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

的最大预期收益。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

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3、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外部

性指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着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

币购买力超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6、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

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

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8、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

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

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

性 4)信息是完全的

9、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

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 供给: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2. 需求: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3. 市场: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地点或渠道。

4. 均衡价格:指市场上供求达到平衡时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5. 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的情况。

6.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产生不公平现象的情况。

7.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8. 通货紧缩:指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情况。

9.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10. 通货:指在市场上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

11. 增长率:指在一段时间内经济规模扩大或减小的速度。

12. 失业率:指在劳动力总量中没有就业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13. 预期效应:指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期

来行动。

14.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多于进口的情况。

15.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多于出口的情况。

16.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经济

交易的收入与支出平衡。

17. 弹性:指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

的敏感程度。

18. 垄断定价:指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确定商品或

服务的价格。

19. 成本效益分析:指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选择。

20. 政府干预:指政府通过政策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经济活

动进行调控。

21. 外部性:指经济活动对除参与者之外的人或组织产生的效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1. 经济学 (Economics)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科学。它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在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面所作的决策,并揭示了经济体系的运作方式。

2. 供给 (Supply)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生产者的预期利润等因素。

3. 需求 (Demand)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的数量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个人收入、消费趋势、个人偏好以及市场情况等因素。

4. 市场 (Market)

市场指的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机构或机制。在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买卖来交换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价格和数量的协商。

5. 垄断 (Monopoly)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唯一的供应者或销售者,他们掌握着市场的全部权力。这使得垄断者能够控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并对市场产生影响。

6. 通货膨胀 (Inflation)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经济需求,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通常伴随着物价上涨,对经济活动和消费者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7. 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总体表现和稳定物价。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做市操作和定向准备金等手段来实施。

8. 贸易 (Trade)

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购买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增长,并且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互动。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经济学来造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经济学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

经济学的意思

经济学[1](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造句欣赏

(1)这本书是现代经济学的权威著作。

(2)这就是经济学理论和现实分道扬镳之时。

(3)对现代经济学的一知半解是导致他经营失败的原因之一。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如火如荼。

(5)他们一谈起经济学,我就一窍不通了。

(6)因此它发现自己寻求更关心国内大街小巷的经济学家。

(7)在经济学观念问题上,我们仍是盲人摸象。

(8)经济学教科书视个人为自私的,对他人的福利漠不关心。

经济学造句精选

1. 许多新一代的著名中国经济学家,都误将陈岱荪先生的谆谆告诫当做是思想僵化。

2. 这类经济学人常有机会出入于中南海受最高决策人召见,一起座谈。每当起草党代会文件、政府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聚集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热烈讨论,字斟句酌。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学:研究将稀缺资源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及消费中进行最有效的分配。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两种的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4.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

更多的物品

5.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

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又称价格理论。

6.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

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的理论。

7.理性人的假设: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低的

经济代价去追逐个人最大经济利益。

8.完全信息的假设: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

关情况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知晓市场价格和商品的需求及供给,并对商品本身的特性了如指掌。

9.实证的观点:是对事实进行描述,说明的是有关现象。

10.规范的观点:是对价值判断的一种描述,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命题。

1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

种商品量。

1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

呈反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13.需求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

动。

14.需求量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

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

利益。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

3.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

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4.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一个完整的经

济理论模型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5.产权: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需求函数: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函数。

2.供给曲线: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均衡价格:当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最低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低价格。

7.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

1.效用: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的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集合。

经济学常用名词解释

经济学常用名词解释

经济学常用名词解释

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的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化的百分比。

2、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又商品的相对价格变

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3、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4、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失灵)在一些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突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有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来解决。

5、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6、长期总成本: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最小的生产成本,是指厂商品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7、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8、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9、外部性:外部经济某一个题(厂商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为此得到补偿

外部影响: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名誉利益造成了影响,但却并没有因此承担后果

10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利益得到提高

简答题

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高低对生产者的总收益有什么影响?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1.过境贸易: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的贸易活动,对丙国来说称为过境贸易。

2.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3.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4.转口贸易/中转贸易: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5.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的总和。

6.服务贸易额:通常以各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额代表服务贸易额。

7.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

8.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9.对外贸易结构: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1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11.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在该国GDP或GNP中所占的比重。

13.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4.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15.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16.汇率:是不同国家发行的纸币以各自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价。

17.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是一个相对概念。表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或央行采取的控制货币供应和流动性的政策,以达到经济发展和物价稳定的目的。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采取的收入和支出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目标。

3.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采取的调节国民经济的整体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总体增长,是政府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指标。

5.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总体上的持续上升,是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精心整理

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 )",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分子产出增

决定对社会发总

34用。

5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

6、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7、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s ),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8、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均衡状态的方法。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数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而只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物品:有限或是稀缺的绝大多数物品

2.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

的。

3.机会成本: 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

收入

4.微观经济学:指采用个量的分析方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主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单

个居民户,单个市场,单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经济行为,以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的经济学。

5.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

品的数量。

6.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

商品的数量。

7.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8.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

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9.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该

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0.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

11.效用: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12.总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

量,用“TU”表示。

1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用“MU“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学科。经济学涵盖了个体、企业、政府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以下是几个经济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称为供过于求,价格可能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称为供不应求,价格可能上涨。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额外获得或损失的效用,当人们决

定购买或消费一种商品或服务时,会比较边际效用。如果额外的效用大于额外的成本,人们倾向于继续购买或消费。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某个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最

佳选择的价值。当资源有限时,做出某个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行的选择。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最大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4.弹性:弹性是用来衡量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应很敏感,则称为弹性大;如果需求或供应不太敏感,则称为弹性小。弹性的概念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5.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量。货币供

应的增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供应的减少可能导致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通常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的。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市

场失灵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如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或垄断力量。政府通常会采取干预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分配。

7.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供应过度增加、需求超过供应或成本提高等因素引起。通货膨胀对经济有重大影响,如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企业利润。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经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2、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性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3、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分配

4、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经济人:这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其特征是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

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7、激励:引起一个人作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预期

8、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

资源的经济

8、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等能力

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0、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比如:污染)

10、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10、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分配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

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11、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能显著的能力(比如:垄断)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

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

12、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3、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学:研究将稀缺资源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及消费中进行最有效的分配。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两种的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4.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

更多的物品

5.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

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又称价格理论。

6.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

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的理论。

7.理性人的假设: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低的

经济代价去追逐个人最大经济利益。

8.完全信息的假设: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

关情况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知晓市场价格和商品的需求及供给,并对商品本身的特性了如指掌。

9.实证的观点:是对事实进行描述,说明的是有关现象。

10.规范的观点:是对价值判断的一种描述,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命题。

1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

种商品量。

1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

呈反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13.需求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

动。

14.需求量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

名词解释 经济学

名词解释 经济学

名词解释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人们如何获取、生产、分配和使用资源以满足物质需求的方式和原则。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生产、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就业、价格、货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

经济学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领域。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和政策的总体影响。它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消费者、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决策和交易。它关注的问题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决定、企业生产决策、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竞争等。

经济学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模型来预测和评估特定政策或经济事件的影响。经济学家也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或反驳经济理论。

经济学有许多分支和学派。主要的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以及行为经济学等。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用于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利用经济学的知识来制定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以及改善就业状况。企业通过经济学分析来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和定价策略。个人可以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做出消费

决策、理解个人财务情况以及评估个人的投资收益。

总而言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旨在理解和解释社会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的物质需求。它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理论和工具,来评估和改善经济状况,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名词解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经济学名词解释: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主要表现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马太效应),外部负效应问题(如为获利不顾及环境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

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技术进步: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而的革新和改进。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

价格黏性:是指商品的价格不容易发生变动,而价格弹性就是指商品的价格变化非常灵活。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着供求变化而不断的发生变动,具有相当的弹性,从而可

以促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由官定,不随市场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具有粘性。凯恩斯就认为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价格具有粘性,当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随着货币供给的变化,价格就是弹性的。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为了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它的公式是 C:V。

金融监管: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

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洛伦兹曲线: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统计学家(或说统计学家).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903- )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了着名的洛伦兹曲线。

潜在产出水平(潜在量):潜在GDP也称潜在产出或潜在国民收入、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状态下所能生产的。这里的GDP就反映了在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

平均利润率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客观必然性。亦称一般利润率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才开始发生作用。其客观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他们共同参加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外部性: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