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60秒的秒表.
单片机课设60秒计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00—60秒表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单位:xxx姓名:xxx2013年12月13日摘要60秒计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由计时器,控制器等组成。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计时器显示模块和按键控制模块。
每个模块的程序结构简单,任务明确,易于编写、调试和修改。
编程后利用Kcil软件来进行编译,在生成HEX文件装入芯片中,在通过调试实现60s计时功能。
本设计中系统硬件电路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单片机AT89C51、振荡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开关。
该系统具有60s内准确计时和计时清零的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计时,显示,60s计时,复位清零目录前言 (1)一、概述 (1)1.1、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 (1)1.2、总体方案设计 (2)1.2.1、设计方案框图 (2)1.2.2、硬件方案 (2)1.2.3、软件方案 (2)二、系统硬件设计 (3)2.1、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2.2、电路原理图 (3)2.3、各硬件模块设计与制作 (3)2.3.1、AT89C51单片机设计 (3)2.3.2、晶振输入电路设计 (6)2.3.3、复位电路设计 (7)2.3.5、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8)2.3.6、绘制原理图. (10)2.3.7、生成PCB图 (11)2.3.8、制作PCB板 (11)2.3.9、钻孔,并焊接芯片 (12)2.4、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3)三、系统软件设计 (14)3.1、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4)3.2、程序流程图 (16)3.3、部分重要模块汇编程序: (16)四、系统调试 (17)4.1、软件调试 (17)4.2、硬件调试 (18)五、系统功能 (19)六、总结 (19)七、附录 (19)八、参考文献 (21)前言我们的任务是设计60s秒表计时器,用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产生一秒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一秒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现0到60秒的循环显示的功能。
《秒的认识》PPT课件
把10秒改为15秒,再试试。
想一想:怎么能估计得比较准。
路程一定,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2.谁是冠军?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 名
小 军
小 明
小 刚
小 亮
成 绩
17秒
15秒
18秒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小明跑得最快,
小刚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小 明
15秒
小 亮
1 分 钟 可以把被子Βιβλιοθήκη 好。(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
圈出合适的答案。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一遍这首古诗
少于 1 分钟
多于 1 分钟
做一遍广播体操
少于 1 分钟
多于 1 分钟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红每天大约睡 10( 小时 )。
2.同桌交流分享你的发现。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小格,也就是
1分
60秒,分钟刚好走了1小格,就是1分。
60秒
=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6 时 55 分 57 秒
这些是秒表。一般在体
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
为单位的时间。
电子表的读法
时 分秒
6时 55分 57秒
机械秒表的认识
小表盘
考考你:秒针走了多长时间?
秒针走了
( 7 )大格
共(35)秒
11-4=7(秒)×
5×7=35(秒)
注 意 4到11是7大格,1大格是5秒。
考考你:秒针走了多长时间?
60秒电子秒表计时器
电子课程设计——————电子秒表学院:华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082201H姓名:王馨学号:200822050122指导老师:曹俊琴2010年12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二、总体框图 (3)三、选择器件 (6)四、功能模块 (15)五、总体设计电路图 (22)六、课程设计心得 (23)电子秒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计时部分由0.1s位,s个位、s十位和m i n个位四个计数器组成。
其中m i n个位、0.1s位分别为8421B CD码十进制计数器,个位和十位组成六十进制8421B CD码计数器。
计数范围0-10m i n。
2、用一个按键实现清零、计时、停止三种工作状态,当按键第一次按下时,秒表开始计时。
当第二次按下时,秒表停止计时。
当第三次按下时,秒表则清零。
3、脉冲源可通过555多谐振荡器提供。
二、总体框图1、总体框图译码显示模块计数器循环产生模块脉冲产生模块秒表控制模图1总体框图2、模块的功能(1)秒表控制模块:实现对秒表的暂停、计数、清零等功能的控制。
(2)脉冲产生模块:能够产生脉冲信号,从而实现对计数模块的控制。
(3)计数循环产生模块:可以对时钟脉冲计数,并且具有分频功能。
(4)译码显示模块:构成此模块的数码管将计数循环电路模块的状态转换用数字显示出来。
3、设计思路(1)秒表控制模块的设计:应设计一个控制电路,实现对秒表的暂停、计数和 清零。
(2)脉冲产生模块的设计:可以利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的脉冲 信号和三态门、D 触发器组成的单脉冲来实现对计数循环模块的脉冲控制,而且 根据多谐振荡器的输出脉冲频率,使秒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状态转换。
(3)计数循环产生模块的设计:要选择具有对时钟脉冲选择和具有分频功能的 计数器。
(4)译码显示模块的设计:可选用4输入显示数码管或7输入显示数码管将计 数循环电路模块的状态转换用数字显示出来。
4、设计方案 4、设计方案222译码显示 译码显示 设计热副科级珀尔计时、暂停、清零图2 设计方案图 1、多谐振荡器电路: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能产生矩形波的自激振荡器,也称矩形波发生器。
数字秒表的读数方法
数字秒表的读数方法
数字秒表的读数方法如下:
1. 开始计时:将秒表归零,按下“开始”或“计时”按钮开始计时。
2. 读取时间:当需要读取时间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 实时读数:看秒表上显示的数字,读取分钟和秒数即可。
- 暂停读数:如果需要更精确地读取时间,可以按下“暂停”按钮,然后再次按下“继续”按钮来恢复计时。
此时,读取秒表上显示的数字即可。
3. 记录时间:如果需要记录时间,可以按下“记录”或“记次”按钮,此时秒表会记录下当前的时间并继续计时,方便下次查看。
4. 停止计时:当不需要继续计时时,可以按下“停止”按钮来暂停计时。
此时,秒表会停止计时并显示最后的计时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数字秒表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按钮布局,因此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差异,但通常都会有类似的基本功能来实现计时和读取时间的操作。
所以,在使用具体的数字秒表前,最好先参考其使用说明书或者参考其制造商网站上的操作指南。
60秒秒表——精选推荐
60秒秒表⼀.题⽬:60秒秒表⼆.设计⽬的:(1)训练综合运⽤学过的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独⽴设计⽐较复杂的数字电路的能⼒。
(2)学会快速有效的查阅相关资料的⽅法和技能。
三.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设计任务:⽤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台秒表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由555定时器产⽣1Hz的标准秒信号。
(2)秒表为00~59进制计数器。
四.设计过程1.总体⽅案(1)框图多谐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数码管进位计数器译码器数码管(2)设计思想由555构成时钟电路,由74161和74160构成计数器,并通过与⾮门进⾏进位输出,通过译码器和数码管进⾏00-59秒表计时。
2.单元电路设计(1)时钟脉冲产⽣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所⽰:图⼀时钟电路(2)计数电路秒的个位部分为逢⼗进⼀,⼗位部分为逢六进⼀,从⽽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
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
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进制计数器74LS160和与⾮门74LS00在⾯包板上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秒的个位。
计数器的1脚接⾼电平,7脚及10脚接1。
因为7脚和10脚同时为1时计数器处于计数⼯作状态.秒的个位和⼗位的2脚相接从⽽实现同步⼯作,15脚(串⾏进位输出端)接⼗位的7脚和10脚。
个位计数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01)2时产⽣进位,并⼗位部计数器的2脚脉冲输⼊端CP,从⽽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
利⽤74LS161和74LS00在⾯包板上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秒的⼗位:7脚和10脚接各位计数器的15脚(串⾏进位输出端),当个位计数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01)2时产⽣进位,并⼗位部分开始计数,通过74LS00对Q2Q1与⾮接⼊74LS161的1脚清零端和分个位计数器的2脚脉冲输⼊端CP,从⽽实现6进制计数器和进位功能。
电路如图⼆所⽰:图⼆计数电路(3)显⽰电路由译码器和数码管构成,对计数电路进⾏显⽰。
60秒秒表课程设计
60秒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秒表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60秒的时间概念,并学会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3. 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换算,如分钟、小时与秒的转换。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秒表,进行准确计时。
2. 学生能够运用秒表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时间管理。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3. 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对时间研究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实践,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基本的时间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定义、时间单位(秒、分、时)及其换算。
- 教材章节:第二章“时间与时刻”2. 秒表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秒表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测量时间的工具”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秒表操作,学习如何开始、停止和复位秒表。
- 教材章节:第四章“秒表的使用”4. 60秒计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60秒计时实践,培养时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时间的测量”5. 时间管理:引导学生运用秒表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 教材章节:第六章“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学习时间单位换算。
第二课时:讲解秒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秒表操作演示。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60秒计时活动,讨论并总结实践经验。
第四课时:结合生活实例,指导学生运用秒表进行时间管理。
30′60″系列机械秒表
30′60″系列机械秒表秒表是一种常用的测时仪器。
又可称"机械停表"。
由暂停按钮、发条柄头、分针等组成。
它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控制指针转动而计时的。
在它的正面是一个大表盘,上方有小表盘。
秒针沿大表盘转动,分针沿小表盘转动。
分针和秒针所指的时间和就是所测的时间间隔。
在表正上方有一表把,上有一按钮。
旋动按钮,上紧发条,这是秒表走动的动力。
用大拇指按下按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下按钮,秒表停止走动,进行读数;再按一次,秒表回零,准备下一次计时。
(注意:使用这类秒表一定要完成这一程序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计时。
这类表不能在按停后又重新开动秒表连续计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秒表在表把左侧装有一按钮,当表走动时将此按钮向上推,表停走;向下推,即继续累计计时。
)秒表的精度一般在0.1-0.2秒,计时误差主要是开表、停表不准造成的。
秒表在使用前上发条时不宜上得过紧,以免断裂。
使用完后应将表开动,使发条完全放开。
不同型号的秒表,分针和秒针旋转一周所计的时间可能不同,使用时要注意。
使用秒表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2.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3.回表后,如秒针不指零,应记下其数值(零点读数),试验后从测量值中将其减去(注意符号);4.要特别注意防止摔破秒表,不使用时一定将表放在实验后中央的盒中.如何读秒表大圈为秒,小圈为分若大圈是30分格(顶上写的是30,可能有60格,表明精度到半秒),小圈里一分钟就分为两小格,读完整的几分,若过了一小格,就在大圈秒数上加半分钟,若没过,直接读大圈秒数。
505机械秒表- 最小刻度值:1/5s- 分针:30分/圈- 秒针:60秒/圈- 延续走时:12h- 钻数:13钻- 暂停:无- 尺寸:¢50x70x16mm506机械秒表- 最小刻度值:1/5s- 分针:30分/圈- 秒针:60秒/圈- 延续走时:12h- 钻数:13钻- 暂停:推杆式- 尺寸:¢50x70x16mm806机械秒表-最小刻度值:1/5s- 分针:30分/圈- 秒针:60秒/圈- 延续走时:12h- 钻数:13钻- 暂停:按钮式- 尺寸:¢50x70x16mm809机械秒表- 最小刻度值:1/100m- 分针:30分/圈- 秒针:60秒/圈- 延续走时:12h- 钻数:13钻- 暂停:按钮式- 尺寸:¢50x70x16mm想进一步了解该产品信息可以登录我司网站:/ 或者/ 查看,了解我公司详细的产品信息!官方淘宝商铺http://85637775.taobaocom。
60秒秒表
一.题目:60秒秒表二.设计目的:(1)训练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字电路的能力。
(2)学会快速有效的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和技能。
三.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设计任务: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秒表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由555定时器产生1Hz的标准秒信号。
(2)秒表为00~59进制计数器。
四.设计过程1.总体方案(1)框图多谐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数码管进位计数器译码器数码管(2)设计思想由555构成时钟电路,由74161和74160构成计数器,并通过与非门进行进位输出,通过译码器和数码管进行00-59秒表计时。
2.单元电路设计(1)时钟脉冲产生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一所示:图一时钟电路(2)计数电路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
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
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用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和与非门74LS00在面包板上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
计数器的1脚接高电平,7脚及10脚接1。
因为7脚和10脚同时为1时计数器处于计数工作状态.秒的个位和十位的2脚相接从而实现同步工作,15脚(串行进位输出端)接十位的7脚和10脚。
个位计数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01)2时产生进位,并十位部计数器的2脚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
利用74LS161和74LS00在面包板上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7脚和10脚接各位计数器的15脚(串行进位输出端),当个位计数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01)2时产生进位,并十位部分开始计数,通过74LS00对Q2Q1与非接入74LS161的1脚清零端和分个位计数器的2脚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6进制计数器和进位功能。
电路如图二所示:图二计数电路(3)显示电路由译码器和数码管构成,对计数电路进行显示。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9
分 :秒
00:04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0
分 :秒
00:05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1
分 :秒
00:06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2
分 :秒
00:07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3
分 :秒
00:08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4
分 :秒
00:09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5
分 :秒
00:10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6
分 :秒
00:11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7
分 :秒
00:12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8
分 :秒
00:13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19
分 :秒
00:14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20
分 :秒
00:15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21
分 :秒
00:16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00:49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55
分 :秒
00:50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56
分 :秒
00:51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57
分 :秒
00:52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58
分 :秒
00:53
00:54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60
分 :秒
00:55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61
分 :秒
00:56
秒表计时器1分钟课堂专用
62
生活中秒表的案例
生活中秒表的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我们生活中,秒表是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时间,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展示生活中秒表的重要性和应用。
1. 厨房中的秒表在家里做饭时,有时候需要精确的计时,比如烤肉、烘烤蛋糕等。
这时,秒表就派上了用场。
通过设置秒表,我们可以精确控制烹饪时间,确保食物不会过度烹饪。
比如说,当我们烤蛋糕时,需要精确控制烤箱的温度和烤制时间,这时秒表就能派上大用场。
只需将秒表设置好烘烤时间,等待铃声响起,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蛋糕了。
2. 运动中的秒表在运动中,秒表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比如说,长跑、游泳、篮球比赛等,需要精确的计时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表现和进步。
通过秒表记录自己完成一段距离的时间,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速度和耐力,从而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和目标。
在团体运动比赛中,秒表也能帮助裁判员准确判断比赛结果,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 学习工作中的秒表在学习和工作中,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使用秒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和专注力。
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即将工作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通过设置秒表来提醒自己何时该工作何时该休息,可以更好地维持工作状态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设置秒表来帮助我们控制时间分配,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和提高学习效果。
秒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精确计时,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案例可以带给大家对于生活中秒表的更多启发和应用。
【由于篇幅所限,以上仅为部分案例,仍有很多其他场景中秒表的应用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
第二篇示例:生活中秒表的案例生活中,秒表是一个常见的工具,它能够精确地计时,帮助我们掌握时间。
无论是在体育比赛、健身锻炼、烹饪、学习还是工作中,秒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0秒数字秒表课程设计
60秒数字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时间计算,准确地读取和转换秒表显示的时间。
3. 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感知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字秒表,进行开始、停止、复位等基本功能的使用。
2.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对时间分配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准确计时的技能。
3.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计时实验,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的尊重意识,增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2. 学生在合作完成计时任务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3. 学生通过对时间的精确测量和计算,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的一部分,结合数学知识与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对时间有基本的认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科学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活动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并在情感态度上得到培养。
教学设计应注重实践性与互动性,确保学生能够达成具体的学习成果,并通过有效评估手段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大纲:1. 数字秒表的基本原理- 介绍秒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理解数字显示和时间计算的基础知识。
2. 数字秒表的操作方法- 学习开始、停止、复位等功能键的使用。
- 掌握如何读取和记录秒表上的时间数据。
3.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深化对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理解。
- 通过实例展示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活动:计时实验- 设计简单的计时任务,如测量物体下落时间。
- 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5. 时间管理与分配- 引导学生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 实践活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体验时间分配的效果。
60秒秒表
摘要用AT89S51设计的一个2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 59秒,每秒自动加1,其中含有一个“复位按键”。
秒表功能的实现 :一个完整的秒表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单片机系统,该系统有秒表设置电路、单片机、显示电路等构成。
单片机是集成的IC芯片,根据实际设计要求选用AT89S51。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的设计需要解决2个方面的基本问题:⒈如何显示秒。
⒉减少误差。
关键字:AT89S51AbstractA 2 LED numerical code designs which with AT89S51 demonstrated "the stopwatch", demonstrated the time is 00 - 59 seconds, each second automatic Canada 1, in which includes "to reposition the pressed key".Stopwatch function realization:A complete stopwatch is equal to a simpl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 this system has the stopwatch to establish constitution and so on electric circuit,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s the integrated IC chip, selects AT89S51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sign request. Needs to solve 2 aspects basic problems based on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stopwatch design:1. How demonstrates the second.2. reduced error.Key words:AT89S51目录引言************************************************31 设计制作工具、软件*****************************42 设计原理*****************************************4 2.1 实现功能及原理*************************************4 2.2 电路原理图*****************************************42.3 电路模块分析***************************************53 芯片简介******************************************6 3.1 AT89S51芯片****************************************63.2. 数码管*********************************************74 源汇编原程序及其注释****************************75 调试要点和心得体会*****************************8 谢词**************************************************10 参考文献*********************************************11 附录***********************************************12引言本课程设计设计了一个数字秒表,用于短时间测量。
60秒倒计时钟
课程论文题目:基于Proteus的60秒倒计时时钟设计与仿真60秒倒计时时钟一丶设计要求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实现60秒倒计时,用两只数码管从59开始静态示倒计时秒值。
当显示为00时,再从59开始显示倒计时。
本实验中采用定时器/计数器T1的方式1定时,定时时间为50ms,对应的时间常数为0x3cb0,对应的十进制的初值为15536,计数满50000后,即1us×50000=50ms,20次中断后,则时间为1s。
从而秒单元增1。
采用74LS47 BCD-7段数码管译码器/驱动器,即用于将BCD码转化为数码管的显示数字,从而简化了显示程序的编写。
二丶Proteus电路设计所有操作都在ISIS中进行,步骤如下。
1.从Proteus库中选取元器件(1)AT89C51:单片机;(2)RES:电阻;(3)7SEG-COM-AN-GRN:带公共端的共阳极七段绿色数码管;(4)CAP丶CAP-ELEC:电容丶电解电容;(5)CRYSTAL:晶振;(6)74LS47:四输入译码器。
2.放置元器件丶放置电源和地丶连线丶元器件属性设置丶电气检测所有操作都在ISIS中进行。
完成的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60秒倒计时试验电路原理图三丶源程序设计通过Keil uVision3建立工程,再建立源程序文件。
参考的源程序如下:# include <reg52.h>unsigned char second,timer;void t1_init() //初始化函数{TMOD=0x10; //定时器T1方式1定时IE=0X88; //总中断允许,允许定时器T1中断TH1=0xb0; //给定时器T1装入时间常数TL1=0xb0;TR1=1; //启动定时器}void main() //主函数{t1_init(); //调用初始化函数second=59; //秒单元second初始值为59timer=0; //中断次数计数单元timer初始值为0while(1);}void t1_func() interrupt 3 //定时器T1中断函数{TH1=0x3c; //重新装入时间常数TL1=0xb0;if(timer<20){timer=timer+1; //中断次数计数单元如果小于20,则timer加1 }else if(timer==20){timer=0; //中断次数计数单元timer如果等于20,则1秒时间到if(second==0) //如果秒单元为0,则从59重新开始{second=59;}else{second=second-1; //如果秒单元不为0,则减1}}P2=second/10; //取秒单元的十位数并送P2口,送译码器译码并显示P3=second%10; //取秒单元的十位数并送P3口,送译码器译码并显示}程序说明:由于定时器的初始值为15536,因使用的时钟为12MHz,所以定时的时间为1us ×(65536—15536)=1us×50000=50ms。
秒表的正确使用正式版
秒表的正确使用正式版秒表的正确使用一、如图二、秒表计时:按A键直到秒表显示,若秒表不为零,按B键停止计时,按C键复位到零;按B键开始计时,再按B键、停止计时。
(重复按B键、重复开始/停止)按C键复位到零。
三、时间、日历、星期、闹钟显示:按A键直至显示正常走时,按B键显示月,日和星期;按C键显示闹钟时间,同时按住B键和C键闹钟响、取消/保持。
四、设置时间、日历:在正常走时状态,按A键三次。
正常走时的秒及星期闪烁,这样进入了时间设置状态,按B键置数。
(按住不放,出快速置数)按C键,选择秒、分、时、日、月,星期(A/P为12小时制,“A”代表上午,“P”代表下午,“H”为24小时制)作为调校对象,调节完毕,按A键回到时间显示状态。
五、设置闹钟时间:在正常走时,按A键两次,时间和星期同时闪烁,这样进入了闹钟响闹设置方式。
再按C键选择时和分,按B键改变时分数字,按A键回到时间显示。
六、设置每小时闹钟响闹:在正常走时,县按住C键不放,再按A键,星期显示为有每小时报时,如无星期显示为无报时。
七、注意事项:1.避免受潮。
2.避免与腐蚀性物体接触。
3.避免在温度过高和过低的环境中使用。
4.不宜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和置于强光下照晒。
5.使用1.5V钮型碱性长效电池,可使用3年以上。
筏板、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延吉道北面,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总建筑面积64200㎡,总建筑高度75。
75m,为一类建筑。
基础地下室底板面标高9。
5m,主楼底板厚度600mm、裙楼底板厚度为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为C15。
主楼分别为:基础为P8C40;剪力墙、柱为C50,外墙部分抗渗为P8.裙楼基础梁、板为P6C40,地下室外墙为P6C35,水池侧壁为P6C35;梁板坡道均为C35。
裙楼筏板厚500m m。
主楼为桩承台,底厚为600 m m。
本分部工程应待桩基工程检测完成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有关各方验槽,复验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 #include<reg52.h> sbit K1=P3^7; sbit K2=P3^2; code unsigned char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共阴数码管 0-9 unsigned char Dis_Shiwei;//定义十位 unsigned char Dis_Gewei; //定义个位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 while(--i); } main() { TMOD =0x01;//定时器设置 10ms in 12M crystal,工作在模式1,16位定时 TH0=0xd8; TL0=0xf0; IE= 0x82; //打开中断 TR0=1; //打开定时开关 while(1) { P0=Dis_Shiwei;//显示十位 delay(300); //短暂延时 P2=Dis_Gewei; //显示个位 delay(300); } }
在Keil-4软件上编写程序,用硬件延迟模式编程。
第三、实现Protues与Keil-4的链接
2.硬件设计
原件:单片机89C51 晶体振荡器12MHz 普通电容30pF 电解电容10uF 系统总线 电阻10千欧 电阻220欧 RESPACK-7电阻510欧 按键2个 共阴显示屏两个
3.软件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id tim(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static unsigned char second,count; TH0=0xd8; //重新赋值 TL0=0xf0; count++; if (count==100) //100x10ms=1S,大致延时时间 { count=0; if(second==60) second=0; Dis_Shiwei=tab[second/10];//十位显示值处理 Dis_Gewei=tab[second%10]; //个位显示处理 if(K1==0) { second++; } if(K2==0) { second=0; } } }
计时60秒的秒表
1.总体思路 2.硬件设计 3.软件设计
1.总体思路
第一、掌握89C51的I/O接口的几个PO~P3 端口的用途,利用P0端口和P2端口分别控 制60秒的十位和个位,再用软件控制他们的 暂停、重置和开始,用硬件中断来控制软件 的延迟,用超级循环控制循环系统。 第二、在Protues仿真软件上将电路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