
1、《司马光好学》的原文:
《司马光好学》
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2、《司马光好学》的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才停止。
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3、《司马光好学》的注释:
患:担忧,忧虑。
不若:比不上。
众:众多。
既:已经。
迨:到;等到。
倍诵:“倍”通“背”,背诵。
乃:才。
尝:曾经。
或:有时。
咏:吟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hici\
朱熹《司马光好学》诗词鉴赏
司马光好学
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
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患:担忧,忧虑。
不若:比不上。
众:众多。
既:已经。
迨:到于是,就。
尝:曾经。
或:有时。
咏:吟咏。
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