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2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自然辩证法》第2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可逆过程 - 一个无摩擦力、无耗散的准静态 一个无摩擦力 无摩擦力、
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 在可逆过程中,体系从始态变到 在可逆过程中,
终态,再从终态回到始态, 终态,再从终态回到始态,体系 和环境都能恢复原状
自然界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 的可逆过程? 的可逆过程?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我国北方冬季,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我国北方冬季, 白天缸里的冰融化成水, 白天缸里的冰融化成水,而夜里 同样缸里的水又凝固成冰。因此, 同样缸里的水又凝固成冰。因此, 这是一个可逆过程。 这是一个可逆过程。你认为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说法对吗?为什么?
t
t
熵:系统演化的重要参数
entropy,能量的变异) 熵(entropy,能量的变异) s = ∫
dQ T
熵的宏观意义表征系统能量分布的均 熵的宏观意义表征系统能量分布的均 匀状态 熵的微观意义表征系统内部粒子的无 熵的微观意义表征系统内部粒子的无 序程度 熵的信息学解释认为熵是系统无组织 熵的信息学解释认为熵是系统无组织 程度的量度
微小涨落使系统发生微小变化, 微小涨落使系统发生微小变化,这 一变化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 放大, 放大,从而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 稳定有序状态
耗散结构理论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远离平衡态 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 (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 社会的、经济的系统) 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 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 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 涨落, 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 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 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 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第二讲演化,

第二讲演化,
黑洞 超新星爆发
地球的演化
• (1).地球内部圈层的形 成和演化 (2).地球外部圈层的 形成和演化 (3).地壳运动和海陆 变迁
原 始 地 球
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1.地球刚诞生时是一个高温炽 热的熔岩球。
(46

样球

亿 年 前
成 初 期 的

)
1.地球刚诞生时是一个高温炽
热的熔岩球。
质形态统一性的一个有力证据。
◆核物理在研究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发现有“质量亏
损”的现象。
◆“质量亏损”并不是质量真的丢失了,而是指静止
质量的减少,但与此同时运动质量则相应增加,或 实物状态的物质以能量的形式转化成场状态的物质, 亏损的静止质量转化成场的质量,所以整个系统的 总质量仍然守恒。和尿素 等。
1959年德国科学家用紫外线代替放电得到氨基酸; 1961年美国科学家实验得到氨基酸、短肽、嘌呤; 1962年美国科学家实验得到核糖、脱氧核糖; 1963年美国科学家实验得到腺嘌呤及腺嘌呤核苷; 70年代,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已全部可人工 模拟自然条件合成。
有原始界膜 原始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原始新陈代谢 繁殖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宇宙射线 紫外线 闪电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长期积累 缩合 聚合
有机高分子物质 组成 浓缩 凝聚
多分子体系 演变 长期演变 相互作用
第一阶段的 米勒实验
第二阶段证实实验 正在进行中
我国在探索生命起 源方面的重大成就
原始生命
具原始新陈代谢 繁殖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逐步揭 示了:25亿年前到现在的变化。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逐步揭 示了:25亿年前到现在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部分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部分
自然界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自然界是无限的,它不断地发展和演化,不断地产生新的物质和能量。 同时,任何一个具体的自然物都是有限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过程。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自然界可以分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宏观世界是指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和感知到的自然界 ,如天体、地貌、生物等;微观世界是指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所构成的物质世界。
物质不灭定律表明物质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能量守恒定律则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熵增定律则揭示了自然界中无序程度增加的规律,即自然界的演化总是向着更加无序 和混乱的方向发展。
03 自然界的系统观
自然界系统的整体性
总结词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生命的层次结构
生命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层次,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生命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细 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等,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规律。
自然界的自组织和他组织
自然界中的事物既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也可以通过外部 力量的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自组织和他组织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组织方 式。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 的过程,经历了从宇宙大爆炸至今的 漫长岁月。
VS
在演化过程中,自然界经历了从无机 物到有机物,从简单生物到复杂生物 的演化历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也经 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如物种大灭绝和 生态系统重组等。
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自然界的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定律等。这些规律揭示了自然界演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 律,是自然界演化的重要基础。

02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02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贝塔朗菲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 各孤立部分之和”的论点,至今仍然是 “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 (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 状》,载《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 1981年,P305)
⑵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一方面这些要素 是由更低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 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 素。
可以通过对低层系统的结构、规律等方面 的认识,来取得高层系统的一些认识; 可以从高层系统的规律出发,考虑到相应 的边界条件和对应规则,对低层系统的现 象给一些解释。
层次结构中的双向因果链,既表明了低层 系统对高层系统的基础性作用,又表明了 高层系统对低层系统的制约调节性作用。 反对还原主义,也要反对特创主义。
把历史观引入自然科学,从而形成科学基 础上的自然界历史观。
三、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⑴宇宙和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粒子形成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实物阶段

恒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 引力收缩阶段; 主序星阶段; 红巨星阶段; 脉冲阶段
2 y( x2 ) ax2
2 y( x1 x2 ) a( x1 x2 ) 2 ax12 ax2 2ax1 x2
y( x1 ) y( x2 ) 2ax1 x2
特点: ①是各要素间具有非独立的相干性,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具有相干协同性,使系统形成一 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②是具有非加和性,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 各孤立部分性质和功能的机械叠加,突现了 各孤立部分所不曾有的系统新质;
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层次由低到高推进,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 到小而递减。 一定的物质层次与一定的阈值相适应。

第02章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第02章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2、物质基本形态上的统一性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可归结为实物和场两种基本形 态,其间存在着统一性。 一方面,实物与场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有 实物存在就有实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场,任何场 都是某种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实物与场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如电子和正电子相遇时可“湮灭”而转化为光子, 即转化为电磁场;反之,在核子场中光子的能 量足够大时,光子也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
2、相干性:层次结构特征 之二
层次结构中的相干性关系是物质系统间的横 向关系。 只有通过相干性关系,它们才能结合起来构 成高一级系统,导致纵向层次间质的差异。 随着每一个新物质层次的形成,总会有新质 的突现和新功能的问世。 相干性关系所造成的新层次往往在自身结构 上更简单一些,从而为低层系统能够并入 高层次的活动模式创造条件。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
整个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客体,从微 观粒子到宇宙天体,从生物大分子到 整个生物圈,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着。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诸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的有机整体,是自然界的一种根本属 性和存在方式。
1、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不 可还原的整体性质,即作为物质系统 的整体,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 的性质或者失去了组成部分所具有的 性质。 物质系统的“整体”与“堆”有着显 著的区别。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 间非加和性关系的表征。
(一)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
层次结构指的是,若干要素经 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再通过 新的相互作用而构成新系统的 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参与构成的系 统称为低层系统,构成后的新 系统称为高层系统。
1、构成性:层次结构特征之一
层次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低层系统对 高层系统具有构成关系:低层系统必须是 高层系统的构成部分,而高层系统也只能 以低层系统为存在基础。 层次结构中的构成性关系是物质系统之间 的纵向的或垂直的有序关系,即子系统与 母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包含和相 互作用,它反映出不同层次之间是相互依 存的。

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_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_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

第二章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2008年11月5日)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是生成着并消逝着,也就是说,“存在和演化并非都是彼此对立的,它们表达出现实的两个有关方面。

”①现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存在自然界的物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而且揭示了作为演化自然界的过程性、方向性和自组织性。

为了全面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需要在把握其存在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它的演化发展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区分六个概念)。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由此可知,联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前提,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之中,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根本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从简单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2、变化——是指事物在位置上、形态上或性质上发生了新的状况。

所以,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变化是具体的运动。

它们是同一系列的范畴,具有基本相同的含义。

3、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指事物单纯的数量变化,更不是指事物向后倒退的变化;而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低序到高序的前进上升运动,是标志物质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演化”和“进化”同源于英文“evolution”,有“发展”、“展开”之意。

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4、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而进化则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

5、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它是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经过渐变或突变而发生在远离平衡态下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第二讲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发展

第二讲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发展
生命世界演化发展的动力:生物和环境的矛盾
同化、异化,遗传、变异而不断变化着的物种及 个体与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世界 演化发展的动力。(人类?)
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及其周期循环的无限性
气候发展
宇宙发展
植物生长
种子
植株
种子
周期性与无限性
“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 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 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 的。”
自组织实现的条件:
• 1、系统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状态; • 2、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 • 3、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形相互
ý (一)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ý 1、宇宙、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ý 2、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ý 3、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
l ý (二)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普遍性特征
ý 1、不可逆性 ý 2、自组织性 ý 3、对称性的破缺
ý (三)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性
ý 1、矛盾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 ý 2、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与守恒性 ý 3、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与无限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 觉主体而独立的外 在世界,是一切自 然科学的基础。
•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 是有秩序的和可认 识的这一信念,是 一切科学工作的基 础。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三种过程总是呈现交互作用的 情形。

3第三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

3第三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
4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如何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如何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首先,从非生命界来分析: 首先,从非生命界来分析:宇观层面 、宏 观层面 、微观层面 其次,从生命界来分析:微生物、植物、 其次,从生命界来分析:微生物、植物、动 物构成了庞大、复杂的生命系统。 物构成了庞大、复杂的生命系统。 再次,从物质聚集状态为标准来分析: 再次,从物质聚集状态为标准来分析:把物 质形态划分为固态、液态、气态、 质形态划分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和 超密态。 超密态。
2
第一节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一、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
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物质? 列宁在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 列宁在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给物 质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质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摄影、反映。”
8
二、物质实体和物质关系
(一)物质实体
物质实体是物质世界的组成单元, 物质实体是物质世界的组成单元,例如宇 观的天体、宏观物体、 观的天体、宏观物体、微观的基本粒子以及生 命有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细菌、 命有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细菌、病毒等 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单元,都是一种物质实体。 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单元,都是一种物质实体。
10
4.并存关系和相继关系 并存关系又称并列、相邻关系,指各种物质实体 并存关系又称并列、相邻关系, 又称并列 彼此并列,是一种空间特性的描述。例如: 彼此并列,是一种空间特性的描述。例如:生物体内 各种细胞之间的关系, 各种细胞之间的关系,分子中的各种原子的关系等都 是并存关系的反映。 是并存关系的反映。 相继关系是指各种物质实体之间先后相继按一定 相继关系是指各种物质实体之间先后相继按一定 的顺序出现的关系,是一种时间传性的描述。例如, 的顺序出现的关系,是一种时间传性的描述。例如, 天体、地球、生物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 天体、地球、生物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 物质关系不仅有这些,还有诸如数量关系、 物质关系不仅有这些,还有诸如数量关系、因果关系 等物质关系。随着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等物质关系。随着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会有一些 新型的物质关系出现。把握物质实体之间的关系对我 新型的物质关系出现。 们的认识物质实体的属性、结构、 们的认识物质实体的属性、结构、功能都是十分必要 的。 11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1
自然观中有两个问题是最重要的: • 自然界是如何构成的? • 自然界是如何发展的。
2

一、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真 空场 、反物质
3
• 真空场: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态 的量子场。
• 没有实物粒子,但具有真空涨落、真空相变、 真空对称自发破缺等特性,真空场是这些性 质的载体,说明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
23
• 把历史观引入自然科学,从而形成科学基础 上的自然界历史观。
三、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
24
•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⑴宇宙和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粒子形成阶段 • 第二个阶段是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 • 第三个阶段是实物阶段
25
• • • • •
恒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 引力收缩阶段; 主序星阶段; 红巨星阶段; 脉冲阶段
16
17
• 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 层次由低到高推进,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到 小而递减。 • 一定的物质层次与一定的阈值相适应。
18
19
• 在认识自然物时,对认识某一层次的物质系 统来说,对它的低层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视 为黑箱。
20
• 低层系统与高层系统之间的因果联系 • 低层次系统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次系统中引 起一定的结果;而高层次系统作为原因也会 在低层次系统中引起某些结果; • “双向因果链”
28
• 原始生命经历了从非细胞到细胞,从原核 细胞到真核细胞的演化过程。 • 植物沿着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方向进化; • 动物沿着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方向发 展;脊椎动物又沿着鱼类、两栖类、爬行 类和哺(bu)乳动物类的方向前进,最后 由哺乳动物类分化出了人类。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2讲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2讲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 1、有序、无序与混沌 ▪ 序 :标志事物宏观可辨识性的范畴,是指
某参量按规律取值的确定程度,能按规律取 确定值的是有序,否则是无序。
2020/10/18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12
▪ 序: (熵dS=dQ/T、序参量、信息量) ▪ 序:差异程度,对称性破缺
2020/10/18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13
熵的定义
2020/10/18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48
▪ 碳—氮—氧循环
▪ 这个循环的结果是4个质子合成一个氦核, 同时产生2个正电子、 2个中微子和3个光子, 释放出25.03兆电子伏特的能量。参与反应 的碳元素在核反应前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而氮、氧同位素只是在中间过程中产生又消 失。
▪ 当恒星里的氢耗尽后核反应会一个接着一个, 氦聚变为碳、碳聚变为氧和镁、氧聚变为氖 和硫、……..最后全部变成铁。然后恒星会 崩溃而形成超新星爆发。
2020/10/18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43
论 宇宙热寂说
▪ 在19世纪,能够认识到热寂论谬误的科学只有波 耳兹曼和麦克斯韦两人。
▪ 早在1866年,玻耳兹曼就注意到生物的生长过程 与熵增加相拮抗的事实。他说:“生物为了生存 而作的一般斗争,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 能量,而是为了熵而斗争。植物铺开了它的面积 大得不可计量的叶片,以一种尚未探明的方式, 迫使太阳去完成我们在实验室中不知道如何完成 的化学合成。”
2020/10/18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1
混沌理论原理
描述混沌现象运动规律的方程是非线性 的。有些事物的发展变化虽然存在规律性, 但未来某一时刻的突发事件,使初值发生微 小的变动后,会引起事物在较长的时间内作 出很大的改变。

第三章 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第三章  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21
▪ 但是一些科学家设想如果运用“粗粒化”方法,可 以对玻尔兹曼的不可逆性问题重新解释,如物理学 家杰恩斯(EdJaynes)说我们之所以对亿万个分 子构成的运动无法追踪认识,“不是因为物理过程 本身不可逆,而是因为我们追循物理过程的能力有 限。”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感觉足够灵敏,我们 就可以看到分子的单独运动,从而可以去证实,所 有的过程在这种微观层次上是可逆的。这种思想经 过信息论的处理变成了现实。申侬认为从伴随噪音 而接收下来的一切信号中,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 噪音的本质是无序的,这与信息的有序性形成对照, 信号中的信息量越大,它的熵就越小。
9
▪ 现实的自然过程严格的说都是不可逆过程。不仅热 传导、质量扩散、粘滞流动、功热转化、化学反应、 生命发育、物种进化是不可逆的,即使经典物理所 研究的单摆、弹性碰撞、等温过程、绝热平衡过程 等在考虑摩擦、辐射等因素时也是不可逆的。由此 看来,可逆性是相对的,不可逆性是绝对的。但对于 具体的过程来说,不可逆过程也往往包含着某些可 逆的因素,功热转化在能量品位上是不可逆的,但转 化能力却有可逆性;化学反应在总体上是不可逆的, 但生成物依然可以复原为反应物;生长发育和衰老 是不可逆过程,但机体的协调性和组织性却经历着 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的过程
5
▪ 传统科学为了将复杂性的问题简单化处理, 常常将不可逆性因素舍弃不予考虑。这样就 出现了上面我们所说的经典物理学和相对论 都没有讨论时间反演状况下的物体运动规律 的变化。
6
▪ 现代物理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探索,使这一状况获 得了明显的突破。狄拉克的正电子在时间上具有向后退行的 特征,费曼的电子理论需要不同的时间方向同时存在。吕德 斯(G-Luders)于1954年,泡林于1955年分别提出了CPT 定理,该定理对物质与反物质、空间对称性和时间的方向性 作了最理想的处理和解释。这个定理来源于一些定律的对称 性,把任何过程中的粒子换成反粒子、把该过程换成它的镜 像、以及把时间倒转这三个变换同时操作的情况下,这些定 律保持不变。即C电荷共轭,它把物质转换成反物质;P空 间反演,它把空间坐标转换成它的镜像;T时间反演,它把 时间方向倒转。CPT定理断言,物理规律预言了在一种“泛 镜像”世界中的等量但相反的事件;它同时可以说明,时间 对称性是如何可能被破坏从而产生出时间箭头。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加强自然辩证法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拓 展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视野。
强化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作用
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其在指导实 践、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伦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科技伦理问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伦理问题,如人 工智能的道德问题、基因编辑的伦理争议、科技对 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道 德观和利益冲突等方面。
加强科技人员的伦理教育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素 质,使他们能够在科技实践中自觉遵循伦理规范。
03 科学技术发展与 自然辩证法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对自然辩证法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掌 握也越来越准确。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自然辩证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实证材料和经验支持,还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新的 研究方法和工具。这些新的方法和工具使得自然辩证法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和解释 自然现象,进而推动其不断发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 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包括自然界发展的 辩证法、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和人 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界普遍联系原理
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 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土壤污染
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 受到威胁。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讲义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讲义
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
• 大爆炸后10-43秒 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 大爆炸后10-35秒 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力、弱力和 引力。
• 大爆炸后10-5秒 10万亿度(1013 K),质子和中子形 成。
• 大爆炸后0.01秒 1000亿度(1011 K),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
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 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
人类的方向演化。
• 南方古猿的地位:
关于南方古猿在人科进化中扮演的角色,有三种不 同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29
2、人类的发展

可以把史前人类的发展粗
略地分为四个阶段:
• (1)、能人阶段
约在20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
身高大约150公分左右,以树上的
浆果为食,也会找寻兽尸或捕猎
尼安德特人
尼人的葬礼
32
大荔人(陕西)
马坝人(广东)
33
•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
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新人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 乎没有什么区别,其打制的石器相当精致,器形多样, 各种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并且出现了骨器和角器。 新人甚至已会制造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 此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H0=15(千米/秒)/百万光年
4
5
勒梅特的大爆炸假说
•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发表大 爆炸(Big Bang)理论,认为宇宙在此之 前是零体积,就是说宇宙内任何两点之 间是零距离,物质密度是无限大,宇宙 在此之前没有“从前”。突然间,这个 零体积的原始原子发生爆炸(点无大小), 不仅物质出现,时间-空间的结构也存 在了。勒梅特的假说是大爆炸理论的开 始。

第2讲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ppt

第2讲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ppt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15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的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 洛伦兹的气象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 应理论。那就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 带雨林中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可 能随时间增长而不是减弱,甚至可能在 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 风。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0
2、进化和退化
进化:有序程度提高,混乱程度减少. 退化:无序程度提高,混乱程度增加 病菌或害虫 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
认识到自然界存在进化和退化两种趋势和 过程,进化退化相互包含、共存共生和 相互交替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1
问题:
(1)进化与退化是否互相排斥?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4
论 宇宙热寂说
在19世纪,能够认识到热寂论谬误的科学只有 波耳兹曼和麦克斯韦两人。
早在1866年,玻耳兹曼就注意到生物的生长过 程与熵增加相拮抗的事实。他说:“生物为了 生存而作的一般斗争,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 是为了能量,而是为了熵而斗争。植物铺开了 它的面积大得不可计量的叶片,以一种尚未探 明的方式,迫使太阳去完成我们在实验室中不 知道如何完成的化学合成。”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5
“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然界存 在着与熵增加相抗衡的能量控制机制。 但他当时无法清晰地说明这种机制。他 只能假定一种“类人妖”,能够按照某 种秩序和规则把作随机热运动的微粒分 配到一定的相格里。这就是1871年出现 的有名的“麦克斯韦妖”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二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1

第二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1

(二)地球的演化
• 地球的历史大概是46亿年的历史
1、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 这些圈层包括地核、地幔、地壳、水圈、 气圈。
• 在天文时期,由于地球内部温度上升,以铁、 镍等重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向地心沉聚,形 成地核;以硅酸盐等组成的比较轻的物质上 升,形成具有可塑性的地幔,随着地幔的冷
却、表层凝聚形成了坚硬的原始地壳。在原 始地壳分化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氢、氦、 氖等物质蒸发,形成了原始地球的大气圈;
Bertalanffy,Ludwig von
(1901~1972)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
系统论的创始人。1901年9月19日生于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 夫,1972年6月12日卒于纽约州布法罗。

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该校任教。
1937年起,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
• 四是原始星云说。
这一假说的创始人是康德及其后的拉普拉斯
又为近代学者所修正补充。包括苏联的施密 特和中国的戴文赛在内,对原始星云作出过 贡献。原始星云说是更广泛地被学者接受的 假说。
• 根据这一假说,恩格斯指出:“形成我 们宇宙岛的太阳系的炽热原料,是按自 然的途径、即通过运动的转化产生出来 的,而这种转化是运动着的物质本来具 有的,从而转化的条件也必然要被物质 再生产出来”。
黑箱方法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它提供了研究复杂系统和不能打开或不便 打开的黑系统的研究方法。
(2)科学面对的原初系统,一般都是黑箱,如 早期的人体、人脑、细胞、原子、地球等。随 着使用黑箱方法对这些黑系统的研究,使许多 研究对象逐步转化为灰系统或白系统,人们的 认识就是一个不断地接触黑箱、研究黑箱、转 化黑箱的过程。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

各种物质系统都具有整体性、有序性,都由系 统内部的要素与要素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决定其存在和发展。
2、系统中的两对矛盾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矛盾关系 系统各部分耦合有三种情形:a整体等于部分之 和 b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c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稳定与涨落的矛盾关系 刻划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对于平均值的起伏或 偏离就是涨落。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朱熹 理在气先
世界是 由上帝 创造的
马赫的观点



马赫说:“我的观点过去是从一个唯心主义 阶段发展起来的。因为在我看来,由唯心主 义到达我的观点的途径是最短的和最自然 的。” 世界要素论:物质是要素的结合,要素就是 感觉,物质就是各个要素(感觉)之间某种 合乎规律性的联系。 在认识论上,只能认识感觉,科学的任务就 是描述经验,而无法达到对本质和规律的认 识。
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征
1、系统是系统与要素的辩证统一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表现为也服从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辩证统一 结构,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内在的关系和组织方式,是要 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功能,是特定结构的物质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与关系 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构是功能的内部根据,是相对稳定 的;功能是结构的外部表现,它随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而呈 现多样性和易变性。 3、系统是系统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4、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 基本形态之一,其特征是主 张某种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并存在 于这种主观精神之中
王阳明:心外无物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黑格尔 绝对精神产生 自然界、社会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 态之一,其特征是主张某种离开人 类而独立存在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种客 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P22、 P23
科学家的基本思路是:考虑系统如何从无 序到有序,如果能找到从无序发展到有序 的自然过程,则问题就解决了。
1871年,麦克斯韦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 韦妖”(Maxwels demon )的理想实验。
1929年,德国齐拉德证明麦克斯韦妖其实 是一个有智力的存在物,它能记忆和识别。
⑵地球的演化 地球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诞生的。 首先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其次是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再是地壳运动
⑶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 从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从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经历了从非细胞到细胞,从原核 细胞到真核细胞的演化过程。 植物沿着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方向进化; 动物沿着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方向发 展;脊椎动物又沿着鱼类、两栖类、爬行 类和哺(bu)乳动物类的方向前进,最后 由哺乳动物类分化出了人类。

加,熵产生,永正; d e s :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起的熵流, 可正可负。
d i s :系统本身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的增
ds d i s d e s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恒有 (等号对应于平衡态) ds 则系统没有 在孤立系统中,没有熵流, 0 熵变;ds di s 0 ,系统只能由有序走向无 de s 0 序。
2 y( x2 ) ax2
2 y( x1 x2 ) a( x1 x2 ) 2 ax12 ax2 2ax1 x2
y( x1 ) y( x2 ) 2ax1 x2
特点: ①是各要素间具有非独立的相干性,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具有相干协同性,使系统形成一 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②是具有非加和性,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 各孤立部分性质和功能的机械叠加,突现了 各孤立部分所不曾有的系统新质;
③是具有非对称性, 反函数 ,这种非对称性使 得系 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序走向高序; dy 2 ④是非均匀性, ax 的导数 dx 2ax 是一个 y 变数,表明事物的发展不再遵循严格的决定论 和服从动力学规律,而是服从统计学规律,系 统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y ax
2
1 12 y x a
1948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定义信息熵为 信息量的缺损,即信息量相当于负熵。 麦克斯韦妖获得了信息就是获得了负熵。
1967年,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提出了 “耗散结构理论” 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 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还是 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可以通过 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能够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 为一种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 态。
可以通过对低层系统的结构、规律等方面 的认识,来取得高层系统的一些认识; 可以从高层系统的规律出发,考虑到相应 的边界条件和对应规则,对低层系统的现 象给一些解释。
层次结构中的双向因果链,既表明了低层 系统对高层系统的基础性作用,又表明了 高层系统对低层系统的制约调节性作用。 反对还原主义,也要反对特创主义。
当一个系统存在熵流,即d e s 0 时,要做具 体分析: 当 d e s 0 ,则 ds 0 ,加速了系统趋向无 序; 当 de s 0,且当 de s di s 时,ds 这时系统的总熵随时间 变化而逐渐减小。
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层次由低到高推进,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 到小而递减。 一定的物质层次与一定的阈值相适应。
在认识自然物时,对认识某一层次的物质 系统来说,对它的低层系统在一定范围内 可视为黑箱。
低层系统与高层系统之间的因果联系 低层次系统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次系统中 引起一定的结果;而高层次系统作为原因 也会在低层次系统中引起某些结果; “双向因果链”
y 三是具有均匀性: ax 的导数 数,表示变化率恒定,不随时空而变。 在线性相互作用条件下,事物完全按照确 定的规律发展,没有任何随机性,只要知 道了初始条件,根据线性微分方程就可以 测算出它在未来任一时刻的位置和状态。
dy a 为常 dx
非线性相互作用有着本质的不同
y( x1 ) ax12
y( x2 ) ax2
y( x1 x2 ) a( x1 x2 ) ax1 ax2 y( x1 ) y( x2 )
特征 : 一是加和性: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干涉, 整体就等于各组成部分之和,根本不可能 有新质突观生成。 1 二是具有对称性:y ax 的反函数 y x a 仍为线性函数。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表述: 开尔文: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 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克劳修斯: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 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它们反映了自然界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 程的一个总的特征,即热传导的过程或功 变热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这种不可逆过程的结果,不可能借系统内 部的任何其他过程而自动复原。
开放系统被定义为在同环境交换物质的过 程中呈现出输入和输出、自身物质组分的 组建和破坏的系统。” ——[奥]L.V.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 (基础•发展•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87年,P118
生命有机体之所以能处于有组织的活动状 态,就是由于生命系统能不断地与外界进 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熵”概念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 的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加的方向进 行。 熵的微观意义:微观粒子热运动所引起的无 序性的量度。 熵增加:无序性程度增加,系统更加混乱; 熵减少:无序性程度减小,系统有序程度增 大。

1865年,克劳修斯的两条热力学基本原理: ⑴宇宙的能量是常数; ⑵宇宙的熵趋于一个极大值。 “宇宙热死”
整个自然界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自然界 中的一切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2、系统与环境: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 统 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性质 和功能是通过环境显现出来的。 系统通过输入与输出对环境发生影响。
孤立系统:与环境隔绝的系统,它们之间 没有任何交换。 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只有能量的交换的 系统。 开放系统:是与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 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把历史观引入自然科学,从而形成科学基 础上的自然界历史观。
三、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⑴宇宙和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粒子形成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实物阶段

恒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 引力收缩阶段; 主序星阶段; 红巨星阶段; 脉冲阶段
二、自然界
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1、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其一,一个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其二,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其三,系统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其四,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自然观中有两个问题是最重要的: 自然界是如何构成的? 自然界是如何发展的。
一、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 真空场 、反物质
真空场: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 态的量子场。 没有实物粒子,但具有真空涨落、真空相 变、真空对称自发破缺等特性,真空场是 这些性质的载体,说明它是物质的一种特 殊形态。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在开放条件下,系统如 何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情况下,经 过自组织过程,从无序演化为有序结构。
3、自然界演化的动力(内在根据) 自然系统进化的内在根据——非线性相互 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事 物运动的真正“终极原因”。
线性方程
y( x1 ) ax1
▲生物进化论: 整个生物界的物种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和自 然淘汰,经过千百万年进化、分化、复杂 化而发展起来的。
其进化的方向: 简单→→复杂 低级→→高级 无序→→有序 建设、创新、组织化。
这两种理论一个是有序到无序,退化!一 个是无序到有序,进化! 两种不同的演化图景
“运动的不灭不能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而 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 “放射到太空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 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自然科 学的课题)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在这种 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
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非孤立系统、非封 闭系统,总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 系统。 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动态的开放系统组 成的。
3、自然界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 ⑴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有机整 体,系统是各个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 简单地机械加和。
1944年,德国物理学家薛定谔指出:如果 有一种机构,它是开放系统,能够不断地 从外界获得并积累自由能,它就产生“负 熵”。生命体就是这样的机构。他说: “要摆脱死亡,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 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汲取负熵。” (《生命是什么》, P78)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其总熵 的变化由两部分组成:
贝塔朗菲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 各孤立部分之和”的论点,至今仍然是 “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 (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 状》,载《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 1981年,P305)
⑵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一方面这些要素 是由更低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 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 素。
反物质:由反粒子(正电子、反质子等) 构成。 从理论上讲存在着反电子、反质子和反中 子等“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但尚 无观测上的直接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