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和热水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1)
《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说出什么是冷和热。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温度。
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能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2、科学探究能力: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和热。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曲线图的分析,学生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试实验现象。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重点:体验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整理→交流与评价)教学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及能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分组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保温纸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冬季与夏季让同学们回忆在这两个季节中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冬季与夏季人们穿着打扮和具体的感受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怎样科学地描述冷与热,然后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活动1手指的感觉1.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
桌面上摆着三杯水:谁来用手指感觉一下水的冷热?告诉大家他的感受结果。
(冷、热、温)2.既然人体的感觉不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冷热程度,人们就借助一些仪器、工具来准确测量——温度计。
学生阅读科学在线,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了解温度计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事项。
(二)测量水温的变化1.(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明确思路,进行实验:(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播放课件)a、测量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
b、把盛有冷水的锥形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c、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调整温度计的位置。
d、用保温板盖住杯口。
e、观测冷水和热水每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4、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发放实验记录表)(1)从实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分组展示汇报。
冷水和热水的教学设计
冷水和热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说出什么是冷和热。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温度。
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能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2、科学探究能力: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和热。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曲线图的分析,学生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重点:体验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整理→交流与评价)教学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及能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纸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拿了一杯热水进教室问:“老师想尽快喝到一杯凉水,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这杯水变凉吗?”结果学生们提了好多解决办法:用筷子搅拌,用嘴吹,两个杯子轮流换倒等。
老师按同学们的方法,向热水中加入一点凉白开,问:“你们说现在老师可以喝了吗?”(有说可以的也有说不可以的)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出来的。
师:说说看。
(生:……)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可以用手来摸、用嘴来尝。
)师:对,我们对于物体冷热的判断还可以用皮肤来感觉,我请每组一名同学上来用手来感觉一下,那我们怎么来感觉呢?将左手食伸入热水中(①号杯),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②号杯),停留一段时间后,说出你手指感觉?几位同学来前面感受了水的冷热,告诉大家他们的感受结果。
(②号杯冷、①号杯热)师:我们通过手指皮肤感觉到了一杯水冷,一杯水热,那冷水和热水其中藏着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冷水和热水》。
(师:板书)那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杯子,你们能弄出不同感觉的水吗?同学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用冷水和热水兑出一杯温水,让同学再摸一下说出感觉。
师:那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水的冷、热呢,我们正常的体温是?(3 7度),那2号杯是冷水,肯定会比我们体温低,1号杯里水是热的,感到有点烫,那么他肯定会比我们的体温高,3号杯里的水感到舒适,比较接近我们体温。
冷水与热水教案幼儿园中班
冷水与热水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1.。
2.。
3.。
4.、动手能力和口腔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热水和冷水。
通过对热水和冷水的认识,引导幼儿正确倒开水。
2.本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谈话启发法通过对热水和冷水的比较,引导幼儿认识热水和冷水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正确地倒开水。
(2)实践操作法在教学现场,通过展示倒开水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模仿操作,提高幼儿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幼儿们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当前课的开始,教师请幼儿做一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两个杯子,并分别往杯子里倒入热水和冷水。
要求幼儿尝试拿起两个杯子,并说出热水和冷水的区别。
2.•教师介绍热水和冷水的概念和区别•教师模拟倒开水操作,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
•让幼儿们自己操作模仿,鼓励他们表现出来,并指导他们正确地操作。
•观察幼儿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错误,再让幼儿再次实践操作。
3.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倒水比赛,通过比较谁倒水最快最准确,刺激兴趣,并帮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和口腔协调能力。
4.教师与幼儿们一起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所得收获。
四、教学评估用两个杯子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请幼儿判断水的温度,并倒入大杯中,倒完水后观察水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1.:本堂课对热水和冷水的概念、区别及是否安全倒水都呈现出了独特处理的成功点。
2.:幼儿是否能够正确地用双手把水倒入大杯中,是本堂课教学失败之处。
3.?我应多展示,并配以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导学案《热水怎样变冷》
幼儿园大班科学导学案《热水怎样变冷》导学目标通过导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热水冷却的过程,并且能够掌握制定简单科学实验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导学准备材料准备•两个杯子•温度计•热水壶或其他加热器•布条或其他手套观察实验1.将两个杯子均加入热水,并在其中一个杯子中置入温度计来测量水温;2.让幼儿们观察热水被放置一段时间后,水温的变化情况。
导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从幼儿们的日常生活中入手,询问幼儿们曾经观察到过哪些从热变冷的现象。
引导幼儿们谈论现象背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热的汤渐渐凉了?为什么洗澡水变凉后要再加热?2. 实验探究让幼儿们观察热水冷却的过程,记录水温变化情况,并对比两个杯子中的水温变化速度。
在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避免幼儿的身体接触到热水,可采取以下方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教孩子在倒热水、握杯子时需要戴手套或用布条护手以防烫伤;2.为了避免热水溅出,老师可以在幼儿接触热水时,适当垫高杯子,或者指导幼儿使用小勺子搅动水,以加速热量散发。
3. 实验结果分析让幼儿们回顾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热水被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越来越冷?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减缓热量的散发?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分析,热量的传递需靠温度差,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高温物体会向低温物体传递热能,从而导致热量散发。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到对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的认识,教育幼儿认识数字上的变化以及实物上的差别和联系4. 结论总结经过观察实验,幼儿们认识到热量是可以传递的,且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相对低温的物体传递。
同时了解到如何减缓热量的散发。
培养幼儿们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验结果带来的问题,针对实验结果给出总结:1.把热水倒入一个保温杯,可以减缓热量的散发;2.冰块能吸收热量,可以让热水更快变凉。
总结通过这次导学活动,幼儿们在探究过程中了解了热水的冷却过程,并掌握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冷水与热水》教案
《冷水与热水》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冷水与热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冷水与热水》教案1《科学课》三下《冷与热》单元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中心小学郑维庆在市科学新课程调研活动中执教教材说明教材共3页,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冷热不同的水。
这个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进行本单元学习的。
活动分3层:1.用一壶热水和一瓶冷水倒出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用触摸等方法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想出怎样倒更为合理。
例如:使用玻璃杯应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先倒热水杯子容易炸裂;使用软塑料杯时也要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否则杯子容易变形。
这里还需要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烫水、热水、温水和凉水,交流平时触摸更冷或更热的水时的感觉。
2.按手触摸的感觉给热水分类:温水;不烫手的热水;烫手的热水;不能触摸、一碰就烫伤皮肤的热水。
3.记录、整理发生烫伤的场合。
这个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整理,不必强求和教材一致。
活动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教材是以提出一个新话题的方式转入这个活动的,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这个活动分两层:1.从观察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开始,让学生发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而在冷水中扩散得慢,这里只找不同而不需解决为什么。
2.观察装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沉,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的事实,并尝试着做出解释。
活动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这个活动仍以观察实验的形式进行。
首先提出观察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然后以实验展开,用气球皮蒙住装满冷水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学生们会收集到在热水中气球皮鼓,冷水中气球皮凹的事实。
教材中天平称试管的插图,是解决实验中水的重量是否变化的提示。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精品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第三章《冷水与热水》。
详细内容包括:冷水与热水的定义、性质、区别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安全地使用热水;探讨冷热水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冷水和热水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区别,了解冷热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安全地使用热水,提高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冷热水性质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安全使用热水,观察冷热水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冷水壶、温度计、实验器材(如色素、冰块、玻璃杯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色素、冰块、玻璃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水壶和冷水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冷水?什么是热水?(2)冷热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如何安全地使用热水?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冷热水温度,观察温度差。
(2)分组实验:将色素滴入冷热水,观察色素扩散速度的差异。
4. 实验探究:(1)将冰块放入玻璃杯,观察冰块在冷热水中的变化。
(2)探讨冷热水对物体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的定义2. 冷热水性质的区别3. 冷热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安全使用热水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冷热水混合后的温度是中等的?(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冷热水来解释?2. 答案:(1)冷热水混合后的温度是中等的,因为它们的热量相互抵消。
(2)例如: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夏天用冷水降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冷热水的基本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优质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水》,主要涉及第1节“冷水与热水”。
详细内容包括:1. 冷水和热水的定义及区别;2. 热水冷却现象及原因;3.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冷水和热水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2. 掌握热水冷却的原因,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热水冷却的原因及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冷水和热水的区别,热水冷却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实验器材等;2.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两个烧杯(一个装热水,一个装冷水)、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热水壶和一个冷水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2)邀请学生触摸两个壶,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2. 例题讲解(1)教师提问:为什么热水会冷却?(2)引导学生思考:热水的热量会向哪里传递?(3)教师讲解:热水冷却是因为热量会向周围环境传递,使水温逐渐降低。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数据;(2)讨论:热水冷却的原因是什么?4. 知识拓展(1)教师讲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暖宝宝等;(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热传递。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定义区别2. 热水冷却原因热传递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冷水和热水的区别;(2)简述热水冷却的原因;(3)举例说明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冷水和热水的区别:温度不同,热量不同;(2)热水冷却的原因:热量向周围环境传递;(3)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热水袋、暖宝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除了热传递,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使水的温度发生变化?2.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由于热量传递引起的?如何应用这些现象?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冷水和热水的直观感受;2. 例题讲解中对热水冷却原因的理解;3. 知识拓展中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4. 作业设计中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大班科学教案冷水和热水
大班科学教案冷水和热水大班科学教案-冷水和热水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幼儿能够增加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本篇教案将以“冷水和热水”为主题,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不同温度的水对物质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描述冷水和热水的特点。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冷水和热水对物质的影响。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冷水和热水2. 透明容器3. 汤匙4. 干净的纸巾5. 大理石/小石子/金属物品6. 记录表格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水的不同温度,比如泡澡时的热水、喝水时的冷水等。
2. 实验准备(5分钟):准备两个透明容器,分别装入冷水和热水。
告诉幼儿我们将要做一个实验,在这两杯水中分别放入一块大理石/小石子/金属物品,看看会发生什么。
3. 实验过程(10分钟):a) 邀请一个幼儿将大理石放入冷水中的容器,在与其它幼儿的观察和记录的帮助下,观察大理石在冷水中的变化。
b) 邀请另一个幼儿将同样的物品放入热水中的容器,再次观察变化。
c) 让幼儿们交流观察结果,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4. 观察结果(10分钟):a) 引导幼儿观察冷水中的物品,询问他们是否观察到物品有什么变化。
b) 引导幼儿观察热水中的物品,询问他们是否观察到物品有什么变化。
c) 让幼儿们就观察到的变化进行讨论,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5. 结果解释(10分钟):a) 简要解释热水中的物体会更快地变热,而冷水中的物体则会更快地变冷。
b) 解释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对物质的影响。
强调物质的热传导性。
6. 拓展实验(10分钟):a) 引导幼儿设想一些其他物体可以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进行观察的实验。
b) 每组幼儿选择一个物体,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7. 总结(5分钟):回顾幼儿们进行的实验和观察,总结冷水和热水对物质的影响以及温度差异的重要性。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温度差异。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冷水和热水的定义及特点。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比较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冷水和热水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发现温度差异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温度计、杯子。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冷水和热水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冷水和热水的定义及特点,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比较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差异对物体的影响。
5. 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温度差异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澡、喝饮料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冷水和热水的特点及温度计的使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使用的冷水和热水,记录温度并思考它们的用途。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可以在家中准备冷水和热水,让孩子亲自体验温度差异,增进亲子互动。
2. 参观实地:安排学生参观热水器工厂或实验室,深入了解冷水和热水的生产过程,以及温度控制技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结果准确性以及分析深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观察记录,判断他们对冷水和热水概念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验指导:思考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是否到位,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实验技能。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冷水和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探究冷水与热水的溶解能力,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比较冷水和热水的溶解能力。
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适量的冷水、热水、溶质(如糖、盐等)。
2. 器材准备:准备烧杯、试管、量筒、搅拌棒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提问:你们知道冷水和水有什么不同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冷水温度低,热水温度高。
3. 提问:你们想过吗?冷水和水在溶解物质时会有什么不同呢?二、探究冷水与热水的溶解能力(15分钟)1.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实验一:比较冷水与热水溶解糖的能力(1)每组取一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热水。
(2)每组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加入等量的糖,用搅拌棒搅拌。
(3)观察并记录糖溶解的情况。
3. 实验二:比较冷水与热水溶解盐的能力(1)每组取一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热水。
(2)每组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加入等量的盐,用搅拌棒搅拌。
(3)观察并记录盐溶解的情况。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三、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2. 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会有不同的现象呢?3. 教师讲解冷水与热水溶解物质的不同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4.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冷水与热水溶解物质的不同现象吗?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1)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三年级科学课程,章节为《冷水与热水》。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2. 学习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3. 探究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水、冷水、温度计、试管、滴管、实验记录表。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含试管、滴管、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冷水与热水的不同,引发学生对冷水与热水的好奇心。
2. 讲解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通过教具展示,讲解冷水与热水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冷水与热水概念、特性;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冷水与热水混合后温度变化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冷水与热水混合后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冷水与热水混合后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冷水与热水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在分析与讨论环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规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冷水与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保暖、夏季降温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1)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第三节《冷水与热水》。
详细内容包括:1. 冷水和热水的定义;2. 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3. 冷水和热水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4. 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的现象及其原因;5.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冷水和热水的定义,知道它们的温度差异;2. 掌握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的现象及其原因,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冷热水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的原因,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冷水和热水的定义,温度差异,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等);2. 学具:记录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热水壶和冷水壶,让学生观察并触摸,说出它们之间的温度差异。
2. 例题讲解:(1)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温度差异;(2)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的原因;(3)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1)判断题:冷水与热水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2)选择题: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的原因;(3)简答题:解释生活中与冷热水相关的现象。
4. 学生实验:(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数据;(2)观察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的过程,分析原因;(3)进行热传递实验,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定义温度差异应用2. 热水冷却与冷水加热原因现象3. 热传递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温度差异;(2)举例说明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解释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2. 答案:(1)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温度差异:冷水是指温度低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水,热水是指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水。
它们的温度差异主要由水的初始温度和加热、冷却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决定。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水》的第2课时,详细内容为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密度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了解密度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冷水与热水密度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概念,探究冷水与热水密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量筒、热水、冷水、色素、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吗?(2)学生回答:热水温度高,冷水温度低。
(3)教师引导:除了温度,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实验:将等量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观察两者的高度。
(2)学生观察并记录:热水容器中的水位比冷水容器中的水位低。
(3)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轻,密度小,所以体积相同的水,热水所占的空间更小。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冷水和热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2)学生回答:乒乓球在热水中会上浮,在冷水中会下沉。
(3)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答案。
4. 知识拓展(1)教师讲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2)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密度小?(3)教师解答: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距离增大,导致水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性质差异:温度、密度密度概念:单位体积的质量2. 实验现象热水容器水位低乒乓球在热水中上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密度小。
(2)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冷热水性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冷水与热水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冷水和热水的概念及特点。
2. 冷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探究冷热水性质的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冷水与热水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温度计、杯子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教学悟空问答等互动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冷水与热水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冷水和热水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冷热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冷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冷热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医疗等。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冷水是指____,热水是指____。
2. 选择题:下列哪个物品适合用冷水清洗?()A. 热水壶B. 蔬菜C. 油锅3.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冷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冷热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 强调冷热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日常使用冷热水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2.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使用冷热水,总结其作用。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1)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七章热传递,第三节“冷水与热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探究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色素、滴管、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色素、滴管、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热水袋和冷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差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讲解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热水和冷水中加入色素的扩散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比较热水和冷水的密度差异,通过实验验证。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实验结果。
6.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性质差异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热水器和冷水管的温度,记录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差异。
(2)思考:为什么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洗净餐具?2. 答案:(1)性质差异:热水温度高,流动性强;冷水温度低,流动性弱。
(2)热水能更好地溶解油脂,从而更容易洗净餐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温度有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冀教小学科学五上册《13冷水和热水 》word教案
第四单元冷与热13.冷水和热水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感觉器官知物体的冷热。
2.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曲线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重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分组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保温板。
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感受过冬天的寒风刺骨和夏天的烈日炎炎。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描述冷和热呢?(出示插图)请同学们观察插图,比较图中有什么不同?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冷和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冷水和热水》二、活动(一)——手指的感觉。
1.手指能准确地感知水的冷、热吗?(生猜)2.实验验证:(1)师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试分析原因。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有时用手指不能准确地感觉到水的冷热,需要用工具进行更为科学的测量。
(6)阅读科学在线,同桌间说说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7)生汇报。
(8)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哪里应用了温度计?三、活动(二)——测量水温的变化。
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一)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2.讲解实验方法。
(播放课件)(1)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冷水。
(2) 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
(3)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4) 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3.小组讨论分工情况。
4.学生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二)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1.教师讲解曲线图的绘制。
五年级上册科学《冷水与热水》导学案
人们用( )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并用( )来测量温度的高低,以( )和( )作为单位。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手指的感觉(水温不要太高,小心热水烫手!)
将左手食指浸入凉水中,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左手食指会感到:( ),右手食指会感到( ),1分钟后,将两个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五年级上册科学《冷水与热水》导学案
学校:主备人:
课题
《冷水与热水》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温度。
2、能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并准确绘制曲线图,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3、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
学习重、难点
测量水温变化的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水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分析。
一、自主学习
(2)注意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明确分工,全员参与,各司其职。
(4)小组成员互相配合,进行实验 ,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8910源自1112烧杯中水的温度(℃)
锥形瓶中水的温度(℃)
3、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1)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冷水和热水的变化曲线图(课本52页)
认真思考,师友交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二:测量水温的变化
1、问题与猜想
提问: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它们的温度会如何变化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
学生猜想:冷水会逐渐变( ),热水会逐渐变( ) 。
2、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吧!
(1)认真阅读课本51页,认识实验材料,明确实验方法。
大班教案冷水热水
大班教案冷水热水教案标题:大班教案冷水热水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冷水和热水的不同特征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冷水和热水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2. 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3. 大班教室中的水龙头和水壶。
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的冷水和热水。
2. 准备温度计。
3. 准备图片或实物样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冷水和热水的特征,例如颜色、温度等。
2. 展示冷水和热水的图片或实物样本,鼓励幼儿描述它们的不同之处。
实验探索:1. 将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用手轻轻触摸水的表面,询问他们感受到的温度差异。
2. 用温度计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并向幼儿展示温度计上的数字。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团队合作: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
2. 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触摸水的温度,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3. 引导小组成员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让他们讨论冷水和热水的不同之处。
总结活动:1. 邀请几位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理解。
2. 引导幼儿总结冷水和热水的不同特征和用途。
3. 结合日常生活情境,让幼儿思考冷水和热水在哪些场合中会被使用到。
评估:观察幼儿在实验探索和团队合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他们对冷水和热水特征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幼儿带来不同温度的水样本,让他们用温度计测量并比较水的温度。
2. 引导幼儿观察冷水和热水对不同物体的影响,例如将冷水和热水倒在不同材质的容器中观察变化。
3. 鼓励幼儿尝试用冷水和热水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观察冰块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速度。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2.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并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的观察和思考?4. 团队合作活动是否能够促进幼儿的互动和合作能力?5. 是否有足够的评估和拓展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章《热与冷》的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探讨冷水和热水的不同特点及其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冷水与热水性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冷水和热水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色素、试管、滴管、实验桌等。
2. 学具:记录表、笔、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热水壶和冷水壶现场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冷水和热水的不同现象。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基本特性。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基本特性。
2. 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个生活中利用冷水和热水的例子,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例如:用热水泡面,因为热水温度高,可以加速面条的熟化;用冷水冷却发烧的病人,因为冷水可以吸收热量,降低体温;在炎热的夏天喝冷水,因为冷水可以降低体内温度,起到解暑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探究的参与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温度现象,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其他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冷水和热水-冀人版
13冷水和热水1教学目标1.能利用感觉器官知物体的冷热。
2.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3.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曲线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2学情分析冷水和热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学生对当冷水遇到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这个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科学答案。
3重点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了,这两个谜语分别打一个季节。
(生猜)那关于冬天和夏天你有什么感受吗同学们描述的都很深刻,关于形容冬天和夏天,同学们分别用到了一个字:冷和热,那我们能否具体感知当时具体的冷热程度呢我们用一个小实验来解开这个答案。
二、讲授新课(一)活动1——手指的感觉。
1、这里有三杯水1、2、3,谁能用手指感知一下这两杯水的冷热程度(请两名同学操作)老师这里还有一杯水4,这杯水不同于其他三杯水的冷热程度,你们再用手指感受一下。
看来这第四杯水的冷热程度并不能准确的感受出来。
2、人体不能够准确地感知物体的确切温度,这就需要一些仪器、工具来测量-----温度计(学生读一读关于温度计的科学小知识)3、生活中有很多种温度计,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实验温度计。
实验温度计是由摄氏温度、刻度、玻璃泡、水银柱组成的。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拿起温度计,小组内观察一下温度计的各个部分。
4、刚才我们认识了温度计,那温度计怎样使用呢* 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在水中,不要碰容器壁和底;*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5、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子上的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单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水和热水导学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温度。
2.能描述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
2.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曲线图的分析,学生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2.能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量水温变化的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难点:水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分析。
实验器材:烧杯、锥形瓶、温度计、保温板、热水、冷水。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图片导入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手指的感觉
1.冷与热的描述
准备好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倒入适量的热水、冷水和温水,分别将左右手的手指浸入冷水和热水中一分钟左右,再同时放入温水中。
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2.温度与温度计
(1)、阅读科学在线,同桌间说说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2)、强调:温度、温度计、单位、温度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活动2: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问题与猜想
提问: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它们的温度会如何变化?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学生猜想:冷水会逐渐变(),热水会逐渐变()。
(二)、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2、教师讲解实验方法
3、小组讨论分工情况
4、学生进行实验
(三)、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1、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冷水和热水的变化曲线图
2、分组讨论:
(1)曲线图告诉我们什么?(2)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3)最后结果怎样?
3、汇报结果:
4、小结:
三、联系生活,运用知识
我们生活中,那些现象与我们这节课有原理一样呢?你能解释一下当中的原因吗?
四、课后检测
1.填空。
(1)如图:甲温度计的读数是℃,乙温度计的读数是℃,丙温度计的读数是℃。
(2)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来表示,并用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体温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
(2)测定液体的温度时,要把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3)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不同。
()
(4)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3.连线(下面物体的温度各是多少,用线连起来)。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0℃
正常情况下沸腾的水的温度是37℃
生长成熟的鸡的温度100℃结冰的水的温度41.5℃
五、本课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