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活着是生命的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活着是生命的基本形式(19129)

任何文化、任何理论都无法否认:人生活在天地自然之中,生活在群体社会之内。天有日月运行,宇宙演变;地有东西南北,生物链接;社会有贵贱贫富,战乱和平。相比之下,日月天地是自在自然的,社会状况是自然自在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个人的思维活动、个人的具体作为,及人类的文化作用,则是能动的,影响自然、确定发展,最终决定生命的健康和未来。

人及其文化的能动性,存在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一是尊重生命的天地自然规律,通过修德养性,提高生命的平和协调能力,增强环境适应性,实现未病先防,达到“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这主要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二是掠夺天地资源,通过改变环境,提高物质技能,来对抗自然,维护自身发展,这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医以生命为根本,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无论是养生防病,还是辨证论治,都把生命放在时空动态变化的背景中去认识。离开对生命的感悟和认识,就没有中医学,没有辨证论治。

一,活着的根本-神机与气立

生命者,“神气”也,生命的人,实质是指内涵了“神气”的有形躯体。空有其形,内无其“神”,无“气”的交流联系,就不是生命体了。生命体是生命和形体的统称,“神机”消亡,“气”之不立,则生命脱离形体而亡。形体内涵“神机”,生命存在,“气立如故”。

《素问.五常政大论》:“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所谓中根也。根于外者亦五,故生化之别,有五气五味五色五类五宜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生命与时空运行具有密切关系。天地之气,生物之命,各具特点而千变万化,没有绝对的一致性。不同时空的“气”,对不同的生命发生不同的影响,这是生命时空动态关联性的常态,因此,运气条件不同,生物繁衍情况不同。

生物生命的繁衍,中医认为有两个根本,一是根于外的“气立”,一个是根于中的“神机”,“神机”与“气立”的相因相应,决定了生物的胎育繁衍。“神机”与“气立”相辅相成,不能分开,没有“神”则“机息”,生命不能存在,没有“气”则“化绝”,生命同样不能存在。

不同生命体内涵不同的“神机”,天地自然的气运,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的气运条件下,生物的繁衍盛衰具有相应的规律,因此,在不同年份,一些生物繁衍旺盛,一些生物繁衍受困。就病毒而言,2003年是非典,2009年是H1N1,时空不同,病毒致病的强弱不同。“神机”与“气立”不是孤立的,不是静止的,疾病的发生,不仅因时空而不同,而且因个体生命而区别。

根于外的叫“气立”,人气本于天地之气,活生生的人要上食天气,下食地气。天气有五运六气之别,地气有南北高下之异,生命赖“气”而立。活在一口气,吸的是清气,呼的是浊气,饮食吸收精气,排泄糟粕恶气。气无处不在,流通上下内外,立身之本就在“气”。

生命之本根于“神”,“神”涵于形体之中,是所有生理机能活力的源泉,没有生命之“神”,形体的任何机能都将丧失,所谓“神去则机息”;生命存在于天地之间,依赖外界之气,生命之“气”才能确立,没有了天地之气,生命之“气”没有生化基础,自然“气止则化绝”。

王冰说:“生气之根本,发自身形之中,中根也。……则生气根系,悉因外物以成立,去之则生气绝也。……诸有形之类,根于中者,生源系天,其所动静,皆神气为机发之主,故其所为也,物莫知之,是以神舍去,则机发动用之道息也。根于外者,生源系地,故其所生长化收藏,皆为造化之气所成立,故其所出也,亦物莫知之,是以其止息,则生化结成之道绝灭也。”

“神机”是先天确定的,“气立”通过后天的时空交流,为“神机”提供物质需要。生命以“神机”为内在根据,是生命的原动力,“气立”依赖外部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客观基础,“神机”和“气立”相互维护、相互补充、因应调节。“气立”主要在后天,是生命和自然界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在人体,主要体现在饮食和空气的升降出入,通过肺与皮毛、口入脾胃等,外界的“天气”、“地气”源源不断进入体内,气化作用之后的废物,源源不断地排除体外,既保持生命“阴阳神气”内在的清净环境,又维护“神机”生命活力。

从主观意愿上讲,“天气”是个体无法决定的,好也是它,不好也是它,呼吸动作,无能无为,“地气”中的饮食却不一样,你吃多少、吃什么,决定在你,别人不会搬开嘴强塞,因此,脾胃的升降出入机制和肺相比,更容易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民以食为天”,但“病以食为因”,物质超过了生命的需要,对“神机”就有害无益了,尤其现在,物质生产成为人们的主要追求,饮食失节引发的生命问题,越来越普遍。

二,活体与尸体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西方文化在物质本原“是什么”的动力作用下,始终探索生命的物质本原,现在到了基因蛋白组学的分子层次,也未能满意回答这个问题。中医在“为什么”的动力作用下,不太关注形体实在的本原研究,而在时空联系中求本质,形成了独特的时空动态联系的生命观和疾病观,为后来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人不仅有形体,更重要的是有生命。生命是天地合气形成的,相应于天地,适应于天地,与日月宇宙的运行,具有同步共振的基本特性,所以,能够知万物,和于万物的人,称之为“天子”。作为医生,面对疾病,就应当根据天地动态变化的生命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机论治。“道无鬼神,独来独往”,若拘泥于书面理论,不从生命时空的实际存在出发,就无法把握当下的疾病本质,就不可能“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

西方思维模式形成的文明,很想用实验室方法,通过“是什么”的不断追问,来破解生命的本质,作出具有物质实在的、规范性的理性定义。我以为可能性不大。有个很简朴的道理,人有形体,尸体标本也有形体,但有生命的,才能够称之为人,才能姓名之,无生命的,就不能叫人,而叫尸体,叫某某的遗体。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