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带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分布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东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之一。

凹陷沙四段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低阻油藏之一。

本文将以该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和评价为重点进行讨论。

东营凹陷沙四段是在尼亚系和第四系地层中发育的砂岩油藏。

根据研究,沙四段主要发育于晚中生代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早白垩世间。

成藏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造上,东营凹陷位于兴关断裂带的东南边界,具有强烈的构造变形和断裂活动,形成了锯齿状的断裂带和复杂的胀缩构造。

这些构造特征为油气的运聚和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沉积上,沙四段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呈现出碎屑岩沉积的特征。

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主要从勘探层位、油藏类型、储量和渗透率等方面进行。

勘探层位主要分为高产区和低产区。

高产区主要发育于朝阳洼陷、中部设区和聂庄异地三个区块。

这些区块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低阻油藏的重要分布区。

低产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区块,油气勘探潜力较低。

油藏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油藏和沉积油藏两类。

构造油藏由构造圈闭和构造圈闭内的储层组成,具有较高的勘探风险和潜力。

沉积油藏主要发育于河道沉积或海岸沉积环境中,多为块状或条状连续油藏。

储量是评价油藏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历次勘探发现的油气储量,可以评估沙四段油藏的潜力和开发价值。

渗透率是油藏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渗透率一般在100md以上,较高的渗透率有利于油气的流动和开发。

综合上述评价指标,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开发价值。

由于勘探深度较大,并且勘探区域地质复杂,使得油气勘探面临很大的挑战。

需要采用适当的勘探方法和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测井解释和试油开发等。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受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评价该油藏从勘探层位、油藏类型、储量和渗透率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指标表明该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开发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东营凹陷北带东部古近系近岸水下扇储集物性演化及其油气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北带东部古近系近岸水下扇储集物性演化及其油气成藏模式
砾 岩 体 沉 积 特 征 与 隐蔽 油 藏 勘 探 . 积学 报 , 3 1 : 1 2 . 沉 2()2~ 8 董 荣 鑫 , 美珍 . 5 近 岸 水 下 冲 积 扇 午 特 征 及 实 例 . 油 实 验 地 苏 18 . 9 ¨ 石
质 ,( ) 24 0 . 7 4 : 9 ~3 2
其 油气成 藏具 有 以 下特 点 : 近岸 水 下 扇扇 根 具 有 ① 侧 向封 堵油气 能力 , 中具有 良好储 集条 件 , 扇 扇缘 分
布 于 生 油 岩 之 中 , 超 压 微 裂 缝 发 育 , 油 气 运 移 提 且 为 供 了运 移 、 导 条 件 , 成 了 “ 缘 输 导 、 中 富 集 、 输 形 扇 扇 扇 根 封 堵 ” 岩 性 圈 闭 成 藏 模 式 ; 油 气 来 自同期 发 的 ② 育的 、 近岸 水下扇 侧 向接 触 的烃 源 岩 , 现 为 “ 与 表 自
罗静 兰 , 小 洪 , 潼 , . 0 6 成 岩 作 用 与油 气 侵 位 对 鄂 尔 多 斯 盆 刘 林 等 20 . 地 延 长组 砂 岩 储 层 物性 的影 响. 质 学 报 ,0 5 : 6 ~ 6 3 地 8 ( )6 4 7 .
好 和 断 层 发 育 , 气 主 要 沿 砂 体 和 断 层 运 移 ( 风 油 隋 贵 ,0 4 。 2 0 )
3 2 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 式 .
参 考 文 献
陈 纯 芳 , 澄林 , 会 军 . 0 2 板 桥 和歧 北 凹陷 沙 河 街 组 深 层碎 屑岩 赵 李 20.
储 层 物 性 特征 及 其 影 响 冈 索 . 汕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 2 石 自 ,6
陈 中红 , 明 . 0 6 东 营 凹 陷 流 体 超 压 封 存 箱 与油 气 聚 集 . 积 学 查 20 . 沉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沉积学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岩石类型主 要包括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和深灰色 泥岩。砾石成分复杂,以灰岩为主,亦有泥砾、碎屑 岩砾石。其中内扇为巨厚的砾岩沉积,砾石富集且 粒径大,一般在!.4 以上,最大可达7#.4,可见少 而薄的灰色泥岩夹层。砾岩分选、磨圆差,多为次棱 角状,层理不发育,为厚层块状,具有近源快速堆积 的特点。底部见冲刷面,泥岩夹层处伴生小型的同 生正断层,是断裂带活动的遗留标志。中扇为砾岩 层与薄层深灰色泥岩层、砂质泥岩层间互出现,砾石 粒径相对内扇明显减小,泥岩夹层在岩心中频繁出 现,反映了沟道的频繁改道,常见冲刷构造和强烈的 同生变形构造。外扇为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粗砂岩、 含砾砂岩,为扇体沉积末期小型沟道的延伸。
的正旋回,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陈南断层东段下降盘和滨县凸起东南侧紧邻凸起的地区,其扇体根部为巨厚的砂砾岩
沉积,砾岩体积分数超过*".,砂岩和砾岩总体积分数超过%".。受断层活动期次和横向活动差异的影响,近岸水 下扇具有在平面上与扇三角洲间互出现,剖面上与扇三角洲相互叠置的特点。尽管近岸水下扇的形成受古构造、古
$"#以上,并且与深大断层的形成时期和发育位置 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沙三早、中期的滨南断裂带附近 和陈南断裂带东段,而北带其他地区的砂砾岩体则 为扇三角洲沉积,从而出现平面上近岸水下扇与扇
形进积体。扇体发育的中心地带砂砾岩体积百分含 量一般高达 !"# 以上,砾岩 体 积 百 分 含 量 也 多 在
三角洲间互出现的现象(图%,图&)。
万方数据
图#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下沉积相平面分布
第#+卷 第’期
鄢继华等: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东营凹陷沙一段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的控制特点

东营凹陷沙一段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的控制特点

东营凹陷沙一段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的控制特点东营凹陷沙一段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的控制特点东营凹陷沙一段位于北纬37°30'~38°30'、东经118°30'~120°30'之间,具有丰富的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

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气候条件是控制该区沉积地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在地质构造方面,东营凹陷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逆冲构造,形成了由南向北依次为南北递减的三级构造单元。

该区域东部受华北克拉通影响明显,地壳稳定,基岩露头,而西部则处于弱活动构造带中,地壳较活跃,受强烈的构造应力作用。

由于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和变幅性,滩坝、湖泊和河流等沉积体系会在不同的构造单元中发育出不同的层序体系和沉积相。

此外,东营凹陷的气候条件也对其沉积地层的发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该区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充沛,气候季节性强。

春夏季节的大量降水特别是强烈的降水过程,容易引发洪水灾害,并给该区的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带来丰富的泥沙物质。

综合以上因素,东营凹陷沙一段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的控制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受构造和沉积条件的综合作用,该区地层分布极为复杂,层序体系发育多样,主要包括陡坡坪滩坝-泻湖三级沉积体系和波浪沉积体系。

2.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该区滩坝-泻湖沉积物质较为丰富,包括泥沙、砾石等多种形态的沉积物,其深度和厚度变化明显。

3.构造和气候条件还影响了该区沉积相类型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在构造单元和地质年代上,不同的沉积相分布不同,且相互转化和交错鲜明。

4.最后,该区沉积地层的自然史演化对全球的古环境-地质事件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于沉积层序及其对应环境和生物演化的研究,可为油气勘探、自然灾害防护和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东营凹陷北带不同类型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作用

东营凹陷北带不同类型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作用

多 物源 、 构造 活动 强烈 、 水体 变 化 频 繁 等 特 点 , 而 因 在 不 同部位 、 同层 系 发 育 不 同类 型 的砂 砾 岩 体 。 不 勘探 实 践证 实 , 究 区主要 发 育 6类 砂 砾岩 体 , 研 即近
岸 水下 扇 、 三 角洲 、 扇 深水 浊 积扇 、 积扇 、 冲 辫状 河 三
好, 含油 性越 好 。
砾岩体所拥有的巨大勘探潜力 , 在精细解剖典型砂 砾 岩扇 体 的沉 积物 性 和现今 地层 异常 高压 分布 的基
础 上 , 结 了 砂 砾 岩 体 “ ” “ ” 藏 特 征 以 及 总 相 、势 控 “ 相一 势 ” 合 控 藏 模 式 , 建 立 了 砂 砾 岩 扇 体 耦 并
“ 相一 势” 藏定 量评 价公 式 。 控
1 “ 控藏特征 相”
在对 东 营 凹陷北 带砂 砾 岩扇体 进行 地质 分析 和 精确定量描述的基础上 , 精细解剖了近岸水下扇 、 深 水 浊积 扇 和扇三 角洲 等 3类 扇 体 。在对 扇体不 同微
东 营 凹陷北 带指 位 于东 营 凹陷 中央 断裂背 斜带 以北 、 陈家庄 凸起 和 滨县 凸起 以南 的地 区 , 西 长 约 东 lO m, O k 南北 宽约 1k 勘探 面积 约 为 150 m , 5 m, 0 k 占 凹陷面 积 的 14以上 , 东 营 凹陷 的 主要 油气 聚集 / 是
近 岸水 下扇 可 细分 为扇根 、 中和 扇端 , 中扇 扇 其
根 以主水 道微 相 为 主 , 中可 分 为辫 状 水 道 、 道 扇 水 间、 前缘 等微 相 。对 该 区西段 沙 四段上 亚段利 8 5近
角 洲和 滑塌 浊积 扇 , 中以前 3种扇 体最 为发 育 J 其 。 由于东 营 凹陷北 带 砂 砾 岩 扇体 类 型 多样 , 层 压 力 地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祝厚勤;庞雄奇;林世国;姜振学;张俊;张如才【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年(卷),期】2006(26)1【摘要】在对东营凹陷145个岩性油藏含油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岩性油藏和典型落空圈闭的剖析,对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岩性油藏成藏主要受构造沉积背景、烃源岩(围岩)生排烃强度和砂体储集物性等3个因素控制,不同的构造带上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洼陷带主要发育典型的自生自储自盖的砂岩透镜体油藏,陡坡带主要发育砂岩透镜体、物性封闭、砂岩上倾尖灭、构造-岩性油藏组合,缓坡带、中央背斜带的翼部主要发育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和断层-岩性油藏.【总页数】7页(P74-80)【作者】祝厚勤;庞雄奇;林世国;姜振学;张俊;张如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马朗凹陷西山窑组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 [J], 刘俊田;任淑玲;曾文;强金美;蒋凯旋2.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及主控因素研究 [J], 董才源;刘震;刘启东;罗贝维;李储华;王伟俊3.凹陷不同构造区油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 [J], 刘宗堡;孙龙;吕延防;刘云燕;仇翠莹4.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J], 肖冬生;杨占龙5.束鹿凹陷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其成藏模式 [J], 王丹君;范柱国;杨淑华;韩冰;于璐;王永君;王德良;韩天宝;王帅;魏一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_鄢继华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_鄢继华

1 沉积学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岩石类型主 要包括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和深灰色
泥岩。砾石成分复杂, 以灰岩为主, 亦有泥砾、碎屑 岩砾石。其中内扇为巨厚的砾岩沉积, 砾石富集且 粒径大, 一般在 3 cm 以上, 最大可达 15 cm , 可见少 而薄的灰色泥岩夹层。砾岩分选、磨圆差, 多为次棱 角状, 层理不发育, 为厚层块状, 具有近源快速堆积 的特点。底部见冲刷面, 泥岩夹层处伴生小型的同 生正断层, 是断裂带活动的遗留标志。中扇为砾岩 层与薄层深灰色泥岩层、砂质泥岩层间互出现, 砾石 粒径相对内扇明显减小, 泥岩夹层在岩心中频繁出 现, 反映了沟道的频繁改道, 常见冲刷构造和强烈的 同生变形构造。外扇为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粗砂岩、
表 1 近岸水下扇扇体砂砾岩、砾岩厚度和体积百分含量
砂砾岩厚度 砾岩厚度 砂砾岩含量 砾岩含量
砂砾岩厚度 砾岩厚度 砂砾岩含量 砾岩含量
层位 井号
h s/ m
h l/ m
Vs/%
Vl/ % 层位 井号
h s/ m
h l/ m
V s/ %
Vl/ %
盐 11
121
15
82. 0
10. 5
盐 11
138
116
98. 6
83. 0
盐 181
375
沙 三 中
永 85 单 12
168 59
单 25
177
164
77. 0
33. 8
盐 181
214
98 50
100. 0 78. 0
58. 0 65. 8
沙 三 下
永 85 单 12
188 37
175
73. 0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北部沙三段地震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研究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北部沙三段地震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研究

・ 6 ・ 7
东 营 凹 陷 利 津 洼 陷北 部 沙 三 段 地 震 相 类 型 及 其展 布 特征 研 究
周 建林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地球科 学学院, 北京 124) 29 0
[ 要 ] 通 过 对 东 营 凹 陷 利 津 洼 陷北 部 地 质 、地 震 和 测 井 资 料 综 合 分 析 , 应 用 层 序 地 层 学 理 论 ,建 立 了沙 摘 三 中、 下 亚段 层 序 地 层 格 架 。 研 究 认 为 , 该 层 段 可 划 分 为 3个 三 级 层 序 ,其 中 S 、S 2对 应 沙 三 下 亚 Q1 Q
渐 变小 ) 、透 镜 状 地 震 相 以及 平 行一 平 行 地 震 相 和 充 填 地 震 相 ( 育在 半深 湖~ 亚 发 深湖 区) 。
[ 键 词 ] 利 津 洼 陷 ;地 震 相 ;展 布 特 征 关
[ 图分 类 号 ] P 3 .4 中 6 14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0 0 4— 00一 0 文 0 0 7 2 2 1 )0 0 0 O
地 震 相 类 型和 特 征
根据 对地震 反射 参数属 性 的分 析 ,从 内部 反 射 结 构 和外 部 几 何形 态 出发 ,在 地震 剖面 上识 别 出平
行 、亚平行 席状 地 震 相 、前 积 地 震 相 、楔状 地 震 相 、充 填 地 震 相 和 杂 乱 地 震 相 以及 透 镜 状 地 震 相 等
( 1。 表 )
研 究 区平行 、亚平 行席状 地震 相是 由一组 平行 或相互 近 于平行 的地震 反射 同相轴 构成 的 ,平 行席状 地 震相 以 中强振 幅 、中好 连续 性 、平行反 射结 构为特 征 ,与上 下反射 层呈 平行接 触关 系 ,其 外部几 何形

东营凹陷宁海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沉积、成藏的控制作用

东营凹陷宁海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沉积、成藏的控制作用

东营凹陷宁海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沉积、成藏的控制作用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57000摘要:宁海地区发育陈南断层、坨古1断层和坨94断层3条主要的控沉积断层,将该地区分为北部“二台阶”和南部“下降盘”2个构造带,在“二台阶”和“下降盘”之间,几条主要断层相互连接,形成断层转换带。

构造带和断层转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的物源向南推进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二台阶”之上,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为厚层砂砾岩沉积,构造形态及地层产状对其成藏有重要的影响;“下降盘”主要发育深水浊积扇,为相对较薄的浊积扇体,古冲沟是其沉积的有利场所,而构造演化对古冲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断层转换带则是扇体推进的有利通道。

关键词:东营凹陷宁海地区构造演化二台阶断层转换带引言胜坨地区发育多条古冲沟,其中宁海地区为一继承性、复合型的大型古冲沟,物源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是砂砾岩扇体发育的有利场所。

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宁海地区发现了多层系、多类型的油藏,其中北部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岩性-构造油藏;南部主要发育深水浊积扇岩性、构造-岩性油藏。

构造形态及演化规律对圈闭的形成和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扇体的沉积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该区进行构造演化特征的研究,对今后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宁海地区构造示意图1区域构造格局宁海地区北部以陈南断层为边界,南部靠近东营中央隆起带,西接利津地区,东临胜坨地区主体。

构造上被几条控沉积的大断裂分为若干个构造带:由陈南断层、坨古1断层南段和坨94断层西段所包围的“宁海二台阶”;由坨古1断层、胜北断层西段、坨94断层东段差异延伸形成的“断层转换带”;坨94断层下降盘的“坨71古冲沟”(图1)。

2构造演化特征2.1主要断层的活动性分析断层的活动对宁海地区构造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北部的陈南断层为盆缘边界大断层,其活动要早于其他二级断层,在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沙三下时期活动性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油藏控制因素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油藏控制因素

第28卷 第2期O I L &G AS GE OLOGY 2007年4月  收稿日期:2007-01-09 第一作者简介:张晶(1977—),女,博士研究生,油气成藏与油气田开发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2084)文章编号:0253-9985(2007)02-0235-05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张 晶1,王伟锋1,荣启宏2,赵密福2(1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摘要:通过对民丰洼陷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处在凹陷东北边缘的特殊位置,成藏条件优越。

古近系岩性油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油藏、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和砂体被断层切穿的岩性油藏3种类型。

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浊积岩砂体的性质和分布,砂体分布范围内有利的构造位置和有利的沉积储集相带成为控制岩性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

油气勘探方向应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两种成因的储集砂体展开。

关键词:岩性油藏;控制因素;三角洲;浊积岩;民丰洼陷;济阳坳陷中图分类号:TE12211 文献标识码:AFactors con trolli n g the E s 3L itholog i c O il Reservo i ri n M i n feng s ag,D ongy i n g depressi onZhang J ing 1,W ang W eifeng 1,Rong Q ihong 2,Zhao M ifu2(11China U 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D ongying,Shandong 237061;21D ongxin Production Plant,Shengli O ilfield,S inopec,D ongying,Shandong 257094)Abstract: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patterns,and contr olling fact ors of hydr ocarbon pooling in M infeng sag reveals that the sag occup ies an advantageous p lace for oil pooling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Dongying de 2p ressi on .The Paleogene lithol ogic oil reservoirs are mainly sand lens reservoirs,updi p p inchout sandbody,and sandbody reservoirs cut thr ough by faults .Maj or contr olling fact ors of the lithol ogic oil reservoirs include the p r operties and distributi on of delta fr ont sandbodies and fluxoturbidite sandbodies,the favorable structural l oca 2ti on within the distributi ons of sandbodies,and the p r os pective sedi m entary reservoir facies be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xp l orati on be focused on the delta fr ont and fluxoturbidite reservoir sandbodies of different ages f or med in difference structural positi ons .Key words:lithol ogic oil reservoir;contr ol fact ors;delta,fluxoturbidite;M infeng sag;J iyang dep ressi on “九五”以来,隐蔽型油气藏已逐渐成为东营凹陷重要的勘探对象[1]。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摘要: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津地区砂砾岩体由于沉积背景不稳定、储层均质性强但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

从沉积物的沉积到最终固结成岩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在储层物性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控制因素很多,如沉积条件,包括颗粒的成分、粒度、分选、磨圆、颗粒间的杂基含量等,以及埋藏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成岩作用,包括压实、胶结、溶解和交代作用等。

当然,这些因素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1 砂砾岩体孔隙演化砂砾岩体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沉积厚度约800m左右,从北部盆缘到洼陷区,水介质从弱酸性到弱碱性,变化较大,以大量的粘土杂基充填为特征。

东营组沉积前,沙三中埋深小于1800m,如北部陡坡带地温梯度取38℃/Km,则温度低于75℃,Ro值小于0.5%,有机质末成熟,属于早成岩A期,由于冲积扇、扇三角洲等快速堆积,造成沉积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

此时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之间多为点接触,以原生孔为主。

胶结作用弱,可见早期泥晶菱铁矿、手风琴或蠕虫状的自生高岭石,几乎无石英次生加大。

东营组沉积早期,沙三中埋深在1800-2100m之间,古地温在75 -90℃之间,Ro值在0.35-0.5%,有机质成熟,处于早成岩B期。

成岩作用仍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为点-线接触;高岭石含量较高,而碳酸盐含量较低。

明化镇组沉积早期,沙三再次深理,一般在2000-3500m左右,此时古地温在90℃-130℃之间,0.5%10%甚至更高的杂砂岩类,压实作用则普遍较强,颗粒间可出现凹凸接触,岩屑中部分软颗粒也变形为假杂基,本区碎屑岩杂基含量一般<10%,平均为7.5%,但本区刚性颗粒石英含量较低,而塑性颗粒岩屑含量较高,平均为24.1%。

总体而言,利津地区压实作用较强,颗粒间多为线接触,但纵向上压实作用造成的减孔率越来越小。

胶结作用的减孔主要发生在2600米以下,这个范围内,低碳酸盐和高孔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物性控制因素评价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物性控制因素评价

96
石油勘探与开发·济阳坳陷古近系沉积体系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论文专辑 Vol. 30 No. 3
系显著 。从该方程可看出 :砂岩埋深每增加 1000m ,孔 隙度下降 6. 8 %。
研究北部陡坡带 8000 多个样品孔隙度随埋深的 变化发现 ,在相同岩性条件下 ,碳酸盐胶结程度越高 , 压实减孔率越低 (见表 2) ,说明在某种程度上碳酸盐的 胶结作用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 。上述相关方程也能 证实这一点 ,碳酸盐胶结物含量每增加 1 % ,孔隙度只 减少 0. 38 %。比较相同碳酸盐胶结程度下不同岩性的 压实减孔率发现 ,岩性对压实作用影响很小 ,与图 2c 反映的结论一致 。
< = 40. 93 - 0. 0068 h - 0. 38 Ca
式中 < ———孔隙度 , % ; h ———埋深 , m ; Ca ———碳酸 盐胶结物含量 , %。
该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 0. 76 ,大于临界值 ,各项系 数的置信度均在 95 %以上 ,说明其中各变量的相关关
3 胶结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1300
孤东 Ng
1900
胜坨 Es2
3000
现河庄 Es3
3000
牛庄 Es3
3000
林樊家 Es3
2000~ 滨南 、利津地区 3000
1200
南斜坡 (草 112) Es3
1300 南斜坡 (金 31) Es2
1900 永安镇 (永 116) Es3
3000 胜坨 (坨 713) Es3
将孔隙度与深度的五次多项式拟合曲线与正常孔2 深趋势线比较发现 ,北部陡坡带次生的孔隙度大约在 0 ~15 % ,最大可达 20 % ;中央隆起带与北部相近 ,但分 布范围大 ;南部缓坡带次生的孔隙度仅 5 %左右 。在垂 向上 , 溶 蚀 作 用 在 北 部 陡 坡 带 主 要 发 育 于 1650 ~ 2450m 和 3200 ~ 3500m 两个深度段 ; 中央隆起带在 1800m 以下的井段溶蚀作用均较发育 ; 南部缓坡带的 溶蚀作用不如北部陡坡带和中央隆起带发育 。

东营凹陷盐下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东营凹陷盐下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阶段 ,是石 油热催 化作 用形 成 的油型气 , 为 0 6 ~1 3 ,甲烷含 量大 于 5 ,C / C 介 于 0 5 R。 . . O c 一 .0

O 9 ;裂解 凝 析气 处 于有机 质 演化 的高成 熟 阶段 , 为 1 3 ~2 0 ,是 石油 热催 化 和 热裂 解复 合 .0 R。 . .
制 因素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1 油 气 性 质 与 成 因
1 1 气 体 及 原 油 性 质 .
东营 凹陷深 层 天然气 以凝 析气 和纯 气藏 两种 形式 赋存 。其 中丰 深 1 、丰 8 、新 利深 1 气藏 为 井 井 井
凝 析气 藏 。气藏 埋深 为 3 3 .  ̄4 7 . m,其 甲烷 含 量 8 . 1 ~ 8 . 2 ,甲烷 碳 同位 素 为 一4 % ~ 9 51 34 0 1 O 78 % 80 。
利津 等油 田,主 力 含 油 气 层 系 为 沙 三 段 及 沙 四上 亚 段 ,但 深 层 ( 5 0 以下 ) 油 气 勘 探 未 见 起 色 。 30 m
20 0 5年 ,丰深 1 在沙 四下 亚段 4 1 .  ̄4 4 . m 处获 得 高产 工业 气 流 ,首 次 在济 阳坳 陷深 部 地层 获 井 360 330 得 重 大突破 ,也 揭示 了膏盐 层 以下 ( 简称 盐下 )一 个新 的含 油气 系统 。因此 ,研究其 深层 天然 气成 藏控
东 营凹 陷为济 阳坳 陷次一 级 负 向构 造单 元 ,是 中新生 代形 成 的箕状 断 陷盆地 ,具有 “ 断南 超” 的 北
结构 特征 ,勘探 面积 约 5 0 k 7 0 m 。东营北 带 是其北 部 陡岸边 缘 ,由陈南 断层及 其所 控制 的一 系列构 造 和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东段深水浊积扇储集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东段深水浊积扇储集特征

中低幅对称曲线或钟形到指形 曲线组合, 向上幅度
减小 。外 扇亚 相 位 于 中扇 辫 状 水 道 的末 端 , 当于 相
砾岩 ; 颗粒分选 中等 一 差 ; 圆度低 , 磨 多呈棱角 一 次棱 角 状 , 构 成熟 度低 , 映 了一 种较 近 源 的快速 结 反
搬运 和 沉积 。
12 沉 积模 式及 微 相单 元划 分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024 (0 8 0 -4 10 10 .7 X 20 )30 5 -4
中图分 类 号 :5 22 P 1.
东营凹陷经过 3 0多年的勘探与开发 , 油气勘探
逐渐 由构 造 油藏转 到 岩性 地层 油藏 。浊 积扇 砂体 以 其 有 利 的生 储盖组 合 条件 而成 为油 田最 具潜 力 的勘 探 目标之 一 _ J 由 于 储 层 具 有 非 均 质 性 和 敏 感 1 。 性, 因此储 量 难 以 动用 。笔 者从 宏 观 和微 观 两 个 方 面, 对储 层 的 沉 积 特 征 、 集 性 及 控 制 因素 进 行 研 储
究, 探究储层发育规律 , 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东营 凹陷北 部 陡坡 带 东 段 主 要 为 永 安 镇 油 田 ,
北 部为 陈家庄 凸起 , 东部 为青坨子 凸起 , J 南 民丰生 油洼 陷 , 研究 区南端被坨 一 胜 一 永断裂切 割 ( 图 见
1 。 4段沉 积晚期 , )沙 为半 干旱湿 热气候 条件 , 沿 坨 ~ 胜 一 永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小型断层 , 发育 长轴方 向的断裂凹槽 , 自 来 北部陈家庄凸起的沉积物 重力流在前进方向上受阻, 沿断槽进入湖底 , 向低洼 方 向流动 , 卸载后 形成永 5 5区块 陡坡深水 浊积扇群 。

东营凹陷古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古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古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陈中红;查明;张善文;宋国奇【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8(028)009【摘要】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裂解气勘探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目前对其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因而制约了该区深层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对研究区大量的地球化学生烃指标、天然气组成指标及地层压力指标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拥有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沙四段以及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二段共计3套烃源岩层系,形成复合天然气生烃系统,深层裂解气形成于新近系上新统明化镇组中晚期,属于晚期成藏.由于沙四段中部大套膏盐岩的分割,古近系深层超压体系具有盐上、盐下两个次一级超压"封存箱"系统,相应形成盐上、盐下两套天然气成藏系统.各类扇体及次生孔隙是该区深层气主要的储集体及储集空间.该区沙三段中、下部沉积的深湖相灰色泥岩、油页岩,沙三段中上部的中厚层暗色泥岩夹钙质泥岩,以及沙四段中部的大套膏盐层构成了多套优质区域盖层,与弱的后期构造运动相互配置,形成良好的裂解气保存条件.古近系深层发育断层气藏、构造-岩性气藏、各类沉积扇体形成的岩性气藏,其中后者应为该区近期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总页数】5页(P9-12,16)【作者】陈中红;查明;张善文;宋国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砂砾岩有效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J], 张娣2.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体系及其主控因素 [J], 曹中宏;贺锋;郑治宇;王开忠3.东营凹陷古近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主控因素分析 [J], 银燕4.东营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J], 杨显成5.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J], 徐安娜;汪泽成;郑红菊;马乾;王兆云;崔瑛;杨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北带天然气类型及成藏规律研究

东营凹陷北带天然气类型及成藏规律研究

分布 于凸起上 的浅 层气 ,如陈气8 、陈气 l l 井 ,以甲烷 为 主 ,干燥 系数大于0 . 9 9 ,为干气 ;烷烃碳同位素明显有别于正常 油型气 ,呈现 8。 。 ’ C. <8。 。 ’ C >8 C . >8 ’ C 。 的倒转特征 。导致这一
现 象的 主要 原 因 是 :小 于2 0 0 0 m的埋 深 有 利于 微 生物 的 存在 ,而
膏盐 层将 该 区天 然 气分 为 盐上 和 盐 下 两个 含 油 气 系统 。 盐上 天 然 气主要 受 “ 温 压 一断 裂 ”控 制 ,溶解 相 天 然 气沿 着 断裂 运 移 ,至 中 浅层 呈 游 离气相 在 断 裂带 附近形 成 构造 气藏 ;盐 下 天 然气 藏主 要 受 “ 温 相一 势 ”控 制 ,油 裂 解 气向 流体 势 降低 的
图2 民丰 一 利津 地 区沙 四下地 层 流体 势 分布 图
( 3) “ 温压一 相一 断裂 ”控制中浅层气 。陈家庄 凸起上的储
层 主要 是 馆陶 组辫 状河 沉 积砂 体和 明化 镇 组 曲流河 沉 积砂 体 。馆 陶组岩 性 以细 砂岩 、粉 细 砂岩 及粉 砂岩 为 主 ,其 中心 滩微 相砂 体 颗 粒较 粗 ,平 均 孔隙 度3 1 . 7 %,平 均 渗透 率 为5 9 2 1 X l 0 m , 是 较 好 的 储 层 ;明 化 镇 组 明 下 段 河 道 相 砂 体 最 有 利 ,孔 隙 度 2 8 % ~3 5 %,渗 透 率 在 3 0 0 0× l 0 m。 左 右 。坨 一 胜一 永 断 裂 带
3 天然 气 的成藏 模式
的泥岩是下部砂岩良好的局部盖层 ;陈家庄凸起馆上段紫红色泥 岩和灰绿色泥岩是馆陶组气藏良好的局部盖层。
( 2 )“ 温一 相一 势 ”控 制深 层 裂解 气 。沉 积 相~ 溶 蚀 相一 裂缝 相三 相 匹配 控制 储层 。沉积 相直 接决 定 了砂 砾岩 体 的储 集性 。在 生烃 过程 中由于 热反 应能 生 成 大量 的有 机酸 ,不 断地 溶 蚀储 层 , 形成 大 量次 生溶 蚀孔 隙 ,从 而改 善 了储 集物 性 。此 外 ,由于 埋 深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期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期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 .Fa ut f Ea t su cs 1 c lyo rhReo re ,Ch n iest f Gesin e ,W u a 3 0 4,Ch n iaUn v riy o oce cs h n4 0 7 ia; 2 .Sio e h n l Oifil mp n n p cS e g i l ed Co a y,Do g n 5 0 5,Ch n ) n yig 2 7 1 ia
e v r r if r n r m h he m idl— hal w e e v is i he o d e pl a i il . T h l i r ni nd i r a c i l son r ois a e d fe e tf o t atoft d es lo r s r o r n t l x or ton feds e fud o ga ca no g ni ncu i a a y e 45 a pls fo ls i n l s sofEs 0 s m e r m 9 we l n She ngt o ar a o u e fDon i e r s i ndia e ha he e w e e t ha e fhy oc r gyng D p e son i c t d t tt r r wo p s s o dr a b ha gi n Es . I he p ro r m 9M a t . a beor e e , ma ur i w ih l on c r ng i 4 n t e i d f o 3 o 31 9M f e pr s nt t e o l t i el w lor s e c s c r d I ghty lo fu e c n e wa ha ge . n
成藏模 式。
关 键 词 :胜 坨地 区 ; 陷盆 地 ; 气成 藏 期 ; 断 油 流体 包 裹体 ; 控 因素 ; 气 成 藏 模 式 主 油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定量化研究——以利85区块为例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定量化研究——以利85区块为例

起 来 , 同决 定 了油气 成 藏必 须 满 足 的基 本 共
庞雄 奇 等 通 过统 计 的方法 , 总结 出东 营 凹 陷

成 藏期 为前 提 , 利 8 在 5区 块 选 取 剖 面 利 9 一 利 2
稿 日期 : 0 9 0 — 9 修 回 日期 : 0 0 O — 4 20 — 9 2 : 21一 1 0 者 简 介 : 俊杰 ,9 5年 生 , , 都 理 工 大 学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事 油 田开 发 与石 油 地 质 研 究 工 作 。 地 址 :6 0 5 ) 都 理 工 大学 能 源 学 张 18 男 成 从 ( 10 9 成

期 :38 . Ma 成藏 第 三期 :. ̄00M 。其 中 , 1 .~80 ; 80 . a
2 ~ 1 . Ma为 成 藏 间 歇期 。利 8 4 38 5区块 E 在 3 s层 个 成 藏 期 的 大 致 古 埋 深 分 别 是 : 5 0 l9 0I、 1 3 ~ 8 n 1 0  ̄20 0m、 5 ~27 0 本 文研究 以此 3 0 9 22 O 5 6 m。 个
近 东西 走 向 的古 断 剥 面 , 有 具 山高坡 陡 、 梁 相 间 的古 地 貌 特 沟
征 。 由于控制 东 营 凹陷沉 积 的陈 南基 岩 断裂在 发育 过程 中次级 断
层 的持 续 活 动 , 坡 上 形 成 了高 斜
乎、 窄不一 的断 阶。在 这种 特殊 构造 背景 下 , 宽 同部 位 分 别 形成 了 冲 积 扇 、 三 角 洲 、 岸 水 扇 近

藏 作 用 , 了具 体 的量 化 分 析 , 指 出 其 与 油 藏 之 做 并 间 的关 系 。
“ 一 ” 藏 缺乏 系统 量 化 表 征 : 点 的 表 述 相 势 控 观 仅 限 于 油 气 成 藏 与 诸 要 素 之 间 统 计 规 律 基 础 上 的 定性 描述 , 法 揭示 成藏 过程 内在 的必然 联 系 。 无 “ 一 ” 相 势 耦合 控 藏 量化 表 征 是实 现 油气 成 藏真 正 意 义上 的定 量评 价 与预 测 的努力 方 向。 根 据 陈红 汉 等 ① 究 成 果 , 营 凹陷 大 体 表 现 研 东 为 3个 成 藏 期 . 藏 第 一 期 :4 4Ma 成 藏第 二 成 3  ̄2 ;

东营凹陷北带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东营凹陷北带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东营凹陷北带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朱茂林;刘震;刘惠民;张鹏飞;赵振【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24(31)3【摘要】东营凹陷北带西段王庄潜山油藏的发现,揭示了太古宙基岩储层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本文基于露头、岩心、薄片、测井、成像测井、孔渗数据以及试油资料,对东营凹陷北带太古宙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太古宙基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局部发育花岗片麻岩,岩石脆性较强,容易产生裂缝,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岩性基础。

(2)基岩风化壳储层纵向上可划分为崩解型储层、溶蚀崩解型储层以及残积崩解型储层三类。

(3)崩解型储层主要以构造缝、溶蚀缝和节理缝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0.25 mD,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溶蚀崩解型储层表现为明显的双层结构,上覆溶蚀层发育厚度为50~150 m,储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4.7%,平均渗透率为1.3 mD,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溶蚀增强缝为主,下伏的崩解层物性差,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主要分布在构造中低部位;残积崩解型储层表现为上薄下厚特点,上覆残积层厚度分布在10~43 m,岩体松散破碎,储集空间以溶蚀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5%,平均渗透率为1.7 mD,下伏崩解层致密,块状结构明显,储集空间以各种成因的裂缝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临近构造高部位的缓坡带。

(4)基岩风化壳储层物性及分布主要受控于4个因素:富含高脆性矿物含量的岩石影响裂缝的发育程度,构造应力控制裂缝的形成及产状分布,发达的断裂体系加速了基岩风化壳有效储层的形成,古海拔高程最终控制了基岩风化壳储层分布。

研究成果对于东营凹陷以及其他断陷盆地基岩风化壳储层评价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13页(P324-336)【作者】朱茂林;刘震;刘惠民;张鹏飞;赵振【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1【相关文献】1.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碳酸盐胶结壳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2.黄河口凹陷莱北斜坡带玄武岩发育区砂岩成岩特征、孔隙流体及储层控制因素3.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高青地区中生界低渗透碎屑岩有效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4.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物性演化特征5.东营凹陷北带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凹陷北带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分布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摘要】综合利用测井、钻井、地震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古地貌恢复立体显示技术,从物源特征、断裂活动等方面对东营凹陷北带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的沉积环境和空间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沟扇对应、两盘对应和底形控砂、相间分布的分布规律;明确了油源及储集物性对深水浊积扇体成藏的主控作用,为东营北部陡坡带深水浊积扇体的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深水浊积扇体分布成藏胜坨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了多种沉积类型的砂砾岩扇体,而深水浊积扇体作为主要的勘探类型,是东营北带较早取得突破,也是储量上报的主要贡献者。

胜坨地区胜北断层下降盘的深水浊积扇油藏是东营北带的典型代表,其勘探程度较高,通过对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沉积特征研究,分析了扇体储层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总结了深水浊积扇体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1 地质概况
胜坨地区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北邻陈家庄凸起,勘探面积约230km2。

由于胜坨地区具有阶梯式的陡坡断裂边界条件[1],沿着大大小小的沟谷,大量的碎屑物质由河流携带经断崖入湖,因此在胜北断层上升盘发育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等粗粒沉积体系,而胜北断层下降盘发育了陡坡深水浊积扇体。

2 扇体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2.1 扇体分布特征
胜坨地区的深水浊积扇沉积物具有分选性、磨圆度较差,多形成辫状沟道沉积区,缺乏稳定的水道等特点。

其分布特点是:
(1)沟扇对应:陡坡带砂砾岩体边界断裂影响,主要在古冲沟前方发育,古梁前方欠发育;砂砾岩体具有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沿陡坡带呈裙带状分布,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连片,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2)两盘对应:由于具有阶梯式边界断裂,同时发育了同沉积断层—胜北断层,因此本区发育了具有典型重力流沉积特点的深水浊积扇体,而且断层两盘砂砾岩扇体往往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即在上升盘砂砾岩体发育的地区,其前方深水浊积扇体也比较发育。

(3)底形控砂、相间分布:深水浊积扇体受控于沉积古地形,平面上沿边界断裂前方呈土豆状相间分布,二者具有较好的匹配性。

2.2 扇体分布主控因素
2.2.1 物源特征
陈家庄凸起为胜北断层下降盘深水浊积扇体的沉积提供了主要物源。

在沙四-沙三时期,山区河流携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从陈家庄凸起经断崖进入深水区,冲蚀湖底形成水道,继续向前推进一定距离,形成深水浊积扇体[2]。

根据胜北断层下降盘地区实钻井的化验资料分析,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中全岩矿物、粘土矿物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和继承性。

2.2.2 断裂活动
该区发育的主要断层是胜北大断层,它的活动直接控制着本区第三系的沉积,特别是沙四末~沙三初期,构造及块断运动最为剧烈,而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发育往往是由于断裂活动的结果。

断裂活动的强弱程度、边界断裂结构不同及同沉积断层—胜北断层的活动性差异直接导致胜北断层下降盘深水浊积扇体的规模、形态和分布的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3 深水浊积扇成藏主控因素
陡坡带砂砾岩体靠近洼陷带且砂砾岩体在油气大规模生成和运
移之前也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途径和方向,因此其成藏条件非常有利。

对砂砾岩扇体而言,由于其坡陡、近源、相变快等特点,决定了它主要受地层不整合和岩性变化因素的控制,主要形成地层及岩性油气藏。

在构造因素占主导地位的控制下,也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构造、岩性—构造油气藏。

从油气平面分布来看,边界断裂、同生断裂带控制了油气藏的成带状分布特点,临近继承性的深洼陷对陡坡带的油气聚集有利,各种砂砾岩扇体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

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的沉积特征决定了其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以下方面:
3.1 油源
东营凹陷油源分析资料表明,原油主要源自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暗色泥岩、钙质页岩(油页岩),个别原油源自沙三中亚段暗色泥岩。

从油气运聚规律来看,主要有两个运移方向:一是由生油洼陷运
至盆地边缘,二是由较深处向较浅处运移,这一运聚规律决定了处于正向构造体系的陡坡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3]。

胜坨地区西南为董集洼陷和利津洼陷,发育了以沙四、沙三段为主的多套烃源岩系,其地层厚度大、埋藏深,有机质转化程度高[4],为扇体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油源条件,因此该区的圈闭成藏条件优于东营北带的其它地区。

油气能否在深水浊积扇体中聚集成藏,取决于扇体储层是否形成了各种有效圈闭,并直至达到与油气压力相平衡后再进入上方有效圈闭[5];陡坡带断裂活动的发育则又使油气压力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油气在纵向上重新进行再分配,形成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等等。

在油源较充足的条件下,陡坡带各层序扇体的发育、演化程度,断裂特征决定了油气纵向分布不均衡,油藏类型也有大的不同。

3.2 储层物性
深水浊积扇体的成藏与其物性特征具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整体包裹于夹持在生油岩之中,加之利津洼陷北坡烃源岩厚度大,砂砾岩体直接接触沙四下烃源岩,位置非常有利,在油源、储层和圈闭配置有利的条件下,具有“近水楼台”的便利,从理论上讲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岩性油气藏,也可以成为油气聚集带,其富集油气与否主要取决于物性特征。

4 结束语
胜坨地区深水浊积扇体的发育是在胜北断层下降盘山高谷深、断坡发育、沟梁相间的古地貌背景上的沉积产物,以陈家庄凸起为物
源供给,空间展布和延伸距离受陈南断层断裂和胜北断层活动控制。

其成藏主要取决于油源和储层物性两个方面的控制。

由于具有独特的阶梯式二台阶构造特征,胜北断层下降盘区深水浊积扇体在东营北带砂砾岩扇体中的成藏优势尤为明显,因此在勘探程度较低的胜北断层下降盘西段的坨719古沟槽和坨79古沟槽扇体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