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与多旋律:以战争诗为例——古代诗词教学新视点之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旋律与多旋律:以战争诗为例——古代诗词教学新视点之二

主旋律与多旋律:以战争诗为例——古代诗词教学新视点之二方智范

诗词的意蕴往往是十分丰富的,甚至是多义的。我们分析文学作品,常常用概括主题思想来表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其实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十分复杂,有时很难作明确的概括。

1、单一旋律的战争诗

过去有一种误解,战争总是统治阶级的行为,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对反战诗评价很高。但是,如从文化的角度看《诗经》,其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存在着复杂的情况,未可一概而论。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表达爱国热情,写慷慨从军的诗,如《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中的我是个

复数,意即我们,强调的是同袍、同仇、同泽、同裳,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把从军出征看成是公民的应尽义务,共同利益把他们集结在一起,

持有集体的立场,诗的情绪中是没有个人命运的考虑的,可以说,在这类诗中,个人完全消融于集体之中了。这首诗就是古代的军歌,古代的军队进行曲,它可

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强大宣传激励作用。这样的诗歌,旋律愈单一,主题愈集中,态度就愈是明朗,诗歌就愈富有力度美。在后来的唐诗中,岑参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唐军的声威,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即使是写景,也显得如此绮丽壮美、生气勃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类诗歌,可能更多地继承了古人尚武的观念

《诗

经》中的确也有表达反战情绪的诗,如《唐风·鸨羽》,全诗是一种控诉的口吻,渴望结束战争,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又《小雅·四牡》: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不遑将父。……不遑将母。《毛传》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恩也;靡

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一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

主人公存在着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遣怀。这就是那种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2、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从表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的角度看,战争诗中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的,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双重旋律的战争诗。这可以《小雅·采薇》为代表。诗中唱道: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里引用的是《采薇》中的关键几章。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战争诗歌的人本思想,或曰古代的人道主义。诗的主旋律,是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情绪: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写的是主人公被国家民族的利益所激起的公义的一面。然而,诗中也出

现了另一个旋律:曰归曰归,心亦忧之。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战争又残酷异常,于是忧虑情绪难免潜滋

暗生,这种情绪积聚日久,便会冲破胸臆,发为诗歌,这可是属于私恩的一面了。正是由于这种公与私的矛盾,造成了战士一生的悲剧: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的结尾,突出了一个人的遭遇,诗中出现的我,纯是个体形象,可以

说,诗中公与私两个旋律的交织表现,说明了这样一点:战争的胜利,是以战士的一生为惨重代价的!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主题啊!

诗是在莫知我哀的咏叹中戛然而止的。这位普通战士最终结局,被诗人高明地省略了,留下的艺术空白,等待着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颇有意思的是,在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十五从军征》,仿佛就是为了接续这位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战士归家后的遭遇而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在这首诗中,将为了公义而十无从军征的过去隐去,而将八十始得归以后的私恩一面突出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在玄宗以前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老百姓平时务农,农闲练兵,战时出征,服役期限在21岁到59岁之间,有的人刚成丁就从军,到60岁始得免役归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透露了这一消息。王昌龄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有些争议,而在我看来,这种不同意见正从一个侧面说明,诗的主旨并不像通常私说的那么单纯,仅仅是表达唐军杀敌卫国的决心。即使是全诗最豪壮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认为: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这就指出了其中贯串着国家利益与个

人命运相冲突的双重旋律。刘永济先

生《唐人绝句精华》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这种意见颇值得我们细味之。双重旋律的作品,在宋词中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词中一方面表现了将士们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为国

立功、封侯疆场的公义之心,另一方面又写浊酒不杯家万里的思乡之情,词以将军白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