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

合集下载

徐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徐政发[2010]96号

徐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徐政发[2010]96号

徐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正文:---------------------------------------------------------------------------------------------------------------------------------------------------- 徐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徐政发[2010]9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根据国家和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就进一步推进全市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政策意见如下。

一、本政策意见适用在本市依法设立的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和商务中介等重点现代服务业的法人企业。

二、加快培育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快向集聚区集中发展,并对进入集聚区发展的企业优先给予本政策意见的扶持。

三、凡适用本政策意见的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在其工商注册、生产经营、投资建设项目、引进和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缴纳各种税费等方面,可享受国家和省已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

同时,还可享受以下政策:(一)对在我市新登记注册并开展经营活动的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前三年全额、后二年按50%奖励给企业。

本政策意见施行之前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认定后以2009年为基数进行测算,新增部分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二)鼓励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做大规模,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进入全国行业百强或全省行业10强、且比上年增长30%以上的企业,经认定后给予奖励扶持,具体办法另行确定。

(三)对在我市投资建设的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经认定后优先给予用地指标,并按照市及县(市)区重大项目由同级政府给予优惠扶持;对获得国家和省专项扶持资金的项目,由所在地同级财政按照相关要求给予资金配套。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01•【字号】徐委发[2011]39号•【施行日期】201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徐秀发[2011]39号2011年7月1日)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驻徐各部省属单位:《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将招才引智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建设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平台,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努力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全市“两个率先”贡献力量。

招才引智工作考核评分指标按年度制定下发,有关部门将对招才引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年底组织考核,市委、市政府将严格兑现奖惩。

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为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实现全市“十二五”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委发[2009]29号)和《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 (徐秀发[2010]48号)精神,决定从2011年起实行招才引智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奖励。

现制定如下具体办法:一、考核对象考核对象为各县(市)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城区和市直各部门单位暂不纳入考核范围,招才引智工作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徐人才[2009]5号)和《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意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徐人才[2010]7号)执行,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抓好落实。

关于提升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建议

关于提升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建议

一、概述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现有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发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旨在就如何提升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 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新型研发机构。

2. 强化人才培养计划,为研发机构内部人员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研发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与高等学府合作,建立人才输送渠道,实现优势互补。

三、拓展研发投入渠道1. 政府部门应增加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经费支持,为其开展创新研究提供更多资金保障。

2. 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增加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投入,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3.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推动科技创新。

四、优化研发机构管理体系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根据研发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激励其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

2. 推行科学管理制度,加强对研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果的及时转化。

3.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研发机构积极申请专利和商标,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交流1. 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与国外知名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国际科技交流。

2.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展示国内研发成果,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影响力。

3.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加强研发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科研理念和技术,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

六、加强产学研合作1. 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2.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更多实际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3. 鼓励产业界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更多实践场景和需求,帮助新型研发机构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提升研发成果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法规类别】机构编制【发文字号】徐政办发[2010]108号【发布部门】徐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6.07【实施日期】2010.06.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徐政办发〔2010〕108号2010年6月7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10〕18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徐委发〔2010〕13号)有关精神,设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的职责将原市人事局、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取消的职责1. 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2. 制定技工学校年度指导性招生计划。

3. 综合协调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工资政策。

(三)划出移交的职责将制定全市人员出境就业管理政策、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机构的监督检查等职责划入市商务局。

(四)加强的职责1. 加强统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职责,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

2. 加强统筹全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职责,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3. 加强统筹全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职责,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4. 加强统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责,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5. 加强促进就业职责,综合协调大学生在徐自主创业工作和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1.20•【字号】徐政发〔2018〕54号•【施行日期】2018.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8〕5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技术转移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指引,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新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技术转移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和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加快科学技术渗透扩散、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等功能。

政府注重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良好环境。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26•【字号】徐委发[2007]13号•【施行日期】2007.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徐委发[2007]13号2007年2月26日)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驻徐各部省属单位:现将《徐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徐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徐州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机遇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制定“十一五”全市人才发展规划。

一、“十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五”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时期。

人才总量迅速增长。

到2005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7.05万人,比“九五”期末增长了27.37%。

其中,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持续增长,分别达到2.65万人、10.99万人、26.18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分别达到2.18万人、5.05万人。

人才总量占全市总人口的5.09%,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10.41%。

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

到2005年底,研究生、本科、大专学历人才分别占人才总量的1.07%、18.55%、38.3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由“九五”末的46.7%上升到2005年的57.95%。

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

第16期2023年6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6June,2023作者简介:孙田丰(1968 ),男,江苏泰州人,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㊂∗通信作者:梁缘(1982 ),男,辽宁辽阳人,一级主任科员,硕士;研究方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㊂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的实践与思考孙田丰,陈㊀璐,梁㊀缘∗(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为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2017年起江苏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工作㊂文章通过对3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评估情况分析,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优势㊁管理运行特点以及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中图分类号:G311;D630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㊁面向经济主战场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㊂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㊂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 新型研发机构 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㊁事业单位和企业 ㊂自2017年起,江苏省委编办探索开展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工作,初步形成了发现培育㊁登记设立㊁日常监管㊁评估考核㊁退出注销等全链条的 闭环 管理机制,在服务科技创新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已登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200余家,其中省本级46家㊂根据江苏省委编办和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省级科研事业单位设立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 设立三年期满重新评估 要求,江苏省委编办联合省科技厅对省本级设立运行3年左右的38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 38家单位 )进行了评估,通过评估研究分析其运行发展㊁科研服务㊁转化孵化等情况,对规范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工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㊂1㊀基本情况和运行特点1.1㊀行业领域布局情况㊀㊀38家单位基本布局在化工医药㊁现代服务㊁机械㊁电子与通信㊁轻工㊁生态环境和智慧交通7个热点行业,涵盖生物医药㊁网络通信与安全㊁民用航空㊁石墨烯技术等多个细分领域,如表1所示㊂多家单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㊁关键环节自主创新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和多点突破,有效推动行业标准㊁核心技术㊁产品项目㊁高端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加速集聚,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㊂表1㊀行业领域分布行业分布单位数量占比/%细分领域化工医药1231.58生物医药㊁生物医学㊁医疗器械㊁石墨烯材料㊁新材料㊁智能监控㊁分子设计与合成高分子材料㊁高性能纤维及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㊁生物材料㊁亚克力材料㊁食品生物技术㊁能源科技㊁先进无机材料㊁运动健康㊁AI 制药现代服务821.05科研教育㊁金融科技㊁气象服务技术机械718.42民用航空㊁机械制造㊁电子信息㊁卫星应用㊁交通运输㊁汽车应用㊁智能制造㊁流体工程装备㊁工业制造㊁医疗检测㊁光电显示㊁生物识别㊁环境安全㊁智能装备电子与通信513.16网络通信与安全㊁数字化㊁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㊁集成电路㊁计算机㊁电子设备㊁电光源材料轻工37.89丝绸技术㊁纺织技术生态环境2 5.26环保产业㊁大气生态环境智慧交通12.63公路交通技术1.2㊀地域分布情况㊀㊀38家单位基本集中在产业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苏中㊁苏北地区相对较少,如表2所示㊂主要原因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产业基础架构相对成熟和完善,产业集群㊁研发投入㊁科技贡献等指标水平高于其他地区㊂在全国范围综合比较,该区域也居于产业规模㊁结构和科技水平的 高地 ㊂表2㊀地域分布情况区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数量苏南31苏中5苏北2总计381.3㊀举办单位构成情况㊀㊀从举办单位构成情况看,主要有政府㊁政府+高校㊁政府+科研院所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㊁高校㊁科研院所占主导地位,民企作为举办主体的占7%左右,如表3所示㊂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先导资金主要投入方,与高校㊁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㊁人才资源相结合,更易形成政策㊁资本㊁技术㊁人才间的叠加效应㊂1.4㊀体制机制特征和优势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不同于传统审批设立的事业单位,呈现出 投资主体多元化㊁管理制度现代化㊁运作机制市场化㊁用人制度灵活化 的 四化 特征㊂设立事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是机构形式㊀㊀表3㊀举办单位构成及投入情况举办单位科研单位数量占比/%固定资产/亿元近3年收入/亿元政府补助/亿元政府1231.5813.1933.3416.60政府+高校(研究所)1436.84 4.1121.5210.44高校615.79 1.46 5.79 1.13民企参与615.790.07 1.160.02总计38100.0018.8361.8128.19的探索,也是新型科研组织的创新㊂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其与产业对接更紧密,且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发展意愿,管理运行机制更为灵活,成果转化环节实行的股权奖励㊁项目收益分红㊁岗位分红等方式,更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力㊂传统和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对照如表4所示㊂表4㊀传统和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对照比较类别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设立依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相关地方制定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㊁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机构编制传统机构编制管理不采用传统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经费来源政府投入,主体相对单一政府引导,投资主体多元运行机制机关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一般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研究决策,管理层实施工作导向非盈利,参与市场竞争少以市场需求与发展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分配机制国标工资市场化分配机制人才引进公开招录合同聘用2 建设成效㊀㊀从评估情况看,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有助于地方政府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整合科研资源要素,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㊂2.1㊀能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突破技术 瓶颈㊀㊀从评估情况看,38家单位能够积极与院士科研团队合作,部分单位科研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成为破解 卡脖子 难题的 先行军 ㊂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面向网络通信领域,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部分科研成果世界领先㊂江苏省未来网络研究院㊁江苏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先后推动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落地发展㊂2.2㊀能够紧贴地方产业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㊀㊀推进地方经济建设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是设立科研单位的重要目标㊂经评估了解,38家单位近3年来共计承担270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专利和著作权300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3个,转化产值约96亿元,在优化区域科技结构布局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㊁服务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2.3㊀能够围绕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创新资源集聚㊀㊀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㊂经评估了解,38家单位中领衔或加盟的院士59名;硕士以上学历2760人,占比约72%;高级职称以上1026人,占比约27%,与牛津大学㊁新加坡国立大学㊁中科院㊁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引进了刘韵洁㊁蒋华良等知名科学家团队,带动了优势学科㊁科研项目在江苏落地,通过项目㊁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力量㊂2.4㊀能够畅通 政产学研企 链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㊀㊀3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大多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投入先导资金,引入市场资本,研究院所搭建研发创业平台,以院士为主体组建科研团队,以技术服务市场需求,打造了 政市产学研企 一体化发展链条㊂从评估情况看,38家单位3年来引进科技项目219个,承担科技项目472个,累计申请专利3012个,累计申请著作权431个,科技转化成果467项㊂2.5㊀能够拓展优质公共服务,提升公益事业质量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是从事科研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其本质属性㊂通过政策宣传和工作引导,38家单位积极参与科普讲座㊁科技论坛,承办科技联盟㊁行业年会㊁校园科普等活动,推动国有资产在江苏科技领域公益性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㊂3㊀存在的问题㊀㊀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新型机构样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目前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㊂从评估情况看,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微观层面的管理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㊂3.1㊀顶层设计相比形势发展还有些滞后㊀㊀近年来,科技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多项政策,但国家层面还缺乏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宏观统筹和顶层设计,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还不够明确,法人性质也多种多样㊂从调研情况看,地方政府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主要举办者和先导资金投入方,又往往扎堆于关注度高㊁周期短㊁回报好的产业科研项目,在基础研究㊁原始创新方面投入不足㊂有的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与传统的高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导致人才㊁资金的浪费,总体上看还未能形成各有侧重㊁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㊂3.2㊀实际运行发展与初期目标定位还有偏离㊀㊀部分单位未处理好 改造 与 创造 的关系,有的仅依托部分科研人员搭建技术服务和转化平台,满足于产品修修补补的 改造 ,缺乏革新 创造 主动㊂有的未处理好 创新 与 服务 的关系,少数单位定位不高,运行发展与创立时的战略定位 偏航 ,逐步退出科技主战场,从科技前沿退居后方,蜕变为一般技术服务机构㊂有的未处理好 事业 与 企业 的关系,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大多是非财政保障,后期需要市场运作满足生存发展,容易导致过于强化市场导向,将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拓展市场上,忽略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体现㊂3.3㊀管理体制㊁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㊀㊀从评估了解情况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创新需求,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发挥创新主体的快速协同功能,实现创新资源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和衔接㊂但由于其举办主体或参与共建的主体多元化,各主体之间协调困难,致使部分单位的理事会制度 形同虚设 ,对于章程修订㊁重大科研活动㊁内部运行管理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不通过理事会决议㊂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延续了其举办主体的科技组织形式和治理体系,反而违背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初衷㊂3.4㊀政策的激励效应还未能充分显现㊀㊀从当前的扶持政策看,法人性质往往是机构运行㊁人事管理㊁薪酬分配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选择不同性质的法人,对应的管理体制㊁配套的支持政策也有不同㊂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虽然整合了一些机构形式的优点,但也受到一定制约,有的很难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往往无法享受到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等[1]㊂3.5㊀资源要素投入与成果产出有的还不相匹配㊀㊀由于地方政府在扶持力度㊁产业基础和人才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不同行业领域的 成长期 拔穗期 有别,导致各单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㊂从评估情况看,近3年来政府对于13家单位共投入财政资金9.03亿元,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励8个,孵化转化的产值偏少,科技的放大效应显现还不明显㊂有的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单位经费主要依赖于举办主体投入㊁政府补助和项目经费,成果转化收入占比较少,还存在 自我造血 能力不强的问题㊂从评估情况总体上看,近3年38家单位共获得政府补助28.19亿元,占到其总收入的45.61%,占比较高㊂4㊀对策与建议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是机构编制部门创新体制机制㊁服务国家科技建设的探索尝试㊂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要从加强顶层设计㊁规范机构设置㊁加强政策协同等方面持续加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健康发展㊂4.1㊀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㊀㊀针对当前新型研发机构定义㊁定位都不够明确的情况,国家层面应出台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条件和扶持办法,面向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出台差异化的指导意见,形成各职能部门有序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完善科技咨询决策㊁科技宏观统筹㊁重大任务协同落实等运行机制[2]㊂加强不同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发展的引导,推动实现 错位发展 ,避免 同质竞争 ,助力项目㊁人才㊁资金㊁机构建设的统筹规划和一体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高效供给和合理布局㊂对于政府参与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赋予更充分的技术路线决策权㊁科研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支持其自主选择研究方式㊁调整技术路线㊁筹措使用资金㊁配备人员团队[1]㊂4.2㊀建立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统计㊁分类与评价体系㊀㊀科技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分类评价体系 ,国家层面应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认定标准,明确不同行业类别的新型研发机构牵头的行业主管部门,探索开展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普查备案工作,聚焦新型研发机构的现代管理体制㊁市场化运行机制㊁研发服务能力㊁服务企业成效㊁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评价指标和构建评价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3]㊂4.3㊀增强扶持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实施㊀㊀放大扶持政策 普惠 性,探索突破不同法人类型的机构享受不同扶持政策的限定㊂机构编制㊁人社等部门探索试行事业编制 周转池 ㊁放宽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门槛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㊂用好用足支持科研团队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实施团队控股㊁股权奖励㊁股票期权㊁项目收益分红㊁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4]㊂鼓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㊁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链㊁人才链与产业链㊁创新链的融合发展㊂4.4㊀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工作㊀㊀结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修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工作,出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㊂在事前培育环节,着眼 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 标准,联合科技㊁工信㊁卫健㊁农业等主管部门对产业布局㊁科研能力㊁功能定位以及公益属性等进行综合评估论证㊂在登记 准入 条件上,明确公益属性㊁批准文件㊁经费来源㊁登记资金及国资比例等基础要素,规范审查标准㊁工作程序和证书样式;在事中监管环节,完善章程管理㊁年报公示㊁异常名录管理㊁分类分级监管㊁绩效评价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在事后退出环节,探索开展阶段性评估考核,形成有进有出㊁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㊂5 结语㊀㊀当前,事业单位在社会上认可度高,举办主体拟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的意愿比较强烈㊂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相关法规尚不完善,加之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形式㊁运作模式㊁管理方式㊁发展样式不尽相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设立工作,并推动其健康运行,服务科技创新和地方转型升级㊂参考文献[1]吴崇明,程萍,王钦宏.中国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源起㊁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和产业,2022(7): 306-314.[2]徐燕,王丽萍.长三角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建议[J].华东科技,2022(8):41-45.[3]陈力,王赫然,王灿.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2(6):52-53. [4]孙燕,刘霞,霍竹,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以北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 (8):78-83.(编辑㊀姚㊀鑫)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operation of new R&D public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Sun Tianfeng Chen Lu Liang Yuan∗Reg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Institut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210013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Jiangsu explored New R&D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as public institutions since2017.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situation of38provincial-level new R&D institutions studies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andardizing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new R&D institution public institution。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促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促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促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1.21•【字号】徐政办发〔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促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徐政办发〔2021〕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2021年促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月21日2021年促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为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入地方发展,提升校地合作水平,加快科技与经济结合、成果与产业对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推进公共创新载体建设1.支持驻徐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合作新建新型研发机构各驻徐高校、科研院所根据我市相关鼓励政策,组织专家团队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各地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对有研发能力和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进行政策宣讲,给予业务指导;主动对接驻徐高校、科研院所,挖掘专家团队;争取各级各类政策支持。

市科技局常态化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备案,跟踪考核已各案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新型研发机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肿瘤细胞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碳基材料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肥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新型低毒高效生物农药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储能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废弃生物质碳转化技术研究院、物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力争年内与驻徐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新建新型研发机构8家以上。

2.支持驻徐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环境计量检测实验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分析与基因检测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筹各申报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解(一)约束性指标《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各地和市各有关部门必须确保完成。

1.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省定任务。

(牵头单位:市扶贫办)2.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2年。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3.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4.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不低于23%。

(牵头单位:市建设局)5.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完成省定任务。

(牵头单位:市国土局)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左右。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7.单位GDP能耗降低完成省定任务。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定任务。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9.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达15%。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1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完成省定任务。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11.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70.2%。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12.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的比例为0。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13.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70%。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14.细颗粒物(PM2.5)浓度累计下降12%。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15.林木覆盖率达33%。

(牵头单位:市农委)16.林木蓄积量完成省定任务。

(牵头单位:市农委)(二)预期性指标《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具有牵引作用,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动态分析、跟踪监测和政策引导,力争全面完成。

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

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

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第一篇: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从今年开始,两年内,徐州市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都要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三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全部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目标要求和市政府近期召开的关于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题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工作力度,以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切实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

安排专人赴各县(市)区进行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的调研和指导。

在调研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各地区根据自身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类别合理、科学地进行申报。

对于那些各类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的县(市)区,建议他们以园区为单位申报江苏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便于园区内企业利用这一平台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

对于已建立区域性工作站或产业集群不够明显以及整体研发条件不够成熟的地区,建议他们组织部分重点研发类企业申报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21家单位申报研发机构,其中1家申报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4家单位申报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6家单位申报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下一步还将根据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的要求和部署,在全市组织开展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

起草徐州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更好地发挥该市各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的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博士后工作有关政策以及《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委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人社局起草了《关于推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从简化企业申报程序、建站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定、安家落户配套保障以及考核评估等几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共徐州市委办公室、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

中共徐州市委办公室、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

中共徐州市委办公室、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18•【字号】徐委办[2012]69号•【施行日期】2012.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共徐州市委办公室、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徐委办〔2012〕69号2012年7月18日)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驻徐各部省属单位:《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为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更好地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58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徐政发〔2011〕82号)精神,特制定以下推进方案:一、工作宗旨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设立的具有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组织,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研发机构在吸引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持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行业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201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徐政发〔2011〕82号),明确提出全市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两年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实现全覆盖。

2011年底,全市2432家本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1145家建立了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建设率达到47%;在145家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已建设44家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101家市级研发机构,实现了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28•【字号】徐政发[2009]29号•【施行日期】2009.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政发[2009]29号2009年7月2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又好又快振兴,现就加强我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⒈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坚持遵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规律,加大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力度,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培养、吸引、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坚持全面提高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积极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人才开发培养与发挥人才作用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促进我市由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的跨越,为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推动全市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⒉总体目标。

立足我市科教人才优势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立足我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立足重大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重点围绕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和金融投资、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市51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

从2009年起,经过5年努力,全市引进100名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在相关学术技术领域有重大突破或重要科技成果转化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500名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企业家,从而带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业优化并满足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6.22•【字号】徐委发[2003]30号•【施行日期】2003.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徐委发[2003]30号)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我市人才工作力度,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适应我市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发展目标的需要,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苏发[2003]11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我市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营造一个人才智力自由流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人才竞争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2.总体目标。

到200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1.79万人;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达到25%以上;全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人才素质全面提升,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和地区的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新体制。

到201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2.88万人;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达到30%以上;全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6%左右;人才的拥有量、分布结构、总体水平、使用效益以及整体素质等方面有明显提高,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相适应,人才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以“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为标志的人才强市。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徐州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徐州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徐州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2.06.15•【字号】徐人社发[2012]182号•【施行日期】201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徐州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徐人社发〔2012〕182号)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障局,市各有关单位:现将《徐州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徐州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岗位对接试点工作方案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112号要求,我市作为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对接试点项目的城市,为切实做好这项试点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徐州市“四大产业”和“三重一大”的需求,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与产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制定城乡统一的补助标准;大力开展企业岗前技能培训,组织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的就业技能培训和服务,提高就业素质和稳定性,为我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效劳动力供给。

(二)实施“十百千万培训计划”。

2012年计划在全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立10个示范点,组织100家用工量较大的企业,投入1000万元资金,组织开展10000名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与产业转型、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园区建设为钥 开启徐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征程

以园区建设为钥 开启徐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征程

5以园区建设为钥 开启徐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征程蒋 薇(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对促进就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带动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徐州市强化政策引领,以建设省级产业园为抓手,聚力发展、奋勇争先,人力资源服务业连续三年实现年均50%的快速增长,逐渐成为区域人力资源集聚地,有效满足了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带动;跨越式发展一、政策引领,高质量建设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徐州市高度重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明确提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七大任务,健全“资金扶持、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市场准入条件”等四项举措,打造淮海经济区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在政策引领下,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秉持“打造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体系最全、辐射最广、品牌最优、实力最强的人力资源服务高地”目标,坚持服务产业,围绕我市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针对性的引进专业人力资源产品提供商;坚持深耕项目,实施精准招商、规范招商,遴选、吸引国内外信誉度高、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坚持打造平台,以智慧园区建设、互联网+人力资源行动为抓手,深化项目、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建设,打造既满足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又助推经济发展的特色园区。

二、平台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园自2019年6月18日开园以来,已入驻中智、北京外企、万宝盛华等37家知名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累计为淮海经济区及全国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35万余人次、操作岗位3.7万余个、高端猎头咨询服务1000余次,开展高层次人才招引活动100余场,实现就业人员2.5万余人、营业收入15.2亿元、利税3750.6万元;实现公共服务、机构集聚、功能创新、创业孵化、产品展示等功能目标;初步形成了涵盖网络招聘、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咨询、人才测评、劳务派遣、高级人才猎聘、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多领域、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徐州市大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徐州市大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发文字号】徐政办发[2015]118号【发布部门】徐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7.22【实施日期】2015.07.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徐政办发[2015]1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徐州市国税局、徐州地税局、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市工商局、团市委《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7月22日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徐州市国税局、徐州地税局、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市工商局、团市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部署要求,鼓励、引导和扶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71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把促进大学生创业摆在就业创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学校助推、社会扶持”的原则,大力实施“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政策拓展、创业孵化推进、创业服务优化”四项行动,加快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窗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窗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徐人社发[2011]326号【发布部门】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日期】2011.11.29【实施日期】2011.11.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徐人社发〔2011〕326号)局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现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局创优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名单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建设,保障民生、服务人才、创优质服务窗口,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局各项工作制度和中心目标,决定从现在起的一段时间内,在全局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推动全局干部职工努力实现便民服务更优质、行政运作更高效、工作绩效更显著、工作作风更优良,为徐州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

一、严格规章制度1、首问责任制。

各窗口单位、处室需进一步完善来访、咨询首问责任制。

第一个接待来访、咨询、办事等服务对象的科室或工作人员即是首问责任人,对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须承担答复、引导、帮助、协调的责任,并根据服务对象所需办理的事项,或主动办理,或移交给相应科室工作人员受理。

接受移交的科室或工作人员应切实履行职责,及时提供优质服务。

2、服务承诺制。

各窗口单位、处室要在显著位置统一张贴各种服务承诺的内容,按工作职能提出并制定业务办理时限在窗口告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决定-徐政发[2011]8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决定-徐政发[2011]8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决定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决定(徐政发〔2011〕8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数量逐年增加,企业整体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对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表彰先进、推进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对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等3家优秀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8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等5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等46家优秀省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予以表彰,并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名单见附件)。

奖励经费由市财政和受益财政按5:5分担。

希望受到表彰的企业研发机构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市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机构建设,通过持续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优秀国家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名单2.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单3.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名单4.优秀省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名单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附件1:优秀国家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名单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卷烟厂企业研发机构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研发机构附件2: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单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八达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徐州中煤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附件3: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名单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徐州丰成盐化工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凯达石英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附件4:优秀省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名单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天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财发铝热传输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立信纺织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科源液压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久祥汽车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惠利隆塑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市富祥木业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沃尔格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伟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晋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天一健消毒剂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新沂市张氏磨具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意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徐工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奥尼克电气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市建平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赛摩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江苏创导空调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博汇东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徐州市凯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企业研发机构——结束——。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领
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7.08
•【字号】徐政发[2011]79号
•【施行日期】2011.07.08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领导小组
的通知
(徐政发〔2011〕7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新突破,有效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市政府决定成立市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张敬华市长
副组长:段雄副市长
李坚副市长
成员:王琦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志华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高山市科技局局长
田质林市发改委主任
洪涛市经信委主任
韩冬梅市财政局局长
孟铁林市人保局局长
朱光亚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赵军市统计局局长
徐雷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刘晓东徐州国税局局长
孙长举徐州地税局局长
居苏生徐州工商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高山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局王建华、市发改委莫绪光、市经信委陈锦龙、市人保局刘洪涛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〇一一年七月八日。

徐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的意见

徐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的意见

徐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事局,徐州市财政局,徐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徐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的意见(2006年)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苏人通[2006]2号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我市高层次人才的创业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特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今年1月,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确定我市市区为全省“人才特区”试点区域,同时将我市“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保障机制”确定为2005-2006年度“人才特区”的试点内容。

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政策的积极作用,打造我市的“人才洼地”,可以极大地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优惠的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吸引人才,有效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稳定现有优秀人才,促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作用。

二、管理体制在市人才服务中心设立“市高层次人才储备中心”(以下简称“储备中心”),将本市企业中经济社会发展紧缺和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纳入储备中心范围,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险标准申报缴费和享受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

三、运行机制(一)储备中心吸储的主要对象1.国内外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发明专利并能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在省内领先的人才;2.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一、第二层次);3.具有博士学位或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人才;4.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5.高级技师;6.其他经认定的高层次、紧缺和急需人才。

(二)储备中心吸储的工作程序储备中心吸储的高层次人才,由其所在服务单位提出申请,报储备中心汇总,市人事与劳动保障、机构编制部门共同建立储备人才资格认定小组进行资格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好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集聚——徐州市人保局扎实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工作
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从今年开始,两年内,徐州市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都要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三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全部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目标要求和市政府近期召开的关于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题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工作力度,以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切实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

安排专人赴各县(市)区进行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的调研和指导。

在调研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各地区根据自身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类别合理、科学地进行申报。

对于那些各类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的县(市)区,建议他们以园区为单位申报江苏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便于园区内企业利用这一平台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

对于已建立区域性工作站或产业集群不够明显以及整体研发条件不够成熟的地区,建议他们组织部分重点研发类企业申报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21家单位申报研发机构,其中1家申报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4家单位申报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6家单位申报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下一步还将根据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的要求和部署,在全市组织开展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

起草徐州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更好地发挥该市各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的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博士后工作有关政策以及《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委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人社局起草了《关于推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从简化企业申报程序、建站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定、安家落户配套保障以及考核评估等几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目前该实施意见正在讨论修改中。

召开全市博士后工作座谈会,举办博士后专项工作讲座。

该市人社局组织了全市各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设站(基地)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人保局业务科室负责人就博士后工作开展情况和《关于推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同时邀请省博士后协会鲜峰同志举办现场讲座,详细指导各县(市)区和设站单位如何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的申报、管理工作。

随后将具体申报条件和申报流程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发布,并印制纸质材料,发放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徐州人保局2011-08-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