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学案式作业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化学九下第九单元《溶液》word学案

新人教版化学九下第九单元《溶液》word学案

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给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三、达标检测1、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B.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2.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氧化钙固体学习反思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3、问题讨论: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4、交流:(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5、展示: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合作探究二: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问题讨论: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媒体使用:投影展示(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

此说法对否?为什么?(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

”这句话是否正确?3、交流: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答案4、展示合作探究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问题讨论:①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②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2交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展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达标检测1.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减小了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溶剂质量减小了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2.某温度下,一只烧杯中盛有20g水,放入2g熟石灰并搅拌,有白色固体沉淀到烧杯底部,则对于烧杯中的上层清液,说法错误的是()A.是无色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化学《溶液课时学案》样张

化学《溶液课时学案》样张

第九章《溶液》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分钟)1.掌握溶质、溶剂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掌握溶液的概念。

2.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变,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别与其相互关系。

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4.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复习导航]★【温故知新】(10分钟)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照课本自主学习并回顾以下知识点)知识点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质,溶剂的概念和三者的关系(1)、溶液是指:其基本特征是:、、和。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理由是:(举例说明)。

(3)、溶质是指: ,溶剂是指:。

(4)、溶液的质量等于与质量之和。

(思考溶液的体积怎样?)知识点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措施(1)、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

(2)、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措施有:或;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措施有:、或。

(注意适用条件)知识点3: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含义的理解(四要素)(1)、固体溶解度是指:。

其四要素是:、、、。

气体溶解度是指:,其影响因素与和有关。

(如何影响?)知识点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三条特殊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相交,其交点的涵义是:。

变化规律:三条:;;。

知识点5: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的应用溶质质量分数是指与的比,其数学表达式是:,变形公式是:或。

知识点6: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所需实验仪是:。

实验步骤是:四步:、、、。

二、合作探究:(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和回顾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以下问题的合作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是先本组内成员合作交流,讨论解决,然后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限,进行组与组间的讨论交流,最后把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解决不好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准备发言。

人教版初中化学 1、溶液形成学案作业

人教版初中化学 1、溶液形成学案作业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预习性作业】认真预习课本内容后独立完成:1、在蔗糖溶液中,蔗糖以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的混合物。

在食盐水(或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和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溶液。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物,叫做溶液。

溶液由和组成,它的主要特征是性和性。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溶解在中形成溶液。

2.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等也可以做溶剂。

3.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

4.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溶质溶剂溶液溶质溶剂蔗糖溶液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碘溶于汽油中医用酒精油脂溶解在汽碘酒油中乙醇的水溶液Fecl2溶液5.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会出现现象。

6.洗涤剂有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液,该现象又称之为乳化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7.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化。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如;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如;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如。

这是由于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课内探究】【预习交流】(课前2分钟同桌互查并识记预习案,找出问题集中处理)【学习目标】1、记住溶液的定义,特征及组成;能说出溶液的形成过程,并能正确判断一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重点)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重难点)3、能说出乳浊液的定义和特征,并记住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溶液的组成问题1、从微观角度看,溶液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溶质以什么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的?怎样理解溶液概念中的“均一”和“稳定”?问题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液》 作业设计方案

《溶液》 作业设计方案

《溶液》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通过设计与溶液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溶液的基本概念、性质、浓度计算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巩固1、概念理解请解释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它们之间如何相互转化?2、浓度计算配置 5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克?已知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溶液质量为 200g,求溶质的质量。

(二)实验探究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生在家中自行准备实验器材(如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等),按照给定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

2、溶解度的测定给定一种固体物质(如硝酸钾),学生设计实验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拓展应用1、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生理盐水、碘酒等),了解其成分和用途。

思考如何利用溶液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衣物上的污渍去除、农业上的农药配制等。

2、环境保护中的溶液了解工业废水处理中溶液的作用和方法。

探讨如何通过控制溶液的成分和浓度来减少环境污染。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完成上述基础知识巩固和计算题目,要求书写规范、步骤清晰。

2、实验报告对于实验探究部分,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和分析等。

3、调查报告针对溶液在生活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结论等。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经验和调查结果,共同解决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业评价1、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分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作业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作业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答案:蔗糖,水,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食盐,水,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高锰酸钾,水,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 高锰酸钾溶液;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以致用答案:氯化钠,水;氢氧化钙,水;酒精,水;碘,酒精;氯化氢,水;硫酸,水;氯化钠、蔗糖,水;培养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1. 关于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剂是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B .只有水能作为溶剂C .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水D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于溶质的质量2.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 .无色透明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 .混合物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洁精和酒精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B.石油是纯净物,也是有机物C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D .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果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温度为_ __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 (填字母代号);(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 g该溶质.1.答案:t1;C;A;30 培养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1.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A. 加入溶质C. 升高温度D. 恒温蒸发溶剂2.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

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冰水溶解B. 用热水溶解C. 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1. A 2. A 3. A 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果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填“<”“>”或“=”)乙;(2)P点的含义________;(3)t2℃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的方法。

化学溶液专题复习学案

化学溶液专题复习学案

化学溶液专题复习学案练习题一、选择题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是()A.白糖B.食用油C.面粉D.细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无色的混合物B.溶液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相同C.铁水属于溶液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其性质和水的性质完全相同3.下列固体物质加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A.NH4NO3B.NaCl C.CaO D.Na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5.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

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6.欲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必须要的仪器组合是()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100 mL量筒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7.如图7-C-1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7-C-1A.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60 ℃时,在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甲60 g8.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T-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7-T-3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9.如图7-C-2,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溶液的形成作业设计

溶液的形成作业设计

溶液的形成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实验目的:观察溶液的形成过程,探究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2.实验材料:砂糖、水、酒精、盐、搅拌杯、试管、滴管。

3.实验方法:
a.制备糖水溶液:
(1)取一定量的水倒入搅拌杯中,并加入适量的砂糖。

(2)用玻璃杯搅拌器搅拌溶液,观察砂糖是否完全溶解。

b.制备酒精溶液:
(1)取一定量的酒精倒入搅拌杯中。

(2)用玻璃杯搅拌器搅拌溶液,观察酒精是否完全溶解。

c.制备盐水溶液:
(1)取一定量的水倒入搅拌杯中,并加入适量的盐。

(2)用玻璃杯搅拌器搅拌溶液,观察盐是否完全溶解。

d.观察与比较:
比较不同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溶解程度和溶液的清澈程度。

4.实验记录:记录不同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包括溶解时间、溶解程度和溶液的清澈程度。

5.实验结果与讨论:比较不同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探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6.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不同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7.实验注意事项:
a.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b.溶液中的高浓度物质可能有毒,注意避免直接接触。

c.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洁净,避免环境污染。

d.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工具,保持仪器设备的整洁。

8.展示形式:可以通过实验记录以及口头报告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二十九中学学案式作业
第九单元 溶液 姓名 班级
1、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汽油 C.碘 D. 蔗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4、在清洗家中油污时可用汽油洗,也可用洗涤剂洗,二者的不同之处是:汽油溶解油污,而洗涤剂则是 油污。

5、分别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填写化学式)
(1)稀盐酸 (2)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后的溶液 (3)澄清石灰水 (4)食盐水 (5)医用酒精 (5)硫酸铜溶液 6、(2014临沂)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 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甲 乙(填“>”“<”“=”)。

(2)t 1℃时,把50g 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得到甲溶液 g ,将温度升高到t 2℃时,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

(3)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7.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
解度
/ 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如上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 ”或“B ”)。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 。

(3)40℃时,把50 g A 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 和Na 2CO 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 ),冬天捞碱(Na 2CO 3)”。

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
0 10 20 30 40 50
温度/℃


度 / g A
B
M
50
40 30 20 10
8、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4g氯化钠固体未溶解。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9、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要配制20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kg,水的质量是kg。

10、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10、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20g黄铜样品投入到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19.8g,求:(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Zn:65 S:32 O:16)
(1)此过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选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