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卷叶虫类害虫
卷叶蛾类
卷叶蛾类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包括苹大 卷叶蛾、苹小卷叶蛾、苹果褐卷叶蛾、顶梢 卷叶蛾。主要危害部位:叶片
越冬场所:(几种卷叶蛾一年均发生2-3代) 苹大卷叶蛾、苹小卷叶蛾、苹果褐卷叶蛾、 以初龄幼虫在树皮下、缝隙中、剪锯口等处 越冬, 顶梢卷叶蛾以2-3龄幼虫在枝梢顶端卷叶内 越冬。
苹大卷叶蛾
形态特征:成虫 前翅淡褐色,雌蛾 前缘及外缘近顶角 处下凹,顶角突出, 黄色,雄蛾前翅中 带下部向外侧增宽 呈斜"b"形。
危害状:幼 龄幼虫咬食新 芽、嫩叶和花 蕾,又啃食果 皮面积较大, 易生黑霉
苹 小 卷 叶 蛾
形态特征:成虫体棕黄色,前翅中 斑上窄下宽,下半部似倾斜的“h"形。
幼虫浅绿色,头 壳侧后缘处有一棕 色斑纹。极活泼, 遇震动从卷叶内扭 曲脱出,后吐丝下 垂。
苹 小 卷 危 害 状
卷叶蛾类防治措施
• (1)人工防治。刮树皮以消灭皮下越冬幼 虫;对顶梢卷叶蛾结合修剪,剪掉被害虫 梢集中烧毁。 • (2)化学防治 • (3)性诱剂诱杀。利用苹小卷叶蛾性诱剂 做测报和诱杀防治。 • (4)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 • (5)利用天敌防治。在各代卵发生期,隔 行或隔株放赤眼蜂。
顶梢卷叶蛾
• 主要以幼虫危害枝 梢嫩叶,把嫩叶紧 缀成团,虫体蜷缩 其中咬食,顶梢被 害后嫩叶干枯,但 不脱落,顶端形成 黄褐色疙瘩,易于 识别。
苹大卷叶蛾、苹害,常将叶片 以丝缀贴果实和果肉,危害相似。 • 苹小卷叶蛾:啃食啃食的果实呈一些不规 则的小坑洼或一些针孔状伤口。且伤口易 形成木栓化的虫疤; • 苹果褐卷叶蛾:把果实咬成片状凹陷的伤 疤 • 苹大卷叶蛾:啃食的果皮面积较大,易形 成黑霉。
危害症状:幼虫吐丝缀连叶片, 取食叶肉,将叶片缀贴于果上, 啃食果皮、果肉,造成小坑洼 或针状伤口。
常见咬食叶片的害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常见咬食叶片的害虫有哪些?怎样防
治?
常见咬食叶片的害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这类害虫都具有咀嚼式口器,咬食花卉叶片危害。
常见的有:(1)刺蛾常称洋辣子。
5—10月幼虫吃叶片危害,幼虫身长25毫米左右,黄绿色或黑色,全身有刺毛,分泌毒汁,使人痛痒难受。
幼虫于11月结茧越冬,茧灰白色,长1厘米左右,壳硬,附于树权处,不易剥下,翌年4月孵化为成虫产卵。
(2)蓑蛾俗称布袋虫。
幼虫乳白色,身长12~25毫米,吐丝做囊,身居其中,外面缀以碎叶、草根、细枝,形似蓑衣布袋得名。
囊上有丝,随风移动危害。
幼虫在囊内越冬,翌年4—5月间化蛹变成虫产卵。
8月上旬至9月上旬,卵又孵化为2代幼虫,又做囊,继续吃叶危害,6―7月危害最严重。
(3)卷叶蛾俗称卷叶虫。
其幼虫卷叶
危害,将叶或数叶缀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片。
幼虫体长18—20毫米,绿色,受惊动即行吐丝下垂。
1年发生2~3代,10月以幼虫在茎干翘皮处结小茧越冬,翌年4月又开始危害。
或以越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中越冬。
(4)金龟子俗称屎克郎。
成虫咬食叶片,幼虫称蛴螬,为地下害虫。
成虫体长19毫米左右,长椭圆形,1年1代,在6—7月间,黄昏时飞出危害。
这些食叶害虫多为杂食性,除人工捕捉外,可于冬季扫除杂草落叶,消灭树干、树皮上和土壤中越冬虫茧。
危害期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溶液或敌敌畏1000~2000倍溶液防治之。
苹果园卷叶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苹果园卷叶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作者:王争科刘敏杨淑凤胡作栋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16年第04期苹果卷叶蛾是在苹果园卷叶为害的一类害虫,陕西果区发生的主要种类有苹果小卷叶蛾、苹果卷叶蛾、黄斑卷叶蛾、顶梢卷叶蛾4种,隶属鳞翅目卷叶蛾科。
1 为害特点1.1 苹果小卷叶蛾又叫棉褐带卷蛾、远东褐带卷叶蛾、茶小卷蛾等,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桃、杏、李、樱桃等。
为害特点是幼虫吐丝将两三片叶连缀在一起,在其中取食,将叶片吃成缺刻或网状。
还可将果面咬出许多不规则的小坑洼,严重者坑洼连片,尤以果叶相贴和两果相连处最易受害。
1.2 苹果卷叶蛾又叫苹果大卷叶蛾、黄色卷蛾,寄主植物有苹果、梨、山楂、樱桃、杏等。
幼虫危害叶片状与苹果小卷叶蛾相似。
因虫体大,故危害果面后造成的虫疤也大。
1.3 黄斑卷叶蛾又叫黄斑长翅卷蛾,寄主植物有苹果、桃、李、杏、海棠等。
为害特点是幼龄幼虫先食害花芽,被害芽出现缺刻或孔洞;后多在枝条上部卷嫩叶为害,常吐丝将几个叶簇卷曲成团。
幼虫将叶片沿主脉纵卷,藏于其间为害和化蛹。
幼龄幼虫取食叶肉,以后蚕食叶片,呈缺刻状,甚至仅留叶脉。
很少危害果实。
1.4 顶梢卷叶蛾又叫顶芽卷叶蛾、芽白小卷蛾、拟白卷叶蛾,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桃、海棠、花红、李、杏、山楂等。
幼虫危害顶梢嫩叶,常将数片嫩叶缠缀在一起呈拳头状,并利用叶背茸毛做成致密的虫袋,藏于其中取食。
被害顶芽歪向一旁,畸形生长,冬季不落,十分显眼。
有时还可危害花蕾、花和幼果。
剥开被害叶苞,在致密的虫袋内可见污白色幼虫3~5头,头部色深,红褐色至黑色。
2 发生规律2.1 苹果小卷叶蛾陕西关中地区1年发生3~4代。
以幼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剪锯口周围以及老翘皮下结白色薄茧越冬。
次年花芽萌动时开始出蛰,取食为害。
5月上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
第1代成虫发生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2代成虫发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第3代幼虫在10月上中旬开始越冬。
越冬幼虫出蛰后先食害幼芽、嫩叶及花蕾,稍大后吐丝将几个叶片连缀在一起,幼虫潜于其中取食。
稻纵卷叶螟防治要点
Z i x u n t a i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主要的迁飞害虫之一。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连年在我国大面积发生,为害较重。
为便于今后对该虫的测报与防治,特对其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成虫为小型蛾子,灰黄色或黄褐色。
前翅外缘有一褐色宽带,翅中部有黑色横纹2条,两横纹间有1条黑色短横纹。
雄蛾尾端向上翅起,像般舵,前翅前缘中央有一黑蓝色毛疣。
卵很小,扁平,椭圆形,散产在叶片正反面。
幼虫黄绿色,常将稻叶纵卷,藏身于卷叶内咬食叶肉,中后胸背面各有8条黑褐色毛瘤。
蛹略呈圆筒形,棕褐色。
体外有白茧。
二、环境影响1.温、湿度。
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2~28℃。
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
30℃以上或相对湿度70%以下,不利于它的活动、产卵和生存。
在适温下,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发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雨量适当,成虫怀卵率大为提高,产下的卵孵化率也较高;少雨干旱时,怀卵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
但雨量过大,特别在盛蛾期或盛孵期连续大雨,对成虫的活动、卵的附着和低龄幼虫的存活率都不利。
2.种植制度和食料条件。
一般是连作稻条件下的发生世代大于间作稻。
同时,迁飞状况也与水稻种植制度有关。
纵卷叶螟蛾一般是从华南稻区向北迁飞至华中稻区,再从华中稻区向东北迁飞至华东稻区,或从华东向西北迁飞至北方稻区,以及从北方向南方回迁。
这样的迁飞行为,除气象因素外,常由不同地区种植制度所决定的食料状况所引起。
各地迁飞世代基本上发生于水稻乳熟后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三、发生原因1.栽培措施不当单、双季混栽,单季稻比例增大和栽插时间长等导致田间水稻生育期复杂,为稻纵卷叶螟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2.各代虫口基数大,抗药性增强近年来,该虫发生面积广而严重,初迁虫量大常导致当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
蛾量高,发蛾峰次多,卵量多,幼虫密度大。
气候因素、防治不利等多种原因影响导致田间残留虫量大。
上一代的残留量为下一代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本地虫源。
卷叶蛾怎么防治和治疗卷叶蛾防治和治疗对策
卷叶蛾怎么防治和治疗卷叶蛾防治和治疗对策一、卷叶蛾的基本介绍卷叶蛾属于蛾科昆虫,它们的幼虫主要以一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为食,而它们的成虫则有一定的飞行能力。
卷叶蛾在我国常见于玉米田、小麦地、水稻田以及一些菜园子里。
一旦卷叶蛾爆发,会对农作物带来不可逆的损坏,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民的收益。
二、卷叶蛾的危害卷叶蛾可以危害多种农作物,如玉米、水稻、苏子、棉花、蔬菜等等。
其危害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叶片卷曲当幼虫孵化出来后,它们会在植物的叶片上建立自己的领地。
这些幼虫会在叶片上吐出一些黏稠的物质,将叶片与根部隔开,造成叶片不获得足够的养分而卷曲。
2. 叶片破损卷叶蛾幼虫的咀嚼能力很强,它们会在植物的叶片上大量进食,导致叶片表面变得粗糙,并造成根部和叶片的破损。
3. 减少产量卷叶蛾幼虫在植物上大量进食,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最终会使作物产量减少。
4. 受病菌感染叶片、茎、果实等部位被卷叶蛾害虫破坏后,容易被病菌、病毒、细菌感染,导致二次污染,进一步让作物受到危害。
三、卷叶蛾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目前被广泛提倡的卷叶蛾防治方法之一。
例如,使用拟木蠹科甲螨来驱赶卷叶蛾,因为拟木蠹科甲螨可以食用卷叶蛾的卵和幼虫,并且能够限制卷叶蛾的繁殖速度。
此外也可以培养一些其他捕食性的昆虫如蝗螨亚目等来消灭害虫,但它们的消费速度相对较慢,防治效果有限。
2.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是一种有效的卷叶蛾防治方法,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使用环保型的药剂并注意药剂的正确方法和剂量。
为了使卷叶蛾不会对某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建议在使用杀虫剂时轮换使用。
应在卷叶蛾成虫上飞翔时施药,有效的药剂时间必须保证长达7~10天。
3. 农业措施在防治卷叶蛾的时候,一些措施可以减少卷叶蛾的繁殖和发展,如早期除草、撒一些烟草灰、黄土等物质,能作为抑止卷叶蛾寄生的措施;在收获之后需要深耕整地,将卷叶蛾的卵和活虫清除。
农业措施具有可持续性的优越性,但防治的效果较低,相对的也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
彩叶苗木卷叶类害虫的防治
彩叶苗木卷叶类害虫的防治
一、卷叶类害虫常见的卷叶蛾有很多种。
它们都以幼虫吐丝缀合叶片,藏在卷叶内取食叶片,或将叶片粘贴在果面上啃食果皮。
卷叶类害虫防治方法:1、冬季清园,剪除虫梢,刮除翘皮,清除祜枝落叶,消灭越冬成虫或幼虫。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用糖醋液或灯光等方法诱杀成虫。
4、在成虫及幼虫盛发时,喷洒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
二、尺蠖类害虫幼虫体细长,枯枝状,通常除3对胸足外,只在第六及第十肢节各有腹足1对,行动时身体弯成一个环,一屈一伸,似以尺量物,故名尺蠖、步曲等。
主要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成虫白天多栖于树冠枝叶间,黄昏后外出活动,有弱趋光性,卵产于地面杂草上或寄主的叶片边缘。
幼虫能吐丝下垂,转移危害。
尺蠖类害虫防治方法:1、冬季清园,人工挖蛹,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虫源,利用假死性可敲树振虫,收集并杀灭;也可灯光诱杀成虫。
2、在幼虫发生初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每克含100亿孢子的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50“辛硫磷乳油中的任一种500~1000倍液。
食叶类害虫
• 防治适期:①在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 ②在刚出现为害时喷药防治幼虫,这要连续进行 几次,头两次连续喷,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防治 成虫时也可用2.5%乐果粉喷粉,每亩3~4斤。还 可用50%丰丙磷颗粒剂每亩5~8斤于定苗时撒施在 植株附近,再中耕覆盖药粒,效果较好。
美洲斑潜蝇
又叫蔬菜潜蝇、苜蓿潜蝇和美甜斑潜蝇等,属双翅目、 潜蝇科
柑桔潜叶蛾的形态
成虫体长2mm,翅展5.3mm。体及前翅匀银白色。 前翅披针形,基部有两条纵脉,约为翅长之半。翅 中部的2黑纹构成“y”形图案。翅尖缘毛形成一黑色 圆斑。后翅针叶形,银白色,缘毛极长。卵椭圆形, 长0.3~0.6mm,白色透明。
幼虫黄绿色,老熟体扁平,长约4mm。其在叶片的 蛀道曲弯,明析可见。
需要注意的是,每隔一段时间要加水,以防蒸发过量, 同时防止雨水灌满诱器;适当时应换水防腐;诱蛾量 大时要勤换水。这种防治纯属于绿色无公害化方法。
二、潜叶蝇类
潜叶蝇类主要以幼虫造成危害。 幼虫取食根、茎、叶或造成虫瘿,受害叶片叶肉
被食尽,仅留下表皮而形成多种形状的蛀道。影 响寄主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落叶、落蕾、落花。 幼虫寄主变化较大,一般寄生1种或数种近缘植物, 甚至上百种植物,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瓜类 和桦、榛阔叶树易受害 。
开始,向中部 延伸,呈迂回 线状。
豌豆潜叶蝇
称油菜潜叶蝇、豌豆植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 1) 分布: 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欧洲、北美。国内除
西藏尚无报道外,其它各省均有发生。 2) 为害: 主要为害豌豆、油菜、白菜、萝卜、甘蓝、
蚕豆、芥菜等多种蔬菜和苍耳等多种杂草。 3) 形态特征 4)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的代数随地区而不同 5) 防治方法
卷叶蛾有哪些危害
卷叶蛾有哪些危害
卷叶蛾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经3—4小时即开始产卵。
卵喜产在老叶正面,每雌产卵量330粒。
初孵幼虫靠爬行或吐丝下垂进行分散,遇有幼嫩芽叶后即吐丝缀结叶尖,潜居其中取食。
幼虫共6龄,老熟后多离开原、虫苞重新缀结2片老叶,化蛹在其中,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
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卷叶蛾有哪些危害呢?
卷叶蛾是一种昆虫,成虫身体小,前翅宽,幼虫吃植物叶片或钻进果实里面吃果实,有的把叶片卷成筒状,在里面吐丝做茧,危害果树和其他农作物,通称卷叶虫,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西等省,寄主主要为桂花、茶、栎、樟、柑桔、柿、梨、桃等。
卷叶蛾常发生在春夏季,危害四季秋海棠,和根茎类秋海棠的小叶。
卷叶蛾的幼虫咬食新芽、嫩叶和花蕾,仅留表皮呈网孔状,并使叶片纵卷,潜藏叶内连续危害植株,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
第九堂-病虫害(2)
雌雄均有翅,翅短而圆,膜质,翅脉极少, 前后翅相似,后翅略小。体翅均有白色蜡 粉,故称粉虱。常见危害园林植物的粉虱 有白粉虱、烟粉虱、黑刺粉虱和柑橘粉虱 等。
介壳虫
• ⑤木虱类:⑥叶蝉类:通称浮尘子,又名 叶跳虫,种类很多。身体细长,常能跳跃, 能横走,易飞行。 ⑦椿象类:在园林植物
蚜 虫
巴西红蜘 蛛
二斑 叶螨
红蜘蛛又称螨 类害虫
• ③介壳虫类:俗称“树虱子”,园林植物
上的介壳虫种类很多,据估计有700多种。 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红蜡蚧、日本龟蜡 蚧、吹绵蚧、日本松干蚧、草履蚧、常春 藤圆盾蚧、糠片盾蚧、桑白盾蚧、褐软蚧、 仙人掌盾蚧、橘棘粉蚧、考氏白盾蚧、梨 圆盾蚧、月季白轮盾蚧等
合缝: 蛾的:
欢内成 东重以
吉。虫 方要幼
丁危生 亚害虫
虫害活 种虫蛀
、园于 、。害
六林木 小常树
星树本 线见干
吉木植 角的和
丁的物 木种树
虫几, 蠹类梢
、
,
桃木蠹虫 瘿 内 果 ⑥ 葡 危 以 无 ⑤ ④
或,实象 萄害幼鳞透 小
潜幼和甲 透园虫片翅 蠹
叶虫种类 翅林蛀而蛾 虫
危钻子: 蛾树食透类 类
• 把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若叶面有白色黏 液的痕迹,并有线状粪便的,是蜗牛或蛞蝓 的危害。
• 把零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或把整个叶片咬 成灰白色透明网状,多为刺蛾幼虫危害。
• 把许多叶片啃成透明白点的,多为金花虫 危害。
咬食叶片,仅剩下粗叶脉的,多为食叶蜂幼虫危 害。
2.生活习性 是指昆虫的活动和行
为,是种群的生物学特性
• (1)趋性:趋性是昆虫受外界某种物质连续刺激后
第二节:卷叶虫类害虫
• 幼虫只为害叶片,不为害果实。 • 麦收期间为一代成虫发生期。 • 第二代成虫出现于7月下旬—8月上旬; • 第三代成虫出现于9月上旬。 • 10月中旬发生第四代冬型成虫。
• 在生长季节,成虫产卵在叶片背面、叶梗 或枝条上,卵期5—7天。
• 幼虫5个龄期,每脱一次皮便转一次叶,幼 虫期一般历时20—28天。
• 蛹: 黄褐色,长约10毫米。体弯曲呈S形,腹 部第3—7节背面具两排刺,前排大而稀,后排小 而密。腹末具8根短而粗的臀刺。
• 3、发生规律
• 在山东一年发生三代,鲁南地区发生 四代。以小幼虫越冬。
• 春季当候均温达7℃以上时,(花芽膨大 期)开始出蜇。
• 当候均温在12—13℃时(中熟品种苹果 盛花期)为小幼虫出蜇盛期。
• 在我国分布广泛,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
• 其寄主为苹果属的各种果树,如苹果、海 棠、梨和山楂等。
• 该虫仅为害果树的新梢。
• 为害时,在枝梢的顶端,吐丝卷叶紧密, 在卷叶中用叶片、叶背面及枝条上的茸毛 吐丝结一隧道,虫体在隧道中生活。
• 2、形态特征
• 成虫: 体长6~8毫米,翅展12~14毫米,体灰 褐色,前翅前缘顶角内方具两块,后缘臀角具一 块三角形黑色斑。两翅合拢时,后缘两块斑呈菱 形。前缘斑有时呈梯形。
(1)卷叶为害:当幼虫为害叶片时,吐丝 将2~3张叶片缀连在一起,在其中取食, 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
• (2)啃食果皮:
• 当幼虫为害果实时,只啃食果皮, 果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坑洼,尤其 是果、叶贴在一起时,更容易受害。
• 2、形态特征
• 成虫:
• 体长6~8毫米,翅展13~23毫米,淡棕色 或黄褐色。体黄褐色,前翅长方形,基斑、 中带和端纹明显,中带由中部向后缘分杈, 呈“h”形。前翅具两种类型,一种正常型, 各种斑纹可见但不十分明显。另一种翅面 鳞片呈鱼鳞网状丝纹,各种斑纹十分明显。
903.3.6果树害虫卷叶潜叶类
金纹细蛾
鳞翅目细蛾科。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都有分布
18
一、寄主及被害状
寄主:苹果,次为梨、桃、樱桃等 被害状:
幼虫从叶背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形成椭圆形虫斑。叶片 正面虫斑稍隆起,出现白色斑点,后期虫斑干枯,有时脱落, 形成穿孔。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19
一、寄主及被害状
12
五、综合防治
根据卷叶蛾类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一般采 取重点防治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以保护春梢不受害 和减小后期虫口密度。
13
1、农业、人工防治
(1)冬季或早春,刮除老树皮、翘皮、潜皮虫 为害的爆皮等残附物,集中处理,压低越冬幼虫基 数,是防治卷叶蛾类的有效措施之一。结合冬、春 修剪,剪除枝梢尤其是苗木或幼龄树的卷叶团,必 要时,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还应进行人工摘除虫梢 1-2次,以减少第一代幼虫的为害。
10
(二)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 有趋光性, 对糖醋的趋性很强 幼虫:越冬出蜇幼虫主要为害嫩芽、花蕾和叶片,
以后各代主要为害叶片和果面。有转移为害习性,当原 虫苞严重受害营养恶化时,即向新梢嫩叶转移。
11
四、发生与环境关系
(一)气候条件
成虫产卵和卵孵化要求较高的湿度,若Rh小于50%,都将 受到显著抑制 (二)天敌因素
20
一、寄主及被害状
21
一、寄主及被害状
22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5mm,金黄色。前翅金黄色,有银 白色细纹,金银纹之间夹有黑线。
23
二、形态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5mm,稍扁。细纺锤形,黄色。
24
(一)生活史
三、生活史和习性
1、世代
1年5代
2、越冬虫态
防治卷叶蛾神器 卷叶蛾的防治方法
防治卷叶蛾神器卷叶蛾的防治方法卷叶蛾是什么?卷叶蛾的危害有哪些?卷叶蛾怎么防治呢?想必您心中很多疑问吧?别担心,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来为您解除疑惑了。
卷叶蛾是一种昆虫,成虫身体小,前翅宽,幼虫吃植物叶片或钻进果实里面吃果实,有的把叶片卷成筒状,在里面吐丝做茧,危害果树和其他农作物,通称卷叶虫。
那么,防治卷叶蛾的神器有哪些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卷叶蛾的防治方法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10毫米,翅展23~30毫米,体浅棕色。
触角丝状。
前翅近长方形,浅棕色,翅尖深褐色,翅面散生很多深褐色细纹,有的个体中间具一深褐色的斜形横带,翅基内缘鳞片较厚且伸出翅外。
后翅肉黄色,扇形,前缘、外缘色稍深或大部分茶褐色。
雄成虫体长8毫米,翅展19~23毫米,前翅黄褐色,基部中央、翅尖浓褐色,前缘中央具一黑褐色圆形斑,前缘基部具一浓褐色近椭圆形突出,部分向后反折,盖在肩角处。
后翅浅灰褐色。
卵长0.8~0.85毫米,扁平椭圆形,浅黄色。
末龄幼虫体长18~26毫米,体黄绿色,头黄褐色,前胸背板近半圆形,褐色,后缘及两侧暗褐色,两侧下方各具2个黑褐色椭圆形小角质点,胸足色暗。
蛹长11~13毫米,深褐色,臀棘长,有8个钩刺。
识别特征卷叶蛾常发生在春夏季,危害四季秋海棠,和根茎类秋海棠的小叶。
卷叶蛾的幼虫咬食新芽、嫩叶和花蕾,仅留表皮呈网孔状,并使叶片纵卷,潜藏叶内连续危害植株,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1、卷叶蛾成虫对糖、醋有较强的趋性,成虫白天隐蔽在叶背或草丛中,夜间活动,发生少量时可人工摘除卷叶,将虫体捏死。
2、卷叶蛾在幼虫发生期可用75%辛硫磷1000倍液喷杀幼虫(最好在晚上使用)、或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喷杀。
3、卷叶蛾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糖醋液进行诱杀,用糖5份、酒5份、水80份配成,然后将糖醋液装入瓶内,挂在盆栽秋海棠周围即可。
4、卷叶蛾防治实践证明不可用敌敌畏,因为对樱花树有药害。
以上是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最新的防治卷叶蛾的措施,期待对您有所帮助。
卷叶虫的文章
卷叶虫的文章
卷叶虫是一种植物害虫,以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
它们通常选择嫩叶上的位置,将叶片卷曲成一个小小的巢穴,以保护自己。
卷叶虫的生活方式与它们的外表一样精致,它们在植物上建立起自己的世界。
虽然卷叶虫是害虫,但它们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在阳光下,卷叶虫的身体散发出微光,犹如一颗明亮的翡翠。
这种虫子很狡猾,它吐出丝把叶子卷起来,自己躲在里面吃叶肉,把那些叶子里面的营养都吃掉了,大树吃不着就饿死了。
桑树黄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果,减少其对桑树的危害。
促进产业发展
03
通过桑树黄卷叶蛾的防治研究和应用,促进桑树种植和蚕丝产
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为了防治桑树黄卷叶蛾,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增加了生产成 本。
降低农民收入
如果桑树黄卷叶蛾大量发 生,农民的收入会受到很 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亏损。
03
桑树黄卷叶蛾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强化桑园管理
保持桑园清洁,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提高桑园通风和 光照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桑树的抗病能力。
预警级别
根据桑树黄卷叶蛾的种群密度、危害程度和趋势等因素,将预警分为不同级别,如一级、二级、三级 等。
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人工捕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05
防治案例与效果评估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在某地区的桑园中,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引入黄卷叶蛾的天敌,有效地控制了 其发生和危害。
寄主
该虫主要危害桑树的幼苗和嫩叶 ,也可危害其他桑属植物。
发生规律概述
01
02
03
越冬
桑树黄卷叶蛾以幼虫在枝 条上越冬,翌年春季化蛹 ,羽化成成虫。
繁殖
成虫交配后产卵,卵孵化 后就成为幼虫,开始危害 桑树。
危害期
该虫在春季和夏季危害最 为严重,特别是在气候温 暖、湿度较高的环境下。
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
破坏生态平衡
桑树黄卷叶蛾的大量发生,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和繁殖。
传播疾病
幼虫在取食过程中,可能会将病原菌传播到桑树上,引起病害的发生,进一步 削弱桑树的健康状况。
卷叶类害虫PPT共22页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卷叶类害虫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食叶类害虫 ppt课件
二、潜叶蝇类
➢ 潜叶蝇类主要以幼虫造成危害。 ➢ 幼虫取食根、茎、叶或造成虫瘿,受害叶片叶肉
被食尽,仅留下表皮而形成多种形状的蛀道。影 响寄主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落叶、落蕾、落花。 ➢ 幼虫寄主变化较大,一般寄生1种或数种近缘植物, 甚至上百种植物,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瓜类 和桦、榛阔叶树易受害 。
➢ 幼虫体长8~11mm。形粗短,污白色。头部枣红色 或暗棕色至黑色,前胸背板及胸足暗棕色至黑色。
苹小卷叶蛾
➢ 成虫6~8mm,翅展16~20mm。 棕黄色。前翅基斑褐色,中 带似倾斜“h”形,下半部中 央色浅。后翅及腹部淡黄色。 雄前翅前缘基部具前缘褶。
➢幼虫17mm。体色浅绿至翠绿。 头部浅绿色。头壳侧后缘处,单 眼区上方,有1栗棕色斑纹。前胸 背板淡黄色或淡黄褐色。胸足淡 黄色或黄褐色。臀栉6~8刺。
陕,苏,皖,浙等省 等。
顶梢 日,朝。辽,冀,豫, 苹果、梨、桃、李、杏、海 卷叶 鲁,晋,陕宁,鄂,赣, 棠、红花、山楂、枇杷等。 蛾 皖,苏等省。
黄斑 于日本、西伯利 卷叶 亚、欧洲及我国 蛾 华北地区。
拟 小 在南太平洋地区 食性杂,害柑橘,荔枝,龙眼,阳
黄 卷 及我国柑橘产区。 桃,茶树,桑树等,喜食嫩芽,嫩
美洲斑潜蝇的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1.3~2.3mm,雌虫稍大于雄虫。体色淡灰黑 色,小盾片亮黄色,前盾片和盾片亮黑色,内顶鬃 着生于黄色区域上。
➢ 卵近椭圆形,0.2~0.3×0.1~0.15mm,乳白色稍微半 透明。幼虫蛆状,老熟幼虫体长约3mm。初孵时无 色透明,渐变为淡黄色,后期为黄色。后气门形似 圆锥形,锥突端都有1孔。
卷叶类害虫
Hale Waihona Puke 2. 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对糖醋酒、果汁、黑光灯趋性强。 成虫喜欢选择枝叶茂密、矮化密植的果园产卵,卵聚产呈鱼鳞 状卵块(70~80粒卵)。 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需要较高的湿度,而强降水又影响幼虫 的成活。这就是黄淮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种群密度大、危害损 失重的原因。 幼虫生性活泼,受惊扰时立即吐丝下垂。幼虫既可为害梢端嫩 叶,也可为害梢端下的数张叶片,所卷虫苞松紧程度一般。 苹果小卷叶蛾的天敌:松毛虫赤眼蜂-卵;卷蛾肿腿蜂、广大 腿小蜂、卷蛾聚瘤姬蜂、卷蛾黄长距茧蜂-幼虫;舞毒蛾黑瘤 姬蜂、卷蛾赛寄蝇-蛹。
(三)生活史
在辽宁、河北1年发生3代,山东、山西、陕西等省1年发生3~4 代,均以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中越冬。 山东果区,翌年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交尾产 卵。卵产于枝条或芽附近,一代幼虫孵后蛀食花芽及芽的基部 后卷叶为害,以后各代幼虫均卷叶为害。 成虫发生盛期:第一代6月中旬,第二代7月下旬,第三代9月上 、中旬,第四代10月中、下旬。 第一代卵散产在枝条及芽两侧,卵期1代约20天,其他世代4~5 天。第二、三代卵都产在叶片上,叶正面多,背面较少;枝条 中部叶片卵较多,基部老叶和梢顶嫩叶上很少。
2. 为害: (1)寄主植物: 苹果、海棠、花红、梨、桃、李、杏、梅、樱桃、柑橘、石榴、 柿子、茶、棉花、花生、刺槐、木瓜等30余种园林作物。
(2)为害症状: 以幼虫粘卷幼芽、花蕾、嫩叶成虫苞,隐藏其中剥食叶片,残 留表皮。 也可以啃食苹果、桃、梨、李等多种果实的果皮,果面出现成 片的不规则形麻坑状卷叶虫伤-“麻面果”。
第三代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中、下旬,第四代卵散产在叶片的正 面主脉两侧、枣果表面。第四代卵期6~8天,第四代幼虫发生期 正值枣果着色期,幼虫除吐丝缀叶为害外,还将叶片粘贴果实, 藏匿其中啃食果皮和果肉,并从果柄基部蛀入果内,食害果肉, 引起大量的落果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卵: 扁圆形,乳黄色,多粒卵常为30-70 粒呈鱼鳞状排列。
• 幼虫: 体长13~15毫米。体翠绿色或黄绿 色,整个虫体两头尖。头明显窄于前胸,大 幼虫头黄褐色或黑褐色,幼虫性情活泼,一 遇振动常吐丝下垂。第一对胸足黑褐色,具 6根以上臀刺。
• 雄虫在胴部第6节背面具一对黄色肾形的性腺。
5000倍液 10%呋喃虫பைடு நூலகம்肼(福先)乳油1500倍液 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 20%杀铃脲悬浮剂10000倍液
或其他菊酯类农药。
• 二、顶梢卷叶蛾 (Spilonota
lechriaspis Meyrick)
• 别名梨白小卷叶、芽白小卷叶,属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
• 1、寄主、分布与为害习性
•
• 注:括号内为害前蛹数,成虫于5月26日产卵。前蛹期为1— 3天,蛹期为14天,卵期为9天。
• 4、预测预报 • (1)出蜇期: • 当累积出蜇率达到20%时,进行防治。 • (2)小幼虫初孵: • 第一代小幼虫当田间累积孵化率达到70%
时为防治适期。 • (3)化蛹转叶: • (4)成虫发生期:
• 在我国分布广泛,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
• 其寄主为苹果属的各种果树,如苹果、海 棠、梨和山楂等。
• 该虫仅为害果树的新梢。
• 为害时,在枝梢的顶端,吐丝卷叶紧密, 在卷叶中用叶片、叶背面及枝条上的茸毛 吐丝结一隧道,虫体在隧道中生活。
• 2、形态特征
• 成虫: 体长6~8毫米,翅展12~14毫米,体灰 褐色,前翅前缘顶角内方具两块,后缘臀角具一 块三角形黑色斑。两翅合拢时,后缘两块斑呈菱 形。前缘斑有时呈梯形。
•
• 苹小卷室内饲养情况观察 本院 1992年
• 日期 总虫数 幼虫数
蛹数 成虫数 化蛹率 羽化率
• 5/3 41 36
5 0 12.2 0
• 5/5 39 27
12 0 30.7 0
• 5/8 35 19(6) 16 0 45.7 0
• 5/10 33 17(6) 18 0 54.5 0
• 5/11 31 11(2) 20 0 64.5 0
(1)卷叶为害:当幼虫为害叶片时,吐丝 将2~3张叶片缀连在一起,在其中取食, 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
• (2)啃食果皮:
• 当幼虫为害果实时,只啃食果皮, 果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坑洼,尤其 是果、叶贴在一起时,更容易受害。
• 2、形态特征
• 成虫:
• 体长6~8毫米,翅展13~23毫米,淡棕色 或黄褐色。体黄褐色,前翅长方形,基斑、 中带和端纹明显,中带由中部向后缘分杈, 呈“h”形。前翅具两种类型,一种正常型, 各种斑纹可见但不十分明显。另一种翅面 鳞片呈鱼鳞网状丝纹,各种斑纹十分明显。
• 第一代成虫于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
• 第二代成虫于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由 于第二代、第三代世代重叠,对防治不利, 因此全年防治应在早期。
• 第三代小幼虫于9月上旬以后发生,此代 幼虫不仅啃食果皮,也在果面上扎许多浅 的孔洞,常造成严重的损失,取食一个阶 段后越冬。
• 近年来,该虫严重为害套袋水果,如苹果、 梨等。
• 5/13 31 7(1) 24 0 77.4 0
• 5/15 31 4
24 3 87.1 9.7
• 5/17 31 2
22 7 93.5 22.6
• 5/18 31 2
18 11 93.5 35.5
• 5/19 31 2
16 13 93.5 41.9
• 5/22 29 2
5 21 93.5 72.4
• 蛹: 黄褐色,长约10毫米。体弯曲呈S形,腹 部第3—7节背面具两排刺,前排大而稀,后排小 而密。腹末具8根短而粗的臀刺。
• 3、发生规律
• 在山东一年发生三代,鲁南地区发生 四代。以小幼虫越冬。
• 春季当候均温达7℃以上时,(花芽膨大 期)开始出蜇。
• 当候均温在12—13℃时(中熟品种苹果 盛花期)为小幼虫出蜇盛期。
第二节: 落叶果树卷叶蛾类害虫
• 一、苹果小卷叶蛾 (Adoxophyes
orana Fisher)
• 通用名称为棉褐带卷蛾,但习惯上将在北 方为害落叶果树的种类叫苹果小卷叶蛾, 或远东卷叶蛾,其寄主有苹果、梨、山楂、 桃、杏、李和樱桃等多种果树;
• 将在南方为害茶叶和棉花的叫茶小卷叶蛾。
•
• 1、为害征状
• 6月上旬,越冬代蛹开始羽化,中旬达到 盛期。
• 成虫产卵在叶片背面,卵期6天。
• 6月下旬(麦收间至麦收后)发生第一代 幼虫,此时为全年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
• 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第一代成虫。
• 卵: 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单产。
• 幼虫: 长成的幼虫体长8~11毫米,大幼虫体 呈污白色,小幼虫乳黄色,头、前胸盾、胸足漆 黑色。
• 蛹: 体长5毫米,短而粗,腹部末端具8条 细而长的臀刺,轮状着生。
• 3、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2代,以小幼虫在被害虫苞中越 冬。
• 来年4月中旬出蜇为害。其先钻食花芽和 叶芽,然后卷叶。
• 当出蜇率达到20%时,为全年防治的第一 次重点时期。
• 此时小幼虫为害幼芽、花蕾及嫩叶,稍后 卷叶。
• 幼虫有转叶为害现象,常常虫苞中无虫。
• 5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在最后转叶中化 蛹,化蛹叶常为单叶,呈饺子形,可取食 或不取食。
• 蛹期10天左右。
• 转叶化蛹期是全年防治的第二次关键时期。
• 在麦收前10-15天成虫羽化。成虫产卵一 般需要70%以上的相对湿度。
• 5、防治技术 • (1)人工防治 • (2)生物防治 • 田间放蜂:在卵期释放赤眼蜂。全年以5、
6、7月放蜂效果最好,每次发蛾时放蜂2 -3次,间隔5天,每次3-5万头。 • (3)利用趋性进行防治: • 可用性诱剂与黑光灯进行诱杀。
(4)化学防治: 常用的杀虫剂有: 20%甲氧虫酰肼(美满、特虫肼)乳油
• 一代卵产在叶片背面,个别也有产在果面 上。卵期9—10天,于麦收前后孵化。
• 幼虫孵化后马上吐丝扩散,当孵化率达到 70%时进行防治,是全年防治的第三次关 键时期。
• 小幼虫先在老卷叶中,或将两片叶粘合在 一起,或将叶片粘连于果面上,啃食果皮 和叶片,也可在两果间啃食果皮。
• 幼虫取食18—26天后化蛹,蛹期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