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9月月考9年级化学试题
成搏文武学校2017-201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 .用粮食发酵酿酒C .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D .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锌粒B.蒸发C.稀释D. 氧气验满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B .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试干净C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D .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7、今年3月21日,我市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A .优B .良C .轻度污染D .中度污染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食物的腐败、金属的生锈都是氧化反应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是地球上产生二氧化碳的原因之一D.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分数约为: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 .氮气用作电光源 B .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 C .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氧气用作火箭燃料10、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11、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 .闻气味 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 .观察颜色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2、小明同学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B .反应速率不变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13、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 1 可用于制二氧化碳B .装置 2 可用于制氧气C .装置 3 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 .装置 4 可用于收集氢气14、已知:2KMnO4K2MnO4+MnO2+O2↑.用图1﹣3所示的图象来表示一定质量的 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B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 .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 分)16、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 ; (3)燃烧和呼吸 ;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 (5)食品包装袋内会充入 防腐.17、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未经点燃的木炭(填“能”或“不能”)在氧气中燃烧.(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18、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②.19、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在他翻译的化学书籍中,称一种气体为“养气”,该气体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017-2018年9月月考试卷化学
呼中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9)月考考试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 、煤气燃烧 水变蒸气 B 、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 、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 、灯泡发光 冰块熔化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3.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B . 拉瓦锡C . 门捷列夫D . 阿伏加德罗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 ⑥熄灭酒精灯 ⑦连接仪器 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 、⑦②③⑧①④⑤⑥C 、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 、⑦③①⑧②④⑥⑤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过氧化氢(H 2O 2) B .二氧化锰(MnO 2)C .二氧化碳(CO 2)D .空气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9.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0.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
2017-2018学年初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初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3*3)1.生活即化学,生活中有很多的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食物腐败 C.空气流动 D.瓷器破碎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3.新华网报道2008年11月14日6时10分,上海商学院宿舍区发生火灾,几名大学生慌不择路从6楼跳下,导致伤亡事故发生.其实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遇到火灾时如何逃走.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⑤跳楼.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A 安全常识B 生活知识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煤气中毒──CO引起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 物质分类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CO炼铁──还原性空气──混合物河水──氧化物A.A B.B C.C D.D5.国际化学联合会于2月19日宣布,第112号化学元素已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元素符号为“Cn”.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新元素的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77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元素,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112 B.277 C.165 D.3896.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为全球性节能减排设立了时间表,全球将迎来“低碳时代”.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无关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 B.大力开发新能源C.大力推进城市公交事业 D.使用无磷洗衣粉7.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D.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8.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9.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A.NH3B.H2C.H2O D.HCl10.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2.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酒和白醋(闻气味)B.软水和硬水(肥皂水)C.N2和CO2(燃着的木条)D.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13.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10 g B.13.4 g C.30 g D.40 g二、非选择题14.氦气两个水分子硫离子干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正三价的铝元素3个氢氧根离子4个氮原子高锰酸钾乙醇硫酸铁氯酸钾碳酸钠.15.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其过程可以表示CO2+H2O淀粉+O2,则淀粉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16.盐城是全国酸雨高发地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得知酸雨是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而导致,他们想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1)做出假设:;(2)设计方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浸泡,制成紫色纸花并晾干.先验证水能否使紫色纸花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纸花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紫色纸花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4)实验:①实验中纸花(Ⅱ)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②纸花(Ⅲ)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未见变色,此现象说明.③实验Ⅰ的作用是.(5)结论:实验过程中只有Ⅳ纸花变红,说明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17.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3)图中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指出,改正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18.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他们从瓶中取出该溶液共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所含双氧水的实际质量是多少克?2017-2018学年初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3)1.生活即化学,生活中有很多的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食物腐败 C.空气流动 D.瓷器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消融只是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空气流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瓷器破碎只是形状变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气体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是物理性质,故A不可选;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B可选;C、干冰用做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故C不可选;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是利用木材的物理性质﹣﹣硬度,是物理性质,故D不可选.故选B【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3.新华网报道2008年11月14日6时10分,上海商学院宿舍区发生火灾,几名大学生慌不择路从6楼跳下,导致伤亡事故发生.其实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遇到火灾时如何逃走.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⑤跳楼.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①根据楼房下层起火高层上的人不易逃离现场判断.②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判断.③根据气体受热密度变小的性质判断.④根据楼房下层起火高层上的人不易逃离现场判断.⑤根据跳楼易受伤判断.【解答】解:①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沿楼梯下楼不易逃离,退到卫生间暂避等待救援是合理选择,所以错误.②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毒气体,所以正确.③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所以正确.④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不易逃离,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是正确的.⑤在高层楼房上跳下会造成严重受伤,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4.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A 安全常识B 生活知识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煤气中毒──CO引起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 物质分类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CO炼铁──还原性空气──混合物河水──氧化物A.A B.B C.C D.D【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硬水与软水;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B、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量高,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氢气燃烧的发热量高,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D、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河水中含有多种成分.【解答】解:A、瓦斯爆炸是甲烷引起的,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故A 正确;B、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量高,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B正确;C、氢气燃烧的发热量高,能用于高能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于炼铁,故C正确;D、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河水中含有多种成分,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国际化学联合会于2月19日宣布,第112号化学元素已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元素符号为“Cn”.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新元素的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77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元素,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112 B.277 C.165 D.389【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2,故其核内质子数为112;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根据题意,新元素的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77倍,则新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77;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77﹣112=165.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6.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为全球性节能减排设立了时间表,全球将迎来“低碳时代”.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无关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 B.大力开发新能源C.大力推进城市公交事业 D.使用无磷洗衣粉【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减少排放、增加吸收以及开发新能源的角度考虑.【解答】解:A、大力植树造林符合节能减排的措施;B、大力开发新能源符合节能减排的措施;C、大力推进城市公交事业,符合节能减排的措施;D、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造成水体的污染,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措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D.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考点】元素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纯净物的构成进行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的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故此选项错误;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故此选项错误;C、由氧化物的定义可知,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就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虽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D、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8.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利用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和单质来解答.【解答】解:A、因生成物中存在一种大小相等的白球的分子,则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则属于单质,故A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反应物中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小球形成,则都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即都是化合物,故B说法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C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结合生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较难,学生应明确小球代表的原子,利用微观示意图看出反应物分子的个数为2:2恰好反应,有一种反应物分子剩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A.NH3B.H2C.H2O D.HCl【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4X↑+2O2↑,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4X↑+2O2↑,可知:反应前反应后N原子 2 2H原子8 0Cl原子 2 2O原子8 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8个H原子和4个O 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C.【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10.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利用单质的概念解决问题.B、利用分子的结构解决.C、利用同素异形体的知识分析.D、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解决.【解答】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60符合该特点,故说法正确.B、由足球烯的化学式可知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C、足球烯与金刚石是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是不同的单质,说法错误.D、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可知碳的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足球烯也是如此,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几种碳单质的性质,属于基础题.需要强调的是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这里的性质指的是物理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考点】水资源状况;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由于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进行解答;B、根据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金属元素进行解答;C、根据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种产品进行解答;D、根据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进行解答.【解答】解: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但由于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故A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B正确.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种产品,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正确.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故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酒和白醋(闻气味)B.软水和硬水(肥皂水)C.N2和CO2(燃着的木条)D.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酒具有芳香气味,白醋有酸味进行分析;B、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D、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芳香气味的是白酒,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不能检验,故C错误;D、取样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空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3.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10 g B.13.4 g C.30 g D.40 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碳元素的质量,然后利用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计算生成碳酸钙的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36%÷×100%=30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借助元素在物质的存在形式,巧妙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注重学科思维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二、非选择题14.(24分)(2016秋•宁县校级月考)氦气He两个水分子2H2O硫离子S2﹣干冰CO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正三价的铝元素3个氢氧根离子3OH﹣4个氮原子4N高锰酸钾KMnO4乙醇C2H5OH硫酸铁Fe2(SO4)3氯酸钾KClO3碳酸钠Na2C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进行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所以氦气表示为:He;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硫离子表示为S2﹣;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三价的铝元素表示为;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氮原子表示为4N;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硫酸铁化学式为Fe2(SO4)3,氯酸钾化学式为。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P-39;Mn-55;N-14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上方的表格中。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水结成冰C.钢铁生锈D.空气液化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 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B. 石油、煤、天然气C. 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D. 氯化钠、酒精、水银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4.“生命可贵,安全第一”。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C.为避免了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5.从2005年7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加溴酸钾,因溴酸钾(KBrO3)会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紊乱,引发癌变。
KBr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为A.+1B.+3C.+5D.—1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7.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B CDA. 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9.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10.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A.用鼻子闻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11.淮北市相山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丰富的负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离子(如O2-),O2-与O2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含氧原子个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2.“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都转化生成物)。
2017-2018学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D.牛顿3.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Si C.Al D.Fe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注射液C.白醋D.蒸馏水5.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总质量D.元素的种类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9.下列物质加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B.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D.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过滤11.下列对相应化学用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2H:2个氢原子B.N2:氮气由2个氮原子组成C.2H2O:2个水分子D.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13.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元素名称为镁B.质子数为12C.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14.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A B.B C.C D.D15.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SO2气体,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O2是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B.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C.SO2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SO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16.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8题。
内蒙古包头市北师大附中2017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8分〕1.以下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选项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开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3.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下选项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B.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D.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参加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翻开4.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二氧化碳灭火C.熟石灰改进酸性土壤D.用铜作导线5.如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洁物的是〔〕A.B.C.D.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碳、氧、氢、氮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以下事实,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食物腐烂﹣﹣分子本身发生改变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8.根据以下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一组是〔〕A .B .C .D .9.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10.以下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选项是〔〕事实解释选项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夏天,湿衣服晾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D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A B.B C.C D.D11.某原子结构的示意图为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它属于非金属元素B.它有3个电子层C.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不能再分B.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相同元素组成物质一定是纯洁物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3.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14.扎西同学睡觉时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15.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3〕个电子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16.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17.以下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A12O3B.HgO C.HNO3D.H2O18.以下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二、填空题19.写出以下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1〕三个氢原子;〔2〕2Cl﹣;〔3〕铝离子;〔4〕硫离子.20.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以下符号中数字的含义:Mg2+;H2O;2N.21.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答复以下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响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5〕A、B、C表示阴离子的是化学符号表示为.22.在横线填上相应的物质序号:①盐水;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氖气;⑤铜丝;⑥硫粉;⑦冰水共合物;⑧氯化钾.〔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化合物的是.23.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答复以下问题:〔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4〕实验结论.〔5〕实验结束后,如果发现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缺乏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6〕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7〕实验一装置比实验二装置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8分〕1.以下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选项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开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化学的开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解答】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所以A的说法正确;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所以C说法也是正确的.D、化学的开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D说法是错误的.应选:D.【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新能源、保护环境等作用.2.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移动蒸发皿应该使用坩埚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移动蒸发皿应该使用坩埚钳,不能使用手直接拿,以防烫伤,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下选项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B.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D.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参加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翻开【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是苹果发生了氧化反响,属于化学变化;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参加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翻开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是苹果发生了氧化反响,属于化学变化,应选项正确;B、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D、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参加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翻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应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根底性比拟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二氧化碳灭火C.熟石灰改进酸性土壤D.用铜作导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能供应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主要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C、熟石灰改进酸性土壤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达出来.5.如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洁物的是〔〕A.B.C.D.【考点】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洁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B、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洁物;C、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应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洁物.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碳、氧、氢、氮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正确,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碳;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错误,还可能是化合物.【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错误,氮气大约占78%,氮气最多,应选项错误;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正确,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应选项正确;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碳;不是碳、氧、氢、氮,应选项错误;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错误,还可能是化合物,应选项错误;应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原子的构成、人体中的元素和物质的分类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根底上加以应用,本考点根底性比拟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以下事实,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食物腐烂﹣﹣分子本身发生改变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应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应选项解释错误.C、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应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应选项解释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根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根据以下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一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响中的作用.【分析】在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能反映出其化学性质,根据这一点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表示的两种元素分别是氦元素原子和氩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二种元素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相同.应选;B、表示的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1,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故不选;C、前者表示的是稀有气体元素氦,而后者表示的是镁元素的原子.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故不选;D、表示的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6,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故不选;应选A.【点评】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要注意与稀有气体区别开来.此题中易错选C.9.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应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应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应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应选项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0.以下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选项是〔〕选事实解释项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夏天,湿衣服晾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D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应选项解释正确.B、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应选项解释正确.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应选项解释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应选项解释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根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某原子结构的示意图为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它属于非金属元素B.它有3个电子层C.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法: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于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2,所以可推测它为镁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有3个电子层,故B正确;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就为质子数,那么核内有12个质子,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D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属根底性知识考查题;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不能再分B.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相同元素组成物质一定是纯洁物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那么具有微观粒子的共性,分子可由原子构成,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相同元素组成物质不一定是纯洁物,相同元素组成物质不一定是纯洁物,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故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A不正确.B、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不正确C、相同元素组成物质不一定是纯洁物,故C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原子的构成等知识,要熟悉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的根本知识.13.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肥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复原性,毒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应选项说法正确.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施用过多对污染土壤,组成土壤板结等,应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复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应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对环境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4.扎西同学睡觉时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可知,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睡觉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应选:D.【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15.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3〕个电子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粒子中的原子核内有n个质子,原子核外有〔n﹣3〕个电子,说明该粒子的原子失去了3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该粒子中的原子核内有n个质子,原子核外有〔n﹣3〕个电子,说明该粒子的原子失去了3个电子,该粒子带正电荷,为阳离子.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的构成微粒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确定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6.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考点】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纯洁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解答】解:A、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过氧化氢的水溶液.B、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C、可能是化合物,例如水.D、不可能是单质,因为含有两种元素.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17.以下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A12O3B.HgO C.HNO3D.H2O【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判断氧化物应注意两点:只有两种元素;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A12O3是由A1、O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那么属于氧化物,故A 错误;B、HgO是由Hg、O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那么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HNO3是由H、N、O三种元素组成的,那么不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H2O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那么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能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利用概念的要点来分析解答,利用此题可稳固学生对根底知识的掌握.18.以下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017-2018北师大附中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卷1020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它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第Ⅰ卷(共40分,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D.牛顿2.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B.C.D.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5.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质子B.中子C.原子D.电子6.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硅C.氧D.铁8. 下列气体中,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NO2B.CO C.SO2D.N2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N2、O2等均匀地混合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1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 C.KClO3D.H2SO41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14.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5.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6. 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说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17.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8.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H2D.2H2O219.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2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KClO3B.O2C.O3D.H2O22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过滤22.下列方法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A.过滤B.加肥皂水C.加澄清石灰水D.加无色酚酞溶液23.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24. 碳-14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_九年级数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精选资料)
20.如图, RtABC 中, ACB=90 ,CD AB 于 D,若 AD=5。
21.艺术家为使画像匀称美观,上、下半身的比例通常按黄金分割法,现要塑一 2 米高的画像,则下 半身高度应为_________米。 23 图 22.如图。ABC 中,AD 是 BAC 的平分线,过 D 作 BA 的平行线交 AC 于 F,已知 AB=15 cm ,AC=10 cm,则 DF=________cm ,FC=______cm 。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 为 DC 边的中点,AE 交 BD 于 O, S DOE 12 , A.24 cm
2
4.如图,梯形 ABCD 中,AB//CD//EF,若 AB=10,CD=3,EF=5,
班级:
B.36 cm
2
C.48 cm
2
D.60 cm
2
则 CF︰FB 等于( A.2︰7
A.2︰1 B.4︰1 C.4︰9 D.2︰5
15.如图, ABC 中,BD=2AD,DE//BC,则 ABC 与 ADE 的周长的比为______。
CD=31.4 米,则 AB=_______________米。
24.已知一个五边形的各边长顺次为 1,3,5,7,9,与其相似的另一个五边形的周长为 75,这个五 边形的最大边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满分 31 分,注意:从 27 题和 28 题中任选一题解答,只选做 一题)
16.在比例尺为 1︰500 的图纸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120 cm ,那么该三角形的实际面积是 _______ m 。 17.马路上有一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 40m,同时,高 1.2 m 的测竿在店面上的影长为 2m , 则电线杆高_______。 18. 大矩形的周长是与它相似的小矩形周长的 2 倍, 小矩形的面积是 5 cm , 大矩形的长是 5 cm , 则大矩形的宽_____。 19.如图, ABC=ACD,AD=6,BD=8, 则 AC=____。
北京市北大附中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北大附中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 N P Qt1时的质量/g519317t2时的质量/g233x51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2.“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3.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Cl2 B.NaCl C.HClO D.KClO3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8.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9.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制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闭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l:35.5 Cu:64 Zn:65 Ag:108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滴水石穿B.木炭燃烧C.食物腐烂D.冰雪融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木炭做燃料3.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造成“白色污染”是【】A.塑料袋B.报纸C.玻璃瓶D.铝质饮料罐4.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净水器能将黄河水变为软水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可直接饮用C.净水器能杀灭河水里的细菌和病毒D.活性炭能吸附河水里的异味和色素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6.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提取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22100%×281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8.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C.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3:19.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北师大附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CI :35.5 H :1 O :16 Mg :2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题.共50分)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雪花称为“冬之精灵”,科学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
A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用推拉注射器活塞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气密性。
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5.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6.下列各组化学式,其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Fe FeClB .CaOH Fe 2(SO4)3C .K 2CO 3 Al (OH )3D .NH 4C12 NH 37.月球上蕴藏着丰富钛、铁、铀、钍、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钛、铁、铀……指是( )。
A .原子B .单质C .分子D .元素8.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鉴别。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方法或所加物质不正确一组是( )。
9.月球上的“氦一 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是()。
10.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是()。
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3分)在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A.法拉第B.焦耳C.安培D.欧姆2.(3分)如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A.安培B.帕斯卡C.牛顿D.欧姆3.(3分)通常情况下,下列材料中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A.盐水、玻璃棒B.橡胶棒、塑料绳C.石墨、铜线D.陶瓷碗、自行车轮胎4.(3分)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子B.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容易导电,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易导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D.有些绝缘体在﹣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导体5.(3分)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A.1.5V B.36V C.220V D.380V6.(3分)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A.B和D B.A和C C.A和B D.B和C7.(3分)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只要运动就会形成电流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D.电流的符号是A8.(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A.电源B.开关C.导线D.用电器9.(3分)为了改变电阻线的电阻,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把电阻线弄弯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C.把电阻拉长D.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10.(3分)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C.L1、L2都能发光D.L1、L2都不能发光11.(3分)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度大的,电阻一定大B.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D.铝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12.(3分)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2018学年第一学期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九月份月考试卷初三化学(无答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考试卷.初三化学班别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2. “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3. 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柞磨针5.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净化都是化学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1 / 9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6.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8.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9.在某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10.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侯德榜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2 / 911.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 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 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 研制新药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12.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试卷合集3套]北京某附属名校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7年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大余,方便了大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质量变大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详解】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会使轮胎发生爆胎。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要量取22.4mL的液体需要选用的量筒是A.10mL B.20mL C.25mL D.50m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量筒的选取:应接近量筒的量程,且只能一次性量取,故选C考点:量筒的使用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答案】B【分析】纯净物中按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与化合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其中化合物中又可分为含氧化合物等.【详解】由图示以及上述分析可以看出①应该是单质②应该是化合物,利用这些信息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可知:③是含氧化合物其包含氧化物,故④是氧化物,选项中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是对物质分类之间关系的考查,了解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关键所在,同时区分各概念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是很重要的解题基础。
4.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运用学习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生铁好C.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D.进入煤井作业时可以点火照明【答案】D【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隔绝氧气而灭火,选项正确;B、不锈钢抗腐蚀能力强于生铁是因为里面掺入了铬(Cr)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座位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9月份考试初三年级化学试卷命题、校对: 曹凯迪 试卷分值: 100分 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B .煤的燃烧C .风力发电D .酸雨侵蚀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胆矾是蓝色晶体 B .硫酸能与铁锈反应 C .硫酸钾易溶于水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铁矿石B .冰水共存物C .清新的空气D .生理盐水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B .食醋 C .矿泉水 D .碳酸饮料 5.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B .实验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C .实验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应取1﹣2mLD .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7.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 ) A .焰心部分 B .内焰部分 C .外焰部分 D .任何部分8.下列仪器不宜用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 .试管 B .烧杯C .量筒D .集气瓶9.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红磷10.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他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 .测定气体的密度B .滴入澄清石灰水,震荡C .深入燃烧的木条D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震荡11.据报道,某一名5岁的女孩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成分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
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 A .化合物 B .单质 C .纯净物 D .混合物12.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的保鲜剂B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C .空气是一种常见的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13.氧气是自然存在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14.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
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水蒸气15.下列实验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D.①②③17.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A.硫是淡黄色固体B.硫受热会融化C.液态硫受热会汽化D.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18.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PM1019.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A.增加氧气的量B.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C.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又增加氧气含量D.不起作用20.很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生成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引起火灾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D.只有②③④21.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铁质菜刀生锈C.人的呼吸过程 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2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氯气氯化氢C .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2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可被磁铁吸引。
有同学提出“可拿磁铁吸一下”,此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现象D.做出结论24.对下列实验制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25.在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能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成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50分)26.(7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2)请将下列空气中各种成分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3)空气质量检测报告中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及(任写一种)。
为保护空气,你能做到的是。
27.(10分)写出文字表达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硫粉在氧气中燃烧:;(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6)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8)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分解反应的是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填序号)。
28.(5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在离地面约25 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
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
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许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
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3,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SO3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
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
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O3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2)臭氧能够成为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的原因是。
(3)写出O3与S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
29.(7分)将一种无色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
再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
将金属E加热后伸入盛有气体C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有少量液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E F(2)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作用。
30.(5分)为保护环境,改善“雾霾”天气,北京市民积极行动。
(1)摒弃不良行为习惯,做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行动者。
下列行为值得提倡的是:①积极清扫落叶并焚烧;②随手捡道路两旁的塑料垃圾;③社区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站;④为避免交叉感染,学校食堂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2)关注空气质量,做好环境监督。
学校环保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空气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若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束后可看到。
某同学的实验结果进水量偏小,可能是因为。
(3)若把红磷换成硫粉,能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为什么?。
31.(10分)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选取B装置制取氧气,优点是。
(3)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其验满的方法为。
(4)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气体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5)实验室将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a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药品;c检验装置气密性;d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气体;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6)查阅资料:①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得氨气。
根据查阅资料,制取氨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2.(6分)在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老师给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布置任务: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你帮小组内的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上述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老师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要求同学们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证明了“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